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保护野生动物的论文(精)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保护野生动物的论文(精)



第一篇:保护生态环境论文保护野生动物的论文(精)

--●Vol.28,No.92010年9月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我国沿江沿海“T ”型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江苏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江海岸线372km ,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独特。近年来,《南通市沿江开发江海联动总体规划纲要》、《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南通港总体规划》和《南通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总规划和分类规划先后编制,对江海岸线的利用与后延陆域的布局进行刚性约束和控制,统筹港口、园区、产业、城镇建设[1-2]。南通市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江苏沿海地区“两纵六横多节点”生态廊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通过研究南通沿海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探索南

通沿海开发环境保护的新道路,为南通沿海开发奠定环境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南通市沿海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南通市下辖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3个区和

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等5个县(市,陆域面积8001km 2,海域面积约1万km 2,人口766.1万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2510.1亿元,同比增长1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万元。南通沿海开发的重点区域是沿海前沿区域,即南通沿海至规划中的海(安启(东高速公路沿线地区,范围

收稿日期:2010-06-30

基金项目: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09454。作者简介:黄夏银(1976-,女,浙江绍兴人,大学,硕士学位,工程师,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工作。

南通沿海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黄夏银,李 冰,王 水,高 鸣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 210036 摘要:通过分析南通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环境保护角度探讨了南通市的沿海开发战略问题。南通市需根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根本,重点实施生态空间管制、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保障南通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确保生态安全。关键词:南通市;沿海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1009-0036-05 The Strategy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Nantong Coastal Development

Huang Xiayin ,Li Bing ,Wang Shui ,Gao Ming(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jing 210036,China Abstract :Nantong coastal develo pment is discussed by analyz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and current deficiencies ,combined with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ject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tong City ,tak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pacity and potential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protec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as the fundamental focus to implement the eco-space control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moting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otection of coastal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ntong.Meanwhil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gradually improv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guarantee the ecological security.Keywords :nantong city;coastal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trategy 环境保护36 ●

包括海安县、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4个沿海县(市。南通沿海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把沿海地区建设成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优、集聚辐射力强、功能配套全、生态环境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

1.1空间布局

按照“江海联动、港城互动、轴向带动”的空间开发理念,以海岸带开发为核心,以沿海前沿区域开发为重点,与沿江开发相呼应,实现港口、产业、城镇的联运发展,并沿交通干线辐射带动整个市域的加速发展,逐步形成网络化开发格局。其中,前沿区域形成以洋口、吕

四、冷家沙为中心,以重要交通线(临海公路、铁路、港口、临港工业区、滨海产业园、临海重点城镇为依托的“三港三带三基地”空间总体构架。

1.2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

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形成多组式江海港群分布格局,建成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国家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合强港。大力开发洋口港,加快开发吕四港,积极推进冷家沙海域的研究与开发,发挥江港的海港功能,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

在沿海沿江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加工制造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国际知名品牌,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走廊,沿海重点发展石化、能源、冶金产业,沿江重点发展船舶、机械、电子新材料和轻工食品等产业。

1.3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坚持环保优先,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强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与完善,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加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恢复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礁修复渔场环境,加强珍稀生物资源、海洋自然和历史遗迹的保护。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在海堤及滩涂地区建设生态林、观赏林和经济林带,形成沿海自然生态保护屏障,在城镇和产业密集区周围留有开敞式的绿色生态空间,建设生态隔离带或生态廊道。

加强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着重抓好沿海陆域、近岸海域、河口附近海域的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海洋环境容量,统筹布局沿江、沿海达标水排放区及设施建设,实施环境治理江海联动,整体提升南通水环境质量。加强城镇污染治理,到2015年,城市污染集中处理率应达到90%。限制高污染燃料使用,控制SO2和颗粒物排放总量,逐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2生态环境现状与环境压力分析 2.1环境质量现状 2.1.1水环境质量

