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四大名著填空
读四大名著填空及答案
1“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指什么人()A皇甫嵩 B董卓 C王允
2长坡一战中,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谁()A关羽B张飞C赵云
3是谁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A曹嵩B蹇硕C刘备D许邵
4太宗与从官观音真身后,哪位画家描绘了菩萨是真像()A吴道子B王维
5唐僧在乌巢禅师取经一卷,说遇魔障之处念此可无伤害,是哪部经()A金刚经B诗经C易经D多心经 6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有哪五件宝贝
A七星剑B红葫芦C铁扇D芭蕉扇E玉净瓶F晃金绳 7小西天黄眉怪抓唐僧师徒的目的是()A吃唐僧肉B要锦镧袈裟C自己要去取经
8《水浒》中使用花宣大斧的是()A索超B马腾C秦明D林冲 9《水浒》中在曾头市中箭的是()A燕青B花荣C晁盖D宋江
10,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2)孙悟空——大闹天空(3)诸葛亮——三顾茅庐(4)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红楼梦》(2)《水浒传》(3)《西游记》(4)《三国演义》 12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1)《红楼梦》(2)《水浒传》(3)《西游记》(4)《三国演义》1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
(1)林黛玉(2)贾宝玉(3)薛宝钗(4)王熙凤
14、《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1)宋江(2)晁盖(3)杨志(4)鲁智深
15、《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1)唐僧(2)孙悟空(3)猪八戒(4)沙僧(5)白龙马 1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暇”指的是()。(1)林黛玉(2)贾宝玉(3)薛宝钗(4)王熙凤
17、()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林冲(2)吴用(3)晁盖(4)宋江
18.()下面对文学名著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宋江手下的五虎将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懂平。B、《红楼梦》中,宁荣府的男性角色中“文”字辈的人物有贾政、贾赦、贾敬;“玉”字辈的人物有贾宝玉、贾琏、贾环、贾珍;“草”字辈的人物名字有贾蓉、贾云、贾蔷、贾芹。C、“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怀古绝句歌咏了我国历史上一位名人,这位名人是刘备。D、《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手孙悟空,在流沙河收沙僧,路经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19、以下不属于我国小说四大名著的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官场显形记》D、《西游记》 20、四大名著中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
21、四大名著的作者中,那个与《聊斋志异》的作者同时代()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
22、《西游记》的故事取材于()
A、武王伐纣事 B、汉末至晋时战乱C、玄奘西域记D、宋代农民起义事
23、《葬花吟》的作者是()
A、曹雪芹 B、蒲松龄 C、贾宝玉 D、林黛玉
24.《水浒》中使用花宣大斧的是()A索超B马腾C秦明D林冲 25.《水浒》中在曾头市中箭的是()A燕青B花荣C晁盖D宋江
26.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罗贯中 B:曹雪斤 27.西游记的的作者是谁?()A:高鹗 B:吴承思 C:曹雪斤 28.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曹雪斤 B:高鹗 C:曹操 29.水淹七军的创造者是谁?()A:关羽 B:刘备 C:张飞
30.在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孙悟空借了多少次芭蕉扇?()A:一次 B:两次 C:三次
31.在西游记中悟空在那里拜唐僧为师A:脚趾山 B:五行山C :马桶山 32.唐僧是用什么把孙悟空给制服?()A:袈裟B:天文C:紧箍咒 33.在那里收猪八戒为徒?()A:花果山B:树上C:高老庄 34.在那里收服沙悟净?()A:五行上 B:流沙河 35.是谁怒打宝玉?().A:贾母 B:紫鹃 C:贾政 36.是谁吞金自尽?()A:尤二 B:宝玉 37.是谁失玉变疯?()A:尤二 B: 宝玉
1.董卓,这是个有寓意的字谜:艹、“千里”纵向叠加起来就是个“重”,所以前两句是“董”字,“十日卜”纵向叠加就是个“卓”字,不得生是暗示他以后的下场。2.C 3.D 4.a 5.a 6.ABDEF 7.C 8.A 9.C 13.1
16.1 2 17.4 19.C 20.B 21.B 22.C 23.D 24.A 25.c 26.A 27.B 28.A 29.A 30.C 31.b 32.C 33.C 34.B 35.C 36.A 37.B
第二篇:四大名著填空
《西游记》
一. 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神怪 小说,是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 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_,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 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大闹天宫。
1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1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 孙悟空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_
15.《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孙悟空自号美猴王
16.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乌鸡国 车迟国 女儿国 玉华洲 天竺国
9.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如来佛祖 观音菩萨 菩提祖师 太白金星 镇元大仙
10.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
如意金箍棒 钉耙 禅杖
1、《红楼梦》原名 《石头记》,该书以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 贾、王、史、薛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文其声”的是指 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 相思局、弄权 铁槛寺、逼死 尤二姐、破坏 宝黛,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3、《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 贾宝玉、林黛玉、晴雯.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 刘姥姥。
5、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 贾赦、贾琏
6、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7、《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 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 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 鸳鸯。
8、《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 贾宝玉 说的。
9、《红楼梦》中 “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 林黛玉,她有的性格特点:多愁善感、多才多艺.10、“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 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 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11、《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 王熙凤 ;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 林黛玉。
12、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 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 袭人。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 刘姥姥。
13、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 元春、懦弱的 迎春、精明的 探春、孤僻的 惜春,取 “原应叹息” 之意。
14、《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 尤三姐,冷二郎是 柳湘莲。
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16、《红楼梦》又称 《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
17、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 千红一窟,品的酒叫 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 红楼梦。
18、《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 贾宝玉 写的 《芙蓉诔》。
19、《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 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20、贾宝玉佩戴的玉叫 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 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 玉麒麟。
