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设计典籍精要参考书籍3
中外设计典籍精要参考书籍3
外国设计典籍部分
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美)文丘里著,周卜颐译,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月 负建筑,隈研吾著,山东人民出版社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朱锷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为什么设计,原研哉、阿部雅世、朱锷 山东人民出版社
设计的觉醒,田中一光、朱锷、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下册),李砚祖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08月 普遍适用性设计,(英)塞尔温·戈德史密斯著,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出版社 用设计再造企业,(英)玛格丽特·布鲁斯、约翰·贝萨特著,中国市场出版社 环保×设计,G8画廊,GG画廊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设计心理学,(美)诺曼 著,梅琼 译,中信出版社
未来产品的设计,(美)诺曼 著,刘松涛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好用型设计,(美)诺曼 著,梅琼 译,中信出版社
创新的艺术,(美)凯利,(美)利特曼著,李煜萍,谢荣华译,中信出版社
设计的法则,(美)立德威尔,(美)霍顿,(美)巴特勒著,李婵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美)黛比·米尔曼著,鲍晨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人造世界的策略——设计与设计研究论文集,(美)马格林著,金晓雯,熊嫕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设计的品格——探索×呈现×进化的InDesign美学,达芙妮·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设计的图谋,(日)坂井直树著,赖惠铃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设计之美,(英)克雷著,张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IDEO,设计改变一切,(英)布朗著,侯婷译,万卷出版公司
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务实,(德)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编著,胡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世纪风格,(英)贝维斯·希利尔,凯特·麦金太尔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什么事产品设计?劳拉·斯莱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如何成为设计大师,(美)凯瑟琳·费舍尔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怎样成为一名设计师,阿德里安·肖纳西,湖南美术出版社
设计师怎样思考——解密设计,(英)布莱恩·劳森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业设计思想基础,李乐山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产品设计,(美)Kevin N.Otto, Kristin L.Wood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DESIGNING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Charlotte and Peter Fiell
CREATING BREAKTHROUGH PRODUCTS_INNOVATION FROM PRODUCT PLANNING TO PROGRAM APPROVAL, BY Jonathan Cagan, Craig M.Vogel, CHINA MACHINE PRESS
Designing Interfaces, by Jenifer Tidwell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_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by Jesse James Garrett Green Design_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by Dorothy Mackenzie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or Hate)Everyday Things, by Donald A.Norman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by Donald A.Norman
请同学自选其中的两本书自学,第十二周周三,每位同学准备10-15分钟的读书心得汇报,两篇各1500字读书心得。
第二篇:中外翻译书籍介绍
外国文学最佳中译本推荐(来自豆瓣,略加整理,之前分享那篇略显混乱)来源: 夏敏的日志
1强烈推荐草婴译得托尔斯泰。据读过原文的人认为,读草婴的感觉就像是在读原著。草婴的中文干净、简练、不拖沓、有韵味。2汝龙的契诃夫 3戴骢的布宁和巴别尔 4蓝英年的《日瓦格医生》 5金人的《静静的顿河》
6金溟若的三岛的《爱的饥渴》。此为作家出版社早年内部发行版,强于现今的大陆译本。真的很好
