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家 访 随 笔(5篇范例)

家 访 随 笔(5篇范例)



第一篇:家 访 随 笔

家 访 手 记

西流河二中

徐明

家访--------一个孩提时代便熟悉的字眼,或许一次家访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或许一次家访会找出一个新的契机。作为班主任,不仅德育工作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多亲近孩子——从家访开始。

当一个老师觉得孩子有„问题‟时,那一定是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可能在老师,可能在家长,更多时候是出在老师和家长的衔接上,家访是消除衔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做了这么久老师,对于家访总是没有很深的体会。小时候,学习、做事规规矩矩,没有事让老师操心的,自然没有老师来家访。今天还这么想,那内心一定以为教师家访有如告状。“老师家访”这个记词汇从我上学到现在我总是没有切身的体会,以为那只不过是个词汇而已。

师范毕业,我成了教师。起初平静,后来“家访”一词总被提起。我的家访总是一个目的---控病。我以为这总会引来家长的惊喜进 而是他们的感激,甚至涕零。去了,有如孤身入了虎穴。人总是这样,忠言逆耳。无论你用多少美言做前言做铺垫,最后家长终归明白了你 来访的目的---还是有了“不好事”。另外,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尊,老师毕竟是“客”,突然造访,从穿戴到家居的整洁,这等麻烦,从心里上自然不很欢迎。学校将家访作为开学初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一杯清茶结下彼此情谊。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 了将要与自己相处的学生们,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家访可以了解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能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其中一些孩子的家访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但是,为师者,按要求去做事是常理。这次家访的人员我精心安排。家长诚恐,学生诚恐。我走之时,长舒一口气!完成任务,如卸重负!如今的时代,沟通还是勾通成了时事论坛、家长、教师、学生的勾通说来轻松实则很难!方式方法高层的又很是关注。自然,老师放下居高临下,去体查去关心,犹如送温暖工程没什么不好。各级领导年关节日不也走访走访送去温暖、送去贴心,而赢得似真似 假的眼泪与赞词吗?与之不同的,领导高官的可敬除了精神的人家还有物质的,而为师者只能精神食糖,物质的自然没有。

这次家访收获很大,我不仅了解了孩子平时的情况,在学校可以更好的教育他,以及家访的种种注意点,比如要学会倾听,针对有的 问题与家长一起进行探讨。其实家访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访出效果来,不仅要有耐心,要有爱心,还需要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写到这里,我汗颜不已,我平时在这方面的知识太匮乏了,以后不仅要多看写著作,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更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在以后的 家访中不断锻炼自己。

总之,谈到家访,来之安之,很泰然,很无耐!但我听话。况且,在家长中,在学生中我们“威信”十足,我不怕家访。惯了,也很自如,尤其买着东西去家访,更是信心十足!

第二篇:家访随笔

家访随笔

利用7月7号—7月9号三天时间,我们深入建档立卡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本次家访主要向建档立卡户宣传教育脱贫政策,教育资助政策,宣传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了解建档立卡学生家庭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向家长反馈建档立卡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教育帮扶措施和方法,听取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嘱托家长假期监管好孩子,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并督促学生完成假期作业。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通过此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开展,我有如下体会:

1、让家长知道学校需要家长在家里配合工作。在家访中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应让家长明白学生的教育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2、提醒家长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职责,及时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不能以任何理由让孩子放弃义务教育而辍学。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些家长往往更关心学生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健康,应向家长提出建议,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3、帮助家长探索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法十分关键,若教育方法不得当,就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因此在改变教育方式之前,先要准确了解每个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和个性,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哪是什么,学生和家长都需要改进的是什么,然后才能确定一个好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

4、关注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对此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要多关心,多帮扶,多爱护,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学校、老师带给他们的温暖。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经常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这次家访,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了解教育脱贫政策,做好宣传。更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千名教师大家访”随笔

黄 甫 完 全 小 学

娜年7月

2017

第三篇:家访随笔

家访随笔

贾雁清

利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深入三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教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通过此次“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有如下体会:

