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初中美术13册重点

初中美术13册重点



第一篇:初中美术13册重点

徒手画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

梅、兰、竹、菊被中国古代画家誉为“四君子”,借以象征人的高尚品格。

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是指用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墨和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主要画种,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画种。

中国画从表现的形式上大体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从题材上通常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版画通常有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之分。

雕塑是美术的主要种类之一,一般分为圆雕、浮雕两类。

广义地讲,用水调和水溶性颜料进行创作的绘画都叫水彩画。水彩画主要是以静物、风景为描绘对象。由于充分利用水的作用,水彩画呈现出一种透明、轻快、湿润的独特韵味。抽象雕塑运用点、线、面、体的组合,构成视觉形象,表达艺术家的体验和感受。言传达出来的过程。根据设计所占据的空间状态,可以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根据设计的目的,又可以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

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以通过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为目的的设计。文字、标志、插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工业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环境设计一般指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

《鹰桧图》是元代花鸟画的代表作之一。

绘画是美术的主要门类,从使用的工具、材料来分,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素描等画种;从题材内容来分.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等;从其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来分,可分为宣传画、年画、连环画、漫画等。

近、现代著名的中国画家除齐白石外,还有吴昌硕、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他们都对中国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有马蒂斯、莫迪里亚尼.等许多画家活跃存法国巴黎的画坛上,最后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

用徒手画的形式来表现空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鸟瞰法,另一种是透视法。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白石,别号寄萍老人,湖南湘潭人。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并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造诣,终于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大师。

小虫子的精细描绘与葫芦的奔放用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齐白石的篆刻以少胜多,简洁有力。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突然遭到德军空袭,共有1654人死于这次轰炸,全世界为之震惊。身在法国的毕加索听到这一消息,立即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以表达他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

毕加索(1881-1973)是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家之一。研究者把他的创作大致分为“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和“抽象主义时期”。毫无疑问地成为西方艺术“百年变革”的代表人物。

要完成一张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楷体、黑体、隶书体四种。

第二篇:初中苏教版1-6册重点字词总结

盱眙县维桥初级中学13-14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专题一:1-6册重点字、词整理

主备人:寻乃春 审核人:寻乃春

七年级(上)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 蕴藻yùn 松懈

家眷juàn 踊跃

皎洁

缥缈

纠葛

伶俐

呐喊

缤纷

赏心悦目

阖家hã

鬼鬼祟祟

佞臣nìng

物华天宝

朗润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澄诠释quán 憧憬chōngjǐng 裨益bì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沐浴

清chãng

贮蓄zhù

踱步duï

轻飞曼舞

茫然若失 冷飕飕

鸡半明半昧mâi 霎眼shà 摇摇欲坠zhuì 折叠diã

惊羡

窟窿

毛蒜皮

不言而喻 推敲

锲而不舍qiâ

茫无涯际

广漠

灼热刹那chà 酣睡hān 蓦地mî 湍急tuān

猝然cù 肇祸zhào

zhuï 芊芊qiān 主宰zǎi

磅礴páng bï

春华秋实huá

滑稽jī

涟漪lián yī 淅沥 熠熠yìyì 诧异chà 栖息qī徜徉cháng yáng 搜

迸发bâng 融融

澹澹 dàn dàn 闲情逸致 寂寥

绝伦

索 浩淼miǎo 走投无路

婵娟

雕镂lîu 绚丽xuàn

眼花

摇曳yâ 一劳永逸 卷帙浩繁zhì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汲取jí

缭乱 镌刻juān

心旷神怡 莫名 尘缘 白驹过隙jū xì 迸

篝火gōu 干涸hã

喜出望外

瞬间

蔚蓝

和煦xù

陛下

溅bâng 穹隆 积攒zǎn 沉淀diàn骤然 小心翼翼

摒弃bìng 涉

酬唱chïu 明澈châ

咫尺zhǐ

称职 chân 不可救药

匿笑nì

足 犀利xī 絮语 安恬tián 谈笑风生 樯橹qiáng 自诩xǔ

骇人听闻hài 滑稽

御聘yù pìn 一览无余

感人肺腑

铭刻

惆怅chïu chàng 撷取xiã 豁达huî 洒脱

罪魁祸首 指手画脚

鸦雀无声

油然而生

谆谆教导

一视同仁

骷髅kūlïu 不屈不挠náo荟萃huìcuì 跻身jī 茅塞顿开 无动于衷 报酬chïu

七年级(下)

白痴chī

道听途说

一鸣惊人 履历lǚ

苦涩sâ

碧霄xiāo 倔强

诅咒zǔzhîu 发绺liǔ

赫然

窘迫jiǒng

摩挲suō

颓唐tuí 抖匍匐púfú 咬文嚼字jiáo出谋划策 可歌可泣 沸沸扬扬 黝黑yǒu

擞sǒu 冥思苦想míng 静谧mì漫不经心 不屑xiâ

兴高采烈 炫目xuàn

遴选lín 轩然大波xuān 摩天mï

萦系yíng

勘查kān 泾渭分明

赫赫有名

心花怒放

驰骋chí chěng

陈词滥调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ân 遐想 忘乎所以 归省xǐng 潺潺chán 惮dàn 撺掇cuān duō

觅食mì

人声鼎沸fâi 渊博 面面相觑 qù

倏忽shū

袅袅 niǎo

恣情zì 不能自已

殷勤yin 跻身jī 牛犊dú 黑痣zhì

攒cuán 敛liǎn

人迹罕至hǎn

盱眙县维桥初级中学13-14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掬jū

蹑手蹑脚niâ

腻味nì 殷红yān 著作等身

鲜为人知xian 相得益彰

万籁俱寂

倜傥

嫉妒

粗糙cāo

花蕊rui 渺茫 恍惚

风靡mǐ

嗫嚅niârú

倔强juãjiàng 胆怯qiâ

嘱咐 沮丧

不堪设想

瞻仰zhān 勇往直前

峻峭

销毁

叱咤风云chìzhà 轮廓kuî

逞能chěng 话茬chá 上溯sù 挑衅 tiǎoxìn 逾越yú 天堑qiàn 竣工jùn 深邃suì 嵌qiàn 穹隆

摒弃bìng 无动于衷 挥洒淋漓lín lí 轶事yì 加冕miǎn 异曲同工 炫耀xuàn

梳妆 驯良xùn 矫健jiǎo 蛰伏zhã 苔藓 táixiǎn 献媚mâi 濒危bīn 璀璨cuǐcàn 浩瀚hàn 孤僻pì 翌日yì 繁衍yǎn

含辛茹苦rú 解数xiâ 悭吝 qiànlìn 亘古gân 呕心沥血lì 吞噬shì 溃退kuì 翩跹piān xiān 粗犷guǎng 俯瞰kàn 伫立

雀跃

问鼎苍穹

要塞 瞩目

氤氲yīn yūn 袅娜niǎo 倩影qiàn

八年级(上)

逶迤wēiyí

磅礴pángbï

黔qián

皑皑ái ái

泥毡zhān 骨碌gūlū

酣hān然入梦

蜷quán曲

点缀zhuì 呜咽yâ

澎湃pãngpài 焦灼zhuï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愠yùn怒

蔫niān巴

翩翩piānpiān 蹊跷qīqiāo

嫣yān红

挟xiã

诧异chà

祈祷qídǎo 哽咽gěngyâ

磅bàng 曷hã

枳zhǐ

xuàn门

瞭liào望

堠hîu

燧suì

阿房ē páng 广袤mào

懵měng懂

绵亘gân

差chāi使

狼藉jí 簌簌sùsù

仔zǎi 蹒跚 pán shān

擦拭cāshì

琐屑suǒxiâ

瞥piē

憧憧chōng

蹑niâ手蹑脚

娓娓wěi动听

唏唏嘘嘘xīxū

万籁lài俱寂

歉疚jiù

篁huáng竹

清冽liâ 坻chí

屿yǔ 堪kān 怡yí然

俶chù尔远逝

往来翕xī忽

差cī互

风靡mǐ

悄怆qiǎochuàng 幽邃suì

藻荇xìng

堪kān称

山岚lán 谛dì听

禅chán 幢chuáng顶

红桧guì

鳞次栉

zhì比

绝眦zì

枞cōng树

轩榭xuānxiâ

池沼zhǎo

重峦叠嶂zhàng

嶙峋línxún

镂lîu空

斟酌zhēnzhuï

硕shuî大

老鸹guā

退避三舍 司空见惯

荒诞dàn

潋滟liànyàn

猥wâi集

虬qiú干

万斛hú

毛骨悚sǒng然

愚氓mãng

倏shū地

喧嚣xiāo

悖bâi论

温馨xīn 龟jūn裂

潴zhǔ

咨询zīxún 胼胝piánzhī

如火如荼tú

繁衍yǎn 羁jī旅

娴xián熟

矗chù立

霎shà时

深谙ān

脍炙kuàizhì人口

亵渎xiâdú

咀嚼jǔjuã

愕â然

蓦地mîdì

疲惫bâi

殷yīn切

祈祷qídǎo 眷恋juànliàn

募mù集

倔juã强

贫瘠jí

呆滞zhì

情不自禁jīn

惺忪 xīngsōng

褴褛lánlǚ

酬chïu谢

参差cēncī

谛dì听

盱眙县维桥初级中学13-14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心驰神往

贿赂huìlù

瑰guī宝

碌碌无为

因地制宜

缅怀miǎn 渊薮yuānsǒu 憬悟jǐng 醒豁huî

舐shì

跻身jī 自出心裁

别具匠心

无所事事

轻描淡写

闲情逸致

惆怅chïuchàng

自给jǐ自足

蹒跚pánshān

咆哮pàoxiào

图文并茂

受益匪浅

令人作呕

无暇顾及

梦寐mâi以求

贮zhù运

隔阂hã

责无旁贷dài 八年级(下)

