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辐射后人体的影响
福岛核电站救援几经峰回路转,却尚未控制住局势。昨天,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称,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放射性碘含量超标1250.8倍。
此外,继3号机组出现含辐射超标一万倍的积水后,1号机组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尽管日本官员强调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很快被稀释,不太可能对长期健康产生影响。但很多外媒对此表示担心,称这场可怕灾难注定要影响世界,甚至有媒体开始敦促日本政府采取“封堆”行动。
到底什么是“封堆”?日本核危机是否达到了“封堆”的程度?本报记者专访了美国西北大学核权威对此进行解读。
担忧加剧
日本核辐射恐蔓延全球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日本核电站事故一波三折再现险情,把前几天令人感到备受鼓舞的消息都覆盖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来自哪里?
有专家称,此前灌了大量海水为反应堆降温,很有可能在注水过程中,含有大量辐射物的水被直接排进太平洋。
报道称,反应堆安全壳破裂或堆芯融化一直是科学家最担心的事情,如果反应堆堆芯的保护壳出现破损,有害辐射物质就会大量外泄,那时辐射水平将会继续扩大。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指出,放射性碘含量超标1250.8倍的测量海域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有300多米,人们开始担心辐射物已经渗入到地下水中。核泄漏的问题将相继浮现,包括对空气、土壤、海水以及地下水的污染。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尽管在过去一周中日本官方声称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是东京电力公司显然还远远无法控制这些反应堆,对于核电站内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并不知情。
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也指出,受地震和海啸的双重影响,福岛核电站失去了电力,官员们开始不顾一切地试图给核反应堆以及乏燃料池降温,以阻止核反应堆温度过热并且释放更多的核辐射,但效果乏力。
《纽约时报》报道称,日本应对福岛核危机的方式表明,他们要么是根本就没有做好应对如此规模核事故的准备,要么就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处理无法想像的状况。但无论是何种情况,福岛的核灾难看起来还在恶化。
讨论激烈
激进派:“封堆”费时该准备了
现在也许到了采取更极端措施的时候了。伴随着核辐射问题严重性增强,关于“封堆”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封存”是处理核泄漏事故最后的手段,是要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立体的球形防护壁,将核电站封锁在内,可以形成一个核电站的“石棺”。迄今为止只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被使用过。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的报道称,日本受损的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碘和铯已经接近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的水平。
奥地利研究人员利用—个世界性的辐射监测网进行监测,证明每天排放的碘131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排放量的73%。福岛核电站每天排放的铯137水平约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排放量的60%。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物理学教授加来道雄支持封堆方案。他在主持一档电视节目时说,封存反应堆和乏燃料棒水池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筹备,日本方面应该立即着手准备。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地质生态学与地质化学研究室主任列昂尼德·里赫瓦诺夫表示,即使是最乐观的结果,也应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用“石棺”将其封罩起来,并且应该拆除毁坏的结构重新打造一个“石棺”。
他解释说,放射性物质可能烧毁混凝土,必须阻止它们逃离,以防它们进入大自然。不过他也表示,建造“石棺”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日本付出全部努力可能也需几个月时间。
保守派:没到那一步 福岛仍可控
面对媒体的质疑,日本政府回答说“封堆为时过早”。《读卖新闻》报道称,日本政府解释说,目前,日本的任务是控制核电站反应堆的温度,想尽办法控制核电站事故的进一步恶化,而不是做“最终的解决”。
日本雅虎网站综合新闻也解释了直到现在仍不进行封堆的原因。报道称,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时已经完全损坏,无法修复,也无法采取措施防止核扩散,所以才用“石棺”将其封闭起来。
而福岛核电站不同,它仍有控制及修复的可能。现在就进行封堆处理的话,就等于说日本政府放弃了对核电站事故的挽救工作,毕竟封堆是最后的办法。(文章来源:法制晚报)
第二篇:核辐射影响人体健康知多少?
核辐射影响人体健康知多少?
福山核电站发生了据称是“氢气爆炸”。
日本政府已经要求福山核电站周围二十公里以内的所有居民撤离。该核电站有三个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并且已检测到一些辐射泄漏。显然,当局的迅速反应可以将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为当地平民祈祷之余,我们在这里也释放一组和核辐射有关的人体健康知识吧。Q: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 A: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状。
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往往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了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接受4戈瑞(Gray,简写为Gy,电离辐射吸收剂量的标准单位)的辐射后,大约一半的健康成年人会因此丧命。【译注:目前日本报告反应堆周边的辐射约为千分之一Gy。】 相比之下,治疗癌症时,放疗的辐射剂量往往达到每次1-7戈瑞,但是这些辐射被严密地控制,并往往只作用于特定的身体部位。Q:如何治疗辐射病?
