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



第一篇: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

(道路工程方向)

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毕业设计是实现工科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测试;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题目:临石公路(临澧至石门)K**~ K***段公路设计

设计者按指导教师指定的路线起终点,起点桩号自拟路名,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选择一条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的路线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和计算,设计里程不小于3km。

三、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课题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2)本设计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3)本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4)本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

5)设计规划与进度安排;

6)字数不少于3000;

7)要求手写。

四、技术标准

本设计一律执行: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5)

5)《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7)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五、相关资料

1)路线所经地区1:2000航测地形图(详见电子地形图附件1);

2)路线为益阳市桃江至马迹塘之间的某段公路;

3)路基土壤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距挖方后地面的最低水位为3.45米,最高水位为0.8米,多年最大道路冻深为180cm;

4)有关当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5)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沥青、水泥、矿粉等需外购;

6)土基回弹模量和路面材料回弹模量及材料强度试验资料如下:

土基回弹模量:

用D=30cm刚性承载板测得弯沉值(已考虑影响量):

P(Mpa)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01mm)72 95 120 165

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材料名称 20℃抗压回弹模量(Mpa)15℃抗压回弹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EP σ EP σ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8“班级数”“学号尾数” 180 27“班级数”“学号尾数” 320 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90 21“班级数”“学号尾数” 170 1.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9“班级数”“学号尾数” 60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70 0.8

基(垫)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材料名称 抗压回弹模量(Mpa)劈裂强度(Mpa)

EP σ

水泥稳定砂砾 25“班级数”“学号尾数” 220 0.5

水泥稳定碎石 30“班级数”“学号尾数” 760 0.6

水泥石灰砂砾土 15“班级数”“学号尾数” 240 0.4

二灰稳定砂砾 26“班级数”“学号尾数” 700 0.7

二灰稳定碎石 27“班级数”“学号尾数” 600 0.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

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抗折强度实验最大破坏压力(KN)分别为:

39.80;41.20;40.65;41.78;42.05;41.87

7)材料预算单价及机械台班费用查相应定额。

8)交通组成:

本路建成初期每日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及交通量

汽车车型 日交通量(辆/d)

东风EQ140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黄河JN150 124

黄河JN253 2“班级数”“学号尾数”

东风SP9250 350

北京BJ130 10“班级数”“学号尾数”

日野KB222 569

桑塔那2000 17“班级数”“学号尾数”

预计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为5%;

六、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表:

序号 设计项目 要求 备注技术等级及标准的确定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选定,要求对技术指标分析论证。纸上定线 在地形图上选择路线至少2个方案并简述理由;进行路线方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交手稿路线平面设计

(选定路线)进行交点坐标和导线方位角设计;平曲线设计;里程桩号的详细推算;路线平面图的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

(选定路线)转坡点位置的确定;坡度和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纵断面图的绘制。排水设施设计 排水沟、截水沟、盲沟等沟渠设计 选典型沟渠进行水力计算 6 路基横断面设计 路幅设计(宽度和路拱横坡);超高和加宽设计;边坡设计;路基设计表;视距检查,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横断面图的绘制。每20m 取一断面路基稳定性验算高路堤、深路堑需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及软土地基稳定性验算并提出加固措施典型挡土墙设计和计算 完成某段挡土墙设计和计算及全线挡土墙设计一览表及其工程数量典型涵洞设计和计算 选择某典型断面的涵洞进行设计和计算及全线涵洞设置一览表交叉口设计 如有路线交叉,需绘交叉口平、纵、横断面图路面结构设计及计算 设计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两者比选选定路线工程预算 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并完成工程预算

注.沥青路面设计内容包括:1)进行轴载换算,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2)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进行方案比较;3)确定路基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4)按三层体系简化法或设计程序确定路面结构层尺寸;5)按三层体系简化法或设计程序验算结构层底面拉应力和表面剪应力;6)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7)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8)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内容包括:1)进行轴载换算,推算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2)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确定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4)确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和厚度;5)进行接缝构造、配筋设计;6)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7)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8)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

七、应提交的设计文件

1、开题报告

2、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中英文摘要

第1章 设计任务和沿线自然条件

第2章 纸上选(定)线

第3章 线路设计

1)平曲线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其它以表格体现)

2)竖曲线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其它以表格体现)

3)横断面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超高、加宽、视距检查)

4)路基设计(路基设计表)

