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抵制校园暴力 做一个品德优良的中学生
抵制校园暴力 做一个品德优良的中学生
打架斗殴的危害:
1、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在一个友善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专心学习”。
2、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
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加害者以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所以打架斗殴的结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甚至造成残疾。生命是平等的,你的生命与健康与同学们和老师的同样重要。
3、给加害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可以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什么希奇事,花钱如流水。有的家长痛苦的把这种情况比喻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前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有本事去挣钱”,下一句话是“没本事别打架”。
4、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失去自由,一层层的铁门,强制劳动,从早到晚时时监视和约束,严厉的强制措施,低下的食宿条件。争取减刑,早点出去。对家庭最大的伤害。
正是因为打架斗殴的后果如此严重,学校和家长才这样重视。我亲耳听见有一位家长这样教育他的孩子:“别打架,咱们也打不起”等。话虽朴实,但很实在,让我们都按这位父亲的要求去做吧!议一议
为什么会出现 校园暴力现呢?
(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以暴力手段争长论短;(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6)是个别学生组织同乡会或者其他,用暴力来解决相互矛盾。百度
有26671人参与了校园暴力的调查。11%的人称身边就存在这种现象;
17.1%的网友认为校园暴力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江湖大哥、讲义气、结帮拉派、小团体)23.5%的人认为90后学生责任意识、法制观点淡薄造成; 12.3%的人认为是90号学生是非观点不分;
20.8%的人认为90号学生个人主义过强,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造成 5.7%的网友认为“品德教育假大空”; 9.6%的网友认为学校管理力度不够; 谈一谈
当我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矛盾,极易出现校园暴力时,该怎么办?
第二篇:抵制校园暴力
从我做起,抵制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共建平安校园
我们都身处在校园环境中,校园欺凌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校园暴力事件-一直都存在,只是近几年,随着各种传播渠道的发展,它们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很多关于此事件的报道都抢占了新闻头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校园暴力在缄默的环境中愈演愈烈,这和学校、家庭、社会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教书即教授学生知识,育人则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而现在大多数的学校仅做到了教书而为育人,学校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心理,以升学率作为学校的标志,那么好学生便成了老师的宠儿,而差生则成了拖油瓶。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校园暴力的发生。发生后,学校以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解决问题,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甚至因为学校的这种不重视导致了其发生越加平繁。
抛开外界因素,校园暴力之所以发生,还是在于孩子自身。现在的学生法制观念越来越薄弱,甚至根本不懂法。知乎的一位答主曾经也是一名施暴者,他分享了他们的逻辑:不见血等于没事;见血了等于又要请家长了;受重伤等于又要赔大笔钱了,而死人则等于完蛋,要进局子蹲三年。这样的逻辑不是一个懂法者所能够有的。而通过大量的事实.被施暴者大多对于这种欺凌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对于这种欺漫丝毫没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勇气也正是这种自卑感和恐惧感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
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校园暴力其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弱肉强食是生存准则。而校园暴力实则比社会更加残酷,校园暴力所发生的对象是还未成熟的孩子,无论是施暴者还是被施暴者这样的事件只会给他们尚未确定的三观造成扭曲。也会给被施暴者留下心理阴影,这样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校园暴力现在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采取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以教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014年湖南的一起案件中,一位女生对班里同学进行长期的殴打造成其精神失常,治疗花费超过30万,一名花季少女就这样毁了,而对方仅赔偿1.5万元加上一纸检讨。这是因为执法人员被错误的社会舆论所误导,常有这样的声音”不就是学生打架吗,教育教育就好了,怎么能判刑呢?”。而在美国,这样的事件处理丝毫没有同情。前几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欺凌同学的事件被网络疯传,在美国法律下,这几名留学生最高可能会面临终身监禁。我们可见美国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重视程度,我国对于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趋势也因做出一点改变。校园暴力的发生不是哪一个人的原因,而是多方造成的结果,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要多方共同努力。
勐佑中学:杨玉芝 2018年9月18日
第三篇:抵制校园暴力.从我做起(本站推荐)
抵制校园暴力、从我做起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抵制校园暴力、从我做起》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多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甚至打群架。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要知道,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安宁的学习环境;没有校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反对暴力,远离暴力,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每当我在校园里往返时,总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总有同学成群结队的聚在一起,或是耀武扬威的在校园里晃荡;他们总摆出一副自以为“很酷”的姿势,说话也总带着蛮横的腔调;有的手上还叼着烟头。他们的这些表现正游走在暴力的边缘,却离文明越来越远!他们遗忘得太多,忘了自己的祖国曾经千疮百孔,忘了自己曾是日本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忘了他们那顶着烈日还在挥汗如雨的辛劳父母,最可悲的是,他们竟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忘了我们的今天正是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满腔热血!在这花样的年华里,我们怎能荒废了美好的时光!同学们,让我们抵制暴力,应该从自己做起
