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撰写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摘要: 本文从选题、搜集资料、论文结构、文献目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英语专业学生如何进行毕业论文的拟定、撰写工作。
关键词: 英语;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较长的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研究论文;主要目的是探索、讨论或分析一个实际的或带有理论性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英语专业学生如何做好英语毕业论文撰写的准备工作。
论文撰写准备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批判性的阅读和权衡证据的科研论文写作实践。这种写作实践不仅是对几年大学课程学习的综合知识检查, 而且对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是给毕业生一次学习使用图书资料, 吸收新知识的好机会。
一、论文撰写步骤选题
一般来讲, 选题一下子是很难确定的。比较容易的做法是先选一个总的课题, 然后围绕总题找材料阅读、思考, 最后确定哪一个方面或哪些方面可以在论文中加以运用和发挥。比如, 你对语音很有兴趣。若选“On English Phonetics”, 题目就太大了, 不如选“On Teaching English Phonetics in Middle School”, 因为这个题目范围小, 直接与你从事的英语课堂语音教学联系起来, 比较切合实际, 写起来也比较顺手。同时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通过中学教学实习多少都有某些实践和体会, 写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在选题方面,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题目要富有意义, 要有严肃性。
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你的分析要有一定深度和创见, 其目的是要让读者从中思考并获得新的信息。题目没有意义和严肃性, 其论文必然不会有多大学术价值。
(2)要结合个人特长和研究能力。
比如, 你对语言学和词汇学都有兴趣, 但你更喜欢词汇学, 并且平时阅读和积累这方面的材料也很多, 可以说是你的专长;那你最好选这方面的内容去写。因此, 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和能力选择符合个人实际的题目去写。
(3)要结合个人手头的资料选题。
论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和论点一般是以资料研究为基础的。如手头仅有
一、两本书或几篇文章, 就想从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得出结论, 这样的论文也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 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你手头的资料太少, 不足为证。
(4)要注意客观性。
题目的选择要竭力避免个人主观性。有些题目往往反映了作者的个人偏见。比如, 这种题目: “Which Was the Creater Writer, Mark Twain or Hemingwei?”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你的结论不是“Mark Twain”, 就是“Hemingwei”。这样容易产生个人主观臆断。我们不妨改为“A Comparison of Themes in Mark Twain’s and Hemingwei’ s Works”较妥。
(5)要有利于得出合理的结论。
若选“O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是很难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题目太大, 无法深入研究, 应设法限制课题范围, 找到研究焦点。比如,“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Phonetics”, 太笼统、太广, 我们可以缩小范围: “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Phonetics in Middle School”。这个题目还可以再缩小:“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Phone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这样就把题目限制到最小范围, 从而容易得出个人的结论。搜集材料
题目一旦确定, 下一步是搜集材料(去图书馆或资料室查阅)。图书馆有成千上万册书籍, 每册都有书目卡、作者卡。用电脑先查阅与题目有关的卡片, 找出与题目有关的标题,在自备卡片上抄下所有的书目。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编辑一部序言性的书目提要, 通过翻阅书目提要得出新的标题, 从而进一步扩展书目提要, 形成一种文摘。阅读
搜集材料的主要途径是阅读, 因为论文中大部分新的材料都来自于书籍、杂志或报刊。阅读时, 要学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有用的范围, 学会评价这些文章。没有必要一开始就通读, 先翻翻目录或索引, 找出与题目有关的章节或段落。阅读时, 对无关重要的章节要快读, 直到找出你所需要的信息。有时候, 我们会感到通读一本书而从中未得到对论文有用的东西, 是浪费时间。这是司空见惯的, 但不要灰心, 至少我们可以了解到那册书现在无用, 但以后可能有用。做笔记