一、让家长知道学校需要家长在家里配合的工作。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甚至还会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家长总是说“我们也不懂”、“我们已经不能辅导他的数学题”等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一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

二、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家长往往更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给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十分重要,可以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学生进入初中,逐渐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早恋、学习压力陡增等问题会越来越普遍。遇到问题,家长也会感到措手不及,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会粗暴对待,特别是在学生青春期叛逆和早恋这两个问题上,如果家长早有准备,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是引导和教育,效果肯定也会更好。所以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同时成长和学习。

三、帮助家长探索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方法十分关键,若教育方法不得当,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教育既不能倾盆大雨,铺天盖地;又不能轻描淡写,隔靴搔痒。家访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喋喋不休、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不知疲劳的“疲劳轰炸”,这必然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会抵触抗拒情绪,两代人从此隔膜起来了。例如我在学生高原的家中家访时,她的奶奶非常的关心她,却一直跟老师说着她在家里贪玩之类的话,学生明显显得很烦躁,相信平时在家她奶奶的那些话一定是经常的对她说,所以家长们在埋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如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的效果。因此,在改变教育方式之前,先要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必须知道学生心中真实的想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究竟是什么,学生和家长都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才确定一个好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

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主要由隔代老人抚养,这些监护人由于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教育方式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迁就或者放任。只注重吃穿,没有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留守儿童逃学、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经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或不会管,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毫无约束的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等逆反心理。我班的冯玉明同学就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平时迟到早退,上课走神,目光呆滞,作业潦草不按时交,甚至不做。参与意识淡漠,厌学;不合群,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经受不住挫折,稍有委屈就哭。这个孩子身上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发现她这怪僻的性格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爷爷奶奶的溺爱,迁就,缺少家庭教育;二是补偿式的父爱,每次父亲回来就是给她生活费及零花钱,对于她物质上的要求尽全力满足,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品德教育从不过问。三是学习疏于监督,养成了随心所欲,无所谓的习惯。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如何完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我认为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有利于老师对留守儿童因材施教,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针对留守儿童闲暇时间充裕的特点,增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一方面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伙伴一起学习课外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完善他们的心理和人格。

通过这次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家访随笔

家访随笔

××× ×××学校 2017.7.5

家访随笔

7月3日,我校进行全校大家访活动。此次家访活动,我主要对大庄乡观音堂枣林村、王庄、高南、王贺村等村的2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

一、家访的主要工作。

此次家访的主要目的主要有三个:

(1)向学生家长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向每个家庭发放了《武功县教育资助政策大全》文件,并向家长对我县教育资助政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解释,嘱托家长多了解国家对教育的相关资助优惠政策。(2)对学生进行暑期安全教育。

暑期放假期间学生由于自制力差常出现一些不安全事故,此次家访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行暑期安全教育。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安全教育工作:在学生方面,我们通过嘱咐不要去河边等有水的地方去玩,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注意安全等等;在家长方面,我们嘱咐家长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出现不安全事故。(3)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里的情况。

通过对学生家庭具体情况的了解,我们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的学生家庭确实较为艰苦,经济收入较差需要提供帮助。

二、家访感受

通过此次家访主要有以下感受:(1)大部分家庭对教育资助政策不太了解或者了解甚少。在家访过程中,很多家庭对教育资助政策几乎不知道,当他们拿到我们发放的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单和我们的讲解后,部分家长认真的进行了了解,部分家长表示下去后会认真了解。政府对教育资助投入比较大,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宣传等方式让圈中了解教育资助优惠政策,让贫困家庭根据优惠政策能享受上国家的教育优惠。(2)暑期学生不在学校,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缺少约束,因此很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而且观音堂几个村距离河渠较近,不安全因素更大,因此暑期安全特别重要。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已经听家长说好多学生外出去玩,在路上也见到一些学生骑电动车外出,因此我们对在家的孩子进行了安全嘱托,对家长强调了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发生不安全事故。(3)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好多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在家,部分学生家庭较为贫困,家里条件较为艰苦。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些都将为我校扶贫提供了一些线索,有利于我校扶贫扶真贫。

