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老师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老师
说起来你们或许不信,我有一位好老师,它就是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
还是让我讲讲我的这位好老师的故事吧。
那是五年前的一天上午,爸妈出去干活了,我做完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后无事可干,就叫来了几个好朋友在我家的庭院里踢起了足球来。我们玩得很激烈,结果,一次带球突破中我被防守的同伴撞了个人仰马翻,倒下去的时候,将爸爸新栽的那棵葡萄树从靠近地面的地方彻底折断。我想,坏啦,看来只有让爸爸明年重新栽一棵了。为了让爸爸栽新的葡萄树时方便些,我“将功补过”,拿来锄头将那棵断了茎干的葡萄树连根挖了出来,然后很随便地就将它扔在了一旁。
爸妈回来后,对我的做法很是吃惊。他们对我说:“孩子,没有一个生命不是在受挫中长大的,你应该明白生命其实很顽强呢。葡萄树的茎干是折断了,可是它的根却还活着呀,所以它还一定会长出新芽的!为什么要把它的根挖掉呢?”于是,爸妈又将我挖出来的葡萄树根很认真地栽回了原地。
第二年春天,那棵茎干被折断了的葡萄树还真的就萌生了新芽,到秋天的时候,它已经长得几乎与以前的大小没任何两样了。第三年,它长得快要高过房檐的时候,爸妈不得不给它搭了一个架子,很快地,它所滋生的藤儿就疯狂地爬满架子。秋天的时候,它甚至还挂上了第一串葡萄呢……
近年来,特别是在初中的最后一年,我因故一次次遭受心灵的煎熬,但每每这个时候,我一想起这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我的内心也就有了战胜心灵煎熬的无穷的勇气,从而一步步让自己强大起来,再没有什么挫折能让我臣服。
现在你们相信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是我的好老师的原因了吧?一定是了!
【解读】
本文有二美:一是主旨美。全文通过为我们讲述“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人生就是遭遇再大的挫折,只要坚持初心,就一定能发展壮大起来”的文章主旨,发人深省,能给读者以超强的正能量。二是构思美。主要表现在全文一开篇小作者即为读者设置了“我”为什么要把“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称之为“好老师”的悬念,有了这一悬念,读者的阅读兴趣立马就会被激发起来,促使读者将文章读下去。这就使得本文在构思上显得十分巧妙,很有艺术性。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老师]
第二篇:泰安市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老师在我心中是一个指导员:指导着我们该走的路,指导着我们该学的知识,指导着我们该懂的道理。很多很多……他们都是我们敬佩的人。特别是陈老师。
记得与您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谈话,第一次上课,就觉得您与其它老师不一样。您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拐弯抹角,您是直来直往。有时在您冲动的话语中也会吐出几个四字经文,使学生参不透。
在您的课堂上,气氛闷闷的。您要求严格,上课从不说笑。严肃的眼神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当时的你让我很不喜欢。
您是一个做事要求完美,但又很急噪的人。有一点差错,就会很不耐烦,一定做得很好才会罢休。不过您也是一个愿听意见的人。每次同学向您提的问题和意见,您都会虚心接纳。而且越做越好,我对您的坏想头也慢慢消失。
渐渐地,您终于与同学打成一片,有说有笑。您的课下课后,课室里总是一片欢笑声。我感到老师您变了,变成一名喜欢跟同学聊聊话的开心果。我也越来越喜欢您了。
虽然您的课的威严不变,但课后的爱的种子也慢慢在滋长,也播给了同学,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
有一句名言:老师像一支蜡烛,用自己的光照亮学生。
对啊,您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您也曾经说过:“你们如同我的子女,一样乖巧、聪明、惹人疼……。”这一句足够令您当我们的母亲。陈老师,您就像我们的亲人,无时无刻地教导我们、爱护我们,不让我们受到欺诈。
现在,您不教我班,我感到遗憾。但您对同学、对我、对大家的关心会永远印在我心中。曾经是您的学生的我,感到无比荣幸。陈老师,谢谢您,您是特别值得我敬佩,喜欢的指导员。
桃花源
身在初三的我本是不喜欢什么写作的,通常考试时50分的作文是过不了45的,也就是老师常说的一类文,呵呵,可能是我的文采不够,得不到老师的“同情”吧。
但我总是想着写点什么,于是就忽然想到了陶潜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对了!这篇好像是要背的,没关系,等等再说。
言归正传,记得有我曾经做过有一到关于这篇文章的题,大体是这样的“你喜欢当今社会还是桃花源?”当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桃花源,然后在惨白的纸上用老师要求的黑笔正楷工整的写下了我自以为对的答案。但,这个字必须要出现在这里。但,事与愿违。还是那张纸,老师用比黑色惨烈许多倍的红色毅然决然的写下了“-4”这个有理数。
当时的我已经不能用“惊讶”这个形容词来形容了,没错的啊!问之:“哪里有错。”答曰:“桃花源有严重的原始共耕的痕迹。”哦,原来如此。可我更喜欢那个错误的答案,“原始共耕”不错啊!可比天天听着爸妈说“要抓紧学啊,别人家里孩子可都学呢”强。于是我再一次的抱着“找骂”的心理又把我的想法说了一遍,师又答曰:“考试能得分吗?去学习去。”
