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连铸车间设备工作总结
2010年设备总结
2010年一连铸车间围绕降本增效的工作方针,根据公司和厂里的要求,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把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产品实物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管理上遵循“管好、用好、维护好”的原则,从严从细抓工作、充分保障设备能力,提高铸机使用寿命。生产过程中推行“标准化操作、精确化组装、精细化检修”的工作理念,完善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TPM管理体系,面向生产现场,以6S管理活动为基础,建设自主维修体系为重点,改善提案动力,实现设备效率最大化。修订和完善了《点检作业标准》、《一连铸设备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抓好关键设备的精度管理和功能管理,保证了铸机的正常运转,为车间全年各项指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精确化组装、精细化检修,确保设备精度
为了提高设备性能,车间在设备组装的精细和精度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对铸机的结晶器、二冷段等关键设备,严把尺寸验收关,抓好对弧精度的控制,确保对弧精度始终保持在0.5mm以内。
1-11月份设备组装及上机情况统计如下:
1-11月份车间结晶器的上机使用台数为23台,比2009年减少了6台;结晶器的单台最高过钢炉数由2009年的2332炉提高到2447炉,延长拉矫机、扇形段的使用周期。降低了设备返修次数,节约设备维修费用35万元。
1在设备检修方面,1-11月份车间共计划检修了22次,检修了238小时,检修了265项内容。车间严格执行精细化检修制度,提高设备验收标准,对检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严格执行弧度、精度的考核制度,强化检修过程控制,保证了检修的高质量、高标准,提高了设备使用周期。防止了设备的过检修和欠检修,节约了成本。
在设备操作和维护方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全面推行对员工的TPM知识、技能培训和教育。围绕生产作业现场,重点抓好生产操作岗位人员自主维修的管理知识、标准规范、作业技能的培训。使广大员工转换观念、理解理念、掌握技能、取得了显著实效。在操作方面提倡标准化操作,杜绝违章、野蛮操作;在维护方面充分发挥操作人员的连续工作性,提倡对设备的精心呵护,严格点检制度和停机检查制度,二、全面加强点检定修工作,加速TPM管理推进
2010年我车间在设备上推行TPM管理工作,加速全员生产维护管理工作。重新修订了《日常设备点检标准》,《一连铸设备操作规程》等多项设备管理制度和点检定修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了设备的点检、维修工、岗位操作工三方分工协议。
在点检过程中,严格依据点检标准和根据工作计划进行点检,定期通过点检实绩分析来修正改善点检的目标,找出设备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做好重点设备的劣化倾向分析与管理;做好关键设备的功能、精度管理,提高了设备点检作业的效率。最大限度的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了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
完善点检设备的包机管理,明确职工检修和维护职责。做到了设备“台台有人管,人人有职责”,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推行了操作工人对简单问题的自主维修。严格控制备件、材料计划的申报工作,对超储物资的消耗实行跟踪管理,对关键设备的状态稳定、功能投入、精度保持实施重点管理,确保设备功精度的达标率为100%。车间备件由年初的5.4元/吨降到年初3.8元/吨,进入四季度又降到了3元/吨;材料由年初的4.0元/吨降到年初3.08元/吨,进入四季度又降到了2.3元/吨。保证了车间各项指标的完成。
三、设备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
通过多项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提高了职工素质,增强了职工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解决了生产难题,降低车间生产成本。
1、电磁搅拌水系统改造:在生产过程中系统断电,电磁搅拌系统需要启用应急事故水阀来冷却电磁搅拌辊,但启用事故冷却水,会造成1#板坯电磁搅拌水箱内纯水电导率超标,造成电磁搅拌系统不及时投入使用。
车间重新设计,施工一条软水管道,解决了水箱内纯水超标的难题,保证电磁搅拌系统的正常使用。减少了滤芯耗量,每年为车间节约成本12000元。