7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真的是非常好的译本。完全是李先生的一种创作。8曹庸的《白鲸》
9叶渭渠的《雪国》《伊豆的舞女》 10傅惟慈的《月亮和六便士》
11周作人先生译的古希腊、日本的作品。知堂的全部译文都是值得收藏和阅读的佳作12丰子恺的《源氏物语》。钱稻孙先生也译过部分。
13林克的里尔克。黄灿然从英译本转译过里尔克,臃肿不可读。14董乐山的《1984》
15王道乾先生的杜拉斯。不用说了。还有图尼埃的《礼拜五》和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 16朱维之的《失乐园》
17田德望先生的《神曲》。多年的苦心。另钱稻孙先生的《神曲一脔》文言。王维克先生的《神曲》是最早的中译本。但田先生的译本是完全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18主万的《洛丽塔》其外祖父是郑孝胥
19季羡林先生的《罗摩衍那》。黄宝生、金克木几位先生接力译的《摩诃婆罗多》也出了。但太贵了。
20杨宪益,罗念生和王焕生,陈中梅,傅东华几位先生的荷马 各有千秋 21杨周翰先生的《埃涅阿斯纪》《变形记》 22钱春绮、郭沫若的《浮士德》 23韩少功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4董燕生的《堂吉诃德》。杨绛先生的不是从西班牙文译的。当然也很不错了。25王永年的博尔赫斯 26杨绛先生的《吉尔布拉斯》
27荣如德先生的《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徐振亚先生等还译过一个版本,浙江文艺出的,也非常好。《罪与罚》岳麟的不错 28成钰亭的《巨人传》 29张谷若的哈代。30方平的《呼啸山庄》
31项星耀先生的《往事与随想》.巴金先生只译出了第一部分。32穆旦先生的雪莱
33金堤和萧乾夫妇的《尤利西斯》。还是读原著吧,哪种译文也不适合乔伊斯的东西。34屠孟超、朱景冬、陈众议是拉美文学方面翻译不错的。35石枕川的俄文学翻译也不错
36石琴娥的北欧文学。《萨迦》真不错。语言简练,有韵致。
37罗新璋的《红与黑》。罗玉君先生有老版本,不好找了。郝运的译本也不错。38李文俊先生的福克纳
39蒲隆先生的《项狄传》,很难译的书。40余泽民,冒寿福的伊穆雷。匈牙利文。41星灿的帅克。萧乾先生有节译本。
42柳鸣九先生译杜拉斯《悠悠此情》《长别离》《广岛之恋》漓江小开本。43吕同六先生的意大利作品。卡尔维诺、莫拉维亚 44叶廷芳的卡夫卡。
45魏育青的德文。杨武能先生的德文。46屠友祥用文言译罗兰巴特。
47徐梵澄先生译尼采《苏鲁支语录》文言。徐先生的《薄伽梵歌》太棒了。48冯象译《贝奥武甫》、摩西五经。此人了不得。
49绿原先生译的里尔克。我是后来才购得绿原先生的选本。很好。50戴望舒的洛尔伽 51张枣的德文功底极深。其人闲散,只散译了特拉克尔几位诗人的作品。先刚译过特拉克尔的诗,也很好。德文东西翻译过来要有力度。北岛谈过,其实中文用来翻译相当有优势。52赵罗蕤先生的《荒原》 53朱雯的《西线无战事》
54潘岳;雷格的莫里森的《宠儿》。题目翻译的很巧。《圣经》原文并没有“宠儿”这个词。55北岛《时间的玫瑰》里翻译了不少人的诗歌。北岛只通英文。但是他中文语感好,能把别人翻译不好的改好了。
56马振骋的高更的《诺阿 诺阿》、纪德 57许庆道 满涛的果戈理
58傅雷先生译文集。不用说了。卞之琳、梁宗岱先生译文集59吴劳先生的海明威、《马丁 伊登》
60徐迟的《瓦尔登湖》
61方重或黄杲炘先生的坎特伯雷故事 62冯至先生的海涅 63叶君健的安徒生 64戈宝权俄文的译诗
65余中先等人的贝克特。王东亮的《劳儿之劫》。袁筱一。桂裕芳。都是法语翻译界的。66周克希、徐和瑾、译林组织的一批人,三译《追忆失去的时间》。前两人用的版本更好。徐和瑾在他翻译的莫洛亚的《普鲁斯特传?译后序》中有介绍。续
67朱生豪、梁实秋、孙大雨译莎士比亚。朱得美、梁得义、孙得声(孙以诗体译,因莎士比亚本用无韵诗写作,而非纯粹散文体,故孙求音律,妙不可言,但也有斧凿痕迹。李尔王译作黎峫王,乃求声。)。方平先生也重译了莎士比亚,恢复了很多朱译中没有的猥亵语言。四人共得骨。髓要靠自己领会了。田汉似乎也译过,未经眼。
68楚图南译惠特曼。楚先生译希腊神话自然好了。(答复楼上)赵罗蕤先生也译过惠特曼。——————————————————————————27楼豌豆兄说到点子上了。搭桥本是两边的事情。晚清翻译家国学功底高那是自然的了,林纾外语几乎不通,但是仍能译出优美文笔。严复也是如此。五四以后,搞翻译的外语水平开始高起来,大都是学者、作家、诗人之类。而且很多国学功底相当高。朱生豪、穆旦先生皆通古诗词。钱稻孙先生意大利文从小谙熟,父亲为清政府驻意大利公使,和父母从小在意大利长起。按理当是一个中文结结巴巴的“海龟”,但是他却用骚体译《神曲》,真是韵味无穷。昔只译数章,名为“一脔”。下为当时出版的《神曲一脔》译者序:“四年前,予随侍父母游意大利,每出必猎其故事神话,纵谈承欢。其时即读《神曲》原文,归国后,尝为试译其起首三曲。初译但欲达意,不顾辞藻韵调;惟于神话传说,则任意诠注,曼衍孳乳,不自范围,仍纵谈娱亲之志。近年屑屑于米盐,久置不续矣,今年适遇檀德六百周年,而予亦方人生半路。偶理旧稿,又改其第一三两曲为韵译,并原译第二曲而为此篇。一九二一年,译者识。”(钱稻孙先生精通日、意、法、德等国文字,除了中国古典文学还精通音乐、戏剧、美术、医学。他在大学时代专攻医学,民国初年任教育部视学,同时为北京大学医学院的日籍教授做课堂翻译,日籍教授回国后,即在医学院教人体解剖学。晚年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一脔》开头是:“方吾生之半路,恍余处乎幽林,失正轨而迷误。
