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
[转载]《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人教七上)(2012-04-26 15:55:54)转载▼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人教七上)作者:园丁集
《论语》十则
课题:《论语》十则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李茹审核人:
复习目标:
1、积累孔子及《论语》的有关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背诵、默写、翻译全文
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自由背诵法、提问法、联想记忆法
复习过程:
一、学生围绕目标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为下面回答问题做铺垫。
二、教师出示做好的课件让学生回答,或齐答;或单人回答。以记忆为主。
三、教师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文学常识积累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
(二)字词句积累
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论()语不亦说乎()而不愠()传不习乎()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弘毅()曾()子
诲()女()知之乎不思则wǎng()不学则dài()
其shù乎()
答案:lún yuâ yùn chuán zhì hóng zēnghuì rǔ 罔 殆 恕
重点字词解释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4、传不习乎()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择其善者而从之()
10、士不可以不弘毅()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其恕乎()()
答案:
1、时常地复习
2、生气、发怒
3、人称代词,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
4、老师传
授的知识
5、真诚,诚实
6、旧的;可以把
7、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8、这
9、优点
10、刚强,勇毅
11、凋谢
12、大概,也许;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通假字
1、不亦说(yuâ)乎:通译为:
2、诲女(rǔ)知之乎:通译为:
3、是知(zhì)也:通译为:
答案:
1、“说”同“悦” 愉快
2、“女”同“汝” 你
3、“知”同“智” 聪明
古今异义词
1、不亦君子乎
2、可以为师矣
3、是知也
4、死而后已
5、然后知松柏
6、三人行
答案:
1、君子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2、可以: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3、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性动词
4、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5、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的连词
6、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见贤思齐焉()
答案:
1、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译为:按一定的时间。
2、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3、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一词多义
1、而:①学而时习之()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任重而道远()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答案:①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不译 ②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
③表并列关系的连词,不译 ④表修饰关系的连词,不译
2、知: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是知(zhì)也。()
答案:①了解②领悟 ③明白 ④ 同“智”,聪明
3、已:①死而后已()
②自董卓已来()《陈涉世家》
答案:①停止 ②同“以”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陈涉世家》
③谓为信然()《陈涉世家》
答案:①真诚,诚实 ②同“伸”伸张 ③ 确实
5、殆: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陈涉世家》
答案:①有害②大概
6、其:①:择其善者而从之()②其恕乎()
③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答案:①:代词,他们 ②大概,也许 ③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
本课的成语积累: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2、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等于“可以(之)为师矣。”译为:可以把这样的人当老师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于“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译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3、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
名句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内容与写法的理解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思想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中考链接
(2007年)安徽省
《论语》四则
①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2)思而不学则殆。
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4、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4分)
答案:
1、(3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
2、(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
3、(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第二篇:《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论语》十二章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预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⑤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3)古今异义
①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②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
乐不亦乐乎(高兴)回也不改其乐(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2.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三)整体感知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第四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前两句将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轻易改变。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板书设计
重要字词
重点句子
每章要点理解内容--掌握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重点)2.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本课。
二、教学新课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传不习乎?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子曰:“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三、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勤于复习
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以学为乐
诚实谦虚
珍惜时间 修身做人宽厚仁义
坚贞守节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四、拓展提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生甲: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生丙:我不太赞同以上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五 课堂小结。
12章主旨归纳,本问通过孔子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个方面来谈,告诫人们要勤奋自勉,谦虚上进,加强修养,给每位求学之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六 作业:
P52,53 课时练。
第三篇: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十
2010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十
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解题指南
所谓“开放”试题,是指其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种解题思路和唯一答案,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开放型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着重考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例举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的类型及解题规律,以期能给大家带来些帮助。
一、话题理解类 【题型】
围绕某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见解(理解)或看法。【考题回放】
例 1:(2007·遵义市)
11、谈谈你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的理解。
例2:(2007·龙岩市)19.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微笑值多少钱”的理解。
例3:(2007·黄石市)
23、下面是“栀子一族”和“月光留步”两位同学的一段网上聊天对话,其中有一些等号等表意的语言现象。对这种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栀子一族
题做完了么?