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的校园——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会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会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自己做起。
我们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五、二班
张熙悦
第四篇:健康成长,抵制校园暴力
健康成长,抵制校园暴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健康成长,抵制校园暴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份沃土,撑起一片蓝天,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暴力文化侵入了我们的校园,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校园暴力主要表现为:欺负弱小的同学,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例如:
叫受害者侮辱性的绰号;对受害者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毁坏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对受害者进行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恐吓、威迫受害者听从命令等等。
抵制校园暴力,做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到:
一、要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在受到暴力侵害时要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
二、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不进酒吧、网吧、电子游戏机室等场所。
四、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诱,在受到威胁时候要及时向学校、家长、老师报告,及时拨打110报警。
五、上学放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路上不要贪玩,要按时回家。
老师们、同学们,“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全力共建“平安校园”;齐心共创“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
第五篇:抵制校园暴力做文明中学生教学设计
抵制校园暴力做文明中学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暴力,掌握应对暴力的方法及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抑制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学会自我保护。【教学难点】学会巧妙地处置校园暴力。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我校总人数多,生源差,留守儿童较多,离异家庭学生较多,学生之间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相差较大,易起摩擦,比起其他学校,更易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2、中学生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不足,往往对校园暴力认识不够。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则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不计后果。
图片展示:
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案例、图片,走进校园暴力,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
探讨: 你还知道哪些校园暴力现象?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学生,而受害者也是学生。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对受害学生来说,由于校园欺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身心健康倍受摧残,必然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其他各个方面。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更严重的是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校园欺凌对施暴者和受害学生都有极大危害。对施暴者一方而言,容易使其形成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其家长的正常工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法律的尊严。
本环节通过自主探究法、案例警示法让学生明确校园欺凌的危害,产生警示效果:让施暴者停止侵害,让受害者不再沉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培养了其自主探
活动六:相关的法律法规
出示校园暴力违反的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规定,让学生了解法,并做到遵纪守法。活动七:如何避免和预防校园暴力?
1、校园暴力的特点
暴力容易发生的时间在: 清晨或傍晚,校园里人比较少的时候。
暴力容易发生的地点在: 空教室、阴暗的角落、大家不常走的走廊和巷子、教学楼背后等人少的地方。
容易遭受暴力袭击的是: 身体瘦小的同学、胆小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的同学、爱炫耀的同学、独来独往的同学、喜欢滋事的同学等。
2、结合校园欺凌成因谈谈怎样才能避免自己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小组讨论)
预防措施:
不摆阔气;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同学间有矛盾及时化解;不结交不良朋友;与人相处,不能恣意妄为,要学会合作交流,又要讲原则,遇事不能一味退缩;在外不存贪婪之心;对不熟悉的人的邀请要心存警惕;发现违法犯罪现象,要及时报告,否则就是在姑息养奸。
3、面对校园暴力怎么办?
(1)遭遇校园暴力,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
现的校园暴力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抵制校园暴力 做文明的中学生”。
板书设计:抵制校园暴力 做文明中学生 1、校园暴力的含义 2、校园暴力的表现 3、校园暴力的危害
4、相关的法律法规
5、学生怎样防范校园暴力 教学反思:
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现象,如何将暴力行为赶出校园,已经成为各国和各地区面临的刻不容缓的挑战。本课教学分析学生的暴力心理,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应对校园暴力的一些积极有效的策略。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注重案例教学引入新课。
2、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