道其况兮不可禁,林荒蛮以惨烈,言念及之复怖心!”又如徐梵澄先生译尼采和薄伽梵歌、《奥义书》。这样搭起的桥才最结实。而现在,小弟再提黄灿然,其为诗人,译里尔克尚如此无味臃肿,何况其他“专业翻译家”呢。那些专业的翻译“机器”翻译文学作品,只有产量倒是惊人!倒是屠友祥先生译罗兰巴特用半文言试译,简练有节奏,符合法语的音阶跳跃。不但意义毫不晦涩,而且能得文气。屠先生国学功底也很高。当然并非译作全都要用文言。关键是年轻的文学翻译家还要提高学养。————————————————————————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简称译文译林出版社简称译林漓江出版社简称漓江 《战争与和平》上海译文草婴 短期无法超越,可惜由于草婴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战争与和平》上海译文八十年代出的高植译本 也很好《安娜 卡列尼娜》上海译文草婴 或 三联书店罗稷南 《复活》人文汝龙 或 上海译文草婴 《简爱》上海译文(以下简称译文)祝庆英 短期无法超越 人文的《呼啸山庄》译林杨以 短期无法超越 上海译文方平译的也很好《尤利西斯》人文金是 译林肖乾的也较好《傲慢与偏见》译文王科一 《堂吉诃德》人文杨绛 短期无法超越《苔丝》人文 张谷若 译文郑大民的也不错《悲惨世界》人文李丹 短期无法超越 译文郑克鲁的也很好 《巴黎圣母院》译文管震湖 人文陈敬容的也很好《海上劳工》 四川人民罗玉君(可惜以不出),译文陈乐译本也很好《红与黑》译文先后出的罗玉君、郝运译本都是相当好的 《莫泊桑小说》花城王振孙 人文郝运的也较好《契诃夫小说》译文的全集和人文的选集《一生 漂亮朋友》王振孙译 人文和译文均出《安徒生童话》当然是人文或译林的叶君健译本,短期无法超越《包法利夫人》当然是人文李建吾的 短期无法超越 不过译文周克西的也很好《约翰 克利斯朵夫》《欧也妮 葛朗台 高老头 幻灭 等》当然是人文或安徽文艺傅雷的。短期无法超越《基督山伯爵》人文蒋学模 虽是转译本,但由于译者和编辑的高水平,使它成为名译。译文社韩沪麟周克西译本和译林社郑克鲁译也不错。《三个火枪手》译文社郝运王振孙 人文社周克西《三剑客》也不错《前夜 父与子》人文社或译文社丽尼 巴金译本《罗亭 贵族之家》人文社 磊然《猎人笔记》当然是人文社丰子恺 译文社冯春的《十字军骑士》译文社陈冠商,花山文艺或译林易丽君的也相当不错。《飘》当然是浙江文艺社傅东华的,傅先生的归化类译法为绝大多数专家所反对,但他的译本却为一代又一代读者所钟爱,令人深思。译文社《乱世佳人》本、人文社《飘》也不错,前者更是出版了百万多套。《日瓦戈医生》漓江社 蓝英年的《亚马街》新疆人民社 蓝英年的《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人文社 刘辽逸等,译文社新译的版本封面设计相当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文梅益译本、漓江黄树南译本相当好,尤其是梅益的。译文、译林、浙江文艺的也很不错。中青社也出过梅译本。《静静的顿河》人文金人译本,由于没有看到力冈的译本,所以无法比较,不过,金先生的译本已历经了60多年的考验,应是过硬的。《一个人的遭遇》人文社草婴的《大卫 考坡菲》译文张谷若的 人文新出的庄绎传译本也很不错《双城记》译文张玲张扬的 人文石永礼的也不错。《西线无战事》译林社的 八十年代译文也出过《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社施咸荣 漓江也出过《斯巴达克思》译文李良民的《白鲸》译文 曹庸 人文成时的也不错《你往何处去》译文侍桁的 人文张振辉的也不错《雾都孤儿》译文荣如德 人文黄雨石 译林何文安的也不错《农民》译文吴岩的 可惜还没有从波兰文的直译本]《火与剑》花山文艺易丽君等 湖南人民社梅汝恺的也不错《彭斯诗选》译文袁可嘉 或人文王佐良的《罪与罚》人文、译文、译林的都不错《浮士德》译文钱春绮 人文绿原《少年维特的烦恼》人文杨武能 译文侯俊吉 译林的也不错 《泰戈尔诗选》冰心 郑振铎黄雨时等人译 人文、湖南文艺均出 译文吴岩的也很好,译林出过冰心译本《雪国 古都》 叶渭渠 唐月梅等译 国内许多出版社都出过 以人文(挂外国文学出版社副牌)、译林较好 古绪满的《牛虻》,————————————————————————
转: 金子做的桥
冯骥才
艺术家们所弹奏的旋律,画的画儿,无须经过翻译,不胫而走,就飞到另一个国家去。但文学却不能。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围墙。作家们大多在墙里边走来走去,要想翻越这面墙,必需通过一道道桥。造桥者就是翻译家。
然而,由一种文字变为另一种文字谈何容易,此中是优是劣,就全凭翻译的本领了。碰上好的翻译,原作的形神俱在,不会受到损失;碰上差的翻译,便驴唇不对马嘴,一切全毁。一次我去某一德语国家,拿着我的一种德文版的小说送人。我的翻译翻了翻便对我说:“这本书你千万别送人了。”我问:“为什么?”他说:“译得太差了。人家看了会说,冯骥才的小说怎么这样糟!”气得我把带去的书都扔在旅店里。
但是,俄罗斯作家是幸运的。当他们的作品进入中国,正赶上那一代的俄文翻译人人笔精墨妙,那真是千载难逢!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家出版社想出版契诃夫的作品,因与翻译契诃夫作品的专家汝龙谈不拢,便绕过汝龙,邀请了一些俄文专家,试译契诃夫的《套中人》。大家全都译这篇小说,为了看谁译得好。结果没有一人能够把契诃夫的味道译出来,最终还得去找汝龙。好像唱《失空斩》,只有马连良才是孔明的味儿。
汝龙几乎译了契诃夫的全部作品。早在1952年他就出版了25卷本的契诃夫作品选集。契诃夫那种感觉——那种悲悯的、轻灵的、忧伤的、精微的感觉只存在于汝龙的字里行间。还有一种俏皮、聪明、绝妙的短句子,也非汝龙不可。感觉的事物只能感觉到,尤其是对于契诃夫这种凭感觉写作的作家,只有能够神会到作家特有的感觉的译者,才能去译,否则一伸手就全乱套。汝龙还译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库普林的《石榴石手镯》,也都译得十分出色,但在人们的印象中他还是契诃夫的专家。
中国的翻译界很有意思,针对俄罗斯每一位大师,都有一两位“专职”的译者。比如普希金的诗译者是查良镛和戈宝权,果戈理的译者是满涛,列夫·托尔斯泰的译者是草婴,肖洛霍夫的译者是金人等等。他们的译本所达的高席就是原作的高度,很难逾越。莱蒙托夫的诗译者是余振;莱蒙托夫只写了一本小说《当代英雄》,译者是翟松年。我看有了翟松年这个译本,就永远不需要别人再译了。
据说,近年国内有一家出版社邀集一批人重译世界名著。一人一本,分工合作,速度惊人,结果很快就生产出一大套三流的“世界文学名著”。看来他们不懂得翻译是不折不扣的再创作,而决不是一种技术性的文字转换。翻译是要有个性的,而且要求译者的个性符合原作者的个性;还要求译者对原作及其作者先要做深入的研究与理解,决不能拿起来就干。更不能像当今写电视连续剧那样,找一批写手(俗称枪手),分集包干。市场只能制造畅销书,却产生不了纯文学。
俄罗斯文学中有两位作家的长句子很难把握。一是果戈理那种定语成串的缤纷而流畅的长句子,一是列夫·托尔斯泰那种结构复杂、因果来回转换的长句子。但各有一位译者对此得心应手。前者是满涛,后者是草婴。能够对这种高难度的长句子驾轻就熟,能是一日之功吗?所以这一代翻译家都是把一个或几个俄罗斯作家作为自己终生工作对象的!
