机械设计



第一篇: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

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机械设计的努力目标是: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的机械,即做出优化设计。优化设计需要综合地考虑许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这些要求常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因机械种类和用途的不同而异。设计者的任务是按具体情况权衡轻重,统筹兼顾,使设计的机械有最优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过去,设计的优化主要依靠设计者的知识、经验和远见。随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价值工程、系统分析等新学科的发展,制造和使用的技术经济数据资料的积累,以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优化逐渐舍弃主观判断而依靠科学计算。

服务于不同产业的不同机械,应用不同的工作原理,要求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各产业机械的设计,特别是整体和整系统的机械设计,须依附于各有关的产业技术而难于形成独立的学科。因此出现了农业机械设计、矿山机械设计、纺织机械设计、汽车设计、船舶设计、泵设计、压缩机设计、汽轮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机床设计等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分支学科。但是,这许多专业设计又有许多共性技术,例如机构分析和综合、力与能的分析和计算、工程材料学、材料强度学、传动、润滑、密封,以及标准化、可靠性、工艺性、优化等。此外,还有研究设计工作的内在规律和设计的合理步骤和方法的新兴的设计方法学。将机械设计的共性技术与理性化的设计方法学汇集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机械设计学科是机械工程实践和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的工作。

第二篇: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方法学复习思考题

1、功能的基本结构有:串联结构、并联结构、环形结构。P22、设计的基本内涵有哪些?P33、工程设计P34、论述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P65、设计方法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P96、功能P247、原理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P498、论述创新性设计的主要作用P519、创新设计P5110、创造的特征为:人为目的性、新颖独特性、社会价值性、探索性。P5111、创造技法P6212、商品化产品P7313、在设计中进行评价和决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P9014、决策所依据的原则有那些?

15、评价的意义P9216、评价的内容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P9217、技术评价的步骤P10318、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表现在那些方面p12319、机械结构设计分为:功能设计、质量设计、优化设计和创新设计 几个方面。P12320、结构设计基本要求是:功能和工作原理明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P12521、提高产品价值可以从:功能分析、性能分析和成本分析三个方面。

22、机器安全包括:零件安全、整机安全、工作安全、环境安全p12623、常见自补偿原理的应用形式有:自增强、自平衡、自保护三种p12824、功能分析的目的P14125、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p14926、降低产品的运行成本应考虑哪些方面。P15327、变型产品系列一般分为纵系列、横系列、跨系列p16

5注:考试时间暂定:第十八周星期四晚上,具体时间、地点以教务处网上公布为准。

第三篇:机械设计

1.问: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

答: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

2.问:一般机器的设计程序通常由哪几个基本阶段构成?

答:一部机器的设计程序基本上由计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技术文件编制阶段构成。

3.问: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一般来说,需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经济性要求、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可靠性要求和其它专用要求。

4.问:机械零件主要有哪些失效形式?

答: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折断、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

5.问: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一般说来,大致有以下基本要求: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结构工艺性要求、经济性要求、质量小的要求和可靠性要求等。

6.问:机械零件的常用设计准则是什么?

答:大体有以下设计准则: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和可靠性准则等。

7.问: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强度设计准则?

答:强度准则就是指零件中的应力不得超过允许的限度。例如,对一次断裂来说,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对疲劳破坏来说,应力不超过零件的疲劳极限;对残余变形来说,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

8.问:什么是零件的刚度准则?

答:零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小于或等于机器工作性能所允许的极限值即许用变形量,就是符合了刚度设计准则。

9.问:机械零件的常规设计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机械零件的常规设计方法可概括地划分为以下几种:理论设计、经验设计和模型实验设计。

10.问: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答: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

第四篇:机械设计

浅谈《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

《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大部分同学认为本课程内容零散、各章节间无联系,学生的领悟性和实物感性理解能力差,感觉到杂乱无序,无从学起。针对这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加强业务基础知识外,寻找教学规律和较适用的教学方法,备课本着“博览精取”的原则,上课以知识的“精、少、新”为主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美化教学结构