此次家访活动我们进行了一整天,虽然太阳大,走路多,学生人数较多,但是我们一行的六位教师还是感觉很有成就感。我们既深入了解到学生家庭真实情况,让各个家庭了解到我县教育资助政策,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能更好的享受国家教育优惠政策,还对学生进行了暑期安全教育。此刻,一切的辛苦都化作了动力。

第五篇:家访随笔

湖北省罗田县严家坳中学电子档案专用模板

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孩子的心灵

———家访随笔

刚刚结束了家访活动,回到家中,心中不是滋味。

此次周末家访活动是各科任老师随同班主任的家访,今天傍晚班主任彭老师、英语老师王老师和我前往两位学生家。现将家访过程叙述如下:

夏谦家。我们按地址来到了她家,三楼的灯开着,彭老师喊了一声她的名字,只见三楼的窗户立即关上了。按了门铃,是夏谦同学开的,一位老人立即迎了过来,是她的奶奶。简陋的屋子是毛坯房,在客厅当中放着一张方形小桌,白炽灯惨淡的照着。老人赶紧端了小板凳给我们坐下。奶奶告诉我们,夏谦的妈妈去年因为疾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孙女平时的生活起居就是她照顾。孩子的父亲一会回来了,高高大大、黑黑瘦瘦,向我们的到来表示感谢。通过与孩子父亲的沟通,我们了解到夏谦在家里表现还是挺好的,放假回来就写作业,也经常帮助奶奶做点家务,最大的缺点就是话比较少,母亲去世后性格更是孤僻。家长希望我们多多关注她。我们也肯定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夏谦一直站在奶奶身边,从孩子的表情上看,她还是蛮开心的。

龚镍家。给我们开门的是她的妈妈。一进门,家里整洁明亮,布置豪华,完全跟先前的感觉不一样。一听到我们来了,龚镍赶紧出来,调皮的说了一声:“老师,你们来啦!”说是正在做英语试卷呢,正好有不懂的问题,刚好英语老师在场,来的正及时。孩子的父亲加班,跟她母亲的交谈让我们感到很轻松,她母亲说,孩子学习上的问题自己帮不上任何忙,只能做好生活物质上的保障。龚镍同学做了一个鬼脸,又回房间继续写作业了。

感想:

1、两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造就孩子不同的性格。夏谦同学生活条件贫困,孩子话少内向,虽然没有正常的母爱,但是她有健康疼爱她的父亲和奶奶。龚镍的生活环境优越很多,有关心疼爱她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性格也活泼开朗。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我想作为教师,无论学习成绩怎样,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性格,这次是最关键的!

2.家访中,让我感受到了身处其境中孩子与家长的无奈与茫然。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但家境的贫寒让她和家人必须有所舍弃。作为老师,我所能给予的,我会毫无保留的奉献。除此之外,那就是用严家坳中学管理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严家坳中学

湖北省罗田县严家坳中学电子档案专用模板

师爱的力量去感化她,让离群的小燕子尽快找到自己飞行的方向。家访中我们给予她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不要因为失去了母爱还是父爱而觉得失去了整个世界和每个触手可得的机会,不要因为现在的家境贫寒而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运的孩子,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靠自己日积月累起来的知识换取的„„

3.家访让我们对学生有了更多的宽容。一些孩子在家里本来就缺乏家庭的温暖,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因为学生的一道题老是出错,因为说错了一句话或忘记了一个交代的任务而给予批评和讽刺,那么将是对孩子的一个多么大的打击!我们常常抱怨孩子作业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如意,可是有没有想到他们每天是在那个惨淡灯光下完成的,那个复杂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完成的!

4.家访让我更加懂得珍惜。这次的家访比一次教育大片来的震撼,我们很多的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关心你的人!也让我们对逆境中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

严家坳中学管理系列资料版权所有:严家坳中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