众所周知, 记忆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把读过的东西都一下子或长久地记在脑子里。没有笔记无法写出一篇理想的论文。做笔记的最好方法是用卡片。笔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笔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与主题有关的事实(证据)、观点或看法。多记点东西比去图书馆重读有关书籍要容易得多, 因此别怕记的多, 怕的是如何筛选有用的东西, 为论文主题提供充足的证据,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抓住要点, 有选择性地去记。
(1)记录文献书目(见文后示例)
笔记包括两种信息: 一种是上面提到的证据(事实)、观点或看法;一种是信息(资料)的来源(出处)。简单地说, 在文献目录卡上记下书名、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及出版日期等, 但不要只用一篇杂志的名称。具体要求见文后示例说明。
(2)笔记种类
主要有三种: 直接引语、释义和小结。记录直接引语指记下陈述主题的作者原话;释义指用间接引语通过自己的语言写下某一原始资料的中心意思(即主题思想);小结指用自己的语言压缩大量的材料(即综述)。无论使用那种形式, 都必须列出资料出处。
(3)引文
引用别人的原话, 一定要加引号。有时候, 只引用某些部分, 而省去
一、两段, 要用间隔小园点“•”。如果省去一个句子或两个句子的某一部分, 要用三个小园点表示省略。如果省去一句的开头, 在省略的前面用引号;如果省去句末部分, 在省略和句末标点符号后用引号。这里要特别注意: 使用省略形式并不意味改变原文意思, 句子结构必须完整, 不能省略句子的主要成分, 如主语和谓语。还有一点需要提醒: 不要以为凡印刷出版的作品都一定是真实的。要学会在做笔记时区分作者对某件事的陈述和对某种看法的表达。如果出现几个作者对某个事实有不同的看法, 而你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明哪种是对的, 一般的做法是如实地陈述两种不同看法,让读者去鉴别, 谨防主观偏面性;或者找有权威性的参考资料或百科全书查阅, 得出可靠的、具有权威性的看法。
(4)整理笔记
搜集了充足的资料, 在着手撰写论文时,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少材料是重复的。这时就要停止阅读, 整理一下笔记。要重阅笔记, 按不同标题分门别类。这有利于我们对手头的笔记进行评价。有些可以舍去, 有些可以用其他材料补充。这时重返图书馆翻阅与主题有关的其他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5)组织笔记
为了充分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结论是合理的, 而且很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必须在整理笔记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和组织, 留下对主题有用的, 舍去与主题无关、模棱两可的东西。
(1)论据与观点
如果一篇论文论据堆积而没有充分材料证明或驳斥一种观点, 此文是没有说服力的。尽管这些证据很有价值, 但读者从中并未得到什么启发, 因为读者不清楚这些证据要说明什么问题, 论证什么观点。反过来讲, 如果一篇论文表达了不少观点而没有充足的论据加以说明, 也是
没有价值的, 因为它没有说服力, 读者无法相信作者在阐明哪种观点, 甚至会认为作者的态度是不严肃的, 是不够诚实的。
因此, 论文必须把论据和对论据的评价结合起来, 必须把可靠的、经过核实的真实信息与以此为基础的观点结合起来。这样组织成的论文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撰写提纲(见文后示例)
提纲本身就是每张卡片上简要标题的合理编辑, 可以用短语, 也可以用句子, 通常多用句子结构。这样做会强使你简述论文的各个部分对主题的作用。撰写论文
论文撰写不同于作文写作, 但写作课上学到的写作原理对论文写作都会适用。撰写论文必须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串通起来。大量阅读、做笔记、研究和整理笔记, 这些都算准备工作, 也可以说是完成论文的一半。但是, 如果仅把笔记串在一起, 这不叫撰写论文, 叫誊写笔记。撰写论文必须用自己的话语陈述他人或自己的观点。这种陈述应当贯彻于论文始终, 并且要有一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关于风格方面的几点意见: 一般来讲, 风格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但对初学撰写论文的毕业生来说,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段落与章节之间的逻辑性。论文中的所有论据和观点都应当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主题为核心, 要有逻辑性。这样, 读者会容易理解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容易接受你的结论。各段通常以主题句开头, 接着用论据阐明主题句涵意。同样每一章也要以概括要点的段落开头。
2.语气要客观一些。论文本身是对一些客观事实或问题的探讨或研究;结论的基础是资料, 而不是个人的偏见。一般避免用第一人称。
3.语言要清晰、流畅、开门见山。撰写论文不是写小说或编剧本。华丽的语言或复杂的语言结构往往会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忽视主题思想。多用间接引语可以使语言流畅。
二、总体安排论文结构
论文结构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题目,(2)摘要(或前言),(3)提纲,(4)正文,(5)结尾,(6)注释和文献目录。
论文开头用
一、两句话阐明自己的观点或要点, 说明文章宗旨, 这叫摘要(即主题)。接着是写出提纲。前言不必太长, 用
