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选煤厂设计

选煤厂设计



第一篇:选煤厂设计

1.煤炭分选工程的建设、改建工程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实践经验和成熟可靠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选煤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②应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洁净煤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动力煤应加工后销售。稀缺煤种资源必须实行保护性加工利用。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工程设计的方针、政策,遵守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煤炭分选工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程、规范、法令,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选煤厂的类型:矿井选煤厂、群矿选煤厂、矿区选煤厂、中心选煤厂、用户选煤厂。根据处理原煤性质和用途不同,可分为炼焦煤选煤厂、动力煤选煤厂或炼焦煤和动力煤兼选的选煤厂以及只要求粒度分级的筛选厂。

3.炼焦煤配煤质量指标有:灰分、硫分、全水分、磷含量、结焦性和粘结性,其它配煤指标。

4.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①项目建议书提出 ②可行性研究 ③项目评估、审批及设计任务书编制 ④设计工作 ⑤施工前准备 ⑥建设实施 ⑦生产准备 ⑧竣工验收 ⑨后评价。

5.基本建设程序的特点:全面性、现实性、透明性、反馈性、合理性。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①建设银行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建设项目评估。②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作为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的依据。③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④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使用的资料,可以作为进一步设计、施工所需要资料全面补充的依据。⑤国家依据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实施计划,那如果名经济发展计划。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向环保部门申请建设的依据,在通过了环境评价后,方可开展进一步的设计工作。7.对选煤厂厂址选择的要求:①厂址应有足够的堆放器材、原材料、施工以及发展扩建的余地。②要充分考虑供水和供电条件。③认真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④注意环境保护。⑤厂址应靠近原材料和用户。

8.施工图设计的条件:①初步设计经过专家审评,并由主管部门审查批准。②对于设计中遗留的或专家论证以及主管部门审查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已解决。③主要设备订货已经落实,并索取到设计所需要的设备图纸和说明书资料。④外部供电 供水 运输 机修以及征地等协议已签订。⑤施工图设计所需要的地形设计测量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的详细勘察资料已具备。⑥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已经了解。

9.施工图设计的要求:①要满足各种设备的布置 定位和安装的具体要求。②要满足非标准设备和金属结构件制作的要求。③要满足各类设备 各种材料订货的要求。④要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 车间 修筑道路 敷设管线等施工的要求。⑤要满足施工单位编辑预算 制定施工计划和进行施工的要求。⑥施工图同时也是竣工投产与工程验收时的依据。

10.初步设计文件包括: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 环境保护 安全卫生 消防和节能说明书;第三部分 设计图纸;第四部分 设计表;第五部分 概算书。

1.煤质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筛分和浮沉资料,可选性等。

2.判断矸石的泥化程度:如果-0.5mm粒级灰分比原煤或相邻近粗粒级灰分均高,说明矸石比较容易泥化。

判断原煤的可选性:在给定精煤灰分的条件下,根据可选性曲线和理论分选密度,可以用分选密度±0.1含量来评定可选性。3.常用的选煤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①跳汰选煤法工艺简单,生产能力大,维护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极易选和易选性煤。②重介质选煤法可实现稳定的低密度分选,并且分选精度高;适用于分选极难选和难选性煤。③煤泥浮选法成本较高,但回收效益客观;适用于回收煤泥中精煤。④摇床选煤法是结构简单,易操作,分选效果好,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分选易选末煤和煤泥。⑤水介质旋流器选煤法系统简单,生产成本低,但分选效率不高;适用于易选末煤和粗煤泥。

4.分组入选的与否取决于:①原煤的分类牌号是否相同或相近;②同一分选密度下的可选性差异;③基元灰分的差异。

分级入选的与否取决于:所采用的选煤方法,分选设备的类型,以及各粒级可选性有关。(我国的情况;①采用单一的重介选煤方法时,用户要求保证大块煤的情况;②保证单一的跳汰选煤方法时;③采用跳汰-重介联合选煤方法时。)

5.筛分资料和浮沉资料的校正方法:①筛分:以筛分资料综合前的总计灰分为基准。校正综合以后的各粒级的灰分,使综合前后的总计灰分一致。②以筛分综合表中的相应粒级综合校正灰分为基准。两种方法:⑪灰分校正法;⑫数量百分数(产率)调整法。

1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设备布置要符合工艺流程的作业顺序,充分利用高位差自留布置,保证固、液流通顺畅;(2)凡属同工艺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类似的设备,应尽可能作同轴线或轴线平行排列布置在同一楼层(3)为便操作和安全生产,设备周期必须留有足够的操作和通行的空间。

2检修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根据设备大小及其结构,留有设备更换,部件拆卸和更换,起吊等所需要的空间和面积(2)除设备台数较少或者检修量较少的楼层之外,一般每一楼层留有1~2处面积约为35~50的检修场地

3储煤设施的作用;(1)对于矿井型选煤厂,原煤储存设施可以调节和缓冲厂矿之间生产的不均匀性(2)对于矿区型、群矿型、中心型选煤厂,原煤储存设施可以调节和缓冲选煤厂生产和运输之间的产运不均衡性(3)便于实现原煤均质化入选

4入选原煤的均质化;是指对来自不同矿井(或煤层)的原煤在堆储和取用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技术装备和措施使他们混合,从而使他们在粒度组成,可选性,含矸率,水分,发热量以及焦化工艺性质等方面达到最大程度的均质化后进行洗选加工

5、一、跳汰机及其给、排料设备的布置

入选原煤缓冲仓;(1)每台跳汰机前需设置原煤缓冲仓(2)仓壁倾角一般为55~60度,有效容量为5~10min跳汰机处理量(3)原煤入仓方式与缓冲仓数目有关1~2个仓:由原煤胶带机机头溜槽或分岔溜槽直接给入,3~4个以上的仓,原煤有仓上部的刮板运输机分配入仓