原来真正的老师和满分作文里写的什么“微笑的点点头,拍拍我的脑袋”迥然不同。好个反问句,我哑口无言,默默走开了。
在座位这个硬硬的毫无生气的木板上又想了一想,觉得我想的越想越通,但一想到刚才老师一个如此经典的反问句“考试能得分吗?”又把思绪强压了下去。
兴许“渔人”本不该出现在桃园的,兴许桃园是不被人知道的,也兴许陶渊明但是写这篇文章就是个错误,如此美好的臆想应是出现在梦里的,拿出来摆在明面上反而不好,不好到我挨了老师两次骂。
家住北国的我大概是看不到桃源那样的美景的,很是遗憾,但好想在桃源呆上十天半个月。一来是可以得到耳畔清净,二来是回来时可以告诉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在桃源呆的不错,比在这听你唠叨强多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一个16岁别人们称之为“温室里的花朵”的90后所发的一点小牢骚,一个让老师所说的阅历不多的小屁孩想说的
第三篇: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老师
中考作文:我的老师 【解读】 具体来说,“我的老师”的这道全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狭义的“老师”,即专指给自己带课的教师;二是广义的“老师”,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某个人“有所长”,无论男女长幼,无论身份地位,均可以是“我的老师”;三是比喻义的“老师”,可以是能教给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感悟、引导我们成长的所有事物,如前将一本好书当做“老师”;四是引申义的“老师”,即凡是能对“我”有启迪意义的所有的现象、情境、场景等,都可以理解为“我的老师”。【误区】
“我的老师”的这道全命题作文试题,对考生来说,几乎不存在什么难度。因为凡是考生,一定都有很多“老师”,而且一定也写过有关“老师”的作文。但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考生在写作中也就最可能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审题误区:
1、对“老师”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狭义的方面,使得考场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2、对“老师”只褒不贬,或者任意拔高,使得“老师”的形象严重失真,影响得分。要得走出以上审题误区,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超强的审题能力,同时,要真正走进生活,注重观察,并对观察对象有真切的感悟。【范文】 我的老师
说起来你们或许不信,我有一位好老师,它就是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还是让我讲讲我的这位好老师的故事吧。
那是五年前的一天上午,爸妈出去干活了,我做完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后无事可干,就叫来了几个好朋友在我家的庭院里踢起了足球来。我们玩得很激烈,结果,一次带球突破中我被防守的同伴撞了个人仰马翻,倒下去的时候,将爸爸新栽的那棵葡萄树从靠近地面的地方彻底折断。我想,坏啦,看来只有让爸爸明年重新栽一棵了。为了让爸爸栽新的葡萄树时方便些,我“将功补过”,拿来锄头将那棵断了茎干的葡萄树连根挖了出来,然后很随便地就将它扔在了一旁。爸妈回来后,对我的做法很是吃惊。他们对我说:“孩子,没有一个生命不是在受挫中长大的,你应该明白生命其实很顽强呢。葡萄树的茎干是折断了,可是它的根却还活着呀,所以它还一定会长出新芽的!为什么要把它的根挖掉呢?”于是,爸妈又将我挖出来的葡萄树根很认真地栽回了原地。
第二年春天,那棵茎干被折断了的葡萄树还真的就萌生了新芽,到秋天的时候,它已经长得几乎与以前的大小没任何两样了。第三年,它长得快要高过房檐的时候,爸妈不得不给它搭了一个架子,很快地,它所滋生的藤儿就疯狂地爬满架子。秋天的时候,它甚至还挂上了第一串葡萄呢??近年来,特别是在初中的最后一年,我因故一次次遭受心灵的煎熬,但每每这个时候,我一想起这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我的内心也就有了战胜心灵煎熬的无穷的勇气,从而一步步让自己强大起来,再没有什么挫折能让我臣服。
现在你们相信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是我的好老师的原因了吧?一定是了!【解读】
本文有二美:一是主旨美。全文通过为我们讲述“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人生就是遭遇再大的挫折,只要坚持初心,就一定能发展壮大起来”的文章主旨,发人深省,能给读者以超强的正能量。二是构思美。主要表现在全文一开篇小作者即为读者设置了“我”为什么要把“一棵曾经被折断了茎干的葡萄树”称之为“好老师”的悬念,有了这一悬念,读者的阅读兴趣立马就会被激发起来,促使读者将文章读下去。这就使得本文在构思上显得十分巧妙,很有艺术性。
第四篇:无锡市中考满分作文-我只是个老师
(转)我只是个老师
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是搞教育的?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问:你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有人问:你是吐丝的春蚕,你是化泪的蜡炬?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可是,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不知道大家所描述的到底是谁?