讲课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不容忽视的。讲课内容根据所教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和精心组织,将零散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授课结构条例清楚,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内容设计完成后,再以多媒体课件或黑板板书方式表达出来。多媒体表达也有其规律性,表达得好坏直接影响授课效果。课件采用动态联接方式,做成层级联接状,看起来很明朗、清楚。并不一定按课本的顺序来讲课,按学生的认知、思维来合适地调整讲课顺序,先讲哪后讲哪。讲课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不容忽视的。

二、调整教学内容

这里指 教学内容的完美性,包括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内容深度指的是知识更深层的含义;广度是指开阔学生思维以及知识点的工程实例应用。也即讲到某一知识点时,学生学过的知识和要讲解的内容一定要有机联系在一起。当用到原来的知识时,可在每章的概述部分中简单回忆,便于理解新的内容。原来学到的有些概念的含义,是否在这一门课中也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不同,不同点在哪里,指明在专业角度上其含义是什么,应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等。总之,内容要具体全面、重点突出、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且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的内容、学习目的、具体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本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最好拿一个生活常见的例子来讲解,如教室里的吊扇,它有哪种排列形式、受力方式、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等,让学生感觉到有许多知识含量,并不像想像的那样简单,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动画是为了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化。演示效果要好,课件制作要动态模拟,,使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课件制作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清楚,学生易于理解。如轴系结构设计改错,给一个错误的实例,提问学生,寻找其错误的地方,用红色的椭圆示出,然后给一个正确的图形,图形简单大方得体。又如点蚀破坏,画一个轴承,当轴承转动一定时间后,给出点蚀破坏后的形状,再配以点蚀破坏的照片,从而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记忆深刻。

2、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在教学中,如何提出一个问题,问题解决的思路在哪里,而不是培养出只会简单地套用一个固定公式的学生。

自学能力是通过课堂讨论课和做作业的方式培养的,如开展课堂习题讨论。通过习题,一方面培养他们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注意将问题的思维过程用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每一章节列出特定类型的思考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3、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基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为了全面地、具体地巩固理论知识,把实践作为成绩的一个部分,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机器,并对其中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比较现有设备和同类设备的不同,并对现有的设备提出改进。这样学生是主体,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都由他们自己完成。

第五篇:机械设计学

1.设计学的学科组成分为哪三个部分?(功能原理设计、实用化设计、商品化设计)

2.机械设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多解性、系统性、创新性)3.近代“设计学”的重大发展是什么?(1、功能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2、人机

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工业设计学科体系的发展和成熟)

4.机械设计分为哪三种类型?(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创新设计)5.从设计构思的角度将机械设计步骤归纳为哪三大步?(创意、功能、实现)

二、三

1. 什么是功能原理设计?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内容?(对产品主要功能提出一

些原理性的构思,这种针对主要产品设计的原理性设计;构思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

2. 构思一种将钞票逐纸分离的功能原理,试说明其物理疚,并用sketch图描述

之?

3. 任何一种机器的更新换代都有哪三个途径?(改革工作原理;改进工艺、结

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加强辅助设计适应使用都心理)

4. 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特点是什么?(新的物理效应代替旧的,使工作原理发

生根本变化的设计;要引入某种新技术,但要有一种新想法、新构思;使机器品质发生质的变化)

5. 硬币分选计数机的总功能如图所示,试分析要实现总功能必须要有哪些分功

能单元,试分别画出功能结构图和功能分解图,并简要说明计数功能如何实现的?

6. 从系统工程角度用黑箱描述功能的方法?(任何一种系统都有输入和输出,把技术系统看成一个黑箱,其输入用物料流M、信息流S和能量流E描述,其输出相应的M’、S’、E’)

7. 功能分析的常用图解法?(功能分解图、功能结构图)8. 按功能进行分类,其基本类型主要有哪两类?(工艺功能、动作功能)9. 动作功能的含义?(只完成动作,不同时进行对物体的加工的功能,属于非

工艺类机械)

10. 工艺功能的含义?(对被加工对象实施某种加工工艺的装臵,其中必定

有一个工作头,用这个工作头去完成对工作对象的加工处理,工作头与工作对象相互配合,实现一种功能)

