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得



第一篇:新闻心得

10金融管理与实务(1)班苏美娜8号

男子装残疾乞讨多年称月薪8千也不干

商水县一男青年几年来一直在郑州装扮成“残疾人”以要钱为生,昨天记者在农业路与花园路交叉口西南角360财富广场见到了他。应记者要求,他现场两次表演了自己如何装成“残疾人”,向富有同情心的市民乞讨的经过。记者给他介绍做保安工作,月工资1500元,他说每月开8000元也不干,“我这样很自由,一天要两个小时够吃饭就行了,我受不了那些约束,你不理解我”。

市民报料:有个男青年把左腿藏在裤管里装残疾人

记者看到他蹲坐在报亭东侧,左手拿着厚厚一沓5元、1元纸币,右手正从一纸箱中向外取钱。在纸箱内,记者发现还有一张百元大钞和一些纸币及硬币。

记者与他交谈50分钟后,问他如何向人们乞讨时,趴在地上艰难地向前蠕动,脸上露出“非常痛苦”的表情。

随后,他从袋子里掏出“工作服”让记者看。记者看到这条牛仔裤右腿上部被磨烂很大一个洞。

看到此,记者想:看到这样的残疾人,谁会不动恻隐之心?

记者调查:每天收入少则五六十,多则一两百

帮他找工作,他说:“每月开八千我也不干!”

心得: 虽然有人说: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人家为了赚钱可以不要脸,可以受冻,可以在地上爬。只是世界观不同罢了。。

但是我认为,这样还是个不对的行为,好好的一个人,干吗要去乞讨,毕竟正确是世界观才是好的。就是社会上有太多这种假的乞讨,欺骗社会上的同情心,人人都不喜欢上当,才会使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

这种行为就是间接的伤害着这个社会,每个人的道德同情心受到欺骗,渐渐忽略了真正需要乞讨的人。而且如果大家的世界观越来越偏离正轨,当行乞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那就是社会败落的时候。

最后说一句,虽然我不赞成这样的行为,而且对社会也无贡献,但比起那些为了钱抢劫,害人,杀人的人要强多了。

第二篇:新闻采访心得

新闻采访心得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更重要的是贴切生活,服务生活,基于这一点,经过我们团队的一致同意,我们确定了我们的采访对象北校区宿管经理冉阿姨,采访的主题是学校是否可以强制没收学生的电器用品,围绕着11月11日物管公司组织本校宿管人员在各个寝室进行了清查行动,没收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用品(电饭锅、电磁炉、电老虎等)这件事情,我们展开了一次有趣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当中,作为事件的一方,由于采访对象的特殊身份和采访主题的针对性比较强,交谈的话题相对敏感,我们的团队在采访前作了充分的材料准备,避免了话题触及到采访对象的利益,我认为这点做的很明智。人都是有戒备心,更何况我们也参与了这次事件,所以我们以趣味的问题做引导,巧妙地引发采访对象的沿主题去交谈。我们按事件的主次顺序的先从是否没收学生的生活用品,何时没收,相关的规定具体是如何说的。通过这些基本问题,我了解到这次清查活动的原由、清查活动中的具体事项、清查活动中遇到的麻烦。通过,几个问题的交谈之后,解除了冉经理的戒备心,但有迎来一个难题,冉经理认为他们是按学校的消防章程上面的规定实施没收的,我们的话题中提到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管理手册》的一项规定,学校不可没收学生的非违法财产。这两个相关规定发生了冲突,出于学生考虑一味的去辩证,强调学校的做法不正确,导致话题一度中断,这是我们的缺点。

由于冉经理是首次接受采访不免在心理上有些紧张,我观察到了她的面目表情有些诧异,我机灵应对微笑着,把话题转开了,谈到她的日常工作上。然后,谈到生活用品,作为一名家庭主妇,他敞开了话题。不打开采访对象的心,就得不到真的信。这是一个宝贵的经验。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传播者,不下真功夫去采访时难以来成为具有真实才是学知识渊博的记者的,闭门造车肯定是造不出的。新闻采访是需要亲临实境去践行的,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稿子、制作出来的节目才有有新闻性、描述的字句准确。正所谓事必躬先,功在于行。说到底,就是根深才能叶茂。写出来的作品才有高度、深度。在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我们就从身边做起,采访我们身边的人,话题是我们熟悉的事情,我们也参加了这次事件,所以在采访中,我们提到的问题更不可能虚假。做笔录的时候,我们就按采访对象和记者的原话记录了采访的中语言。冲学习新闻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新闻的价值在于给受众一个真实的信息。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关系到一家媒体发行的消息是否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但更加社会的公共道德。从而影响媒体的发展状况。据新华社11月16日专:英国广播公司(BBC)15日宣布与保守党籍上议员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达成庭外和解,想BBC失实性侵丑报道对象支付18.5万英镑的惨痛代价。16日当天BBC由于这一事件导致股票下跌,BBC发行的报纸、杂志交易数量同期下降30%,播放的广播收听率同期下降20。那么如何做到新闻真实呢?简单的说,采访、写作、取材都需要做到几点要求,不浮夸、不能以偏盖面、画蛇添足、捕风捉影、捕风捉影、拔苗助长。