A:为了将后续辐射污染降低到最低,首先要去除衣物鞋帽,接着用肥皂和清水缓和地洗涤皮肤。
已有药物可增加白细胞数量,以减少骨髓受到辐射伤害所带来的影响,并且降低免疫系统受损后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有些特殊的药物也能缓解辐射物质对内脏的损伤。Q:辐射是如何影响健康的?
A: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
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健康受损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Q:辐射最可能导致哪些长期的健康损害?
A: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
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
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我们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我们的基因里有可能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也展现出来。这些作用包括较小的头部与脑部、眼部发育缺陷、生长缓慢和严重的认知学习缺陷。
Q:辐射面前,儿童是否格外脆弱?
A:总的来说,是的。因为孩子生长迅速,他们体内正处于分裂的期的细胞也多得多,从而因辐射而产生错误与损伤的可能性也大得多。
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在附近儿童中发现甲状腺癌的风险显
著提高。
这是因为泄露事件中的辐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碘元素,而碘元素在甲状腺中的含量特别高。
Q:日本当局如何才能尽可能降低辐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A:曼彻斯特大学的辐射专家Richard Wakeford教授声称如果日本当局反应迅速的话,绝大部分的人将不会受到影响。
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和紧急应对人员会接受高程度的辐射。他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撤离附近的居民,并保证他们不会接触受到污染的食物。最大的危险来自于放射性碘元素,一旦进入人体,可能导致甲状腺癌。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人们可以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元素的碘片,这将阻止身体从外界吸收碘元素。
日本人的饮食中碘含量本来就较高,这也会有所帮助。Q:福山和切尔诺贝利比较起来如何?
A:教授Gerry Thomas曾研究切尔诺贝利泄漏事件的后果,他说:“(福山的)情况变得像切尔诺贝利那样糟糕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切尔诺贝利事件里,蒸汽引发的爆炸使得反应堆核心完全暴露出来,大量放射性物质播散到空气中。”
Thomas教授补充说,虽然切尔诺贝利事件缺失导致了甲状腺癌风险增加,但是只有那些住得特别近和当时年纪小的人才受到了影响。
第三篇:核辐射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核辐射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级特大地震,短短四天内,已经造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号、二号和三号机组发生爆炸,四号机组发生火灾。位于一号反应堆附近方圆20公里的人员已经被疏散,上百民众已经被辐射,甚至参加地震救援的17名美国士兵也受到核辐射,放射性物质更随风飘到东京,造成东京放射性物质超标。如果事态进一步恶化,反应堆出现爆炸的话,核辐射物质将会随风向扩散到其它国家,朝鲜半岛、中国,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目前,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核辐射主要来源于核爆炸和核电站事故。核辐射主要包括:伽马射线、中子辐射、电离辐射以及剩余辐射。在核爆炸后最初发射的辐射以伽马射线及中子辐射为主,当人体直接接触到这些辐射后便会导致死亡。一般核爆炸后的辐射并不是在爆炸产生后一次性放射完,许多剩余辐射会在爆炸结束后很久依然存在于环境中,影响人类健康。剩余核辐射主要是放射性尘降物,这种辐射来源于核武器碎片、核裂变产物、以及核武器爆炸时受核污染的土壤。在裂变反应中,有超过300种裂变产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的时期,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危害才能减少到其初始的一半,如铯137半衰期为30年。
当核电站出现事故而造成泄漏后,放射性物质主要以烟雾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如日本福岛核事故中,由于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而出现核泄漏,使得核电站周围20公里空气中出现放射性物质铯137、碘131和钚,这三种物质对人体都有着巨大的伤害。
而且,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甚至超过核爆炸,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放射性物质比广岛核爆炸多100倍以上。且因为广岛核爆炸是在空中爆炸,没有火球落在地面,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在地面爆炸,其污染的环境面积也远远大于广岛。切尔诺贝利附近6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污染,250万乌克兰人受到核辐射。