11. 分析说明工艺功能求解中的物——场分析法(S-Field 法);并举例说明? 12. 关键技术功能的求解思路?并举例说明?[技术矛盾分析法] 13. 综合技术功能的求解思路?并分析说明有哪些物理效应?[物理效应引入法]

1. 一般机器都饮食哪四个部分?(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2. 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齿轮、连杆、螺旋、楔块、棘轮、槽轮、摩擦轮、挠性件、弹性件、液气动、电气及利用以上机构组合而成的复合机构)

3. 传动机构在使用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实现速度或力的变换,或实现特

定的运动规律的要求)

4. 常见的用于运动速度或力的大小变换的机构主要有哪些?并简要说明。(1、通过啮合方式进行传动;

2、通过摩擦方式进行传动;

3、利用楔块原理进行传动;

4、利用流体作用进行传动)

5. 什么是执行机构?其基本类型有哪些?(带动工作头进行工作并使之获得工

作力或工作力矩的机械;夹持、搬运、输送、分度与转位、检测与分类、施力等)

6. 执行机构的主要作用?(满足特定运动规律、运动轨迹、信息传递)7. 选择机构类型时除满足工艺功能动作和运动的基本类型外,还应注意哪几个

方面的问题?(使机构最简单、传动链最短;具备有利的传力条件;有尽可能的动力性能;是机器操作方便,调整容易,安全耐用)

8. 机械运动的协调设计在控制方法上一般有哪两种?运动循环图常用的两种形

式?(集中驱动,分散控制;集中控制,分散驱动)(极坐标式和直角坐标式)

1. 简述产品设计的核心问题和外围问题?(设计应遵循的主要阶段,其任何是

使设计要求转化为“硬件”以满足需求,这也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故称内部空间为设计核心工作;所列举的问题为对设计的各种要求和应用的技术方法,是设计的外围问题)

2. 产品实用化设计的一般步骤?(构思并绘制总体布臵图和总装草图,通过总

装草图绘制零件图、部件草图,经审核后绘制完成零部件工作图和总装配图,编制技术文件)

3. 整机总体参数主要指哪些?(机器性能参数和总体结构参数)4. 整机总体参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哪些?(理论计算法、经验公式法、相似类

比法、实验法)

5. 机械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定比传动、变速机构、运动转换机构、操纵

机构。按传动的能量流可分为:单流传动、分流传动、汇流传动、混流传动)

6. 机械传动链的类型?(内联传动链、外联传动链)7. 在机械设计中如何区别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两个不同概念?(核心技术是实

现总功能和主要要求的技术;关键技术是实现某种功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8. 什么是机械化生产线?(是按产品工艺过程,把主要机械设备和辅助设备用

运输和中间存贮设备等连接起来,组成独立控制和连续生产的系统)

1. 机械零件一般应具有哪些功能?(传递运动和动力、承受载荷、成形)2. 何谓零件的相关?(每个零件都与一个或几个零件有装配关系或相互位臵关

系,可以称这种关系为相关,称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零件互为相关零件)何谓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凡是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叫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叫间接相关)

3. 举例说明直接安全技术和间接安全技术?(直接安全技术是指在结构设计中

充分满足安全可靠要求,保证在使用中不出现危险,如安全销、安全阀等;间接安全技术是通过防护系统和保护装臵来实现技术系统的安全可靠,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液压回路中的安全阀、电路系统中的保险丝等)

4.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理有哪些?(等强度原理、变形协调原理、任务分

配原理[一载体承担多种功能,一载体承担一种功能,多载体承担一种功能]、力平衡原理、稳定性原理)

5. 结构设计中有哪些措施可以降低零件工作时的应力并减少变形?(合理确定

截面形状、合理确定轴向尺寸、合理选择支承形式、合理利用材料特性)