5)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第4章 路基工程设计

1)排水设计

2)路基稳定性验算

3)挡土墙设计

4)涵洞设计

第5章 路线交叉设计(若有)

第6章 路面设计

第7章 工程预算

第8章 设计总结(包括展望与致谢)

参考文献

3、图纸

内容 比例要求 补充说明

路线平面设计图 1:2000 A3机绘图分段打印

需提交纸上选(定)线手绘图

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1:200~300(纵)

1:2000(横)A3机绘图分段打印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km逐桩横断面图(典型地段)1:200 A3机绘图 路基排水沟渠大样图设计 1:10~50 A3机绘图

挡土墙设计详图 1:100 A3机绘图

涵洞设计详图 1:100 A3机绘图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 1:100

1:10~50(详图)A3机绘图,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需绘接缝构造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图

八、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阶段 内容 备注

第一阶段

毕业实习2011年2月21日——2月25日 毕业实习及撰写开题报告(1周)毕业实习动员

(时间2月22日)

第二阶段

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过程 2011年2月28日——3月11日 纸上定线及公路平面设计(2周)★ 集中辅导1次

(指导老师3月27日

提交线路设计部分成绩)

2011年3月14日——3月18日 公路纵断面设计

(1周)

2011年3月21日——3月25日 公路横断面设计

(1周)

2011年3月28日——4月1日 路基排水设计

(1周)★ 集中辅导2次

(指导老师4月30日

提交路基路面设计部分成绩)

2011年4月4日——4月15日 挡土墙及涵洞设计

(2周)

2011年4月18日——4月29日 路面设计

(2周)

2011年5月2日——5月13日 工程预算

(2周)★ 集中辅导1次

(指导老师5月15日

提交工程预算部分成绩)

第三阶段

毕业设计

答辩 2011年5月16日——5月20日 修改、完善所有毕业设计成果,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老师5月24日提交参加第一次答辩学生名单。

不参加第一次答辩者需提交书面申请。

2011年5月25日——5月27日 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老师审查合格并同意参加答辩者方可参加答辩。

2011年6月2日——6月3日 第二次毕业设计答辩 第二次答辩通过者,成绩一律评为“及格”并在毕业设计鉴定表上注明:

“该生第二次答辩合格”。

九、毕业设计的管理与成绩评定要求

1、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应在规定的教室做设计,外出者必须事先向指导老师说明情况并按学校规定办理请假手续。点名缺勤达到30%者(含请假、迟到、早退),取消毕业设计答辩资格。

2、本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成果撰写、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成果撰写阶段分为四个过程:路线设计、路基部分设计、路面部分设计、工程预算,在这四个过程中,需提交四次阶段性成果。

3、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总成绩由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过程中的阶段性成绩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综合评定。

4、上述四个阶段性成绩,有两次以上(含两次)成绩评为不及格者,该学生的毕业设计最终总成绩评为不及格。

第二篇: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设计

武汉市人民会议中心第二餐厅加层设计

二、建筑环境

建筑地段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金银湖金山大道特1号,金山大道南侧,场地平整,主入口正对金山大道,地段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本项目原设计为三层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综合楼,但因故仅建成一层,使用性质为武汉市人民会议中心第二餐厅。现业主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要求在现有一层建筑物上加建三层办公用房。

三、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土壤性质:老粘土 土壤载重量:200kN/m2

地下水位:最高-2m,最低-3m。年平均温度:16.8℃ 年平均最高温度:21.3℃ 年平均温度:13.2℃ 最高温度:41.3℃ 最低温度:-14.9℃

风向:常年北、东北,夏季南、东南。

降雨量:全年1203.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93.6mm。年相对湿度:70%~80% 基本风压:0.35kN/ m

2基本雪压:0.40kN/ m2

地震烈度:武汉市规定此类建筑按6度设防。

四、设计要求

应考虑环境特征与地区气候条件,设计力求性能良好,造型美观,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五、规模

1、建筑面积:

(1)原有建筑面积1394.82m2

(2)加层建筑面积4098.35m2(大空间开敞式办公用房48×24 = 1152 m2/层)(3)加层后总建筑面积5493.17m2

2、建筑层数:

(1)原有建筑层数:一层(2)加建层数:三层(3)加建后层数:四层 使用人数: ≤250人

六、装饰要求

外墙采用岩棉夹芯复合彩钢板,屋面采用聚苯乙烯夹芯复合彩钢板。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柔性防水。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防裂度为6度。

