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一篇: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浅谈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摘要:目前许多拥有高科技设备的企业由于设备管理不良,生产中设备故障不断,维修费用和备件资金占有量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利润水平,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惨重。文章主要就机电设备日常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电设备设备使用与维护日常管理点检制度

当确定了一个适合企业的维修策略以后,下面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个策略贯彻下去,并取得预期的结果。完善的设备日常管理就是确保设备维修策略得以贯彻并取得预期结果的保证。对于机电设备来说,由于其设备复杂,停机损失高,因此对设备的日常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设备的服役期是设备寿命周期的主要阶段,也是设备运行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的重要时期。因此设备运行期管理非常重要,设备运行中的维护和操作成为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和减少非正常磨损和突发故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据以往的统计资料,T公司和H公司由于使用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故障占故障总数的20%~35%。

1、设备日常维护的内容

设备的日常维护是由设备的维修人员或操作人员负责。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将设备操作人员培养成多技能工。对于自动化流水线设备来说,由于设备复杂,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要求比较高,因此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T公司和H公司的设备维护工作基本上还是由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来完成的。操作员应会正确使用生产设备,同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润滑、清洁及紧固四方面的维护。这四方面的工作是操作员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同时进行的。

(1)检查。操作员应对所管理的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润滑、振动、声音、温度、是否有异味等进行检查,以人的感官或利用简易检测仪表来进行设备检查。

(2)润滑。首先检查设备的润滑状况,润滑油脂的温度、压力、液面、润滑油有无变质,油路是否畅通等。定期化验使用中的润滑剂,给设备更换或补充润滑油脂。

(3)清洁。对设备及附属设备和周围环境进行清扫,保持其本来面目和光泽,不能留有死角。将生产现场的所有物品加以定置、定位,按照使用频率和目视化准则合理布置,摆放整齐。

(4)紧固。在检查中如果发现设备的非转动部位的紧固螺栓发生松动,要及时上紧固定。

2、设备日常维护的程序化

设备的日常维护按照定点、定时、定量、定标准、定人、定记录及定路线,形成规范化和程序化。定人是指经过培训和具有一定实际经验的操作员或者专职的设备维护人员,负责设备管理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定点是指根据设备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对重点部位、常见故障点确定检查部位和内容;定量对设备发生磨损、腐蚀、变形和减薄处,按照维修技术标准进行劣化倾向的测定,以决定维修与否;定时按照设备的运行状况、变化特点及生产要求,确定操作员的检查维护时间;定路线以生产流程和设备的布置,规定检查维护的路线;定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运行时间段,规定判别设备劣化的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检查维护的方法、手段和操作流程;定记录为检查维护制定统一的简单明了的表格,操作员或专职的维护人员将检查维护的结果如实地填写在表格内,尤其是设备的异常现象,应全面准确记录,同时相关操作人员应签名确认。

3、建立企业设备的自主管理体系

经过以下的七个步骤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管理体系:通过初始清洁(清洁、点检);对设备问题根源攻关;标准规范的初步编制;点检实习;自主点检;整理整顿规范化;自主管理的不断完善。

二、设备的点检制度

1、点检制的系统功能

设备点检制度是以设备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也是TPM的基础。对于自动化流水线设备,采用点检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维修效率,提高生产品质,降低维修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专职点检人员负责设备的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是操作和维修之间的桥梁与核心。

点检员对其管理区内的设备负有全权责任,严格遵守标准进行点检,制定维修标准、编制点检计划、检修计划、管理检修工程、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的预算。点检体系由五个方面组成: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人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专家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技术专家的精度测试检查等。设备点检由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等,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的人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2、点检制的业务

设备点检按照设备区域划分、检查路线图、规定的业务流程进行。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设备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点检计划,点检标准,并对点检工作结果进行跟踪考核。具体来说就是“八定”。

(1)定人员。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它不是巡回检查,而是固定点检区的人员,做到定地点、定人员、定项目等,不轻易变动人员。

(2)定地点。预先设定好设备的点检计划表,包括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以使点检人员能够心中有数,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点检。

(3)定方法。对不同的点,采用不同的点检方法,常常称“五感”,即听、看、闻、摸、尝。

(4)定周期。对于故障点的部位、项目、内容均有明确预先设定的周期,并通过点检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摸索出最佳的点检周期。

