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评好课应知应会

评好课应知应会



第一篇:评好课应知应会

《评好课应知应会》学习体会

(二十中刘永庆)

作为教师,需要经常评价学生学习的进展,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作为教育管理者,需要经常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教师的教育质量。学生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习进步和发展变化的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学生评价随着教育评价的变革而发展。现代学生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下面就几个方面,结合我的自学感受向大家作个汇报。

1、评价目标多元化

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现代的学生评价,既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要求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

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通过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帮助他们补缺补差,谋求进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使学生了解自身在学习中的优势、劣势,自己在各级学习群体中的位置和相对表现。通过这些信息,学生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为此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里要单独指出的是,强调学生自己和自己比,目的在于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2、评价主体互动化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应体现民主、平等、协商的人文精神。

传统评价的主体是以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为主,忽略了被评价对象的存在。现代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改变了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加强了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流活动。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当然应该把学生视为评价者之一。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3、评价过程动态化

传统评价,通常发生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以此反映学生在接受评价之前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一般指为静态评价。它对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已经发生的学习过程的信息反馈。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从评价结果中获得教与学的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学生所具有的学习潜能,但它非常有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先前知识背景较好的学生在静态评价上的成就通常优于知识背景较差的学生,因此,静态评价的结果对学习潜能的描述就不太准确。

第二篇:评好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

《评好课与应知应会》心得体会

朱村中学吴红

按照教育局、人事局规定,铜陵县朱村中学全体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暑假时听了专家的讲座,回家又学习了《评好课:应知应会》等四本培训教材。开学前又仔细地对这些书进行了研读,感到受益匪浅。

连日来,天空总是阴沉着脸,好希望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闲来端坐在书桌前,再次翻阅了第三轮继续教育《评好课:应知应会》等教材,想起暑假中听《评好课》的情况,心中有股暖流涌动,感觉这次培训学习又有所收获:

首先,看过此书,我知道了怎样去评课,怎样去评好课,在理论和认识上都有所提高。一堂好的课,不光是看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师生互动是否活跃等等,主要还要看学生的感受和真正的实际效果。过去只关注教师的“教”,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程度,自主学习等。一堂好课,并不是千锤百炼的公开课,而是常态下的日常教学。

其次,评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怎样评价教师的一堂课,在此书中做了很好的回答,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参照这些方法,不是去生搬硬套,而是要带着创新意识利用这些方法。过去评课的目的带有许多功利色彩,现在评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评课中既要对教师的教学给予肯定,最主要的是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教,会有不同的效果,同一节课,同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学效果过去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或教师说了算,现在不同了,现在是学生说了算。

第三,还应认识到:评课,不是为了评课而评课,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等,我们也要承认教师个体差异,但通过努力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但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评课的目的,就是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加趋于完善。评课确实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只有不断的创新、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一步一个台阶,从而达到一定的高度。

最后,我记得在培训时,有一天专家讲完课后,还做了简要的说课,让所有听课的老师对本节课有了更深的理解。来听课的老师都是抱着交流、学习、提高的目的来的,因此学得都很认真。专家谈的一些教学方法,实用性很强,使我们受益匪浅。特别是王老师最后说的两句话,更让我记忆犹新,感触颇深。

第一句:“不要怪学生,要怪就怪自己。”

是啊,现实教学中,我们老师哪个不是怨这怨那呢。怪学校待遇不好,怪学生基础太差,怪家长不支持、不理解„„其实这些都是客观因素,都是次要的。要怪只怪自己的教学能力不强,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课堂上学生肯学、乐学了,成绩能差的了吗?你看,后安中心学校方兴业校长课堂语言幽默风趣,语音标准,语调舒缓,处处给人亲切、喜爱之感,学生在课堂上当然是兴趣盎然,效果颇佳。万一中心学校的王小燕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悉心指导,对学生合适的课堂评价等,都能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当然学有所得。新时期的教学需要我们教师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我们教师就必须根据实际,有的放矢,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尽量让学生学得乐,记得牢。

第二句话:“改变只能改变愿意改变的人。”

乍一听,此话好像很深奥的。可仔细一想,很浅白,很明了。“不能强迫牛喝水。”“对牛谈琴。”等俗话或许也说明这样的道理。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每一颗星星都有基本固 1

