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歌识字教学总结
儿歌识字教学总结
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王超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选修课儿歌识字的教学任务。小学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搞好识字教学,就能够有利于推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能力和素质。为了让孩子们能从这门课中学到知识,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儿歌识字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识字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已经接触学习到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记忆力特别好。儿歌识字教学法是在课堂识字教学中运用的众多教学法的一种,它以琅琅上口、喜闻乐见的儿歌为识字载体进行识字,旨在寻求一种科学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常用汉字,提前进入阅读。以下是我对这学期儿歌识字选修课工作的一个总结:
儿歌识字是按照“基本字”、“常用字”、“次常用字”的顺序进行教学的。在学习基本字之前,先要学习汉字的笔画名称。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仍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笔画名称,让学生在愉快的诵读中掌握它。如:竖横钩,竖提竖折,竖弯钩。掌握笔画的名称后,接下来就进入识字教学阶段。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坚持“整体认读”的原则。儿歌识字采取整体认读的方法,引导儿童在念背儿歌中学句学词,在学句学词中自由认字。例如对于杨树、柏树、松树等八种树的归类学习中,我们可以编写这样一首儿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
方,桦树耐寒守边疆。在这个归类识字中,我们不是先教“杨”,后教“榕”,再教“梧桐”;也不是先教“枫”,后教“松”,或先教“柏”,后教“桦”,而是在儿童熟记这首儿歌的基础上,整体接受整首歌词,整体识读“杨树”、“榕树”、“梧桐树”等词语,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带出生字“杨”、“柏”、“松”等,这些字都具有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右半部分多数能起表音作用。通过对生字音、形、义的分析,使学生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汉字本身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我们通过汉语拼音来有节奏地朗读每篇儿歌,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练习熟练朗读和背诵。然后,再认读单个的汉字。最后,我们辨析同音字、形近字。
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也是儿歌识字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 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我们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儿歌识字的新授课可以采取下列模式:想——听——看——念——背——练。通过“想”,设“愤”和“悱”的氛围,发展儿童思维,激发儿童兴趣。在此基础上听录音,听教师演唱,看整首儿歌及重点词语,先念后背,然后通过说、唱等形式巩固练习。
儿歌识字是识字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只有从学生实际和汉字本身的特点出发,开发识字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识字效率和发展学生语言的双重目的。
第二篇:识字儿歌、字谜(定稿)
识字儿歌
识记 “青、清、请、晴、情、蜻、睛”小儿歌:“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 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 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戍、戌、戊、戎、戒:戍点戌横戊中空,十字横样即是戎,双十成了戒,每字都有戈,上下各不同。
代、带、戴:替人办事叫做“代”,虽手拿着叫做“带”,东西放在胸以上,用上“戴”字不会错。
抱、跑、炮、饱、雹、刨:抱物用手,赛跑用脚,点炮用火,吃饱有食,冰雹有雨,刨子有刀。
“热”,一写提手旁,二写小丸子(一片开心的会意的笑声),三写四点底,就是一个热!
“着”,上边的羊尾往左甩,下面的眼睛看过来!
“燕”,一写草头横,二写中间嘴,三写两边北,四写四点底。“黄”:草头黄,一横长,由字中间站,八字底下藏。“辛”:一站就是十小时。“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
“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晚”:太阳下山到晚上,小兔尾巴捉迷藏。“串”糖葫芦,一串串,两个口字,一竖线 笔:上边竹干下边毛。
摆:提手旁,四字头,离去时,摆摆手。设:没有水,要言语。
空:穴字头,加个工,齐天大圣孙悟空。箱:竹字头,木字旁,加双眼睛就是箱。浴:三点水,八人口,浴缸里面先洗手。茶:一个小人挎个筐,采过茶叶草里藏。缸:一撇一横加个山,工人叔叔站缸边。调:姓周的人说话。
“牵”:大平头,牵头牛。大秃头,牵头牛”,“游”:四四方方一水池,池水清澈又见底,大人带着小孩子,快快乐乐学游泳
“穿”:牙穿了一个洞。
“洁”字,“一写三点水,二写士字头,三来加一口”。
“事”字,“一写一长横,二写中间口,三写铁扫帚,四加一竖钩”。14鲜花和星星
“朵”字:几字头,木字底,一朵花,真美丽。
“真”字:十字头,下边框,三短横,捉迷藏,一长横,来封口,八路军,齐步走。
(或:十字头,真奇妙,下面连着大花轿。三人坐轿咪咪笑,八人抬轿累坏了)
“最”字:一写日字头,二写大耳朵(一横写长),最后再写又。“满”字: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小人打滴溜。(我们学生的创造)。“那”字:左边两把刀,右边大耳朵。“数”字:小女孩,头顶米,反文旁,右边挤。
