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三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第一篇:三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我市对各学校进行了数学教学质量检测。现分析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考试本班在籍19人,参加18人,总分是1485分,平均分是82.5分,及格率94.4%,优秀率66.7%,差生率5.6%,最高分99分,最低分51分。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以数学课标要求为标准,设计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六大题型,形式多样,内容全面,覆盖了三年级下册所有单元教学内容。比较科学地检测了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

1、突出基础内容。

本次期末试卷检测,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试卷题量适中,内容紧扣了本册教材的内容,是一份高水平的试卷。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口算、填空、选择、判断、计算、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角度,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是填空题。本题的知识面较广,囊括了本册的要点,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从答卷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处理问题。第2小题中,单位换算错误;第7小题要的是近似数,有些同学求的准确数,这是由于学生遇到问题不仔细读题,不会思考,导致失误。

2、第二大题是判断题,第4小题周长和面积相等学生判断的不好,只注意了数量,没有注意不同单位无法比较。

3、第三大题是选择题。第3小题是“0.3与0.6之间的小数有()个”,因为个别学生只考虑了一位小数,所以出现错误。

4、第四大题是计算,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比较高,主要是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但几位学生在脱式计算时没有观察符号,导致结果错误。

5、第五大题是动手操作。平时学生练习的比较多,所以做的比较好。

6、第六大题是解决问题。总的来说第4小题失分比较多,原因是对图形观察不认真,没有去掉一个长边。

四.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计算教学:加强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技能的训练

在计算教学中,每节课要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口算训练,做到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持之以恒,长期培养;同时,计算技能的形成少不了一定量的训练,要针对学生思维的易错点,精心设计,做到精讲多练,有份量,有针对性,有思考性,确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概念教学:加强概念的建构与实践运用

从本次试卷可以看出,学生对拼摆图形的周长、长度单位的选择等一些基本数学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失误较多,缘于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导致运用不灵活。因此,要从小学生特有认知规律出发,按照“丰富——形成——提炼概念——实践运用”的序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提高概念教学效果。

3.解决问题教学:加强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的教学

本次数学质量检测中发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的数学洞察能力差,生活问题数学化能力不强。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学会从多样化呈现方式中收集信息,特别要让学生学会从图例中解读信息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参与数学化过程。多让学生思考本题就是求怎样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列式解答后,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计算?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思得深刻,用得灵活。

4、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五、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做到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优差学生如何共进难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

第二篇: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制作:整张试卷七个大题,十九个小题,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师生们的面前。

将课文、古诗以及乐园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既有每一个单元的重点课文的测试,也有对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略读课文的检查。

字词句段篇的检测都是围绕三年级的教学要求进行出题。

其中第题的检测很好的将三年级的上下两册的共同内容进行了整合。

试卷中检测到的课文有《一条大鱼》、《第一朵杏花》、《发愤立志》、《小孩和大海》和《这个规矩不能有》等十篇课文。

有的侧重检查字音,有的侧重检查重点词句,循序渐进地既检查了课文中基础,也检查了平时的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语文学习技能。

教材中共有八个乐园,在整张试卷中,对其中的五个乐园的一二题进行了检查,可见夯实基础仍然是我们平时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中有八首古诗,在试卷中出现了七道与古诗相关的试题,不仅如此,出题人竟然还将古诗进行归类测试。

这是不是在指导我在以后的古诗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归类呢?这份试卷的出题人可谓是用心良苦。

首先是扫兴与兴高采烈中关于兴的读音检测,还有干脆和不干示弱中关于干与甘这一对同音字的字形的检查也是出题人煞费了苦心。

其次是课外阅读也是对课内阅读教学与学习的检测。

三年级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了解文章的构篇,习作的检测也是围绕教材,紧扣大纲。

无论是从字数上,还是针对内容都让孩子们感觉很轻松。

半面的纸张与平时的训练很吻合,而且内容的确定,学生也可以根据试卷的提示,知道要在习作中写玩具的样子和来历。

看来这份试卷真的只是在检查平时孩子们的学与老师的教学,而不是考。

二、学生答题情况:孩子们考试完后,他们面露喜色。

我也看了一眼三年级的语文期末测试卷,好像都是我平时教学中多次提到的内容均被纳入试卷中,惟有一道题目是我的疏忽。

心中竟然也没有多少担忧的。

上午的阅卷让我忐忑不安,下午看到试卷后,也确实吃惊不小。

第一大题测试字音字形字义。

治疗写成冶疗的不是一两个;贤能的贤下面明明是贝,小家伙非要写成见;规矩的规里面明明有见,他们非要写成贝。

我可是期待他们拿满分的,如今的正确率只有百分之九十六。

有两个学生竟然连骄傲的解释也选择错了,这可是做了好几遍的原题。

第二题测试的是词语。

除了第小题,其余的都是来自乐园。

第小题中的不干示弱不是来自第一篇课文吗?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反反复复听写难道也没有效果……,虽然百分之九十七的正确率不差,但是,这样的题目,孩子们考百分之百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题测试的词语和诗句的运用。