月光留步
做ing。(正在做)
栀子一族
:)(表情符号:高兴)呵呵,我已经做完了。
月光留步
:)(表情符号:郁闷)555(呜呜呜,表哭泣),我还有几道题……
栀子一族
那就不打扰了,继续努力吧,同学。
月光留步
好吧,886(拜拜喽)!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解题指南】
关键词:紧扣话题,选一角度,申明观点,讲点理由。
紧扣话题是回答话题类开放题的一个基本前提,组织的答案不能脱离了话题,否则就是答非所问。这类题可以切入的角度一般很多,在组织答案时,我们只需选取一点即可,不能面面俱到,多点开花。当选取某一角度后就要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态度一定要明朗,切不可模棱两可。申明你的观点后,围绕自己的观点,三言两语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由就可以了。如例1中应抓住“慈善、钱、心”这一话题来组织话语,言之有理即可。回答示例:“在慈爱的天平上,大家是等重的,不要把慈善活动看成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只要对他人心怀善意,给予帮助,也是一样的慈善。”或“为别人捐献一分钱一角钱的普通人和捐献成千上万的有钱人一样富有爱心,同样值得尊敬”。在例2中回答时要联系实际,语言表达流畅: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平凡小事或重大事件,诸如成功、失败、喜悦、悲伤、困难、挫折……每个人都要以平静的心态,怡人的微笑,正确的思想,实际的行动去对待,关心他人,微笑是无价的。例3是对“网上聊天对话,一些等号等表意的语言现象”是赞成还是反对?对于此类题我们回答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赞成或反对,在说点支持你观点的理由。如赞成的理由:①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②社会的时代的需要;③文化交融的结果;④丰富了词义和表意功能;⑤形式上新颖、生动、形象。反对的理由:①违背语言规范性;②应纯净语言文化、捍卫民族语言;③只适合特定语境和部分人群;④表意含混,容易产生歧义;⑤形式上不伦不类。(答对两点即可,能从其它方面归纳,言之成理即可)【牛刀小试】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高度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借此抒发自己思想情怀,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2、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
3、寒假恰逢春节,武科大城建学院给学生布置的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大年夜给父母洗脚,你认为这是一份什么样的作业?你怎么看待?
4、“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6、“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已消失,人生就没有意义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8、“幸福是需要感受的,幸福是用来品尝的,要收藏幸福”。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你在生活中“感受”“品尝”到了哪些幸福?
二、矛盾类
【题型】故意用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两个方面设题。【考题回放】
例1:(2007·江西省)17.第⑾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例2:(2007·芜湖市)
10、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⑨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
【牛刀小试】
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的“似乎”与“确凿”连用矛盾吗?为什么?
2、“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荔枝蜜》)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否矛盾?为什么?
3、“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句话“哪儿都像”与“就是有一点不像”否矛盾?为什么?
三、观点提炼与探究类
【题型】就一段文字或一个故事写出你的探究,多角度提炼观点。【考题回放】
例1:(2007·烟台市)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近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孩子毫发未伤。
那个扳道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惟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或误工过一秒钟。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儿子:“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惟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①多角度提炼观点。
