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评估工作理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章培训评估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对评估标准的最重要的要求是()。
(A)可操作性
(C)客观性
2、评估的含义是(p126)。
(A)对评估对象做出评价
(C)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B)条理性(D)系统性(B)对收集到的事物的反应做出分析(D)对事物的优劣分出等级
3、要注意发挥培训评估促进职业培训,提高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使得(p127)。
(A)评估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B)评估要客观准确
(C)评估标准与现有需求保持适度超前(D)评估要追踪科学技术的发展
4、发挥评估标准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定位、导向作用的途径是(p128)。
(A)通过市场调查、职业分析,掌握社会需求变化
(B)评估标准的制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C)评估标准要尽量加以量化
(D)反馈评估结果
5、在进行培训评估时,既要注意培训系统中各要素内部的相互依赖和相对独立性,又要注意要素受系统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30)。
(A)客观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D)社会需求原则
6、在培训评估过程中避免主观臆断,保证作为判断依据的事实真实可靠,这是遵循了评估的(p128)。
(A)社会需求原则(B)方向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D)指导性原则
7、培训评估应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就开始,使培训工作每一步都伴随着评估,使其经过正确引导,顺利实现培训目标,这是遵循了评估的(p128)。
(A)指导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
(C)社会需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8、培训评估要使评估对象全面客观地了解自身取得的成绩,达到的水平及存在的不足。将改善培训工作作为培训评估的延续和最高价值追求,这是遵循了评估的(p129)。
(A)指导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
(C)社会需求原则(D)系统性原则
9、评估应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反馈的对象之一是(p125)。
(A)培训教师(B)培训主管
(C)同事(D)人力资源部门主管
10、柯氏评估模型中的学习评估是指(p148)。
(A)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B)评估学员的学习行为特征
(C)考察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程度(D)考察受训者的学习态度
11、正确的评估观念是()。
(A)发现问题,指导发展
(C)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B)加强管理(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12、将培训评估结果提交主管后应做的工作是()。
(A)等待领导的批示(B)将评估结果归档
(C)写评估工作总结(D)向培训相关部门人员反馈评估结果
13、评估的含义是(p126下)。
(A)对评估对象做出评价
(C)对收集到的事物的反应做出分析(B)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D)对事物的优劣分出等级
14、在制定评估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各方面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30下)。
(A)系统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D)社会需求原则
15、在培训评估过程中,要全面真实地收集信息,避免选择性收集信息;一视同仁,公平地处理和解释信息,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29下)。
(A)社会需求原则(B)公平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6、培训评估时,要随时跟踪培训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标准,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28下)。
(A)方向性原则(B)指导性原则
(C)社会需求原则(D)客观性原则
17、培训评估标准与现有水平保持适度超前性,使职业培训水平与现有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人才发挥创造性留出空间,推动社会进步,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27下)。
(A)方向性原则(B)指导性原则
(C)社会需求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8、评估应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反馈的对象之一是(p124下)。
(A)培训部门(B)培训组织者
(C)受训者(D)培训主管
19、柯氏评估模型中反应层评估指的是(p148下)。
(A)对所反应的培训教师的评估(B)评估接受培训部门的反应
(C)评估上级部门的反应(D)评估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
20、柯氏评估模型中的成果评估是(p148下)。
(A)评估员工培训后的素质(B)评估培训创出的经济效益
(C)综合测评教师的授课效果(D)评估受训者派出部门的满意程度
21、保证评估效果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p124下)。
(A)评估指标体系(B)评估程序
(C)评估制度(D)评估实施者
23、培训评估的反馈对象是(p124下)。