2、二切对中装置改造: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当铸坯进入二次切割区域,需要使用导向对中装置,以避免铸坯在辊道运行时跑偏,影响铸坯的切割质量。但启动对中装置会使液压站压力产生较大波动,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了整个铸机线的生产,存在较大的安全设备隐患。
设计、新增设一个小型液压站,把对中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从总液压站中分离出来。整个设备采用厂里原来淘汰报废的备件,节约成本30000元。
3、扇形段喷淋系统改造:原扇形段喷淋架的固定方式采用的是用铁丝捆绑固定,生产过程中容易松动,造成铸坯冷却不均匀,影响铸坯质量。
将扇形段喷淋架的固定方式改为斜铁固定式,加工了专用的叉架,斜铁,确保了喷嘴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铸坯质量。
4、二冷段喷淋系统改造:为了适应品种钢的需求,车间对二冷段喷淋
系统进行了改造,自行,设计在铸机上增设了一趟压空管道,把原来二冷段喷淋系统由水冷却嘴改为汽水冷却,提高了品种钢质量。
5、PLC系统的优化:由于CPU316-2DP存在设计缺陷,在瞬间掉电恢复送电后,CPU系统内部原因程序加载不上,PLC 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生产停机。此外检修电源插座与PLC电源未分开,在检修设备外部故障时影响PLC供电。
车间对PLC系统进行了优化:为了PLC系统稳定运行,防止失压,车间使用不间断电源对PLC系统供电;并且对PLC供电电源进行改造,采用单独供电系统。检修电源、照明、风机等设备则用其他外部电源。PLC系统的优化,降低了设备故障。
6、运输辊道的改造: 原来的运输辊道混凝土基础部分损坏,造成底座松动,辊子使用寿命短。
车间采用连接固定的方式,先用斜铁找平辊道的基础,再把一部分辊道底座焊接在一起。利用淘汰报废的备件加工,设计加工了3套辊道的导向装置。为了减少三合一减速机的损坏,在辊道底座上焊装减速机固定支撑架。提高了辊子寿命减短,降低了车间维修成本,每年可为车间节约成本12万元。
四、积极开展修旧利废、节能降耗
为了降低成本,车间积极开展修旧利废,节能降耗活动,凡是车间内部能修理的决不让外委单位修理,能够自己制做的决不委托他人,能够修复使用的决不报废,全年共节约成本83万元。
1、修旧利废方面:
实行“小修自主、减少返修”的原则,提倡职工自主维修,全年修理油缸、钩头、中包盖、大包盖、减速机等各类大小备件,共计80余件,全年节约维修费用68万元。
2、备件制作
车间自行设计、制作了各类工具、备件,如:中包烘烤架、溢流槽、中包盖、小渣盘等各类备件。累计节约成本15万元。
3、在节能降耗方面
车间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点检巡检工作,对各类管道及一些薄弱部位执行定期更换,保证了各项能耗指标的完成。1-11月份比去年同期节省液压油40桶,节约了成本36000元。
五、存在的不足
今年,虽然我们在设备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在点检定修方面,还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点检作业标准、检修标准等多项点检作业文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在备件组装检修质量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开口度和对弧精度。
2、加强在岗职工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六、明年的工作和打算
1、开展多种形式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及责任,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过技术比武等形式,开展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不断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2、积极开展开源节流工作,转变职工观念。坚持修旧利废,对有修复价值备件进行修复,开展技术攻关和节能降耗活动,严格控制备件、材料计划的申报,降低车间各项成本。
3、设备是连铸车间生产和质量的保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继续遵循“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的原则,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精确化组装、精细化检修的工作理念,做好计划检修,节约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
4、继续实施好设备功能精度管理,争取精度达标率和功能投入率实现100%。在降低设备故障的同时,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和检修维护费用。