2008年,南通市45个水质监测断面中,符合功能区划要求的断面数为30个,水质达标率为66.7%,水体污染特征表现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主要河流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37,水质最好的数长江南通段,水质状况为优;污染最重的是如泰运河,综合污染指数为0.60;通扬运河、通吕运河、焦港河、九圩港运河、新通扬运河和如海运河等6条河流水质状况为“良”。

2.1.2大气环境质量

2008年南通市降水中,阴离子中含量最高的是硫酸根离子,其次是硝酸根离子,阳离子中含量最高的是铵离子和钙离子,年均pH值为4.73,低于酸雨临界值(pH值5.6,酸雨频率为44.4%,高于江苏省35.7%的平均水平。与2007年相比,酸雨发生率下降了6.1%。从降水主要化学组分情况来看,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均值大于硝酸根离子浓度均值,二氧化硫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外部源对南通SO2浓度的贡献率为30.5%,南通的酸雨污染与其外部源所造成的影响有较大的联系。

2.1.3海洋环境质量

2008年,南通市入海河口水域水质类别处于Ⅲ~Ⅳ类之间,主要污染物为总磷(TP、5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MO4-等。吕四渔场、启东贝类增养殖区、如东紫菜增养殖区3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养殖区水体中主要受氮、磷污染。8月在南通外海海域、南通吕四港外曾发现赤潮。

近年来,南通沿海贝体等海洋生物受到铅、镉等重金属及砷、滴滴涕的污染,蛎蚜山海洋特别保护区水质受到无机氮的污染[3-5]。

2.1.4生态环境

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

黄夏银等:南通沿海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环境保护第9期 37--●

苏省第一个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咸淡水河口湿地,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生物,维持长江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沿海滩涂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域,总面积达200km2。近海海域分布有海门蛎岈山牡蛎礁1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7个养殖区,11个增殖区;有190种近海浮游植物、98种近海浮游动物、150种鱼类。长江口北支海域分布有重要的渔业水域,其中吕四渔场为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是大、小黄鱼、鲳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6]。

2.2环境现状问题 2.2.1产业结构不合理

南通部分地区现有产业结构比重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链体系尚不完善。化工、印染、电镀等产业布局趋同现象严重,资源环境利用同质化,结构性、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进一步调轻、调高、调优产业结构任务艰巨。2.2.2土地利用功能区混杂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期以来处于城市远郊的产业基地与居住、商业、文教混合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造成部分地区产业发展区与城市建设区交错混杂,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增加了发生环境风险与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2.3环境基础设施仍显薄弱

南通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规模不能满足处理需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到位,严重制约处理能力的发挥。现有17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中有6家尾水超标,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滞后,重点大气污染源治理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2.2.4生态服务功能有所退化

由于开发活动的加强,排污量的上升,南通滨江临海地区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渔业过度捕捞导致吕四和长江口两大渔场的鱼类资源数量锐减、品质下降。长江河口区浮游生物的物种数量大幅减少,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长江和滨海岸线开发速度加快,滩涂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鸟类数量与种类也不断下降。2004年以来,南通境内海域相继发生大面积贝类死亡和紫菜烂苗事件,导致南通两大海水养殖品种文蛤和紫菜遭受重大损失[5]。

2.2.5酸雨问题突出

南通市多年来受酸雨问题的困扰,近年来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酸雨问题有所缓解,但酸雨频率依然偏高,局部地区酸雨问题依然突出。

2.3面临的环境压力 2.3.1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南通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滩涂湿地、产卵场、索饵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密集。滩涂围垦、港口及其临港产业建设不仅使大量滩涂湿地功能丧失,影响滩涂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占用近海滩涂养殖区和重要渔业水域,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冲突。港口开发、航道建设涉及占用或穿越海洋特别保护区、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是首要问题。

2.3.2经济快速增长加重污染物减排压力

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南通现有污染物总量基数较低。随着南通沿海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冶金建材等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大幅增加,难以满足国家未来节能减排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3南通沿海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实施生态空间管制