(A)部门领导
(C)培训支援部门、受训者和教师(B)上级主管部门(D)全体员工
24、要发挥培训评估促进职业培训、提高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使得(p127下)。
(A)评估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B)评估要客观准确
(C)评估标准与现有需求保持适度超前(D)评估要追踪科学技术的发展
25、发挥评估标准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定位、导向作用的途径是(p128下)。
(A)通过市场调查、职业分析,掌握社会需求变化
(B)评估标准的制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C)评估标准要尽量加以量化
(D)反馈评估结果
26、在进行培训评估时,既要注意培训系统中各要素内部的相互依赖和相对独立性,又要注
意要素受系统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30下)。
(A)客观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D)社会需求原则
27、培训评估时,要随时跟踪培训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标准,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28下)。
(A)方向性原则(B)指导性原则
(C)社会需求原则(D)客观性原则
28、培训评估工作必须充分认识职业培训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要主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这是遵循了培训评估的(p127下)。
(A)指导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D)社会需求性原则
30、柯氏评估模型中的行为层评估是(p148下)。
(A)对培训组织者的评估(B)考察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程度
(C)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D)评估学员的行为特征
31、柯氏培训评估模型常见的误区之一是(p152下)。
(A)该评估模型适用于所有场合(B)该评估模型作用仅能发挥在反应层和学习层
(C)该评估模型作用仅能发挥在行为层和反应层
(D)该评估模型作用仅能发挥在反应层、学习层和成果层
32、培训评估标准中的(BP382)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是用数字和度量来描述的,它在本质上更接近于演义的过程,即从一般到特殊情景中的推理。
(A)诊断性评估(B)指标体系
(C)概括性问题描述(D)终结性评估
33、(P386)可以把干扰培训效果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操作时将学员随机分成两组,接受培训,同时另外设置两个对应的对照组。
(A)后测设计(B)所罗门四组设计
(C)前测设计(D)前测后测设计
34、以学员为主体的评估方案通常以(P387)形式为主。
(A)工作人员访谈(B)考试
(C)领导访谈(D)综合评估表
35、(P384)是从工作的全过程中获取信息的,用以强调培训实施过程的质量,使人们更关心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A)素质指标(B)职责指标
(C)效果指标(D)条件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分别是(p148)。
(A)主管和同事评估
(C)结果评估
(E)反应评估(B)学习评估(D)行为评估
2、培训评估方案的基本内容是(p127)。
(A)评估指导思想(B)评估目的(C)评估标准集、量表和评判依据(D)评估权重集
(E)各类表格
3、培训评估指导性原则的要点是(p129)。
(A)指导应及时(B)评估的最高目标是指导
(C)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指导(D)评估与培训指导相结合(E)加强指导的针对性
4、在使用柯氏培训评估模时,应避免三大误区。它们是(p152)。
(A)该方法在使用时比较复杂,很难掌握
(B)该模型仅能有限地在反应层和学习层发挥作用
(C)该模型仅对一般的培训课程和项目的评估有效
(D)该模型仅针对管理培训项目有效
(E)该模型与培训教学设计、胜任特征以及绩效管理毫无关联
5、评估策略制定所要回答的问题是(p375)。
(A)为什么评估(B)如何评估
(C)谁进行评估(D)何时评估
(E)评估谁
6、确定评估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p376下)。
(A)要以计划目标为基础(B)要与培训计划相匹配
(C)要有适度超前性(D)要具体,可操作
(E)要有一定可信度
7、在开展培训评估的基础性工作时要注意把握的要点是(p125下)。
(A)建立评估基础台帐
(B)制定评估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C)在清楚了解评估目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资料收集
(D)信息加工与起草评估方案建议书
(E)树立正确的评估意识
8、培训评估的作用主要是()。
(A)宏观调节
(C)鉴定与考核
(E)信息反馈与调节(B)目标导向(D)指导与促进
9、培训评估的方向性原则的含义是(p128下)。
(A)体现指导思想(B)评估要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
(C)评估要能随时跟踪市场及发展的变化(D)体现评估的客观性
(E)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功能
10、培训评估系统性原则的要点是(p130下)。
(A)对培训评估的指导必须依据系统论的理论指导
(B)组成培训系统的要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
(C)系统性是相对的(D)要注意收集培训系统不同阶段的信息
(E)要对复杂系统作适当简化
11、培训评估前应先回答的问题是(p375下)。
(A)评估目的是否明确(B)评估为谁进行
(C)谁是本评估报告的读者(D)谁会对评估结果表示关心,关心什么(E)谁根据评估结果采取行动
12、培训评估的社会需求原则基本含义是(p127下)。
(A)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评估标准
(B)评估指导思想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C)评估标准的适度超前性