A. B.
C. D.
例2:(2007·镇江市年)6.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对某区一所中学初三(3)班49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浏览的占34%;相信命由天定的占1l%;相信自己的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
材料二:在某搜索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34.4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从搜索结果看,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网页。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读了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两点探究的结果。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这使躺着的狼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 “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临死前它不住地怨恨,认为狮子破坏了自己平静的生活。
2、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出不少于二个观点。
3、据有的科学家计算: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斤的蜂蜜,需要来往飞行大约30万公里,大约要吸1200万个花朵的液汁。每次采集回来还需要把液汁从胃里吐出来,有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的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液汁才能成为蜜汁。但这时候的蜂蜜还会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存储,蜜蜂还要不断鼓翅扇风,是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缩的蜂蜜。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出不少于二个观点。
4、阅读下面材料后,联系上文进行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1】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 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加油站里跳动的油表,铁路线上呼啸的煤车,似乎都在警告我们:“油荒”、“煤荒”在步步紧逼。(摘自《人民日报))2007.5.28)【材料2】地质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勘探证实,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和飞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已成为“资源弱国”。50年后中国除了煤炭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摘自《青年文摘》)
四、想象类 【题型】
就某一情景或画面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做题。【考题回放】
例1:(2007·盐城市)19.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模拟文中那位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心理老师对女孩说:
例2:(2007·浙江省嘉兴卷)
12、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牛刀小试】
1、请展开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阳光”、“风筝”、“花”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2、拆字游戏。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怒 功 悟
3、由“丘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像,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字。
4、根据下面的情境发挥想象,以铺主的身份写一句赞美车子的话。要求:配合铺主的其中一个动作,不少于8个字。
(铺主)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
5、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50字左右),把下面语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50字左右),把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五、仿句类
【题型】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考题回放】
例1:(2007·辽宁省十二市)4.在横线上仿写加点语句,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
禾苗感激沃土,才有饱满充实的成熟;绿荷感激细雨,才有卓然独立的高洁。
例2:(2007·赤峰市)
11、照第(2)段画线句子仿写。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
【牛刀小试】
1.仿照例句,请写一个句子。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提示:可以把知识、友谊、青春作为写的对象)
。2.仿句练习,要求与例句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请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落日般的瑰丽,没有流云般的飘逸,但可以有水晶般的清纯与透明。
仿句: 4.请参照下面例句,以“微笑”为话题仿写句子。
例句:假如生命是绿叶,我要让生命的绿叶永远富有活力;假如生命是红花,我要让生命的红花开遍人生的旅途。
仿句:
六、补充类
【题型】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考题回放】
例1:(2007·广东省茂名市)5.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面为大海,;,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例2:(2007·浙江省嘉兴卷)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生命是一条绵延而去的长河。有些朋友来了,去了,淡了,远了,却是你一辈子的知己和财富。他们也许并不伟大,也不富有。但是,在你委屈的时候,他们会给你安慰;在你烦恼的时候,他们会为你排忧;,……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牛刀小试】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譬如,紫藤花的勃勃生机让我们体悟到人生的意义;罗布泊--仙湖的消逝让我们充满对生态悲剧的忧患;诸葛亮的临危受命让我们 ; 又让我们。
2、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爱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谎言,它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细感受,你就会发现爱本就紧挨着你:它可能是清早母亲挤向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让你感受到温馨;它可能是陌生人的一把搀扶,让你体会到温暧。在生活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触动感染,激励鼓舞,你就会去掉冷漠,解除封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3、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如果爱是左右手,一只送给理想;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历史。
七、赏析类
【题型】就某句话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考题回放】
例1:(2007·滨州市)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例2:(2007·金华市)9.下面这个句子非常优美,富有韵味,请你作点赏析。
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例3: 下面是联想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请简单说说它好在哪里。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牛刀小试】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下面是《环球时报》的一句广告语,请简单说说它好在哪里。
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
八、哲理启示类
【题型】从某某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常结合具体语句或物象的比喻、象征、引伸义进行设题。【考题回放】
例1:(2007·安徽省)14.从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到现代计算机的涎生,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分条列出两点。
例2:(2007·滕州市)9.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例3:(2007·天津市)22.结合【甲】文,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宋濂的故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牛刀小试】
1、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两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
空 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2、阅读下面文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3.相信你一定读过或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不少于2点)
4、任选一句诗句谈谈它给你的启示?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鹤楼》王之涣 5.观看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给了你什么启示?