“常”字:小和尚,光着头,拿条毛巾来擦口。“定”字:足字底,闭上口,上面加个宝盖头。“拍”字:提手旁,加个白,拍拍肩膀摸脑袋。“找”字:提手旁,加个戈,藏起来,要找着。
座:一点一横长,一撇要写长,两个小人儿,坐在土中央。忙:竖心旁,要写长,右边写个亡,点点竖,笔顺要记住。呀:左边一个口,右边一颗牙,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牙。“空”字:宝盖头,加个工,原来是孙悟空。“话”字:言字旁,加舌头,上课发言先举手。“连”字:车字旁,走之底,连忙赶路不要挤。
“象”字: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勾里面两小撇,一点一捺在外头。
“界”字:田当头,八当手,一撇一竖当脚走。“丽”字:一长横,两下框,两粒瓜籽里面藏。“鸡”字:又字旁,加只鸟,小鸡出壳满地跑。“站”字:立字旁,上字头,最下面,是一口。“美”字:羊字头,加个大,丑的反意就是它。
“它”字:一写宝盖头,二三写撇竖弯钩。它字用法要记住,不指人来指动物。
“纪”字:左边绞丝旁,右边一个己,做个好孩子,上课守纪律。(既记住了字,又对孩子进行了养成教育)“祝”字:示字旁加个口,一个小儿在下头。“宫”字:宝盖头,加两口,参观故宫里面走。“运”字:一朵去,走之旁,运动健儿场上忙。“带”字:一横三竖秃宝盖,出差要把毛巾带。“同”字:同字框,一口藏。
“就”字:六字头,一个口,一个小字下边走,一横一撇竖弯钩,最后一点写上头。
“要”字:小女孩顶西瓜,一路不停跑到家。
“巴”字:小嘴巴大张开,露出一颗牙齿来。里面牙齿竖着长,横着长的是妖怪(学生容易将这个字里面写成一横,这样做是让学生不要将一竖写成了一横)。
“没”字:三点水,几字头,又字不能写成口。(这个字右下面的“又”字学生也好写成口。)
“汗”字:三点水,加个干,辛勤果实汗水换。
“由”字:日字中间加一竖,如果写错没理由。(虽然不符合笔顺规则,但很实用。)
“冷”字:两点水,加个“令”,千万不要写成“今”,仅仅只是少一点,正误相差可就远。
“冬”字:折文头,加两点,秋天过后是冬天。“洞”字:三点水,加个同,孙大圣的水帘洞。“粮”字:米字旁,加个良,农民种粮田间忙。苦:草字头,加个古,过去农民真辛苦。农:秃宝盖,撇、竖提,短撇一捺记心里。
收:竖提一竖加反文,粮食古收真喜人。(书中楷体字第一笔为竖提)闲:门里面栽棵树,爱劳动闲不住。
万:第一写长横,第二横折钩,最后是一撇,笔顺要记住。园:四四方一个院,里面两个小儿玩。别:口用力,咬不掉,请你给我一把刀。掉:提手旁,上字头,下面早字不要丢。使:单人旁,加一口,一撇一捺来握手。爬:伸长爪,翘尾巴,顺着地面爬呀爬
流:三点水,云字头(为了方便记忆强取个名字),一撇一竖竖弯钩。候:单人旁,加一竖,横折一横撇天“候”。
司:有个字真奇怪,“同”字左边藏起来(做字谜还差不多)。板:木字旁,加个反,造船盖房用木板。等:竹字头,中间土,寸字下面等一等。往:双站人,加个主,来来往往不是住。安:一个小女孩戴着一顶小帽子到天安门去玩。
忽:一撇横折钩,两撇在里头,心上有急事,忽然直拍手。等:竹字头,土一寸,不来咱就等一等。
识字谜语
人都到了【倒】 人我不分【俄】 人有它则变大【一】 八千个太阳【香】 少了尾巴的兔子【免】 人无信不立【言】 “牛过独木桥——生”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大字拉掉羊尾巴——美” “72小时——晶” “15天——胖” “两个月——朋”,“大口套小口,一同往家走——回”
“小鸟——雀” “小鸟无珠——乌”,“虫子拉二胡——蝴” “白水——泉” “二儿——元” “一只虫子——蝉” “青天——晴” “小文放牛——牧”
“月亮累了——眨” “十对着十,日对着月——朝” “太阳偏西——晒” “一条白毛巾,挂在树边——棉” “二十一日有金钱——错” “二十一月都学文——散” “人行道上两堆土——街” “ 午字落在山中间。”(缶)“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田)“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日)“一个锅里炒仨豆,蹦出两个剩一个。”(心)“十二点。”(斗)“三横一竖加一点。”(玉)
“刀上有一点,有点刀就快。”(刃)“老牛不露头。”(午)“又字中间加一点。”(叉)“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高)“门里躲进一个人,门外立着一个人,土上坐着两个,白云上面有个人。”(闪、们、坐、会)
“两个肩并肩,两人抬一个。”(从、众)“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把手放在目上。”(看)“一人依树旁,歇息来乘凉。”(休)“火上加个盖儿。”(灭)
“小牛落地。”(生)“二木不成林。”(相)
“一字有双口,大口吞小口,大口张着嘴,嘴中含一口。”(同)“看来有两个,面目很难分,不像是大夫,倒像是工人。”(天)“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尖)“可上可下,上可下可,上可可小,下可可大。”(哥)“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旦)“一块四方木,有边又有角。”(楞)“两个娃娃背靠背坐着。”(北)“伸手到树上摘果子。”(采)
燕:二十一棵草下口穿北,站在大火上。
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边,里面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碧:小王小白背靠背坐上石头上。春:三人同去看日出。黄:二十一亩田里长了八棵苗。又到村里.(树)勿挂心上.(忽)直上云端
(去)一一补足
(是)家添一口
(豪)消灭蚊虫
(文)视而不见
太少了一点
多少个晚上
春节三日游
节约用布.无头奇案
身残心不残
迷信害死人
人人不落后
九点
集中一点
依山而立
二小队集合 一大一小
半真半假
多出一半
半价出售
示)人)夕)人)有)柯)耻)谜)丛)丸)虫)端)除)奈)值)岁)催)
(((((((((((((((((断壁残亘
(坦)各取一半
(职)村前庄后(杜)指东话西(诣)困难之中(休)追根问底(过)有头无尾(友)倒数第一
(由)晕头转向
(晖)颠三倒四
(泪)三十而立
(丰)举一反三
(卅)养猪入门
(阂)节日的山西
(亚)国际劳动节
(与)有一点错误
(义)猴子翘尾巴
(电)两行远树山倒影
(彗)一钩残月带三星
(心)三人踢球,一人卧倒
(似)两把梳子背靠背,两个月亮半遮面.(翡)司: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砸: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回”字不封口。燕:二十一棵草下口穿北,站在大火上。
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边,里面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碧:小王小白背靠背坐上石头上。春:三人同去看日出。黄:二十一亩田里长了八棵苗。