当然,也有某一位俄罗斯作家同时有几个译者的,比如屠洛涅夫。可能屠格涅夫进入中国较早,早在1933年屠格涅夫逝世50周年时,上海出版的《文学》期刊就出过“屠格涅夫纪念”专号。他的研究者肯定很多,译者自然也多。尤其是他那种抒情的句子太富于诱惑力了,所以他的作品很早就被不同的译者所“瓜分”。丽尼译了他的《贵族之家》和《前夜》,陆蠡译了他的《罗亭》与《烟》,马宗融译了他的《春潮》,巴金译了他的《父与子》,巴金还与妻子肖珊合译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这些译本至今仍是质量极高的精品。再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书,周扬、高植和草婴三位都译过,这三种译本各有所长,而且都抓住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精魂。
当然,有的译者还会从他专攻的作家那里走出去,去寻找另外一些他喜欢的、气质相近的作家,做些研究,并把他们的作品译出来。比如巴金翻译赫尔岑的《家庭的戏剧》,李林翻译库普林的《阿列霞》,草婴翻译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等等。这些并不是偶然为之,相反正是这些作家最好的译本。
应该说不少译本都是翻译史上的经典——
除上述的译作之外还很多。比如肖珊的《别尔金小说集》(普希金),蒋路的《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荃麟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陀斯妥耶夫斯基),李林的《悬崖》(冈察洛夫),丰子恺的《猎人笔记》(屠洛涅夫),刘辽逸的《啥吉穆拉特》(列夫·托尔斯泰)等等,都是文字精湛,神采飞扬的上佳译品。对此任何重译都将劳而无功。打开这些译本时,我们坚信原作的气质和气息就是这样的,换了译本就成了假冒伪劣。中国这样的高水准的俄文翻译一直延续到廿世纪80年代。直到我们阅读帕斯捷尔纳克、艾伊特马托夫、巴乌斯托夫斯基、瓦西里耶夫、舒佳耶夫、拉克莎等廿世纪中后半期作家的中文本,仍然能够享受到这些译作高贵与精美的文学性。
我想,俄罗斯的作家应该感谢中国的翻译家。他们既是作品的高水准的译者,也是研究这些作家的专家。他们个个都倾尽了心中的金银绯紫,打造出一座座真金的桥,从而把这些俄罗斯文学大师引入中国,使他们赢得广泛的钦慕与景仰。
五四时期以来,西洋文**水般进入中国。当时的知识界介绍这些作品并非出于纯文学的目的,而是为了将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注入我们在上千年封建时代里变得僵化的民族肌体。而那一代知识分子,学养很好,学贯中西。他们在私塾中磨炼出炉火纯青的国学功力,又留洋海外,西文的能力也一样是一流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待这些国外的文学经典十分严肃。这就造就出一批翻译大家。
然而初期,中国正经历着白话文运动,翻译语言不免有些生涩之感。比如鲁迅先生翻译的果戈理的《死魂灵》,就算是一个不成功的译本。但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西文化渐渐融通,欧化的翻译语言独立出来,我国的文学翻译便进入历史性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在介绍苏俄文学方面,由于政治杠杆的倾斜而一直得到很大的优惠。俄文翻译自然就居于领先的地位。一时我国的俄文翻译家俊杰并起,状似群星灿烂。
依我看,翻译不从属于原作,相反倒是原作生命的再创者。所以,优秀的译本应该与杰出原作放在同一个位置上。我们应当给这些优秀的翻译很高的文学地位,还要重视与研究这个廿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黄金时代。
可惜至今还没有一部《中国翻译史》,这倒是翻译界该做的事了。我说的决不仅仅是俄文翻译。别忘了,还有为法、德、美、英等国文学进入中国而“造桥”的一批翻译大家呢!
