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昌工业概况
今年初,许昌至长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区上升为“全省战略”,成为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全省第四个城市新区。以建设全国重要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基地和豫东南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为目标,许昌新区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突出发展以花卉苗木、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以食品、纺织服装、发制品为主的都市型轻工业,以汽贸、花卉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许昌市委、市政府强调,要打造创新平台,拉长产业链条,做到既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增强就业吸纳力,使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得益彰。
在高科技企业密集的中原电气谷,一批生产服务型企业发挥了吸引项目入驻和吸纳就业的双重作用,像平安集团后援中心,能吸纳就业千余人。
煤化工产业:许昌禹州市
铝工业:许昌长葛市,长葛市已具有20万吨铝型材生产能力。长葛青山金汇是许昌地区纳税第一大户!民营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许昌远东传动轴。长葛有奔马,真马,葛天,世杰等16家农用车(汽车)公司,长葛还有力帆鸿雁电动车,摩托公司。其中奔马销售额仅次于宇通,尼桑,少林!
食品工业:许昌腐竹。长葛众品食业,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装备制造业:许昌许继集团,长葛森源电气。我国电气及其类似制品顶尖企业,都是上市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许昌的中原电器谷可以让许昌工业连续发力100年!科技研发,低碳技术赫赫有名。长葛的黄河旋风,研发实力超级雄厚,是亚洲最大金刚石研发企业!!!!!
许昌所有县市都有科技产业园!!!!令人发指
许昌长葛还是中部卫浴(陶瓷)基地,以及中国蜂产品基地!!
河南长葛,著名机械城
鄢陵,花卉之都
禹州,钧瓷,药材
帝豪集团,胖东来名气极大
瑞贝卡,超级优秀民营企业。世界龙头 大家看看,可怕么?
许昌日报报道:“如果说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是恢复性增长的话,那么我们许昌的工业则以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势,在一季度平稳高位运行的基础上,4月仍保持高速增长,在全省独树一帜。”市统计局工业科相关负责人说。
统计部门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1.4亿元,同比增长29.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1-4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79.9亿元,同比增长24.5%,比前3个月高出1.6个百分点。
大中型企业撑起经济硬骨架
总数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8%,增加值比重却占到全市规模以上的57.4% 5月11日上午,在许昌中原电气谷风电产业园区,伴随着喜庆的音乐,许继集团风电控制系统项目、电抗器项目两个亿元以上项目同时开工奠基。建成后,这两个项目将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成为该集团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许继集团在一季度销售收入、利润同比增长15.89%和9.23%的基础上,4月份继续保持快速稳健发展势头。
河南青山金汇不锈钢产业有限公司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销售额实现一次次突破,1至4月,该公司的生产、销售形势格外火爆:销售额达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
4月份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总数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8%,而增加值比重却占到全市规模以上的57.4%,当月同比增速42.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贡献率为75.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22.2个百分点。
在我市10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4月份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达到66家,占全市大中型企业的65.3%。12家大型工业企业有8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增长43.6%,天昌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增长40.1%,平煤集团十三矿增长62.7%,河南省青山金汇不锈钢产业有限公司增长31%,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增长51.7%,河南省许昌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增长212.5%,河南省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增长132.3%,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增长44.6%。
百花齐放春满园
五成以上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4月份,全市有19个行业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有20个行业增速高于上月,其中占全市工业比重最大的前10大行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29.9%,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3个百分点。
特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于平煤十三矿、新龙矿业、平禹煤电、永锦能源等主要煤炭企业更新设备,提高采煤综合能力,产能大幅增加。这些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市工业经济的较快发展。