一、两段说明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主题范围或焦点,也可以先提出问题或要阐述的观点。然后是正文。正文分章节, 每章节有标题, 但标题不宜过多, 因为过多的标题势必出现过多的数字序号, 使读者难以抓住要点, 造成思想混乱。结尾一般与前言相呼应, 要么进一步加强提出的观点, 要么回答提出的问题。注释包括两种: 角注(footnote)(在正文页底)和补注(endnote)(在结尾之后)。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角注读起来方便一些, 而补注打印又方便一些。
2.引语的运用
原则上少用直接引语。不用直接引语的论文也是有的, 但通常直接引语是需要的。(1)如果选题是文学方面的, 必然要涉及原作者的文体。这就要求对作品中某些篇章进行分析, 势必要引用原文。
(2)如果原文对某件事或观点陈述非常清楚, 无需多作解释, 最好引用原文。
(3)如果某些资料对论文的观点有不同的陈述, 最好引用这些资料证明, 以免引起读者对你的论点产生怀疑。
3.角注的运用
凡引用原作者的证据或观点都必须加角注(或补注)说明出处。如果用间接引语陈述可以不加。角注主要是用来说明新的论据和观点的出处, 否则会被认为是剽窃。
(1)避免剽窃
剽窃指使用原作者的证据、观点或语言,不加声明或不表致谢, 是地地道道的盗窃或欺骗行为。让他人为自己写篇文章, 或完全照抄他人杂志上的文章, 或一本书的有关章节;或这里抄一句, 那里抄一句;这里抄一段, 那里抄一段, 凑合成一篇文章, 这都是常见的剽窃行为。
(2)角注形式
角注包括与文献目录相同的信息, 但编排和标注有所不同。释义的材料可以加, 也可以不加。如果对释义资料的可靠性拿不准, 可以加。对材料小结时, 可以在开头句子上端用 角注符号表示。文献目录
文献目录指论文中使用信息资料的书目、文章和其他出版物的细目。有两种: 工作文献目录和最后目录。工作目录是一套卡片,在上面列出有用的资料;最后目录是论文完成后要准备的参考书目, 也是写论文时实际要用的资料目录, 因为你不可能预知哪些书或文章包含对你有用的信息, 你得为每种资料准备文献目录卡、阅读对可能舍去哪些无用的资料卡。
书籍编目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用卡片目录按英语字母顺序排列, 包括书名、作者和主题。
(1)书籍文献目录卡此种卡片包括以下内容:
1)著者的姓后用逗号;首名和中名的首字母后用句号。
2)作品的名称后用句号。整部著作的标题用斜体字(或下面划线);汇编中的作品标题用双引号;除了不在标题之首的冠词、介词和连词外, 所有的词通常要大写。
3)版次后用句号。
4)译者、编者的姓名后用句号。
5)出版地址后用冒号。
6)出版单位的名称后用逗号。
7)出版年份后用句号。如果出版日期未出现在标题页上, 而在书中其他地方出现, 则应将日期置于方括号内。若找不出日期, 应记录下版权日期, 并在日期前面用“c”符号加以说明。例如, c.1956。如果既无出版日期又无版权日期, 要注上n.d.(no date: 日期不详)。
8)该作品的页码或有关内容的页码后用句号。
下面是文献目录示例:
1.书籍:
1)作者是一个人。例如:
①Carroll, J.B.“Process and content in psycholinguistics.”In Current Trends in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Behavior, R.GLaser, ed.Pittsburgh, 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58, pp.175-200.② Capell, A.Studies in Socio-L inguistics.The Hague: Mouton, 1956.2)作者是两个或三个以上。例如:
①Blom, J.P., and J.T.Gumperz.“Som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verbalbehavior.” In 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J.J.Gumperz and D.H.Hymes eds.N 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2.②A ustin, David etal.Reading Rights for Boys: Sex Role and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Experience.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Crofts, 1971.注:“and others”也可以用来代替“etal”.3)未标明作者。如:
Lottery, The.London: J.W atts, 1732.4)英语译名。例如:
Flaubert, Gustave,M adame Bovary.Trans.Gerard Hopkins.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mpany, lne., 1959.2.文章例如:
①Bursill-Hall, G.L.“Levels analysis: J.R.Firth’ s theories of linguistic analysis I.” The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Linguistic Association 6, no.2(1960): 124-135.②在百科全书、词典中:
“Drama-Stories on the Stage, ”Compton’ s Pictured Encyclopedia.(1967), IV , 169-192.3.报纸例如: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7, 1972, Sec.4, P.3.附: 论文提纲和参考书目示例:
Effect of in struction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Ⅰ.Introduction
——“Does instruction promote second language leaning?”
Ⅱ.Developmental Sequence/accuracy order