九、献策类
【题型】就某一问题或现象提建议、说方法、找措施等。【考题回放】
例1:(2007·江西省)26.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上文内容,围绕“怎样保护濒危植物”问题,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地球曾出现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每次消失的生物种数在65%--95%之间。近年,越来越多的现代生物种群正在步入濒危植物行列,英国科学家提出“地球正面临着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观点,引起人们深思……
例2:(2007·江苏省泰州市)
10、(2)就“如何保护视力”的问题,教育局局长来你们学校调研。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要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你这样对局长伯伯说:
【牛刀小试】
1、你认为当今的中学生应怎样挤时间加强课外阅读?
2、班级组织同学对100位师生进行“奥运知多少”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人数 内容 了解程度
奥运圣火途径龙岩 奥运理念 奥运吉祥物 完全知道 50 55 60 知道一些,但不完全 32 35 35 完全不了解 18 10 5 ①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②请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一条建议。
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谈谈人和动物该如何相处?
2007年2月23日,昆明圆通山动物园内,一名6岁女孩看完老虎表演后,与老虎合演,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4、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朱永新教授等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远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关联。因此,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则明确表示反对。其理由是:
一、现在已有“国际阅读日”,没有必要增加类似节日;
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
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
不久,朱永新有发文《余秋雨先生,请不要误导中国人》。
两种争论十分激烈,也在各地引发是否设立阅读日的讨论。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是否需要设立“青少年阅读日”?请根据你的体会,简要写出理由。
十、积累类
【题型】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就“某某(如离别之情)”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句或名言警句。【考题回放】
例:(2007·安徽省)2.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歌句子。(课内外均可)。
(1)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自勺两句:。【牛刀小试】
1、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幅对联,或一条俗语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请分别写出有关“成功”、“幸福”、“奋斗”方面的名言警句,每方面写出一条即可。
3、在你读过的古诗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4、请分别写一句含有 “日”、“月”的古诗句。
十一、拟广告标语类
【题型】拟广告、标语、标题 【考题回放】
例1:(2007·百色市)16.2005年,美丽的澄碧湖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景区。为吸引广大游客,请你为景区拟一则广告语,要求不仅能体现景区特点,而且言简意赅,琅琅上口。
例2:(2007·遵义市)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22、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4分)
①
②
23、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6分)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例3:(2007·广州市花都区)
6、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牛刀小试】
1、“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是申奥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2.学校文学社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并写一段创刊词,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不超过60字。
刊物名称《 》创刊词: 3.学校团委号召全校同学参与“实施清洁工程,建设和谐永州”活动,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4.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母亲节短信:您是春风,为我吹散心头愁云;您是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您是港湾,让我停泊心灵之船。妈妈,衷心地祝您:母亲节快乐!" 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儿女的心意。明天就是教师节了,请仿用这条短信的句式及修辞,给你的老师拟写一条教师节短信。
第四篇:复习课学案格式
望直港中心初中201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案 编写人: 审核人:
牛津英语 复习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复习导航】
一、诊断练习:(收集易错题 :可以是词组翻译,词汇,语法专练等)例如:词组翻译 1.参加阅读俱乐部 2.如何照看电子狗 3.去跑步半小时 4.遛狗 5.彼此聊天 6.戴眼镜 7.看太多电视 8.和我的朋友练习做某事 9.教我们英语 10.为……做好准备
二、词汇运用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空一词)。1.She is in the Swimming Club.She is a very good s___________.2.He walks into one of the big r to enjoy his favourite food.3.Everyone except the twins _________(like)reading.4.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__(win)the match.5.My(朋友)names are Sandy and Jill..三、语法专练(一般现在时和代词练习)1.He_______________(not play)tennis on Sunday.2.Jim(enjoy)_________(run)in the morning.3.Millie with her pa rents(live)in Beijing.4.This pair of glasses is quite cool.Can I try on.5.Shall ________(我们)go and join ________(她们)? 6.Who is at the door ? must be Jim..本单元话题:_______ ___ 请用英语写出与本单元话题有关的5-6个句子: S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巩固】