活力迸发的三大主导产业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4个百分点
4月份,我市能源电力、食品、装备制造业这三大主导产业,对全市的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三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56.8%,比上月增加1.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32.8%,高出全市工业增速3.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贡献率达到56.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4个百分点。
第二篇:工业概况
1、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入驻企业739家,累计3206家。其中,工业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37家,过亿元的企业9家。
2、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入驻企业350家,累计1675家。有中粮可口可乐、SK手机、广汇实业、伊利、纳爱斯等为代表的世界500强9家,国内500强14家,销售收入过10亿的有1家,过1亿的有12家,3、乌鲁木齐头屯河工业园区
有新疆蒙牛乳业天雪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500强企业1家。骨干企业有新疆制药厂、新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新疆天山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新疆四方锅炉有限公司、新疆中油化工有限公司、新疆西尔丹食品有限公司等新疆惠恩化工有限公司、新疆鑫万通有限公司、广州恒星制冷有限公司、新疆中油化工有限公司等。以冶金生产和制造为主。
4、乌鲁木齐米东区化工工业园
企业有中国石油乌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总厂、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华新疆能源公司、新疆浦全钢铁公司、国统管道有限公司等,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基地。
5、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点发展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等三大支柱产业,企业有中基番茄、杭州娃哈哈、北京燕京啤酒、浙江雄风、弘生、江苏雨润、华芳、天业、台湾康师傅、旺旺等。投资上亿元的项目主要有新疆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方便面项目,新疆爱立泽纺织有限公司一期74000锭棉纺项目,新疆天盛实业有限公司新增10万锭环锭纺,1440头气流纺项目,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的麦芽厂一期10万吨项目,贵航集团与师市合资建设一期采棉机等项目。
6、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工业园区
新疆油田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等一批特大型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同时发展起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甲醇厂、新疆新科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华澳公司、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60多家地方石油化工企业。依托丰富的上游原料,已建成了独山子和克拉玛依两大石化生产基地,形成了以中央特大型石化企业为龙头,以新兴股份制企业为延伸并快速发展的石化产业群。
以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为主,发展天然气化工,积极推动煤化工和盐化工,促进精细化工(主要是油田化工和技术服务),骨干企业有金塔公司,康佳公司,安泰公司,甲醇厂,金泽公司,新鲁能源等。
7、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已形成农副产品、机电设备制造(‘特变电工’山西潞安)、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矿产资源深加工、高新技术等六大支柱产业,有农标普瑞纳为代表的世界500强1家,娃哈哈、上好佳、汇源果汁、益海粮油、中粮屯河
8、阜康重化工业园区
阜康区域煤炭资源总储量84亿吨(其中气煤56亿吨,长焰煤28亿吨),石油15亿吨、天然气1502亿立方方,重点发展煤电、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等。山东鲁能阜康电厂270万KW电厂一期30万千瓦项目,天池热电16万KW热电厂。骨干企业有阜康冶炼厂、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博达焦化有限公司等
9、鄯善化工产业园区
鄯善县资源非常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集宝盆”,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硝石、煤、盐等资源,具备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资源条件。目前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98亿吨(其中吐玉克油田稠油地质储量6000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912亿立方、硝石资源折纯硝酸钠储量达1.84亿吨、煤地质储量300亿吨以上、盐资源储量3亿吨。
是自治区四大石化基地之
一、重要的无机盐、精细化工基地。
骨干企业有浙江万向集团新疆硝石钾肥公司、新疆广汇液化天然气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美汇特石化产品有限公司、吐鲁番三维钾盐公司石化有限公司等。
11、哈密工业园区
哈密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钼、黄金、石材等矿产资源。重工业加工区主要依托哈密鲁能煤电化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建设,包括鲁能煤电一体化项目,以及高载能产业区、矿产品深加工、煤化工等项目区。有色金属加工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加工产业。
