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国际评估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

国际评估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



第一篇:国际评估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

国际评估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

2013年12月04日02:48来源:人民网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纽约12月3日电(徐澍)据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本周二公布的一项评估结果,中国上海的中学生在数学、阅读与科学等方面的能力居全球首位。在所有的评估科目中,上海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比他们在美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同龄人领先至少一年的学校教育。

据CNN报道,该评估项目名为2012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每三年举办一次,由经合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对超过五十万年龄在15岁和16岁的在校学生展开评估,这些学生来自占世界经济总量80%的65个国家和地区。

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数学成绩为613,相当于比3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分值494的水平领先了三年的学校教育,比排名末尾的秘鲁则领先六年。上海在全部三个科目中的成绩都高于排名第二的新加坡20分以上,在数学上更高于第二名40分。在全部三个科目上,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东亚,紧随上海之后的有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和澳门等。而美国的数学分数为481分,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分数,在阅读和科学两个科目中的分数则与平均分数相当。

报道称上海学生表现优异的原因是中国学生面对难题不会很轻易的放弃,更有动力和信心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东亚国家教育出的学生更多呈现这种特性。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报告指出,刻苦学习十分关键,但学生只有在相信他们自己的能力时才会真正达到最高的水平。报告称,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个人具备怎样的知识,而是他们怎样利用自己的知识。经合组织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学生在评估过程中表现出的应用知识的能力非常优秀。报道称,上海学生的突出表现与政府对于教育高度重视,教师水平高,社会、家长、学生对于学习的推崇都有关系。

经合组织表示,除上海外,此次评估项目在中国其他尚未获得足够样本,不过预计在2015年的评估项目中,中国将会作为一个整体列入统计。

第二篇:上海国际集团

上海国际集团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际”)于2000年4月20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5.6亿元人民币。集团公司具有投资控股、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三大功能,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授权,开展以金融为主、非金融为辅的投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金融研究,提供社会经济咨询等服务。

集团公司现阶段的发展定位是战略控制型的以金融投资为主业的投资集团,其发展目标是成为以金融产业为核心,涵盖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资产管理、金融服务等多个金融领域,拥有优秀品牌与特色,逐步实现金融综合经营的控股集团,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和实施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集团公司在原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集团系统具有30年金融经营服务和重大项目投融资管理经验,先后在海外资本市场5次发行公司债券,多次筹借国际商业贷款,累计融资40多亿美元,并且全部外债按期偿还,在国际资本市场享有良好声誉,在国内发行7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建立起国内外良好的商业信用,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集团公司成立之后,集团系统不断扩大金融投资领域,成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的第一大股东;与世界顶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JP摩根合资成立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世界第二大货币经纪公司英国国惠集团德利万邦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我国首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参与设立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国务院批准的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成功募集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盛典当有限公司、上海市再担保有限公司等。集团管理的子公司还有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市上投房地产有限公司及上海通达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华东实业有限公司等。

集团系统多年来以丰富的金融与资本运作经验,为上海重大建设项目如南浦大桥、延安东路隧道、虹桥机场扩建、轨道及磁浮交通、上海高速公路网、洋山深水港等提供完善的投融资和财务顾问服务,积极促进了上海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际化发展。集团系统还参股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金融企业。集团系统金融资产基本涵盖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货币经纪、资产管理、金融服务等多个子行业,并拥有一大批中高级金融投资经营专业人才。

2011年,原招商基金总经理成保良加入上海国际集团,并在同年筹办上海瑞力投资基金,并担任该瑞力投资基金董事长。2011年12月28日,上海瑞力基金首期募资70亿元。在2012年希腊500亿欧元国有资产私有化峰会上,成保良宣布上海国际集团正在筹备中国首支全球并购基金,该基金主要发起人为上海国际集团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目标规模为20亿美元。基金将以全球并购、中国整合为理念,以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原动力,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工业为需求,以巨大的中国市场为基础,发掘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资产价值被低估领域的投资并购机会。

第三篇: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位于上海地标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旁边,是建国五十年十大经典建筑之一。地址是滨江大道2727号。由香港世博投资有限公司于1999年8月建成。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整个建筑主要由两个球体及裙楼构成,两个球体直径都是50米,大球高51米,小球高38米,球体表面用透明玻璃拼装出世界地图图形,意寓“上海走向世界”。曾经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APEC领导人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多个国际性会议。主要会场为7楼4400平方米的上海厅,3600平方米的新闻中心;1楼2100平方米的展示厅;3楼1200平方米的国际厅;以及20多个中小会场。会场不仅有先进的会议扩声、同声传译等设施设备,还有文艺演出功能设施设备。客房273间、地下停车位400个、客梯5台、自动扶梯18台、货梯2台。免费无线宽带连接。整个会议中心最有观赏性的要数位于11层的屋顶花园和屋顶露天观光长廊。园内种着鲜活的观赏树,观光平台上可一边品茗一边欣赏外滩一带浦江美景。

第四篇:国际大都市上海

指导思想

国际大都市上海,正以傲人的风范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代表了中国的进步和日益强盛。一百多年前,上海开埠后,交通便利,万商云集,实业兴盛,文人修学,承传文化有绪,素得风气之。而今她依然焕发着迷人的风采,既怀旧又摩登,既富东方神韵又具西方风味,海纳百川,令人痴迷。人们被她的文化、历史、人文以及所有这个城市在成为世界级大都市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劲与活力所吸引。像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颗明珠,享有“东方明珠”之美誉。