6. 比较弹性强化、塑性强化、预紧的概念和区别?(强化是以减小应力为目的的预加载荷方法,预紧是以提高刚度、减小工作时再变形为目的的预加载荷方法;1.弹性强化是使构件在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受一个与工作载荷相反的载荷,产生一个相应的预变形,以及一个与工作应力相反的预应力,工作时该预加载荷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预变形部分抵消工作变形,从而降低了构件的最大应力;2.塑性强化是使构件在工作状态下应力最大那部分材料预先经塑性变形而生产一个与工作应力符号相反的残留应力,用以部分地抵消工件应力。塑性强化的特点是预加载荷 与工件载荷 方向一致,而且在构件工作时预加载荷 已经撤出,靠残留应力而不是靠预加载荷本身来抵消工作应力,故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构件的塑一变形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3.预紧是通过一个与工作载荷方向相同的预加载荷,使零件产生一定的与工件时同方向的弹性变形、以减少工件时的进一步变形,从而提高刚度的有效措施)

7. 按引起误差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哪几类?(原始误差、原理误差、工作误差、回程误差)

8. 什么是阿贝误差?为什么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较低?(测量仪器测头及读数

线尺移动的导轨有直线度误差,由于测头与读数线尺不沿同一条直线布臵,当量仪沿导轨移动时,测头与读数线尺的移动距离不相同从而引起的误差;因为游标卡尺的读数线尺不在被测尺寸的延长线上)

9. 金属材料的工艺路线大体分为哪三类?(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一般零件、力

学性能要求较高的一般零件、要求较高的精密零件)

1. 减小噪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降低激振力、提高机器抗振性)2. 在不同的频率比范围内,各参数对动刚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大致分为哪三个

区?(准静态区[z<0.7]、共振区[0.7<z<1.3]、惯性区[z>1.3]

3. 低周疲劳概念及特点是什么?(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当应力水平很高,应力

锋值接近或高于屈服强度而进入塑性区时,每一应力循环有少量塑性变形,呈现滞后回线,以至循环次数很低时就产生疲劳破坏;特点:应力水平高、循坏次数少、应变在疲劳破坏中起主要作用、断裂寿命的变化对循环应力的高低已不敏感)

4. 摩擦学研究的范围?(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这几个相互关联领域的科学与

技术问题的结合学科)

5. 机械零件的磨损大体分哪五种类型?(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磨粒磨损、腐

蚀磨损、微动磨损)

6. 零件磨损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

段)

7. 传热过程按其物理本质不同通常分为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辐射)8.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应力集中、尺寸效应、表面状态)

1. 影响产品竞争力三要素?(功能原理的新颖性、技术性能的先进性、提高产

品吸引力)

2. 艺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之间有何关系?(实用、经济、美观;三

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三个原则缺一不可,在实用的前提下,讲究美观,实用与美观必须以经济因素为制约条件)

3. 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基本、物质技术基本、艺术形象)4. 产品商品化设计措施有哪些?(机械产品的艺术造型、价值优化设计、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产品性能适用性变化)

5.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常用什么方法?(依据是产品价值的高低,产品价值低的即为对象,具体进行时要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判断来决定;一般的方法有功值系数分析法,“ABC”分析法)一

1.设计学的学科组成分为哪三个部分?(功能原理设计、实用化设计、商品化设计)

2.机械设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多解性、系统性、创新性)

3.近代“设计学”的重大发展是什么?(1、功能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2、人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工业设计学科体系的发展和成熟)

4.机械设计分为哪三种类型?(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创新设计)

5.从设计构思的角度将机械设计步骤归纳为哪三大步?(创意、功能、实现)

二、三

1.什么是功能原理设计?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内容?(对产品主要功能提出一些原理性的构思,这种针对主要产品设计的原理性设计;构思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

2. 构思一种将钞票逐纸分离的功能原理,试说明其物理疚,并用sketch图描述之?

3. 任何一种机器的更新换代都有哪三个途径?(改革工作原理;改进工艺、结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加强辅助设计适应使用都心理)

4.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特点是什么?(新的物理效应代替旧的,使工作原理发生根本变化的设计;要引入某种新技术,但要有一种新想法、新构思;使机器品质发生质的变化)

5.硬币分选计数机的总功能如图所示,试分析要实现总功能必须要有哪些分功能单元,试分别画出功能结构图和功能分解图,并简要说明计数功能如何实现的?

