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邓华师案
浅析邓华师案
(辩论赛举行在即,我对本案作了一些分析,为此短文,但愿大家能够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或许可以用于支持观点,或许能够引起大家在学术上的兴趣,使我们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达到“研究生”的目的,谢谢!)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刑事案件来说,一切结论的得出都取决于两个方面内容----证据和法律,或者说是建立在法律和证据的基础上的。如果说法律是已知的定理,证据就是已知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进行辩证的推理,就能够得出符合案件本身实际的结论,此一点,对于控辩双方都是一样的。因此对于一个案件的定性,最关键的就是相关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而与邓华师案件定性最密切相关的证据中,最具有证明力的,就是证人证言和当事人的供述,利用这些证据可以还原出案件的本来面目,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
在仔细分析并对比了吕胜和邓华师两人的询问笔录,可以发现,他们的说法有几个方面是矛盾的,或者是完全对立的:
(1)、吕邓二人是谁先推的对方,两人说法完全相反;
(2)、吕胜有没有用汤勺打邓华师,这一点,吕胜说没有,邓华师说吕胜打了他的头部。
再看一下吴龙江和陈丽萍的证人证言,吴龙江的说法和吕胜几乎一样,只是多了把汤面洒地上的情节;而陈丽萍的证言,也几乎和邓华师一样。当然,在对吴龙江的行为上,邓华师、陈丽萍、王存坚的说法一致,双方均无异议,即:吴龙江没有动手。
这时候,我们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我们就能够说哪一方的供述(或陈述)一定符合事实真相了吗?显然不能这样说。是不是一方说真话,一方说了假话?或者说双方都说了假话?(当然,都说真话或假话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作为检方或律师,我们又该如何采信呢?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一方或双方有可能只表达对自己有利的一面,隐去了对本人不利的一面,甚至会编造出对本人有利的情节。因此,辨别出这些言辞证据的真伪,在没有其他的如视频资料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有第三方的,或者中立的证人证言,那最好不过了。恰恰,本案中有这么一个人,就是王存坚,作为一个旁观者,与双方都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人。(如果说,他要是有一点偏向的话,他租房住在邓华师所在的村子,案发时在和邓华师下棋。会有可能偏向邓华师一方。)这样,王存坚的证言就成为本案的关键证据,具有比较客观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对准确定性的效果。
王存坚的说法和邓华师不同,邓华师说他是被推、打之后取刀;但王存坚说,吕胜、吴龙江是坐着的,在两人站起来后,邓华师见两人站起来,就到小巷口处去,吕胜、吴龙江二人随后取汤勺、铁瓢紧跟。在小巷口,邓华师取刀,边退边指着吕胜说“你再打我”,于是吕胜用铁勺打邓华师的手,邓华师用刀刺吕胜。然后,吕胜受伤后逃跑,邓华师追赶。可见,从王存坚的说法中,看不出有吕胜先打了邓华师,然后邓华师被迫取刀的情形。这就是证明邓华师行为不具有防卫性质的一个关键。在这里,邓华师走向小巷口,显然是有目的的行为,就是取刀,找适合的“战场”-----因为他毕竟熟悉环境。吕、吴二人取工具则是一种防卫的本能,而且吕胜打的只是邓华师的手。
下面分析一下两人所使用的器械,吕胜的汤勺和邓华师的尖刀,这两件“武器”在打斗中的地位是悬殊的,汤勺可以致邓华师以轻微伤或轻伤,而尖刀却是可以致命的,这种刺的行为致吕胜重伤或者死亡的几率是很大的。同时,使用的工具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主观上的“恶”的程度,这一点,相信每个人都有这个共识。
再分析一下两个人和他们的行为。吕胜身材相对弱小,而邓华师身材高大,手臂较长,体格强壮,足以弥补其尖刀相对较短的不足。(这里姑且不谈,邓华师有没有在这方面的心理优势。)被辞退人员的吕胜,尽管有滋事的性质,其行为构不构成寻衅滋事另论。在邓华师转身向小巷口走去时,他心里已经有适时地取菜刀作武器的准备了。有刀在手,在“武器”上占优势,环境又熟悉,从心理上已经占了上风。他说“你再打我”,就是心理占优势,有恃无恐的表现。因此,在他出手时,他的心态不会是惧怕,而是挑衅,又恰恰是这句“你再打我”,就是要使打斗升级。所以,邓华师每挥舞一下尖刀,就是实施了一次故意伤害的行为,一旦得手,就构成了既遂。在吕胜已经逃跑了的情况下,邓华师还乘胜追击,就是他故意心态的表露。试想,这能是一个防卫者的举动吗?