————————————————————————关于名著的译本——整理参考
网上有很多整理贴,大多内容重复,我做一个详细的整理,供大家参考。对于我没阅读过的版本,以网上公认为准,对于我阅读过的版本,包括我个人的意见。
欢迎朋友们提供补充信息,提出自己的意见。
------------------
·俄国·
《战争与和平》--草婴,短期无法超越。(可惜由于草婴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
《战争与和平》--高植,也很好。(上海译文八十年代)
《战争与和平》--刘辽逸,人民文学版。
《安娜卡列尼娜》--草婴
《安娜卡列尼娜》--罗稷南(三联)
《复活》--汝龙 《复活》--草婴,这两个译本都是经典。
《前夜》--丽尼
《贵族之家》--丽尼
《父与子》--巴金
《卡拉玛左夫兄弟》--耿济之
《罪与罚》--朱海观 王汶
《白痴》--南江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南江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刘辽逸 楼适夷 陆风
《高尔基短篇小说选》--瞿秋白 巴金 耿济之 伊信
《猎人笔记》--丰子恺
《猎人笔记》--冯春,未知如何。
契诃夫作品--汝龙
《当代英雄》--翟松年
《静静的顿河》--金人
《普希金诗选》--查良铮
《家庭的戏剧》--巴金
《死魂灵》--满涛
《一个人的遭遇》--草婴
《阿列霞》--蓝英年
《日瓦戈医生》--蓝英年 张秉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
《谁之罪》--楼适夷
《苦难的历程》--王士燮
《往事与随想》--巴金,上海译文79年版。
·法国·
《悲惨世界》--李丹 方于,短期无法超越。
《悲惨世界》--郑克鲁,也很好。
《巴黎圣母院》--陈敬容
《海上劳工》--陈筱卿
《笑面人》--郑永慧
《笑面人》--鲁膺,上海译文,也相当不错。
《九三年》--郑永慧
《冰岛的凶汉》--陈筱卿
《雨果诗选》--程曾厚
雨果戏剧--许渊冲
《包法利夫人》--李建吾,短期无法超越
《包法利夫人》--周克西(译文),也很好。
《约翰 克利斯朵夫》--傅雷
《欧也妮葛朗台》--傅雷
《高老头》--傅雷
《幻灭》--傅雷
《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郑永慧
《恶之花》--钱春绮
《茶花女》--王振孙
《红与黑》--郝运
《巴马修道院》--郝运
《都德小说选》--郝运
《一生 漂亮朋友》--王振孙
《吉尔·布拉斯》--杨绛
《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建吾
《娜娜》--焦菊隐
《吉尔布拉斯》--杨绛
《基督山伯爵》--蒋学模
·德国·
《浮士德》--郭沫若,1959年人民文学版。
《浮士德》--董问樵,1983年复旦大学版。
《浮士德》--钱春绮,1982年上海译文版。
《浮士德》--绿原,人民文学版。
《少年维特之烦恼》--郭沫若
《席勒戏剧诗歌选》--钱春绮等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冯至 姚万昆
·英国·
《唐璜》--查良铮
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
《傲慢与偏见》--王科一
《孤星血泪》--王科一
《牛虻》--李俍民
《卡斯特桥市长》--侍桁
《性心理学》--潘光旦
《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
《一九八四》--董乐山
《鲁滨逊漂流记》--徐霞村
《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
《无名的裘德》--张谷若
《还乡》--张谷若
《大卫?考坡菲》--张谷若
《呼啸山庄》--张玲 张扬
《名利场》--杨必
《傲慢与偏见》--张玲 张扬
《失乐园》--朱维之
《福尔赛世家》--周煦良
《董贝父子》--祝庆英
·美国· 《瓦尔登湖》--徐迟 戴欢
《傻瓜威尔逊》--张友松
《永别了,武器》--汤永宽
《飘》--傅东华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
《红字》--侍桁
·西班牙·
《堂吉诃德》--杨绛,短期无法超越。
·丹麦·
《安徒生童话》--叶君健,短期无法超越。
·挪威·
《易卜生戏剧选》--萧乾
·奥地利·
《城堡》--汤永宽
《城堡》--高年生
《里尔克诗选》--绿原
·波兰·
《你往何处去》--侍桁
《你往何处去》--张振辉,据说也不错。
·意大利·
《神曲》--王维克
《神曲》--田德望
《爱的教育》--夏丏尊
《斯巴达克斯》--李俍民
《十日谈》--王永年
《十日谈》--方平王科一
《约婚夫妇》--王永年
《约婚夫妇》--吕同六
·捷克斯洛伐克·
《好兵帅克》--萧乾
·保加利亚·
《轭下》--施蛰存
·希腊·
《古希腊戏剧选》--罗念生 杨宪益 王焕生
《伊利亚特》--罗念生 王焕生
《奥德赛》--王焕生
《悲剧二种》--罗念生
《伊索寓言》--罗念生
·印度·
《罗摩衍那》--季羡林
《五卷书》--季羡林
《摩诃婆罗多插话选》--金克木 赵国华 席必庄 郭良均
《泰戈尔诗选》--谢冰心 石真 郑振铎 黄雨石
·日本·
《源氏物语》--丰子恺
《枕草子》--周作人 林文月
第三篇:父母必读中外书籍
要孩子爱上读书,父母就要自己先读书;想要孩子成才,父母就要知道如何让孩子成才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父母必读中外书籍精选20篇,希望你喜欢。
推荐父母阅读书单
1.父母家庭通俗读本: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爱的教育法则》
《爱与愤怒——父母亲的两难困境》
《爱与自由》
《不要用爱控制我》
《从种子看大树》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儿童生来是人》
《儿童事件——儿童心理社会发展最新报告》
《飞吧,孩子》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我应该这样爱你》
《孩子是问路的客人》
《好孩子,坏孩子:亲子关系成功技巧》
《唤起内心深处的家庭亲情》
《教育与美好生活》
《正面管教》
《父母的觉醒》
父母必读100本书 推荐给家长看的书目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王干卿(译)
《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爱的艺术》【美】弗洛姆(著),李健鸣(译)
《家庭教育 》【中】陈鹤琴(著)
《童年的秘密》【意】蒙台梭利(著),单中惠(译)