6.从系统工程角度用黑箱描述功能的方法?(任何一种系统都有输入和输出,把技术系统看成一个黑箱,其输入用物料流M、信息流S和能量流E描述,其输出相应的M’、S’、E’)

7. 功能分析的常用图解法?(功能分解图、功能结构图)

8. 按功能进行分类,其基本类型主要有哪两类?(工艺功能、动作功能)9. 动作功能的含义?(只完成动作,不同时进行对物体的加工的功能,属于非工艺类机械)

10.工艺功能的含义?(对被加工对象实施某种加工工艺的装臵,其中必定有一个工作头,用这个工作头去完成对工作对象的加工处理,工作头与工作对象相互配合,实现一种功能)

11. 分析说明工艺功能求解中的物——场分析法(S-Field 法);并举例说明? 12. 关键技术功能的求解思路?并举例说明?[技术矛盾分析法]

13. 综合技术功能的求解思路?并分析说明有哪些物理效应?[物理效应引入法]

1. 一般机器都饮食哪四个部分?(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2. 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齿轮、连杆、螺旋、楔块、棘轮、槽轮、摩擦轮、挠性件、弹性件、液气动、电气及利用以上机构组合而成的复合机构)3. 传动机构在使用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实现速度或力的变换,或实现特定的运动规律的要求)

4.常见的用于运动速度或力的大小变换的机构主要有哪些?并简要说明。(1、通过啮合方式进行传动;

2、通过摩擦方式进行传动;

3、利用楔块原理进行传动;

4、利用流体作用进行传动)

5.什么是执行机构?其基本类型有哪些?(带动工作头进行工作并使之获得工作力或工作力矩的机械;夹持、搬运、输送、分度与转位、检测与分类、施力等)

6. 执行机构的主要作用?(满足特定运动规律、运动轨迹、信息传递)

7.选择机构类型时除满足工艺功能动作和运动的基本类型外,还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使机构最简单、传动链最短;具备有利的传力条件;有尽可能的动力性能;是机器操作方便,调整容易,安全耐用)

8.机械运动的协调设计在控制方法上一般有哪两种?运动循环图常用的两种形式?(集中驱动,分散控制;集中控制,分散驱动)(极坐标式和直角坐标式)

1.简述产品设计的核心问题和外围问题?(设计应遵循的主要阶段,其任何是使设计要求转化为“硬件”以满足需求,这也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故称内部空间为设计核心工作;所列举的问题为对设计的各种要求和应用的技术方法,是设计的外围问题)

2.产品实用化设计的一般步骤?(构思并绘制总体布臵图和总装草图,通过总装草图绘制零件图、部件草图,经审核后绘制完成零部件工作图和总装配图,编制技术文件)

3. 整机总体参数主要指哪些?(机器性能参数和总体结构参数)

4. 整机总体参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哪些?(理论计算法、经验公式法、相似类比法、实验法)

5. 机械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定比传动、变速机构、运动转换机构、操纵机构。按传动的能量流可分为:单流传动、分流传动、汇流传动、混流传动)6. 机械传动链的类型?(内联传动链、外联传动链)

7.在机械设计中如何区别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两个不同概念?(核心技术是实现总功能和主要要求的技术;关键技术是实现某种功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8.什么是机械化生产线?(是按产品工艺过程,把主要机械设备和辅助设备用运输和中间存贮设备等连接起来,组成独立控制和连续生产的系统)

1. 机械零件一般应具有哪些功能?(传递运动和动力、承受载荷、成形)2.