南通市沿海开发必须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林地、草地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用地[7],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等11大类、39个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应达到江苏省环保厅对南通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占比要求,对特别重要和较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分别实施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

3.1.1禁止开发区域

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的一级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的珍稀鱼类种质繁保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生态保护

环境保护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第9期38--●

区和资源恢复区等特别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已经存在的工矿企业必须搬迁,并开展生态恢复建设。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组织重建与恢复,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3.1.2限制开发区域

对生态功能相对脆弱、环境敏感性较高、环境容量较小、具有较重要生态功能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非核心景区、森林公园非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的二级和准保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湿地、重要水源涵养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非生态保护区和资源恢复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公益林等实施强制性保护。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实施限制性开发;在适度开发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引导人口有序外迁,发展高效农业、引导生态旅游、倡导可持续消费,促进区域生态功能的改善和提高[8]。

3.1.3优化配置海洋生态资源

加强海洋功能区划对投资项目的统筹和引导,优化新增投资计划项目用海的优化布局,优先保障重大工程项目的用海需求;科学、合理地优化调整海洋功能区划,为科学用海提供依据。

3.2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3.2.1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南通市沿海地区及长江口物种资源调查,建立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监管网络,有效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并有计划地进行人工繁殖和培育,丰富种质资源。加强国家和省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野生动物,尤其是长江口北支水域中多种珍稀水生动物及珍稀鸟类的救护和繁育。到2020年,所有珍稀物种及其栖息环境应得到有效保护。

加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示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实验区严格控制不恰当的开发行为,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根据保护区内滩涂和沙洲湿地淤涨扩大的自然规律,采取动态保护的科学策略,处理好淤涨、种青、圈围三者关系。

3.2.2生态廊道建设

以滩涂湿地、物种保护、水源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构建“两纵两横多节点”的生态廊道体系,保护自然生态、维护物种传输通道,增加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流。其中,“两纵”为沿海湿地保育(南通段、新通扬河—泰东河—通榆河水源保护(南通段生态廊道;“两横”为里下河湿地—海安老坝港滩涂保护、长江口北支生态廊道;“节点”主要为长江口北支湿地自然保护区、吕四沿海重要渔业水域、如东沿海滩涂湿地、长青沙及周围沙洲、狼山风景名胜区。严格控制影响和破坏生态廊道的各类建设项目,确保生态廊道不被分割和破碎化,保证各节点重要生态功能得到正常发挥。

3.2.3滩涂湿地保护

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认真履行《湿地公约》,建立湿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湿地保护示范基地。建立长江口北支湿地、沿海滩涂湿地、沿江滩涂湿地等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里下河内陆湿地以及潮间带、潮下带湿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

坚持集约高效、科学布局、综合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导向,充分考虑沿海滩涂演变规律和生态服务功能,科学论证滩涂围垦对泥沙冲淤、海岸演变、岸滩稳定的影响,分析论证滩涂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依法、科学确定滩涂围垦的范围、时序和规模。积极探索高效、节约的滩涂资源利用模式,以综合开发为导向,优先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耕地占补平衡和生态保护与建设,适度用于临港产业发展。

3.2.4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在通吕运河、通启运河、栟茶运河等主要入海河口种植海底及潮间带植物,利用入海河口湿地的净化功能,吸收降解污染物,并逐步恢复和重构海岸带生态系统。

根据近海资源的种类、资源量和资源补充水平,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和利用强度。对吕四渔场、长江口等重点海域、临港产业区以及滩涂围垦、航道、港口码头

附近海域等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立南通国家级紫菜、文蛤等水产种质库,建设多功能人工鱼礁群,开展主要经济生物资源种群恢复与增殖,实施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保护近海和长江口鱼、虾、蟹、贝等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

黄夏银等:南通沿海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环境保护第9期 39----●凤阳投资5亿元建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

