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Summary



第一篇:Work Summary

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美好的大学生活匆匆过去,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人的毕业论文已近接近尾声,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周围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篇论文是非常困难的。

本篇毕业论文是在“十一五”保障房建设成果上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中国保障房制度,法律以及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就我国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作深入阐述,并展望未来“十二五”期间的保障房建设。以下是我的工作安排: 第一周(2.27—3.5)确定工作方式、工作大纲,第二周(3.6—3.12)完成毕业开题报告,选题报告,任务书。

第三周(3.13—3.19)加快资料收集,完成外文翻译。

第四周(3.20—3.26)尽快了解国内外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完成文献综述。第五周(3.27—4.2)完成论文的前言第一章。

第六周(4.3—4.9)完成论文第二章。

第七周(4.10—4.16)完成论文第三章。

第八周(4.17—4.23)完成论文第四章。

第九周(4.24—4.30)完成论文第五章。

第十周(5.1—5.7)完成论文第六章,结论。

第十一周(5.8—5.14)完善全稿、完成论文统稿。

第十二周(5.15—5.21)毕业设计完成撰写,毕业设计印刷、装订。

第十三周(5.22—5.28)评阅教师完成评阅。制作答辩PPT,准备毕业答辩。第十四周(5.29—6.4)安排毕业答辩,给出毕业论文成绩,并整理归档。

此次毕业设计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尝试,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保障房的资料之后,使我对我国保障房政策,住房保障法律,以及西方国家住房保障的体制等等有了深入而系统的了解,这对我的论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帮助。当然,这篇论文并不能称得上是最完美的作品,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过探讨和评价,与此同时,毕业论文也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情况的一次检验。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刘昭阳教授。他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筛选题目到查阅资料,草稿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定稿,ppt制作等整个过程都给予了我悉心地指导和谆谆教诲,并且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鼓励我,让我坚持下去,为这次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帮助。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的所有老师,为我们打下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陪伴我走过四年的同学们,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此次论文才会顺利完成。

总之本次毕业论文的编制过程使我受益匪浅,提高了查阅资料的能力,提高了电脑软件的应用能力,巩固了书本知识,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最好的实战演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