影: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熊:一只能干的小黑熊,迈着四条短腿,向我走来与我玩。帘:以前是挂在洞口的大毛巾,现在是挂在窗上叫窗帘,挂在门口叫门帘。
盖:上面是一只没尾巴的小羊,下面是个大盘子,小羊怕羞,用碟子盖在尾巴下面。
煮:除了耳朵都放在火上煮了。并:开心长两角。
藏:草在厂上头,左边两斧头,趁字在里头,斜勾一撇一点头。裹:一件衣裳中间破,漏出一个大苹果,碧:王大姐,白大妈,坐在石头上学文化。靠:告字头,非字底,学习知识靠自己。赞:二先(仙)肩并肩,站在贝峰头。
森:树木真有用,大家都来种,二木就成林,三木变成森。界:城里住着十万人,八万人去打仗,二万人守城门。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鲁:山东出怪事,海天换了位,鱼儿飘天空,太阳落水中。流: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飘:西边的两个小东西被风刮飘了。
哭:上面两个小口是哭肿的眼,一点就是泪,下面的大像人咧开嘴时的一道到皱纹。
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
中
一个口字有点扁,一根利箭中间穿。利箭一下射中靶,箭法真是不简单。禾 一撇写在木字头,变成禾苗栽地头。禾苗长得肥又壮,田野一片绿油油。
写字儿歌
写字姿势很关键,一寸一尺和一拳。
身直头正肩放平,避免成为近视眼。
写字时,要做到,头离本子一尺高,胸离桌子一拳长,手离笔尖一寸妙
身体直,脚近靠,本子不斜头不歪,字字漂亮人称好。
学写字,重姿势。
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离—拳。离笔端,约一寸。臂肩脚,要摆平。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记得牢,学巩固。好习惯,早养成。终身益,受无穷。
第三篇:识字5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1、教学时,我先让同学们看文中插图,说:图中有哪些小昆虫,它们正忙着干什么?有了感性的认识,再让大家自由拼读儿歌,说说有哪些收获。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些小虫很可爱,“蜻蜓、蝴蝶”等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指导,让学生掌握:“形声字、左表义、右表音”的特点,并学会了识记形声字的方法,培养了他们识字能力。
2、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巧妙地“引”教学内容
①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
②组织学习重点知识,识记生字,朗读儿歌时介入多媒体,活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③巩固知识,检查效果,拓展延伸中介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2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第四篇: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5、动物儿歌
古井镇古井小学 陈桂兰
2017.03.01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对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认识及其颜色的认识,以动物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训练幼儿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找朋友。(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2)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蜻蜓”的“蜻”——虫字旁遇到“青”,伸出手来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蜻”。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3.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B.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2)“池”字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3)“欢”字要注意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教学反思:
第五篇:识字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陈霜
教学内容: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
教材分析:《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它有节奏、有韵律地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动物儿歌》还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大自然中快乐生活的儿歌。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美好快乐的画面。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蚂”等12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写“迷、运、造”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
3.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写好三个走之底的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教学过程:
板块
一、激趣导入,认识动物
1、同学们,天气一点点变暖和了,大家也越发显得精神抖擞,你看XX同学坐得可真端正,XX同学注意力可真集中。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小伙伴跟大家一起学习,它们被我藏在了这只口袋里(顿一顿,拿出口袋)谁想把它们请出来?
