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我们在走向成熟

我们在走向成熟



第一篇:我们在走向成熟

我们在走向成熟

——物院记者团例会报道稿

为了部署物院记者团2012年的工作,完善记者团机构建设,宣布新的记者团规章制度,增强记者团成员的能力,物院记者团于2012年4月6日下午3:30在物理楼371召开记者团例会。会议由记者团团长李玛琳学姐主持,导员肖文旭老师到场并对记者团成员进行了新闻稿写作的培训。

会议中,李玛琳学姐对去年的记者团工作作了总结,对今年记者团工作作了简单的部署。记者团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机构,相比较以往而言有了较大的提高,能更好的完成院团委交与的对物理院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记者团章程修订使记者团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记者团今后将借鉴报社、编辑处的工作方式,定时交稿,多写、多改,更好地锻炼成员。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大家的新闻稿写作能力还不太理想等,这都是记者团今后将要面对并一定会客服的困难,所有人都在努力。例如今天例会中,导员肖文旭老师就拿出一份新闻稿让全体记者团成员修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记者团成员的新闻稿写作能力,并谈了自己的看法。肖文旭老师说:写作能力是一门很重要的能力。

通过这次例会,使所有记者团成员端正了态度,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了新闻稿写作能力,部署了记者团2012年的工作,完善了物院记者团的工作机制,使记者团这个组织更加紧密。记者团还年轻,所以不太成熟,但每一个成员都在尽自己的能力把它做成一个能够传承下去的机构。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自己,我们在走向成熟。

物院记者团李超然

2012年4月7日

第二篇: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

成熟是什么? 是我美滋滋地在喝可乐 婶婶不屑地抛了一句 垃圾食品

好不容易能住上大房子 爸爸说层数很低 发现竟在十一层

第一次兴奋地穿了一双阿迪鞋 包装盒子都不舍得扔

却发现某人眼镜腿上的PRADA

威风地在捷安特上 等绿灯一亮就走

一旁的蓝博基尼瞬间消失

好不容易家里有辆大众车 曾经朴素的舍友 坐宝马来上学 我自惭形愧

到营业厅物色三星手机 服务员 人手一只iphone 讽刺啊

考得不好上了本三 有的同学典招了 有的同学出国了

人都是被动成长的 随着社会地位提升 消费能力的增强 渐渐融入上层社会 自身的眼界思想 不可同日而语 但不要在追寻路上

因走得太久而忘了当初

为了什么 为了谁

热爱事业且力争上进的人 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

人生总有不顺的事 和得不到的东西 好似国王拥有了世界 却得不到平凡人的爱

第三篇: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

风把飘落的日子吹远,只留下记忆在梦中清眠,生命之钟敲过十七下之后,记忆忽然复苏,这是才发觉,风吹走的是流逝的光阴,而风沙中夹杂着的是对生命的感悟和性格的成熟。

我们一天天寻找,也在一天天长大。但令我们长大的并不是我们找到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经历了寻找成熟的过程。

躺在床上,望着洁白的天花板,感叹舍友们一个接一个地满了十八周岁,“成年”成为我们讨论的最多的话题。而我,无奈地发问:我们真的长大了吗?我们真的成熟了吗?

无意中发觉,给父母打电话时的报喜不报忧,习惯性地说着在学校一切都好,不知多少次克制住要咳嗽出来的声音说着宿舍的暖气很好。放下电话,为自己感动。因为,现在的自己懂得不让父母担心。一切因为成熟。

再读昔日那本泛黄的童话故事,不再只是为丑小鸭的孤独落泪,不再陶醉于七仙女的美貌,不再憎恶巫婆的狠心。无聊时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忽然感叹,如果你是只青蛙,请不要以王子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幸福;如果你是只毛毛虫,幸福就是从容地欣赏属于自己的天空。让自己幸福,快乐地面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一切因为成熟。

零五年的春节,我看到的是聋哑姑娘们优美的舞姿和邰丽华雍容的表情。再次体会时,那雍容神情背后的故事在我脑海里呈现,我学会了“带着一颗快乐而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一切,因为成熟。

一路走来,我收获着辛酸苦楚,欢笑泪水。回想起来,都是一份经历,一份沉淀,一份成熟——放舟于生命的河流上,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涛叠浪,而是心头积累的那份成熟。面对似水流年,有措手不及的无奈,但更有对梦想彼岸的期盼。

我傲然挺立在风中,收获着风沙带给我的没一份成熟。因为只有经历过,才会给生命增添活力与色彩。

一切因为成熟!