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凤阳县刘府镇依托资源、区位、效能等优势,积极推进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凤阳县刘府镇“汽车拆解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优势明显,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就坐落于刘府镇工业集中区,以现有的滁州市洪武报废汽车拆解利用有限公司为基础投资进行建设,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主要建立报废汽车拆解中心、废旧汽车零部件利用市场和再制造基地等,建设工程分三期,一期工程

占地450亩,工期一年,将投入2亿元人民币。

目前,凤阳县通过积极争取,产业园已被列为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被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认定为首批“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现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项目,近期将赴京提交申请报告和示范项目建设方案;按照相关要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已完成了用地预审、选址意向性意见的申报审批工作,正在落实项目用地。

(再 协

3.2.5污染控制与环境管理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集中供热等环境基础设施

建设,加强环境监管和技术改造,确保污水处理厂及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到2012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所有燃煤电厂完成脱硫技术改造。提升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水平,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到2012年,城市、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70%和45%。全面推广氮肥深施、测土配方施肥、分段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废膜的回收利用,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集约化养殖,加强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现有污染源整治削减力度,开展入海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控制,科学推进深海排放。加强环境监测体系、环境应急能力等的建设。

4结论与建议

针对南通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

目前存在的不足,今后南通市沿海开发应根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根本,重点实施生

态空间管制、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南通沿海开发构筑生态屏障和环保支撑。

参 考 文 献

1周仕凭.沿海涌动开发潮环境保护成焦点———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14县(市、区调查[J ].环境保护,2009,(23:59-62.2季建林.南通沿海开发若干问题研究[J ].江海纵横,2009,(5:4-8.3张卫兵,王成钢,周颖,等.南通沿岸贝类体内重金属含 量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90-1491.4简慧兰,黄

强.浅议南通市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J ].海洋环境科学,2009,28(A01:102-104.5简慧兰.关于南通生态海洋建设的思考[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8:37-40.6黄夏银,李冰,周家艳,等.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J ].环境科技,2009,22(5:53-56.7 吴海锁,李

冰.江苏沿海开发环境保护研究[A ].江苏省环

境科学研究院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284-287.8王惠中,刘伟京,陈婷,等.江苏沿海开发与环境保护战 略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4:50-53,56.(责任编辑/陈军

环境保护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第9期 简

讯 40

第二篇:野生动物保护选修课论文----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590只。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2012年11月,最古老的大熊猫化石在西班牙出土,表明大熊猫的祖先或源自欧洲。

起源进化

中国的“国宝”(40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即为“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却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误的答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动物。

分布范围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冷箭竹、毛竹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 熊猫家族的生活(9张)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卧龙、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非常可爱。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大熊猫在树上嬉戏

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两耳、四肢及肩胛部(横过肩部相连成环带)为黑色,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其体长120~180cm;尾长10~20cm,白色;肩高一般为65~70cm;体重60~125kg。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背部毛粗而致密,腹部毛细而长。

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有四次发现白色大熊猫。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陕西大事辑要(1948-1990)》725页载,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之宝”。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最后一次是在4年前(2012年记录),约2008年。

发现的大熊猫还有一种是棕色大熊猫,也是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最早是在1985年3月26日,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内佛坪县岳坝乡大古坪村村民吕国友在海拔大约为1200米的悬马沟竹林深处的河滩发现一只棕白色相间的患病大熊猫,身体极度衰弱,后来经过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各个方面的协力抢救,才转危为安,病愈以后寄养在西安动物园,取名“丹丹”,当时年龄为13岁,体重60多千克。这是世界上科学界首次发现体毛为棕色的大熊猫,此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09,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竹林中又有3次分别观察到棕色大熊猫的2只成体和1只幼仔。这种熊猫两耳、眼圈、睫毛、吻头、肩胛及四肢的毛均为棕色。因此,北京大学大熊猫专家称其为“世界上最美的大熊猫”。可爱的大熊猫(6张)