一.词汇运用: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单词。10题 1.Frank loves playing basketball and practises _(两次)a week.【11南通】 2..Susan plays the piano very ______________(好).【11徐州】 3.Jim was good at ___(draw)pictures when he was a little child.【08镇江中考】 4.I haven't seen my grandma for a long time.I' m looking forward to(visit)her soon.【12淮安】 5.If you(not be)careful enough in the exam, you will not get a good grade.【2012泰州】 6.—Bob, may I ________ your MP4? —Sure.But you’d better not ________(借)it to others.【07福州市】 7.She always spends too much time(聊天)with his friends.8.He__(花费)every Sunday volunteering in an old people’s home.【06沈阳】 9.May I borrow your dictionary? Oh,sorry ,It’s not.【09安顺】 10.Tom, with his friends(play)football every Sunday.【05自贡】.二.单项选择:10题()1.Kate didn’t go to the movie last night because she had to ________ her 望直港中心初中201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案 编写人: 审核人:
sick dog at home.(07陕西省)A.look at B.look up C.look for D.look after()2.—Thanks for listening to my problem and giving me your advise, Amy.—.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12江苏泰州】 A.My pleasure B.With pleasure C.Never mind D.It’s nice of you()3.Your MP4 is quite cheap.Where did you buy ?I want to buy ,too.A one one B it it C it one D one it 【08湖北】()4.—Excuse me, is this _______ new camera? 【10宿迁】 —Yes, it’s _______.A.your;my B.your;mine C.yours;my D.yours;mine()5.—_______ should we clean the library? 【10宿迁中考】 —Twice a week.A.How many B.How much C.How long D.How often()6.Han Han is very popular among the teenagers.We all like __ A.him B.he C.his D.himself 【12淮安中考】()7.John likes playing soccer very much and he _____ about one hour playing it every day.【11湖北·武汉】 A.spent B.will spend C.has spent D.spends()8.Now my father _ his bike to work every day instead of driving.A.ride B.rode C.rides D.will ride【11上海】()9.Can I borrow money from you? Sorry ,I don’t have.A some, some B any, any C some , any D any ,some()
10、If you can’t decide which of the two novels to borrow, why don’t you take _______? 【09无锡】 A.both B.all C.any D.either 三.完成句子:5句 1.我出生在上海,但是现在和父母亲住在北京 2.我每天花大约两个小时做家庭作业。3.你觉得你的新学校怎么样? 4.做早操对我们有好处。5.Amy擅长游泳。【11盐城中考】 【话题写作】 题目: My best friend(注意:80词左右)短文须不要逐词翻译,可发挥,加上连词,使连贯通顺: 1.Daniel, 13岁,阳光中学七(1)班,生在英国,和家人住在北京。2.短发,戴着眼镜,个子不高,但是看起来很干练。3.经常运功,善于画画,但没有很多时间玩电脑游戏。4.我的朋友和老师说我既有礼貌又乐于助人,他们都喜欢我。望直港中心初中201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案 编写人: 审核人:
【能力训练】
A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There are four parts in IEL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Listening is very important.Are you confident? Have you made good preparation? The book IELTS Listening is helpful for your preparation for IELTS.Car and Driver is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utomotive magazine.It provides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for people who like cars.It offers the best vehicle tests in the business.The magazine also cover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car technology.Once you own the book, you will become a good speaker.Susan Weinschenk’s excellent ideas on how to make a perfect speech are very helpful to you.With the help of the book, you will be confident to know how to give your speech.Also, you will learn how to attract your audience during the speech.The book offers healthy and delicious food.These dishes can all be completed in less than half an hour, and in many cases, in just a few minutes.Sisson and Meier show you how to delight your family or guests every time with quick, delicious meals using local materials, meats, healthy fats(yes, and real butter)and common herbs and spices.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help to improve your speech? A.IELTS Listening.B.Car and Driver.C.Quick & Easy Meals.D.Designing Effective Speech Interfaces.2.Who will probably be interested in Quick & Easy Meals? A.Car fans.B.English speakers.C.Housewives.D.Businessmen.3.How many of the four short passages are introductions of magazines? A.One.B.Two.C.Three.D.Four.B AA