第四篇:从青涩走向成熟

从青涩走向成熟

——浅谈青年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

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 陈皓卿

从2009年9月入职至今,我已经在讲坛上走过了五个年头,同事们戏称我为年轻的老教师。这五年既短暂又漫长,这里边既有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也有自己的艰辛努力。回顾这五年走过的教育教学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我自己也褪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稚气,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下面,我有几点成长感悟与大家分享,也通过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探讨一下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

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教师是一份平凡的职业,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热爱这份工作。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二、懂得感恩、富有爱心是教师成长的必备素质。要想成为一个优秀老师,得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因为感恩,你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现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于感恩,是在感恩中静心学习,尽心工作,用爱心回报社会。

三、做个有心人,多听课,多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作为一名青年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听课学习活动,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完课之后,我每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从中收获到很多东西,让我在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上得到很多启发。

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也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除了多听课之外,教学反思也是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四、多参加比赛,激励自己积极进取。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比赛可以让青年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发对自身的“不满”的心理,进而取得更大的进步。通过向他人学习和自己学习,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实力的增强会导致部分人的自我满足,因此,用比赛来激发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就成为必要。

我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规的如:各种论文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包括粉笔字、朗诵、课件制作、教案设计等多种形式)、校内公开课比赛、区市级公开课大赛、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比等。比赛这种形势能刺激人本能的进取心,因此多参加教学比赛也不失为一种青年教师成长的好途径。

五、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凡是伟大的教师,必定是在人格魅力和师德修养方面及其出色的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在“敬业爱生”4个字上。敬业的核心是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尊重职业是教师最基本的心态,是职业成功的前提。精通职业就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献身职业,是教师的最大幸福,教师把献身教育看作是神圣使命和责任。教师在生活中经常感到这种责任的存在,并切身履行这一责任。不断形成内在的责任感、使命感,并献身于这一职业。爱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教师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信条。

总之,青年教师群体是任何一所学校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是一个有待培养和提高的群体,也是一个渴望提高的群体。其实作为青年教师,教育生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立足实际,努力工作,多学习多思考,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坚守教师这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以后必定会成为学校未来的顶梁柱,成为未来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第五篇:《走向成熟》读后感

《走向成熟》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向成熟》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彭中华主任是我的老领导、亦师亦父的前辈,他在住房公积金中心任职期间,出了一本书——《走向成熟》,是他半辈子的心血。他数次跟我提起,要我写个读后感或评论。我每次都满口答应,却没有实质行动。不是因为我不把他的话当话,实在是因为太懒,不愿动笔,不想多费脑筋。直到他调离公积金中心到市财政局任职,我都没有兑现我的承诺。每每想起,心里总觉亏欠。这次开了微信公众号,我想写两句,均为内心体会。

参加工作13年,换了4家单位,也换了4、5任领导。前面3家单位都是台、港资企业,直接上司两个是四川人,一个是香港人,人还不错,但没有深交。xx年为了和女朋友(现在的老婆)相聚,毅然辞去了别人眼里还不错的外资企业的工作,回老家专心考公务员。也许是命运的垂青,让我顺利考进了现在的单位,也幸运的认识了彭主任。

初识彭主任,觉得他很有礼貌、很亲切,虽然他的安仁话时常让人听不懂。他很关心也愿意培养年轻干部,xx年我们通过公开招考进单位的11个年轻干部,都在单位各个岗位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我记得他曾动情的说过,你们11个人就像我的一个作品。事实也证明他的用人决策是对的,在一个人员青黄不接的事业单位,确实需要一批年轻人来干事创业,带来一股清流和活力。

彭主任是个学者型的领导,喜欢写文章,有文人的气质,但决没有传统文人的迂腐。他在住房公积金行业内知名度很高,敢怒敢言,行业内尊称他“彭大将军”。有几次我跟他外出参加会议,他不分场合、痛陈时弊、一吐为快,我都替他捏把汗。行业内不同意他的观点的人有,但欣赏他的人也很多,包括现任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张其光司长。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启动之初,张司长还专门要彭主任写一篇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相关的论文供高层参考。他的写的那篇文章好像刊登在了中国建设报上,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现在彭主任不在公积金这个“江湖”,但“江湖”仍有他的传说。我们依然记得他为这个行业发展,为郴州住房公积金蜕变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到《走向成熟》,说实话,我没有通篇细读,但其中多篇文章都引起了我的共鸣。比如《参板下,我的天堂》,让我想起了童年的自己,每天下午到村口的小河洗澡,那时的河水真清、鱼儿真多,现在却因为污染、挖沙变得浑浊不堪,不禁唏嘘。比如《干人家不愿干的》,参加工作第一天,他记住了领导说的“人家干不了的.,你要拿得起,干得下,业务上要拔尖;人家不愿干的、不屑干的,你也要主动干,干好。”两句话。也凭借这两句话,他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弟,鲤鱼跳龙门,逐步跻身正处级干部行列。同为农家子弟的我,从中也能学到一些吧。比如《凡事从自己找原因》中说,凡事从自己找原因,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工作应有的态度。比如《走向成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家子弟的倔强,看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看到了一个成功者的足迹。他说,没有谁的头上没有太阳,也没有谁的脚下没有荆棘,只有不屈的人,才能踏平荆棘,拥抱太阳。

读史明智,读《走向成熟》,你也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因为它不仅是一本杂文集,更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弟通过自己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走向成熟的奋斗史。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