无论棕色或白色大熊描,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这样,目前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生活习性

大熊猫主食竹子,大熊猫属于杂食动物,除了竹子以外非常喜欢吃苹果。也嗜爱饮水,还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浅坑舔饮。编辑本段生存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非常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大熊猫(25张)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平方千米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巢域内,雌体间的巢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尔食用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要到泉水或溪流去饮水。保护前景

从已经发现的化石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熊猫的发展经历了始发

大熊猫组图

期,成长期,鼎盛期,现在已开始进入衰败期。

目前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而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对它未来的命运也就牵动着亿万人们的心弦。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能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共存。经过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保护区的种群数量还略有增长。大熊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大熊猫种群生殖率大于1就意味着种群将继续缓慢地发展。这一研究成果激励了科学家以更大的努力,从各个方面去推动这个良性的进程。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延续,即可发挥重大作用。大熊猫异地保护工程,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进展,饲养繁殖大熊猫的成活率已有显著的提高,由以前平均成活率的31.8% 提高到1998年以后平均成活率的67.74%这就证明现有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种群是能够得到维持和发展的。大熊猫异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还可有力的推动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增长。

从全局看,中国的大熊猫就地保护工作和异地保护工作都正在扎扎实实地向深度进军,作为保护大熊猫的系统工程,正在逐步形成其综合性、科学性和连续性。人们保护大熊猫和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在不断深入和普及。这一切都在加强我们保护大熊猫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保护大熊猫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野生动物欣赏与保护论文

保护论文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野生动物欣赏与

中国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

摘要:保护动物,是我们人人都要做到的,许多人任意去猎杀动物,虽然现在的人都说要保护动物,但是还有很多顽固的人不听,继续猎杀动物,人类拿动物来观赏、卖钱,用兽皮做大衣„„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一只动物,却遭到了人类的猎杀,你会怎么想,你愿意吗,你愿意被猎杀吗?你绝对不愿意,有些人说:“我又不是动物。”但你想过动物们会怎么想吗?现在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动物会甘心吗?不,不会,永远不会。它们不愿意死在人类手里。它们愿意被你们猎杀吗?不,它们有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一亿个不愿意„„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

前言:看着鸟儿在天空飞翔,看着鱼儿在水中遨游。也许你会认为世界上的动物很多吧!但你是否知道,现在的动物不仅不多,而且有的动物已经很稀少,甚至某些动物已经灭绝。根据生物学家估计,几千年来被人类捕杀以致绝种的动物至少有数百种以上。如此一来,那世界上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挽救的话,那么将来世界上的动物就只有我们人类自己了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

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2.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

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2.1野生动物资源不断减少

栖息地干扰、破坏、退化和缩减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非法猎捕和过度开发利用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2.1.1高额利润的驱使

一些人追求“山珍野味”的嗜好,使野生动物交易有了市场。近年各地区经济发展,食用野生动物数量也激增,造成野生动物市场“行性看涨”,其市场价连年走高,加上猎捕野生动物本小利大,经营野生动物中间利润可观,致使少数不法之徒铤而走险。2.1.2管理体制不顺

按照目前的管辖分工,森林公安只能管辖野生动物刑事案件,但在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型的违法案件中,绝大部分是行政案件,而森林公安办理野生动物行政处罚案件至今没有明确的法规授权,给执法活动带来不便。特别是野生动物进入市场后,按照当地目前的管理体制,以工商部门管理为主,林业部门协助配合,影响森林公安执法作用的发挥。2.1.3宣传工作尚有欠缺

先进的宣传已经使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但由于少数非法猎捕者、经营者文化素养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加上一些人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嗜好,有以食野味“提升身价”的落后观念,造成了非法食用野生动物行为难以根治的局面。2.2 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消失,对于人类以及子孙后代都是有害无益的。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自然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野生生物不仅是农林生产的保护者,还是生态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

3.1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自1950年起我国政府颁发了《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起,至今共颁发了29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1] 3.2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现状

