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数和倍数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因数和倍数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评价 指标 A(10)
参与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程度
参与讨论与交流。
团结合作,在小组中
合作 起领导作用,吸收接
纳并能给出建议,并
情况
帮助其它小组成员,贡献大。
B(8)
能举手发言,有参
与讨论与交流。
帮助协调,推动整
个小组的工作,鼓
励其他成员。工作
至最后一刻,对最
终成果有一定的所贡献。
C(6)
少有举手发
言,较少参与
讨论与交流。
参与了讨论、工作,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评价,对评价过程只是旁观。
师
D(4)
自评
互评
评
不举手、不
发言,不参
与讨论和交
流。不参与讨论,不进行评价,对评价过程只是旁观。
第二篇: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主要指标
评价要素
(权重)
评价标准描述
(4分)
(3分)
非常合适
合适
一般
(2分
参与程度
围绕目标,积极参与探
目标明确,围绕目标围绕目标,较积极参目标不太明
主题单元学习过
程评价
20%
合作情况 20%
创新意识 20% 收集资料,内容较全完成规定任务,具有
合作精神。
信息处理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
精神。
究,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主动收集资料。
积极参与小组探究,在小
组学习中,积极发言,收
集资料,整理资料,有较
强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学习中,能前后联系所
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
识,深入思考,具有创新
性。
与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收集资料。
较积极参与小组探
究,在小组学习中,能够主动发言,帮助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
能力。在学习中,能前后联
系所学知识,理解新
知。
参与程度不
在小组学习
能够积极发
收集资料,资料,有合识但不太积
在学习中,主动学习,不太积极
第三篇:因数和倍数单元练习题
因数和倍数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3、在20以内的质数有()
4、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可能是()和()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6、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7、个位上是()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的数,都能被5整除。
8、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9、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两位数是()。
10、1024至少减去()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就是5的倍数。
11、质数只有()个因数,它们分别是()和()。
12、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二、选择题1、15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①1②3③5④15
2、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①质数②因数③质因数
3、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①6②12③24④1444、.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①120个②90个③60个④30个
5、把66分解质因数是()。①66=1×2×3×1②66=6×11③66=2×3×11④2×3×11=666、幼儿园的大班有36个小朋友,中班有48个小朋友,小班有54个小朋友。按班分组,三个班的各组人数一样多,问每组最多有()个小朋友。
7、自然数中,凡是17的倍数()。
①都是偶数②有偶数有奇数③都是奇数
8、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①8② 36③ 40
9、两个质数的和是()。
①偶数②奇数③奇数或偶数
10、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A奇数和偶数B质数和合数C质数、合数、0和1
三、判断题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3、因为1.2÷0.6=2,所以1.2是0.6倍数.()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4是因数,8是倍数.()
6、36的全部因数是1、2、3、4、6、9、12和18,共有8个.()
7、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8、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9、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
10、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11、在自然数列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2、任何数都没有最大的倍数。()
13、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1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5、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16、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7。()
17、个位上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五、分一分
在17、22、29、7、37、87、93、96、41、58、61、14、57、19中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六、应用题。
1、有三个质数,它们的乘积是1001,这三个质数各是多少?
2、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3、当a分别是1、2、3、4、5时,4a+1是质数,还是合数?
4、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48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5、王老师到文具店买足球,足球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个足球,售货员说应付134元,王老师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6、下面是育才小学五年级各班的人数。
班级(1)班(2)班(3)班(4)班(5)班
人数39人41人40 人43 人42人哪几个班可以平均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哪几个班不可以?为什么?
7、猜电话号码
0592-A B C D E F G
提示:A——5的最小倍数B——最小的自然数C——5的最大因数
D——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4的因数E——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F——它的所有因数是1,3G——它只有一个因数这个号码就是
8、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加等于62,这个数是多少?
