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崇尚节俭 反对浪费(本站推荐)
崇尚节俭 反对浪费
庆阳二中高二一班李超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墨子就以“节俭”为其思想的一部分。爱默生曾经说过:“俭,是你一生中使不完的美筵”诸葛亮也提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著名论段。如此多的名人名言,句句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否做到节俭了呢?答案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浪费,其数目之庞大,令人触目惊心。记得热播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形象的将其改写为“舌尖上的浪费”。据统计中国人每天在餐桌上的食物浪费超过上千万元,全中国人一年浪费的食品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食品。而“八荣八耻”中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一骄奢淫逸为耻”的说法早已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曾几何时,我们应以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自居。而现在现实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早已违背了这一美德,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公共卫生间未拧紧的水龙头,垃圾桶中未吃完一半的早餐,出门前随手就可以关的灯却始终亮着………
当然有人会说:“人人都在浪费,即使我一个人不去浪费,那效果只是微乎其微的呀!我还能改变什么呢?”我郑重的对你们说:“虽然你与我都是这大时代里小小的存在,你与我,只是浪花里的一滴水。但是你可以从自身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别人,鼓舞别人加入我们的行列。这样就相当于无数滴水汇聚起来。形成汹涌澎湃的波涛,最后便成了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是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你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
回顾当年晚清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最终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历史和现实都在不断的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名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的。所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崇尚节俭,反对浪费。
指导教师:岳建英
联系方式:***
第二篇:关于举行“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系列活动
关于举行“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系列活动之节约水电宣传标语征集大赛的通知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能源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特举行“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系列活动之节约水电宣传标语作品征集大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崇尚节俭,反对浪费
二、活动名称: 节约水电标宣传语作品征集大赛
三、参赛对象: 二~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具体要求:
1、标语内容紧扣主题,设计新颖,醒目、大方,有提示作用。
2、纸张为A4纸大小,纸质不限,不宜太薄。
3、排版合理,色彩鲜明。可配以图画或背景,标语为主,图画为辅。
4、可以手工设计制作也可电脑制作。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五、比赛创作时间:10月1日~10月10日(10天)
六、上交时间及方式:10月10日前,每班挑选出三幅以上作品上交至各年级组长处,再统一交学校总务处。
七、奖项设置: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获奖学生将奖励三小标志一枚,对部分获奖的优秀作品将在校内张贴展览。
会昌县第三小学总务处2013.9.26
第三篇:崇尚节约,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反对浪费
迁西三中 方立平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因此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如果你节俭,你就奠定了财富与成功的基石;否则,你就酿下了贫困与失败的祸根。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但是也有许多奢侈浪费,因为他们不懂得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有的则不同。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俗话说:“成由节俭败由奢。”每个人都应知道资源的可贵,无节制的挥霍浪费,终会自食恶果。世界上没有任何财富是花不完的。
在该省的时候不省,那么在需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可用的了,我心中谨记这个道理,任何时候都绝不轻易浪费。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明亮的屋子开着长明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既不很冷也不很热就开空调,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经济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要想生活得好点,更应该保持并弘扬这种美德。平时出门能步行的绝不坐车,能坐公交的绝不坐出租。即省钱又环保。本着吃的卫生、健康、营养的原则,饭尽量自己做,节约水电资源,衣服尽量手洗,淘米、洗菜的水可用来浇花等,做到水的循环利用。用电方面做到人去灯灭,电脑、电器不用时关掉并随手拔掉插头。节约水电资源不仅仅是省钱的问题,更是对社会能源的节约,节省能源不是口号,是一种行动力。“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戒奢从俭,不糜费财物。因为节约是一种美德和义务,而浪费是一种坏习惯,甚至是犯罪,反对浪费是一种责任。提倡节约可以使 人养成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美德;反对浪费,则可让每个人羞于浪费。“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站在这里与大家高唱一支节约之歌。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叩问心灵,崇尚节约》。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约朴素之上呢?
节约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约的感召,节约的力作,节约的呼唤!
今天,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约,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朋友们,节约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园燃起,节约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约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约,奏响节约的主旋律,开创华夏的新篇章!