我国一直在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全国已建立各级各自然保护区2588处,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我国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8]

野生动物园为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合理规划与布局,基本的野生动物生存条件不具备。缺乏本土特色,野生动物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野生动物园属企业或个人投资,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弱。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功能丧失;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管理部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还没有进行,《动物福利法》等相关法律没有出台,对野生动物园的管理一直处于真空状态。3.3国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成为人们的装饰品,成为高档服饰,野生动物的肉、蛋也成了食客盘中的“美味”,认为野味“时尚”、“药补不如食补”、祛病有营养、对健康有利、可以强身健体等传统消费观念的片面认识,因消费需求,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市场需求[2]。3.4药用野生动物替代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医药以某些野生动植物为原料确实导致或者加剧了一些物种生存状况的濒危。然而,将所有物种濒危的原因都归咎于中医药的需求上,既言过其实,也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医药学工作者已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用水牛角代替犀牛角、人工合成牛黄和人工合成麝香等[3]。提高饲养种群的数量以及相应药用部分的产量和质量, 减轻对野生种群原材料依赖的压力。

4.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

针对上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问题,笔者综合给出了以下意见建议。4.1硬性保护

4.1.1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以发展为中心的三项原则[4]。

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要坚持做到“四防、四不准”:防盗、防火、防乱砍乱伐自然保护区的林木、防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不准国家和地区规定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买卖、收购、走私野生动物及皮张,不准进自然保护区放牧,不准随便进自然保护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副业生产。4.1.2完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明确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公有性质的公共财物,这就为猎捕野生动物尚不够刑事处罚而给予治安处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要对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设置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金额可以以不同野生动物种类界定,尽量避免出现轻罚或过重处理。

要在消费环节上要进一步规范,要对不文明的消费行为给予处罚。禁止或者限制野生动物的买卖。对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买卖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

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避免发生事件后,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明确责任以更有效。更明确地保护好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4.2加强保护的观念

4.2.1倡导科学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强全民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改变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不文明的餐饮陋习,树新风、改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自觉同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作斗争。

4.2.2坚持科学的保护、发展观,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合理利用野生动物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5]野生动物作为一种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但野生动物作为地球生物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动物对地球,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利用野生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做到适度、合理、可持续利用。适当的利用有利于野生动物种群的发展,适当的利用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4.2.3加强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观测

4.2.4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全球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未来,有效解决和管理边境野生动物贸易,保护野生动物多样性已刻不容缓,而且这已是一个国际性问题[6]。野生动物边境贸易已构成对我国及周边国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跨国(边)境交易将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危及国内生态安全。参考文献:

[1] 赵翀.浅析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J].山西林业, 2007,(6).[2] 华思武.漫议野生动物保护 [J].中国林业, 2004,(1)B: 43-44.[3] 胡锦矗.大熊猫研究 [M].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4] 董红旗.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强化措施 [J].中国林业, 2007,(10)A: 45.[5] 仇永胜, 叶利华.野生动物保护的制度思考 [J].生态经济, 2005,(2)[6] 孙长虹, 汪青雄.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思考 [J].野生动物杂志, 2007,(6): 45-46.[7] 马纲、张敏、汪潇.《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4月

[8] 刘宪章、刘继龙《破坏珍贵、.濒危动物资源犯罪立法亟需完善》人民检察 2002年11月

[9] 傅剑锋.《神雕之死》 南方周末

2007-05-10 [10] 傅剑锋、成希.《盗猎组织升级犯罪 贩雕黑网横跨中国》

2007-05-10 [11] 姚忆江、成希.《巨额利润驱动野味消费链》

2007-05-31 [12] 姚忆江、成希.《百万野物葬身广东人腹 千年陋习为何积重难改》

2007-05-31 第六版

第四篇:保护野生动物

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鸟是害虫的天敌 鸟是人类的朋友。·关注候鸟 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保护野生动物 人人有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请保护动物

·绚丽生灵,缘于自由天然!