何谓零件的相关?(每个零件都与一个或几个零件有装配关系或相互位臵关系,可以称这种关系为相关,称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零件互为相关零件)何谓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凡是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叫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叫间接相关)

3.举例说明直接安全技术和间接安全技术?(直接安全技术是指在结构设计中充分满足安全可靠要求,保证在使用中不出现危险,如安全销、安全阀等;间接安全技术是通过防护系统和保护装臵来实现技术系统的安全可靠,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液压回路中的安全阀、电路系统中的保险丝等)

4.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理有哪些?(等强度原理、变形协调原理、任务分配原理[一载体承担多种功能,一载体承担一种功能,多载体承担一种功能]、力平衡原理、稳定性原理)

5. 结构设计中有哪些措施可以降低零件工作时的应力并减少变形?(合理确定截面形状、合理确定轴向尺寸、合理选择支承形式、合理利用材料特性)6.

比较弹性强化、塑性强化、预紧的概念和区别?(强化是以减小应力为目的的预加载荷方法,预紧是以提高刚度、减小工作时再变形为目的的预加载荷方法;1.弹性强化是使构件在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受一个与工作载荷相反的载荷,产生一个相应的预变形,以及一个与工作应力相反的预应力,工作时该预加载荷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预变形部分抵消工作变形,从而降低了构件的最大应力;2.塑性强化是使构件在工作状态下应力最大那部分材料预先经塑性变形而生产一个与工作应力符号相反的残留应力,用以部分地抵消工件应力。塑性强化的特点是预加载荷 与工件载荷 方向一致,而且在构件工作时预加载荷 已经撤出,靠残留应力而不是靠预加载荷本身来抵消工作应力,故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构件的塑一变形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3.预紧是通过一个与工作载荷方向相同的预加载荷,使零件产生一定的与工件时同方向的弹性变形、以减少工件时的进一步变形,从而提高刚度的有效措施)

7. 按引起误差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哪几类?(原始误差、原理误差、工作误差、回程误差)

8.什么是阿贝误差?为什么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较低?(测量仪器测头及读数线尺移动的导轨有直线度误差,由于测头与读数线尺不沿同一条直线布臵,当量仪沿导轨移动时,测头与读数线尺的移动距离不相同从而引起的误差;因为游标卡尺的读数线尺不在被测尺寸的延长线上)

9.金属材料的工艺路线大体分为哪三类?(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一般零件、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一般零件、要求较高的精密零件)

1. 减小噪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降低激振力、提高机器抗振性)

2. 在不同的频率比范围内,各参数对动刚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大致分为哪三个区?(准静态区[z<0.7]、共振区[0.7<z<1.3]、惯性区[z>1.3]

3.低周疲劳概念及特点是什么?(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当应力水平很高,应力锋值接近或高于屈服强度而进入塑性区时,每一应力循环有少量塑性变形,呈现滞后回线,以至循环次数很低时就产生疲劳破坏;特点:应力水平高、循坏次数少、应变在疲劳破坏中起主要作用、断裂寿命的变化对循环应力的高低已不敏感)

4. 摩擦学研究的范围?(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这几个相互关联领域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的结合学科)

5. 机械零件的磨损大体分哪五种类型?(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

6. 零件磨损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7. 传热过程按其物理本质不同通常分为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辐射)8.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应力集中、尺寸效应、表面状态)

1. 影响产品竞争力三要素?(功能原理的新颖性、技术性能的先进性、提高产品吸引力)

2.艺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之间有何关系?(实用、经济、美观;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三个原则缺一不可,在实用的前提下,讲究美观,实用与美观必须以经济因素为制约条件)

3. 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基本、物质技术基本、艺术形象)

4. 产品商品化设计措施有哪些?(机械产品的艺术造型、价值优化设计、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产品性能适用性变化)5.

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常用什么方法?(依据是产品价值的高低,产品价值低的即为对象,具体进行时要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判断来决定;一般的方法有功值系数分析法,“ABC”分析法)

1.设计学的学科组成分为哪三个部分?(功能原理设计、实用化设计、商品化设计)

2.机械设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多解性、系统性、创新性)

3.近代“设计学”的重大发展是什么?(1、功能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2、人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工业设计学科体系的发展和成熟)

4.机械设计分为哪三种类型?(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创新设计)

5.从设计构思的角度将机械设计步骤归纳为哪三大步?(创意、功能、实现)

二、三

1.什么是功能原理设计?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内容?(对产品主要功能提出一些原理性的构思,这种针对主要产品设计的原理性设计;构思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

2. 构思一种将钞票逐纸分离的功能原理,试说明其物理疚,并用sketch图描述之?