5、深入推进TPM管理,以6S管理新行动为基础,以“改善提案、自主维修、专业维修、前期管理、功能精度提升、安全与健康环境改善、管理高效化、员工素质提升”为预防维修机制,对设备六大损失和生产现场的一切不良实施持续的自主改善,努力实现6Z(零事故、零故障、零缺陷、零差错、零库存、零浪费)的目标。、一连铸点检区
2010年12月
第二篇:浅谈连铸车间设备点检
浅谈连铸车间设备点检
(宏发连铸一车间 王金权)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设备点检知识,并结合在日常点检与维护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设备故障或问题, 浅谈自己工作中学习并总结的一点设备点检经验。关键词:连铸机、点检与维护
一、车间连铸机的介绍
沙钢集团宏发炼钢连铸一车间有四台连铸机,三台板坯连铸机,一台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板坯铸机主要由大包回转台,中间包车,结晶器,振动台,0段,扇行段,脱锭辊,火焰切割机,窜动辊,板坯横移车,去毛刺机,喷号机,推钢机,垛板台和液压站等设备组成。方坯铸机主要设备主要由大包回转台,中间包车,结晶器,振动台,二三冷室喷淋系统,水冷通道,中间辊道, 火焰切割机,公用辊道,翻钢机,拉钢机,分钢机,冷床,收集台架和液压站等设备组成.各台铸机之间公用部分设备如旋流沉淀池,过跨车等。
二、设备点检知识
1、设备点检的定义与分类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在设备的停止或运转状态下,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检查,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如振动、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尽早的发现,及时做出预防和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点检按分工分,可以分为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日常点检一般由操作工承担,专业点检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承担;按点检状态分,可分为静态点检和动态
点检,静态点检即设备停机状态下进行的点检,例如磨损、裂纹、损坏、润滑等项目的点检。动态点检指设备运转状态下进行的点检,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异音等项目的点检。
2、设备点检的要素与目的
点检是检查与掌握设备的十大要素,即压力、温度、流量、泄漏、异音、振动、裂纹、磨损、松弛。当然点检的要素不局限于这十大要素,还有如结构件变形与脱焊。电机电流电压、润滑系统给脂情况,龟裂(折损)等要素。
点检的目的:
1、提前发现隐患,防止设备和生产事故发生;
2、掌握设备劣化和异常信息,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3、掌握设备劣化规律和周期,优化设备检修周期。
4、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3、设备劣化的主要形式和原因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1)机械磨损;(2)裂纹;(3)塑性断裂和脆性断裂;(4)腐蚀;(5)劣变;(6)元器件老化;(7)泄漏等。
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1)润滑不良;(2)机械疲劳;(3)螺栓松弛;(4)受热;(5)潮湿;(6)保温、防腐不良;(7)灰尘沾污;(8)密封件老化等。
三、日常点检的主要内容
1、主要依靠看、听、嗅、味、摸触等感觉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设备的振动、异音、温度、压力、联接部的松弛、裂痕、导电线路、电器的损伤、腐蚀、异味、泄露、气味,液体管道的跑、冒、滴、漏等。
2、清扫与检查
清扫:擦去设备上的尘土与污物,保持设备清洁。清扫不单纯为了干净,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设备各部位、角落的清扫、抚摸、观察,使设备的潜在缺陷或损坏、温度声音等异常情况易于发现。
检查:检查设备转动部位的振动、温度、异音,连接部位的表面松弛、龟裂,导电线路的损坏等等。
3、加油:勤加检查液压站、干油站油箱的油位,接近或低于规定油位时及时加油,加油是要坚持清洁加油。
4、紧固与调整:紧固是指防止设备连接件的松动与脱落。
5、简单维修和更换:简单的小修和更换应由岗位操作工人来完成。
6、排除储气罐、管道过滤器、各配管中的积水,以及设备中的无用积水。
7、对各项点检内容的检查结果作好记录。
四、每日点检的实施