6跳汰机布置要点(1)跳汰机周围空间应满足以下要求a主要操作面宽度大于等于1500mm次要操作面宽度大于等于700~800mm,溢流端宽度大于等于1000,操作面以上有6000mm以满足采光和起吊要求b操作台至跳汰机槽顶边的高度为400-600mm 7对介质桶和介质泵的要求(1)介质桶一般都应布置在车间底层地面(2)介质桶应尽可能与输出介质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垂直胯间内(3)高密度介质桶应接近循环介质桶(4)介质泵的布置一台介质桶配置2-3台介质泵布置时要求轴线一致或垂直(5)在介质桶和介质泵收集流头介质的收集地沟和收集池

8浮选机及其辅助设备设施的布置;浮选机与调浆设备;(1)二者通常为同层布置,所在楼层高度6-7米(2)调浆设备与浮选机的配置方式一般为一对一或一对二(3)多台浮选机可以在调浆准备器一侧呈平行布置或两侧对称布置(4)注意满足浮选机调浆设备及其辅助设施的各种布置尺寸要求(5)浮选药剂罐一般布置在浮选机和调浆设施的上方 9三产品旋流器的工艺布置要求(1)大直径旋流器一般是一胯间布置一台(2)采用何种配置形式,更换于后续作业设备布置(3)配料口要设置给料箱

10厂房建筑物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机体重量较大工作时震动较大的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下部楼层(2)设备布置要保持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

11加压过滤机的布置特点:1,主机机体与滤饼排卸装置一般分层布置。2,主机部应有1~1.5m以上净空。3,滤饼排料小料斗下部设置滤饼运输机。4,对气水分离器无10.5m高差要求。

1.斗提机工艺布置注意事项:1,应尽可能避开主梁按60度倾斜布置。2,有效脱水长度为5~7m。3,斗提机机壳密封段上口应高出跳汰机外面500~700mm或与跳汰机机槽高度相同。4,斗提机机头中心线高度离楼板面高度1000~1500mm。5,斗提机入料溜槽空间角大于等于45度。

1、设备选型时应注意以下儿项原则:

(1)所选设备的型号与台数,应与所设计厂型相匹配,尽量采用大型设备,充分考虑机组间的配合,使设备句厂房布置紧凑,便于少产操作。

(2)所选设备的类型应适合原煤特征和产品质量要求。

(3)做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应优先选用高效率、低能耗、成熟可靠的新产品。

(4)经济实用,综合考虑节能、使用寿命和备品备件等因素,尽可能选用同类型、同系列的设备产品、以便于枪修和备件的更换。优先选用具有“兼容性”的系列设备,便于新型设备对老型设备的更换,也便于更新和改扩建。

(5)征设备选用的过程中,要贯彻国家当前的技术经济政策,考虑长远规划应考虑性价格比,切忌一味追求低价格。

(6)噪声小于85dB。

2、总平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1)根据建(构)筑物的不同功能,可分区布置。在厂区布置时,可考虑满足生产区和生活区的不同使用性能,分区组合建筑群和道路。

(2)充分考虑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尽量采用自流式管沟。

(3)建(构)筑物、道路及工程管线的布置应紧凑合理、相互协调、整齐美观。

(4)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

(5)根据生产使用、防火、环境保护、卫生、安全等要求,设计联合建筑。

(6)分期建设的工程,应便于前后衔接,其预留场地宜在边缘地段。

(7)改建、扩建选煤厂,应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建(构)筑物和设施。

(8)处理好建(构)筑物位置与风向、朝向的关系。

(9)根据污染源合理确定建(构)筑物间距、卫生防护植物带的位置及宽度。

(10)与所在地规划或矿区、矿并的总平面布置协调。

3、工业场地的建(构)筑物布置注意事项

①辅助生产车间总平面设计时应接近服务对象布置。

②变电所的伙置应便于进出高压输电线路和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并府技全年风向布置在受粉尘污染最小的位置。

③介质制备车间应靠近主厂房布置。

④维修车间应与材料周转库(棚)集中设置,并应布置在运输方便的地段。

⑤生产水池和泵房应选择在距主厂房较近的地方,同时考虑水源地供应方便。生活与消防水池及泵房一般勺生产水池布置在一起。

⑥空气压缩机站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空气清洁和受粉尘、废气污染较小的位置,吸气口与翻车机房、装车仓、受煤坑、储煤场等粉尘源的距离不宜小于30 m,在不利风向位置时,不宜小于50 m。

⑦储煤场、事故煤泥沉淀池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征对工业场地污染最小的位置,与提升机房、办公楼的距离不宜小于30 m,在不利风向伙置时,不宜小于50 m。

⑧锅炉房的位置应便于供煤、排灰和回水,宜靠近负荷中心。

⑨汽车库应布置在汽车出入方便的地点,并应避免汽车与人流交叉。

⑩化验室室与行政办公楼联合设置,并应布置在清洁、安静处,有单独的出人口。

(11浮选药剂站和油脂库可联合设置,其四用应设2.4m以上的围墙。浮选药剂站应位于工业场地边缘、地势较低、运输方便的地段,井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和风速,布置在受经常散发火花和有明火建(构)筑物影响最小,且对重要建(构)筑物影响最小的地段。浮选药剂站与一般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2001)的相关规定。

(12、厂前区应位于矿(厂)内外交通方便,受干扰、污染较小的位置。

(13、厂区绿化应结合场地分区、建(构)筑物的功能、道路和工程管线布置,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14、建(构)筑物布置要符合国家防火、安全规定要求。

(15、选煤厂工业场地宜设置围墙,布置在矿井工业场地内的选煤厂可不设围墙。

4、选煤厂总平面设计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首先进行主要生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它们包括原煤受煤坑和储煤场、原

