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手册评价方案
太星小学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实施方案
成长记录手册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家长、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它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是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通过直观、生动地记录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阶段的成长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根据新课改评价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我校决定从本学期起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现特提出如下评价实施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构成内容
我校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意味着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茁壮成长。
1、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各科评价表等部分,以期达到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度情况、学科学习目标达成度情况及个性、潜质等方面情况。
2、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较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基础、潜质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奋发向上的主观能动性。
二、评价与记录的原则
1、过程性原则。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评价与记录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学生成长记录真正成为过程评价。
2、反馈调节原则。要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本人,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对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3、激励性原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成绩,在活动和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4、互动性原则。本项评价与记录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要在评价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悦纳自己和他人,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阶段
1、组织准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工作组。
组长:杜俊武
副组长:周友文 李永林 郝雪魁 郝亚生 吴晋华
成员:教导处人员、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2、舆论宣传。召开家长会,宣传新课程评价制度改革的理念,认同建档的价值取向,提高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参与度。
(二)方案实施阶段
《成长记录手册》基本内容
1、认识我自己
在表中记录学生个人的一些信息,如:姓名、出生年月、家长姓名、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特长、理想、个人格言、成长目标等,使学生信息一目了然。
2、我的成绩记录
本栏分两个学期进行填写各学科的学习形成性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方式对学生对各学科的掌握水平作评价,利于学生对自身的情况作科学合理的了解。
3、我的读书收获
要求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并结合我校统一配发的学生阅读积累册进行开展,教师家长全面监督、评价。
4、我能诵读的经典篇目
本次活动结合我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教师、家长全面监督、评价。
5、我获得的荣誉及奖励
如实记录学生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及奖励,包括班内的各项比赛活动、小组活动,如: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劳动之星等,并在各项最后教师做寄语。
6、品行成长伴我做人做事
结合我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理念,积极、客观、全面地对学生品行进行评价,促使每一位学生争做有德之才、争当文明太星人。
7、我的优秀作品
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得意之作,一一收集,并记录在册,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优秀成果。
8、学年阶段总结
包括自己的自我全面小结、教师的综合评价、家长的综合评价三项内容。
(1)自我全面小结由学生本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材料后,对自己以往的表现做出反思,总结取得成长的原因,反思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目标。
(2)教师的综合评价由班主任在征求其他任课教师的基础上,对学生成长状况(包括主要优缺点和进步状况等),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其他任课教师要主动地向班主任提供学生的成长状况。
(3)家长的综合评价由学生带回家中,请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做出对其子女或被监护人的成长状况评价。以上内容,一般在期末各进行一次。
(三)总结评价阶段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精神,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构建的“成长记录手册的各项记录和材料进行分析、评议,提高自评、互评的能力。同时为使教育更具时效性,在成长记录袋建立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适时地表扬学生、及时地鼓励学生,实现定期评价和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与记录的管理
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是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它对学生发展的积极
作用,加强评价与记录的管理。
1、成长记录手册由班级小组长协助班主任保管,同意存放于班级图书柜里。每学期进行一次以上的展示交流。每学期初,学生应将上一学期的个人成长记录袋上交班主任,由学校统一集中保管。
2、引导家长参与。教师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生活成长资料进行收集,并及时编排、保存,并具体介入整个过程,实现家校互动。
3、学校要有专人负责评价与记录的管理工作,督促教师认真完成该项工作。对创造性地开展评价与记录的教师,学校将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4、教师要在评价与记录这一互动活动中,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交流,同时在评价与记录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工作。
5、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完善与生成,各班要及时把改进与创新的建议反馈给学校。
太星小学教导处
2012年12月
第二篇:成长手册
细心童心爱心
转眼之间康奥琪已经上幼儿园三个月了,刚上学时一进教室她就开始撇嘴抹眼泪,每晚睡觉前总要嘟囔着:“妈妈,我不想去上幼儿园。”耐心劝导外加许诺明天第一个接她之后,才能安心地睡去。现在的康奥琪就是生病了也要去幼儿园,放学后也总要在学校玩会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在学校她经常指着某个小朋友对我说:“妈妈,这个是我们班的,她叫某某某,在第三组。”于是我跟着她认识了小一班的很多同学,甚至某些同学的特点她都了然于胸。例如球球很调皮,马钰捷爱吃白水蛋,张欣然个子高┉┉每天回来听她韶学校,韶同学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一件乐事。某天,奥琪回来皱着眉头说:“妈妈,今天唐老师关窗户时手受伤了,流了很多血哦!我给她拿了好多纸,明天我带创可贴还要再带一包纸给她!”说这话时,奥琪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奥琪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是当小老师。她会让全家人排排坐好,然后模仿殷老师开始点名,要求被点到名的大声喊到。接着她给我们上课,教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甚至还会煞有其事地指着爸爸严肃地说:“你思想不集中哦!”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奥琪特别喜欢学校早操时播放的歌曲《亲亲猪猪宝贝》,一有空她就把全家召集起来排成队,拿着铃鼓边敲边说“小手摆起来!”,要求大家跟着她一起抬头踢腿扭屁股,乐此不疲。
前段时间幼儿园搞爱心义卖活动,奥琪回来后跟我说:“妈妈,老师讲山区的小朋友没有书,没有玩具,我要把我的娃娃拿去卖。”她选了一个几乎崭新的漂亮的紫色娃娃,收拾了两大包义卖的玩具才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 三个月的时间既短暂又漫长,在流水般的光阴中,我蓦然发现那个曾经爱哭胆小的小女孩已经变得快乐勇敢;那个事事都要妈妈操持的小女孩已经可以自己吃饭、穿衣;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已经开始渐渐去了解这个世界,去学会关心别人,渐渐开始成长起来┉┉
第三篇:成长手册
我们幼儿园的幼儿成长档案的内容包括以下板块:
1、我的小资料:幼儿自我介绍,家长根据幼儿的语言表述指导或帮助幼儿完成。准备幼儿的一张照片。
2、精彩时刻:准备一场幼儿旅游、活动、节日、生日等有纪念性的照片。可配上一小句文字说明。
3、名字的故事:根据幼儿的语言表述指导或帮助幼儿完成。
4、长辈的期望:教师、父母寄语,把父母想对孩子说的话、期望以及祝福全部都写进去。
5、我爱我家:提供全家福照片一张
6、分享我成长的精彩:并且收集幼儿绘画、折纸、剪纸等作品以及奖状等各种关于孩子成长中的点滴事情。
