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农业工作计划
马鞍社区农业工作计划
为加快马鞍社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权集体流转制度,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特制订二0一五年农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与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以加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发展、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和时间安排
1、争取上级对农业及水利等项目。同时做好春防和土地流转后续工作。时间:元月1日至4月31日。
2、清理3口当家塘,即:翌龙毛塘、立新炸塘、三合胜利塘。同时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时间:5月1日至6月31日。
3、加大水毁修复工作,对东边河、中间河、当家塘,需要修复的地段进行整修。时间:7月1日至10月31日。
4、抓好秋收秋种工作,做好秋防相关事宜,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配合办事处落实农业相关政策。时间:1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工作措施及工作重点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把“特色调精、板块调大、链条调长、品牌调响、市场调广”的思路,推进粮棉油、畜禽等优势产业发展。具体工作上要重点实施好“三大工程”:一是优质粮棉油产业提升工程。二是畜禽产业壮大工程。以发展“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畜禽产业为目标,以培植畜禽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扩大规模养殖为载体,大力发展壮大生猪、家禽养殖产业,努力解决社区畜禽业规模不够大、结构不够优、龙头带动不够强、品牌不够响、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实现畜禽业经营产业化、主体专业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服务系列化。三是加大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有效盘活土地资源,达到为民增收的目的。
2、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从总体上看,马鞍社区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滞后。继续沿袭传统的方法抓农业,农村大量的资源、要素就将处于分散、闲置的状态。只有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搞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推进二个转变即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将土地适度向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等集中,加快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通过激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规模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运销等领域,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二是抓好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松散后紧密、先协会后合作社的原则,以专业协会为重点,以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规范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协会,扶持建设一批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专业合作社。今年要重点抓好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规范运作。三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组建规模较大的专业营销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给农民带来的风险。引导农民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机制,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使农民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获益,促进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
3、抓好农业科技服务,建立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深入推进主推品种公告到户、病虫防治指导到户、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到户、实用技术培训到户等“四到户”活动。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开发、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农机应用、轻型简化栽培、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预警和防控应急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农业建设。三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工具,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准确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和市场供求信息,尽力解决农民科技和信息服务到田到户的问题。
4、加强农民培训,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要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整合培训资源,配合各级,组织实施好各类培训。二是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继续搞好农业科技指导活动。认真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抓好农业技术教育,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回乡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农业科技培训。三是大力开展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都反复强调,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村容村貌,是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马鞍社区居委会 二0一五年三月
第二篇:农业工作计划
(一)及时补种换种,加强中期管理,组织群众抗灾夺丰收。
受5.16风灾、雹灾、洪灾的影响,城南南部七个居委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渠堰、电网、农田、农舍被破坏。当务之急,就是要发动群众,抢修被破坏的农田基础设施,对部分失收的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及时补种改种,加强肥水管理,恢复被损坏的民房,稳定农村社会治安。
(二)培训新农民,筹备新机具,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生产提档提速。
针对目前果树挂果期和大春农作物大田生长期间的管理需求,及时组织农民培训,并通过种植大户带动,搞好果园、农田的田间管理;对办事处所有的机动喷器、提灌机具、耕作机具进行维修和保养,各居委要立即组织农业机械化专业服务队并强化技术培训,加强病虫监测,准确预报,适时组织大春农作物统防统治。
(一)及时补种换种,加强中期管理,组织群众抗灾夺丰收。
受5.16风灾、雹灾、洪灾的影响,城南南部七个居委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渠堰、电网、农田、农舍被破坏。当务之急,就是要发动群众,抢修被破坏的农田基础设施,对部分失收的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及时补种改种,加强肥水管理,恢复被损坏的民房,稳定农村社会治安。
(二)培训新农民,筹备新机具,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生产提档提速。
针对目前果树挂果期和大春农作物大田生长期间的管理需求,及时组织农民培训,并通过种植大户带动,搞好果园、农田的田间管理;对办事处所有的机动喷器、提灌机具、耕作机具进行维修和保养,各居委要立即组织农业机械化专业服务队并强化技术培训,加强病虫监测,准确预报,适时组织大春农作物统防统治。
(三)围绕青杠万亩农业示范园区,以项目促规模,以产业促发展,强调部门参与,全方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通过前期大量的努力工作,青杠园区已经具备了XX多亩核桃,规划了4320亩蜜猴桃,实施了3200亩优质稻,发展了100户科技示范大户,购置了31台套先进农业机具,恢复了3公里高规格渠堰,完成了将近50%的农网改造,园区规模已初现轮廓。下半年将进一步追踪落实青杠公路油化、以青杠为主的水利“大灌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和明年农村沼气能源等基本建设项目。积极组织实施无公害生猪5000头和无公害蔬菜1000亩基地建设。辅之以重庆市农业信息网络入户工程和新农民培训工程,使青杠片区从大农业的高度发生项目聚集效应而达成园区经济质的飞跃。为“金溪河流域粮经示范带”成为市级农业示范工程提档升位扩规模。