翡翠fěi 玄奘zàng 坦荡如砥 dǐ

海市蜃楼shân

翌日yì 啁啾zhōujiū

恹恹欲睡yān 秀颀qí 毋宁wúnìng

窒息zhì 争妍斗艳 yán 奇崛juã 宽宥yîu

枯瘠jí

笃信dǔ

盎然àng 臆度yì

忍俊不禁jīn

惦记diàn

丰腴yú 充沛pâi

伫立zhù

马厩jiù

灼热zhuï

槽枥cáolì

分泌mì 仙露琼浆qiïng 花蕊ruǐ

酒酿niàng

睥睨pìnì 伶仃língdīng

负箧曳屣 qiâ xǐ

廪稍lǐn

冻馁něi

反诘jiã

矢志shǐ

哄堂hōng

香醇chún

黯然失色àn

悼念dào

强悍hàn

蠢笨chǔn 倦怠dài 丰腴yú

鸟喙huì 沧桑cāng 麻木不仁

解剖pōu 和睦mù

优柔寡断

戳穿chuō

不屑置辩

万贯家私

魁梧kuí

诬蔑wū

崽子zǎi 俯瞰kàn

纹丝不动

贻误yí

卷帙浩繁zhì

黝黑yǒu 铸就zhù

九年级(上)

泠泠淙淙 língcïng 菩提pú

汩汩gǔgǔ 愕然â

惬意qiâ

颧骨quán 潺潺 chán

嗤笑chī

分道扬镳biāo 惘然wǎng 牡蛎lì

褒贬bāobiǎn

恣睢zìsuī 攒聚cuán

拮据jiãjū

玲珑剔透tī 恍惚huǎng hū 袅袅niǎo 打盹

dǔn

黑黝黝yǒuyǒu 腻烦nì

飞甍mãng 连亘gân 以身殉职xùn

阔绰chuî

拈轻怕重niān唠叨lāodao 旁骛wù

蘸水zhàn

亵渎xiâdú

腼腆miǎntiǎn

胸襟jīn 避讳huì

骈进pián

桑梓zǐ

强聒不舍qiǎngguō商酌zhuï

芥蒂dì

迥异jiǒng

绾wǎn

呓语yì 叩问kîu一泓清泉 hang 颟顸mānhān 嫉妒jí

赫赫â

坯子pī

充塞sâ

孕育yùn

跺脚duî

销声匿迹nì

占卜zhān bǔ

单于chán yú 作梗gěng 阴晦huì

粜米tiào

褡裢dālian

窈窕yǎotiǎo

霏霏fēi

君子好逑qiú

寤寐wùmâi 浩浩汤汤 shāng 琴瑟sâ

晷guǐ 樯倾楫摧 qiáng

探骊得珠lí

岸芷汀兰zhǐ

矻穷年kū 觥筹交错gōng 鸿鹄hú

伛偻提携yǔlǚ

忿恚fânhuì

倏的shū 盱眙县维桥初级中学13-14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笞chī

皱缬xiã 社稷jì 明眸善睐mïu lài

间隔jiàn 老茧jiǎn

miǎo 取缔dì

尴尬 gāngà

邂逅 xiâhîu

考妣 bǐ

撬qiào

瞌睡kē

涸辙hã zhã 黄发垂髫 tiáo揠苗助长yà

轩邈

晌午 shǎngwǔ

麦茬chá

倭瓜wō

菡萏hàndàn 磬口 qìng欹斜qī

玉帛bï

未孚fú

靡mǐ

昳丽yì

朝服衣冠zhāo 间进jiàn 畎亩

quǎn

陛下bì

崩殂cú

法家拂士bì

始龀

kuì 一厝 cuî 朔 惺忪 xīng sōng

拗不过niù

惊诧

睿ruì智

融会贯通 生意盎然

泓hïng 吝啬lìn sâ

瑰guī宝

浮想联翩 驰名中外 妖娆 仙山琼阁 萧瑟 峰峦

翩然 次第 载途 蒌蒿

隔膜

启事 惘wǎng然 幌子

犀锐

物竞天择

鞭辟入里

俨然

气象万千 一暴十寒 披坚执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鸡犬不宁

波澜不惊

chân

箕畚 jīběn

遗孀shuāng

穷匮

shuî东

蹴 cù

裨补阙漏bì quē 陟罚臧否zhì zāngpǐ

刘禅 shàn

突兀wù

五脏六腑zàng fǔ

攘除rǎng 驽钝nú

猥自枉屈水落石出 苍颜白发

老骥伏枥 养怡

一筹莫展

铿锵kēng qiāng

wěi

咨诹善道zōu

挂罥juàn

塘坳 ào 驾驭yù

九年级(下)

恻隐câ

庖代páo 豁免huî

簌簌sù

痛心疾首

天真无邪 蚌埠bângbù

辟门而入pì

闭门羹gēng

杈chà

矜持jīn 腼腆

畸形jī

杳无音信yǎo

溺爱nì 一丝不苟

执著zhuï

驽钝 núdùn 甭bãng

忐忑 tǎntâ

侃侃而谈kǎn 投箸zhù

深恶痛绝wù 烂漫màn 杀戮 lù 一瘸一拐quã 谷穗

吮吸shǔn 娴熟xián 深谙 ān 半身不遂suí

诘责jiã

孙膑bìn

硌gâ 绞尽脑汁

开天辟地

了如指掌

拘谨jǐn

鞠躬尽瘁

重射zhîng(田忌赛马)

震撼

吞噬shì

冗rǒng

寥寥 liáo

大庇寒士bì

震悚sǒng

须臾yú

鲦鱼tiáo 血渍zì

膂力lǚ

白鹤晾翅liàng 惧惮 dàn 撼hàn 率性shuài 笑靥yâ 契合qì 缱绻qiǎnquǎn

绽开zhàn

累赘lãizhuì

侏儒zhū

第三篇:重点初中

重点初中

学校名称校址

大连市第九中学大连市中山区杏林街头60号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大连市中山区共建巷32号 大连市第六十五中学大连市中山区自卫街4号

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大连市西岗区唐山街自学巷26号 大连市第三十七中学大连市西岗区黄河路35号 大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大连市西岗区五四路82号

大连市格致中学大连市沙河口区台山村五一路140号 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大连市沙河口区长兴街8号 大连市辽师大学附属中学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41号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80号 大连市第八十中学大连市甘井子区西南路甘段10号 大连市甘井子区育文学校大连市甘井子区金荣路17号

重点高中

学校名称 校址

大连市二十四中学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217号

大连市第十二中学大连西岗区胜利路76号

大连市第一中学大连市西岗区北京街71号

大连市育明高中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大连市第八中学大连市沙河口区抚顺街永明巷12号 辽师附中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41号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大连市沙河口区解放广场2号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大连市甘井子区华东路校园街3号 大连市第二十高中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500号

大连理工大学属高级中学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大连第十一中学大连市甘井子区新街258号

大连小学综合排名沙河口区李家街小学沙河口区华北路小学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沙河口区书香园小学沙河口区春柳小学沙河口区文苑小学沙河口区绿波小学大连市甘井子区知远小学沙河口区西山小学沙河口区中山路小学沙河口区抚顺街小学沙河口区白山路小学沙河口区南平小学14 沙河口区兴工小学15 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16 沙河口区星海小学17 沙河口区胜利小学18 沙河口区新兴小学大连市甘井子区新甘井子小学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教案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教案重点

走进美术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真累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5雕塑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 徒手画校园