民警出身,又因小过被辞退的吕胜,不满,浮躁,好胜,逞能。不可否认,这一点是引起事端的原因,但这不妨碍同样表现出气盛的邓华师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因此,我认为邓华师的行为是故意伤害,符合该罪的构成,构成故意伤害罪。
第二篇:2016华师毛邓三作业100分
1.第1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观念,主要表现是:
A.在所有制关系上,把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成分。
B.在分配领域中,虽然提倡实行按劳分配,但实际做法却导致了平均主义 C.在经济体制上,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E.把反修防修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经济 D.外资经济 E.股份制经济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A.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C.它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
D.它确认了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的民主共和观念 E.它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营经济为领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的确定。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定。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E.国民经济的恢复。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是:
A.“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港、澳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但主体是社会主义。C.“一国两制”构想的立足点和前提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来实现祖国的统一。D.“一国两制”是国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合法性,而非权宜之计。E.“一国两制”的构想,并不承诺放弃武力。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A.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造。B.以渐进方式推进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E.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
D.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了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它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B.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从根本上决定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C.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最基本的政治方面的条件。
D.革命胜利后,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有经济将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最基本的经济方面的条件。
E.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国民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表现在: A.坚持效率优先,要对那些效率高,贡献大的人给予相应的报酬 B.效率优先应以兼顾公平为条件,要对不合理的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 C.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应更多强调效率 D.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应更多提倡公平
E.为防止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节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国际背景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和发展仍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D.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 E.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是: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B.正确地对待资产阶级。
C.对统一战线内部的不同力量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D.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E.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2题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政策和策略的思想。D.党的建设的学说。
E.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3.第13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D.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E.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4.第14题
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全面、科学的概括,其内容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实行公有制。E.实行市场经济。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5.第15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E.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6.第16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
A.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B.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D.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E.革命的动力是农民、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您的答案:A,B,C,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7.第17题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A.人民民主专政在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C.人民民主专政清楚地表达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D.人民民主专政清楚地表述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民主性质。E.人民民主专政把民族资产阶级划入了人民的范围。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8.第18题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A.二者性质相同
B.二者作用、职能相同 C.二者历史使命相同
D.二者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E.二者表现形式相同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9.第19题
毛泽东思想创立的社会条件是:
A.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B.近代工业的出现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E.同党内错误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倾向做斗争并取得胜利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0.第20题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
B.农民有革命要求,但人数较多,所以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C.小资产阶级的的处境与农民接近,且数量可观,所以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阶级,是重要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须联合。E.必须对敌人进行分化、瓦解,争取那些哪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以打击主要敌人。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1.第21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形式,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C.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差别
D.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的为社会劳动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2.第22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其原因和主要表现是:
A.我国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提高和根本性的改变 C.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又直接决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D.生产力不发达和生产关系不完善,还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上层建筑方面还不成熟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发育过程中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3.第23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因为:
A.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它们共同的政治立场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它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它们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E.它们共同的政治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4.第24题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进行革命和建设。D.武装斗争。E.统一战线。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5.第25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E.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6.第26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D.由主要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转变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7.第27题
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E.坚持党的领导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8.第28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
E.纠正“左”和“右”的错误。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9.第29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D.扩大基层民主 E.改革政治体制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0.第30题
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针是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D.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E.坚持共同富裕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1.第31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D.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E.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您的答案:A,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2.第32题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基本特征是: A.科学性,即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体现人的价值 B.时代性、即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 C.民族性,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D.开放性,即吸收世界各国和民族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E.群众性,即文化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3.第33题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在全国各个地方和行业,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D.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不断上升 E.国家垄断经济效益好的行业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4.第34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 A.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E.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5.第35题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A.民主的文化 B.大众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科学的文化 E.进步的文化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6.第36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是: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是互相竞争的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机构。
D.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都参加政权机构和人民政协机构。E.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7.第37题
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B.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C.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最好方法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E.党指挥枪的原则。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8.第38题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
A.这是由党产生的特点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B.这是党执政本质的内在要求
C.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D.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E.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9.第39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0.第40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主要体现在下列原则上: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B.中国共产党领导。C.民主集中制。D.多党合作。E.政治协商。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1.第41题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要条件。
C.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时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必然要求。
E.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全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2.第42题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A.“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一个国家的原则立场
B.“一国两制”构想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C.“一国两制”构想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D.“一国两制”构想符合当代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趋势
E.“一国两制”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照顾各方利益,易于为各方所接受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3.第43题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B.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人民的解放。C.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E.消灭资本主义。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4.第44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主要特点是:
A.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B.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相结合。
C.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机关是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同时又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D.民族区域自治是各少数民族以民族为单位进行的“自治”。
E.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比一般地方权力机关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是“高度自治”。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5.第45题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产生并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 A.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全国革命形势。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正确政策。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6.第46题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E.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7.第47题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E.股份制经济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8.第48题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体现在:
A.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B.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C.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D.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E.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9.第49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
A.奋斗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奋斗目标的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
C.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D.实现奋斗目标的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E.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0.第50题
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总路线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E.恢复国民经济。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作业总得分:100.0 作业总批注:
第三篇:华师附中(模版)
华师附中高二(7)班 刘春幸
Q: What are som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cotland? How did Scotland become part of the union of Great Britain?