每天上午首先到到各台机搜集和听取生产班钳工提供的设备运行信息,并查阅他们的点检记录本。对于遗留的设备问题做好记录。然后按照常规的点检路线逐台机的进行日常设备点检。利用五官(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对设备的上述各要素进行检查,以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对重点设备,如液压站油温油位、各台泵电机的运行情况、风机房电机电流、沉淀池泵电机电流等数据做好记录与比较。对于铸机停机才能方便检查的位置,充分利用停浇机会做好设备检查。如板坯铸机扇形段内各驱动辊万向轴有无损坏或连接螺栓松动,扇形段辊子情况,有无旋转接头漏水或辊子不转辊子辊面磨损的情况,结晶器、振动台架、扇形段有无液压系统泄露情况。方坯铸机停机重点做好二三冷室喷淋系统,拉娇机,横移车与翻钢机区域及冷床各部位的检查,检查喷淋架有无对正,喷嘴有无堵塞,拉娇机减速箱油位有无减少及涡轮蜗杆运行的间隙,出坯区设备常动部位的有无脱焊,液压系统有无泄露,连接部位螺栓有无松动等。对整个点检过程中发现和收集的设备问题,及时反映给各台机常日班设备条线负责人或车间领导。对于能够处理或影响到生产必须处理的,如辊道螺丝松动、液压系统漏油、扇形段辊子不转等,立即反映给相关维护人员去进行处理或调整。对于不需要马上处理的或不能马上处理的设备问题,做好记录,等待铸机停机处理或将其
列入定修的计划检修项目。
每天下午主要对发现的设备问题做好综合分析,对于每天发现的问题,当班设备维护的内容,设备一些运行状态做好分析记录。对于设备问题要了解清楚五个方面:(1)在什么时候发生的;(2)在什么地方发生的;(3)什么设备、零部位发生了问题;(4)什么原因引起的;(5)什么人在操作或什么人发现的。在这些基础上根据有关数据、记录、实际情况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怎样做到今后能避免或减少同样设备问题的发生,如何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设备高效正常的运行。
第三篇:2012年连铸车间工作总结
2012年连铸车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公司和厂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相关车间、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我连铸车间充分依靠全体员工,紧紧围绕今年我司工作部署和生产经营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为核心,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奋发图强,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12年9月31日止,车间共生产铸坯1237539.04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26284.87吨(今年3#高炉提供的铁水较多);铸坯合格率99.94%,比公司要求的99.5%高0.44%;平均月产量137504.34吨,比去年每月增加36253.87吨;最高日产量5581.2吨(7月22日118炉),最高月产量150914.9吨(8月份),最高班产量964.1吨(6月15日3#连铸机丙班20炉);铸机台时产量91.37吨/小时,比去年同期增加3.55吨/小时;铸机作业率69.74%,比去年同期降低0.31%(因铁水不足,3台连铸机一般只生产两台机,总有一台机闲置);中间包平均包龄52.3炉/包,最高包龄66炉(30小时);最高连浇炉数179炉/组;结晶器铜管平均通钢量5340.5吨/支,比去年增加782.9吨/支;月平均漏钢次数为0.59次/万吨钢,比去年同期减少0.75次/万吨钢;全流率92.04%,比去年同期提高1.23%;钢水收得率98.5%。
回顾全年,我们始终围绕连铸机顺产、提高钢水收得率和降本增效扎扎实实地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钢水收得率
2011年钢水收得率仅为98.41%,最低的是去年9月只有97.44%。为此车间从今年6月份开始从各个环节严抓细管,并出台对应的管理措施:
(1)定期校核行车和轧钢炉头电子称,确保其精度。(2)减少非计划停浇事故。(3)减少漏钢、顶坯、重接等次数。
(4)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因设备和人为操作原因造成的非定尺坯和弯坯数量。
(5)提高大包工在浇注末期分清钢水和红渣的能力,把钢水浇完。
(6)控制好切头和尾坯的尺寸,并减少废品。
(7)制订对标挖潜奖励措施,奖好罚差,提高职工积极性。实施后效果:截止9月底,月平均收得率为98.5%,其中6月、7月、8月、9月收得率分别为98.61%、98.8%、98.75%、98.85%,连续4个月都大于98.6%以上。
2、提高拉速
(1)6月15日起,我车间在3#机开始做提高拉速试验,单流最大拉速3.0m/min,正常最大总拉速可维持在10.8 m/min。
(2)6月25日起,我车间在1#机开始做提高拉速试验,单流最大拉速2.5m/min。
(3)中包加高:(增高20cm)。3#机去年已全部加高,9月13日2#机试验加高的中包(累计已加高5个包),均成功。
加高的好处是:①随着钢液面高度增加,钢水中的夹杂物有更多的时间上浮,钢水更干净;②能储存更多的钢水;③可以提高拉速,在同样的时间内产量更高,节约耐材,降低吨钢成本!
3、降低万吨钢漏钢次数。