——It investigatesw hether instruction enables learners to acquire a devlopmental feature,which may or may not interfere with the natural process of acquisition.——Early morpheme studies support Chomsky’s “Universal principles” “Innate abiliry” and Krashen’s natural order.——There are constraints on the effect that instruction has on the accuracy order of acquisition.Ⅲ.Acquisition Processes
——Comparative morpheme and syntax studies in obligatory contexts.——Mixed results(instruction is not influential-influential-mixed results).Ⅳ.Rate of acquisition
——Two arguments:
——Instruction has no effect on the acquisition of linguistic rules.Some studies claim that L 2 acquisition involves certain natural oredr that can not be bypassed.——Instruction can have an immediate or a delayed effect on acquiring L2 rules if instruction confirms to conditions:
• Instruction should not include any psychological complex operations.• Instruction should perform a single and clear function.Ⅴ.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How to address learning strategies
——Interlanguage
Ⅵ.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Recommended references
Doughty, C.(1991).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does make a difference: Evidence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of SL relativization.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3.(14), 431-469.Long, M.H.(1983).Does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ake a differenc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TESOL Quarterly.17.359-82.Pienemann, M.(1984).Psych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teachability of language.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6.186-214.O’Malley, M.J., & Chamot(1990).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rashen, S., Jones, C., Zelinksi, C.and Usprich(1978).How important is instruction? ELT Journal, 32.257-261
第二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引言撰写研究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引言撰写研究.主题定义所谓主题定义是指对论文主题的界定,即确定具体主题内容,并加以限定(Lester, 1999)133。如果引言主题定义不妥,就会模糊主题内容,混淆中心思想。例如一篇有关语言文化方面的论文,题为“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Western Food Cultures”的引言首段:
该引言第一句给出定义:食物是人们的必需品。
但此定义并未紧扣饮食文化这一主题。尽管随后也提及到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丰富饮食文化,而且还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膳食结构,但论文主题界定义比较松散,概念尚不明确,不妨将该句改写为:
Food Culture is filled with information on the con-cepts of diet and dietary patterns, which decide the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ese food culture and theWestern food culture.这样,主题“饮食文化”不但直接具体而且重点突出,其定义“决定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方面的饮食观念和膳食结构”既有概念又有限定面,明了妥当。至于引言是否应给出定义,这应视论文主题而定。一般说来,对于那些读者不太熟悉的主题,最好给出主题的界定义。比如:thoughts andmotives;(2)then a disconcerting and jol-ting climax occurs, usually very harsh for the character;and(3)readers finally discoverhow this climax affectsthe characters.