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说: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我要休息,我有自已的家庭,我有自己的孩子,我有自己的爱好,我希望能够心安理得地,像别的行业的人一样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同样希望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得到应该有的回报。仅此而已,错了吗?
有人说:你是老师?那你应该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祖国的栋梁!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我是个平凡的人。我承认学生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他们靠自己的聪颖和勤奋成就自己;同样有些学生的失败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我用尽了全力,可是还是一无所获。当家长放弃了,学生自己放弃了,只剩下老师还在努力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候,这些老师们显得多么的无助,真不知道那点成绩的提高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有人说:你应该明白: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是“专家”还是“砖家”说的,是“教授”还是“禽兽”说的。我只是个老师,我只知道要尽力去教好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余的我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但是,当学生犯错,我们基于职业道德或者说人性的关怀去指出他们的错误的时候。更多的指责却应验到自己的身上。家长说你应该很有礼貌地对我孩子说话;“砖家”“禽兽”说教育应该有更多的方法,更多的途径;学生说你凭什么批评我,为什么总是催我交作业,我恨你。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保姆?每天天不亮我就得往学校赶,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不仅要扫地、擦玻璃,还要认真检查每个孩子的个人清洁卫生,一直忙到晚上,等每一个孩子都离校以后,我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如果有孩子没有回家,嘿嘿,我这个保姆呀,说不定要忙到天亮!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警察?一个维护净土乐园里的宁静与安全的警察。每天,我得明察秋毫,有预见性地排查各种安全隐患,秉公处理孩子们的各种纠纷,有时,我还得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遮挡外界五花八门的引诱和骚扰。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法官?“老师,他打我了。”“他为什么打你?”我整天要在班里破案,不仅要先调查打架原因,还要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有时却连自己的安全也保护不了。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医生?我还得是一个既医愚笨又医心病的医生。每天,我得打足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地,给孩子们注射精神营养液
和各类预防针剂,让他们变得文明、守纪、勤奋、上进„„有时我还得给患了“奇难杂症”的孩子„„。
我很困惑,我只是一个老师,为什么还得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我只是一个老师,为什么还要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为什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嗓音。为什么在有的人眼里,我是一天到晚都在放假的闲人。为什么在医生的眼中,我是更容易患咽喉癌的活体。为什么在妈妈的眼中,女儿当教师,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找一个老公。在男人眼中,娶回一个教师,相当于娶回一个保姆,一个家教,和一个文秘。
我很困惑,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学生进网吧、与校外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身着奇装异服,凡此种种„„家长知道不好,但是不管;学生知道危险,但是不听;老师天天讲,人家当你是傻子。当某天某个学生真的问题了,怪了!人家第一个查的是你老师有没有尽到教育责任。老大,我天天在讲,要骂就要骂那些溺爱孩子的家伙,他们是第一责任人啊。每位老师都害怕出事情,每位老师更加无奈自己不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不是飞天入海的孙悟空,学生走出校门,我们是没有办法的,尤其是那些伟大的家长根本不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只能祈求上苍保佑那些个性十足的学生不要出事。本末倒置,是非颠倒,这就是当今的教育。老师求着学生学习,学生说看我的心情如何;老师拜托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学生说省省吧你,管天管地,你还管这个;老师恳请家长在家照看好自己的孩子,督促他多学习,家长说看我是否有时间。
我是谁?我不知道了!请剥去我身上那些伟大的光辉无比的外衣,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我,我只是个老师。我只是在做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至少在中国这个社会里规定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讲好话,学生就听,傻子才愿意骂人!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效果的时候,除了发火,我还能做什么?忽然想到一句话:教育不是无能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别把学校当成解决学生一切问题的殿堂,别把老师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别把教育当成背负一切责任的机器;别给我赋予太多不能承受之重,别给我戴上那些虚无漂渺的光环„„。
我只是个老师!我不是保姆,也不是警察,更不是法官;我也不是医生,也不是作家,更不是演员!我只是个老师!!我在幻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当中,不用只以成绩为目标;不用在课堂上随时扮演警察、法官、和仇人等多重角色;不用有所顾忌,可以自由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专长,游刃有余的和孩子们平等的探讨科学、文学、艺术„„再也不用停顿„„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机制让走进课堂的孩子成为真正的学生„„而非变相的“姑奶奶”、“少爷”甚至“大爷”,中国的教育真的可以皆大欢喜啊,呵呵,想想而已。实现它??实现它???对不起,我无能为力,我只是个老师!