(D)标准的严肃性
(E)调查研究
13、培训评估的客观性原则的具体含义是(p129下)。
(A)培训评估要科学、准确、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全貌
(B)评估标准要严谨准确
(C)在评估过程中坚持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D)端正评估态度
(E)注意评估标准的解释
14、培训评估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p131下)。
(A)掌握培训全局(B)信息反馈与调节作用
(C)目标导向作用(D)指导与促进作用(E)鉴定与考核
15、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之一是问题形式,其内容包括(p380下)。
(A)设问以“是/否”形式回答(B)设问正面提出
(C)问题需分层次回答(D)量表形式
(E)由答卷者自由描述
第二篇:培训评估报告(定稿)
07年计划内普通员工专项培训——
“X”培训评估总结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职业素养,在“计划”期间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结合07年培训计划,公司在X月X日在X厅举行“X”的培训。各职能部门普通员工共X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通过年初的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人力资源部针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行为表现,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少员工(特别是工作主办员工)常常出现一些角色、情绪等的问题,总结归纳如下:
1、角色模糊:个人的自我意识有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私我意识太强就难以理解个人责任、合作意识弱、敬业精神弱;公我意识太强会导致自我发展意愿低、依赖性重;
2、沟通障碍:组织沟通与一般社会环境的沟通是不同,要求是计划性、准确、高效,如果沟通方式和基础概念与组织环境不符,会造成效率低下、合作困难;
3、情绪障碍:情绪是人的动机和思维的基础,情绪不稳定,会造成绩效的不稳定,降低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绪波动大的员工需要上级更多的情绪性支持,会加大领导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4、经验导向:工作经验是对任务情景、任务环境、任务条件和任务流程的理解,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但是只凭经验来处理任务,当情景、环境和条件变化时,不能及时向组织传递信息,因而延误了组织调整工作流程的时机,造成组织应对变化的能力下降;
5、方向模糊:个人的思维导向有无意识冲动导向、情绪导向和逻辑导向,如果思维是非理性导向,个人的工作方向往往与现实环境和现实条件不符合,降低了工作中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而且容易把条件理解为问题,表现为过分追求企业和上级的支持、为绩效表现不好找外部原因和借口,从而大大降低了组织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人力资源部与培训机构专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提出了此次培训的解决方案。通过培训的实施在员工中取得了较强烈的反响。以下为此次培训的反馈:
一、培训反馈
培训结束之后,培训服务机构共回收X份有效评估问卷,以下为参训人员表反应评估表:
客观问卷反应情况
A课程与工作的相关度
1、对于课程是否符合我的需要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37%59%4%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96%
2、对此次培训实用性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38%50%12%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88%
3、针对此次课程内容是否清晰,易于理解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28%59%13%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87%
B 培训讲师(导师)的效率
1、对讲师是否准备充分、组织有效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38%46%16%0%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84%
2、利用各种培训手段,有效引导学员加深对课程的感悟、理解
满意层次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所占比例20%58%12%10%0%
总体满意度(好以上):78%
C 学习效果
1、对接受培训后,对工作的认识水平有提高的评价
满意层次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所占比例16%53%16%14%1%
总体满意度(较好以上):85%
2、对此次培训能接触到新的观点、理念和方法的评价
满意层次优良良好尚可较差极差
所占比例42%48%8%2%0%
总体满意度(良好以上):90%
3、对此次培训有助于梳理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的评价
满意层次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所占比例35%50%10%5%0%
总体满意度(较好以上):95 %
D、学员自评
1、在参加课程之前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和了解
层次很充分充分较充分一般不充分
所占比例30%30%22%16%2%
2、培训中我是否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分析
层次能不能
所占比例28%22%
3、对讲师和其他学员的观点我是否常常深入思考和判别
层次是的不是没有想过
所占比例75%23%2%
4、本次培训内容在工作中运用的机会
层次有很多机会有机会没有机会
所占比例23%72%5%
主观问卷反应情况
1.培训中哪几部分内容对您启发最大?