第五篇:崇尚节俭
崇尚节俭
崇尚节俭
我向来是崇尚节俭之人,简朴生活是悠闲快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多数普通百姓,虽然他们没有专门学习研究过人生哲学,但他们自然而然地懂得简朴的价值,哲学研究的不就是人生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吗,所以节俭向来是中国百姓平凡幸福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每年过年都会有人抱怨压岁钱成为一种负担,新年伊始拿些零用钱给孩子们开开心,这原本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爱护。然而当压岁钱成为一种压力时,那么就已经失去原有的味道了,你给出去的已经不是一种爱,而是变成个人的面子和虚荣了。事实也是如此,无论孩子得到的压岁钱是几千还是几万,孩子们都早已失去了支配的权利和乐趣,而成为大人之间互相索取的工具了。而对于孩子们的感受是“史上最骗人的谎言:我替你存着。”所以人类的文化一旦远离简朴,就真的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人生也就失去了的很多乐趣,变得沉重而没有目的性了。我家儿子的压岁钱从来不是随着GDP水涨船高的,左右几百块的压岁钱不会给亲朋带来经济压力,而我也从来没有善意地要求替他保管。因为节俭,所以生活简单而快乐。
也有人认为节俭是穷人的专利,是因为穷才需要节俭,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我想是因为他还不够富有,世界上真正富有的人,如比尔-盖茨,巴菲特,他们都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所以节俭与财富也没有直接关系,终究还是与人内心的匮乏和富足密不可分的。
节俭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个温饱有余的工薪阶层和家资万贯的富贵人家的生活方式和水平是完全无法相比的,但不妨碍他们都有着节俭的习惯。阶层不同,环境不同,资源不同,所以需求也就不同,但节俭的人一定是以需决定求得,如果有一辆豪车够用,不会再去买第二辆第三辆,如果旧款的手机基本功能还够用,就不会因为市场上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款而躁动不安。我概念中的节俭是量入而出的消费,物尽其用的不浪费,为需要而不是虚荣买单。买一两件真正喜欢但又价值不菲的东西算不得不节俭,只要没有给生活造成过大压力,吃几次大餐也不妨碍节俭,只要不丢弃太多的食物。而那些请客吃饭剩一桌子菜,为了买一个爱马仕包不顾家里每月房贷而逼迫老公的,为了一款时尚手机而勒紧腰带月光的,平日再怎么省吃俭用,在我的概念中也不是节俭之人。这世界资源本就有限,容不得浪费,无论美丑贵贱,都能够物尽其用地给人带来价值而不是痛苦才对。而对于个人来讲,价值是对自己而言的,跟外人怎么看没有关系。
要过简朴生活也需有自我认知才行,否则节俭也可能带来心绪的不宁。我自知自己不是大气的,所以也不怕人家说我小气,每每出去聚餐吃饭都不会是那个抢着付钱的人。虽然有沾了便宜卖乖之嫌,有些人是需要优越感来支撑的,我也乐意把这种体现优越感的机会让与别人,既然是朋友嘛,人家也自会接受我这样的小气。后来有个亲近的朋友发现我没有想象的穷时说:“那你为什么老哭穷?”实际我又何曾哭过穷,是他一直认为自己富罢了。因为是知己的朋友,互相口无遮拦倒也不会因此产生嫌隙,但对于一般人来讲,如果一个人一旦发现在某人面前丧失了某一方面一向存在的心理优势,那么就是他要远离你的时候了。所以中国人讲究做人低调是有道理的,照顾朋友的心理也是一种善良之举,朋友们在一起最好不要谈钱,谈地位,谈生意,否则就很难做成朋友了。
信息时代当然言论自由,网上又有人来忽悠大众不要节俭了。“钱,越花越有,越省越穷。如果你不喜欢花钱,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钱让别人来帮你花,而你永远没钱花。”富人拿你存银行的钱花,人家那叫“投资”,一个连投资和消费概念都分不清的人来教育大众不要“节俭”,这世界真是奇葩的很。投资是“开源”的问题,节俭是“节流”问题,百姓过日子无非开源节流,但千万不能弄混了概念,投资是需要技术和智慧的,千万别以为你把下游闸口打开,就学会投资了。
在我看来男人由于心胸豪放,对钱财多数看得更轻,所以花钱更随便一些。以前在家也曾看到很多邻家的男孩,成天跟父母要钱,挥霍无度,让父母徒增无端的烦恼,所以当儿子开始对金钱有概念时,我希望他同样有着简朴的人生观和节俭的金钱观。教育界有穷养儿富养女之说,我没看过这本书,但我猜绝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对女孩子物质上要什么给什么,从小像公主一样什么都用最好的,养出个败家子是家族的不幸,但养个败家女如果钓到个倒霉的金龟婿还算幸运,否则只恐怕连有志的穷小子都嫁不成。一位上海母亲电话里对生活节俭正在上大学的女儿说:“不用给妈省,妈上一天班够你花一个星期了。”“那你不花钱了吗?家里装修什么的不都得用钱。”不曾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90后女儿如此回答妈妈。那位母亲在讲起这些事时,言语间流露着骄傲和自豪,养出的女儿如此体贴懂事识大体,她是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了,不懂得节俭,又怎能体会到他人辛劳呢。
也有些人很不赞同我的这种养儿观,觉得男人应该慷慨大气,将来自家女儿一定不嫁这样的小气男,会受委屈。我想节俭不等同于小气,节俭是世界观的一部分,而小气仅仅是一种习气而已。不过也担心矫枉过正,儿子将来会沾染这种习气,对金钱斤斤计较,睚眦必争。前两天股市大跌,我损失颇惨,无意间跟儿子说起来:“妈妈今天股票赔了好多钱!”儿子安慰我说:“反正那些钱是给你玩的。”我想我不用担心了,儿子在金钱上的豁达远胜于我这样的女人,而且业已懂得“人”永远都比钱重要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股票的那点损失和儿子的成长相比算得了什么,人生时时都有惊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