A:Scotland is the second largest of the four nations , both in population and in geographical area.Physically, it is the most rugged part of the UK, with areas of sparsely populated mountains and lakes in the north(The Highlands),and in the south(The Southern Uplands).Three-quarters of the population lives in the lowland zone which spans the country between these two highland areas.The largest city is Glasgow, in the west of this zone.Scotland’s capital city is Edinburgh, on the east coast forth miles away from Glasgow.It is renowned for its beauty and dominated by its great castle on a high rock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Both cities have ancient and internationally respected universities dating from the 15 century.Scotland is the most confident of its own identity because alone amongst thenon-English components of the UK it has previously spent a substantial period of history as a unified state independent of the UK.Scotland was not conquered by the Romans , though they did try to , and for a while occupied as far as the edge of the northern highland zone.Nor was most of Scotland conquered by the Anglo-Saxons, although an Angle kingdom was established in the southeast.British Celts displaced from the south by Saxon invasion occupied the area around what is now Glasgow, and in this same period(around the sixth century AD)people from northern Ireland invaded the southwest.They were called the Scots, who gave the modern country Scotland its name.So their original Scottish Celts, were left with the extensive but unproductive highland zone.In the 9 century, Scotland began to experience Viking raids, and it was the pressure from this outside threat that led Scottish kings to unify, forming an independent singular Scottish state at just about the same time that Anglo-Saxon England was also unifying.Despite the conflict about the Scottish border, there were close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th extensive intermarriage between the two aristocracies, and even between the royal family.But in 1298, William Wallace made a uprising, unluckily, it was quelled by the English.Only a few years later, the Scots, as a result of winning the Battle of Bannockburn, leading to 300 years of full independence.In 1603, however, Queen Elizabeth the First of England died childless, and the next in line to the throne was James the 6th of Scotland, so he also became James the First ofEngland , uniting the 2 thrones.Though the Scots wanted to maintain its own political identity, in 1707 by agreement of the English and Scottish parliaments, Scotland joined the Union.thth
第四篇:华师期末考——毛邓三九道复习题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九道复习题
1.邓小平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你如何理解?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对这个论述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这是我们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准。过去,党内和理论界曾就“姓社”、“姓资”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把问题搞得很复杂。邓的这一论述,为我们判断“姓社”、“姓资”问题提供了一个简便、明了的标准。一个公有制、一个共同富裕,抓住了社会主义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这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不论怎么改革、不管怎么改制,到任何时候都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都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朝着共同富裕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因此,公有制必须占有主体地位,否则资本主义剥削将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不受控制,挫伤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三个有利于变为三个不利于)。
2.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答:(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和创新。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世界各国按以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股从没有过的增长热,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们由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进行反思中,认识到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大因素,联合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开始把保护环境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2)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于: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将人类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不仅使今天能够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使子孙后代将来也能够发展。
(3)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
(4)、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的本质区别?
答:我国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必须始终坚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加强执政党建设,有利于化解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社会政治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4.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及其评价
1、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1)社会主义改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3)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而是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5.邓小平说:“我们实行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符合中国的实际”,是中国的特色和优势。你如何理解?
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十三亿人民怎样管理国家?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组织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精神病患者和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有权选出自己的代表,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去行使国家权力,参加国家管理。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我国的各政党、阶级、阶层、地区、民族等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人民基础,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议、决定,各地都必须遵照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时实行会议制,集体决定问题,少数服从多数,也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因而能够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使其他国家机关按照各自的职权开展工作。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民主的,又是富有效率的。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一院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不搞“两院制”。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各级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它的执行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司法机关之间在职能上有所分工,但不是各自分立、平等分权、相互制衡的关系,而是产生与被产生、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
(四)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实现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有利于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大优势。
6.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你如何评价。
答: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把“基 本实现工业化”作为本世纪头20 年一个“历史性任务”为经济建设提出了具体方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重大意义。①新型工业化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国情出发。对工业化要求作了全面的阐述,进一步拓宽 和丰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内容。②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了科学规划,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7.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通过三十年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拥护支持,保持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各项社会制度的完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贡献我们自身的力量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意义何在?