煤准备车间、跳汰车间、重介车间、浮选车间(或组成联合建筑称主厂房)、干燥车间、浓缩机房、压滤车间、集中水池(仓)、装车仓及产品储煤场、事故放水池(或煤泥沉淀池)以及原煤和产品运输胶带走廊及转载点等。

(1)根据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初步确定各主要生产车间的平面位置。特别是铁路站场和主厂房的位置。

(2)根据土0.00标高和带式输送机的起、终点标高计算带式输送机的倾角;在满足工艺及角度要求的条件下,确定平面位置和竖向标高。

第二步:进行辅助生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辅助生产建筑物和构筑物是为前一类建

筑物供应水、电、气、材料、药剂、介质、零件等服务性厂房。它们包括变电所、机修厂、锅炉房、药剂库、化验室、煤样室、介质制备车间、水池及泵房等。

第三步:进行行政生活福利建筑及设施的布置。行政生活福利建筑及设施包括办公楼、浴室、食堂、医务室、汽车库、自行车棚、门卫室等。

5、设备布置

在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符合工艺要求的情况下,设备杉置应紧凑、合理,但义不要拥挤,留有操作检修空间和面积。同类型机械设备考虑互换性和灵活性。

(2)重型设备及振动较大的设备尽量布置在厂房底层。整机安装的特大型设备,必须在厂房围墙等土建施工前就位或搬进厂房。

(3)同一类型或同一系统的设备布置在同一标高上,同时排列整齐。对大型厂房要防止振动设备过于集中,以防产生共振。

(4)溜槽、管路的坡度既要保证物料畅通,又要避免坡度过大砸压设备。

6原煤准备车间类型

(1)筛分破碎车间,一般由筛分、手选、破碎等工序组成。

(2)机械排矸车间,一般由筛分、机械排矸等工序组成。

(3)准备筛分车间,只进行粒度分级,原煤经筛分和其他分级方法,分成几个不同粒度级别,然后分别进人不同的分选作业,或直接出售。

(4)多段破碎(磨矿)车间,主要由筛分、多段破碎(磨矿)作业组成。

在各类车间的布置中,下列要求都是适用的:

(1)当用户对产品含杂率有要求时,宜设机械除杂设施或装置。破碎机人料口前必须设置除铁装置。

(2)淮备车间—般独立设置。

(3)准备车间一般条件比较恶劣,应尽量改善工作条件。

7、跳汰车间布置

一、跳汰机给料设施的布置

为了保证跳汰机的给料连续性和均匀性,在每台主选机前必须设置具有一定容量的原煤缓冲仓,如果在布置上可能时,再选机前也可没置缓冲仓以便增加互换性、灵活性和给料均匀性。缓冲仓的容量大小根据跳汰机的生产能力来确定,一般按跳汰机5—10min的处理量计算。

4.跳汰机斗子提升机的布置

一般倾角允许在55。一70。范围内,经常布置成55。一65。之间,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布置成60。,因为斗子尾部节段的结构通常是按60。设计的。与捞坑配套的斗于提升机的倾角—般为60。一70。

2、离心脱水机一般布置在末精煤脱水筛下层楼板上。同一种产品的离心脱水饥应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包括备用离心脱水机),如果台数多时分成两列布置。

3、斗子捞坑的布置

从斗子捞坑的提升机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布置形式

第一种布置形式喂入式,优点是斗子在捞抗池外,沉淀物可全部进人机后斗子中,池壁物料不易堆积,沉淀面积利用串高,容易控制溢流粒度,防止溢流中混人大于0.5mm的精煤,有利子浮选作业。其缺点是由子斗子布置在捞坑外部,增加了布置高度和空间。

第二种布置形式为挖人式,优点是布置高度较低,占空间少。其缺点是斗子机尾埋在煤水中,机件损害不易检修。此外,由于不能全部挖取他底物料而造成池壁沉淀物的堆积,沉淀面积利用率低。

第三种布置形式为半喂人式,优点介于前两者之间。采用该形式的较多。

捞坑池壁锥角一般为60。一70。,视具体情况选定。

4、跳汰机供风、给水定压设施的布置

因为鼓风机振动大、噪声大,所以布置在主厂房(跳汰车间)的最底层靠外窗的跨间里。

进风口应设在建筑物外墙靠近梁底边或屋檐下,附近应无尘土、木屑、铁屑飞扬,并安装滤清设施,防止杂物进人鼓风机内。

风包的位置一般放在鼓风机的上层楼板上或同一层地板上,并且便于与跳汰机进风管连接。定压循环水箱的容积一般按3—5min循环水的用量确定,其定压高度为8—10 m。定压清水箱有效容积要求能容纳5—15min的补充清水用量(厂型大者取小值)。

1.脱介筛的布置

为了减少介质损失,通常将分选后的产品进行两次脱介,第一次采用固定筛(末煤采用

弧形筛)预先泄出大量的浓介质,第二次采用单层或双层振动筛(或其他形式筛)回收剩余的 浓介质和稀介质。脱介筛的布置与前述脱水筛的布置相同,其不同点是脱介筛下部的收集漏

斗要分成两段,第一段(前段)不加喷水收集的是浓介质(合格介质),第二段加喷水冲洗后的

介质,是稀介质。合格介质段下部漏斗的长度一般为筛长的1/3,稀介质段漏斗长度为筛长的2/3。

2.介质桶(混合桶)与介质泵的布置

介质捅的容积对工作悬浮浓密度的稳定有一定影响,容积大、储量大、密度容易稳定,但是需要调节悬浮浓密度的时间增长。因此,当煤质变化大、需经常调节悬浮液密度时,应选用较小的介质桶。