门窗:塑钢门窗

七、建筑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任务书(2)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3)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2、初步设计阶段(1)任务: 提出设计方案(2)内容:

确定建筑物的组合方式,选定所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案,说明设计意图。(3)图纸及设计文件:

① 各层平面图及主要剖面图、立面图,A1图纸1:100。

② 说明书(设计方案的主要意图,主要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等)

3、施工图设计阶段(1)任务:

满足施工要求(2)内容:

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建筑、结构等施工图纸,编制工程说明书和结构计算书。

(3)图纸及设计文件:

① 各层建筑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图,A1图纸1:100。②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A1图纸1:100。③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A1图纸1:100。④ 建筑、结构等说明书。⑤ 结构计算书。

八、结构设计

1、设计要求

(1)在建筑方案选定的同时,根据平面尺寸与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核结构选型。

(2)根据采用的结构方案对主要结构及构建进行设计计算和构造处理。

2、结构设计内容(1)多层框架计算(2)基础设计及计算(3)梁设计及计算

(4)楼板、楼梯的设计及计算(5)加固设计及计算

3、完成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每层及屋顶布置图(2)加固设计图

(3)框架施工图及节点详图

九、时间安排 1、2010.1—2010.2

查阅资料,确定设计内容及设计题目 2、2010.2—2010.3

完成设计开题及任务书大纲的编写 3、2010.3—2010.4

进行初步设计,完成任务书初稿 4、2010.5.1—2010.5.15

修改局部设计,完成图纸绘制 5、2010.5.16—2010.5.31 修改任务书以及图纸,准备答辩材料 6、2010.6

参加答辩

十、主要设计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 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 87(2001年版)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 89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 2005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 2006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 2003

7、《建筑结构设计荷载规范》GB50009 – 2001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02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002

10、《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 – 98

11、《中南地区建筑配件图集合订本》98ZJ001

12、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会合编,《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3、严正庭,严立编著《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十一、附建筑参考图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第三篇: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生会干部培训[范文]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生会干部培训

主办单位: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某某学院团委学生会

一、培训背景

在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干部作为老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认真做好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对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提高系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改进院学生干部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势在必行。

二、培训目的1、加强对新任学生干部的培养,使他们端正工作思想,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2、提高学生干部的办事效率,使他们了解学生会工作程序,尽快进入主人翁角色,充分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促进学生干部间学习工作经验的交流,培养协调工作的能力,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发挥;

4、提高学生干部思想觉悟,增强学生干部整体的素质和能力。

5、教育广大学生干部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增强工作信心,为今后学生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训对象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全体学生会干部

某某学院全体学生会干部

四、培训时间、地点及内容

1、举行座谈会

时间:2012年10月28日

地点:天山堂XX教室

出席嘉宾:XXXXXX

(1)(9:00—10:30)

某某老师介绍学生会的历史、现状、工作性质、奋斗目标等;讲解学生会的工作形式,学生干部所肩负的责任;及其老师对我们学生的要求与希望。

(2)(11:00—13:30)

丰富经验的学生干部以谈话或演讲的形式,由主持人引导进行经验交流;老干部讲述自己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供大家一起讨论,讲授工作技巧及处理工作上各种矛盾的方法等等;各干部互相交流心得、畅谈培训感言。

2、户外实践

时间:2012年11月4日上午

地点:隆基大道旁

(1)衔杯传水

目的:增进亲近感,考验同学配合、协作能力。

方法:分若干组同时进行比赛。各组组长辅助组第一名人员倒水至衔接的一次性杯内,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杯内,最后一人衔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盆内,最后在限定的十分钟内,看谁的盆内的水最多,谁就获胜。道具:四个同样大小的小盆,四只装满水的水桶,一次性水杯 奖励:第一名小组成员各得精美小礼品一份。

(2)集体单脚向前冲

目的:增进亲近感,考验同学配合、协作能力。

方法:分成若干组,由组长指挥本队成员。排成一行,单脚站立,后面的人拉起前面的人未占地的脚,集体向前跳。开始几分钟训练,后面比赛,那组最先到达终点那组获胜。奖励:获胜小组成员各得精美小礼品一份。

(3)跳大绳

3、支教

时间:2012年11月10日

地点:XXX小学

内容(这个把青协每年去的那个学校搞在一起,具体内容问青协。)