攻关前状况:去年同期车间万吨钢漏钢次数为1.34次,漏钢次数与三钢相比仍有差距,为此车间制订了攻关目标:力争全年万吨钢漏钢次数≤1次。为了攻关该项目,车间和其它科室共8人用了9个
月时间做了大量工作:
(1)制订合理的温度制度,钢水正点率控制在3~8分钟,并确保合适的中包钢水温度:1515~1535℃(HRB系列);1530~1545℃(HPB235);杜绝高温钢上台。
(2)3台机全程跟踪设备安装精度,引锭杆对弧精确到0.5mm以下;流间距和外弧基准线偏差小于1 mm以下。
(3)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各岗位实行规范化操作。(4)跟踪记录保护渣使用效果,根据现场生产实际情况选用性能良好的保护渣,保证足够的液渣层厚度和合适的融化温度,减少因保护渣润滑不良造成的漏钢事故。
攻关后状况:截止到今年9月份共有8个月万吨钢漏钢次数少于1次,最少的为0.27次(1月份)。每万吨钢1#机漏钢次数为0.43次,2#机为1次,3#机为0.34次,车间平均为0.59次,比去年同期减少0.75次。由于漏钢次数的明显减少,连铸全流率达到92.04%,设备损耗减少,钢坯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可以加快生产节奏。
4、减少废品,提高钢坯合格率。
实施前:去年分别对1#机和2#机进行了技术改造,把原来的6米弧改为7米弧、铸坯断面由150mm×150mm改为160mm×160mm,对于新的断面和新的铸机弧度本车间都是没有接触过的,属于新课题,为此不得不重新为其制订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合理的连铸工艺制度(温度制度、拉速制度、配水制度),在摸索过程中断断续续有零星废品出现,尤其是9月中、下旬2#机在生产HPB235钢种时出现批量废品,废品达到109.19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今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调整二冷室各段喷嘴型号;调整二冷水比水量和各段比例,1#机、3#机零段增加一排角喷,效果比较好;2#机正试用新喷嘴(喷淋
角度由65 °增大到70 °),目前仍在跟踪当中。
(2)钢液面高度增加到400mm以上,钢水中的夹杂物有更多的时间上浮,钢水更干净。
(3)稳定中间包钢水过热度。
(4)利用购买的测振仪测量各流振动台数据,有异常的及时处理和调整(主要是更换偏心轮);振幅统一为±5mm,2#机振动频率为80V,1#机、3#机均为75V。
(5)加大对二冷室的管理力度。每次停浇后及时检查二冷设备并试水,杜绝掉喷嘴现象和确保喷淋管对中良好。对相关人员奖勤罚懒。跟踪各个结晶器(包含铜管)的使用情况。
(6)浇钢过程实行全程保护浇注,并延长大包长水口工作时间,减少钢水二次氧化。
(7)技术员对每一组HPB235钢各流取小块样观察铸坯内部质量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定期取样做低倍和金相实验。
(8)更换浸入式水口实行标准化操作;P4岗位对钢坯实行巡检制度,有异常的铸坯则挑出、割除。
实施后效果: 今年1~9月份连铸废品总量为592.1吨,比去年减少150吨。2#机在生产HPB235钢种时出现大批量废品的情况已经很少,基本能满足轧钢生产的要求。截止到今年9月底,铸坯合格率为99.94%,比公司要求的99.5%高出0.44%,其中3、5、6、7、8、9月合格率均大于99.5%,9月份更是达到了99.98%。
5、提高钢包自开率。
去年10月中旬率先在2#机安装和试用马鞍山博威公司的钢包液压机构,并取得成功。今年2月底推广应用到1#机和3#机,自开率达到96.97%,比去年同期提高3.58%。
6、新品种试生产
(1)2月20日起,2#机进行新钢种HPB300试生产,共计生产3053.7吨,全部符合公司标准。
(2)3月30日,进行新钢种HRB500E试生产10炉,共计生产449.2吨,全部符合公司标准
7、增加结晶器铜管的通钢量。
今年车间继续使用首钢长白和齐齐哈尔厂家的结晶器铜管。在使用过程中跟踪铜管的磨损、刮伤情况,上、下线时测量锥度、水缝。我们还依据工艺数据科学制订了《各厂家铜管下线炉数规定》,使得铜管的平均通钢量为 5340.5吨/支,比去年增加782.9吨/支,节约铜管36支,节省25.2万元。
8、员工培训工作。
我车间一贯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今年投入使用钢包液压新设备,为此我车间邀请厂家技术员和设备科、技术科等对车间109名工人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实际操作,并指定师傅带徒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新工人尽早熟悉本岗位的操作。