3. 任何一种机器的更新换代都有哪三个途径?(改革工作原理;改进工艺、结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加强辅助设计适应使用都心理)

4.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特点是什么?(新的物理效应代替旧的,使工作原理发生根本变化的设计;要引入某种新技术,但要有一种新想法、新构思;使机器品质发生质的变化)

5.硬币分选计数机的总功能如图所示,试分析要实现总功能必须要有哪些分功能单元,试分别画出功能结构图和功能分解图,并简要说明计数功能如何实现的?

6.从系统工程角度用黑箱描述功能的方法?(任何一种系统都有输入和输出,把技术系统看成一个黑箱,其输入用物料流M、信息流S和能量流E描述,其输出相应的M’、S’、E’)

7. 功能分析的常用图解法?(功能分解图、功能结构图)

8. 按功能进行分类,其基本类型主要有哪两类?(工艺功能、动作功能)9. 动作功能的含义?(只完成动作,不同时进行对物体的加工的功能,属于非工艺类机械)

10.工艺功能的含义?(对被加工对象实施某种加工工艺的装臵,其中必定有一个工作头,用这个工作头去完成对工作对象的加工处理,工作头与工作对象相互配合,实现一种功能)

11. 分析说明工艺功能求解中的物——场分析法(S-Field 法);并举例说明? 12. 关键技术功能的求解思路?并举例说明?[技术矛盾分析法]

13. 综合技术功能的求解思路?并分析说明有哪些物理效应?[物理效应引入法]

1. 一般机器都饮食哪四个部分?(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2. 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齿轮、连杆、螺旋、楔块、棘轮、槽轮、摩擦轮、挠性件、弹性件、液气动、电气及利用以上机构组合而成的复合机构)3. 传动机构在使用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实现速度或力的变换,或实现特定的运动规律的要求)

4.常见的用于运动速度或力的大小变换的机构主要有哪些?并简要说明。(1、通过啮合方式进行传动;

2、通过摩擦方式进行传动;

3、利用楔块原理进行传动;

4、利用流体作用进行传动)

5.什么是执行机构?其基本类型有哪些?(带动工作头进行工作并使之获得工作力或工作力矩的机械;夹持、搬运、输送、分度与转位、检测与分类、施力等)

6. 执行机构的主要作用?(满足特定运动规律、运动轨迹、信息传递)

7.选择机构类型时除满足工艺功能动作和运动的基本类型外,还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使机构最简单、传动链最短;具备有利的传力条件;有尽可能的动力性能;是机器操作方便,调整容易,安全耐用)

8.机械运动的协调设计在控制方法上一般有哪两种?运动循环图常用的两种形式?(集中驱动,分散控制;集中控制,分散驱动)(极坐标式和直角坐标式)

1.简述产品设计的核心问题和外围问题?(设计应遵循的主要阶段,其任何是使设计要求转化为“硬件”以满足需求,这也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故称内部空间为设计核心工作;所列举的问题为对设计的各种要求和应用的技术方法,是设计的外围问题)

2.产品实用化设计的一般步骤?(构思并绘制总体布臵图和总装草图,通过总装草图绘制零件图、部件草图,经审核后绘制完成零部件工作图和总装配图,编制技术文件)

3. 整机总体参数主要指哪些?(机器性能参数和总体结构参数)

4. 整机总体参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哪些?(理论计算法、经验公式法、相似类比法、实验法)

5. 机械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定比传动、变速机构、运动转换机构、操纵机构。按传动的能量流可分为:单流传动、分流传动、汇流传动、混流传动)6. 机械传动链的类型?(内联传动链、外联传动链)

7.在机械设计中如何区别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两个不同概念?(核心技术是实现总功能和主要要求的技术;关键技术是实现某种功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8.什么是机械化生产线?(是按产品工艺过程,把主要机械设备和辅助设备用运输和中间存贮设备等连接起来,组成独立控制和连续生产的系统)

1. 机械零件一般应具有哪些功能?(传递运动和动力、承受载荷、成形)2.