(略)…………
统计排名(前三位)
1.…………
2.…………
3.…………
2.一句话点评
XX:受益非浅。
XX:无
XX:85%以上满意,学习的方法。
XX:收获颇丰
XX:无
XX: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情绪控制能力和时间管理的知识,并将运用到工作中。
XX:有些概念的知识个人理解不透彻。总体满意。
XX:在今后工作中有所帮助。
XX:无
XX:对于在工作中理性思考有很大的帮助。
XX:有必要,有帮助
XX:效果好,自己收获较多。
XX:培训效果对于我来讲比较好。
XX:内容通俗易懂,讲师讲的精彩,不过大部分内容平时我已经做了。故收获较小。
XX: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及方法。
XX:把这些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工作绩效提高。
XX: 收获很好。
XX:无。
XX:如果能够将很好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有利于工作的提高。
XX:让我对控制情绪有了更好的认识。
XX:无
XX:如果10分满分,应该有7分。
XX:无
XX:让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东西。
XX:无
XX:好
XX:有较新的理念观点,使用价值高。
XX:生活强者,必是情绪控制的能者。
XX:对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XX:无
二、培训考核
1、应到人,实到人,请假
2、考试平均分,优秀
3、前三名,后三名
二、培训小结
此次培训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个人工作的非技术能力和工作绩效有促进的作用。从培训的过程记录中分析有以下几点值得提出:
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1、课程内容针对性比较强,与个人生活和工作结合度高,并且难度适中。多数知识点需要学员结合实际工作的具体情景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培训后的回顾和再复习对培训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2、学员反响比较好,纷纷表示此次学习对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和群体有较大的帮助,对学习到的知识对家庭、婚姻和学习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改进措施:
从此次培训整体来看主要遇到的问题: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参加培训的员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此次培训,根据《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的要求,人力资源部将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并做相应得处罚。
其次员工的活力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所以人力资源部还有很多基础的工作要继续扎实地开展,接下来也将对此次培训进行持续的调研、跟踪和评估。
人力资源部
X 年X月X日
第三篇:安全教育培训评估
安全教育培训评估
搞好企业职工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是企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
每次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因为人员因素所造成,责任心不强、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安全意识薄弱、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等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强化安全意识,从而使每位职工正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职工安全思想的主观能动性的到了提高和升华。
为保证2010年怒江州泸水县称杆乡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安全,我公司在2010年10月15日开展了电力线路施工安全规程学习和紧急救护法学习,本次培训贯穿整个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对施工中各环节的安全问题均作了简要概述,另外,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我公司特意编制作业指导书,针对施工中的每个施工环节,提出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经过此次教育培训,专职安全员现场的认真督导,工程施工开展几个月来,对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能应变自如,处理好安全问题,施工至今,未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通过对现场的检查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因农网工程雇佣的民工较多,且更换频率较频繁,农民工安全意识贫乏,施工随意性较强,各施工班组对农民工的安全宣传意识不够,下一步将由专职安全员石明林为首,组安全员唐明银、杨旭云和兼职安全员任树昌、昝继文负责实施该项工作,将重点要求各施工班组对雇佣的农民工进行安全宣传,强化民工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
施工在进展中,然而安全隐患处处存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思想认识,彻底从源头堵住了事故隐患和漏洞,为安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今天,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健是人才的竞争。电力企业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但是产品、质量、服务的竞争,而且也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特别是综合思想、技术、技能等人员素质的竞争。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
四川省岳池县石垭建安总公司电力工程五处2011年2月19日
第四篇:《童年》练习题(含答案)
《童年》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童年》讲述的是 _____ _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_______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________________
__,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3、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________,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_________而得来的。
4、外祖父的染坊起火,_________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5、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________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_________则常常受到捉弄。
6、节日狂欢中,通常由___ ____弹琴,____ ___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7、“我” 到外祖母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__________ ____,其中印象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
8、“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_____
___,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___
_____。
9、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_______。
10、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________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__________
__。
11、在________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2、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_____。
13、阿廖沙因为______
_____________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4、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____
______做为奖励。
15、阿廖沙读了_____年小学。