《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家庭和儿童教育》【前苏联】马卡连柯(著),丽娃(译)
《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
《名家治疗笔记:为家庭疗伤》(上、下)【中】李维榕(著)
《爱的五种语言》【美】盖瑞·查普曼(著)
《破幸福密码》【中】毕淑敏(著)
《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中】武志红(著)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周国平(著)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美】萨提亚(著),易春丽 等(译)
《100位企业家给家长的忠告》【中】赵刚(主编)
《赵忠心谈家庭教育》【中】赵忠心(著)
《新父母学校 》【中】刘良华(著)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期中所记的日记,以及每月一次老师所讲的关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我走进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是怎样去爱的,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小说记述了主人公恩里科在三年级整整一学年中所经历、观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间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写给他的话及老师给学生抄写的每月故事,通过他们来颂扬爱的美德、和高尚的心灵,教诲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大自然,爱学习,爱劳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保护弱者,同情不幸的人。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让我同样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爱不加虚伪,不加冷藏,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父母必读中外书籍精选20篇
第四篇:文化典籍
文化典籍
历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春秋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竹书纪年 汉纪 后汉纪 大唐创业起居注 顺宗实录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考异 资治通鉴外记 皇王大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资治通鉴纲目 通鉴前编 通鉴续编 资治通鉴补 大事记 大事记续编 元史续编 续资治通鉴 纲鉴易知录 通鉴辑览 明实录 国榷 康熙起居注 东华录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西夏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三藩纪事本末 三朝北盟会编 蜀鉴 绎史平定三逆方略 亲征朔漠方略 逸周书 东观汉纪 建康实录 古史 路史 契丹国志 大金国志 南宋书 春秋别典 藏书 续藏书 尚史 国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渚宫旧事 东观奏记 历代小史 边略 荆驼逸史 弇山堂别集 明季稗史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华阳国志 蛮书 南唐书 南唐书 压海 安南志略 倭变事略 蒙古秘史 蒙古源流 十国春秋 国初群雄事略 明季北略 明季南略 十驾斋养新录 晏子春秋 列女传 高士传 安禄山事迹 朱子年谱 金陀粹编 名臣碑传琬琰集 京口耆旧传 唐才子传 元朝名臣事略 东林列传 国朝汉学师承记 国朝宋学渊源记 碑传集 畴人传 王荆公年谱考略 隋书经籍志 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 遂初堂书目 直斋书录解题 文渊阁书目 千顷堂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 禁书总目四种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经义考 集古录 金石录 籀史 隶释 隶续 史通 读通鉴论 考信录 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考异 孩余丛考 文史通义 风俗通义 唐六典 麟台故事 通典 通志 文献通考 续通典 清朝通典 清朝通志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 唐会要 五代会要 宋会要辑稿 宋朝事实 宋朝事实类苑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西汉会要 东汉会要 明会典 大清会典 登科记考 历代职官表 翰林志 唐律疏义 唐大诏令集 宋大诏令集 宋刑统 盐铁论 包孝肃公奏议 历代名臣奏议 历代兵制 武备志 语言 史籀篇 三苍 急就篇 尔雅 小尔雅 释名 方言 说文解字 广雅 尔雅注 尔雅疏 字林 五篇 经典释文 一切经音义 说文解字系传 尔雅翼 埤雅 类篇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汉隶字源 六书故 助语辞 通雅 正字通 六书通 字汇 骈雅 康熙字典 尔雅义疏 广雅疏证 尔雅正义 恒言录 通俗编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义证 说文解字句读 说文释例 说文通训定声 草字汇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小学钩沉 助字辨略 虚字说 读书杂志 经籍纂诂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 古书疑义举例 马氏文通 名原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事类集 唐宋百孔六帖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古今事文类聚 玉海 永乐大典 