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发展性评价》家长问卷调查表
《小学生作文发展性评价》家长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家长:
为了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进行了改革。为验证评价方法的实效性,请家长们如实填写下面的问题。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1.您认为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网上评吗?如有必要,请在括号内打“√”: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网上评价()发展趋势评价()
2.您认为对学生作文发展最有利的评价方式是:
(A)打★数()
(B)打等第(优、良、中、合格、不合格)()
(C)打分数()
(D)评价发展趋势()
(F)无所谓()
3.您觉得自己的孩子写作文比以前:
(A)感兴趣()
(B)较感兴趣()
(C)不感兴趣()
4.尊敬的家长,请您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提出宝贵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蔡镇中心小学
2003年9月
第二篇:小学生家长问卷调查表
白石沟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家长问卷调查表
家长同志:
为了做好我班的常规工作,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家生活习惯,请在括号里填上您满意的序号;并请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谢谢支持!
1、您认为本班教师工作态度、工作作风()
(1)很好(2)较好(3)过得去(4)较差
2、您认为本班教师的教学态度、批改作业的态度()
(1)普遍认真(2)多数较好(3)总体上过得去(4)少数人责任心不强
3、您认为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1)普遍很好(2)多数较好(3)总体上过得去(4)少数学生较差
4、您认为本班教师在和家长联系方面()
(1)积极主动很有成效(2)注意联系效果一般(3)联系不够
5、您认为孩子的课业负担()
(1)太重(2)合适(3)太轻
6、您的孩子对家务劳动的态度是()
(1)自觉做(2)按吩咐做(3)很不愿意做(4)不会做
7、您的孩子最喜欢的课余生活方式是()
(1)与小朋友一起玩(2)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3)看课外书(4)学书画乐器等
8、您对孩子的主要愿望是()
(1)升入理想学校(2)不求升学但愿成才(3)身体健康品行好(4)不变坏
9、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1)有(2)有时(3)没有、您对孩子是否进行接送上学()
(1)有(2)有时(3)没有
您对本班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观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基于此,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2、表现性评价(展示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开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科技制作等。品德与生活可以有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4、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
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会扬长避短。
(二)水平性评价
水平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对学生的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水平性评价一般指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三)综合性评价及实施要点
综合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综合性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1、过程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水平性评价(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的权重为4:6。
2、期末考试按照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综合评价得分=过程性评价得分+水平性评价得分
(2)水平性评价得分=期末考试分数×60%
(3)过程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
1)学业成绩
2)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形成性评价、展示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学业综合评价用优(85分以上)、良(75——84分)、合格(60——74)、待合格(59分以下)来反映其发展水平。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
狼埠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狼埠小学
第四篇: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成长生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学习评价中档案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照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五星制五等级(90分以上为五颗星,80-90分为四颗星,70-80分为三颗星,60-70分为二颗星,60分以下为一颗星)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大董学校学生学生成长性评价
实施方案
观音寺镇大董学校 2011年8月
第五篇:小学生课外作业家长问卷调查表
小学生课外作业家长问卷调查表
班级:姓名:
尊敬的家长:您好!
我们想进行学生的课外作业进行改革,希望能在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基础上,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发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请您如实填写下面的表。谢谢您的参与!
1、你是否觉得孩子的家庭作业量过重?
A是()B.正合适()
2、小学中年级学生应不应该布置家庭书面作业?
A应该()B.不应该()
3、你是否觉得作业越多孩子的成绩会越好?
A是()B.不是()
4、你认为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多少合适?
A、30分钟量()B.60分钟量()C、2小时以内()
5、你希望小学生的作业完成在A、学校里()B、家里()C、辅导站里()
6、你希望语文家庭作业类型是
A、简单的抄写()B、课外阅读()C、口头的读书、背书()D、综合性训练
7、你希望数学家庭作业类型是
A、只做书本上习题()B、拓展习题多做些()C、不要布置()
8、你希望英语家庭作业类型是
A、机械的抄写()B、课外阅读()C、听、读课文()D、综合性训练
9、你希望科学家庭作业类型是
A、实验类作业()B、实践类作业()C、动手制作类()D、综合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