7、童真趣事:孩子成长中的有趣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可配照片。这个模版内容可多一些,写点有代表性的。
8、我的好朋友:孩子和好朋友的合影及文字资料
9、我行我秀:孩子们的照片集锦,放入孩子各个不同时期的照片。
10、成长的足迹:内容宽泛,照片、文字、育儿资料、经验谈等各种关于孩子成长中的点滴事情都可以放入。
第四篇:成长教育评价方案
花庄中学《成长教育》评估细则
一、目标任务
《成长教育》是甘肃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应该形式多样、主体多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此特制定小学生《成长教育》评价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面对新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处理好继承与创新、课程与教材、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过程与结果等诸多关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性原则。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要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综合提高带动学生的发展,要切实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相长”。
(二)是坚持注重基础的过程性原则。强调教学的过程性、全面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是坚持积极慎重的原则。这项工作的对象是小学生,要力求做到态度积极,操作慎重,注重实效,讲究效益。
三、评价内容与依据
评价内容依据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根据小学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的内容,评价主要为道德品质、学习表现与成绩、身心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生成长教育评价基于每学期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记录和相关方面的评价材料。评价依据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①成长记录袋;②日常考评结果;③考试考查成绩及学业发展评价;④家长评价材料。
四、实施程序学生成长教育评价实行学年评价。
学年评价在第一学期末进行初评,学年末进行全面评价。评价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小组评价及学段总评六个方面。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细则》要求,打出相应等级,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描述性自评材料,整理并提供获奖、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作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小组评价参考依据。
家长评价 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每学期不少于1次。家长评价的内容由评价工作小组依据《细则》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评价的方式方法。
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以班级或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一次。班级或学习小组根据平时表现、本人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细则》和相关要求进行评价,确定相应等级。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评价由班主任组织科任教师进行,按照《细则》和相关要求,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发展潜能(包括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确定相应等级。
评价小组评价 班级评价小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每学年进行一次初评和一次学年评价。初评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评价关键材料,确定初评等级,写出综合评语,记入《学生发展手册》,由班主任签发通知学生和家长。
五、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
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中学年评价和学段总评的最终结果以评价等级和综合性评语的形式呈现。成长教育评价结果中评价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中各个等级的确定,A等占评价人数的30%,B等占40%,D等控制在5%以内。学年学生成长教育评价等级的形成,应在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基础之上,由班级评价小组综合而成。评价等级的形成,依据评价主体对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确定。综合性评语由班级评价小组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小组综合评价中反馈的相关信息,结合各评价内容的等级状况,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审美表现、特长潜能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有重点的定性描述。综合性评语的语言表达应适宜学生年龄特征,具有亲和力,突出对学生的提示、启发和激励作用。
成长教育评价细则
第五篇:教师成长手册
学习《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有感
章梦娜
作为一名刚从校园踏入幼儿园的青年教师,虽然受过全面的专业训练,但在实践工作中依然会遇到让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难以应对的工作,而《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正是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一个阶梯;为刚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的新教师提供先进教育理念的帮助。
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在孩子中树立威信,是教师关心的头等大事。达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让孩子之间在班级规则的基础上和谐相处,这样可以让我们赢得孩子的信任,爱与尊重。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和孩子们沟通,深入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孩子王”上,让孩子们觉得你并不是那么严肃,那么不可亲近,这样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喜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重要的始终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从学习、游戏、运动以及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引导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从早晨的来园活动、户外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晚上的离园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
要指导幼儿,首先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要通过观察。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教师除了在一旁观察,然后适时介入以外,也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中去,以同伴的身份与孩子一起玩,给予潜移默化的示范、指导 其实,幼儿除了有想与同伴一起运动一起游戏的欲望以外,他们也很愿意与老师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往往和老师一起游戏的时候他们都很容易兴奋,有目的地运动。而教师在运动中的方法技巧往往能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在观察中得到了经验。建立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师一方面是实用的、常见的较为完善的活动器械的提供者,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活动、主动参与活动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引导者。同时,教师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参与本身就能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教师应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身临其境,教师与幼儿一起同玩同乐,孩子们会感到格外的高兴。另一方面教师须挖掘幼儿的运动潜能,以不断发展幼儿的活动水平;而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器械中,不断地主动探
索,扩展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内容、以发展活动经验、活动能力、活动意志与态度。例如现在活动中我们说的更多是:“我们一起来试试!”,而不是“老师请你们玩„„”,因为这样不仅拉近了师幼关系,也体现了一种师幼的平等关系,朋友关系。因此,加强观察、关注个别差异,注重启发和随机指导是日常教学与生活指导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总的来说,通过对于《教师成长手册》的学习与运用,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活动设计、户外运动指导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责任与对于孩子的关爱始终应该伴随在工作与生活中,带着对于教育事业的尊重与热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反思与完善,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