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所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深度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教师)印刷的西藏地图、范画2教学过程a导入1从学校去就近一个书店的路线,分别要求学生用语言或图画的方式进行表达。2出示《藏地牛皮书》中的手绘地图设问:“从这张地图中你又能读取什么信息呢?”3将它和印刷的西藏区域地图进行比较,由学生讲述它们的异同之处,引出课题“徒手画”4用教材中《建筑设计示意图》、《速写》和常见的建筑画、风景画进行对比,让学生相互讨论,认识到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强调徒手画的交流表达的功能b深入浅出1以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埃及旅行笔记中的插图为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语言文字与画图在表达或记录时各具哪些优缺点?体会徒手绘制的插图对文字记录的图解功能2分析画家达·芬奇的设计手稿。这些徒手画的手稿能十分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示设计者的构思3分析设计家秋月繁的产品包装设计的草图4请学生讨论回答:徒手画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有哪些?哪些场合也可以用徒手画示意?你曾经用徒手画表达过你的想法或意见吗?5欣赏各种职业、各种场合中的徒手画c概括小结:师生共同概括徒手画的特点:徒手画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它易画易懂,工具比较简便,在许多场合中,徒手画都能在人们记录、说明、交流、表达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d合作学习1让学生以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家到学校的路线2让学生用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一天的作息e评价反馈:让学生用几句话讲讲这节课的认识与收获 板报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分析: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 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颜料、铅笔、尺(教师)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2教学过程a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点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字体、刊头和标题的设计、编排等知识b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出示课件,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c传授方法,激发创意1提问:怎样进行板报美术字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2学生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进行述说,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最后教师讲评3字体的设计①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楷体、黑体、隶书体四种。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②教师示范书写美术字的步骤③随着电脑技术的运用,出现了许多新设计的字体(出示各种字体的图片、应用实例)d刊头设计与标题编排①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②刊头和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可以采用纯文字或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构成的形式③出示多种图片,开拓学生视野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a提出作业的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刊头,要求具有个性、活泼、色彩明快、简洁b提供创作的建议:注重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独立思考,结合板报刊头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c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a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b选出典型作业,全班欣赏评述,教师小结。①作品是否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统一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找相关图片资料(如各种报纸、黑板报刊头图库),欣赏这些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 鸟语花香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竹子的画法、梅花的画法及花鸟的表现技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竹子、梅花及鸟类2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种的审美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2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评述相关问题,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知识。(1)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学生收集有关中国花鸟画的知识或课前收集各种资料,并加速评述。(2)出示西方静物油画,并与中国花鸟画进行对比,讨论花鸟画的特点。

2、引导欣赏中国画年画作品,体验中国画的人文精神。(1)欣赏宋代花鸟画《出水芙蓉》,使学生分组讨论荷花的象征意思。请学生读一下周郭颐的《爱莲说》,教师分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让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喜欢荷花,感受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人文特点。(2)欣赏宋代崔白的花鸟画作品《寒雀图》。(3)介绍清代诗人马曰璐的诗《杭州半山看桃》:“删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再欣赏海派画家王震的《桃花飞燕》,对比、欣赏、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诗情画意。(4)欣赏并评述近现代潘天寿的《雁荡山花》。

3、感受体验中国画,学生在宣纸上尝试各种笔墨效果。(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2)评述自己的作品。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内展示,师生共同分享创作的喜悦。(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工具作画的感受。设计的魅力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不同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并能进行简单的评价2通过对工业产品的欣赏与评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素养3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与享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分析: 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经典设计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工业产品的图片资料(教师)课件2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欣赏教材第2页上的范例以及在屏幕上出现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张椅子?为什么?市面上的椅子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怎样才会有时尚又耐用的产品?)(2)点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分析讨论,激发创意(1)师生讨论:如果让我们设计一张椅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色彩?达到什么功能?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2)学生互相讨论在生活中可见的工业产品,说说各自印象最深刻的产品设计并谈谈理由c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结合课本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国外的经典设计作品,分析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熨斗被称为“海浪线”呢?把柄上曲线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壶嘴上的小鸟又是用来干什么的?瑞士军刀设计的独特之处在哪里?“路线大师”巴士的外观设计遵循了什么色彩原理?协和飞机的设计有什么特点?(2)通过实例来分析设计规律,说明设计离不开人们的创造劳动,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工业美术设计的艺术涵养d表达感受,层层深入(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2)教师补充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价的方法。e布置作业,学会评述(1)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工业设计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审美观,进行综合评述(2)组织学生互评、自评f收集自己身边的工业产品实物或图片资料,并对它们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迎接新的一年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新年装饰物得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的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分小组收集新年的资料,准备几个本地流行的过年的游戏或了解相关习俗。(教师)能展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过新年的录像、图片文字资料、音乐。2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展示与本科有关的过新年的录像,导入课题。请学生把本小组收集的过新年的资料以网页的形式展示给全体学生,并请学生给你说一说新年的起源,各民族、各地区迎新年的情景。

2、鉴赏与表演。教师展示过新年的图片、录像,并配以《喜洋洋》等北京音乐,让学生感受过新年的氛围。说说本地区过新年的习俗。

3、方案征集。(1)全班分组讨论活动方案。教师提示活动的基本要素:活动的资金与预算、活动的目的、活动中要用的道具、活动需要的材料等。(2)请学生介绍本组的活动策划方案,评判出优秀的方案,确定本班的迎新年场景设计的具体方案。

4、任务布置。选取最优方案后,班长给各小组组长分派不同的准备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责任,学习合作技能,并给予课内外的指导。

5、课内小结。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阐述各民族、各国过新年的风俗。对下节课要带的工具作一下强调,明确各组寻找材料的任务,并说明材料的选择可以多样性。齐白石

教学目标:

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2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3)讲解齐白石生平:出身贫穷,自学成才(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魅力3布置作品,表现感受。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2)提供评价建议:<1>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2>作品是都有创意,与众不同;<3>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与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艺术风格。毕加索

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及对世界多元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绘画工具;(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教师出示《格尔尼卡》,提问:作者是谁?作品名称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2)请学生认真“读画”,用自己的语言把见到的画面内容如实地简单描述出来(不要求想象发挥。)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1)教师提问: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你想从哪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作品?(提示:可从材料、构图、色彩、线条、肌理方面入手。)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懂得艺术家在使用线条、色彩时,都与创作的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它对后来的各种现代派 都产生过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立体主义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怎样在平面的画面上画出具有三度乃至四度空间的立体自然形态。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受到挑战,画家们因而有理由以更适应现代观念的科学法则来表现自然。这个法则就是按结构重新组建物体的形象。(2)教师归纳。色彩为黑白灰,突出了恐怖氛围。构图饱满,充满动荡不安,破碎的形式融为一体,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提出问题:作品有什么意思?怎样来评价这幅作品?归纳:画家采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富有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蕴含了画家愤懑的看机,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1)请同学观看“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事件的录像(或有关图片资料),并相互讨论。(2)请学生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幅画,形式材料不限。(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提供评价建议:<1>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2>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现代生活得视觉语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标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和掌握标志的种类、特征以及设计方法;

3、欣赏作品,体会现代标志的美感。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提前准备:(学生)标志设计的资料。(教师)多媒体设备、中外优秀标志设计作品。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1)用多媒体设备演示一系列交通和公共场所标志。(2)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示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标志?这标志都有哪些特点?(3)演示中外标志设计中的经典作品,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他们较熟悉和喜爱的标志设计,可以边演示边进行讲解。

2、深入教学。(1)演示课本中的标志设计。内容包括“中国联通公司标志”、“windows软件标志”、“美国麦当劳公司标志”、“北京神本2008奥运会标志”及不同国家的奥运会标志等。演示重点是“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标志”及其设计步骤。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讲解各国的奥运会标志,向学生讲述标志的象征意义及标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2)重点演示“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标志”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步骤,提示学生思考:该标志的造型象征什么?五种色彩个代表什么含义?体现了那些文化内涵?演示其他国家的申办奥运会标志。提问:不同国家的奥运会标志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提示学生从不同标志产生的文化背景因素进行思考。(3)组织学生讨论:标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标志在现代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待学生讨论后,教师作出补充,然后进行归纳。

3、课堂延伸。根据课文中出现的几个国家的奥运会标志,寻找这些国家的相关资料,了解背景知识,一遍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设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4、布置作业。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公共标志的含义。

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以协作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得意识。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环境标识设计图片;(教师)多媒体设备、中外优秀环境标识设计作品。2教学过程:(1)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各种手段,如走出户外实地观察、利用相关网站等,了解标识设计的形式和特点。(2)由欣赏作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环境标识设计,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下有关标识设计的资料,结合标识设计艺术的特点去赏析作品。

2、深入教学:教师领导学生到校园各处看看,引导学生从环境中发现美,激发学生美化坏境的强烈愿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一些标识设计用相机【拍摄下来,然后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分为“环境标识设计的特点是什么”,“哪些坏境标识设计存在缺陷,如何记忆改进”等,最后,引导学生用设计草图或模型制作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只作启发式指导,不加是非评判,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由思维空间。

3、课堂延伸。美术老师安排一些可与时间,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公园、展览馆、广场、街道等场所实地观察环境标识设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环境标识设计的热情。教师应抓住时机,鼓励他们学好标识设计,肩负起美化环境的重大责任。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公园、商场、街道…都成为美术教师开展教训教学活动的场所,美术课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美术教学的社会意义。

4、布置作业。为自己的校园设计一件环境标识作品,要求构图简洁、明快、设计思路清晰。图表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体会图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图表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运用电脑或其他工具绘制图表。

3、培养学生利用图表工具进行工作交流,传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等工具材料;(教师)各种类型的图表挂图或幻灯片、录像。2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1)带领学生观察学校附近几条主要街道路线,要求学生分别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表达。(2)展示“在生活中的道路指示图”,提示学生思考:从这张图表中能识别出道路交通中的哪些信息?(3)学生比较自己手绘的道路交通图与范围中的道路指示图有何异同,哪些形式更利于表达交通洗洗,引出课题《图表设计》。(4)用教学挂图展示各种类型的图表作品,让学生讨论不同类型图表的形式特点及其所表达的信息,教师强调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形式的图表来表达。

2、深入教学。(1)以“树形示意图表”为例,分析图表设计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让学生讨论树形示意图表与道路交通图表各有什么特点,各有哪些优缺点。(2)学生讨论并回答:“树形示意图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领域使用。教师提示:如学校机构。(3)分析“多媒体图表”,让学生展开讨论:文字和图形在图表设计中的作用。(4)分析“统计图表”的形式,统计图表能十分具体、直观地传达信息。

3、布置作业。让学生以自己的几次测验成绩为内容做一个统计图表。

4、课堂延伸。通过演示各类图表范例,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图表形式,要求学生做一个社会调查,并以草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联系,使学生理解中国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山水画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节奏感不同的背景音乐。2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1)播放一段古琴音乐,组织课堂教学。演示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品范画,教师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使学生对作品有较详细的了解。(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体会作品的已经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提示学生能够思考: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已经?