(5)定标准。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断此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

(6)定表式。点检计划表(或点检作业卡)是点检员实施点检作业的指南,也是点检员心中的一份自主管理蓝图。

(7)定记录。点检实绩记录有固定格式,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这些完整的记录为点检业务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有价值的原始数据。

(8)定点检业务流程。

3、专业点检员

对专业点检员的要求很高,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掌握各种技术和管理标准,制定维修计划、材料计划、资金预算,分析故障及处理意见,提出改善设备的对策等。

4、点检计划和作业卡

制定点检作业卡、周点检计划卡、长期点检计划表等,使点检成为标准作业。

三、设备的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管理工作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掌握设备状况的基本工具之一。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整理,不仅可以了解设备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行动,避免错误重复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维修效率。另外设备的故障信息,对于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来讲,也是非常宝贵的信息,是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的基础之一。设备故障的分析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就金属失效分析来说,它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技术。目前故障分析有三种形式:

(1)综合统计方式。这是针对工厂设备总体发生的故障概率分析。如各类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按故障发生的现象或原因分类的故障概率;某类大量使用的设备所发生故障类型的分类概率。针对概率发生高的设备故障,制定技术的或管理的措施,找出降低改种设备故障的方法,加以实施。

(2)典型失效分析方式。对某些重要设备或部位发生缺陷和失效,或者经常发生的失效模式,就要找出其内在的原因。为此需要利用技术分析的手段和借

助专业分析仪器加以解决,这就是金属失效分析技术。

金属失效分析技术的一般步骤如下:典型破坏部位取样——断口失效宏观分析——断口微观失效分析——材质分析——失效类型及机理——失效原因判断。破坏环境分析:对设备工作环境中的介质、温度、压力、有害物质、腐蚀产物,或对大气及周边条件等进行分析。模拟分析:模拟失效构件的工作条件,以验证失效分析的结论。

金属失效分析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又是一项综合分析方法。它需要利用各种技术,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维修到工艺过程、人为因素、环境污染等,成为相关性综合分析的系统工程。

(3)故障诊断分析。采用监测诊断仪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从而找出故障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状态及趋势。一般步骤如下:设备运行中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分析—→趋势预报。当设备停机后。对故障设备解体检查和检测,验证故障结论并与诊断分析对照。其方法包括腐蚀监测、振动监测、温度监测、声音监测、润滑监测等。

四、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

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要成为合格员工,除了经过操作培训外,还必须经过设备日常维护或点检操作的专业培训教育,使所有员工建立“自主”维护地观念。一方面要了解设备的性能结构,掌握设备保养维护技术,能诊断设备的一般故障或常见故障,并懂得排除故障的方法或是应急处理方法,才能建立起企业员工地“自主维护”体系,也是推行TPM的基础工作之一。

要做好设备操作维护人员、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培训目的,根据实际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以及相应地培训内容;分类、分层次地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对培训结果和员工培训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企业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变化、设备的更新等不断研究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务求通过培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的目的。

五、结语

现代工业,不断朝着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使得设备维修管理的水平跟不上飞速发展的设备状态,随之就带来了设备的性能低下和设备频繁的故障,造成巨大的生产损失。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担负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使命,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将完全借助于生产设备来实现。因此,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将越来越向设备管理转移,传统的管理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秀莲.加强设备状态管理降低设备维修费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6,(2).[2] 王永强.高速区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09,(9).

第二篇: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1. 按修理内容分,修理技术要求和修理工作量大小的分类,设备预防性计划修理可分为;

大修、项修、小修。

2. 通过事前测试或监控可以预测的故障属于 故障属于突发故障;

3. 4.