选择合格介质桶时,理想情况是与分选设备、脱介筛一对一的独立系统,这样可以在一

个垂直面进行上下布置,使介质系统管路不拐弯和少拐弯,可缩短管路,减少管路堵塞和磨

损。合格介质桶(或混合桶)尽量布置在固定脱介筛(弧形筛)下边或者脱介筛浓介质段下边 的同跨间底层地板上。稀介质桶布置在靠近脱介筛稀介质段下方底层地板上,这样可以缩短

管路并自流进入各自介质桶中。如果选用高密度介质捅时,其位置根据添加介质方便面定,一般布置在合格介质捅同一地板上,高密度介质必须采用砂泵输送(采用设在厂房外部耙式

浓缩机储存高密度介质时同样使用砂泵输送)。

1.重介质旋流器的给料方式

重介质旋流器的给料方式分为有压给料和无压给料两种。有压给料通常将悬浮液和原煤均匀混合,利用泵或定压漏斗的压力,压人旋流器的简体。无压给料是将分选物料与悬浮液分开,悬浮液逆物料方向,由泵沿切线给人旋流器底部,而物料由族流器上部给人料箱(加少量悬浮液),靠自流进入(有空气柱吸人)旅流器。

(1)无压给料

在旋流器给料端上方,一般没有容积很小的缓冲料斗,原煤经带式输送机或分级筛直接给人缓冲料斗,自流进人族流器。

介质用介质泵分两路打人旋流器,少部分随原煤进入,起润湿作用,大部分由旋流器的另一端切线给人,在旋流器内部产生分选旋流。

(2)混合桶、泵(有压)给料

可以一次将物料和介质同时送人旋流器,给料稳定,不需要缓冲仓或定压设施,可以降低厂房高度。在布置混合桶时,要注意混合桶的下部结构,正确连接吸入阀、节流阀和泄水阀门,泵出口管路应尽量垂直于旋流器给料管或分配桶(环形布置旋流器时)。

(3)定压漏斗(有压)给料方式

定压漏斗给料力方式是:人选物料采用斗子提升机或带式输送机提升到厂房的适当高度,再经刮板输送机均匀地分配到缓冲仓,通过给料机给人定压漏斗。同时,用泵将合格悬浮液打人定压漏斗中,与物料混合均匀,再给入重介质族流器中进行分选。

采用定压漏伞给料方式的设备布置:

①缓冲仓的布置

缓冲仓布置在刮板输送机厂层楼板上,其容量为族流器5—10 min处理量。仓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金属结构。缓冲仓内的斜壁上应铺设铸石板或瓷砖.防止仓壁磨损。仓的倾角不应小于60。缓冲仓排料口应对正定压漏斗入料口的中心线。

②定压漏斗的布置

定压漏斗给料的高度视旋流器直径大小而定,一般定压高度在5—7m之间。定压漏斗的容量—般为介质循环量的0.3min左右的流量。定压漏斗的结构形式有两种广种是上部圆柱形下部圆锥形、另一种是上部方柱形下部方锥形,通常采用金属制作。定压漏斗的尺寸,一般是锥体部分的高度为柱体高度的2/5,溢流箱的高度在500 mm左右。

无论采用哪种给料方式,都需要在缓冲仓山口下设置闸门,以便控制给料量的大小。

一.选煤厂分类:3种:1,炼焦;动力煤;炼焦兼动力煤。2,大型;小型;中型。3,矿井选煤厂:仅服务于某一家,只选该矿的原煤;群矿选煤厂:同时服务于几家小型矿井;矿区选煤厂:同时服务于几个矿井,选几个矿井原煤的大型选矿厂;中心选煤厂:设在远离矿区的工业区的矿区选煤厂;用户选煤厂:某一用煤企业的选煤车间。二.排矸方法。

1,动筛跳汰选矸:工艺简单,辅助设备少,操作容易,处理量大,耗水少,占地小,成本低;但是分选下限有局限性

2,重介质分选机选矸:效率高,入选范围大,对煤质适应性强;缺点:悬浮液密度高,配置困难,工艺复杂,机器磨损大,成本高 3,选择性破碎机选矸:处理较硬矸石,一机多用;缺点:噪声大,粉尘大

4,其他选矸法:斜槽分选机,人工手选。三。有压无压旋流器的优缺点比较:

a,有压分选精度高,因为充分利用了分选空间和时间,分选下限低达(0.1~0.15mm),无压煤的切向速度是由0逐渐增大到与介质同速之后才进行分离的,加速的过程就是一个无效的分选空间,因此无压的有效分选空间和时间都小,对细粒的分选效果较差,有效分选下限相对较大。

b,有压两个独立的悬浮液系统,结构复杂,但从密度调控的角度而言又便于控制;无压仅有一个独立的悬浮液系统,结构简单,但第二段上的悬浮液的密度则难以控制,受第一段的浓缩作用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不受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压第二段的入料压力是第一段重产物排除时的剩余压力,要想获得第二段足够的离心力,则第一段泵的入料压力必须得比有压给料时大很多!因而泵的功耗就很大。四。分级、分组:a,分组:组也即是生产系统,指从原煤入厂开始直到产品处理完毕的一系列主要煤流环节(原煤存储,筛分和破碎,分选 产品脱水,产品入仓等)所构成的独立 而完整的工艺生产系统,分组与否与下列三方面因素: 原煤的分类,牌号是否相同或相近

同一分选密度下可选性差异

基元灰分的差异。

b,分级与否

选择分级或不分级 入选方式主要与所采用的选煤方法,分选设备的类型以及各粒级的可选性有关,并且需要考虑工艺系统的复杂程度,投资于生产费用高低 生产管理难以等相关因素。