定的运行轨迹。这些个性有些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改变,有些却根深蒂固,固执得可怕。我们教师在中师时学过的知识,除了教学上用得到的以外,大多已淡忘、甚至荒废,再说过去的教学理论也不太适应现在教学的要求。填鸭式、教师主体式都已成为历史(当然有时教学需要也可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新型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教师就像作战的指挥一样,只起主导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上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找准教法和学法。如王琴玉老师在评课时所介绍的生字、难句、朗读的教学方法都很实用。这是她长期在一线教学中所总结出来,无偿地给大家分享。我们应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后安中心学校方兴业校长在上课时的引读就是王琴玉老师的经验。方校长学习了,改变了自己的教法,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可我们一些教师仍不愿去学习新理念,不愿去应用新理念,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有了这样顽固的思想,培训多少次都是无用之功。培训了,就应有所得;学习了,就要有提高。我们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应得到些什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灵活运用,我们的教学就可以事半而功倍。因此,我们要珍惜为数不多培训学习的机会,尽量提高自己。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保持自己的优势,又要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善于不断改变自己的劣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能够轻松自如地在三尺讲台上谈笑风生,指划云雨。

写完心得体会,忽然发觉几缕暖暖的阳光斜铺在书桌上,赶紧走到窗前,推开虚掩的窗叶,整个人顿时被灿烂的阳光包围。我懒洋洋地伸开双手,拥抱阳光。正是:听课评课见识长,能力技巧如阳光。自身充电最关键,愿意改变学习忙。

第三篇:评好课应知应会

“评好课应知应会”自学反思

岳西县实验小学

贺芳芳

在这次校本培训怎样评好课活动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为教师的成长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

听课是教学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教师几乎都有着听课和评课的经历,掌握听课的技能和技巧,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教师自身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不断向专业化程度和专家型教师的方向迈进。

听课光听是不行的,还要带着问题去听,并且还要关注学生。在听课时我们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活动,看教师是如何掌握全局;是如何把握整个课堂;是如何来引导学生;是如何来解决难题的。

听完课后,必须评课,还要评的深入,评的彻底,这是我们现在的作风。但是我并不赞成听课者立即参与评课。听课者应该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阅资料。听课者不应该比上课者还轻松。只有听课者不轻松了,才能品出课的味道,才能评出课的水平谈起如何评课的问题,其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研究出一套教学模式固然好,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也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内容均可以套用的万能教学法。

通过阅读对听课评课有了系统的了解,受益匪浅,相信对我今后的学习与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1、我认为老师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站在评课者的角度来对待每次培训,任何一节课任何一个讲座都有它可取之处,都能够给我们积极的启发,不管是优点,还是不足,皆会给我们以启迪。多观察、多比较、多联想、多积累会让您受益多多。

2、评课中的教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人分享。评课中,不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也不是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自己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为了自己更有收获,需要自己更加积极主动。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拓宽了我学习的视野,使我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方向,提高了专业水平,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好每一名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11

第四篇:应知应会

1零不”理念

以“零隐患、零违章”确保“零事故、零损失”;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六种观念”

安全发展的科学观、安全第一的哲学观、重视生命的情感观、安全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预防观和人机环管的系统观。

3岗位员工践行HSE“八个承诺”。

每位员工对HSE工作做出庄严承诺:我将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我会遵守HSE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我将掌握本岗位HSE知识和操作技能;我会自觉接受HSE教育,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置的能力;我将认真识别并消除本岗位HSE风险,严格遵守集团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我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我会遵守一切HSE许可规定和程序;我将努力追求零伤害、零损失、零事故的HSE目标。员工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承诺,落实HSE行为。

4五想五不干

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 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 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 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5“工作零起点、冒险零宽容、作业零违章、操作零失误、执行零差错、制度零缺项、现场零盲区、目标零伤亡、设备零缺陷、条件零隐患”等“十零”HSE文化

6十小”HSE文化活动,即每次工作前进行一次安全分析,每人当一天监督员,每人制定一份承诺书,每人拟定一份工作计划,每人每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每人每月接受一次培训,每人每月提一条工作建议,每人每季进行一次经验分享,基层队站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之星”评比。

7安全文化建设“十个保障”,即文化保障、亲情保障、运行保障、廉政保障、稳定保障、技能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机制保障。

第五篇:应知应会

顶板管理应知应会

1、掘进工作面“五图一表”:巷道平面布臵图、断面支护图、炮眼布臵图、通风避灾路线图、供电系统图、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2、煤矿每年必须编制《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每季度修改一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

3、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作业规程每2个月至少组织1次复审,并及时贯彻落实。

4、采掘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5、掘进工作面严格采用前探梁临时支护,最小控顶距为0.3m。当遇到顶板破碎、岩性差条件,严格执行短掘短支、加强支护措施。