16、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______
__。
17、阿廖沙上街总是和邻居的孩子打架,他对打架不太在乎,但特别厌恶_
_。
18、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___
__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___
__
_,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__
__,正直的老工人___ __,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 __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19、《童年》中塑造了__
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__
_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20.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包括:
21、《童年》是作者以
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
这一年龄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
的生活状况。
22、《童年》中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分别是:、、、23、与阿廖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他喜欢的人有
,反感的人有
A.外祖母 B.外祖父 C善良乐观的“小茨冈” D.献身科学的好事情
E.自私冷酷的舅舅们 F.从小不好学的表哥们 G.继父 I.母亲 24.在外祖父家中充满着
的家庭气氛。25.是阿廖沙终身的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26.是阿廖沙遇到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
《童年》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童年》讲述的是 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 俄国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偷了外祖父的白桌布去染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3、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4、外祖父的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5、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__小茨冈 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 格里戈里_则常常受到捉弄。
6、节日狂欢中,通常由_雅科夫_弹琴,_外祖母_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7、“我” 到外祖母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_听外祖母讲故事_,其中印象最好的是_勇士伊万和隐士米龙_这个故事。
8、“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_担心母亲要讨回那份本来为她准备而被祖父扣下的那份嫁妆,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手。
9、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0、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八哥 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__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__。
11、在_好事情_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2、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_赫里桑夫主教。
13、阿廖沙因为刨土脚趾头被铁锹碰伤_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4、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_五个戈比 做为奖励。
15、阿廖沙读了三年小学。
16、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_习俗(习惯)。
17、阿廖沙上街总是和邻居的孩子打架,他对打架不太在乎,但特别厌恶_恶作剧。
18、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_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_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19、《童年》中塑造了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21、《童年》是作者以(高尔基)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3到10岁)这一年龄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2、《童年》中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分别是:(父亲死亡)(到外祖父家生活,目睹舅舅们争夺财产)(母亲改嫁)(走向人间)。
23、与阿廖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他喜欢的人有(A C D I),反感的人有(B E F G)。
A.外祖母 B.外祖父 C善良乐观的“小茨冈” D.献身科学的好事情 E.自私冷酷的舅舅们 F.从小不好学的表哥们 G.继父 I.母亲 24.在外祖父家中充满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气氛。25.(外祖母)是阿廖沙终身的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26.(好事情)是阿廖沙遇到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
第五篇:《三国演义》练习题含答案(范文模版)
三国演义练习题
一、练习题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
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
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
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
多地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
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面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
酒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
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
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 4 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
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前后
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
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
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16、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
示例:潇湘馆 丫环紫鹃 葬花 《红楼梦》 人物:林黛玉
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 人物:关羽
17、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这是我国哪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
物?
答:《三国演义》 罗贯中 略
1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诸葛
19、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一生未献一计的是徐庶。
20.“义释严颜”的人物是(张飞)“智取瓦口隘”的人物是(张飞)“拔箭啖睛” 的人物是(夏侯惇)“火烧连营七百里”的人物是(陆逊)
21.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22.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中,命令为关羽斟酒的是(曹操)。
