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类—申论—大作文之文章总论点
大作文之文章总论点
华图教育李元极
在绝大多数申论考试当中,大作文的要求里总会有一句“观点明确”或类似的要求,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大作文的写作,论点必须先明。我们在高中时代,老师教我们写作文,特别是写议论文的时候,就已经强调过,总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立足点,必须先明,且从应试的角度来讲,也要保证阅卷者能够相对容易地找到。
这就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总论点书写的位置,二是总论点的来源。
首先,总论点的位置必须“鲜明”。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保证总论点位置清晰明显。一般来说,文章的开头,第一自然段的尾句,或第二个自然段单独作为一段,是总论点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合理也是切合实际的位置。在这几个位置中,阅卷者非常容易能通过视觉感官找到总论点,以此判定考生作答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文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个总论点,这样在正文部分,便不需要特意加以提示、阐述或说明,而是直接进入分论点角度的论述了。
第二,对于总论点的来源,其实完全可以灵活处理。所谓论点,就是考生文章的基本理论支撑点,反映的是考生的主要、核心的观点。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所以总论点自然也是完全可以自然一些,灵活一些——只要不跑题即可。至于论点的来源,理论上来说,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材料所涉及问题的把握,提出自己想要论述的观点。这样文章的论点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不会千人一面,才会有新意。但倘若因为考试时间紧迫而考生无暇细想,或自身背景知识储备不够,想做到有新意便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了。而很多考生则会随意一写,但无形中也成了一些“模板”,如“加快„„建设”、“加强对„„的重视”、“我们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对社会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很多也很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写法,在考生方面使用的人太多。本来不是错,也成了个错。所以,想要写好总论点,而自己又没有相关积累或思考,便可以从材料中提取。不管考生是要主要论述问题的原因或影响,还是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相关的角度在材料中其实多处涉及,只要找一个“相对新颖”的论点,便可使自己的文章在论点方面拜托模式化的怪圈。
当然,这样论述,终究只是理论说法,想要有比较好的思考和论证的角度,关键还是需要考生平时多多积累,丰富了背景知识,才能“言人之所不能言”。
第二篇:申论备考:如何抓住文章总论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申发论述一直是所有申论题型中分值最大的一种题型,同时,也是令广大考生最为头疼的一种题型。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考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容易写跑题,写偏题。而我们要想写好一篇议论文,首要的就是抓住文章的灵魂,即中心论点。那我们如何在考场中有限的时间里,准确瞄准靶心,如何确定我们的中心论点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一个方便记忆的公式:中心论点=话题+角度(所谓“话题”就是整篇文章围绕什么来展开的;角度就是看待问题的态度,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声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申论文章都需要选角度,就目前的申论命题来说,除了广东省的申论命题其它申论命题几乎都要求要自选角度、观点明确。
我们在申论作文考试中大多数情况下有两种出题形式: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经明确给出了话题和角度;第二种是题干中只给了话题需要大家去寻找角度。
题目中已经明确给出了话题和角度
结合给定材料,以“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
分)
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深入,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800~1000字。(2011年下半年四川省考真题)
这道真题表面上来看,只给了我们话题,要求我们自选角度,实际上这个命题作文已经隐含了角度,“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句话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话题是流浪儿童,因为整篇材料都是围绕流浪儿童来展开的,角度就是政府和社会共同责任,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解决流浪儿童的方法就是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这个方法就说我们所讲的角度,题干既然给我们限定了话题和角度,那么做写文章的时候就不能脱离题干中给的角度,所以我们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只能从政府和社会这两个方面来写,并且这两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
题干中只给了话题
“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2012年国考地市)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从题干中“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我们隐含了材料的主要问题,而这个主要问题需要我们回到材料中去寻找,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材料中主要是围绕“城市安全”这个话题来展开的,这句话和我们的材料相结合实际上也是在说城市安全问题,所以这就是就是文章的话题,话题找到了接下来就自选一个角度:如果这个角度是表明态度的话,那我们就应该说保障城市安全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意义,例如:“保障城市安全 提升城市宜居指数”;“保障城市安全 促进民生幸福”;如果这个角度是解决问题的话,则
需要我们提出什么样的对策才能保障城市安全:例如:“提高忧患意识保障城市安全”。通过话题和角度的确定使我们观点明确且正确。
申论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这个观点明确其实就通过我们的话题和角度得以呈现,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我们的申论文章也正是如此,只能有一个总论点,所以也只能有一个话题和一个角度,我们在写申论文章的时候,在选择话题角度的问题上主要两点:第一是要有,第二是要准。如果能做到这两点,那么我们的申论文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三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如何分析总论点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如何分析总论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
例如:总论点为:公共服务均等化。
原因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间。事物的产生不适一蹴而就的,有其客观存在的原因。当前公共服务没有实现均等化原因多多。首先是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长久以来,我国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条快分割且分布不合理等方面都存在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制度的不健全会造成具体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施政的不统一、不协调、不科学。其次,我国是城乡二元制结构社会,建国以后,大量的社会资源倾斜到城市建设,忽视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服务供给,这是历史原因。最后,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资料极不丰富,缺乏短时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资料。影响分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重大。首先,公共服务是群众基本的民生改善需求,实现均等化能够丰富群众生活的社会资源,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其次,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的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满足,能够为社会稳定和社会风气的净化提供群众基础;再次,作为政府施政的一部分,履行好公共服务的职能,能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华图教育认为,分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是要根据题干来确定哪种分析方法更加的适合,这就要求考生在平常要多学习分析的方法,并且还要多积累素材,才能做到考场中的灵活运用。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考试顺利!