2、哦!你的坐姿最端正,老师就奖励你来!(请一名学生到口袋里来摸一摸。)
3、小朋友们看,他请出了谁?(把他的站位摆正,面对同学,顺便把他的手举高)
4、谁能大声地、亲切地来喊一喊这位朋友的名字?(指名三位同学:你来、你来、你也来)
5、小朋友们真热情!
6、【师板贴】谁还想来请出其他小伙伴?(依次把六个动物请到黑板上。)
7、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有这么多小伙伴(点着黑板上的动物卡片)来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开心不开心啊!它们都是我们大自然里的——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很有趣,就是由它们写成的一首——儿歌。【板书:动物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正音:小朋友们要注意“动物”这个词语都是读第四声。一起再来读一读。)
8、这群可爱的小动物,都急着向大家介绍自己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先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好。(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9、自读结束:
(1)表扬XXX同学,读完了书之后把书轻轻放平了,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习惯真好!
(2)老师要来看看,大家这些词语都掌握了吗?(出示带拼音的动物词语)请小朋友们自己先读一读这些词语,你要提醒大家哪些字的读音呢?(“蜻蜓”都是后鼻音;“蚯蚓”的“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
(3)我把拼音藏起来(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词卡———蜻蜓),谁能读好它?(点评:你的后鼻音读得真准!奖励你把这个词卡贴到黑板上)
(4)(等贴好)请你再带领小朋友一起读好这个词语。(领读、齐读)(5)谁再来当小老师?请你来。(指导学生抽取卡片并读准音,正音)(6)开火车读词语。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强,图画、颜色都可以直观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从而抓住契机,引出动物名称,既突出动物的主题,又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
二、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都已经把这些词语读准了,还把它们都贴到了对应的动物身边,现在请大家再看看词语卡片,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含有虫字旁的字)❀“虫”字偏旁识字:
生:他们的偏旁部首都是“虫”字旁。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偏旁部首都是“虫字旁”,那为什么这些动物的名字都带有虫字旁呢?谁知道?
生:因为他们都是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师:其实它们并不都是昆虫,像蚯蚓、蜘蛛、蝌蚪这些,就不是昆虫。但它们在古人眼中都是虫子,所以都带有虫字旁。再观察观察这些字的结构,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加一加”识字法: 生:虫+青=蜻。
师:你真棒,联想到了我们之前学习的“青”字家族,大家再仔细瞧一瞧,这些字宝宝,是不是都可以这样加一加呢?