23、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
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24、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马腾、马超、马岱;后三马
是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25、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26、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赤兔马、的卢;最后的主人分别是关羽、刘备。
27、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苦肉计、连
环计。
28、《三国演义》中素有“千古奇策”之称的是隆中对。
29、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士元指的是庞
统,他冠以凤雏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庞统巧设连环计。
30、“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所说,从杀吕伯奢全
家、徐州屠城、梦中杀人等事例中可看出其残忍、奸诈的性格特点。
31、“智取瓦口隘”体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32、《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赵
云,长坂坡头退曹军百万兵的将军是张飞,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马超。
32、《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
羽。
33、“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诸葛亮写给周瑜的
信中的内容。
34、刘备在长坂坡时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宝贵所能动摇
也。”这里的子龙指的是赵云。
35、“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36、“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主要领袖分别魏、蜀、吴;曹操、刘备、孙
权。
37、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 为报曹操之恩。
38、“鸡肋”的故事源自 《三国演义》,故事中涉及两个人物是杨修和曹
操。
39、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40、“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
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上面诗句所表现的故事情节:赵子龙在长坂坡 为了
救刘禅杀了七进七出最终救出刘禅。
41、《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42、玄德曰:“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这句话是刘备对张飞说的,来源于故事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43、“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魂,吴王宁不敬书
生”。被赞之人是陆逊,他因在猇亭战役中击败刘备而名声大震。
44、《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
战。
45、《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46、《三国演义》中“白衣渡江”一般讲的是吕蒙奇袭荆州的故事。
47、请说出《三国演义》中和下列数字有关的故事情节。单:千里走单骑
三:三顾茅庐 五:过五关斩六将 六:六出祁山 七:七擒孟获 八:诸葛亮排
八阵图。
48、《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持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直大雨将至,雨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这段话描述的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49、“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关
羽,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重义气,知恩图报,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居功自
傲,刚愎自用。
50、“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人物是刘备。
5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诸葛亮。
52、“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指的是三国中蜀国 国的君主刘
禅,有句诗可以概括为成语乐不思蜀。
53、“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这句诗所指的人物是吕布。
54、“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中三姓家奴说是的吕布。
55、死于落凤坡的是汉军著名谋士庞统,死于麦城的是关羽,死于白帝城 的是刘备,死于五丈原的是诸葛亮,死于阆中的是张飞。
56、“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指的是赵云。
57、《三国演义》中以“三”开头的故事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英战吕
布。
58、“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59、“空城计”主要体现了诸葛亮以下的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神机妙算,善于揣测别人心理。
60、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物是司马徽,后来徐庶又再度向刘备推
荐。
61、“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
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62、表现诸葛亮“智绝”的事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三气周瑜、借东
风。
63、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 挂印封金、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
曹操、千里走单骑。
64、表现曹操“奸绝”的事例有杀吕伯奢、梦中杀人。
65、最能体现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情节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二、阅读指导
一、主要的故事情节
(一)简述《三国演义》中一次有名的战役。
例一:官渡之战
北方曹操势力壮大令袁绍不安,故举兵进攻许昌,两军对垒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但将士用命;袁军兵强粮足,但军心涣散,且绍优柔寡断而多疑,不用许攸之计。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操用许攸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败。(见《三国演义》第 30 回)
例二:赤壁之战
曹操率军八十万取荆州后,虎视江东。为抗衡曹操,孙刘联盟,委任周瑜督军五万,与曹军对峙赤壁。联军依据长江天险,并通过“反间”制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最终一把大火把曹军战舰为灰烬。(见《三国演义》第 48、49 回)
例三:彝陵之战(火烧连营)
为替关羽报仇,刘备挥军攻打东吴,连连告捷。孙权命陆逊总督东吴军马,陆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陆趁机调动各路军马火烧蜀军营寨七百里,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例四:关羽大意失荆州
曹操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但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把守荆州使东吴无可奈何,后来,吕蒙采用陆逊之计,称病麻痹关羽,关羽果然中计,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吕蒙趁机用白衣渡江之计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俘虏并杀害。(见《三国演义》第 76、77 回)
例五:马谡失街亭