12、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9类86种,其中28种具有工业储量,黄金、煤碳、铜、铁等23种矿产居全疆之首。
13、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
园区充分依托目前国内在建的炼化一体化最大的装置—独山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工程项目进行下游配套发展。重点发展石油石化、精细化工、。
14、富蕴矿业工业园区
储量位居国内前十位的矿产有:块状白云母、铍、钾长石(第一位)、镍(第三位)、铯(第五位)、锂、铂族(铂+钯)、铋(第六位)、碲(第七位)、钽(第九位)、铌(第十位)等12种。位居自治区前列的还有铜、钼、铅、锌、钴、金、银、硫等8种,共20种。探明煤炭资源量3亿吨以上。主要以黑色、有色及稀有金属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骨干企业有宏泰铁冶有限责任公司、金山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喀拉通克铜镍矿、屯河富蕴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等。
15、沙湾工业园区
已探明煤炭储量3.5亿吨,石灰石7400万吨,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在2亿吨和10亿立方米以上。有中粮天海粮油、中粮屯河番茄,中材屯河五宫水泥等为代表的国内500强企业3家。骨干企业有永弘焦化、港能发电、龙盛祥、建强塑料制品厂等能源化工企业,西部控股、永兴铜材等矿产建材企业,银鹰工贸、秦岭纺织、沙龙纺织、天鹰棉业科技等棉纺轻工企业,天海、瑞隆、盘龙、天宝、康华食品、国华食品等绿色食品企业。
16、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集中建设纺织、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矿产品精深加工、特色林果业、生物保健医药产业,有斯伦贝谢、美克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塔里木石化分公司、浙江富丽达集团等,骨干企业有博湖苇业股份公司、泰昌实业公司、安东通奥、香梨股份、中兴石油、中油测井、胜利石油、大庆石油、阳谷电缆、乐悟金棵、晨光色素、金丰利冷藏、源兴农业、拓普农产品等。
17、库车化工园区
塔里木石油开发的主战场和国家“西气东输”的主气源地在库车,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15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2万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储量占全盆地已探明储量的90%,原油储量占全盆地已探明储量的92%。探明的油气田迪那2凝析油气田储量达1800亿立方米,已挤身世界大型天然气田行列。同时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20亿吨,远景储量50亿吨,境内石英沙储量约430万吨,品位高达95%以上,岩盐储量达36亿吨。石膏、陶土、石灰石、大理石、铁、锰等十余种矿产均有较大的储量和开采价值。
形成了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中石化塔河分公司、辽宁华锦库车大化肥厂、新疆联合化工4万吨甲醛项目、新疆金石置业集团公司、天山油田环保有限公司、新疆鹏远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河化工厂等。
20、和田地区北京工业园区
洛浦县境内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玛力艳开发4区天然气探明储量439.9亿立方米,可采储量320.47亿立方米,有石灰石、石膏石、红砂石、红胶土、耐火土、云母矿、粘土、铅锌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方便。其中阿其克矿山石膏矿334级资源量为676.7万吨。
洛浦县野生药用植物分布范围广、产量多、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甘草、大芸、芦苇、胡杨、红柳、沙枣、罗布麻,是著名的优质核桃、杏、红枣盛产区,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现有核桃林118686亩,杏林51787亩,红枣林12327亩,已连片定植12000亩(我国仅有2万亩)精油玫瑰,累计建成1.5万亩人工红柳大荟种植基地,具备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基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第三篇:铝工业概况及发展
铝工业概况及发展
铝在地壳中分布广,平均含量为8.1%,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在金属元素中居第一位。全球铝矿资源丰富,储量巨大,其中澳大利亚、几内亚、巴西、牙买加、印度及中国铝土矿极为丰富。越南和老挝的铝土矿也超过10 亿吨.自电解法炼铝问世以来,铝的生产和消费量不断增加,近几十年,由于冶炼方法与工艺的不断改进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以及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需求的推进,发展惊人。
1940年全世界原铝产量不到100万吨,到2004年世界铝产量和消费量均已超过4000万吨,到2010年已经突破4500万吨。
起步于1954年,到1983年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才确立优先发展铝的方针,出现崭新局面,1989年全国铝产量已达76万吨,铝加工材达42万吨,全年铝消耗87万吨。1990年来,进入高速发展,国家投入千亿资金,从矿山开采、选矿、氧化铝和电解铝生产到铝加工、深度加工及产品销售应用得到蓬勃发展,形成完整工业体系和产业部门。
我国铝产业在进入21世纪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00年—2011年,我国氧化铝、电解铝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1%和18%。铝产业的快速发展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用铝需求,但是由于投资的过快进行,而需求受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增长不力,我国铝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据估计,到2011年,全国已形成氧化铝产能5220万吨/年、电解铝产能2550万吨/年、铝材产能3200万吨/年,与产
量相比,2011年氧化铝、电解铝、铝材的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65%、70%和87.5%。实际上铝产业的过快发展已经使铝供给超过市场需求,铝价低迷,铝企业经营困难。