2、深入教学。(1)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诗朗诵,朗诵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感受诗词中山河雄伟的气势。(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的意识,分别从绘画角度、历史背景角度、文化角度、作者的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欣赏。(3)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各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诗情画意?(4)组织学生分析: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教师归纳总结。

3、布置作业。让学生归纳出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4、课堂延伸。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山水画作品,体会不同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暑假生活记录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封面设计、板式设计。

2、通过制作记录册,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现规划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记录和感悟,进而懂得珍惜光阴的道理。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几本不同装订形式的书籍、纸张;(教师)几本开本不同、装订各异的书籍、教学录像或幻灯片2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1)以录像或幻灯演示书籍发展历史,内容重点在于比较古代书籍与现代书籍在形式、装订方面的区别。(2)提示学生思考:现代书籍与古代书籍相比,有哪些优点?(3)演示“暑假生活记录册”资料图片,请学生能够回答:生活记录册与书籍有何区别?(4)教师说明:生活记录册实质上就是书籍,引导出本科的学习内容。2深入教学。(1)请学生观察自己的书本,了解书得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数的了解做简要介绍(2)教师示范一本标准书籍,详细介绍书籍的基本结构及其名称(3)请学生将准备好的整开纸对着,再对折…折六次,体会书籍开本大小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哪些书适合用大开本,哪些书则适合用小开本?教师说明:根据特殊需要,还有异性开本的书籍(4)用实物或录像展示装订风格各异的书籍,让学生分析哪种装订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5)教师讲解装订知识及其技巧,并操作演示其中一种装订方法3布置作业。设计一本16开本空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并装订成册4课堂延伸。组织学生到印刷厂参观,观摩书籍的制作程序。北京故宫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馆藏品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2、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教师)故宫博物院影响资料、录像机或多媒体设备、故宫藏品资料、《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的影响资料。2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1)录像放映故宫博物院影响资料,配上北京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特点及功用,说明故宫在明清时期作为皇宫,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现在被作为国家博物院,保存着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2、深入教学。(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让学生欣赏作品《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话中的重要作品,设色彩鲜亮。教师讲解北宋青绿山水话的风格特点,提示学生思考:北宋青绿山水与现代重彩山水有何区别?(2)作品赏析《韩熙载夜宴图》。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将图中的五个局部分别放大,供学生更清楚地观察韩熙载本人的不同申请。提示学生思考:韩熙载与众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分析作品形式及意义。(3)作品赏析《清明上河图》。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按照画面顺序从左至右,犹如沿途观赏一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提示学生联想:自己在家乡的庙会、集市是否观察过类似场景?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民间风俗画,庙会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教师对故宫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文物做简要介绍。

3、布置作业。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或互联网,让学生查找、欣赏一些具有传统价值的中国画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巴黎罗浮宫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罗浮宫内藏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欧洲古典艺术作品。

2、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多元文化的艺术修养。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罗浮宫的相关资料;(教师)录像机、罗浮宫三宝图片等相关作品资料。2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1)将罗浮宫平面图通过录像放映出来,线整体放映,后局部放大,标出参观路线。(2)带领学生网上游览罗浮宫。通过网络教学,首先官场罗浮宫的建筑外观,然后进入博物馆内部。教师逐一向学生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罗浮宫作为艺术博物馆的特征。(3)教师提示:学习本课应与上一课的背景故宫联系起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比如:同样因为是预艺术博物馆而闻名,但罗浮宫作为中世纪城堡,故宫作为皇宫,其建筑风格迥然相异,所收藏的艺术品也有很大的不同。

2、深入教学:(1)展示罗浮宫的雕塑作品时,重点讲述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在西方艺术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2)欣赏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绘画风格以及故事情节两方面加以关注。(3)《自由领导人民》是一幅气势庞大的战争题材美术作品。在欣赏该作品时,录像放映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资料片端,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4)利用录像或多媒体演示其他作品图片,并加以讲解。(5)组织学生讨论欣赏后的体会。

3、布置作业。(1)组织学生制作一个网站,内容以欣赏欧洲古典美术作品为主,然后再往上发布。(2)以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区别和联系为题,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表述15 设计的魅力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不同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并能进行简单的评价2通过对工业产品的欣赏与评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的基本素养3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与享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分析: 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经典设计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设计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工业产品的图片资料(教师)课件2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欣赏教材第2页上的范例以及在屏幕上出现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张椅子?为什么?市面上的椅子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怎样才会有时尚又耐用的产品?)(2)点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分析讨论,激发创意(1)师生讨论:如果让我们设计一张椅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色彩?达到什么功能?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2)学生互相讨论在生活中可见的工业产品,说说各自印象最深刻的产品设计并谈谈理由c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结合课本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国外的经典设计作品,分析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熨斗被称为“海浪线”呢?把柄上曲线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壶嘴上的小鸟又是用来干什么的?瑞士军刀设计的独特之处在哪里?“路线大师”巴士的外观设计遵循了什么色彩原理?协和飞机的设计有什么特点?(2)通过实例来分析设计规律,说明设计离不开人们的创造劳动,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工业美术设计的艺术涵养d表达感受,层层深入(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2)教师补充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价的方法。e布置作业,学会评述(1)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工业设计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审美观,进行综合评述(2)组织学生互评、自评f收集自己身边的工业产品实物或图片资料,并对它们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学生)铅笔、见到、胶水、橡皮、铅笔纸等;(教师)优秀贺卡作品,包括电子贺卡。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6页与第7页上的资料。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2)讨论: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3)小结: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再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2、开拓思路,激发创意。(1)讨论:主题是什么,提示: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运用什么图案为主,提示:蜡烛。为什么人们常选用蜡烛作为设计符号或象征物来比喻老师呢?提示:燃烧自己,着照亮别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食物来比喻老师呢?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7页所介绍的意外,还有没有别的?你喜欢第7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2)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室的诱导下,托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主题:制作一张教室节贺卡,可以采用绘画也可采用电脑制作的方式。要求: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的贺卡设计知识,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表达出对教室的祝贺与热爱之情。<1>学生设计小样,在十五投影仪上投放或在屏幕上放映,陈述设计意图。<2>师生讨论,学生进行小样修改、完善。<3>学生完成设计制作。(4)学习评价,深入体会。<1>学生作业互评,师生小结本课的内容。<2>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有:能否热情参与讨论和展示作品的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并把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体现在设计中;能否用口头和文字的形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选择这种贺卡制作方式的理由,包括材料的运用、折叠方式的选择、色彩搭配等。卡通天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卡通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2、通过对卡通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想结合,提高学生对卡通艺术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御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卡通艺术形象,并尝试将卡通形象也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个,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学生)各种卡通道具、卡通资料等(教师)课件《卡通世界》、《海底总动员》视频及各种卡通形象等。

2、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欣赏评述:(1)教师出示课件《卡通世界》,首先出现《海底总动员》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卡通电影的同时,感性认知卡通艺术形象。(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说说还见过哪些卡通形象。(3)引导本课的学习,在欣赏评述中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在描述的同时,运用自己带来的卡通形象进行表演,以加深对卡通艺术的印象。

2、加深理解、强化概念。(1)出示课件,欣赏其他卡通形象。(2)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艺术形象,能不能给他们一个统一名称?学生回答:卡通形象。让学生谈谈他印象最深的卡通形象是什么,说说该形象的特征。(3)继续提问:什么事卡通?学生发言(4)课件展示卡通概念,并用各种图例解释艺术手法在卡通中的运用,加强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3、理解分析,明晰种类。(1)教师提问:卡通艺术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那么卡通艺术又有哪些种类呢?学生自己分析归纳。(2)课件展示以下内容:卡通图书连环画、卡通连续剧、卡通影片。请学生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影视片、卡通连环画,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未下节课的创作做好铺垫。

4、巩固新知,课外拓展。(1)请学生归纳本课的知识点,回顾本课的内容,加深对卡通艺术的了解。(2)要求学生课外制作卡通艺术的幻灯片文件,或者制作介绍卡通艺术的海报,也可以撰写文稿,采用黏贴卡通图片的形式在学校画廊里举行一次展览。美丽的西湖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彩以及水彩风景画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水彩风景画的技法,学习用湿画法、干画法表现自然景物。

3、感受西湖身后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西湖的传说、诗词等。(教师)音乐、有关于西湖的图片、课件。