9、强化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工作一向是我车间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向各班组提供了看火镜500副、平光眼镜40副、手电筒60把和防护透明面罩若干,维护好中间包烘烤器旁边和操作室共14个煤气报警器。这些物品、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个人防护能力,也为减少安全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车间完善了《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出台了《安全生产考核规定》、《劳保用品穿戴标准》和《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且成立安全联合检查小组,每个月不定期进行不少于3次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马上整改。由于我们制度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检查工作到位,从而保证了我车间的各项工作都能安全的开展。截止到今年9月底我车间未发生过重
大安全事故和人身轻伤事故。今年还对新进车间人员共9人进行了班组级和车间级安全教育。
存在问题与不足:
1、极个别员工劳动纪律比较松散,综合素质不高。
2、个别员工的质量观念比较淡薄,在关系到质量的一些质控点上关注不够或做得不够好。3、2#机HPB235铸坯内部缺陷等级还比较高。
4、在连铸生产事故中,人为的交接班、开浇事故较多。
5、员工节约意识淡薄,水、电以及生产材料浪费现象还存在。
明年主要工作计划:
1、在明年计划完成钢坯产量225万吨钢,注定生产节奏相对于今年快,所以明年的工作思路:提高拉速、提高铸坯质量、降本增效。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生产事故≤0.8次/万吨钢。(2)铸坯合格率力争达到99.95%。(3)钢水收得率≥98.6%。
3、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
(1)安全上做到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人身伤害事故,轻伤≤1次。主要措施:
①加强劳保、防护用品穿戴管理工作,尤其P3、P4防护用品。②行车安全行驶:交接班试车;连铸跨行车吊运中包、渣罐行驶路线规范;钢包上台指挥、领航工作;出坯跨行车吊坯路线规范以及注意大车啃轨慢速行驶。
③加强现场文明卫生管理工作。
(2)减少人为生产事故,生产事故≤0.8次/万吨钢。主要措施: ①开浇前各项准备工作做细。
②生产中严格按《各岗位标准化操作》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③加强交接班制度的管理工作。
(3)在提高拉速的同时,提高铸坯质量,使铸坯合格率力争达到99.95%,为轧钢厂提供优质钢坯。措施:
①按计划停浇检查二冷室托辊、喷嘴、试水、对中;
②做好保护浇注,严格执行更换AL-C浸入式水口标准化操作,并要求在自动液面控制进行更换; ③异常的铸坯杜绝流入轧钢;
④继续优化2#机的配水制度,采取措施逐渐把铸坯内部缺陷等级降低(控制在1.5级左右)。车间正在调整配水以及对喷嘴选型的调整,与转炉相互配合,争取在明年时Q235质量再上一个台阶。(4)钢水收得率≥98.6%。措施:
①做好对连铸钢水进、出电子称的监督工作; ②减少事故次数及堵流现象;
③做好切头、切尾管理工作。另3#机明年年终检修对翻钢机的改造,每流切头、切尾至少可以减少1米。(5)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①明年计划对设备实行专人负责点检、维护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 ②减少由于操作原因引起的设备故障以及设备事故。(6)进一步做好职工的培训工作。
①针对现有典型设备故障与生产、质量关系的培训工作; ②连铸标准化操作的培训。
(7)通过中包加高、改变水口、下滑块直径来提高拉速,以适应明年的高效化生产。(8)其他工作
①加大对P4班组的考核力度,改变P4班组风气风貌;
②做好落地坯管理工作,杜绝废坯流入轧钢;
③制订管理考核条例,做到奖勤罚懒,调动员工劳动积极性;对机长、班长实行绩效考核。
第四篇:铸机加工车间12月份工作总结
铸机加工车间12月份工作总结
12月份组织学习讨论集团文件4次,针对集团二十年巨变,结合本公司、本车间的变化情况作了总结,开展2次质量市场金饭碗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车间出现许多创新节约的好人好事,王汝平、陈瑞满、王志伟为了充分利用下脚料,在干Q034连动板时,原来加工内孔都用钻头钻后再车出,现都用割刀割下再干另个工件。针对市场化运作中现行的质量自主化,车间专门召开班后会进行讨论,执行新制度及考核办法,对员工们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对公司在质量保证了做了承诺。
本月重点对市场化运作基础工作作了理顺,如工时定额各机床的消耗费及每小时占用费用,工件的实际成本,对锯床下料进行理顺,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本月对105件GT89滚筒轴下料由原来的计划用直径42*995现改为直径40*925,708件GL80-2辊轴原计划下料直径45*130现改为直径45*130,107件GT8.72.1-1滚筒轴原计划下料直径42*767现改为直径40*767,三种材料的改用节约资金606.88元,毕明国对Q035结合盘上的轮芯原计划下料直径120*45现改为直径100*45,本批12件节工作约材料145.68元。本月针对270件Z148台车体中的SZB05-1,车间早计划早准备,本件原来靠外协加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实施,员工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部分员工建议车间自己加工,车间12月19日在车间南大件召开了有关人员的临时会议,经过大伙的讨论,临时决定此活先在立车上车平面,镗床加工牙子,大刨加工平面和左右两边支耳,按此计划工作了