我国铝产业发展成果显著,但产能过剩问题也较为严重,供大于需的局面令产品价格低落,铝企业经营亏损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内需求的增长是重要方向,铝产业自身也必须对产能的增长做出限制,并适度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同时我国铝产业也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努力降低成本,以应对能源价格的上涨,并在经营战略上对可能出现的铝土矿紧缺做好准备。
第四篇:许昌发改委(推荐)
许昌市发改委
关于城市供水价格的相关情况汇报
(2016-7-16)
一、水价基本情况
(一)我市水价基本概况。我市现行水价是省发改委以《关于对许昌市调整城市供水价格的批复》(豫发改价管【2013】929号),于2013年7月对我市批准调整,且一直执行至今。我市城市供水自2014年底启用南水北调工程原水以来,所增加的南水北调水费,经政府63次常务会研究,由政府、供水企业共同承担,未通过调价方式解决,没有增加市民吃水负担。
(二)2016年元月起,我市水价排名已不居前。由于各地市水价调整不同步,2015年,我市水价排名居前,2015年以来,全省18个省辖市由于各自水价调整时间长,积累矛盾多,大部分地市已在开展水价调整的前期工作,其中,郑州、开封两市已于2016年1月1日调整执行到位,按分类水价已分别高于我市0.70元/立方米、0.20元/立方米;漯河市水价也于2016年3月调整执行到位,其水价仅比我市低0.10-0.20元/立方米;其余大部分城市正在进行调价前的筹备工作,目前,我市居民水价在全省排名第三。
(三)水价调整程序、权限和我市居民水价。在2015年7月前,水价的定价权在省发改委。程序为:首先,各市水价调整工作由当地发改部门报请省发改委同意后,由省发改委先委托省成本调查队进行成本监审,后委托各省辖市发改委主持召开听证会。根据听证会意见,由各省辖市发改委报当地政府同
对这次水价调整召开的听证会,一是提高了听证会的公开程度。发改委不仅通过《许昌日报》、《许昌晨报》发改委网站发布了两次公告,扩大了公告的范围。同时公告了听证会人数及构成、产生方式及具体报名办法等事项,增加了听证会参加人和听证人名单及听证方案要点等项公告内容。二是提高消费者听证会参加人选取的透明度。市发改委在市天平公证处、新闻媒体的监督下,在所有自愿报名参加听证会的人员中通过公开随机摇号的方式,选择了6位听证会参加人。可以说,这在我市定调价历史上尚属首次,采用公开摇号方式选择听证会参加人属一次工作创新。而且为避免水价调整对低收入家庭产生较大影响,我市在调整水价时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对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户,执行原水价优惠政策,未增加其吃水负担,确保了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不降低。
二、我市供水成本高主要原因
历次水价调整中,许昌市水价和制水成本都比较靠前,主要是由许昌市所处的地理位臵和地质构造所决定的,许昌市按地质构造处于许禹背斜的东部前沿,地下水资源极为匮乏,基本上属消耗性开采,补级量不及降水量的20%,是严重的贫水区,被国务院划定为全国42个严重缺水城市,且长期以来制水成本较高,致使水价较高为我市城市供水客观实情,对此省发改委、市政府早有共识。
(一)城市供水成本构成。2012年,经省成本队成本监审,监审结论为,许昌瑞贝卡水业有限公司2011年的定价成本为2.69元/吨(不含税)。
其构成如下:
上升到日售水7.3万方),与全省其他城市相比,属于后3名。仅列举南水北调受水城市,郑州日售水80万方、焦作60万方、新乡15万方、平顶山30万方、濮阳17万方、安阳13万方、南阳10万方,鹤壁10万、漯河5万方、周口4万方,我市仅比漯河、周口略高。过低的生产规模,致使单位售水成本明显高于大多数城市(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等不变成本与生产规模呈反比例下降),而且这方面已成为我市单位供水成本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另外,还由于较低的供水规模,由此带来不合理的供水结构,我市居民用水所占比例为70%左右,非居民用水29%左右,特殊用水0.98%。水价调整后,2013年第四季度实际售水单价为2.74元/立方米(不含税)。根据定价原则,居民用水应属保本微利定价,以我市现行价格为例,居民用水价格2.4元/立方,扣除增值税等税费后,净价为2.25元/立方,与定价成本2.69元/立方米相比,居民用水每供一立方亏损0.44元。因此,居民用水亏损部分主要要由非居民用水价格来弥补,但同时由于非居民用水其绝对值、相对额都低的现实,也无力承担居民用水亏损部分。所以,我市水价调整方案制定较为困难。历次水价调整,定价部门并未按国家规定的供水行业作价原则(净资产利润率8-12%),而是采取弥补亏损、基本保本,降低企业愿望的折中办法处理。三是过度超前建设,使消费者背负了过度建设的成本。三是过度超前建设,使消费者背负了过度建设的成本。2000年,总投资2.6亿元的我市第二水厂立项建设,该工程是当时向国家申请争取的国债资金、外资贷款项目。由于过度超前建设,建设中期偿债问题和建成后售水量不匹配等原因,一是直接导致了2006年我市水务体制改革,水厂民营化;二是超前建设新增建设成本,加大了消费者负担。该费用经成本监审核
四、对水价排序的几点看法
鉴于以上情况,经研究,市发改委站在价格管理角度,对水价高低排序谈几点看法:其中,一是某一时点水价排序无意义。历史上,我市与三门峡由于各自不同的特殊性,其水价、制水成本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前。由于调价时间不同步,经常出现互为前后现象。2015年水价排名居前也是不争的事实,仍由于调价不同步,截止目前,我市排名已降为第三。由于各地现行水价大部分是2010年前调整的,大部分城市正在酝酿调整水价。并且随时间推移,排序仍将发生改变。鉴于此,某一时点的水价排序无法体现动态变化,说明不了什么,也是无意义的。二是单纯水价排序只起到误导消费者作用。2015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省政府定于2015年年底调整出台由全省各级供水企业代征的水资源费政策,为防止出现郑州水价听证炒作事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根据各自不同职责,进行不同分工,明确对外宣传工作由省委宣传部总牵头,具体宣传工作由省水利厅发布实施。由于省水利厅是首次参与价格调整的宣传工作,对价格敏感度认识不够,把握不准,因此,对外宣传中,出现了跑题偏题现象。水利厅对外宣传时,在介绍全省水资源稀缺严峻形势中,出现了全省供水价格排序的两次敏感报道。致使各网络媒体随即出现了肆意加工,变相炒作现象。之后,省政府对宣传提出批评,并对当时的宣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有效地制止了进一步发酵升级。同时,按当时权限,定价成本监审由省成本队来做,结论也有其出,各地水价均由省发改委审批。对这种不分析成本高低,只看价格排序的
第五篇:兴平市工业发展概况及技术开发区前景