(三)围绕青杠万亩农业示范园区,以项目促规模,以产业促发展,强调部门参与,全方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通过前期大量的努力工作,青杠园区已经具备了XX多亩核桃,规划了4320亩蜜猴桃,实施了3200亩优质稻,发展了100户科技示范大户,购置了31台套先进农业机具,恢复了3公里高规格渠堰,完成了将近50%的农网改造,园区规模已初现轮廓。下半年将进一步追踪落实青杠公路油化、以青杠为主的水利“大灌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和明年农村沼气能源等基本建设项目。积极组织实施无公害生猪5000头和无公害蔬菜1000亩基地建设。辅之以重庆市农业信息网络入户工程和新农民培训工程,使青杠片区从大农业的高度发生项目聚集效应而达成园区经济质的飞跃。为“金溪河流域粮经示范带”成为市级农业示范工程提档升位扩规模。
第三篇:农业工作计划
***镇农业工作2012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体现,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总体思路
2012年,镇农业服务中心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区、镇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任务为奋斗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目标,促进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三、工作目标
2012年**镇农业总产值力争完成完成***万,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增加值力争完成***万元,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元,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元,(①水果人均增加320元,②蔬菜人均增加50元,③第二产业增加308元,④第三产业增加390元,⑤劳务收入增加219元,惠农补贴增加125元),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7.07%。
四、主要工作措施
始终把农业放在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基础地位,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镇党代会、人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 “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以基础设施治缺,村容环境治脏为重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狠抓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以群众为主体,政策为激励,近郊休闲旅游景点打造为主线,以普达村、渡口村市级、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依托,通过以点带面、整治改造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全面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优质晚熟芒果产业)种植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靓芒果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镇农业服务中心要重点抓好**村、**村、**村芒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现有芒果产业的管理。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扶持芒果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当发展**村500亩无公害蔬菜;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继续做好**村、**村3100亩核桃基地建设,加强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三)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户的科技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我镇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争取农牧局、科技局支持,在**村、**村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3-4期;重视发展种植业、特种养殖业、普达村养牛示范、乡村旅游业和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依靠科技,开展芒果测土配方项目,果-沼-畜+太阳能示范项目,标准果园建设项目;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大动物防疫力度,建立防灾减灾运行机制,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兴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加大农技“110”和“乡村通工程”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网站,加强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尤其是村、组一级的信息员的培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的作用,及时向全镇农户传播市场供求信息。
(四)林业工作方面,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搞好退耕还林阶段检查验收,加强督促补植,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伐果;加强林政管理,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减少天然林因火灾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五)动物检疫工作方面,狠抓春、秋两防,做好动物检疫工作,真正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措施,使防疫工作真正落在实处,确保重大疫病不在我镇域内发生。
(六)水利方面,加强对辖区内水库、山坪塘的管护工
作,长期、有针对性的对水库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同时做好十二五期间的水利规划编报工作。做好以下水利工程建设:①纳拉河水库整治②抗旱保民生工作③水利普查工作;④防汛工作;⑤水利基础设施维修工作。
(七)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牢固树立抓培训就是抓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观念,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各种“适用对路”的专业培训,做好服务和引导,确保2012实施劳动力转移1400人,农民工培训1400人,实现务工总收入1260万元,造就一大批懂业务、懂技术、懂操作、遵纪守法的新型劳动力大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农经统计方面,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三是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推广工作,降低农民种养植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四是进一步加强村组财务监管力度,为下步村财镇管打下基础;五是作好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各种报表。
(九)加强农业管理,维护好辖区内的电力设施,加强义务护线员管理,争取农电改造。
五、存在困难
1、采空区面积较大,宝鼎村、胜利村、田堡村处于采空区,干旱缺水,复种指数不高;
2、前进村、渡口村处于工业开发区,农产品生产率低,主要水果芒果挂果率低,目前全镇有芒果2万多亩,实际挂
果的只有8000余亩。
3、第二产业发展不景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低,技能型人才匮乏。
第四篇:2012农业工作计划
2008-2012年工作计划
继续坚持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扎扎实实做好今后5年的工作。
1、指导思想:按照十七大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布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为重点,依托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发展,强化服务职能,推进具有我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建设。