生:虫+廷=蜓
虫+马=蚂
虫+义=蚁
虫+知+蜘
虫+朱=蛛 „„
❀引出形声字识字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出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我们再来看看“蚂”(出示字卡,“虫”和“马”对折)左边是虫子旁,右边的读“马”,合起来还读“蚂”,这种类型的字呢,左边的虫字旁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部件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叫它“形声字”。
出示形声字儿歌:形声字,朋友多,半表意,半表声。只要用心去观察,一定能把朋友做。(齐读)❀运用规律拓展识字:
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更多汉字呢。你信不信?咱们马上就来证明一下。
(课件出示:蜈蚣 蚜虫 蝈蝈 蚊子 蜜蜂)(生自由朗读)
师:会读的小朋友带我们读。
(生轮流每人带读一个词语。师正音;重点指导“蝈蝈”的第一个字读第二声,第二个字读轻声,师正音带读。)
生:去掉虫字旁念guó,加上去为什么念guō呢?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小朋友们,有些形声字加上偏旁后读音不变,有些却是要变化的。形声字是不是很有趣呢?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板块
三、朗读儿歌,情境感悟
1、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朋友,那么他们在大自然中都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语文书,自己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朗读:时间到。老师考考大家,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看谁数的最快!(6种)那就请6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
3、大家评议:谁来评一评刚才小朋友的朗读。预设:他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大。„„
师:你能把你朗读那么好的小诀窍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停顿。ppt出示停顿)学着她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4、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玩得正欢呢!它们分别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到儿歌中找一找。引导学生用“谁在干什么”说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展翅飞”、“捉迷藏”„„
*捉迷藏:强调“藏”是后鼻音。“捉迷藏”其实是在传播花粉。*造宫殿:在松土。
*运食粮:①搬家 ②为过冬做准备,储备足够的粮食。把“运粮食”说成“运食粮”让儿歌读起来更有节奏,更有韵味。
*结网忙:强调“结”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二声。
学习“网”字。①师:这个“网”字最有趣,(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你看和图片上的网有什么相同点吗?②你还知道哪些“网”?(上网、网吧、渔网、电网„„)③“网”的结构是什么?(半包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顺序?(先外后里)④一起书空。
引申:小朋友们,请你观察这些短语,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这些词语都表示在干什么。
齐读短语“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
5、小动物们都在哪里活动呢?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地点词语。理解“房前”:蜘蛛一般在屋檐下或者墙角织网。
引申:小朋友们,在这些词语中,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都是表示地点的词语。齐读表示地点的词语。
6、过渡: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儿歌,男生读一行,女生读一行。小朋友们你们读着这些句子有什么发现吗?(名称、地点、做的事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出示)
生:每一句都介绍了一种动物在一个地方做一件事。
引导发现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每一句都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整齐,就像我们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读着非常有节奏!
7、这首儿歌非常有意思,怎样读更有趣呢?(1)女生来问,男生来答。小手伸出:女生:蜻蜓哪里展翅飞?男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2)我们再来换一个问法,这次男生问,女生答。小手伸出:男生:蜻蜓半空干什么?女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3)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还想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一边读,一遍演一演。谁想做快乐的小动物呀?师生合作读,配上《闪闪的星星》伴奏。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汉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再借助做动作朗读、问答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儿歌,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探索兴趣。
板块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生字,也都藏在了这首儿歌里。看,老师把它们请到了大屏幕上。没有拼音,谁能把这三个字的音读准?(请生读)
2、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认识了它们,请大家来观察一下,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都有走之底)
评价:小眼睛真亮,一下子就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这三个字都含有一个我们刚刚学过的部首,那就是——走之底。
3、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走之底的字呢?
(过、这:哦,你还想到了我们之前在课文3里学过的生字。)
4、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写走之底时要注意些什么,你还记得吗?(走之底,有三笔)
(师在田字格边写边说)一笔点在左上格,二笔写起来有点难哦,他的笔画名称叫做——(横折折撇)你掌握的真扎实!横折折撇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起笔。跟着老师边说边写(横折折撇是一笔)最后一笔捺谁有办法写好啊?你来说说看。(走之底:像个滑滑梯,先上后下有捺笔。撇有尖,捺有脚)你看,这样写,这个走之底多漂亮呀!
5、小朋友们,你们想先来学哪个字?
你有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还有谁想来提醒大家注意哪个生字呀? 预设1:迷——米字最后一笔变成点。(汉字多么有趣呀!如果这儿也是捺的话,这儿就有两个捺了,不好看!造汉字的人真聪明,把一捺留给了最后一笔。迷:小小米,里面藏,走之儿底,外面包。)预设2:造——里面是个告诉的告——告字在里面,走之在外面。(小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小手拿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学写告——一笔撇,二笔横,三笔牛尾巴被咬掉,四笔横,下面是个扁扁的口。
预设3:运——上面是个云。小小云朵天上飘,大大走之托起它。
6、“走之底”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生字,我们要记住哪些要点呢?(走之底,半包围,先里后外是重点)
打开你的语文书,垫好垫板,注意写字姿势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脚踏平。好,开始来描一描。注意哦,先写里面再写外面,开始。看看谁的笔尖小火车可以开在红色的轨道里呢。(师巡视)
7、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8、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每个汉字书写的注意点,再运用通俗的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写字要领,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结尾处结合板书启迪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板块
五、作业布置,拓展深入
课后,我们可以观察这些小动物,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用上就像“蝴蝶飞舞”这样的词语来说说小动物的活动。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