五。工艺设备布置要求:a设备布置要符合工艺流程作业顺序,充分利用直流布置保证固液物料流畅通b凡属同一系统工艺或同类设备操作性质类似设备应尽可能同轴线或轴线平行排 列布置在同一楼层(设备的互换性 互为备用,工艺流程灵活性)c,便于生产和安全,设备周围必须留有足够空间操作与同行 d溜槽,管路的坡度既要保证物料畅通又要避免坡度过 大砸压设备。

六。立卧式脱水机的比较

立:可用于原生或精煤粗煤泥中大于0.15mm级别物料的脱水,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粗煤泥脱水回收设备,其产品水分可达12%--16%。

卧式适用于浮选精煤,中煤和尾煤的脱水,该设备处理量大,产品水分低,辅助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工艺系统简单。缺点有:易磨损,陶瓷片易损坏脱落,排料口易堵塞。七。斗子提升机的布置:注意事项,a应尽可能避开主梁,按60°倾角布置b有效脱水长度一般为5--7M c机壳密封段上口应高出跳汰机水面高出500--700mm或与跳汰机槽高度形同,d机头中心线高度离楼板面1--1.5M为了服务和检修的方便,e斗提机入料溜槽空间角≥45° 布置形式,三种布置形式:a挖入式 b喂入式 c 半喂式 目前应用最多是该种!

八。灰分校正方法:以筛分资料综合前的总计灰分喂基准,校正综合后的各粒级灰分,使综合前的总计灰分值一致。八。不均衡系数的确定原则

a。矿井来煤时,从井口或受煤仓到配煤仓的设备处理能力应与矿井最大提升能力一致。b。由标准轨距车辆来煤,受煤坑到配煤仓设备的处理能力应与翻车机能力相适应。c。在配煤仓以后,设备的处理能力不均衡系数,在额定小时能力的基础上,煤流系数取1.15,矸石系统取1.50,煤泥水系统和重介质悬浮液系统取1.25。

在生产实际中,煤泥水系统设备的处理能力对全厂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应尽量将煤泥水系统设备的处理能力放大,可按分选环节的最大能力作为选型基数。、九。选择选煤工艺流程遵循原则:

a。根据原料煤性质采用相适应的具有先进技术和生产可靠的分选方法。b。根据用户的要求能分选出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c。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精煤产率,同时力求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生产厂房及供电设备布置:Aa尽量采用联合建筑 b降低厂房高度,少设置地下设施

B变压器室宜设在靠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的厂房一层,避开西晒,不允许布置在水池下部及多水处,不允许溜槽管路通过

需要时设置车间变电所

第二篇:选煤厂设计复习资料

1.比率:比率是某种产品与精煤产品价格

29、跳汰分选车间主要布置的设备有跳汰之比。

机的给料设施和设备,跳汰机及其排料设2.折合量:选煤产品产量乘以比率,也就备,产品脱水、分级和粗粒煤泥沉淀回收是将各种产品均折合成为单一品种产品,设备以及给水、供风、供电、运输等辅助一般折合称为单一假定的精煤产品。设施。

3.静态评价法:是在满足产品销售和环境30、分选系统:集中布置在主厂房内的所保护等前提下,假定资金没有利息、没有有作业。包括原煤的预先筛分,煤的分选通货膨胀,计算静态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业,煤泥的回收,介质的循环净化 的一种评价方法。

31、标准轨距列车运煤时,卸煤和受煤设4.动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是静态评价法备设施主要有:螺旋卸车机,斗链卸车机,的发展。动态评价法中引入了资金的时间翻车机受煤坑,浅受煤槽。

价值原理,评价时考虑了时间因素对资金

32、块煤重介分选车间主要布置设备有:价值的影响。

带式输送机,主选机,再选机,分级筛,5.厂区建筑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和堆脱介筛,介质桶,磁选机。

场的面积总和占全厂面积的百分数。

33、末煤重介分选车间主要布置设备有:6.厂区利用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堆重介质旋流器,缓冲仓或定压漏 斗,脱介场、铁路、公路、道路、地下管线的总面筛,介质桶,介质泵,耙式浓缩机,离心积占全厂面积的百分数。

脱水机。7.单位负荷定额:是根据现场相似设备在 较长时期使用过程中,取得的经验统计数 据。在计算设备能力时,常采用单位容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或单位时间等单位负 荷定额指标进行计算。

8.不均衡系数:表示原煤的数量和质量波 动性的数值。

9.选煤厂劳动定员:是为了达到设计生产 能力所需要的全部生产人员、服务人员和 其他人员。10.生产人员:是指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的全 部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

1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 创造出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的能力,即产 品数量与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的比例。分为 实物劳动生产率和货币劳动生产率。12.设计成本:选煤厂设计时,语气将来 投产后各类费用的总和。

13.总成本:包括材料、工资、电力、折 旧及其他支出费用的总和。

14.煤泥水:煤泥与水混合成的流体15.煤泥水系统:用浮选或脱水回收的方法 使煤泥成为产品,用浓缩,过滤,澄清得 到用于生产的循环水16.原生煤泥:指入选原料煤中所含的粒径 小于0.5mm的煤泥

17、次生煤泥:指在选煤过程中,煤炭因 粉碎和泥化所产生的煤泥。

18、选煤厂设计的目的:有计划地解决新 建厂或扩建厂的建筑、设备安装和进行生 产时所需要的原材料供应、劳动力配备等 一系列重大问题,并给出和保证投产后可 能达到的最佳技术经济指标。

19、预先筛分:碎磨流程中,在物料进入 破碎机之前率先进行筛分,将比粉碎机出 口产物更细的细粒先筛分出来,直接进入 下一步磨碎机的操作叫做预先筛分。20、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之 前,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 济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 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并对项目建成以 后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社会影响进行 预测及评价的决策分析过程。