6、锚喷巷道初喷不超过最大控顶距,复喷距工作面最大距离为15m,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7天以内每班洒水1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1次。

7、掘进巷道每安装300根锚杆,至少要选一组(3根)作锚固力检测,要求检测的锚固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为合格。

8、我矿开拓巷道采用锚网索梯喷支护,准备、回采巷道主要采用锚网索梯支护。

9、开拓巷道中心线至两帮距离偏差控制在0~+150mm为合格,0~+100mm为优良;回采巷道中心线至两帮距离偏差控制在-50~+150mm为合格,0~+150mm为优良。

10、掘进工作面锚杆支护间排距偏差控制在±100mm,施工角度≥80°,外露长度10~40mm。

11、掘进工作面锚索支护间排距偏差控制在±100mm,施工角度不大于3°,外露长度150~200mm。

12、我矿要求预应力锚杆(高强)预紧力矩不小于设计值(260N〃m),锚固力不小于120kN。

13、我矿要求全螺纹锚杆(等强)预紧力矩不小于设计值(160N〃m),锚固力不小于80kN。

14、掘进工作面锚杆施工顺槽:由外向里、先顶后帮、先中间后两边,顶部锚杆打1棵注1棵。

15、要求锚杆眼位误差不超过100mm,眼向误差不大于10°,打眼深度允许偏差0~50mm。

16、采用湿式打眼,锚杆孔深偏差控制在0~+50mm,锚索孔深偏差控制在0~+200mm。

17、斜井(巷)施工期间兼作行人道时,每隔40m必须留设躲避硐并设红灯。

18、掘进工作面前探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2m。前探梁的长度、根数和接顶方式,应根据循环进度和巷道断面大小,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9、我矿锚喷巷道采用2×1m经纬网支护,相邻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采用三角连网法,网扣间距不大于200mm。

20、巷道水沟误差应符合以下要求:中线至内沿距离-50~50mm,腰线至上沿距离-20~20mm,深度、宽度-30~30mm,壁厚-10mm。

21、锚喷巷道喷层厚度不低于设计值90%(现场每25m打一组观测孔,一组观测孔至少打3个且均匀布臵),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深度不小于设计值的90%。

22、光面爆破眼痕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50%、软岩周边成型应符合设计轮廓;煤、半煤岩巷道超(欠)挖不超过

3处(直径大于500mm,深度:顶大于250mm、帮大于200mm)。

23、巷道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掘进坡度的偏差不得超过1‰。

24、采煤工作面必须有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的专项措施。

25、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要有管理台账(规格、型号、数量及合格证等),不应超期使用,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6、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应低于额定值的80%,有现场检测手段;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低于90kN。

27、采煤工作面支架的中心距(支柱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200mm(柱距-50~50mm);支架不超高使用。

28、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支柱)顶梁平整,不应有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

29、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顶梁)端面距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工作面“三直两平两畅通”,液压支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

30、采煤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15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其最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50mm。

31、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应编号管理,牌号清晰。

32、采煤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面积小于2m×5m)的应采取措施,超过的应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情况下不能强制放顶时,应有加强支护的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监测手段。

33、采煤工作面不随意留顶煤开采。留煤顶、托夹矸开采时,应有经过审查批准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4、采用采空区充填工艺等特殊生产工艺的采煤工作面,支护和顶板管理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

35、对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规程落实及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班评估,并做好记录。

36、采煤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100mm/m;底板松软时,支柱应穿柱鞋,钻底小于100mm;工作面顶板不应出现台阶下沉。

37、回风、运输巷与采煤工作面放顶线放齐,控顶距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挡矸有效。

38、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应低于0.8m,安全出口高度不小于1.8m。

39、采煤工作面内排头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应大于0.5m,架设抬棚的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规定。宜使用端头支架支护。

40、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41、单体液压支柱有防倒措施;采煤工作面倾角超过15°时,液压支架有防倒、防滑措施,其他设备有防滑措施;倾角在25°以上时,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有防止煤(矸)窜出伤人的措施。

42、架棚支护巷道应使用拉杆或撑木,炮掘工作面距迎头10m内应采取加固措施。

43、刚性支架、钢架喷射混凝土、可缩性支架巷道偏差:支架间距≤50mm、梁水平度≤40mm、支架梁扭距≤50mm、立柱斜度≤1°,水平巷道支架前倾后仰柱≤1°,窝深度不小于设计值。

44、单体液压支柱活柱最小行程不低于200mm,最大行程要小于活柱伸缩行程100mm,所有单体支柱的三用阀方向一致,均朝向老塘。

45、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须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46、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12680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