5. 机床电气设备维护对象主要有: 6. 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有 选择

1.监视设备的状态,判断其是否正常是(c)

A 设备故障诊断的任务B 故障产生的原因

C 设备状态监测的任务D 消除故障的方法

2.下列哪种故障最不容易用早期试验来预测(b)

A渐发性故障B突发性故障

C试用期故障D 后期故障

3.电动机通电后不能转动,但无声音,也无异味和冒烟,其原因除了(a)

A电源线路短路或接地故障 B有两相以上电源未通

C 过电流继电器调的过小 D控制回路接线错误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触点系统的常见故障(d)

A触点过热B触点磨损 C触点熔焊D触点断裂

简答题

1. 零件磨损的一般规律及特征。

1.磨合阶段又称跑合阶段,发生在设备使用初期。

2.稳定磨损阶段这一阶段的磨琐特征是磨损速率小且稳定,因此该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3.急剧磨损阶段进入此阶段后,由于摩擦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机械效率明显下降,精度降低,若不采取相应措施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意外事故。

2电刷镀的作用和特点。

作用:电刷镀主要用于修复磨损零件表面和局部损伤,而且能够改善零件表面的耐磨、耐蚀性、导电等性能,还可完成槽镀难以完成的项目等。

特点:电刷镀结合强度高,镀层厚度可以控制,设备和工艺简单,可现场修复,能够满足多种维修性能的要求。

3.机械设备的拆卸原则

P48

4.数控系统的分类

P20零件的修换原则。

决定设备零件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的原则如下;

(1)根据磨损零件对设备精度的影响情况,决定零件是否修换

(2)根据磨损零件对设备性能的影响情况,决定零件是否修换

(3)重要的受力零件在强度下降近极限是,应进行更换

(4)对磨损零件是修、换新件的确定原则,考虑修、换的经济性、零件修复的工艺性和

零件修复后的使用性和安全性等。

作图

星三角

P178

计算题

求图示系统的可靠度已知R1=0.9,R2=0.8,R3=0.9,R4=0.9,R5=0.8,R6=0.9,R7=0.7

第二题书上

第三篇: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

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

一、设备的使用:

1.设备必须按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技术参数,经安全技术培训,达到本工种的应知应会,持证上岗。

2.新型设备在投用之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对主要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编制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之后,方准投入使用。设备的操作司机、检修工做到“三知、四会、五严”合理使用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行。

3.使用中的机电设备各种电气保护、机械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并定期检查、试验,防爆型电气设备杜绝失爆,不合格者不准投入使用,并认真记录备查。

4.设备的运转环境符合设备运转、检查要求,保持清洁卫生。

二、维护、保养

1.严格执行日常检查、保养和定期检修制度,保证设备状态达到完好,确保设备在安全、可靠、经济、整洁的状态下运行。

2.建立包机制度,各台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机到人,挂牌留名,做好巡检工作,并认真记录。

3.大型固定设备按规定进行技术测定和探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准带病运转,润滑部位润滑油脂经检验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

4.定期做好各种仪表、仪器的定期校验工作。

5.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的“五定”原则,即定人、定质、定量、定期、定点,并做好记录。

6.设备检修、检查严格执行《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和《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第四篇: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

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

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不得出现设备带故障或在不良状态下运行:

1、机电设备运行之前,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操作和维修人员(司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3、岗位司机必须熟悉本岗位所属设备性能、操作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保正设备运行正常,保持现场文明生产。

4、各队要及时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并制定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同时作好检修记录。

5、应根据设备运转情况规定日检时间,并加强巡回检查,以确保设备良好运转。加强点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处理。

6、对所使用维护的设备逐台进行包机,做到包运转、包维护、包材料消耗。

7、建立设备档案,做好设备运行、维修、保养记录,不断总结设备管理经验,降低配件材料消耗,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第五篇: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满腔热血的我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2013届的毕业生。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在父母的影响和老师的教诲下,使我养成了真诚守信踏实的品质。在丰富多彩的大学,不断塑造和完善自我,力求把握机遇全面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新时代复合型的大学生。

我在学好各项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锻炼自己。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各项兴趣活动来培养我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磨练了我的意志,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在假期进行勤工俭学,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使我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为今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三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的同学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教导我为人要勤奋、尽责、善良、正直;而学校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在众多的竞争中我坦然自己并非最出众的,但我相信:凭着对事业的追求及扎实的专业功底,若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以务实的态度,挖掘自己的潜能,精益求精。再次衷心的感谢您审阅我的自荐信,我真诚的希望加入贵公司,我一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奋工作,为贵公司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最后祝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敬礼!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18611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