不过,放射性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与人体接触到的放射性物质的强度有关。那么,究竟核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 核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当放射性物质形成的离子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细胞膜以及DNA。而人体最敏感的部位会开始大量的分裂细胞,如皮肤、肠道、脾脏、骨骼、淋巴,最终导致癌症及其它各种疾病。尽管,人体细胞在受到低强度辐射损害后会自我修复,但辐射超过一定数量,就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当人体受到25雷姆(1雷姆相当于吸收1伦琴的辐射,辐射量按照伦琴/小时计算)辐射时,便可以到检测血液中的变化;
辐射量小于100雷姆时,人体不会出现明显的损害; 但如果辐射量超过100雷姆时,人体便会立刻出现一些疾病征兆:恶心、呕吐、头痛,身体内白细胞数量也会减少; 而超过300雷姆的辐射,就会造成头发掉落,体内也会受到明显的破坏,如神经细胞、消化道细胞会被损害,而白细胞会大量减少,人体免疫系统受到重大打击;此时,辐射还会制造大量血小板,使得血液凝固;
如果辐射量达到450雷姆,50%的人会死亡;
而所有暴露在800雷姆以上核辐射中的人会出现发热及腹泻症状,且没有任何治疗方法,这些人会在2—40天中死亡。
可见,核辐射与核爆炸具有同样的威力,其导致的后续灾难更为严重。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核爆炸后,许多人并不是被炸弹炸死,而是由核辐射致死。如广岛市一个14岁的小男孩在核爆炸两天后开始发热和呕吐,9天后头发开始掉落,白细胞开始大量减少,17天后,开始不停的流鼻血,而核爆炸后21天,他在医院去世。
关于核辐射对人体的长期影响,原子能委员会遗传学家詹姆斯•奈尔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辐射中幸存的人比普通人有更高的几率患癌症及其它疾病。事实上,在广岛和长崎核爆炸后,许多幸存者罹患了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以及其它癌症,还有一些人精神出现异常。而受到辐射后的胎儿,许多在出生后便患有白血病,其中一个在核爆炸两天后出生的孩子18岁时死于白血病。而那些受到核辐射后怀孕的母亲,产下的婴儿也更容易畸形或患上各种疾病。
由于目前医学界并没有非常有效的方式来治疗致命性的放射性疾病,医生只能为受到300雷姆辐射以上的人输血或者进行骨髓移植,但也不能保证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在遇到核辐射时,一些简单的自救知识也很重要,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如何在核辐射中逃生? 如何在核辐射中逃生?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倒霉生在广岛、长崎、切尔诺贝利,而只是“幸运”的与某核电站比邻而居,那么,在一些核泄漏中,如此次日本福岛核泄漏,我们还是有许多机会逃出生天的。因此,了解一些应对核辐射的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一旦出现核泄漏,我们要尽快撤离被辐射的地区。通常政府会告诉我们哪些区域已经被辐射,哪些区域是安全的。在撤离的时候选择上风区,因为放射性物质会随着风吹到下风区,那样的撤离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自己遭受更多的辐射。
其次,假如出现如地震、道路倒塌而无法撤离的情况,应立马回到室内,关好门窗,以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室内。这时,穿一些严密厚实的衣服,戴上帽子与口罩,等到救援人员到来便立刻撤离。此时,保持冷静非常重要,一定要知道愈是慌乱便可能面临更多的危险,而且,我们的家人也希望看到一个坚强而勇敢的亲人。
第三,如果被放射性物质击中,或者放射性物质落在了身体上,切不可接触其他人,以免将放射性物质传给他人。要立刻把所有的衣服脱掉,尽快用香皂进行清洗,而自己也要快点洗澡。
第四,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放射性物质,此时医院还在正常运转的话,立马去医院检查。正如上文所说,某种程度的辐射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所以不要担心。此外,如同此次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大量发放碘片给民众,以帮助他们应对辐射可能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我们在受到辐射后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补充适量的碘,尤其儿童,甲状腺更容易受到辐射侵袭,父母要更加注意他们的身体检查,时时监测其身体变化。
第四篇:日本核辐射对我们的影响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核能是最安全同时最可靠的能源。但是,近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发生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事件让人对此产生了怀疑。
与常规能源相比,核能具有不可比拟的三大优势。
首先,核能的能量密度非常大,消耗少量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非常巨大的能量。一座电功率为100万千瓦的燃煤电厂每年要烧掉约300万吨煤,而同样功率的核电站每年只需要30吨核燃料,相差10万倍。在节省大量的煤炭、石油资源的同时,核电的利用开发还极大地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其次,核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它不向大气排放SO2、NOX和烟尘,也不排放温室气体。由于有“多道屏障,纵深防御”的理念,在核电站正常运行时,它的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排放也可忽略不计,例如,2009年美国的核发电量是中国大陆的11倍多,而据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报告,美国人年辐射剂量的小于千分之一来自于核电源(另51%来自于医疗,37%于岩石、土壤及氡,各5%于宇宙射线和人体自身,2%于生活消费品),来自于核电的年辐射剂量是煤的1/100、国际航班的1/200、或者等同于每年吃一个香蕉。