五、活动细则

1、前期准备:

(1)总体负责本期培训各项事宜,策划完善培训,各项会务,邀请嘉宾,培训通知,培训动员,培训签到,解决所遇所有问题等。

负责部门:秘书处、组织部

(2)前期宣传 :喷绘、海报,条幅、网络。

负责部门:宣传部、网络部

(3)相关文案工作的撰写,学生会干部培训暨开幕仪式主持词等,场地布置。

负责部门:新闻中心、生活部

(4)预算本期培训所需经费,采购培训相关物品。

负责部门:科技实践部、青协

(5)申请培训场地、迎宾。

负责部门:体育部

(6)制作邀请函,大会PPT,MV。

负责部门:文娱部

2、培训期间:

(1)维护会场秩序,记录现场学员表现,带动现场互动氛围。负责部门:组织部

(2)负责培训过程中的拍摄工作。

负责部门:新闻中心

(3)对培训活动的全程进行控制及调配,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适时的反馈,并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整。

负责部门:秘书处

3、培训后期:

(1)统计培训出勤情况(统计结果于当次活动结束后)。

负责部门:秘书处

(2)刊发新闻稿件。

负责部门:新闻中心、网络部

(3)接收评选培训心得

负责部门:组织部

(4)通报上期培训出勤及心得上交情况。

负责部门:生活部

六、培训要求

1.学员积极参加培训,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席,须认真对待。

2.在户外拓展活动中注意安全,服从安排,爱护环境。

七、经费预算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生会秘书处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六日

第四篇: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2010年工作总结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下期,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团委紧紧围绕服务我院师生这一宗旨,以“团结、学习、责任、高效”为方针,立足我院团员青年的根本需求,以团的先进性教育为基础,以工作创新为出发点,以服务青年成才为落脚点,大力、稳健的推进我院团委工作。我院团的工作在继承中发展,一学期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和创造性的青年工作,同时,我院团委积极响应上级团委号召,把创建学习型团学组织放在重要位置,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团学干部的自我培训、提升机制。

一、大力推进青年思想建设、增强各级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1、以团校为主要载体、结合多种形式对我院青年进行团知识教育 团校主要面向我院广大优秀团干和优秀团员同学,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团建这一核心,对当代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讨论,以及对其工作、学习和实践经验展开广泛交流,采取讲座、分组讨论、团知识竞赛、观看影片等多种形式,旨在使我院团员进一步了解团的基本知识,掌握团的基本动态,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团员发挥团员青年的先进性,以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育人职能,为我院培养一支具备优秀政治素质团员队伍,以此来推动广大团员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我院团组织队伍的竞争力、号召力。

2、密切各班委的联系,促进其深入探讨与交流

各班委是我院最基本的团组织—班团支部的领导机构,是由

各班自由选举产生的优秀骨干人员所组成,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班的风气风貌,所以,对各班委的教育与培训一直是我院团工作的重点。通过组织不同年级各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之间的交流,各班负责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为自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各班委在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映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学院团学工作的开展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团队素质

团干不仅是我院学习和学生工作中的佼佼者,更应该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优秀作风的贯彻和发扬者,这是学生团干这一身份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院选拔和任用团干的原则与标准。在开展团工作的过程中,团干既是制定方案、部署工作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贯彻方案的实施者,因此我院团委在日常工作中把团干培养当作首要任务。

院团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会议、党校团校、干部培训、素质拓展等途径,提高团干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知识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考核条例》,《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制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学生会管理制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学生会章程》等为工作和考核的标准,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学期考评等机制关心团干成长,规范团干权责,引导团干成长,提供创新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团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聘请以往有经验、有方法、有成绩的优秀团干和高年级党员担任团、学工作助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和对新团干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学习刻苦、工作勤奋、作风扎实、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团干队伍。

二、稳步、有序开展文体活动;做优秀活动、创精品活动

1、做好传统活动,发掘新的立意;助力学生学习,丰富课余生活 我院团委按照计划稳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了院系文化,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寝室文化节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同时,给同学们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辩论赛场上的激情飞扬是语言和语言的交锋、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新生演讲赛,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将爱国、爱校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融入各项活动中,使同学们受教育,长才干。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将单纯的“说教”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教”,从无形中达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使其掌握大学中学习的正确方法,我院适时的开展了新老生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上,新生老生们畅所欲言,愉快而热烈的进行交流,新生们从中获益不少。同时,我院团委还大力推行英语早读和四六级模拟考,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大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英语成绩,四级模拟考试的成绩也是一次比一次提升,相信此次的四六级考试一定会取得较高的通过率。