(Lester,1999)215这是一篇题为“Same Construction, DifferentWalls: StructuralSimilarities in the ShortStories ofFlan-neryO’Connor”论文引言的一部分。该部分对弗兰纳里·奥康纳采用的“相似结构”这一主题加以了界定,即:在“绿叶”“善良的乡下人”“揭示”和“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等四个短篇故事里主要人物发展中反复出现的结构形式”。随后又对这一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若无此主题界定义,读者难以知晓主题“相似结构”。可见,贴切的主题定义是引言撰写的前提。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是引言的必备元素。引言撰写时准确而恰当地介绍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主题,而且也有利于撰http://写者为研究问题作好铺垫。背景知识通常是根据论文主题定义提供相关历史资料、研究意义、作家生平、作品概要、文献摘要等。但在学生论文引言中,要么全是研究意义或重要性的赘述,要么都是作家生平和作品概要的转述,要么就是小标题式论文的复述,其实这三者均属背景知识过度介绍,不符合引言撰写要求。
例如一篇有关美国文学,题为“On Poe’sUnity ofEffect———A Study of theTheme ofDeath through theA-nalysis of‘TheBlackCat’”的论文引言,该部分就划分出了三个二级标题,各个二级标题项下还有三级标题,用过多的笔墨分别介绍爱伦·坡的生平和主要作品、“黑猫”故事的梗概及分析、爱伦·坡整体效果的来龙去脉等。耗用如此篇幅的引言势必导致偏离主题,实为不当。在此,不妨看看该论文目录中的引言部分。
故事梗概和爱伦·坡作品的主体。按照Rosenwasser和Stephen的观点,引言应迅速速导入主题(Rosenwas-ser& Stephen, 2008)180,笔者认为,该引言的撰写可提供“黑猫”作品概要,也可对爱伦·坡整体效果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例如:
这段文字是“黑猫”故事梗概的背景知识。读者阅后会对该故事有基本了解:主人公因酗酒置黑猫于死地,之后家http://中着火,墙壁显现黑猫吊死惨象。不久,主人公又领回一只貌似先前的黑猫,一气之下又将斧子劈向它,善良的妻子上前阻拦,结果脑门被劈开致死。于是他把妻子掩埋在地窖墙壁中,以为无人知晓,可脱干系,不料住宅哀声响起,警察推到墙壁,发现是黑猫在妻子尸体的头上哭泣。紧接着本段尾句点出该故事充满死亡气息,迅速导入爱伦·坡死亡主题的整体效果这一论文主题。再如:
该背景知识从阐述整体效果来源及作用下笔,以“黑猫”故事的整体效果收尾,让读者了
解爱伦·坡提出的整体效果,并引导读者聚焦于“黑猫”的死亡这一整体效果主题。
须注意的是,背景描述忌讳百科全书式的概述(Lester, 1999)133,也切忌写成一篇小论文(Rosenwas-sert& Stephen, 2008)182。引言的长短取决于论文所要求的字数, 2000-3000字论文的引言有一至三段即可,如有必要可延长至第二页(Teitelbaum, 1998)52,(Lester, 1999)133,但不必把引言部分再细划分小标题叙述。
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引言中的核心元素,通常是基于背景知识而提出的。其提出方法可用直接方式,也可用间接方式。前者采用疑问句形式直接提出研究问题,后者则使用ye,t however, on the otherhand等转折词间接表述。然而不少论文引言中,研究问题要么毫无呈现,要么表述不明。
此引言所描述的背景知识是:洛林·汉斯伯里的《太阳下的一粒葡萄干》是一部问题剧,主要反映的是一个黑人家庭决定逃离芝加哥贫民区,要到郊区去过美好生活。文献的基本观点为:逃离这一主题诠释了该剧的冲突及在黑人运动中的作用。研究问题是由转折词“Yet”间接引出另一面:在家庭成员粘和力和冲突上,还存在着一个黑人母权制的现代观念。
有关研究问题的提出,既可以针对已有的研究,也可以针对问题本身,还可以针对需要纠正的观点(Booth et a.l, 1995)244。无论以上述何种方式提出研究问题,旨在增强假设论题句的针对性。
假设论题假设论题亦称论题句,是引言中最重要的元素,可视为论文撰写的重中之重。它是围绕研究问题而假设,通常仅需一两句话来阐述论文主题、观点及结构(石坚、帅培天, 2005)73。但不少引言中的论题句表述不清,要么有主题无观点,要么有观点欠结构。例如一篇有关翻译学,题为“Translation ofEnglish Idioms fromthe Perspective ofCulturalDifference”的论文引言:
综上所述,引言撰写应从“定义→背景→问题→论题”入手。定义用于界定主题,后三者则属引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甚为密切。背景知识由面到点,引出拟研究问题,再导入假设论题,由此层层深入。引言在英语论文撰写中可谓举足轻重,因此,切不可小视。
第三篇: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及注意事项(精)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论文选题
学生根据自己所长在“语言、文化、文学、翻译、教学”等方面初步拟定一 个题目,也可从指导教师小组给出的题目中选用一个。所选的题目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填写《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二、论文撰写
1.在正式撰写论文前,须事先拟定一个提纲(outline)交与指导教师,经导师修正后方可正式开始撰写。
2.论文要求用英语撰写,字数要求3000—5000单词。
3.撰写中学生要尊重指导教师,主动接受导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保证毕业论文反映出自己最高水平。