两个班,员工王祥德主动提出改进工艺,车间重新召开工艺员、车间镗床工进行研究,最后在王祥德的建议下把立车工序省去,在周运绪、崔焕升、朱林的帮助下,此工件直接压在镗床上将工件加工成半成品,原计划大刨刨平面,徐洪武、王祥德、周运绪建议去橡机借弯板在俄罗斯镗床上加工,此项建议为车间正在发愁的难点及工期解决了大问题,原本想三班作业生产,通过王祥德改进现两个班八人基本能完成任务,第一计划工艺每件需162元加工费,通过改进第二计划只用69元,并且质量比第一计划有了更高的保证,本批270件,每件可节约93元,共计25110元,在加工过程中,周运绪、李长海大胆创新,对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刀具进行了自制,节约外购资金500元,效率提高了50%。借以上员工们的工作热情,12月22日下午专门在车间召开了表彰大会,对创新成果进行推广,通过召开会议,C616组又向车间不少工件下料改进的创新建议,最突出的是原来采用18的普圆车成直径16,现多数采用直径16冷拔钢制作,节约了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月在管理上开展了“天天竞标,人人承包”劳动竞赛,通过这种形式的竞赛,车间员工们的工作热情激发了,结对帮扶的热潮展开了,生产计划进度各方面有序进展,整个车间工作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本月在车间开展了9次产品计划竞标赛,通过竞赛发现了车间有许多地方还需改革,如在12月23日竞标计划中一个计划分了两部分,三个班同时竞争,在车间规定为6个班完工的标底,毕明国班4人班夺得了车间生产计划,青年班组争不着,当场相互埋怨。
本月20日参加机械总公司产品零部件竞标一次,虽然本次竞标数量不多,但是最终通过本次竞标找到了差距,由于毛坯和钣金件价格不明造成车间只能以加工费用为标底没能争取,凡属车间自己下料的成本部分切合实际同得标单位相比竞标标底误差不大,QR3210.12.1-4右轴头以0.01元之差被华祥公司中标,QR3210.9.1-5滑轮以0.03元之差被青源中标(9.8)元,通过查询相对我们所能计算出材料及单价的工件,本次都以最低价中标,对橡机明标10种由于没有图纸成本无法计算,所以在某些方面竞标中占了被动。
本月车间提合理化建议11项,申报创新5项,消化不利因素3.36万元,截止本月全年消化不利因素 万元,盘活流动资金43万元,刀具费用8093.95元,比上月8824.26元节约730.3元, 2003年刀具费155748元,2004年刀具费87911元,2004年比去年节约刀具费6.5万元,质量零损失考核41人,罚款350元,质量优等品奖励250元,劳动竞赛奖励930元,创新奖励180元,本月维修配件1810.48元,上月1417元,比上月多393元,本月入库成本189万元,上月143万元,比上月增加46万元。在制品比上月减少60万元。
本月在公司建立的每周卫生大清扫检查中有13人被罚,16人被奖励,本月更换板面7块,内容主要围绕集团二十年年巨变总结和铸机公司开展的关于质量市场金饭碗及质量自主化要求考核方案、学习体会等方面进行宣传。
本月由于管理要求不高,机床钻孔漏水问题没解决好,现场差,2005年随着公司内部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工车间将进一步加
大管理创新,搞好挖潜增效,降低成本,搞好劳动竞赛,人人抓质量,以优等品的价格满足市场需求。
双星铸机加工车间
2005-01-03
第五篇:铸机加工车间11月份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铸机加工车间11月份工作总结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引下,铸机加工车间11月份组织学习集团文件2次,车间例会2次,在车间主任肖焕清合理调度下,在本月产品计划多,工期短的情况下,车间通过比、学、赶、帮、超各种劳动竞赛,思想大转变,经员工们的努力,本月完成Q69系列辊道式清理机零部件加工11台,其中有2台是十月份的收尾工序(Q6925B、Q6930B),其余9台的加工零部件23日前全部完工。本月开展劳动竞赛7次,其中生产计划竞赛4次,设备管理竞赛1次,质量竞赛1次,结队帮扶赛1次,在各种竞赛中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