核能的第三个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在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所占用的比例(大约25%)远远小于煤电高达60%的燃料费比例,这也使得核能发电在日益增长的国际资源价格背景下,能够控制较低的运行成本,为民众提供廉价的电能。
与核裂变能相关的还有核反应堆的“剩余发热”问题——这也是造成最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反应堆在自动或者操作员控制下停止工作时,反应堆并没有完全停止下来,就像百米赛跑一样,选手跑到终点之后需要有一个缓冲,只是反应堆的这个“缓冲”需要更长的时间。在反应堆中,当裂变反应停止时,由于还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裂变产物,这些裂变产物在进行衰变时会放出衰变热(虽然裂变释能已经停止),其总的热量规模可以达到反应堆满功率运行时的3%左右。
为了防止“剩余发热”的危害,反应堆做了很多可靠的设计,利用冷却水系统源源不断地给反应堆“降温”。而为了保证冷却水系统设备的正常供电,除在正常供应核电厂的外部交流电之外,还有多台后备柴油发电机以及蓄电池,可以保证在丧失外电的情况下,保证冷却水的供应。
现有反应堆设计所采用的“多道屏障”原则是指,以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压水堆核电厂为例(日本福岛沸水堆也类似),第一层为燃料元件包壳,目的是为了防止裂变产物进入冷却剂系统。第二层屏蔽是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全部包容在内的一回路压力边界,将带有放射性的冷却水等密封起来。第三层为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壳,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设备等包容在内。当严重事故发生时,第三层屏障也能阻止可能从一回路系统外逸的裂变产物泄漏到外部环境中去,同时也保证了重要的设备不受像飞机坠落等外来破坏对设备的影响。
与此同时,核电厂在设计之初,也会考虑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比如说地震、台风、潮汐、海啸等。以预防地震为例,在设计时,核电厂主体结构要坐落在一块沉积岩上,同时要考虑此地最大可能发生的地震规模再加上富余量。但像这次日本发生的地震规模大大超过预期,9.0级的规模超过早期福岛电站7.9级的抗震规模42倍(地震一级相差30倍)。
日本此次事故发生后,很多人都联想到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事实上,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运行人员违章操作再加上石墨沸水堆型本身的设计缺陷造成的。反应堆瞬发临界,导致功率剧增,处于完全失控状态。而日本的反应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控制棒”插入堆芯停止了链式裂变反应,只是还存在着较大的衰变热量。另外,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加装安全壳,所以当压力容器损毁时,核物质全部释放于外部环境,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而从此之后,所有的反应堆,包括日本的这座,都加装了安全壳,使再发生这种破坏性事故的概率降到了极小。
当需要对辐射进行防护的时候,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时间、距离和屏蔽。前两个显而易见,接受辐射的时间越短,离辐射的距离越远,接受的剂量就越少。当你在医院接受X光检查时,医生会要求你把一些铅袋放在身体的一些重要的部位,这就是应用了屏蔽的原则。安全壳厚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效地达到了屏蔽的作用。
这次日本事故中释放的辐射有多强呢?据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报告,12日探测到的最高放射性剂量为1015微希每小时。这是怎样的一个辐射剂量呢?如果你一年什么事情也不干在家干坐着,你接受了天然本底的2.4毫希的剂量,也就相当于你站在最高峰时核电站门口整整两个多小时。如果你真的不幸地在发生核事故的反应堆前呆了一个小时,好吧,如果你想你的寿命不至于受到影响,那么请你少做一次X光胸透检查,或者少抽几根香烟。
当然,在一号机组之后,二号机组的放射性要比一号机组高出许多,那么对于中国来讲,会有什么影响呢?做一个最坏的估计,以15日东京探测到的0.1至0.8微希(这样的剂量大致和天然本底辐射相当,不会对东京市民造成危害)计算,事故距东京的距离为200公里,距中国的距离保守以1000公里计算(韩国首都首尔距福岛的距离就有1000公里),我们接受的剂量为5万分之一毫希左右,占时间平均后的天然本底的5%左右。这个剂量相当于今天大气层薄了一些,多入射了5%的宇宙射线,或者相当于你在飞机上喝小一杯果汁时间内接受到的高空宇宙射线剂量。当然,考虑到风向和核素本身的衰变,结果还不会有如上保守估计的数值之多。
与日本福岛发生事故的70年代兴建的早期沸水堆核电站不同,中国目前规划中的反应堆类型以安全性更好的三代压水堆为主。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实行中的AP1000核电项目,引进了美国西屋公司“非能动”设计原则,即采用自然界固有存在的规律,例如物质的重力、惯性以及流体的自然对流、扩散、蒸发、冷凝等原理,而不需要采用泵、交流电源、应急柴油机等外界动力驱动即可以在像日本这次事故中丧失所有电能供给的情况下,保障反应堆安全冷却停堆。目前,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有很多专家学者潜心致力于研究更加安全、更加经济、更加高效的核能系统,以应付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第五篇:核辐射对人健康的影响
核辐射对人健康的影响