2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曹雪芹).2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2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24、《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2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若笑,虽嗔视而有情.”说的 贾宝玉
26、《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 袭人.27、《红楼梦》中第一回写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写出神瑛侍者和 石头 绛珠仙草 的故事,还写了 甄士隐 和贾雨村.2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古典名著 《红楼梦》 中人物 林黛玉 写的诗 《葬花吟》 中的句子.29、《红楼梦》中塑造了两个叛逆者的形象,这两个人物是 贾宝玉 林黛玉.30、《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 薛宝钗.31、《红楼梦》中,“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是 晴雯.32、《红楼梦》中,最具有喜剧气氛的情节是 刘姥姥进大观园 ,最具有悲剧效果的情节是 黛玉焚稿.33、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 青埂峰上 ,是 茫茫大士 渺渺真人 把这块石头带入红尘.34、《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的两句诗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35、《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 林黛玉 ,最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 探春 ,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 王熙凤.36、《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 晴雯.37、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38、冷子兴演说中曾谈到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贾琏),次子则是(贾琮).39、探春最初并不引人注目,但在(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显露志趣抱负,又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表现出精明才干,使凤姐对她刮目相看.(请在空中填写《红楼梦》回目中的相关文字)
40、《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五十三)回的(除夕祭宗祠)一事上,表明贾府“排场费用,又不肯将就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元妃省亲)和(元宵开夜宴)两件事.41、《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两处描写暗示了黛玉夭亡,宝玉出家的悲剧结局,一处是在第(二十三)回,另一处是在第(三十)回.42、根据书中描写,在模样和性格上与林黛玉相似的人还有(龄官)和(睛雯).43、甄士隐的仆人(霍启)丢失了他的爱女(英莲),他的岳父(封肃)又很势利,只有丫环(娇杏)反成为“人上人”.44、《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薜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绛珠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请在空中填写人名及物名)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关羽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_单骑_、华容道义释_曹操_、过五关_斩六将_、水淹_七军_、败走_麦城_。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_博望坡_、七擒_孟获_、六出_祁山_、空城计智退_司马懿_、挥泪斩_马谡_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刘备_,使丈八蛇矛枪的_张飞_和使_青龙偃月刀_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_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如鱼得水、三顾茅庐,鞠躬尽瘁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三顾茅庐,六出祁山。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锦囊妙计 故事: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
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成语:羽扇纶巾 故事: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青梅煮酒论英雄。
9.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东和:(东和孙权)北拒:(北拒曹操)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第三篇:小学生读四大名著心得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我小的时候,大概3岁半左右吧,很喜欢看书。我喜欢看《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几本书都是四大名著中的。四大名著中还有一本,是《红楼梦》。但是我喜欢看的还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里面有许多的英雄,《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改编的,这本书讲述了战国时期的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故事,这三个国家是蜀国、魏国、吴国,最后魏国取得了胜利。
第四篇:读中国四大名著有感
读中国四大名著有感
学校:弥阳一小
班级:五(4)班
姓名:刘梦琳
指导教师:丁云萍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你用心去读,用心去品味、去体会。知识就像小河一样潺潺流进你的心田。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这几本书我受不释手,在假期里我一口气看完了中国四大名著。
《西游记》里讲得是唐僧、孙司空、猪八戒、沙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事情。石猴子原名:孙悟空,性别:公猴,住址: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拥有七十二变的本领。
我喜欢《水浒传》里的林冲,他生性耿直,力大无穷,曾经是十三万禁军的总教头,他不畏列强,武艺高强,人称“豹子头”。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代人杰,品德高尚,才华出众。赤壁大战,诸葛亮用火攻妙计大破曹营三十万水军。书中显示诸葛亮睿智的章节有《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很有意思,“既然有我周瑜在世,为什么老天还要一个诸葛亮啊!”这是周瑜对自己的才华比不过诸葛亮的一种叹息。
听说《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是天上掉下来的,歌曲里面这么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书里面描写的林妹妹太柔美了,描写的句子有“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我喜欢孙悟空的吉灵精怪,喜欢林冲的忠心耿耿,更喜欢诸葛亮的飘逸睿智,但不喜欢林黛玉的病太美。
第五篇: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有感
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名着中的一本,使我受益匪浅。《红楼梦》主主要记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富贵顶端的上流社会到灭亡的整过过程,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突出作者曹雪芹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崭新的画卷,让我们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悟出正真的道理。
翻开此书,每一回的故事都使我刻骨铭心。然而,从这本书中我也读出了作者曹雪芹十年之间创作的艰辛。当我读到第十三回《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我真惊了!我为作者的伏笔震惊,也为当时的富贵人家震惊。大观园,不知有多少个馆楼,连吃一顿饭都如此讲究,难道不令我们震惊吗?当我怀着急迫的心情读大结局时,我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感到悲哀,同时我也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而感慨。被逼无奈的林黛玉病绝身亡,贾宝玉因林黛玉之死,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然而,因为社会转变,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生动形象地衬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作者的心声。
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红楼梦绘声绘色的千古流传。
千古情仇,红楼一梦!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小学六年级:肖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