4.独立完成论文各环节的工作,严禁抄袭和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论文。严禁从网上直接下载他人文章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以上情况一经发现,其毕业论文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5.所写论文应立意新颖,内容充实,论据充分,结论可信。
三、论文撰写格式
1.论文题目(英文,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2.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如:Zhang Junjie)3.作者所在学院(英文)、邮编
4.摘要(英文,应高度概括论文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要客观陈述、独立成文,200词左右。)
5.关键词(英文,3—8个)6.前言 7.正文 8.结论
9.注释: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毕业论文的注释统一采用脚注,每页按先后顺序单独编号,在正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所罗列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包括期刊、书籍、论文集等。参考文献的格式以《中国英语教学》杂志为准,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中文文献位于英文文献之后。如: References Harmer, J.1984.ThePractice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London: Longman.Richard, J.1976.“The role of English teaching”, TESOL Quarterly 10/1:77-89.Virginia Yip.1995.Interlanguage and Learbability.New York: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刘润清, 1999.《论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强, 2000.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11.打印格式: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定稿后,由学生用标准的A4纸打印,标题用3号Arial Black字体,作者姓名、所在学院、邮编、摘要、关键词用小4号Arial Narrow字体,正文用小4号Times New Rome字体,注释和参考文献用5号Times New Rome字体。论文一级标题采用加粗的4号Times New Rome字体,其余各级标题均采用加粗的小4号Times New Rome字体。封面采用西南政法大学论文统一封面(请到学校教务处网站下载)。
12.正文标题层次格式:正文段落均采用首行缩进格式,段落与段落之间不空行。各级标题格式举例如下:
1.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of the study 1.1.1 Few verbs are used
四、论文交稿时间
第7学期学生需与指导教师联络一次,初步拟定论文题目。第8学期第4周交初稿;第6周填写中期检查表,第12周学生上交定稿。第14周教师完成评阅工作。不按时交论文定稿而影响论文成绩者,其后果由学生自己承担。
五、论文交稿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交打印稿,一式三份。优秀毕业论文一式四份。所有论文在下学期第十六周用英语进行论文答辩。
外语学院
2005年12月
第四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完全免费版)
保山学院英语系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获得毕业证的必要条件之一。它一方面反映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及对学生的管理水平。为规范我系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系统管理,特结合本专业具体情况,制订2010届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如下:
一、语言与选题方向
(一)语言要求:中文
(二)选题方向: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毕业论文选题可为以下几个方向: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教学等)、商务(贸易、金融、营销等)、英语教育、英美文学、旅游。
二、内容标准
(一)论文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的研究内容。论文的题目应不超过20字。题目要简练、准确。如有需要,可加副标题。
(二)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一般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关键词一般列3~5个。
(三)论文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或引言)、论文主体及结论(或结语)部分。字数要求为4000~5000字。
1.绪论或引言
一般作为第一部分,简要揭示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2.论文主体
这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深入分析或解决论文引言部分提出的观点或问题。主体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具有逻辑性。论证要有说服力,论文要具有可理解性。