第五篇:野生动物保护(本站推荐)

一、填空题

1.四趾在同一平面上的为鹳形目,后趾高于前趾的为鹤形目,我国常见的鹤形目鸟类可分为鹳和鹭。

2.鲈形目是鱼类中最大的一个目

3.中国四大名鱼:松江鲈鱼、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兴凯湖白鱼 4.四大海产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5.玳瑁背甲13块

6.当代物种灭绝以规模大、涉及面广、速度快为特点,灭绝的对象主要是高等的鸟类和兽类。按1996年版的IUCN 《红皮书》和《红色名录》,地球上受危的物种可分为灭绝(EX)、野外灭绝(EW)、极危(CR)、濒危(EN)、易危(VU)、低危(LR,含依赖保护cd、接近受危nt、需予关注lc)、数据缺乏(DD)和未予评估(NE)8类,其中中国受危的鸟类和兽类种数都排在前三名。

7.雀形目为鸟类种类最多的一个目。

8.啮齿目为哺乳动物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种数的1/3)9.麋鹿是:头似马、体似驴、蹄似牛、角似鹿。10.犬科:豺、狼、狐、狸

二、判断题

1.带鱼亚目在我国产带鱼科和鲭鱼科,带鱼产量很高,为我国四大海产之一。2.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头鱼;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唐鱼、大头鲤、松江鲈鱼 3.爬行 4.两栖

5.蛙科是两栖类中最大的一科。6.泥螈、鳗螈是有尾目的代表动物

7.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分泌物,经加工后为蟾酥,是有名的中药。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8.我国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9.避役俗称变色龙。

10.扬子鳄是中国的特产种类,仅分布于我国安徽。

11.毒蛇与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毒蛇的牙痕为单排,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12.鸮形目是夜行性猛禽

13.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和候鸟为主要保护对象 14.鸭嘴兽是一种半水栖的哺乳动物。15.长尾叶猴,“神猴”,又叫喜马拉雅神猴,它们喜欢在3000米高的山地树林中居住,以植物叶、嫩茎和幼芽为主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豪猪是啮齿类中的大型种类。17.鲸目为水栖哺乳动物。

三、名词解释 1.野生动物

“凡生存在自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广义概念泛指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狭义通常指陆生的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2.狩猎剩余量

不会影响下一个繁殖季节种群大小的猎取量。3.野生动物保护国际法

国际法通常以条约或公约形式出现。动物保护的国际条约和公约是各个国家和组织之间的协议,主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制定条约的目的是确立一定的国际权利、义务和关系,一般都有书面协议,缔约国家和组织要受到条约的约束。4.环境容纳量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环境所能够维持的野生动物最大饱和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5.种群生存力分析

种群生存力(PVA)分析,来估计能以多大的概率存活多长时间,从而得知最小可存活种群的方案。6.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这犹如一张建立在空气、水、土壤和阳光四大基柱上的生物网,网丝及交叉代表了各个物种及关系。7.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

四、简答题

1.野生动物受危原因 1)过量狩猎。狩猎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对野生动物的破坏不用去说,就是现代的狩猎也是过量的。

2)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嗜食,是值得反省的。

3)野生动物生活环境所受到的人为威胁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生境退化、生境丧失和生境断裂。如草场过度放牧、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排进各水系、森林毁坏和山腰耕作、建筑堤坝。

4)动物所面临的潜在危险还可能来自“国际关贸总协定”。该协定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动物福利、环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考虑不应该阻止国际贸易的自由,因此也不能禁止动物的进出口。2.异质种群

异质种群是指一个在有限时间内,具有相互作用的局部种群的集合。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切割,野生动物原始完整的生境在当今地球已经不复存在,形成斑块生境。近些年来,很多野生动物物种在斑块状的生境中自然地构成了在空间上相互隔离的数个小种群,彼此之间只能通过个体的扩散取得联系,人们把具有这种生存模式的动物种群称作“异质种群”。