唐类函 渊鉴类函 佩文韵府 骈字类编 古今图书集成 声类 切韵 唐韵 韵镜 广韵 集韵 礼部韵略 切韵指掌图 七音略 五音集韵 古今韵会举要 中原音韵 蒙古字韵 五方元音 音学五书 古韵标准 六书音均表 诗声类 说文声类 切韵考 修辞鉴衡 文学 诗经 毛诗正义 诗集传 楚辞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楚辞集注 文选 古诗源 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 古谣谚 文苑英华 古文观止 乾坤正气集 古文辞类纂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历代赋汇 四六法海 骈体文钞 六朝文絮 全唐诗 箧中集 河岳英灵集 唐音统签 唐诗品汇 唐诗别裁集 唐诗三百首 万首唐人绝句 全唐文 唐宋八大家文钞 西昆酬唱集 瀛奎律髓 千家诗 千家诗选 宋诗钞 宋诗别裁集 江湖集 古文关键 宋文鉴 全辽文 中州集 全金诗 金文最 元诗别裁集 元文类 明文衡 明文海 明文在 列朝诗集 明诗综 明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清诗铎 晚晴簃诗汇 清文汇 皇朝经世文编 敦煌曲子词集 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 花间集 四印斋所刻词 强村丛书 全宋词 宋六十名家词 全金元词 全清词钞 花庵词选 绝妙好词 词综 词选 宋四家词选 孤本元明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曲选 元曲选外编 六十种曲 盛明杂剧 古本戏曲丛刊 杂剧三集 全元散曲 贾长沙集 司马文园集 扬侍郎集 孔北海集 魏武帝集 王侍中集 魏文帝集 曹子建集 阮步兵集 嵇中散集 张司空集 左太冲集 陆士衡集 陆士龙集 刘中山集 郭弘农集 靖节先生集 颜光禄集 谢康乐集 鲍参军集 谢宣城集 沈隐侯集 江文通集 何水部集 阴常侍集 徐孝穆集 庾子山集 卢武阳集 薛司隶集 王无功文集 杜审言诗集 寒山子诗集 王子安集 盈川集 幽忧子集 骆宾王集 沈佺期集 宋之问集 陈伯玉文集 曲江集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浩然集 崔颢集 储光羲集 李颀集 王昌龄集 高常侍集 岑嘉州集 李遐叔文集 萧茂挺文集 元次山集 郎士元集 钱考公集 韩君平集 刘随州集 韦苏州集 华阳集 翰苑集 昌黎先生集 河东先生集 刘宾客文集 王建诗集 张司业集 皇甫持正文集 李文公文集 玉川子诗集 孟东野诗集 长江集 李长吉文集 元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 司空文明诗集 戴叔伦集 卢户部诗集 李益集 常建诗集 洪度集 张承吉文集 追昔游集 朱庆余诗集 刘叉诗集 曹邺诗集 丁卯集 樊川文集 李义山集 温庭筠诗集 文薮 甫里集 姚少监诗集 孙樵集 鱼玄机集 司空表圣文集 香奁集 唐风集 甲乙集 浣花集 河东集 小畜集 林和靖诗集 范文正公集 苏学士集 宛陵集 欧阳文忠集 嘉佑集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元丰类稿 临川集 广陵集 东坡全集 栾城集 山谷集 后山集 柯山集 淮海集 鸡肋集 斜川集 简斋集 岳忠武王文集 于湖居士文集 李清照集 石湖诗集 诚斋集 东莱集 梅溪集 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龙川文集 水心先生文集 沧浪集 龙洲集 后村大全集 湖山类稿 石屏诗集 文山先生全集 滹南遗老集 遗山集 湛然居士集 牧庵集 道园学古录 雁门集 东维子集 铁崖先生古乐府 揭文安公全集 宋文宪公全集 诚意伯文集 青丘高季迪先生诗集 逊志斋集 怀麓堂集 空同集 何大复先生集 六如居士全集 升庵集 荆川文集 沧溟先生全集 震川先生文集 弇州山人四部稿 弇州山人四部续稿 袁中郎全集 隐秀轩集 陈忠裕公全集 张苍水集 夏节愍全集 顾亭林诗文集 初学集 有学集 梅村家藏稿 壮悔堂集 西河合集 笠翁一家言 吕晚村文集 陈迦陵诗文词全集 曝书亭集 渔洋山人精华录 魏叔子集 湖海集 方望溪先生全集 鲒崎亭集 敬业堂集 小仓山房集 忠雅堂集 瓯北集 惜抱轩全集 文木山房集 定盦全集 春在堂全书 金荃词 浣花词 南唐二主词 阳春集 乐章集 六一词 张子野词 珠玉词 小山词 东坡乐府 山谷琴趣外篇 淮海词 东山词 片玉词 芦川词 石林词 漱玉词 无住词 放翁词 于湖词 稼轩长短句 龙川词 龙洲词 白石道人歌曲 后村长短句 梦窗词 梅溪词 断肠词 竹山词 须溪词 苹洲渔笛谱 山中白云词 花外集 遗山乐府 天籁集 湘真阁江篱槛词 梅村词 鼓棹集 曝书亭词 纳兰词 道授堂词 衍波词 茗柯词 半塘定稿 东篱乐府 酸斋乐府 小山乐府 云庄乐府 梦符散曲 甜斋乐府 花影集 四声猿 墨憨斋定本传奇 笠翁十种曲 古柏堂戏曲集 吟风阁杂剧 关汉卿戏曲集 汤显祖集 文心雕龙 诗品 本事诗 二十四诗品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冷斋夜话 石林诗话 岁寒堂诗话 苕溪渔隐丛话 风月堂诗话 环溪诗话 文则 文章精义 诚斋诗话 沧浪诗话 诗林广记 诗人玉屑 后村诗话 词源 滹南诗话 四溟诗话 艺苑卮言 曲律 唐音癸签 诗薮 姜斋诗话 原诗 带经堂诗话 五代诗话 历代诗话 说诗晬语 词苑丛谈 论文偶记 随园诗话 瓯北诗话 白雨斋诗话 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 清诗话 清诗话续编 词话丛编 博物志 拾遗记 搜神记 搜神后记 西京杂记 世说新语 续齐谐记 颜氏家训 隋唐嘉话 集异记 朝野佥载 唐国史补 大唐新语 因话录 酉阳杂俎 剧谈录 云溪友议 传奇 封氏闻见记 唐摭言 唐宋传奇集 太平广记 归田录 东坡志林 夷坚志 容斋随笔 醉翁谈录 老学庵笔记 鹤林玉露 齐东野语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西湖游览志 少室山房笔丛 万历野获编 帝京景物略 古今谭概 情史类略 陶庵梦忆 池北偶谈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春在堂随笔 清朝野史大观 京本通俗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隋炀帝艳史 杨家府演义 西游记 西游补 封神演义 金瓶梅词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新列国志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今古奇观 说岳全传 醒世姻缘传 豆棚闲话 好逑传 红楼梦 儒林外史 镜花缘 西厢记 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记 