兴平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兴平市是镶嵌在关中平原中部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陕西仅有的二个县级市之一。东接秦故都咸阳,居渭水之阳,是周秦汉唐京畿重地,是陕西省十强县(市)之一。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企业林立。形成了以陕柴重工、陕航电气、西航制支和中船十二所等企业为依托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体系;以益海嘉里、双汇集团、鲁洲生物科技和西瑞集团等企业为依托的生物食品产业体系;以延长兴化、宝塔山公司等企业为依托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
一、兴平市工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兴平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兴平工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全市拥有各类企业16176家,工业企业5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4年底达到112户,中、省大中型企业和研究所19家,三资企业10余家。形成了装备制造、化工、食品三大支柱产业,涉及航空、航天、航海、汽车零部件、建筑机械、新型材料、食品、化工等行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城两翼三园”的工业发展格局。截止2014年底,三大园区共有工业企业171户(其中,装备园区入驻企业132户,化工园区入驻企业19户,食品园区入驻企业20户),园区建成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从业人员7万余人。全年发展规模企业10户,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54.12亿元,同比增长18.96%。规模以上工业实
间的关联度显著提高,产业集群效应凸现。具体来说,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近年完成投资50亿元,完成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工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加,按照“一区一主业”要求,积极引导产业向装备制造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集中。第二,力争到2020年,完成工业投资600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60%。第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提升。到2020年,集中区主导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
4、发展策略
兴平集中区的装备制造、食品、化工等三个产业园区之间空间距离较远,同时园区又受到陇海铁路、公路、铁路专用线及城市道路的包围和分割,生产性货运和城市客运交通相互混杂,交通功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紊乱。随着各园区产能的迅速扩大,运能不足的问题也将逐步凸显。未来应在城区西侧新增连接西宝高速的出入口,以适应园区公路货运量快速增长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产能增长的需要,考虑将兴平、马嵬、茂陵等车站改建或扩建为货运专用站,并建设连接园区的铁路专用线。同时完善路网结构,将对园区形成分割的104省道移至北塬南侧,并新建104省道和各园区的联络线;处理好陇海铁路和园区道路的关系,将各主要交叉口改造成为上跨式,以利于客、货运交通的组织。
在优化交通体系的同时,应从功能布局、用地结构等方面平衡园区生产与居住的关系,并在“一城三园”的基本框架内,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处理好三个空间上各自独立园区与城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园结合、协调发展”。
打造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及化工产业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从具体目标看:一方面,延伸主导产业链,增加产品多样性、企业多样性,积极融入市场,形成多种产业延伸模式。另一方面,丰富集中区产业构成类型,扩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
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强化各产业部类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快发展与之相关联的战略新兴产业和物流等服务性产业。在各主导产业内明确近、远期发展的若干主要方向,并予以重点扶持。
兴平市食品工业园区简介
兴平市食品工业园区于2010年3月设立的。位于市区东部。是一个集米面油加工、方便食品、肉制品、工业基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民族特色食品、农产品集散贸易、现代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总概念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东邻西吴省级重点示范镇,西至西咸北环线,北邻咸兴大道,南靠西宝高速,距西安市2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公里,占据关天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结点,是西咸国际大都市西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兴平市食品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融资和协调服务机构,通过近年来的招商引资活动,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先后有益海嘉里集团、山东鲁洲生物科技集团、广东锦丰集团、天津顶益康师傅集团、陕西西瑞集团、陕西秦老大集团等20余家企业来兴平发展,尤其是投资13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的粮油深加工生产线及物流项目落户,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及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产业聚集能力。
2014年园区实现产值137.36亿元,同比增长17.4%,从业人员1.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