2、这次采访,我深切的感到,我们的材料还有欠缺,比如,如何避免采访主题刺激到采访对象。在采访前,我们要预约,不然冒然的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不免会紧张。这次取材过于平铺,没有多大的新意,不应该单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在冬天遇到的困难,更应该考虑到是否学校没收学生生活用品上去拓展问题,使采访更有深度。在采访前,我们要慎重选材,主题要明确,立意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我们的新闻敏感性,广泛的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厚积才能薄发。我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老师说:“新闻采访,是一件艺术的事情,靠的是积累,不是所有的画家都靠的是灵感。新闻采访犹如采购员去街上买菜,不是见什么菜就买什么菜,而是要挑选精品,采买顾客喜爱的蔬菜”。当时我听了此话也没琢磨。在一次采访顶效火车站站长过程中,由于欠缺到位的提问材料,导致在访问的时候,好几次口误,语无伦次,毫无针对性。最后,只能勉强的收场。眼下,随着新闻采访的次数的增加,我真正的体会到老师说的话,确实是真理啊!

3、选准新闻角度。在采访的材料准备的问题当中,不应该以狭窄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这样才能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经验的记者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经验十足的记者按部就班。如今相当多的媒体编辑发行的报道中,只要是涉及到关于国家政策的报道就一个办法——整理式转载。麻木的记者怎么会报道出有新意的新闻呢?记者当注重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哪些新闻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哪些事件老百姓格外关注。我们要力图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具有价值的新闻。对重大的事件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并且联系社会,联系群众。著名电视台主持人杨澜女士认为:“没有不好报道的话题,只有不用心的记者。面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要想吸引我们的观众,只有集中我们的思维去感染他们”。他这句话耐人寻味,它的中心观点,我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只有一个,事件中的材料中不可或缺,但这些材料可以服务很多吸引受众的角度。那么,如何去取材呢?第一,新闻题材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源于社会中细心的观察和积累,这样在写作时便于拿捏报道的力度,因为我们既是观众,也是观众的眼睛。第二,善于拓展自己的消息渠道,从而提高写作内容的质量以及可信度。德国弗兰克·泽林表示,信息不过跑向我们的怀抱,信息在路边的乞丐的空中,在办公室焦虑的经济师的报告上,信息在„„,要得到他们的信息我们只有去结交他们,不管你喜欢或讨厌。记得在一部电影中,女主人翁是一个善于交际的母亲,她在瞳儿子的同学闲谈中,无意得知古巴一位领导人是美联邦调查局派间谍秘杀的信息,立即做了笔录,尽管她不是很相信这个孩子。最终经过诸多的努力报道一则国际新闻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我并不在乎她获得多大殊荣,我看中的是她强烈的为获得信息的欲望以及愿意付诸实践行动的精神力量。

4、新闻讲究以“形”写“神”,记得初学拍摄照片的时候,总是愚钝,找不到感觉,拍不出独特的风格,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去抓住人物的“神态”,拍摄的角度表达不出新闻想要表达的凸显面。每次图片出来后,很懊恼。

在写完稿子的时候我把笔录做了一次检查,同时,让同学找出这次采访存在的缺点,通过他们的指点,我整理了一下笔录,反省同学们指出的问题做笔录不经要快速而且要细心,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把笔录给采访对象核对校正,去粗取精。采访时要察言观色,围绕核心问题去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采访结束之后,要急时整理笔记,反复斟酌,不能把新闻隔得太久,保证新闻写作的质量,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5、我认识到我写的文章只是肤浅的叙述新闻内容,注重的只是过程,没看到新闻的重要意义除出了信息还有让受众得到去思考问题。切入点达不到以小见大的基本要求,太过刻板,经多次的学习、模仿和实践的体验下来,渐渐去除了庸俗,毕竟问题要服务于主题,学会了用睿智的眼光去审视材料,缩短了采访提问的字数,认真准确的提炼主题,精简导语,充实主体,富有深度的从主体思想去安排结尾,轻松的完成写作

通过多次的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次成功的采访必须有充分的访前准备,深刻了解采访对象,准备的材料必须具针对性。采访的过程中要灵活,保持头脑清醒,紧紧扣住主题,引导采访对象沿新闻主题的思路去交谈。