杀狗记 琵琶记 宝剑记 浣纱记 鸣凤记 红梅记 牡丹亭 玉簪记 东郭记 清忠谱 十五贯 长生殿 桃花扇 雷峰塔 哲学 易经 管子 论语 中庸 孟子 荀子 易传 孝经 大学 老子 庄子 关尹子 文子 列子 墨子 墨经 公孙龙子 法经 慎子 商君书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吕氏春秋 黄帝四经 淮南子 新语 新书 春秋繁露 法言 太玄 周易参同契 白虎通义 新论 论衡 申鉴 昌言 理惑论 太平经 人物志 周易略例 老子指略 傅子 抱朴子 肇论 弘明集 高僧传 真诰 颜氏家训 中说 摩诃止观 金狮子章 原人论 坛经 广弘明集 续高僧传 阴符经疏 坐忘论 无能子 化书 皇极经世 太极图说 通书 正蒙 梦溪笔谈 二程集 知言 四书集注 朱子语类 伊洛渊源录近思录 陈亮集习学记言 北溪字义 大学衍义 黄氏日抄 陆九渊集 慈湖遗书 鲁斋遗书 传习录 困知记 雅述 焚书与续焚书 刘子全书 正教真诠 朱舜水全集 陈确集 明儒学案 宋元学案 明夷待访录 物理小识 东西均 日知录 周易外传 尚书引义 读四书大全说 张子正蒙注 无何集 潜书 四存编 原善 孟子字义疏证 科学技术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方论 中藏经 脉经 肘后备急方 刘涓子鬼遗方 雷公炮炙论 本草经集注 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 外台秘要 银海精微 经效产宝 颅卤经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太平圣惠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类证普济本事方 本草衍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幼幼新书 小儿药证直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儒门事亲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医学发明 医学启源 济生方 妇人大全良方 洗冤集录 针灸资生经 十四经发挥 世医得效方 卫生宝鉴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证治要诀 医学正传 濒湖脉学 医学入门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普济方 赤水玄珠 温疫论 证治准绳 景岳全书 医贯 济阴纲目 针灸大成 外科正宗 万病回春 寿世保元 活幼心法 本草经疏 口齿类要 名医类案 医宗必读 霉疮秘录 审视遥函 医门法律 石室秘录 辨证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备要 医方集解 汤头歌诀 幼科铁镜 达生篇 四诊抉微 金匮要略心典 胎产心法 医学心悟 外科全生集 医宗金鉴 幼幼集成 串雅内外篇 疡医大全 兰台轨范 临证指南医案 温热论 续名医类案 温病条辨 沈氏尊生书 伤科补要 笔花医镜 医门棒喝 傅青主男科 傅青主女科 医林改错 理沦骈文 中西医书汇通五种 厘正按摩要术 血证论 重楼玉钥 衷中参西录 伤寒来苏集 周髀算经 孙子算经 数术记遗 九章算术 海岛算经 五经算术 五曹算经 张丘建算经 缀术 缉古算经 夏侯阳算经 数书九章 杨辉算法 算学启蒙 四元玉鉴 测圆海镜 益古演段 算法统宗 算经十书 天官书 浑天仪注 玄象诗 步天歌 上农、任地、辨土、审时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南方草木状 竹谱 齐民要术 茶经 耒耜经 司牧安骥集 四时纂要 桐谱 洛阳牡丹记 荔枝谱 芍药谱 蚕书 菊谱 农书 橘录 全芳备祖 兰谱 菌谱 种艺必用 种艺必用补遗 农桑辑要 农书 农桑衣食撮要 种树书 救荒本草 便民图纂 甘薯疏 农政全书 沈氏农书 学圃杂疏 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 群芳谱 补农书 花镜 广群芳谱 豳风广义 授时通考 农圃便览 三农记 养耕集 植物名实图考 禹贡 山海经 穆天子传 水经注 水道提纲 洛阳伽蓝记 括地志 大唐西域记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舆地广记 通鉴地理通释 长春真人西游记 河源记 徐霞客游记 河防一览 天下郡国利病书 海国闻见录 职方外记 考工记 云林石谱 营造法式 梦溪笔谈 梓人遗制 天工开物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物理小识
第五篇:导学精要设计心得
每每谈到心得体会,意为说说心里话。可这一次有点不同,我要谈谈这一次的收获和成长。
初次接到设计《导学精要》这个任务时,我有点傻眼。是的,设计教师用书一直被我视为高大上的东西,只有名师名家们才有这个资格,哪能落到我们这种小小草根上。不待我犹豫,便在师父周虹老师的催促下开始了我的设计之旅。
开始我选择了我认为比较好操作的《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小学生学习说明文,无外乎说明方法和说明方法的好处。于是一切在我的想象中进行着构思和重组。可当我开始动笔时,我发愁了:重点我把握偏了,不应该是说明方法,而是如何判断说明方法。当我多次翻看原有《导学精要》对这篇课文的设计时,我慌了神,仿佛每一个字都在嘲笑我。无奈之下,我上网搜索了关于“说明方法”的很多资料,细细查阅后才发现:其实小学阶段对说明文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是我自己把环境想得太困难。沉思片刻之后,我又开始操刀了,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上一次我在有意的模仿原有《导学精要》的内容,这一次,我力求突破。当然,突破之前,我做了大量“立”工作。首先是翻看了整本《导学精要》,摸索出了设计者的思路—狠抠小点,重点训练;接着我看了一本关于幼儿心理学的书--《发展心理学》,看这个的目的比较单一,就是因为设计范本里出现了心理学理论支撑,我想设计者的终极意图是为了考察设计老师对儿童心理的洞察和对语文知识的把握吧;最后我看了同年级老师的设计作品,虽然仍有差距,但我能感觉到比起我的第一次作品,这次作品没有给我丢太多脸。于是,我的作品就在千辛万苦的磨难中出炉了,当我看着我的打印成品时,想起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来,虽然事后证明我的作品还不是大任,但我苦了心志,劳了筋骨,总算具备了接受大任的外在条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