第四篇:教研类-申论-如何写好小公文
如何写好小公文
山西华图教育
范吉宏
小公文,也称贯彻执行题,是现在申论考试的一大拦路虎。很多考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接触小公文体的种类太少,对小公文望而生畏。考试中,小公文也确实是考生们得分较低的一个题型。如何提高小公文的成绩成为了很多考生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小公文的命题趋势是趋向于灵活化的,从宣传稿到编者按,从演讲稿到导游讲解词。这些灵活多变的题目形式让很多考生为难。
一、注意格式和逻辑
小公文一定要注意两个模样——格式和逻辑。格式上要注意标题居中,主送单位左顶格,发文单位和日期右顶格。文章的逻辑要遵循发文事由、发文内容、特殊收尾的结构。比如说一篇以“安全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宣传稿。它的标题可以拟一个“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文章的开头要重点谈一谈目前居民们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提升安全意识的必要性。主题内容为如何开张这一活动,结尾以呼吁和号召收束,从而让小公文显得更为完整。
二、抓住“应用”这个牛鼻子
小公文的主题在于实用。无论是写一封信,还是写指导意见,都必须注重其实用价值。如果不能体现实用价值,这篇文章就是一纸废文。比如2012年国家政法干警考试地市级的小公文写作题,要求为“语言通俗易懂”。一片宣传稿,要求通俗易懂,可想而知其语言必须得平实,不能过于华丽或过于官方,要能让老百姓接受的了。老百姓看不懂,则这篇文章也无任何实际意义。
三、注重文章的时效性
小公文在使用之后,一定要能够马上收到实际的效果,如果收不到效果,那么小公文也还是没有实际意义。这一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行文当中。比如2011 年湖南省考的小公文,要求写一篇《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篇文章是上级给下级指导工作的小公文,那么如果想要达到切实的指导效果,那就必须在文章的语言上表示严格,要求严厉,务必贯彻落实,甚至还要给与一些惩罚措施。
四、表达尽量生动
宣传类的小公文都要有一些感染力。所谓感染力指的就是要有文采,用文采来煽动宣传对象,从而达到宣传目的。比如2014年国考考到的火红绸缎援助行动就是一篇典型的需要文采的小公文。文采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用得越是恰当,则感染力越强,得分越高。
考生如果能够做到:写出“模样”、抓住“应用”、注重“时效”、亮出“文采”。针对题目的要求作答,那么必然能够抓住考官的命题机理,赢取小公文题目的高分!
二0一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五篇:辩论赛课程:申论之论点
纵横思辨社赛事部课程:申论之一,论点 一.什么是论点?
1.我不懂为什么政府非执着于奖励提高生育率不可?国家的生产力,创新力应该是寄望于于国民的素质,而不是人口的结构。2.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观念:攸关人类幸福的科技应该属于人类全体,试想若有一家 公司掌握了可以改变气候的技术,我们该怎么办?
3.要推动教科书重复使用的机制,重要的是编制具世界观,国际观,且能让孩子从中学会思考的教科书。
二.什么不是论点?
1.我家门前有两个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水的分子结构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长途开车时,驾驶常因疲劳而昏昏欲睡,造成危险,因此高速公路沿线设置了许多休息站,好让驾驶可以休息一下。三.坏论点的特色 1.措辞暧昧
意涵笼统:但是經濟的富裕,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社會膚淺、制度紊亂、文化貧乏的現象。程度模糊:近年来,社会上的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我們的司法忽視人權、違背正義、甚至酷刑逼供的事,也時有所聞。
情绪暗示:对于改革,部长始终是义无反顾 李教授是資訊工程學者,他會對高科技的網路運用,以及社會文化提出警語,相信是有感而發,言人所未言。
究竟国中该不该在寒暑假后立即举办具有复习考性质的模拟考?似乎见仁见智,然后深入了解,发现大多数老师,家长,学生都持赞成(至少不反对)态度,与 吴部长的看法大相径庭,吴部长可能在冷气房待久了,不食人间烟火,不知民间 疾苦,一心只想让学生快乐,减轻压力。2.前提隐瞒
价值前提:言者对某些价值观不自觉的偏好 事实前提:言者认为理所应当,以致略过的假设。
(三段论,没有人会用三段论说话)理由:我爸爸比你爸爸有钱 价值前提:
结论:所以我爸爸比你爸爸了不起
理由:毒品有害健康 价值前提:
结论:所以毒品应该被禁止
大前提: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
理由:某地居民患气喘的比例最高 事实前提:
结论:某市的空气污染最严重
练习:
法律由国家制定颁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而道德规范不能凌驾于其上,是非观念的形形色色,判别标准的五花八门,若没有一套统一的权威规则,如何做到协调一致和井然有序? 理由:
前提:所谓社会风气的改善,就是一个让标准井然有序,趋向统一的过程。结论:改善社会风气法律更重要。3.推论谬误
赛事部信条:
1.When other men blindly follow the truth,remember Nothing is true.2.Endure.In enduring, grow strong.3.Stick to your logic.You'll find out than it is for most emotional excellent shield
4.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some other man.The true nobility is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previous 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