为阻挡司马懿大军出关,诸葛亮派人把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请战,并立下军令状。却因骄傲自大,听不进王平建议,又违背了孔明的嘱咐,把当路驻扎改成了在山顶驻扎。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道,致使军心大乱,大败而回,被孔明依军令状斩首。(见《三国演义》第 95、96 回)
例六:关羽温酒斩华雄。
董卓把持朝政,凶狠专横。各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贼。董卓派华雄迎战,连杀数将。关羽立下军令状,愿去斩华雄的首级。出征前,曹操敬关羽一杯热酒,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便拍马出阵。当他提华雄人头进帐时,那杯酒还微微烫手。(见《三国演义》第 5 回)
例七:七擒孟获
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用反间计诈降计等擒住孟获,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蛮于是安定,使蜀汉朝廷得以集中力量去对付曹魏政权。(《三国演义》第 87-90 回)
(二)简述《三国演义》中一次以弱胜强的战役。
例一:官渡之战 例二 赤壁之战
(三)简述《三国演义》中一次骄兵致败的战役。
例五:马谡失街亭之战 例六:关羽大意失荆州之战
(四)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智谋故事(几次主要的计策)
例一:“草船借箭”
周瑜妒忌诸葛亮之才,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
支箭。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完成任务。后诸葛亮在鲁肃的配合下,利用大雾
天气的掩护,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骗得曹军乱箭齐发,最终获得
超过十万支的箭。(见《三国演义》第 46 回)
例二:“空城计”
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有 2500 名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司马懿率领 15 万军队往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立即传令将旌旗隐藏,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 20 个军士,扮为百姓,打扫街道。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两个少年携琴于城上,焚香操琴演奏。司马懿见此情景,以为有埋伏,便退了兵。(见《三国演义》第 95 回)
例三:“反间计”
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去劝说周瑜投降。此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导致蔡瑁和张允被杀。
例四:“苦肉计”
东吴老将黄盖为了周瑜火攻曹营成功,便和周瑜密谋诈降,为使曹操相信,两人故意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而后周瑜痛打黄盖,打得黄盖皮开肉绽,几次昏倒。最后,黄盖诈降得到曹操信任,帮助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五)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外交故事。
例一:“诸葛亮舌战群儒”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
曹。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
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
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三国演义》第 43 回)
例二:单刀赴会
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
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
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
别。鲁肃被吓得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三国演义》第 66 回)
(六)简述一下《三国演义》中一个与“荆州”有关的故事。
例一:“刘备借荆州”
赤壁战后,周瑜坐镇荆州,刘备驻守公安,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借荆州。后周瑜病
故,鲁肃继任。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考虑,劝说孙权暂借荆州。刘
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例二:关羽大意失荆州。例三:单刀赴会
二、主要的人物形象
(一)简述一个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例一:“治理新野”
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
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
条件。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新野百姓盛赞其仁德。
(第 34-35 回)
例二:“携民渡江”
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十几万百姓随
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以至一
天只走了十几里路,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便却使刘备赢得了民心。(见《三国演义》第 41 回)
例三:对待徐庶
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遂辞别刘备,孔融建议刘备强留徐庶,刘备不肯,而是顾全徐庶母子之情,忍痛应允。分别时,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不忍相离,甚至要“尽伐树林”,以免阻挡“望徐元直之目”。(见《三国演义》第 36 回)
例四:陶谦三让徐州
徐州被曹操困围,孔融劝刘备去解围,刘备揩部下同救,当他们到徐州时,陶谦便欲让徐州给刘备,刘备不肯接受;刘备修书退曹兵后,陶谦在孔融等面前再让徐州给刘备,连云长和张飞都心动,陶谦最后让小沛以保徐州;后来,陶谦病危再让,病故后,在民众拥戴下,刘备才接受徐州牧。
(二)简述一个体现关羽“忠义”的故事。
例一:“千里走单骑”
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甘、糜二夫人及关羽迫降于曹操。曹
操赞赏关羽为人和勇武,先后拜其为偏将军和汉寿亭侯,且待之甚厚,并将赤
兔马送与关羽,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军中,并不留恋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即刻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张二人重逢。(见《三国
演义》第 25 回-26 回)
例二:华容道义释曹操
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逃亡途中遭遇关羽,哀求关羽以昔日之情为
重。关羽则认为过去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已经报答了曹操。
面对曹操的求情,不敢以私废公。曹操又以“五关斩将”之事,及信义之德向关羽求情。最终,关羽不顾此前与孔明立下的军令状,于华容道义释曹操。
赤壁一战,曹军大败。曹操领残兵败将往华容道逃命,被关羽拦住去路。曹
操哀求关羽看在昔日之情份放他一马。关羽义重如山,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
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心中不忍,命众军士四散摆开。曹操便和众将一齐冲将
过去。(见《三国演义》第 50 回)
(三)简述一个体现张飞“勇猛”或“鲁莽”的故事。
例一: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勇猛、粗中有细)
为给兵败势危的刘备赢得喘息之机,张飞当阳长阪板上仅凭身边二十余骑
布成疑阵,自己则在大队曹军赶来之时,倒竖虎须,圆睁环眼,紧握蛇矛,稳
稳地立马于桥头,用三次大喝,喝破了曹操身边将士夏侯杰的肝胆,当场倒撞
马下,并使曹操大惊失色回马而走,刘备得以脱身。(见《三国演义》第 42
回)
例二:怒鞭督邮(卤莽)
刘备被任命为安喜县尉后,恰逢督邮到来,刘、关、张出城迎接,但督邮
却高坐马上,倨傲不还礼。后督邮因索要不到财物,多次羞辱刘备。一日,张
飞见百姓为刘备求情而受督邮毒打,便冲进馆驿绑住督邮用柳条痛打一番,后
经刘备劝说才住手。(见《三国演义》第 2 回)
(四)简述一个体现诸葛亮“智谋过人”的故事。
例一:三气周瑜
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孔明趁机占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大怒,伤口破裂;后周瑜设下美人计,孔明将计就计,致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
兵”,周羞愧,再次生病;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又被孔明识破而兵败,周受此三气而亡。