答:(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总结中国共产党80 多年的历史,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当好“三个代表”。只有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和方向去建党,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才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 用。(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们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只有坚持“三个代 表”,当好“三个代表”,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稳固执政地位。(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的问题。
9.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及其评价。
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在这里,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是关键。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体现着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实施依法治国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基本走向。
我国提出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的紧迫性,政治文明的概念反映了政治发展的一种走向。总体上来说,政治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的政治生活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类的矛盾和种突,从而也越来越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第五篇:华师在线2013(社会学)
华师在线2013(社会学)一百分 1.第1题
商人这类角色属于()
A.先赋角色 B.规定性角色 C.表现性角色 D.功利性角色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区分显功能与潜功能的社会学家是()
A.默顿 B.帕森斯 C.涂尔干 D.孔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第3题
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本质区别的社会学方法论是()
A.实证主义方法论 B.人文主义方法论 C.科学主义方法论 D.孔德社会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4.第4题
正规教育阶段的社会化属于()
A.预期社会化 B.初始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再社会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5.第8题
从社会分层的定义看,社会分层的基础是()
A.性别差异
B.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布 C.肤色的差异 D.职业的差异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6.第9题
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化机构是()
A.医院 B.家庭 C.学习D.社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10题
下列关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角色内含着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 B.角色与身份是相同的 C.角色与地位是相同的 D.角色与社会期待无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8.第13题
数个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某个研究项目,这里的合作属于()
A.自发合作 B.互助合作 C.指导合作 D.契约合作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9.第14题
被假设为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的原因变量是()
A.控制变量 B.因变量 C.自变量 D.无关变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0.第15题
根据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
A.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C.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D.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1.第16题 关注社会的微观方面的是()
A.功能论 B.结构主义 C.互动论 D.冲突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2.第17题
适合雪球抽样的情况是
A.调查城市中的乞讨人员 B.调查大学某个系的在校生
C.调查广州市各个居委会的运转状况 D.研究某个中学某个班的学习情况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3.第20题
社会控制理论家赫希在《少年犯罪原因》中提出制约人们犯罪的重要因素是()
A.社会纽带 B.监控水平C.成人忠告 D.父母管教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4.第21题
相信“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但更强调与社会化相关的生理基础和情感力量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米德 D.库利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5.第22题
下列属于科层制优点的是()
A.严密性 B.管理弹性 C.管理人性化 D.组织规模小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6.第26题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学生在校穿校服,这些都属于文化要素中的()
A.规范 B.语言 C.价值观 D.物质文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7.第27题
城市中的居委会的辖区,属于()
A.自然社区 B.巨型社区 C.虚拟社区 D.法定社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8.第28题
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是()
A.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
B.协助社区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共同需要,协助社区运用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 C.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经济收入水平D.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9.第29题
按照霍尔的观点,45至120厘米的距离属于()
A.个人距离 B.公众距离 C.亲密距离 D.社会距离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0.第30题
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指()
A.身份 B.地位 C.角色 D.角色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1.第5题
下列关于反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反文化属于亚文化
B.反文化常挑战主流的价值观、信仰、观念与规范 C.反文化多存在于老年群体
D.反智主义是反文化的一种表现 E.反文化属于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2.第6题
现代社会中家庭承担的功能逐渐减少,但仍然承担的基本功能有()
A.正式教育功能 B.社会化的功能 C.提供情感的功能 D.性规范的功能 E.生产的功能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3.第7题
文化的组成部分有()
A.符号 B.价值观 C.规范 D.奖惩 E.物质文化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4.第11题
在社会互动中,达到顺应效果的方式有()
A.妥协 B.和解 C.调解 D.仲裁 E.反抗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5.第12题
在社会互动中,常见的冲突方式有()
A.口角 B.殴斗 C.诉讼 D.战争 E.争吵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6.第18题
从权威分布状况来看,家庭结构包括()
A.父权家庭 B.母权家庭 C.平权家庭 D.威权家庭 E.专制家庭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7.第19题
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段抽样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8.第23题
孔德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
A.实证主义社会学 B.社会动力学 C.有机体社会学 D.社会静力学 E.宗教社会学
您的答案:B,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9.第24题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有()
A.农业发展
B.对农村单调生活的厌恶 C.工业化
D.城市生活的吸引力 E.农村凋敝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30.第25题
关于社会分层的冲突论与功能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功能论认为社会分层是必要的,分层在维持社会方面起到某种有益的作用
B.冲突论认为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可能获得巨大的财富、声望和地位,因为他们获得了对这些稀缺资源的垄断并竭力防止其扩散
C.功能论认为任何社会都有一些工作比另一些工作更重要,这些工作需要最后资格的人来承担,只有为这些工作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刺激,才能留住这些占据社会最关键位置的能人 D.功能论和冲突论都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维护着不平等的社会分层
E.在冲突论看来,宗教、教育和政治秩序等社会设置都倾向于维持现状,而非鼓励变迁和削弱不平等
您的答案:A,B,C,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作业总得分:100.0 作业总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