主任肖焕清一月来带病坚持工作,早来晚回,中午休息时间也在忙着理顺计划。团支部书记李绪奎,想车间所想,急车间所急,在本月计划多、工期短的情况下,他2次召开车间突击队的座谈会,针对车间的加工零部件的加工法,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青年员工座谈,手把手的传教,针对辊道的加工法,他和班长张洪亮多次试验,由原来用中心架架车改用现在的用左偏刀由床头向尾座车,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效率,每件比原来缩短40分钟。青年员工王志伟、那武、刘明龙在本月竞标赛中,两次中标产品计划,他们中班加点,夜班干到深夜3点,白天来车间准备第二班次要干的毛坯,上白班晚上来车间借用上常白班的机床加班到9点。本月所承包Q6910A计划43个品种,176件,98.2小时,三人离车间预订工期提前2个班次完工,车间对其奖励30小时,对中标的Q6925B计划37个品种189件,137.2小时14个班次完工,车间奖励15小时。
老员工朱业奎在本月结对帮扶竞赛中,主动结对青年员工徐栋、朱春朋,承包Q6915AA产品计划22个品种,206件,92小时,提前1个班次完工,车间奖励10小时。青年员工付洪传在本月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中深知自己技术水平赶不上同机床的苗增会的能力,自己对自己加压力,加班加点,为了赶上同床种的师傅们的生产效率,早晨7:00就开车,中午不回家吃饭,在公司买点便饭吃了就连续操作,本月在苗增会的对比下,他以13小时之差,以277小时赢得了C630组产量第四名的好成绩。
班长张洪亮、钟召运带领C630组以12小时的工作时间,连续7天的时间胜利完成Q69系列辊身268件,无缝钢管268件的加工,保证了车间生产计划的有序进展。
员工陈瑞满、王汝平,本月针对产品计划单
一、单件计划过多,两人主动承包,急车间所急,对工作不找任何借口,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上夜班干通宵,在车间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质量竞赛中,鹿建波赢得质量金饭碗,毕明国赢得了车间质量银饭碗,李祥宝赢得车间铜饭碗,鹿建波本月质量零损失,对所加工的Q378固定板,ZMC24齿箱实现了工艺流程零距离,本月完工时255小时,刀具消耗67.4元,ZMC24齿箱获得工艺质量处免检个人,本月报检20台齿箱全部优等品。
毕明国本月产值239小时,刀具消耗48元,本月成功创新了细长轴打中心孔明国加工法,被车间评为质量银饭碗。
李祥宝本月质量零损失,产量280小时,位于C630组第二名,刀具消耗126.5元,本月创新无缝钢管祥宝加工法,被车间评为质量铜饭碗。
设备五佳能手毕明国本月实现安全零故障,设备利用率100%,维护保养到位,公司给予50元奖励,车间给予设备五佳能手桂冠。
原始记录金笔杆石云霞、马月英、刘海仙对本岗位所干的零部件记录认真仔细准确,且对工件标识准确,为生产计划的有序进展起到了重大作用,马月英、刘海仙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发现Y3735TL-
17、QJB26Z链轮设计有误,向车间提出建议,通过核实两种工件外圆加10MM,避免了质量隐患。
车间为了鼓励先进树正气,11月11日召开了车间表彰大会,以此推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再发动再努力,11月12日以喜报的形式在车间内对当前先进个人的事迹及奖励大力宣传。使车间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
本月提合理化建议9项,创新5项,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改革创新盘活流动资金31996元,其中Y33系列辊身本月加工732件,每件节约26元,共计19032元。Q69系列无缝钢管26件,每件节约34元,共计9112元,Q69系列护套107件,每件节约36元,共计3852元。本月在质量工艺处的协作下,在质量管理方面为响应总裁提出产品质量零损失的标准要求,车间将原来的考核质量合格率,改为质量零损失,凡本月有质量损失都按本道工序工时*2*工时值进行扣罚现金,当月兑现,本月对质量损失的49人罚款506元,刀具消耗8824.26元,比上月8040元多800元,维修配件消耗1417.25元,上月1906.41元节约489元,维修工时247.5时,停机率达3%,本月在制品42万元,比上月增加3万元。11月份更换宣传板面5块,小板面23块,内容改进主要围绕机械总公司要求的内部市场化运作,劳动竞赛,设备管理、安全教育及车间管理创新成果和总裁在创新大会设备管理大会上提的要求进行巩固学习,围绕五个继续,车间提出了我们继续做点什么,对七个结合提出了你照做了吗?对五个最佳六个不漏提出了不知道的告诉你等学习阵地。
尽管本月取得了以上成绩,但深知各方面标准离公司要求还差很大,特别是本月在现场管理工作中较上月下滑,主要表现在工具橱脏乱差,工作现场水过多,工件摆放不整齐,主要责任在于我标准不高,管理不细,要求不严造成的。
部分员工的质量意识差,只想要钱不要命,导致加工零部件形位公差超差,影响了产品质量。针对以上问题下月纳入重点考核,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搞好结对帮扶劳动竞赛,对青年员工的技能加大培训,充分利用宣传栏,指导加工操作技术,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大力推广创新技术。
双星铸机加工车间
20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