11级新闻班

张建 201130221065

第三篇: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摄影,但是对摄影的了解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拿起相机拍照,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我喜欢把美丽的场景、感人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感觉。可是自己的水平很有限。这学期的双学位选课时得知有李世雄老师的摄影课,我很激动,终于有机会接触正规的摄影学习。通过上课的学习,开始了解相机的运用,光与影的合作,光圈和速度的配合,同一个画面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及角度,可以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原来摄影的学问这么大。

上课的时候,我认真听讲,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幅照片都那么精美,触人心玄。欣赏老师所拍的照片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就是在学习摄影。在课堂上学习过之后,我开始在实践中运用,不断地练习,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看似简单的理论在实践中却不容易做到。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

在生活中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要抓住时机,尽量去捕获。与此同时,还要在拍摄的同时,尽量增加对其他作品的观摩学习,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会拍出好的作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

感谢新闻摄影感谢教导了我们一学期的李老师感谢那些配合我们实践的可爱的人是你们让这个学期的课生动是你们让摄影不仅仅是摄影也感谢那些不配合我们实践的人们,是你们让我们得到的不只是新闻摄影知识让我们了解工作的艰苦社会的残酷,是你们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奋斗的精神和继续下去的动力。短暂的课程结束了,我会继续实践,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不断在摄影的道路上前进。

张煜晨

***750

第四篇: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摄影,但是对摄影的了解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拿起相机拍照,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我喜欢把美丽的场景、感人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感觉。可是自己的水平很有限。这学期的双学位选课时得知有李世雄老师的摄影课,我很激动,终于有机会接触正规的摄影学习。通过上课的学习,开始了解相机的运用,光与影的合作,光圈和速度的配合,同一个画面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及角度,可以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原来摄影的学问这么大。

上课的时候,我认真听讲,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幅照片都那么精美,触人心玄。欣赏老师所拍的照片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就是在学习摄影。在课堂上学习过之后,我开始在实践中运用,不断地练习,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看似简单的理论在实践中却不容易做到。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

在生活中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要抓住时机,尽量去捕获。与此同时,还要在拍摄的同时,尽量增加对其他作品的观摩学习,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会拍出好的作

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

感谢新闻摄影感谢教导了我们一学期的李老师感谢那些配合我们实践的可爱的人是你们让这个学期的课生动是你们让摄影不仅仅是摄影也感谢那些不配合我们实践的人们,是你们让我们得到的不只是新闻摄影知识让我们了解工作的艰苦社会的残酷,是你们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奋斗的精神和继续下去的动力。短暂的课程结束了,我会继续实践,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不断在摄影的道路上前进。

张煜晨

***750

第五篇:新闻写作心得

新闻写作心得

我很荣幸参加了盛老师关于新闻写作的专题讲座,学校举行的这次新闻写作培训,为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同学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从中我初步学习和掌握了许多关于学新闻写作知识与技巧。

此次学习让我意识到校园新闻工作必备的条件,不仅需要一个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而且更加强调对教育政策理论和校园生活的关注,所写的稿子需要具有即时性。所以只有熟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方针政策,才能选择较好的新闻角度来诠释校园生活。因而我们必须要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熟悉各种新闻文体写法并具备敏锐新闻嗅觉,要多写、多看、勤于积累。盛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新闻工作与宣传工作的区别,其实新闻与宣传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注重时效性、及时性、新颖性,而宣传呢?在我看来,总结成“扬其长避其短”这六个字,即是宣传工作代表了一个单位的形象,是该单位与外界骄傲刘的一个平台,要宣传一切有利于该单位的事情,尽量将不利于该单位的事件最小化。

从事宣传工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时刻将自己与集体的荣誉联系在一起,另外宣传工作者还应该敢于担当。

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干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学习先进人物以增长自己的才干,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一直坚持下去。写新闻稿件是“苦差事”,但热爱与追求,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因为爱可以创造一切。因为有热爱,可以变枯燥为有趣,便无聊为鲜活,当你热爱职业并发现从事这样工作的时候充满活力、生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从事所从事的工作是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这样的时候,就能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时间紧,可以挤;水平低,勤学习,持之以恒,从爱好到入门,从入门到精深,持之以恒。其次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无论文章立意如何好,没有与之匹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将会功亏一篑,所以,重视并切实将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锻炼当是新闻通讯员的一项重要技能。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万万不行的,即使偶尔能发一两篇作品,但写出的东西没有时代特色,不贴近生活,也就谈不上什么质量,会被逐步淘汰。新闻写作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具有时代特色,才会贴近生活。如何将身边的人、工作中发生的事以新闻的方式报道出来?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学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从事物矛盾的漩涡中去探求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着眼全局,找到大家普遍关心,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素材。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我会积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新闻写作水平。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