有人说白天的上海就象一部黑白电视机,播放着一个个人间平凡的故事,到了晚上忽然一亮,变成彩色的液晶电视机,色彩艳丽。本次方案旨在通过景观灯光艺术创意来打造上海文化地标,实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气质。

文化内涵

对上海人而言,黄浦江就是故乡,孕育了上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

“黄浦江上泊舟齐,潮去潮来浪拍堤;毕竟沟通文化地,一衣带水贯中西。”蜿蜒流淌的江水穿城而过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历经百年沧桑,填满了人们对上海的记忆。从宁静的小渔村发展成为金融贸易昌盛、文化交流贯通的国际化大都市,黄浦江始终端庄屹立,温婉相迎,像一位慈母,充满着柔和、宽广的能量。点燃一盏心灯,默默指引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个性的文化在这里集结与融合,上海成长与壮大的每一个脚印就这样被黄浦江接纳与包容。

母亲河黄浦江是上海千百年来历史变迁的最佳见证者,高楼拔地起,天堑变通途,一波波改革浪潮顺着江水扑面而来。她不仅是一条镌满经典与回忆的历史河,承载着上海的沉厚底气;更一条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未来河,洋溢着上海的蓬勃朝气。上海作为海内外英才创业拓展的活力之都,作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在发展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积极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绚丽缩影。

江波流转之间,黄浦江俨然成为了城市空间的核心,沿江两岸早已发展成为了上海最重要的文化、经济地标,承载起了整座城市的人文源流,鲜活的景象举世瞩目。

第五篇: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简介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简介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由教育界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代表共同发起、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非政府组织,1983 年 3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展民间教育国际交流。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 1994 年开始与美国富尔登国际交流协会、AFS 国际文化交流组织等海外机构合作,选送优秀的在校中学生赴国外进行为期一学年(或一学期)的文化交流活动;项目结束后学生按时回国,继续原来的高中学业或重新申请赴国外继续学习深造。交流学生在国外交流期间,入住当地优质的志愿者家庭,在国外中学插班就读。迄今,我会已成功选送 600 余名学生,分赴美国、德国、挪威、冰岛、瑞士、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瑞典、丹麦、芬兰、匈牙利、新西兰、法国、巴西、阿根廷、葡萄牙、荷兰、日本等国进行交流。

项目意义

文化交流与融入是学习与使用外语、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传统和价值的最佳方式。而住家的形式则提供了一种体验异国文化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应的对于非住家项目而言,则需要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异国的文化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交流学生通过同接待国人民和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接触,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及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交往中介绍与传播中国的文化及风土人情,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通过历届回国学生的经验交流与反馈,我们总结出中学生参加学年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有六大收获:

一、熟练掌握了接待国的语言; 二、体验了海外特别是西方的教育模式,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极大地培养了独立生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 四、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五、学会了对父母感恩;接受不同文化差异,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六、培养了纵览全球的世界眼光与新的视角,为升入世界名校奠定了基础。

经过严格筛选的接待家庭

每一个接待家庭都会经过仔细、严格的筛选。有关项目的工作人员会协同专门的调查机构,对每个提出申请的家庭做无犯罪记录调查,确保每个家庭都是接待国当地有良好行为记录、经济收入稳定的国民家庭。这些家庭的共同特点就是

都富有爱心、思想开放、乐于与年轻人交流,并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兴趣。接待家庭将给你提供适合的居住房间,将你视作家庭的一名成员,同时尊重你的隐私和文化习惯。

一般来说,家庭将承担交流学生的早餐和晚餐,午餐则需要学生在学校自行购买。诸如学习文具、衣服、洗漱用具等个人用品及通信、交通等费用也由学生自行承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交流的日益加深,交流学生将逐步融入接待家庭的日常生活,体会接待国家庭的典型生活方式,认识接待国的社会现象并加以思考,从而深入、细致地了解接待国的文化。

全面的服务网络

每位交流学生在国外交流期间,除接待学校与接待家庭之外,有关机构会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住在同一地区的、专门的志愿者联系人。学生在外期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人员进行协助或辅导;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接待家庭的父母,包括项目主办方的各级联络人员和主管,都随时准备帮助交流学生解决他们生活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除此之外,接待国主办机构还会提供一个 24 小时的免费热线电话,随时帮助学生解决任何紧急事件,从各个方面保证了学生在外期间的安全和权益。

项目流程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为即将出国开始交流项目的准交流学生提供一系列的行前培训,以更全面地帮助交流学生更好地做好物质、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

主要流程如下:

1.学校报名与咨询:2016 年 9 月至 10 月中旬; 2.选拔:2016 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下旬; 3.项目培训会:2016 年 12 月上旬; 4.第一次跨文化交流主题培训:2017 年 3 月; 5.第二次跨文化交流主题培训:2017 年 5 月; 6.签证申请指导:2017 年 5 月至 6 月; 7.第三次跨文化交流主题培训:2017 年 7 月; 8.与回国学生见面会:2017 年 7 月; 9.学生陆续出发:2017 年 8 月至 9 月; 10.出国学生家长中期交流会及学业规划指南:2017 年 12 月; 11.学生陆续回国:2018 年 5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