例二: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气)
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遭拒后,周瑜向孙权献上“美人计”;用孙权的妹妹为诱饵,将刘备骗到东吴,逼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前往,并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后刘备一行人按照锦囊中的策划,私会乔国老,智激孙夫人,又再气周瑜,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 54 回)
例三:“智杀魏延”
诸葛亮初见魏延之时,便料定魏延会反,于是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卧底,并于临终之前,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时打开。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按计行事,让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这时马岱应声而出,杀死魏延。(《三国演义》第 115 回)
例四:“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自知阳寿之尽的诸葛亮,交代杨仪在其死后秘不发丧,并后寨先行,缓缓撤退。若司马懿来追,则回旗返鼓。将自己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以吓退敌军。后来,事情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几次惊问“我有头否?”(《三国演义》114 回)
例五:空城计(参照前面)
例六:草船借箭(参照前面)
(五)简述一个体现曹操“奸雄”特点的故事。
例一:小时候,曹操因顽劣而屡受叔父责骂和投诉,有一回,曹操在叔父
经过之时,佯装头到倒地。其叔大惊。赶紧告诉曹操父亲,而曹操却在父亲起
来之后做出一副委屈之状。声称叔父诬陷自己,从而使得父亲对叔父失去信任,再也没办法投诉曹操的顽劣。(《三国演义》第 1 回)
例二:曹操在逃难时遇到了吕伯奢,吕伯奢邀请曹操到家中做客,自己出去打酒。后来曹操听见其家中后院有磨刀声,以为他要杀害自己,便提刀杀死了吕伯奢全家。后来发现是误杀,又将错就错杀死了吕伯奢,发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感慨。(《三国演义》第 4 回)
例三:曹操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例四:割发代首
曹操征张乡途中,恰逢稻麦成熟,为了显示爱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没想禁令刚,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跑入麦田,踏毁麦田。此时,曹操假意要自杀以践军令,后来又在众将的劝说下,割发代首以示众人。曹操自欺欺人的虚伪个性展露无遗。(《三国演义》第 17 回)
例五:“杨修之死”是曹操阴险毒辣个性的体现。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曾多次触犯曹操之忌:他看出曹操书“活”字于门上是嫌门太阔,看出曹操中杀侍卫是假装的,他参与曹植、曹丕的皇位之争并触怒曹操。最后,杨修在曹操兵驻斜谷时由“鸡肋”号令预知曹操退兵之意,因而让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名杀害。(《三国演义》第 72 回)
(六)简述一个有关周瑜的故事。
例一:周瑜赤壁之战
例二:群英会蒋干中计
例三:“三气周瑜”
(七)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1、刮骨疗毒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
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
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
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2、煮酒论英雄
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
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
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
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3、空城计
诸葛亮失守街亭。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诸葛
亮于是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
坐下,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忽然
他神色一变,忙下令马上撤退。
4、单刀赴会
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席间埋伏刀斧手。关羽早有准备,只
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关羽安然离去。
三、典故成语
(一)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典故。
例一:“煮酒论英雄”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在后院种菜来掩人耳目。一天,曹操派人请刘备去喝酒,并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后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吓得把匙箸掉在地下,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也使曹操放松警惕。
例二:“身在曹营心在汉”
答案(不唯一)可参照“千里走单骑”《三国演义》
26、27 回)
例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前,周瑜安排好火攻的各项事宜,带众将视察江边时,见江上风吹战旗,触动心事,便吐血倒地,诸葛亮闻讯前去探望,并写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出周瑜心病。后诸葛亮还设坛祭风,助周瑜完成赤壁火攻。(《三国演义》
48、49 回)
其他典故:
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空城计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四字格成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成语的
故事。
例一:“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发到涿县,引出刘备、张飞、关羽,他们聚在一起各抒己志,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便来到一个桃园,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三人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
例二:“三顾茅庐”
刘备到卧龙冈欲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不在。数日后,刘备冒雪再次来访,却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不久,刘备想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关、张都不愿意,经刘备开导才一同前往,这次诸葛亮在家睡觉,三人冒着严寒等到诸葛亮睡醒,终于请出诸葛亮。(《三国演义》
37、38 回)
例三:“鞠躬尽瘁”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完成其遗愿,积极准备北伐魏国。第三次出兵北伐之时,他再次上《后出师表》给刘禅,分析局势、说明蜀魏势不两立、北伐势在必行之后,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作结,表现了诸葛亮誓死为蜀汉的忠贞气节。(《三国演义》第 97 回)
例四:“乐不思蜀”
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三国演义》第 119 回)
(三)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歇后语的故事。
例一:“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曹操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士兵和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曹军四下涌来,赵云为保护阿斗,七进起出,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当赵云把阿斗递给刘备时,刘备却把刘禅摔到地上,说:“为汝这儒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三国演义》第 41、41 回)
例二:“徐庶进曹宫——一言不发”
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三国演义》第 36、37 回)
其他事例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