21、选煤厂工业废弃物主要是矸石,煤炭 在储运、筛分、破碎等过程中容易产生大 量的粉尘。

22、煤炭筛分试验目的:测定煤炭粒度组 成和各粒级质量。通过筛分试验,可了解 各生产煤层的产块率和不同粒级煤的质量 特征。

23、浮沉试验的目的:了解煤炭各密度级 的产率和品质情况,也就是煤炭的可选性。

24、总平面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方案图和正式 图两个步骤进行。

25、选煤厂铁路站场中的铁道线分为标准 轨铁路、窄轨铁路。

26、矿井型选煤厂原煤输送方式和对应的 受煤设施:箕斗、胶带机输送对应受煤设 施容受漏斗、缓冲仓;窄轨矿车输送对应 受煤设施窄轨翻车机、受煤坑。

27、选煤厂设置原煤存贮设施的目的是: 为煤矿保证正常生产和满足销售 而储存 一定周转数量的煤炭。有圆筒仓、储煤场 等设施。

28、选煤厂准备车间有筛分破碎车间、机 械排矸车间、准备筛分车间、多段破碎车 间。机械排矸车间有重介质排矸车间和动 筛跳汰车间。1.比率:比率是某种产品与精煤产品价格

29、跳汰分选车间主要布置的设备有跳汰之比。

机的给料设施和设备,跳汰机及其排料设2.折合量:选煤产品产量乘以比率,也就备,产品脱水、分级和粗粒煤泥沉淀回收是将各种产品均折合成为单一品种产品,设备以及给水、供风、供电、运输等辅助一般折合称为单一假定的精煤产品。设施。

3.静态评价法:是在满足产品销售和环境30、分选系统:集中布置在主厂房内的所保护等前提下,假定资金没有利息、没有有作业。包括原煤的预先筛分,煤的分选通货膨胀,计算静态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业,煤泥的回收,介质的循环净化 的一种评价方法。

31、标准轨距列车运煤时,卸煤和受煤设4.动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是静态评价法备设施主要有:螺旋卸车机,斗链卸车机,的发展。动态评价法中引入了资金的时间翻车机受煤坑,浅受煤槽。

价值原理,评价时考虑了时间因素对资金

32、块煤重介分选车间主要布置设备有:价值的影响。

带式输送机,主选机,再选机,分级筛,5.厂区建筑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和堆脱介筛,介质桶,磁选机。

场的面积总和占全厂面积的百分数。

33、末煤重介分选车间主要布置设备有:6.厂区利用系数:指建筑物、构筑物、堆重介质旋流器,缓冲仓或定压漏 斗,脱介场、铁路、公路、道路、地下管线的总面筛,介质桶,介质泵,耙式浓缩机,离心积占全厂面积的百分数。

脱水机。7.单位负荷定额:是根据现场相似设备在 较长时期使用过程中,取得的经验统计数 据。在计算设备能力时,常采用单位容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或单位时间等单位负 荷定额指标进行计算。

8.不均衡系数:表示原煤的数量和质量波

动性的数值。

9.选煤厂劳动定员:是为了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所需要的全部生产人员、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10.生产人员:是指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

1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的能力,即产品数量与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的比例。分为实物劳动生产率和货币劳动生产率。12.设计成本:选煤厂设计时,语气将来投产后各类费用的总和。

13.总成本:包括材料、工资、电力、折旧及其他支出费用的总和。

14.煤泥水:煤泥与水混合成的流体 15.煤泥水系统:用浮选或脱水回收的方法使煤泥成为产品,用浓缩,过滤,澄清得到用于生产的循环水 16.原生煤泥:指入选原料煤中所含的粒径小于0.5mm的煤泥

17、次生煤泥:指在选煤过程中,煤炭因粉碎和泥化所产生的煤泥。

18、选煤厂设计的目的:有计划地解决新建厂或扩建厂的建筑、设备安装和进行生产时所需要的原材料供应、劳动力配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给出和保证投产后可能达到的最佳技术经济指标。

19、预先筛分:碎磨流程中,在物料进入破碎机之前率先进行筛分,将比粉碎机出口产物更细的细粒先筛分出来,直接进入下一步磨碎机的操作叫做预先筛分。20、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并对项目建成以后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及评价的决策分析过程。

21、选煤厂工业废弃物主要是矸石,煤炭在储运、筛分、破碎等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

22、煤炭筛分试验目的:测定煤炭粒度组成和各粒级质量。通过筛分试验,可了解各生产煤层的产块率和不同粒级煤的质量特征。

23、浮沉试验的目的:了解煤炭各密度级的产率和品质情况,也就是煤炭的可选性。

24、总平面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方案图和正式图两个步骤进行。

25、选煤厂铁路站场中的铁道线分为标准轨铁路、窄轨铁路。

26、矿井型选煤厂原煤输送方式和对应的受煤设施:箕斗、胶带机输送对应受煤设施容受漏斗、缓冲仓;窄轨矿车输送对应受煤设施窄轨翻车机、受煤坑。

27、选煤厂设置原煤存贮设施的目的是:为煤矿保证正常生产和满足销售 而储存一定周转数量的煤炭。有圆筒仓、储煤场等设施。

28、选煤厂准备车间有筛分破碎车间、机械排矸车间、准备筛分车间、多段破碎车间。机械排矸车间有重介质排矸车间和动筛跳汰车间。

第三篇:60万吨选煤厂设计要求

60万吨选煤厂设计要求

1、厂型:按60万吨/年设计,但能力争取达到90万吨/年;

2、煤种:贫煤或贫瘦煤;没有详细的煤质资料,只是参照周边选煤厂提供:煤泥量(-0.5mm)很大,大概占原煤的50%左右,所以在设计时浮选环节和煤泥水处理环节要考虑出余量;

3、承包方式:工程总承包及后期托管运营;