异质种群的大小,常用动物占据斑块生境的数量比(已占斑块数量/可得斑块数量)来表示。按异质种群和局部种群的相对大小和关系,人们把生存在斑块生境中的野生动物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核心种,指异质种群和局部种群都较大;二是卫星种,指异质种群和局部种群都较小;三是田园种,指异质种群较大,但局部种群较小;四是城市种,指异质种群较小,但局部种群较大。其中,后三种都可以称为“稀有种”。3.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于194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建立,是由各国政府、非官方机构、科学工作者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专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下设有6个工作委员会:物种保护委员会、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生态学委员会、环境规划委员会、环境教育委员会、环境政策法律和管理委员会。

IUCN自成立以来,主持过很多地区的自然保护项目计划,促进了多项国际条约的签署,主办过多次国际会议,出版了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和植物等的《红皮书》分册,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和基本概念,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则、标准和世界保护区网的规划,推进了自然保护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扩大了自然保护的宣传和教育面。1979年,我国以国务院环保办公室的名义加入了IUCN。4.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瑞士,成员国遍布五大州。WWF把自然资源开发及人口对自然的压力视为影响人类利益的最迫切问题,并寻求世界范围的资金筹集,用来资助各种保护项目。

WWF的早期课题只是单纯保护濒危物种,但目前则多开展以濒危种为轴心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1972年法定“世界老虎保护行动计划”,1979年又发动”“世界犀牛保护行动计划”,1981年开始实施“大熊猫保护研究计划”。WWF现已成长为影响地球各种野生生物保护的、最大的全球性保护组织,其工作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五、论述题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

人类利用动物从事的娱乐活动包括生态旅游、动物艺术品、狩猎、渔钓、动物表演、动物竞技等诸多方面。在这当中,有的活动如狩猎、动物表演等来已久;有的则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如生态旅游。所有这些活动,都涉及到动物保护。1.生态旅游

1)定义: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从事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2)意义: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到狩猎、垂钓、动物纪念品、餐饮业、旅馆、交通等诸多领域。此项活动还为国家带来大量的经济活动,提供就业机会。

3)自然保护区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开展生态旅游要从保护区的性质和特点出发,要和保护目标相一致。保护区内不能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人文景观,更不能让旅旅游活动破坏了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在科研的参与下运作,加大科技含量,做好对环境的监测,按照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确定游客的数量,并严格禁止游人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

4)野外小动物是否可以带回家: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们在自己习惯的环境里不受干扰地生活。野生动物属于大自然,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随便捕捉是违法的。

2.狩猎

1)原理:野生动物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很多繁殖潜力很大的动物种,在正常情况下,种群的年增长和年死亡量都很大。野生动物死亡的原因包括饥饿、营3.4.养不良、天敌捕杀、疾病、意外灾难和人类的猎杀等,前四种都属于正常死亡,后两种可谓非正常死亡。2)禁止狩猎:野生动物常常死于两种以上的原因,并常受这些因素的补偿性制约。根据野生动物补偿性死亡的特点,死亡可分为不可取代死亡和可取代死亡两个部分,如果人类只猎取可取代死亡的部分,对种群非但不会破坏,而且还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3)环境和食物条件是限制野生动物数量无限增长的因素,当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之后,猎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对动物种群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动物艺术品

动物的形象、神态和生活习性,常常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启发诗人、和文学家的创作灵感。如摄影和绘画最能表现动物的美感。渔钓

钓鱼是人类一项历史悠久和源远流长的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已成为人类娱乐的一种形式。中国可供渔钓的种类包括鲤、草鱼、鲢、青鱼、鳙、鳊、鲶等各种淡水龟类,以黄鱼、带鱼、比日鱼、鳕鱼、金线鱼、黄姑鱼等各种海洋鱼类。渔钓的方法: 鱼的种类 水温 洄游 适宜的地点 天气变化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