第五篇:衡水市中考满分作文-我喜欢的老师
我喜欢的老师
窗外,风和日丽,太阳毫不吝啬的把它金色的光辉洒向大地,而我正坐在家里等待着上第一节葫芦丝课。我望着窗外绿油油的草坪,心里不住的想:老师大概多大岁数?长相如何?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位白发苍苍,像武侠小说中隐居山林的世外高人。
“叮咚!”门铃响了,我知道一定是老师来了,便马上跑去开门。一开门,我愣住了: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帅气的小伙子。他是老师吗?毕竟和想象中的老师相差太远,我不禁迷惑的问道:“您,您是?”他立马用响亮的声音答道:“收电费的!”正当我要去拿钱时,他挠了挠头,又说:“不好意思,说错了,我是葫芦丝老师。”我一听,不禁被这位幽默的老师逗笑了。虽然他与我心目中的形象相差甚远,虽然他没有世外高人的飘然出尘,但他却有着80后的幽默,开朗和自信。尤其是他那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深深地打动了我。
老师走到桌边坐下,二话没说就开始演奏。出乎我意料之外,崔老师一拿起葫芦丝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半闭着眼睛,脸上浮现着陶醉的表情,拿着造型优美的葫芦丝摇头晃脑的吹着,仿佛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在老师身上已发现不了80后的活力四射,取而代之的是月光般的柔情似水。我听着葫芦丝发出的优美的旋律,向乐谱上一瞥,知道了这首曲子叫做《月光下的凤尾竹》。我闭上眼睛,仿佛跟随着乐曲神游到了傣家夜晚的竹林,皎洁的月光照在凤尾竹上,银和绿烘托出一片静谧祥和的气氛。正当我陶醉其中时,音乐戛然而止。我睁开眼,看见老师正微笑着看着我:“好听吗?”我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心神还没从傣家飞回来。老师又说:“只要努力,你很快就能吹好葫芦丝的!相信你一定能够通过努力步入音乐的殿堂!”我睁大眼睛激动的点了点头,说:“嗯!”
第二天,我上完英语课正向家走,我惊奇的发现小区的篮球场上有个熟悉的身影。“崔老师!”我睁大眼睛喊道。崔老师站在篮球场上微笑的向我招手:“过来打篮球吧!”“嗯!”我欣喜地跑了过去。我觉得,他不像我的老师,更像是一个大哥哥!
练了一段时间葫芦丝,自己感觉颇有成就,便不再认真练习,变得心浮气躁起来,老师也发觉了这点。在课堂上,老师让我吹了一遍《月光下的凤尾竹》。我自信的演奏完毕,得意的看着老师,希望得来老师的夸奖。可老师却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拿起葫芦丝吹了一遍我所吹的曲子。在老师的动情演奏下,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感情,把我又带到了那个美好的意境。静静地听完老师的演奏,我的脸不禁红了起来。跟老师比起来,我真是差的太多了!老师放下葫芦丝,一改先前那个友好的大哥哥的形象,变成了一位严师语重心长的说道:“学乐器切忌心浮气躁和骄傲自满,这会使你演奏出来的乐曲毫无感情。只有投入、动情的演奏,你的乐曲才能打动人!只有谦虚、脚踏实地的学习,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不仅学乐器,做人也是如此。”我点了点头,感受颇深。
这就是我的老师——崔波。是他让我爱上了葫芦丝,是他让我明白了做人不可心浮气躁,亦不可骄傲自满的道理。他是一个良师,更是一个益友!无可非议,他是我最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