2、特色活动做好做精,打造我院精品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建筑行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为了用建筑人的声音,用建筑人的风采,用建筑人的真诚,去感染每一个湘大师生,我院开展了以“构建节能城市 建筑改变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建筑文化节。此次活动由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主办,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承办。本次文化节一如既往的开展了建筑文化论坛、建筑

模型设计大赛、建筑图片及建筑模型专题展等专业性强、特色明显的活动。文化节举办期间,青海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举国悲痛。为了向灾区同胞献出爱心以及普及建筑防震知识,我院团委紧急策划了为玉树灾区的捐款活动。活动在市区开展,我们向市民宣传普及防震的相关知识,同时组织募捐。募捐的现场火爆,同时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件。许多老人慷慨解囊;一位母亲把着孩子的手将捐款郑重的放进捐款箱,并对我们说 “你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一位女士捐赠四百元整却拒绝留下联系方式……经过一天的努力,我们共筹得善款3193元,并将其如数捐给了玉树灾区。

为了鼓励我院学生回报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我院开展了“星辰支教”的爱心支教活动。该活动是以一帮一的形式开展的爱心家教活动,一个大学生对应帮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先锋小学学生,每周双休日登门对其进行课业辅导。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已经和17名小学生结成了对子,在志愿者们的悉心教导下,小学生们的成绩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此,志愿者们感到欣慰,而很多家长表示 “大学生给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非常感谢。”

为了树立我院学生勤俭节约的积极生活态度,也是作为对国家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响应,我院坚持开展“爱心回收”的活动。“爱心回收”以寝室为单位,将同学们平时丢弃的却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加以回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出售或再利用,设立基金对所得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用于其他爱心公益活动。该活动的开展使我院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这不仅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是对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的现实执行。

3、热心公益事业,扩大我院团委影响力

为倡导节约型校园,搭建好书交流平台,带走知识,留下爱心,我院团委开展了全校范围的爱心书籍义卖活动。本次活动让全校师生将自己不再需要的工具书、参考书、文学著作等捐出,低价义卖给需要的同学,并把义卖所得的资金纳入我院爱心基金,我们原本计划在明年开学时把义卖基金以物资的形式捐赠给贫困小学生,然而,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的第二天,我们偶然得知,化学学院09药学2班刘波同学的父亲不幸发生意外,正在医院抢救,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我院团委经商议立马决定,改变本次爱心义卖活动原来的意图,将部分捐款用于帮助刘波同学。经过多方努力,最后我院筹得爱心捐款3534.3元,最后我们共同商讨决定,除了给贫困小学生买文具的钱,把剩下的所有爱心款2000元捐献给09药学二班的刘波同学。此次活动很好的展现了我院团委的精神面貌,在他人遇上困难时竭力帮助,组织内部精诚团结,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团组织的朝气与活力。

三、建设学习型团学组织、突出服务师生的工作思想

1、学习、工作、生活相互协调渗透,建设学习型团学组织

我院团委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建设学习型团学组织的号召,紧紧围绕学习这一要点,结合学风建设,通过明确学习方向,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首先创建一个学习型的团干队伍,再发挥其以点带面的作用,将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思想贯彻到基层。以形成人人向学的学习风气为目标,建立内外互动的学习机制为手段,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学习的平台,最终使学生们达到自我培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2、以服务师生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团委工作更加细致更加全面

我院团委着重突出“服务”这一理念,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这一理念,我们更加端正了工作的态度,找准了工作的方向。以是否有利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否有利于服务院领导老师顺利高效开展工作为标准,我院团委开展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实用性。

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勤工俭学部服务我院贫困学生,为其寻找勤工助学岗位,至今已帮助很多学生找到了兼职,使其不仅有机会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更使其具有了一门实践的经历。为了加强我院领导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我院已设立师生信箱。学生们不管是生活上有困难、有疑惑,还是有好的建议,都可通过此途径向院里反映。

四、发展与展望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不断汲取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全院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地完成学院共青团的各项工作,精诚团结,互助协作,开拓创新,共创佳绩,谱写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青团工作新的篇章!