坚持“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开发和推广的现代化,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抓好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此带动我站未来五年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通过五年的工作,把红塔区农技站建成“科技引进的先锋、技术展示的平台、咨询服务的窗口、农民培训的学校”。做到工作有总结,年年有成果,职工素质不断提高,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完善。
2、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思路,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示范推广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走边引进、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路子,围绕市场抓产业。
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为目的,提高三农服务重量。
以减少环境污染为前提,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安全生产措施。
深入调查研究农村新形势,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新路子。
充分发挥红塔区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发展小而精、产值高的特色产业。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
积极学习,提高服务综合素质;加强内部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工作重点
3.1、强化农业技术培训职能。
建立和完善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网站,实现全天候服务和远程服务。配置多媒体培训设施,提高培训效果。
3.2、加强与科技院校的技术合作,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走的科技推广原则,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试验、示范、推广。
3.3、以水稻新品种选育为重点,优质、高产、多抗为目标,突出优质,每年引进新材料1000份,筛选苗头新品系5个,示范种2个。
引进水稻栽培新技术,提升水稻产量产值。
积极探索种子产业新路子。
3.4、积极培植新产业: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推进蔬菜、草莓、双胞菇、除虫菊、雪莲果、紫甘薯等产业开发。
发挥草莓产业优势,积极引进新品种,探索无公害栽培技术,加强与龙头企业和国外公司的合作,实现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目的。
做大做强双胞菇产业。发挥该产业占地少,产出高,环保的特点,把食用菌产业做成我区种植业的一大亮点。
以香料蔬菜引进示范推广为重点,积极培植龙头企业,推进我区精品蔬菜产业发展。
加强与农资企业的合作,引进低毒、低残留新产品,为安全生产作保证。
继续做好萝卜产业。我区在适宜区域已发展种植萝卜10000多亩,主要加工成萝卜条和丝,平均亩产值达到1000余元。下一步将提高萝卜种的繁育质量,加强栽培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萝卜的产量和质量。
3.5、强化学习,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政治学习为保证,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3.4、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让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产业。
3.5、充分发挥红塔区优势,发展精品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红塔区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但土地面积少,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大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应扬长避短,发展具有我区特色的小而精、产值高的产业。
3.6、以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速经济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开发,解决两烟双控给山区农民增收带来的压力。
3.7、积极配合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农艺措施项目,充分发挥田园整治的效果。
3.8、取得化验室资质证书,提升化验技术水平,完善设施设备,为我区及区外农业服务。进行土壤、肥料、植物及矿物质主要成份分析,提出参考报告。
3.9、加强技物配套服务工作。积极引进新产品,通过试验筛选,推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提升技物配套工作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门市的窗口作用,加强田间现场指导,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4、主要措
4.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按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全站职工的思想统一在一起,在强化政治学习的同时,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理论和业务素质,强化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
4.2、积极交流与合作,争取上级的支持。与院校及科研单位寻求合作,争取省、市、区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在经费、项目和政策主面的支持,为我站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提供保证。
4.3、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的新特点,探索科技推广新路子。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三农工作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呼声中,怎样做好科技推广工作?是我们后有科技工作者的共同任务。积极深入地调查研究当前农村所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4.4、加强对重点工作和项目的支持。从资金、政策和人力方面全力支持重点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规范项目管理,建立项目追踪问效制。
4.5、加强监督,完善管理。加强支部建设,强化监督和领导职能,带领全站职工完成好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奖惩考核制度,增强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会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性和有交提高使用效益。
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07年12月5日
第五篇: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走马成村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走马成村占地面积平方公里,辖组户人,有党员名(其中男名、女名),低保户户人,五保户户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户人,合作医疗户人。2012年我们村紧紧围绕乡党委、乡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基础奠基、稳定护航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一个责任,巩固两个建设,促进三个堡垒推动全年工作顺利进行。
1、夯实一个责任:就是乡村干部包村工作责任。
按照乡上总体部署,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每周利用三天时间经常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困。
2、巩固两个建设:就是生态绿化和产业建设。
首先在生态绿化上,我村按照党委政府总体规划,完成公路沿线行道树修剪、涂白3公里,同时加强林草管护,高度重视禁牧和防火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坚持羊子不出圈,农民进山不带火的原则。其次在产业建设上,我们积极动员群众抢抓春墒较好的时机,完成川台子地双垄沟铺膜200亩,落实集中连片脱毒马铃薯种植200亩、新品种小杂粮种植200亩。新建小弓棚2座,落实养猪大户3户,修建宋柳沟小规模黄酒酿造厂一个。同时,加强林果业建设,动员群众清明前后对老园进行扩盘改造,对幼园进行浇水、施肥、修剪,在井涧新建苹果园30亩,新种人工牧草200亩。
3、推动三个堡垒:就是基础设施、基层党建和社会稳定。
在基础设施上,我们村重点落实移民搬迁工程,积极动员偏远农户,集中向县城或政府驻地搬迁。并协调打通庄子至的乡村道路。在基层党建上我们抓党建促发展,让党员争先带头创示范,每名党员包扶一名贫困户,积极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给农村党员输入新鲜血液。在社会稳定中,贯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原则,早发现,早整改,早落实。确保没有一名上访人员。同时,认真完成所有内业资料,随时迎接上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