核辐射也称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可以说核辐射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身体里循环的水、呼吸的空气,作为燃料的煤,装修用的一些材料,医院的一些医疗器械,其实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这是自宇宙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会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所以辐射安全其实不是要讨论一件东西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偏高或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对于核辐射污染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核电厂、工厂、医院里特殊设备或材料的放射性,而很少想到生活中也可能有放射源。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给人体造成慢性损伤。
居室——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放射性物质,经衰变产生的放射性气体及其子体产物悬浮于室内空气中,经人体吸入即会照射人体肺组织。若长期受到照射,便易产生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此外,装修用的花岗岩及其他板石材料在通风不良时,也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饮用水——我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在流动过程中受到人工或天然的放射性污染。某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水源就存在此类风险。因此,消费者购买矿泉水时也应注意了解其水源的辐射环境是否安全。
燃煤——燃煤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分析表明,煤炭烟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尽管含量稀少,却会随空气及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经长期聚集,会造成机体的慢性损伤。因此使用燃煤时,应注意通风透气,警惕煤烟通吸入体内,不要用煤碳直接烘烤食物,尤其是茶叶、烟叶、肉类和饼干等。如果必须使用,也要注意屏蔽,不要让食物与煤烟直接接触。
金银首饰——经常佩戴首饰而患上的皮肤病——“首饰病”,有些可能是辐射造成的。一般来讲,除24K纯金首饰以外,其他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掺入少量钢、铬、镍等金属,有的首饰材质成分更加复杂,对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对需要常戴的首饰最好先进行放射性测定。
医疗放射性——医疗检查和诊断过程中,患者身体都要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性照射,例如,进行一次肺部x光透视,约接受(4—20)×0.0001Sv的剂量(1sv相当于每克物质吸收0.001J的能量),进行一次胃部透视,约接受0.015-0.03SV的剂量。若在短时间内接受的医疗放射太多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科研放射性——科研工作中广泛地应用放射性物质,除了原子能利用的研究单位外,金属冶炼、自动控制、生物工程、计量等研究部门、几乎都有涉及放射性方面的课题和试验。在这些研究工作中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
核武器——二战中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命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广岛市中心几乎被夷为平地,在距离爆心投影点2.8千米半径里,所有的建筑物完全被摧毁, 在爆心投影点4千米半径里,大部分的房屋被破坏,原子弹爆炸后约30分钟,约13平方千米范围内, 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广岛为日本第八大城市,有居民33万。原子弹造成死亡7.1万人,伤6.8万人。随后又有大量的人死于核子尘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怀孕的母亲亦因为放射而出现流产,部分初生婴儿畸形发育。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死于“小男孩”原子弹的人数已上升至20万。目前广岛市依然将相生桥(爆心投影点)附近的地区列为放射污染区。“胖子”是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的名称。长崎在爆心投影点2.5千米半径里, 所有的建筑物完全被摧毁,同广岛一样,在爆心投影点4千米半径里,大部分的房屋被破坏,原子弹爆炸后约120分钟,约6.7平方千米范围内,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广岛、长崎均下了带放射性的“黑雨”。长崎有居民20万,约4万人直接死于胖子的原爆,约6.4万人受伤。约7000平方米的建筑物被夷平,毁坏房屋19587所,破坏面积4.7平方千米。之后数以万人死于核子尘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31人死亡,当中更有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为了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当局立刻派人将135,000人撤离家园,其中约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普里皮亚特镇居民。在被辐射污染的地区里,有许多小孩的辐射剂量高达50戈雷(Gy)。这是因为他们在喝牛奶的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生产而被辐射污染的牛奶,当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许多研究发现白俄罗斯、乌克兰及俄罗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状腺癌比例快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