第五篇:2011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11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专业 07 级班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关萍(教授)

下达任务书时间:2011年1月计划任务完成时间:2010年5月 27日

1.目的与要求

1.1目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为系统的综合能力训练,也是学生获准毕业及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将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方案设计、工程设计、计算、绘图等能力,提高学生外文阅读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学生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1.2要求

(1)学生要遵守《大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要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规定的任务,严肃认真,实事求是,通过毕业设计,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得弄虚作假,不抄袭和拷贝别人的工作内容。凡毕业设计的内容为抄袭或弄虚作假者,取消其答辩资格,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3)学生应定期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接受指导。指导的内容要如实记录在《大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手册》,由指导教师审阅、签字。该手册于答辩前两周交指导教师。

(4)学生要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请假3日以内,应事先向指

导教师请假,超过3日者,应事先向教学院长请假,否则按缺席处理。累计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四分之一者,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记为不及格。

(5)毕业设计撰写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基本要求》统一要求排版,达到“行文规范、表述准确、附件齐全、印制美观”的要求。在取得指导教师审阅定稿后,方可进行打印、装订。未达到规范要求,不能参加答辩。

(6)毕业设计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交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2.设计条件与依据

1.1场地自然条件

(1)常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2)地下水位在-4m以下,地下水无侵蚀性;

(3)冬季土壤冻结深度-0.8m;

(4)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5)地基土构成:

地表耕植土20—60cm,不宜作天然地基,r=16kN/m3;

粘土厚180—250cm,地基承载力fk =200KN/m2,r=18kN/m3;

强风化岩,地基承载力fk=350 KN/m2;

(6)场地土为Ⅱ类。

1.2建筑设计标准

(1)设计条件与依据

a.依据给定的建设场地和建筑平面图;

b.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民用建筑通则等有关制图标准及统一模数标准。

(2)建筑设计标准

a.层数:多层及高层;

b.耐火等级:二级;

c.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d.装修标准:自定。

3.完成内容

3.1建筑部分

(1)写2000~3000字的建筑设计说明书及构造作法表;

(2)需完成的图纸内容:(均采用1#或2#图纸、计算机绘图,平面构图均衡、图样布局合理、整洁干净)

a.平面图:1:100,包括首层、标准层和顶层等需要表达的平面; b. 剖面图:1:100,不少于2个(要有一个楼梯剖面);

c. 立面图:1:100/1:150,2~3个。

要求:

a.平面图外围尺寸三道,内部尺寸1~2道,一层平面图标注标高; b. 剖面图应标出标高值,层高尺寸线,洞口高及总高尺寸线;

c. 立面图标出窗高及立面分割要素的标高;

3.2结构部分

(1)完成结构计算书,内容:

a. 阐述结构选型原理、结构布置原则、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b. 一榀框架结构计算: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框架梁柱配筋计算;

c. 屋面板或标准层楼板配筋计算(至少计算四种类型的板);

d. 基础设计与计算;

e. 楼梯计算;

f. 结构构造设计;

g. 框架结构变形验算;

h. 框架结构抗震验算。

(2)完成图纸内容:

a. 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基础详图1:20;

b. 标准层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c. 屋面板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d. 一榀框架配筋图:1:20;

e. 局部构造配筋图:1:10;(任选)

f. 楼梯配筋图:1:20 和1:30;

g. 在利用结构计算软件PKPM进行框架计算的基础上,绘出标准层梁、柱配筋图1:100,熟悉并掌握结构图平面表示法。

3.3其他要求

(1)计算机绘制建筑、结构图;

(2)必须独立完成五千印刷符号以上的专业外语资料翻译(要求与所学外语语种一致,外文资料必须是复印件);

(3)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建筑设计说明书、结构设计计算书、参考文献、附件、英译汉等内容的撰写格式要求详见大连大学毕业设计管理手册;

(4)成果以打印、光盘各一份的形式上交。

4.参考资料

[1]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GB 50096-1999 [M].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计资料集[M].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5.9

[3]周果行.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4]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M].建筑工业出版社

[5]同济大学等.房屋建筑学[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 [M].建筑工业出版社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M].计划出版社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50045—95(2001年版)[M].计划出版社

[11]

(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抗震、地基基础等教材自己写上)

[12]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 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8]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2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G101-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4

[2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22]国振喜等.实用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萍

2011年1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