3.结论或结语
结论是对整篇论文主要观点、问题分析或解决的总结。
(四)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论文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 读者提供有关资料的来源,正文之后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
三、排版要求
(一)封面
(二)目录
1.“目录” 字体为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2.目录内容:宋体小四,其中一级标题(一、二、三)加粗
(三)摘要及关键词
1.摘要
(1)“摘要”字体为宋体四号,加粗,顶格。
(2)另起一行,空2个字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字体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2.关键词:位于摘要文字下两行
(1)“关键词”字体为宋体四号,加粗,顶格。
(2)“关键词”后加冒号,然后写具体的关键词。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四)正文(参见范例)
1.论文题目:字体为宋体小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
(1)正文层次的编排依次为:
一、(一)、1、(1)、①标示。
(2)字体: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加粗;其它标题为宋体小四号。
3.每个段落起首空2个字符。但标题勿需缩进。
4.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五)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字体为宋体四号,加粗,顶格,后加冒号。
2.另起一行,顶格写具体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号
3.参考文献条目的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可不加书名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翻译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
版社.出版年.电子文献:序号.作者.文献名.文献出处或可获得的网页准确地址.引用时间 例:
[1] 丁强.高校学报编辑学研究.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7.四、论文打印与装订
1.论文一律单面打印。
2.装订顺序:封面——目录——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参考文献。
3.从目录页开始编入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1、2、3„„),对齐方式为居中。
第五篇: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规定与格式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规定与格式
一、编写要求
1.学位论文须用白纸单面打字。宜用A4标准大小的白纸,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打印规范:
1)字体:论文题目只需出现在封面和正文中。封面上用中文题目,要求二号黑体加粗,副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加粗。正文中用英文题目,要求二号Times New Roman加粗,英文副标题用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加粗。目录中各级标题要求顶格,一级标题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并且标题中每个实词的首字母要大写,二级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三级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二、末尾不加标点。中文摘要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英文摘要标题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正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正文中各级标题要同目录完全对照。
2)段落:首行缩进四个字符,全文使用1.5倍行距。
3)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
4)文字要求:语言流畅,图表清晰,技术性错误不能超过千分之一。
5)论文各部分所有内容总字数不得少于5000单词(或字)。
6)论文各部分按以下顺序装订:中文封面,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1,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7)开题报告用A4白纸单面打印。在填写过程中不能改变表格原有的大小,可根据需要适当变化字体大小及内容多少。主要研究内容及提纲一栏要对研究内容简要地作文字介绍,其后附英文提纲。
2.论文的中外文摘要及目录按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顺序编页码。论文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由正文的首页开始作为第一页。封面不编入页码。所有编号必须标注在每页下脚的中间位置。具体格式见模板1和模板2。
3.封面由教务处统一设计印制,申请者应从教务处网表格下载处下载并按照我院规定认真填写(三本学生应下载现代文理学院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