何谓零件的相关?(每个零件都与一个或几个零件有装配关系或相互位臵关系,可以称这种关系为相关,称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零件互为相关零件)何谓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凡是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叫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叫间接相关)

3.举例说明直接安全技术和间接安全技术?(直接安全技术是指在结构设计中充分满足安全可靠要求,保证在使用中不出现危险,如安全销、安全阀等;间接安全技术是通过防护系统和保护装臵来实现技术系统的安全可靠,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液压回路中的安全阀、电路系统中的保险丝等)

4.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理有哪些?(等强度原理、变形协调原理、任务分配原理[一载体承担多种功能,一载体承担一种功能,多载体承担一种功能]、力平衡原理、稳定性原理)

5. 结构设计中有哪些措施可以降低零件工作时的应力并减少变形?(合理确定截面形状、合理确定轴向尺寸、合理选择支承形式、合理利用材料特性)6.

比较弹性强化、塑性强化、预紧的概念和区别?(强化是以减小应力为目的的预加载荷方法,预紧是以提高刚度、减小工作时再变形为目的的预加载荷方法;1.弹性强化是使构件在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受一个与工作载荷相反的载荷,产生一个相应的预变形,以及一个与工作应力相反的预应力,工作时该预加载荷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预变形部分抵消工作变形,从而降低了构件的最大应力;2.塑性强化是使构件在工作状态下应力最大那部分材料预先经塑性变形而生产一个与工作应力符号相反的残留应力,用以部分地抵消工件应力。塑性强化的特点是预加载荷 与工件载荷 方向一致,而且在构件工作时预加载荷 已经撤出,靠残留应力而不是靠预加载荷本身来抵消工作应力,故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构件的塑一变形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3.预紧是通过一个与工作载荷方向相同的预加载荷,使零件产生一定的与工件时同方向的弹性变形、以减少工件时的进一步变形,从而提高刚度的有效措施)

7. 按引起误差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哪几类?(原始误差、原理误差、工作误差、回程误差)

8.什么是阿贝误差?为什么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较低?(测量仪器测头及读数线尺移动的导轨有直线度误差,由于测头与读数线尺不沿同一条直线布臵,当量仪沿导轨移动时,测头与读数线尺的移动距离不相同从而引起的误差;因为游标卡尺的读数线尺不在被测尺寸的延长线上)

9.金属材料的工艺路线大体分为哪三类?(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一般零件、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一般零件、要求较高的精密零件)

1. 减小噪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降低激振力、提高机器抗振性)

2. 在不同的频率比范围内,各参数对动刚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大致分为哪三个区?(准静态区[z<0.7]、共振区[0.7<z<1.3]、惯性区[z>1.3]

3.低周疲劳概念及特点是什么?(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当应力水平很高,应力锋值接近或高于屈服强度而进入塑性区时,每一应力循环有少量塑性变形,呈现滞后回线,以至循环次数很低时就产生疲劳破坏;特点:应力水平高、循坏次数少、应变在疲劳破坏中起主要作用、断裂寿命的变化对循环应力的高低已不敏感)

4. 摩擦学研究的范围?(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这几个相互关联领域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的结合学科)

5. 机械零件的磨损大体分哪五种类型?(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

6. 零件磨损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7. 传热过程按其物理本质不同通常分为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辐射)8.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应力集中、尺寸效应、表面状态)

1. 影响产品竞争力三要素?(功能原理的新颖性、技术性能的先进性、提高产品吸引力)

2.艺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之间有何关系?(实用、经济、美观;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三个原则缺一不可,在实用的前提下,讲究美观,实用与美观必须以经济因素为制约条件)

3. 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基本、物质技术基本、艺术形象)

4. 产品商品化设计措施有哪些?(机械产品的艺术造型、价值优化设计、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产品性能适用性变化)5.

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常用什么方法?(依据是产品价值的高低,产品价值低的即为对象,具体进行时要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判断来决定;一般的方法有功值系数分析法,“ABC”分析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2088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