4、工艺流程:外来煤经受煤坑入厂,经筛分、破碎、手选后,入洗原煤经脱泥筛预先脱泥,然后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进行分选,粗煤泥入TBS进行分选,浮选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浮选尾煤用斜管沉淀池浓缩,浮选精煤、尾煤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回收,产品经皮带栈桥直接落地,不设原煤仓及产品仓。

5、设计要求:按资金投入提供高、中、低三种设计方案,资金投入档次较高的设计方案,设备采用国内同行业中一流的设备,管路采用耐磨管路,主厂房及附属设施采用轻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档设计方案要求主要洗选设备采用国内同行业中一流或二流的设备,附属设备尽量采用比较好的设备,主厂房及附属设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经济实用为原则;投入较低的设计,主要洗选设备要求不变,主要是为后期的运营打基础,可在主厂房及附属设施的土建方面尽量节约资金,皮带栈桥可不用封闭,做个棚式结构即可,其他方面也尽量节约。

6、资料要求:工艺流程图、设备联系图、厂区平面布置图、概算表,以上资料为电子版,简单能说明问题即可,时间截止在24日。

第四篇:选煤厂浮选药剂库设计

选煤厂地下浮选药剂库的设计

王华锋

(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邯郸 056031)

摘要:介绍了选煤厂浮选药剂的物理性质及地上式与地下直埋式药剂储罐的特点,并详细图示出地下药剂库的设计。

关键词:浮选药剂,地上式储罐,地下直埋式储罐,布置方式

选煤厂浮选药剂对改善浮选系统中气、液、固三相的性质,提高煤泥的浮选选择性和浮选速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浮选结果的好坏,浮选药剂是重要的因素。选煤厂使用的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复合浮选剂等。捕收剂以煤油、轻柴油为主;起泡剂按其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即天然类、工业副产品和人工合成品,我国主要采用化工副产品作起泡剂,如杂醇、仲丁醇、丁辛醇等;复合浮选剂是近年来浮选剂开发的一种新趋势,它兼具捕收、起泡双重功能。由于浮选药剂有毒、可燃、易爆的特殊性,对其储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果不加以重视,极易引起安全事故。选煤厂浮选药剂储罐布置方式的选择,对于选煤厂的安全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浮选药剂性质分析:

由于浮选药剂品种较多,本文以常用药剂杂醇和煤油为例进行分析,其它药剂可以此作为参照。

杂醇为无色至黄色挥发性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和毒性,密度为0.811~0.832g/cm3。沸点128~130℃,闪点50.5℃,有毒,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2mg/L。在浓度2%以下,氧含量在17%以上的情况下要戴防毒面具。按有毒物品规定贮运,贮运过程中应防火。

煤油在常温下为液体,无色或淡黄色,略具臭味,密度大于0.84g/cm3。一般沸点为110-350℃,闪点40℃以上;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爆炸极限为2-3%。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杂醇、煤油生产及储存火灾危险性分类均为乙类液体。因此对其储存必须严格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2.浮选药剂库的布置方式

选煤厂浮选药剂库储量一般均<50m3,因此常选用卧式储罐,储罐的布置方式有两种:地上式和地下直埋式。

2.1 地上式储罐

地上式储罐优点是施工简单,易于检修。但具有如下缺点:①系统复杂,设计工作量较大,运行难度较大;②占地面积大;③储罐区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内含油污水排放应设水封设施,雨水排放应设阀门等封闭、隔离设施;④储罐需设防雷设施;⑤在寒冷地区储罐需设置加热装置;⑥地上式储罐一般需设独立泵房,并应考虑与储罐及防火堤的防火间距;泵房还需考虑照明、通风、采暖设施;⑦储罐及防火堤、泵房需考虑与其它建筑的防火间距;⑧罐车药剂无法自流卸至储罐。

因此,地上式储罐适用于厂区面积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腐蚀性较大的工程。2.2 地下直埋式储罐

地下直埋式储罐优点为:①系统简单,设计工作量小,运行简便;②占地面积小;③储罐区不设防火堤;④泵与储罐一体布置,不需另设泵房,不需考虑泵房照明、通风、采暖设施;⑤储罐不需单独设防雷设施,仅做好防雷接地即可;⑥储罐不需设置加热装置;⑦储罐与其它建筑的防火间距小于地上式储罐;⑧罐车药剂自流卸至储罐。其缺点为:地下直埋式储罐施工难度较大,尤其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腐蚀性较大的情况下难度会增大。

因此,地下直埋式储罐适用于厂区狭小、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腐蚀性较小的工程,因其不需采暖加热,尤其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

3.选煤厂地下浮选药剂库的设计

目前大部分选煤厂浮选药剂库为地上式布置,鉴于地下浮选药剂库的诸多优点,因此本文重点介绍泵与储罐一体化布置的地下直埋式储罐的设计。

1、图2所示分别为采用复合浮选药剂的地下浮选药剂库系统流程图与安装布置图。当浮选药剂为多种时,可多个储罐布置在一起。

在地下浮选药剂库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储罐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②储罐应设液位测量装置,要求储罐在高低限位时提供报警显示;③每个储罐设2台液下泵,一用一备;④直埋储罐及支座、管道均应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的防腐等级;⑤储罐罐体及管道、阻火透气帽等应做可靠防静电、防雷接地;⑥呼吸阀管道采用拉绳固定;⑦卸油管道接头应布置在道路附近,以便于汽车卸油。

4.结语

地下直埋式储罐与地上式储罐相比占地面积少、投资低、系统布置简单、设计工作量小、运行简便,与厂区其它建筑物防火间距要求低,安全性较高,因此对于选煤厂浮选药剂库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泵与储罐一体布置的地下直埋式储罐应作为首选。

