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组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六组)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rnet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二、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设计要求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结合来测量温度。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精确到0.5℃。数字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4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三、课程设计任务及设计报告的要求
设计任务:
(1)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
(2)完成原理分析,进行各主要元器件的选择并设计电路;
(3)利用Protues绘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4)利用Keil软件编制程序。
(5)将软件与硬件电路连接调试仿真。
设计报告: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分析,选择方案和元器件,对没有在书本上学过的知识点和元器件,通过网络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使用方法,并详细记录在设计报告上。(作为设计报告的第一章:设计题目分析、方案及元器件选择)
(2)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绘制系统电路原理图,记录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为设计报告的第二章:系统电路设计)
(3)利用Keil软件编程,记录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为设计报告的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4)将软件与系统电路连接调试,记录在调试过程中相应修改了哪些硬件电路或软件上的问题,最终才实现了设计题目要求的功能。(作为设计报告的第四章:连接调试)
(5)在调试成功,完成全部设计后,手工写出本次设计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1000字。(第五章:总结)
最终绘制的电路原理图,编写的程序要打印出来附在设计报告中。
第二篇: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通过该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①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系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打基础。
②使学生掌握对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和串行口通讯等。
③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④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⑤这一环节对掌握单片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对培养造就应用型、创造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等思想素质方面受到教育和培养。
二、设计要求
①巩固和加深对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知识的理解;
②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③学会方案论证的比较方法,拓宽知识,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④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软、硬件的设计和调试方法。⑤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硬件元器件的工程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图和流程图。
三、设计条件
Protues软件,keil软件,电脑。
四、设计所需参考资料
五、设计的具体任务及进度安排
① 查资料、审题 1天;
② 确定系统总体方案 1天;
③ 确定系统硬件电路图(包括设备模块选择、搭接线路、计算参数等)1天;
④ 绘制系统软件框图,编制程序 1天;
⑤ 系统调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及答辩 1天。
六、指导方法与步骤
集中讲解原理及设计报告的撰写。平时设计时对每个小组进行具体指导。设计完成后教研室组织答辩。
七、可培养和锻炼哪种能力
使学生掌握对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和串行口通讯等。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八、教研室评审意见
九、院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主管院长年月年月日日
第三篇: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一.设计要求
1.被测量温度范围:0~500℃,温度分辨率为0.5℃。
2.被测温度点:4个,每2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1位,温度4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
(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
二.设计内容
1.单片机及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单片机可选用AT89S51及其兼容系列,电源管理模块要实现高精密稳压输出,为单片机
及A/D转换器供电。
2.传感器及放大器设计。
传感器可以选用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K),放大器要实现热电偶输出的mV级信号
到A/D输入V级信号放大。
3.多路转换开关及A/D转换器设计。
多路开关可以选用CD4052,A/D可选用MC14433等。
4.显示器设计。
可以选用LED显示或LCD显示。
5.键盘电路设计。
实现定点显示按键;轮流显示按键;其他功能键。
6.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初始化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标度变换模块等。
三.设计报告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以下格式书写:
(1)封面;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正文;
(5)参考文献。
其中正文应包含以下内容:
(1)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描述;
(2)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
(3)系统各部分电路图及总体电路图(用PROTEL绘制);
(4)软件流程图及软件清单;
(5)设计总结及体会。
四、参考资料
1、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于永,51单片机常用模块与综合系统设计实例精讲,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四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见农机111《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分配表。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根据给定的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程序设计。具体包括:
(1)在keil IDE(μvision3)中完成应用程序设计、并编译;
(2)在Proteus 7.5下的ISIS Professional中完成电路设计、调试并仿真通过。
2、课程设计结束时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
(1)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包含:设计思想和设计说明,硬件原理框图,硬件原理图与其软件配合介绍(若有),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单元分配,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课程设计中所有涉及到的芯片资料。
(2)图纸:硬件电路图(Proteus软件仿真通过)、仿真效果图。均用彩色A3以上幅面打印。
(3)光盘:包含上述(1)、(2)的电子版。
3、多人共同完成一个题目时,只需提交上述材料一份,格式按照贵州大学课程设计相关要求装袋,姓名填写在一起即可。但要在设计说明书中说明每个人的主要分工情况。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设计时间:2014年6月30日~7月7日。
课程设计材料提交、答辩时间:7月7日下午2:30。
课程设计材料提交、答辩地点:农机系办公室(机械楼618)。
四、成绩评定方式
设计说明书:40%。硬件电路原理图:40%。答辩:20%。
第五篇:单片机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
1、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2、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
3、基于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信号设计 注:每组学生选择一题。
一、设计目的1.、掌握单片机电路的设计原理、组装与调试方法。
2、掌握时钟芯片DS1302及LCD电路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3、掌握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掌握交通灯控制信号的流程。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利用所提供单片机,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设计、制作及调试。第一题要求用LCD显示。
第二题要求用数码管显示。
第三题要求用发光二极管指示交通灯信号。
学生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改变显示方式,只要基本功能不变。
2.设计步骤
○1 根据课题,查阅相关资料。
○2 画出系统原理框图,确定基本电路。
○3 写出程序流程图。
○4 编写程序。
○5 用proteus进行仿真,修改。
○6 用万能电路板焊接电路,并调试。
○7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提供的器材清单
三个题目的清单如下:
1、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2、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
3、基于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信号设计。
四、总结报告
1.总结电路整体设计、安装与调试过程。要求有系统方框、电路图、原理说明、程序流程图、程序,测试结果分析。
2.分析仿真、安装与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故障排除的方法。3.设计心得体会。
五、安装要求
1、元件安装:电阻平装,二极管紧贴板,三极管根部距板0.5CM,芯片安插正确。
2、焊点:圆润光滑、无毛刺,无虚焊、假焊、错焊。
3、布线:做到“横平竖直”,无交叉,布线清爽美观。
4、连线细心,耐心,不连错,不漏连,照图反复检查。
附件1:课程设计报告格式
课题:专业: 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设计日期: 成绩: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设计报告(二号黑体)
一、设计目的作用(三号宋体,加粗)
×××××××××××××××××××××××××××××××××××××××××××××××××××××××××××××××××××××××××××××××××××××××
×××××××××××××××××××××××××××××××××××××××××××××××××××××××××××××××××××××××××××××××××××(小四号宋体)
二、设计要求(三号宋体,加粗)
说明:指所设计题目的具体要求××××××××××××××××××××××××××××××××××。(1).×××××××××××(2).×××××××××××××××××××××××(3).××××××××××××××(小四号宋体)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三号宋体,加粗)
1、系统概述(小三号宋体)
(简单介绍系统设计思路与总体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各功能块的划分与组成,全面介绍总体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小四号宋体)
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小三号宋体)
(详细介绍各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仿真,并介绍有关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参数的选择或程序等,要求有原理图和波形图或仿真图。)
×××××××××××××××××××××××××××××××××××××××××××××××××××××××××××××××××××××××××××××××××××××××××××××××××××××××(小四号宋体)
四、总结(三号宋体)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课程设计过程体会,对课程设计内容、方式、要求等各方面的建议)
×××××××××××××××××××××××××××××××××××××××××××××××××××××××××××××××××××××××××××××××××××××××××××××××××××××××(小四号宋体)
五、附录(三号宋体)
元器件明细表(列出本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全部元器件)。程序。
如有必要在这里附完整电路图。
六、参考文献(三号宋体)
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名·书刊名·出版杜·出版时间(刊号)·(小四号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