2、教学过程——

1、感受西湖的美。(1)课件演示:简介西湖以及西湖的历史,展示西湖十景图片: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等。(2)欣赏湖心亭、小瀛洲、泛舟湖上等湖光山色,用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的已经。

2、表达西湖的美。(1)学生表达对西湖美景的感受,游玩过西湖的同学讲一讲切身感受。(2)学会僧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油管西湖的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文人贤士对西湖赞誉的诗词等。(3)教师评介:西湖是历代文人贤士共同筑建的一个天然大盆景,春夏秋冬、阴晴昏晓、雨雪风霜,不同的情景会给人不同的情感。出示图片:晴西湖、雨西湖、雪西湖,由学生讲述、讨论他最喜欢什么时候的西湖,它具有怎样的美。(4)教师总结:西湖有秀丽的美、淡雅的美、恬静的美。

3、欣赏水彩画。(1)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水彩画《春到西湖》、《断桥残雪》、《满湖曲折》。(2)讨论:这些水彩画是否表现出西湖的美?是怎样表现的?(3)对满湖曲折一画的欣赏,可以结合摄影图片,感受“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已经们指出同一景点同一事物,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取决于作者对大自然的不同感受和当时的心境。

4、分析水彩画的艺术特点。(1)师生共同讨论水彩画的艺术特点:轻快、朦胧、淡雅。由学生谈谈它还适宜表现什么样的景物。(2)教师展示并介绍水彩画工具和材料,结合潘天寿先生的《荷花图》,请学生说说水彩画与我国传统水墨画有什么相同之处。

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水彩画工具。巧用身边的材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实践,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得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学生美得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掌握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学生)瓦楞纸、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教师)课件、瓦楞纸造型作品。

2、教学过程——

1、以“鱼的造型非常丰富,如果表现时不用画笔,而是用其他材料进行造型,你会用什么材料来做”来突出本课的特点,导入新课。

2、学生能够分析教材上的作品:艺术家是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感受不同材质的巧妙应用及丰富的造型。

3、学生讨论瓦楞纸这一材料的质感和使用方法,如:怎样变化纸的形态可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最适合表现什么题材?纸材通常用割、卷、折、叠等不同方法,丰富其表现力度。

4、展示瓦楞纸制作的作品,欣赏范例并同时分析其构思和制作的技巧。提示:学生分析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5、除了瓦楞纸,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各种主题?学生思考并交流。提示:结合教材分析,如用废旧报纸等。

6、学生实践。要求设计以纸质材料为主的装饰物,可建议使用瓦楞纸来设计制作。

7、教师及时指导,对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是做可进行讨论并鼓励。

8、学生交流作品并自由表达制作感想,可自评、互评。瓷器的风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陶瓷工艺有所了解与认识。

2、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中国陶瓷,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陶瓷艺术做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中国陶瓷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陶瓷资料及文学作品(教师)多媒体课件、陶瓷实物。

2、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陶瓷及其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师点评、学生互相交流评述。

2、陶瓷基本知识的学习。(1)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对比,讨论区分陶与瓷的方法。(2)学生归纳观察与讨论的结构。提示:用料不同、烧制温度不同、吸水率不同、敲击声音不同等。

3、历代陶瓷欣赏(1)教师介绍陶瓷的产生与成熟过程。<1>由陶到瓷的发展过程——夏至战国的原始瓷。<2>青瓷的成熟——汉代青瓷。(2)唐朝、五代的青瓷“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的全盛期。对秘色瓷花口盘与汉代成熟青瓷的釉色做对比。越窑秘色瓷花口盘极力追求釉色如玉,以釉装饰作为装饰主流。提问:唐代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对陶瓷艺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越窑瓷器美在哪里,哪一方面最吸引人。(3)欣赏宋代五大名窑瓷器。阐述宋代审美观对青瓷产生的影响,老师讲解有关“弃定用汝”的原因。引导学生说说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特点,有什么特制之处。(4)引导欣赏明清彩窑。欣赏明代青花瓷《清华群仙庆寿图罐》。了解瓷器的装饰工艺;了解瓷器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关系。

4、欣赏、评述练习。教师出示意见瓷器,请学生观察,分组讨论,再进行评述。

5、小结。流光溢彩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方工艺美术中的重要内容——玻璃器。

2、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玻璃器,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西方玻璃艺术作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玻璃资料及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玻璃实物等。

2、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玻璃器及其相关的图片、资料,并互相讨论及评述,教师小结。

2、了解玻璃的基本知识。(1)了解玻璃的起源。讨论并说说玻璃制品与陶瓷的区别。(2)介绍艺术玻璃的知识。

3、引导欣赏世界各国的玻璃艺术,感受玻璃材质的特殊美感。(1)引导欣赏法国《蓝色洒金荷叶形缸》、《刻有花卉纹样的花瓶》、《白地橡实纹瓶》、比利时《套黄色车刻瓶》等。(2)请学生说说艺术玻璃的类别。

4、了解玻璃制作工艺。(1)展示玻璃艺术制作的相关资料,播放相关的录像。(2)了解玻璃工艺的集中方法,如车刻玻璃。

5、玻璃与生活。(1)展示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玻璃艺术。(2)想一想并说一说艺术玻璃的价值与作用。

6、欣赏平素。说说说对玻璃制品的感受。神奇的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电脑这一现代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初步学习用于美术创作的主要电脑软件。

2、尝试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进行简单的网页设计。

3、通过欣赏电脑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深刻认识电脑这一神奇的工具,引发学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欲望。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手机自己感兴趣的电脑美术作品;(教师)补充手机运用于其他不同领域的优秀美术电脑作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数码相机和相关电脑绘画软件及图像处理软件。2教学过程——

1、欣赏评述,激发兴趣。(1)展示教材第3页《被腐蚀的水乡风景之一》和水乡风景素描作品一幅。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这两幅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主要分析作品的画种和使用工具的区别)。教师归纳:这两幅作品表现的都是水乡风景题材名单在画种以及使用的工具方面有所不同。一幅是我们最常见的用铅笔进行实地写生的素描作品,而另一幅作品是在电脑上运用图像软件,将一幅素描作品加以图像编辑创作的意见数码版画作品。运用电脑进行照片润色、图像编辑、彩色绘图等,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广告设计者得得力助手。(2)欣赏《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动画。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制作的软件工具、使用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作品的造型、色彩、标清、动态等,围绕如何体现足球“融合、团结、合作”的主题尽心该讨论。教师介绍:这是2002乃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改变了过去把动物拟人化的形象。它们是一大二小来自太空的三个被称为“ATMO”的精灵。其中一只年长高个子的领袖浑身金色,手举一只足球,取名为“阿托(ATO)”;另两只小些的,紫罗兰色的取名为“卡兹(KAZ)”,蓝色的取名为“妮可(NIK)”。年长的金色精灵像是古代东亚勇士,两个年轻的精灵则头上长着触角。这一利用高科技创作的吉祥物,生动有趣,是人充满幻想,并且考虑坚固到了个中国文化的因素。据介绍,这些外太空的精灵生活在大气层,踢着“太空版本”的足球,象征着“融合、团结和合作”。(3)观察教材上的其他作品,与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电脑没事作品,进一步认识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的广泛性、使用性和效率性。讨论以下问题:这些作品创作的主题分别是什么?属于那些不同的设计领域(网页设计、海报设计、工业设计、景观效果设计、展示设计)?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利用电脑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你知道这些作品时用哪些电脑软件进行设计的?在计算机应用日趋广泛的今天,你人文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创意和平设计,有哪些强大的功能和意义?

2、讨论分析,掌握方法。(1)教师运用数码相机,现场给全班同学拍一张集体照,将集体照存入电脑,或用扫描仪输入自己或学生的作品,教师还可以直接在电脑绘画软件中进行写生创作或将电脑中未经加工的图片跳出,随后用photoshop软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买得到一张类似油画、水墨画等效果的精美作品。让学生在观赏老师现场进行电脑创作的演示过程中,直观感受用计算机进行美术创作的魅力。(2)认识工具栏。教师一边在电脑上操作,一边对学生进行介绍:photoshop软件中截面主要由菜单栏、工具箱、浮动面板三部分组成,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工具箱一栏主要由哪些工作?除了初上用文字介绍的重要工具外,说说这个工具栏中其他符号的名称(还有着色工具、喷枪、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等),也可以用文字在教材上进行注明。这些工具分别有什么作用,与真实的美术创作工具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些工具有时如何操作和使用的?(电脑工具使用方便、效果显示快)。移动工具:移动选区被的内容,如果没有选区,则 移动整个图像。套索工具:自由化出选择范围,适合选择较小的不规则区域。画笔工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大小、边缘和软硬程度不同的画笔。选框工具:用来产生矩形或椭圆形的选框。着色工具:用来选择“颜料盒”中的颜色,还可以画出从前景色到背景色的渐变效果。文字工具:利用文字工具来改变文字的大小、字体和颜色。缩放工具:用于图片的放大和缩小。橡皮工具:擦去不需要的部分。裁切工具:选定不需要的部分,进行裁切。图章工具:用来复制特定的图案。修士图像偶给你举:对图片进行模糊、锐化、涂抹的改变。(3)电脑图像的处理。<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教材中的六只苹果图片,第一只是未经过电脑处理的苹果,请学生能够观察对比后面五只苹果经过电脑“模糊、光照、变色、透视、扭曲、三位图像制作”图像处理后,有哪些区别并产生了那些不同的效果?学生讨论交流。<2>教师讲解并演示苹果图像“模糊”效果的制作方法。前面我们认识了许多工具,大家一定感受到了photoshop的强大功能。其实,PS的滤镜功能也是功不可没的。打开“滤镜”菜单,会出现PS的十四组自带滤镜,每一组又包括多个效果各异的滤镜,总共有90多种效果的滤镜。“滤镜”是一些继承的特效但愿,只需做简单的设置,就能创作出不俗的作品。刚才我们看到的集中图像处理效果,都是在滤镜菜单中完成得。以苹果图片为例,选择“滤镜”菜单,一次指向模糊到径向模糊,单机鼠标左键,则弹出径向模糊对话框,上面有数量、模糊方法、品质,如设置数量为20,模糊方法为转动。品质为好,单击“好”按钮,一个很有动感的旋转苹果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模糊工具主要起到一个软化硬边缘的作用,产生模糊的效果。使用滤镜的基本操作步骤:

1、在要添加滤镜特效的图片中创建选区,若对整幅图操作,则不必监理选区。

2、从“滤镜”菜单中选区一种特效滤镜,弹出对话框。

3、结合预览效果,设置滤镜对话框里德选项和数值。

34、对效果满意时,单击“好”或“确定”按钮,完成了滤镜效果。(4)学生作业。

1、在电脑上尝试利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工具栏”及“滤镜”功能,对电脑中未经加工的图片,进行“版画”效果的处理。

2、运用PS软件中的工具栏和滤镜功能,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水墨画”。青春风采

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服装设计方法。

2、尝试运用手绘线描、剪贴或材料拼贴,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和服装搭配联系,并尝试服装展示。

3、进一步了解着装的意义和服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对着装美得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能力。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穿着校服上课,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到同学或家长处进行一次“你心中最喜欢的校服”的情况调查。(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收集补充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教师穿校服。设计调查表。2教学过程——

1、服装展示,情景导入。教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有人说“服装是无声的语言,服装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服装的美能使自己显得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服装的欣赏。(1)请一男一女学生上台展示身上的校服。教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分小组对校服的使用情况作了一次社会调查,下面请个小组长将调查情况向全班同学作一个简单的汇报。说说喜欢校服的有多少人,不喜欢校服的有多少人,认为校服还可以的有多少人,为什么?在校服的款式、面料、质量、价格等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2)观赏教材上的小法,小组讨论交流:你们喜欢这样的校服吗?为什么?你对于运动款式的校服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学生穿校服好看吗?你最喜欢穿什么款式的校服?怎样的校服最适合你?教师:以细条纹和小方格为调的校服,配以深蓝色和白色的衣领和袋口,起到了一个点缀调和的作用,学生运动装轻松、便捷、活动自如,给人以一种青春靓丽、充满朝气的感觉。硕士学位服和博士学位服更是追求和向往的服装。(3)欣赏教师的校服,请学生进行评述。教师:一套好的有特色的校服是学校最好的招牌。校服对于改善学校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教师和管理者营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和校园氛围。校服可以是学生区别于社会其他人,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作用。还可以是同学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精神。但校服必须做到符合学生心理、质量过硬、价格合理。

2、图片欣赏,深入探究。(1)展示装与成衣装图片赏析。厨师教材上的职业装与展示装图片,启发学生观察比较:这两套服装在穿着对象、品种用途、款式造型那个、使用功能、色彩搭配、材质运用、风格特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可参考教材上的介绍,讨论后发表意见)。展示装是指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代表最新的理念和思潮的服装,并利用音乐灯光,通过模特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展示的,也称为“艺术装”。成衣装是指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普及的穿着,例如工作服、运动服、休闲服和晚服等,其中的工作服也称职业装。从产品的角度分主要有西装、时装、夹克、中式、西式服装、制服和特种服装等。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职业装和展示装?(2)欣赏服装展示录像。(3)教师小结:其实服装的种类还有很多,不同场合、体型、年龄、性格、职业,就有着不同的服装造型。服装不但具有展示人体、修饰人体的作用,更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念,表达出自己的品味和个性修养。奇特的视觉图形

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特的图形,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了解这些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

2、能够运用空间、敏感、形色、错觉等美术语言对美术图形进行简单的评述。

3、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能够尝试运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游去的图形,拓展直观想想的空间。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常用绘图工具、纸张;(教师)课件。2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提问揭题。(1)播放图1,请同学们猜一猜:“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并请同学谈谈你看到的是什么内容?(2)在学生产生争论之后,师生共同解析。(3)揭示今天的课题:《奇特的视觉图形》。

2、图形体验,师生互动。(1)请大家看看并谈谈《上升与下降》教材第12页这张图形的奇特之处在哪里?(2)讨论后教师小结:这张作品给人们一个奇妙的时空反转世界,空间的上下、左右、内外、前后乍看似乎合理,然而仔细一看,却又是处于矛盾之中。在画图中,图形和底纹不在安分守己,底纹会转换成图形,而图形也会转换成底纹,二维平面的图形还会变成三维立体的物体,三维立体的物体也可以转换成二维平面的图形。图中的阶梯就是一个典型。(3)教师简介作者。(4)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并探讨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新奇在哪里?比如说图2:究竟是静的还是动的?教师提示观察的方法:注视图片一分钟,你发现了什么?教材中的《电灯数》的新奇之处在哪里?

3、启发想象,自助探究。(1)在欣赏了一些设计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讨创意图形怎样设计?学生讨论、回答。(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出新的分类:通过欣赏、对比了解一个图形一般有图案部分及衬托图案的两个形,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图形创意中,往往把两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如图3中,张着血盆大嘴的鳄鱼嘴里,正好是一只可怜的白天鹅形象,人们不禁为正被吞吃的白天鹅担心、愤怒。(3)小结与提升:较早对图形与底纹之间的互换互借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鲁宾,他的《鲁宾杯》(见教材14页)就是的一个精彩的例子,你认为是一个酒杯还是两个人头的侧面像?【解析】两种解读都能看到。但是,在任何时候,你都只能看到面孔或只能看见酒杯。如果你继续看,图形会自己调换以使你在面孔和酒杯之间只能选择看到一个。格式搭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使这个经典的背景幻觉图广为人知。鲁宾是从一张19世纪的智力网聚卡片上获取的灵感。鲁宾在研究中指出:凡是被封闭的面都容易被看成是图,而封闭的这个面的另一面则会被看成是底纹。在一般情况下(其他因素相等),较小的鱼鱼或更为封闭的区域容易看成是图,较有意义的区域可能被看成是形。而当两个毗连的区域中,图形和图形没有较大的区别,或者图形之间虽然差异较大,但是互为依存,无法单独分开,图形即底纹,底纹也就可以成为图形,正形与负形正是运用了这种视觉可调节的特点。中国的八卦图形就是非常典型的正形与负形的组合。

4、布置作业,表达创意。(1)请同学们利用正形、负形的关系,设计一组奇特的图形,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构思。(2)要求:生动、构思巧妙、奇特。(3)下课前请同学们上台展示并表达自己的创意,教师应以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让世界更美好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同事在活动中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现实生活关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给你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并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运用于生活实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各种海报、环保资料等。(教师)课件、《地球之肾—湿地》、《生命之水》等环保视频及各种环保海报。2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欣赏评述:教师出示《地球之肾—湿地》、《生命之水》等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环保片得同时,感性认知地球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介绍他们所见到过的环境污染引起的时间或现象,不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该如何行动?引入本课的学习,在欣赏评述中举例分析教材中典型海报的意义。

2、加深理解,明确概念:(1)出示课件,欣赏其他海报。请学生分别从作品的特点加以评述,归纳海报设计的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与表现形式。让学生谈谈她印象最深的海报设计是什么,说说该作品的特征与表现性形式(教师适当引导,从美术语言上加以分析、理解)。分析公益海报的要素有哪些?(2)课件展示公益海报图片,并用各种图例解释各种艺术手法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嘉庆对海报内容的深入了解。即图案、色彩、构图、文字、创意等。举例说明《酒鬼雕塑家的杰作》:主体色是黄色更能吸引人的眼光,运用叠加的汽车组成一个酒瓶的造型,同时在色彩上同黄底色形成反差,突出酒瓶的形象,在酒瓶的顶上注名“酒鬼雕塑家的杰作”,几句讽刺意义,下面的文字注明了它的危害,而平瓶底的文字更指明了该海报的主题:珍惜生民那个,禁止酒后驾车。

3、理解分析,明晰构成:(教师):公益海报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一个成功的公益海报的结构要素有哪些?它是怎样组成的?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课件展示《心灵之窗——目染篇》,让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具体分析,即与主图有关的文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图、表达的文字等。请学生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公益海报,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4、巩固新知,即兴创作:请学生归纳贝壳的知识点,回顾本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公益海报的了解:色彩、图案、构图、文字、创意等。要求学生在分析、欣赏课件展示作品的同时,以“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设计一张环保公益广告,主要突出创意的指导。在课后举办展览,自评与小组互评想结合,选出最佳创意奖。以刀代笔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木版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通过绘、刻、印的一系列的制作时间活动,使学生逐步熟悉版画的制作步骤,理解版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以刀代笔的造型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根据版画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构图知识有创意地构思并印刷版画作品。