①直埋地下储罐 ②液下油泵 ③阻火透气帽 ④卸油接头

图1 地下浮选药剂库系统流程图

A.人孔 B.检查孔 C.进油口 D.呼吸口 E.液位传感器口

F.油泵出口 G.仪表进线口 H.泵电机进线口

图2 地下浮选药剂库安装布置图

作者简介:王华锋(1972-),男,山东省乳山市人,学士,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燃煤、燃油、煤层气、生物质能等发电厂设计。

联系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西大街114号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筑热电所 联系人姓名:王华锋

联系电话:0310-7106346 *** 电子邮件:whf19980604@126.com

第五篇:选煤厂设计,中国选煤厂设计现状(选煤必看)

中国选煤厂的设计现状,可以用“大型、精确、简单、实用”来概括。“大型”具体表现为大型选煤基地、大型选煤厂、大型选煤设备。

随着大型煤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大型选煤基地也基本形成。大型动力煤基地主要有神东基地(神东、准格尔等),晋北基地(大同、平朔等),晋东南基地(阳泉、晋城等),两淮基地(淮南、淮北、永城等),东北基地,云、贵、川基地等。大型炼焦煤基地主要有:晋中基地(古交、离柳、崔州、乡宁等),鲁西基地(枣庄、充州等),冀中基地(开滦、峰峰、邢台等),东北基地等。动力煤选煤厂的高速发展,是近期选煤厂建设的主要特征,其中,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年入洗原煤能力已达到85.00Mt。炼焦煤选煤厂的建设规模也比10年前有所增长,其中,霍州煤电集团年入洗原煤能力已达到15.00 Mt。

新设讨建设的3.00 Mt/a以上的大型选煤厂, 10.00 Mt/a以上的特大型选煤厂越来越多。其中最大的动力煤选煤厂为平朔安家岭选煤厂,年入洗原煤能达到40.00 Mt,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为淮北临焕选煤厂,年入洗原煤能力达到12.5.0 Mt。

大型选煤设备的应用为选煤厂大型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生产实际中成功应用的最大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类:分选设备有槽宽7.9m的重介质刮板分选机,1500mm直径的二产品重介质旋流器,1400/1050mm直径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4㎡面积的动筛跳汰机,6m宽的空气脉动跳汰机,16m³容积的浮选机,6m直径的单槽浮选机,4.5m直径的浮选柱和36㎡面积的浮选床,1m直径的螺旋分选机等等,筛分设备有4.9m宽的香蕉筛和水平振动筛,50㎡面积的倾斜振动筛(博后筛),脱水设备有120㎡面积的加压过滤机,1500mm直径的卧式振动离心机,1050㎡面积的板框压滤机和300㎡面积的快速压滤机,50m直径的浓缩机等。重介质立轮、斜轮分选机因其设备庞大难于大型化。

“精确”就是采用精确的选煤方法、精确的分选分级设备、精确的过程控制。重介质选煤方法以其高精度分选的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跳汰选煤方法,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选煤方法。微泡浮选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浮选技术。1-O.25mm 粗粒煤泥的分选过程受到重视,普遍倾向于采用重力分选的方法,从而减少浮选入料量,降低生产成本。而末煤跳汰机、螺旋滚筒(帕拉比)、摇床、水力旋流器等分选精度不高的选煤方法,近10年来一直没有新的应用实例。

设备的分选、分级精度越来越高。不仅重介质分选机、重介质旋流器等新型设备的分选精度大幅度提高,而且跳汰机等传统设备的分选精度也有所提高。细粒煤筛分机的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越来越得到重视。

精确的过程控制成为选煤厂设讨的重要环节。集中控制、监测监控、自动调节三者合一不仅要对工艺设备进行控制,而且要对有关阀门和泵进行控制,输送机械设有多重、多段保护,大大提高了选煤厂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简单”指工艺系统简单、设备配置简单、生产操作简单。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系统近几年在中国得到普遍应用,其主要特点是系统简单。不脱泥、不分级的重介质旋流器工艺系统的特点也是系统简单。干法分选工艺、煤泥重介质分选工艺和动筛跳汰分选工艺得到发展,还是因为系统简单。

设备的大型化使得设各配置简单化成为可能。耐磨材料的应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进而取消了备用或冗余的工艺系统及设备。年处理能力2.00Mt以下的炼焦煤选煤厂或年处理能力4.00Mt以下的动力煤选煤厂可以采用单台套设备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工艺系统简单化、生产操作更容易。

中国选煤厂设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但现在的简单和20世纪60年代的简单有着质的不同。

“实用”包括实用新型的设备、实用可靠的控制、实用耐磨的材料、实用简洁的工艺及布置、实用新颖的厂房结构等等。

“实用、适用、好用”作为检验和评价设计的重要标准,已悄然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新设计建设的选煤厂越来越趋于规范化几乎都是重介质选煤厂,关键设备大部分引进。而对于中国众多的煤质资源和市场需求来说,量体裁衣、因制宣更为重要。不同的选煤方法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以当前中国的机械制造水平来看,全部采用国产设备来装备大型及特大型选煤厂,应当没有问题。平朔家岭选煤厂二期工程引进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就比一期工程少得多。

中国当代选煤设计普遍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家“九五"”、“十五”攻关成果及其衍生技术。例如,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技术,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技术,不分级重介质选煤技术,不脱泥重介质选煤技术,两段重介质旋流器等密度分选超低灰煤技术,浮选柱(床)技术,动筛跳汰机排研技术,干法选煤技术,加压过滤机脱水技术,大倾角、大振幅筛分技术,高频筛脱水技术等等。其中,大直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普遍应用是中国对世界选煤工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北京华宇工程公司和威海海王旋流器公司联合研制的HW 系列新型无压给料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Φ1400/1050),不再是两个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简单组合,称得上是具有真正意义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试验表明HW 系列重介质旋流器的二段入料流态平稳,料层没有打乱,可以缩短二段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时间提高分选精度和处理能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91475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