9、一个数是18的倍数,它又是18的因数,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
10、(1)一个数是4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2)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3)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第四篇:平行四边形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平行四边形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要素
主要指标(权重)
评价标准描
述
非常合适(4分)围绕目标,积极参与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主动合适(3分)围绕目标,较积极参与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收集目标不太明确,参与程度不够。一般(2分)
需修改(1分)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消极地收集了一些资目标明确,围
参与程度 20%
绕目标收集资料,内容较
主题单元学习过程评价
合作情况 20%
创新意识 20%
学习态度 10%自主探究 20%
学习评价10%
全
完成规定任务,具有合作精神。
信息处理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完成主题单元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能独立探究知识,探究成果内容全面,美观,具有较高的价值。
通过师生评
价、生生评价,选出本节课最佳的小组和组员。收集资料。积极参与小组探究,在小组学习中,积极发言,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学习中,能前后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深入思考,具有创新
性。积极,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探究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工具独立探究,能力较
强。在课堂表现中纪律、参与、创意等最佳的小组和组员。
资料。较积极参与小组探究,在小组学习中,能够主动发言,帮助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中,能前后联系所学知识,理解新
知。
较积极,能够参与探究活动,完成自己应尽职责。
探究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
在课堂表现中纪律、参与、创意等比较好的小组和组员。
在小组学习中,能够积极发言,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合作意识但不太积极。
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态度不太积极。有一点热心,能够参与小组学习探究。
有独立探究意识,较主动探究知识。
在课堂表现中能守纪律、参与活动的小
组和组员。料,未达到目标。
在小组学习中,被动学习,不主动整理资料,合作意识和能力欠缺。学习不主动,缺乏创新精神,只是做了点记
录。态度不端正,敷衍塞责,效果欠
佳。
独立探究能力较差,能参与,但效果欠佳。
在课堂表现中纪律、参与、创意等较差的小组
和组员。
第五篇: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第70-72页的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提高性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教学内容:教学倍数的意义,找一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目标: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学生自由发言)刚才有的同学谈到我们学习了自然数,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数是自然数吗?(指名回答)对,o、l、2、3、4……都是自然数。这个单元我们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对除了0之外的自然数进行研究,研究这些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这个单元的题目就是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1.那么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我们还要从最熟悉的事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的时候,才能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共同评议。
3.板书:24÷4=6。谈话:我能说24是4和6的倍数,4和6都是24的因数吗?(学生自由发言,可能引起争论,最后统一到根据24÷4=6,可以得到4×6=24,实际上24是6和4的乘积,所以24是4和6的倍数,4和6都是24的因数)
三、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请大家找3的倍数。想想用什么办法找,能找多少个?在小组内讨论找的方法,然后动手找。2.谈话: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找3的倍数的?你找到了多少个? 学生发言时教师板书:3×1=3 3×2=6 3×3=9 3的倍数有3、6、9、12、15、18…… 提问:能写完吗?为什么? 3.提问:谁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与1、2、3……相乘)4.谈话:你能不列式计算直接写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吗? 学生独立书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的倍数有2、4、6、8、10、12……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
5.提问:观察上面的三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讨论。指名汇报,相机出示以下结论: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设计意图】
找一个数的倍数相对比较容易,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有顺序的找可以避免重复遗漏,强化数学思维有序性的培养。为下面找一个数的因数打下比较好的伏笔。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
(二)教学目标:目标1、2
(三)教学过程: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边想边写出来。
指名说出自己找的结果,学生很可能找不全.或顺序很乱。
2.谈话:刚才同学们找到了36的一些因数,感觉到往往找不全,而且小一个大一个地没有规律。那么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我们一起研究。
先这样想,根据因数的意义,我们知道()×()=36,括号内的数就是36的因数。
如果第一个括号里填1,那么怎样算出第二个括号里的数(指名回答,板书:36÷1=36)这样一次找到了36的几个因数?是哪两个?
如果第一个括号里填2,那么怎样算出第二个括号里的数?(指名回答,板书:36÷2—18)这样又找到了36的哪两个因数? 你能接着写出几个这样的除法算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6÷3=1236÷4=936÷6=6)从36÷6这道除法算式中找到了36的几个因数? 还要再写除法算式吗?为什么? 现在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36的所有因数了吗?指名到黑板前指着算式中的数说答案,教师板书: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3.谈话: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找一个数的因数。4.谈话:你能找出15的因数和16的因数吗?如果用除法找,算式可以写出来,也可以想在心里,不写出来。学生独立做题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5的因数有:l、3、5、15。16的因数有:1、2、4、8、16。
5.提问:观察上面的三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以下结论: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设计意图】
教学的开始主要是对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进行指导,无论是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能找到一个数的两个因数。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引导象找倍数一样有顺序的去找一个数的因数,尽可能找全。教学的层次有坡度,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板块三:
(一)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自己读题填表。(2)提问: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3题。(1)让学生自己读题填表。
(2)提问:题中的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人数呢?为什么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总人数的因数?(3)提问:通过以上两题的练习,你对倍数和斟数有什么新的认识?(倍数和因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3.做“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
(2)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全班共同校对、评议。(3)发现做错的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4.游戏每人发一张卡片,标有1—30的数。(正好30名同学)a.要求:全体活动起来:7的倍数站起来。30的因数站起来。1的倍数站起来。
得出: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反过来1是任何非0的自然数的因数。
b.小组内说说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关系。
c.这里要注意了,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都是指非0的自然数。
二、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你理解了哪些结论? 【设计意图】
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后面的练习我没有选择都做,主要是后面的游戏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想通过几的倍数、几的因数站起来这样一个全体同学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渗透了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1也是任何非0的自然数的因数。【课堂练习设计与布置】
【必做题】课本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选做题】《补充习题》第53页 【板书设计】 倍数和因数
4*3=123*1=3()*()=36 2*6=123*2=636÷1=36 1*12=123*3=936÷2=18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6÷3=12 没有最大的倍数36÷4=9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36÷6=6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
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