3、通过欣赏版画作品,使学生对版画艺术的表现语言有初步的认识,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木刻刀、木板、木蘑菇、印纸等工具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油墨、滚筒。2教学过程——

1、对比认知,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国画(韩国木秦作品)、油画(汤小铭作品)、版画(赵延年作品)、雕塑(许叔阳作品)四幅鲁迅先生人像作品,请同学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画种?不同的画种又带给我们怎样不同的视觉感受?(2)课件定格在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先生像》上,请同学们谈谈欣赏感受,教师归纳:本幅作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体现了木刻作品单纯、清冽、鲜明的表现特征,刀在模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艺术感觉,果断、直率的刀法更富有感染力。导出课题《以刀代笔》,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26页,本节课我们就要来学学如何以刀代笔作画,先自习一下书本上的不能花知识,欣赏一下其中的版画作品。

2、欣赏感悟,清华概念。(1)多媒体课件相机展示书本范画:《村寨》、《开江》、《春潮》、《交往》。教师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版画的定义?版画作品与一般的绘画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版画的分类?(2)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版画作品的同时,教师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对版画作品的观察、比较、讨论来引导他们的体验,感悟版画的形式美,并让他们多谈自己的感受,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位。(3)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答案总结归纳:版画以板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它们不同于一般的绘画,一般的绘画是用笔或其他工具在纸、布等材料上通过勾、画、点、涂直接绘制而成的。版画与之相比漫游者较多的工艺制作过程,在设计好画稿后,还要用某一种平面材料制成印版,然后再用印版在纸上或某种平面上印成画面。人们从事版画创作,画画、制版、印刷三者缺一不可。比较其他绘画而言,版画通常被人们称为“简洁的艺术”。根据板材的不同,版画可以分为木板画、铜版画、石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木版画又称为木刻,是版画中最主要的样式,也是初学版画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黑白木刻更是以刀法、刻法加上单纯的黑白语言来体现版画的魅力。同时对同学们进行过讨论的范画作一些简略的补充:《春潮》创作在改革开放之初,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同一方向飞翔的鸟儿,同一方向澎湃冲击的海浪,给人一种齐头并进的感觉,在形式上塑造了一种重复的美;《交班》表现石油工人斗志和风貌,画面是雄伟多姿的油井平台和工人下班矫健身姿,或是凝重厚实的油管组合排列,画面雄浑大气,构图明快,已经深邃。

3、传授方法,互动探究。(1)刚才我们了解木版画与一般绘画的不同之处,不同的绘画步骤当然需要不同的作画工具,那么木版画创作又需要哪些工具?根据同学们所说的答案,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相继展示:木刻刀、板材(可以选用梨木、三夹板、纤维板凳)、油墨、滚筒、拓印用的纸张等工具材料。(2)课件演示木刻的基本步骤:绘制画稿,刻出主体形,刻出背景,刻出细节。让学生了解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3)师生互动:老师演示用不同的刻刀(切刀、平刀、员三角刀)刻相同的点和线,却印出不同的效果,学生观察后谈谈它们可以表现什么样的事物或场景。

4、以刀代笔,尝试体验。(1)让学生大胆地以刀代笔使用各种木刻刀做不同的线条联系,也可以随机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2)尝试把刻好的版印出来。因为版画的最终效果是通过印刷完成的,就黑白木刻而言,要注意两点:一是上墨、二是拓印。先用调墨刀在墨台上调好油墨,再以均匀滚墨,油墨要薄而适量,不可太厚太多以免版画线条模糊,如墨量太少也不易印黑。把油墨滚好后就可铺纸(以铜纸或宣纸为佳)印刷了,再用各种擦板、木蘑菇(也可用废报纸压成团代替)等拓印工具仔细磨压印纸,使版面的油墨全部转印于纸上,达到墨色饱满乌黑、点线清晰。

5、展示自我,表现感受。(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中展示,师生共同分享“以刀代笔”的乐趣。(2)让学生谈谈自己用木板画工具作画的感受。(3)布置课后作业:画一幅简单的家乡的风景小品底稿。中国书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书法资料。(教师)从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图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1)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师讲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2)录像放映中国几大旅游景点的书法,了解书法艺术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教师讲解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

2、深入教学:(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自商代甲骨文至秦、汉、晋、唐、宋代的优秀书法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书法的特点,提示学生思考:书法艺术是如何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2)分析“永字八法”所体现出的动势。结合音乐、体育等分析书法的节奏及其所表达的生命感。(3)录像或多媒体演示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种不同书体,教师分析其艺术特点,提示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将这些特点做出归纳。(4)录像展示名作“天下三大行书”,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用笔、结构、已经等方面感悟、赏析。

3、布置作业:在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常见的书法,分析其与古代几大书体有哪些共通之处。印学话西泠

教学目标:

1、通过了了解西泠印社,初步认识篆刻艺术独特的文化价值。

2、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热爱,提高文化修养。

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学生)有关篆刻的相关资料。(教师)西泠印社的相关资料,录像教学设备,刻制印章工具。2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1)伴着优美的音乐,录像放映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镜头锁定的西湖孤山一隅,放大建筑画面,显示出四个大字“西泠印社”,教师讲解这四个字是金石大事吴昌硕所题,简要介绍吴昌硕生平简历。(2)教师介绍“西泠印社”概况,指出“西泠印社”是海内外有着巨大影响的金石篆刻研究中心。录像放映西泠印社的三老石室及其藏品。

2、深入教学。(1)录像放映吴昌硕“我爱宁静”印章,教师详细介绍印章的一般知识,包括印章名称、质料、篆刻。(2)展示“西泠印社”篆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以篆刻风格和人文内涵方面分析作品。(3)教师讲解篆刻方面的知识,请学生分析生活中哪些常用到篆刻艺术,提示学生从印章方面进行思考。录像放映名人印章作品,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4)录像放映印章刻制的一般步骤,有些技术性较强的步骤需要重复放映,便于观摩和掌握。教育进行技术讲解。(5)组织学生讨论欣赏后的体会。

3、作业。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一些优秀的篆刻作品进行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根据印章刻制的方法步骤,尝试刻制一枚印章。

第五篇:美术教育学重点

美术教育学重点

——高教版《美术教育学》重点 作者尹少淳

1、美术教育的划分方式:(p53)

(1)按场所划分——学校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

(2)按年龄划分——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成人美术教育、老年美术教育

(3)按目的划分——职业美术教育(也称专业美术教育)、普通美术教育(也称基础美术

教育)

2、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的中学科目,出现图画和体操;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初中学科出现艺术(或音乐、美术)。P553、孔子被认为是第一个把私塾从贵族阶层带到民间的人。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差

异,提倡因材施教。

4、1794年法国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师范院校,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

5、美术教育学的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观摩法、讨论法、实践法。

6、词语解析:鸿都门学

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二月,因校址设在今河南洛阳郊区的鸿都门而得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鸿都门学的学生由州、郡择优选送,大多为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它不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设有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学生毕业后,成绩优异者,可获高官厚禄,甚至封侯赐爵。因此,鸿都门学极一时之盛,学生多时可达千人。

鸿都门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历史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而且在以儒家经学垄断教育内容的时代,开文学艺术教育之风。此外,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给了平民子弟施展抱负的机会,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从上述意义看,鸿都门学可谓后世科举和各种专科学校之先猷(you)。

7、词语解析:宋代画院

五代时期的西蜀(891年—965年)和南唐(937年—975年)即已开始设立画院。

画院由国家开办和管理,将全国的优秀画家聚集起来,为皇室服务,描绘帝王和贵族的生活,记载国家重大的活动。画院画家穿戴官服,享受国家的“俸值”。

宋朝沿袭了画院制度,并加以发展,成立了翰林图画院。画院广招天下画师,《朝元仙杖

图》的作者武宗元、《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皆为画院的画家。

从宋徽宗到高宗是画院发展的鼎盛期,其时画院的管理日趋完备,以考试揽天下画家。

考试按题材分六科,多以诗句为题,考核画家对诗意的领悟和构思表现的奇巧,如“绿水无人度,孤舟尽日横”、“竹锁桥边卖酒家”、“深山藏古寺”,等等。

学生根据其来源分为“士流”和“杂流”,前者指官宦和士大夫子弟,后者为社会地

位低下的庶民子弟。两者不仅分而居之,而且连考试的标准和要求也不相同。学生根据成绩逐步升迁,成绩优异者还可以入仕为官。

画学所教课目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和屋木等六科,还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学习科目,其中说文包括篆书和音训。可见,当时的画学不仅重视绘画技巧的学习,而且注意全面提高学养。

8、以博雅为目的的美术教育—主要的教学或学习方法:

(1)注重学习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2)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以实用为目的的美术教育—主要的教学或学习方法