SSiimmppllee
SScciieennttiiffiicc
EExxppeerriimmeenntt
Below is a description of a single scientific experiment.It shows us how iron reacts(反应)with air and with water.Aim : To find out if iron rusts(生锈)(a)in dry air;(b)in water that has no air in it(air-free water);(c)in ordinary water.望直港中心初中201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案 编写人: 审核人:
Materials : 3 clean iron nails(铁钉);test tubes;test tube holder;cotton wool;oil;Bunsen burner.Iron in dry air21世纪教育网(4)Add some oil to the water.(This will Method keep air out of the water.)(1)Put some iron nails at the bottom(5)Leave the tube for one week.of a test tube.Result(2)Push some cotton wool down the The nails do not rust in the tube with tube.air-free water.(3)Leave the tube for one week.Conclusion Result Iron does not rust in air-free water.After one week, the nails have not Iron in ordinary water rusted.Method Conclusion(1)Half –fill a test tube with water and Iron does not rust in dry air.add two or three clean nails.21世纪Iron in air-free water 教育网 Method(2)Leave the tube for one week.(1)Half-fill a test tube with water.Result(2)Boil the water for three The nails rust in the tube with ordinary minutes.(This makes sure there is water.no air in the water.Conclusion(3)Put two or three clean nails in the Iron rusts in ordinary water.water.(238 words)4.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experiment the cotton wool is most probably used to ______________.A.keep the air dry B.keep the tube wet C.make the nails rust D.keep the tube clean 5.What are necessary steps to make sure the water in the tube is air free? ①Leave half a tube of water in it ②Boil the water for some time ③Put some clean iron nails in the tube ④Add some oil to the water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 only ____________ makes iron rusty.A.dry air B.cotton wool C.ordinary water D.air-free water 望直港中心初中201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案 编写人: 审核人:
备注:1.板块完整:
【复习导航】: 诊断练习:(收集易错题 :可以是词组翻译,词汇,语法专练等)
本单元话题:_______)
【当堂巩固(一.词汇运用:10题二.单项选择:10题三.完成句子:5句)【话题写作】(以上内容16K 正反)
【能力训练】(,7A配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任务型阅读,7B配 缺词填空,阅读理解,完型填空 8A配任务型阅读,完型填空,缺词填空 8B配阅读理解, 完型填空, 任务型阅读 9A 配完型填空,缺词填空,任务型阅读 9B配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任务型阅读)
(以上内容16K 正反)
2.,16K 中文:宋体五号5号 英文:Times New Roman 5号
第五篇: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学习过程设计: 一 导入: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孔子智慧的结晶。就目前来说,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那么,《论语》中到底有哪些精神食粮供我们学习呢? 二 基础知识检测: 1 给下列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不逾()矩 论()语
一箪()食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2 解词
时习
愠
信
传
立
天命
耳顺
罔
殆
堪
逾矩
川
乐之者
曲肱
于我如
斯
匹夫
笃
切问
3翻译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理解性默写
(1)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2)阐述君子应该具备的风度的句子是。
(3)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句大意相同的句子是
。(4)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二 合作交流:
1、作家作品:
孔子——
《论语》——
四书:
五经:(了解)
2、成语:
3、通假字(2个):
4、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5、文言总结: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三 知识拓展: 1 你喜欢哪一则?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后的收获
2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分)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四 学贵置疑: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学习要温习,但侧重点相同吗?
我的疑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