(1)重视技巧的训练

(2)利用口诀帮助理解和记忆

9、《考工记》被认为是中国显存最早的工艺规范著作。

10、了解《癸卯学制》与美术教育p7611、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

12、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力倡美育。P8113、1978年公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中正式将图画课的名称改为美术课。

14、1979年中国第一个美术教育研究机构南京师范学院(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

究室成立。

15、文艺复兴时期是重要的文化转折期,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发展期。这一时期,美术家

由工匠上升到了中产阶级,甚至被视为天才,这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天才,也导致了早期形态的美术学院的出现,使得专业美术教育发生转型。

16、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阐述的教育思

想,为普通美术教育的开展做了铺垫。

17、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提出了尊重学生自然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活动的观点。卢

梭被认为是第一个从一般教育学意义论述美术教育的人。P10018、包豪斯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以后,德国包豪斯提出的将时代技术引入艺术家生活的观念深刻地

影响了美术教育,其结果是现代艺术材料、摄影和视觉研究(包括感觉意识)涌进了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学计划中。包豪斯的艺术态度中包含了对艺术的技术(尤其在交流媒体)的兴趣,以及对设计元素的重视和对新材料的关注。包豪斯的观念激发了对多种感觉方法的兴趣,导致了将审美态度与环境及工业设计相结合的倾向。这一切不仅对高等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现代基础美术教育影响至深。

19、罗恩菲德及其美术教育思想p107

1947年出版《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美术教育方面的著作。他认

为自由的表达是儿童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应该鼓励表达的自信和减少成人的干预。

20、DBAE美术教育思想p109

格内尔提出了“以科目为中心的美术教育”(The 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的思想,简称DBAE。DBAE的主要特点是:(1)美术教学内容包括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作为美术教学内容是完整统一的;(2)强调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学习和研究;

(3)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并以各领域的专业表现为教学目标;

(4)强调教学时应有书面课程设计,并进行系统性教学。

21、双头鹰的启示p126

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徽,来源于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办展庭帝国横跨

欧亚两个大陆,双头鹰分别望着西方和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5世纪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女儿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亚佩带着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协助丈夫伊凡三世把俄罗斯变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1497年,双头鹰开始作为国家徽记,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双头鹰重新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成为俄罗斯国家的象征,20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对之加以确认。

22、简答:艾斯纳对美术两种价值的归纳

工具价值(艾斯纳称为环境论的价值观)包括:①发展娱乐和兴趣,充实人的业余生活。

②艺术治疗。③培养创造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④以美术帮助学生形成观念,发

展学生的学科思考能力。⑤从生理学考虑,可以协调发展儿童的肌肉。

本质价值则包括:①美术能发展人的审美感觉。②美术能培养人的感受性或感觉力。③

美术有助于人发现事物的特殊性。④美术能帮助人们批评社会,并以隐喻的方式传达某种价值观。⑤美术能将人们带入梦幻和潜意识境界,从而使心灵最隐密处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敞开。⑥美术能使我们注意经验中琐碎的方面,从中发现新的价值。⑦美术以极强的情感力量,培养人与人的亲善关系。此外,它不仅开启了人们难以名状的层面,而且拓展了人的意识。

23、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包括:情感价值体系、智利价值体系、技术价值体系、创造价值体

系。

简答:p132

情感价值体系包括:美感训练、到的感化、体验生命的微妙、丰满人性、宣泄与治疗等。智利价值体系包括:感知觉训练、信息交流与知识获取、改善思维和记忆等。

24、词语解析:课程

在中国,长期以来“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西方,英语

“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而Currere则意指“跑道”,借意为“学习之道”。现在用来指学校的课程,即教学的内容与组织,主要以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体现出来。

在人类的教育史中,始终存在着对“为什么教”、“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思考和

实践,但将“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系统研究却是20世纪初期以后,其中美国学者泰勒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提出的“课程原理”设计了课程的关键性问题,包括:①学校应该达到何种教育目的?②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学习经验?③如何组织旨在有效学习的学习经验?④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效果?⑤小小教师应该如何参与课程设计?

任何课程都要考虑学科知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学生身心等因素,基于对以后

音速的不同认识和侧重,形成了种种课程流派或课程取向,如强调生活经验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强调中心知识的要素主义课程、强调学科结构的结构主义课程、强调人本价值的人本主义课程等。

25、当前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则是采用学习领域的方式划分的。

26、一般的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大致可以分成三类:①美术创作(创作、制作、展示);②

美术批评(欣赏、批评);③美术历史(历史、情景、文化)。以这样的方式划分的结果是4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美术学习活动方式依其外化和内化的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27、一般来说,课程模式可以分为单科课程模式和综合课程模式。

28、心得《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设置了5个内容系列,9个模块构成基本课程

内容。5个系列是:①美术鉴赏;②绘画▪雕塑;③设计▪工艺;④书法▪篆刻;⑤现代媒体艺术。9个模块则是:①美术鉴赏;②绘画;③雕塑;④设计;⑤工艺;⑥书法;⑦篆刻;⑧摄影和摄像;⑨电脑绘画和电脑设计。

29、目前大多数的国内外享有的美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体现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

面:即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

30、美术教科书的整体结构方式有单课式、主题单元式和单课与单元结合式几种。

31、美术学科的特点:视觉性特点;情感性特点;技能性特点;价值表现特点;自由表现

特点;重形式特点。

32、诱发力来自两个方面:外在的功利性和内在的愉悦性。外在的功利性指学习美术能够带

来的升学、就业、评奖等实际利益。

33、简答或者论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p230

(一)一般性说明

(二)具体策略:

①尽可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②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

③美术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④美术学习任务应该难易适度、分量适当,不至于增加学生的负担。

⑤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作出反馈。

⑥适当地设置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

34、最佳的教学效益体现在学生方面包括:

①知识的理解与长期记忆、技能的掌握与熟练;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③获得进一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生活的质量。

35、探究式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自主性;接受式学习的特点是被动性。

36、理解:美术教学方法大参考p24537、名词解释: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企业创意活动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非常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方

法。创造活动大体上可以分成构想和实施两个阶段,所谓创造性最初是由思维点子的多少体现出来的,其特点是尽可能多地针对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而头脑风暴法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点子,为此,组织者在实施头脑风暴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不评价、不批评、不阻拦、不解释,让每个人自由地、无顾虑地在头脑中刮过一阵思维的风暴。只有当风暴刮过,更多的点子出来后,再结合可能性、可用性等因素进行甄别、选择和评价,最终确定可实施的方案。

38、在进行知识学习时,可以采用的策略包括:

(1)将知识进行分类和组合。

(2)运用例子和非例子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知识。

(3)在学习概念的时候,应该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环境,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定义或解释。

39、经典的学习或教学模式

(1)掌握式学习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美国教育研究会前任主席、全美教育

科学院院士B.S.布卢姆创立。

(2)发现学习模式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J.S.布鲁纳

首先提出。

(3)程序教学模式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

(4)范例教学模式德国著名教育家克拉夫斯创立

40、词语解析: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

解学生的进步和教学行为的缺失,通过过程中的若干反馈,及时地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不断地对学习活动进行强化。

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aluation)是指在教学过程完成后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

将学习的结果与教学目标相比较,评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41、教育价值观与评价的关系是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而联系起来的。教育的价值观,决定着

课程目标的设定,而评价总是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美术课程目标的设定要综合考虑社

会、学科和学生三个因素。

42、关于课程资源的界定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

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从广义理解,知识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是实现课程目标可以考虑的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可能会将我们的思维局限于物质条件——专业教室、设备、教具、材料等。在现代课程背景中,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广义的定义,以帮助我们从更广阔的领域采取行动,以便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43、文化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是:

(1)寻找当地的器物与艺术品;

(2)分析其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和价值观;

(3)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

(4)分析其教育功能和价值;

(5)教育资源转化论证(局部可用还是整体可用,适用的年龄和条件);

(6)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相关性和梯度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

44、课外美术教育的特点:

(1)教师的自主性较强,自由度较大

(2)具有创新性和前卫性

(3)非强制性,适应学生的兴趣

(4)不必面面俱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5)具有开放性,参与的人更多

45、案例题目p224:参考答案:

(1)教学评价既是针对学生的,也是针对教师的,对学生和对教师的作用并不一样。对学生的作用是:①甄别与选拔——为学生评定学业成绩的等级,使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发展机会:②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对教师的作用则是:获得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调高教学质量。

(2)教育价值观与评价的关系是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而联系起来的。教育价的值观,决定着课程目标的设定,而评价总是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美术课程目标的设定要综合考虑社会、学科和学生三个因素。

(3)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4)研究型美术教师的基本特征和能力p403:①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②反思精神与问题意识;较为丰富的学识;④了解研究的程序,掌握研究的方法

46、专门知识一般与职业有关,或者一个人由于深度的业余爱好而导致对某种知识的深入了

解和认识。普通知识也可以称为常识,即一个人所具有的涉及多种学科的一般性知识。

47、学业游戏法:所谓学业游戏,是指学生个人之间或小组之间为完成一项学习活动所开展的竞赛游戏活动。P25948、名词解释:兴趣定位与展示法:这种方式的特征是,在学习某一主题和内容时,通过收

集具体的实物、材料并加以展示,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06994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