说是词语的运用,其实都是来自课文中的词语搭配,特别是看到有个学生写到(缓慢)地游着错了的时候,我差点立刻打电话批评他了,因为他把缓的右边写成了爱。

看到试卷后,最让我高兴的事古诗的测试难度不大,而且还都是学生们喜欢的关于月亮和花的古诗。

改试卷之前,我还在心里想着:这个版块正确率应该可以拿到满分吧!乖乖滴~~结果显示:有背诵混淆的,也有写错别字的。

痛心啦!抄也抄了,写也写了,背也背了,默也默了……第四题测试的是句子的运用。

三个句子的测试,我一点都不夸张说:三个句子我都练习过,而且是我练习的原句子。

竟然在这一版块有没有拿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我心痛不已。

题目中明明是槐花,在修改句子的时候,被学生抄写成槐乡;原句中是香气,他却把气抄写掉,分不见了;题目中有熏醉二字,他硬是抄成黑醉。

这个丢分,那个丢分,就这样丢了许多的命根。

第五题测试的是课内阅读的理解。

说实在的,这是在区教学研讨的活动中听过的一节优秀的公开课,我也效仿者进行了课堂教学活动。

结合乐园中的内容,我也扣住了含有可是这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体会练习说句子,写句子。

出现的错误也是让我惊讶,有的竟用但是造句,真是弄不清楚,和但是有什么关系。

失误还来自爸爸那坚定的话语,课文中的原句,要求一字不漏地背诵,也一字不漏地默写,结果出现在试卷上不是多字,就是少字……最让我痛心疾首的是对两个永远也忘不了的理解。

几乎全军覆没,很少有学生能够扣住遵守规定这样的关键词语来答题。

第六题测试的是课外阅读。

看了学生们的试卷,我是欲哭无泪啊。

正确率竟然只有百分之七十八。

我仔仔细细地将课外阅读的三个题目看了又看,除了该错外,其余的几道题目没有错的理由。

可是,有的同学就是不知道贫穷的反义词,有的同学不知道合拢的反义词,哎~剩余的题目答案几乎都在短文中,只是需要他们抄抄写写在题目中,特别是看到有的学生不会在文中找比喻句的时候,我的眼睛估计在冒火。

第七题测试的是习作。

说实在的,我个人认为,三年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只有那么高,我对他们的习作要求是首先把汉字写端正,尽力做到不写错别字。

是在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换一个意思来写。

拿到试卷,我从前往后翻,又从后往前翻,竟然也发现了近、进不分的,师帅不清的……平时在书写上让我着急的几个孩子在书写上依然是图快,让汉字变了形……

三、教师教学反思及建议:一份试卷不仅仅单方面测试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反映了老师平时的教学活动。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重视夯实基础,但是又不喜欢机械性的抄抄写写。

为了让学生们比较快乐学习语文,乐园一二三题从来都只是抄写一遍,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等,也只是要求学生们在预习的时候会读会认,只是每一天中午十分钟夕会都是报听写的时间。

或许是我的随意,让孩子们没有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起足够的重视,每一次的听写订正,如果我不去关注,就会有人不订正。

我安排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本课堂练习本。

只要是每一课或者是某一个乐园中出现了比较重要的句子,我就会引导学生们要么去仿写,要么抄写。

虽然我知道每一个孩子的能力不一样。

可是,我总是认为他们应该都会了,这样,导致有的时候,我检查一下他们的作业情况,有时候就忽略了,没有落实到人人过关,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我引起警示。

特别是对能力弱的学生,更要关注他们的知识落实情况。

关于文中句段的理解分析,以及对古诗的背诵与理解。

我一直都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这个规矩不能够》一文中,我引导学生们知道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并鼓励他们要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一条大鱼》中,爸爸那坚定的话语指的是什么?也是引导他们用文中的话语来回答。

但是,总是在要求他们,好像没有对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落实关注度不高。

或许这就是导致他们写不完整一句连贯的话,因为他们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

虽然在复习期间也有练习,但是相对于来说,我更多得是引导他们自己学会梳理。

例如:听写的词语中,你们将有特点的四字词语进行归类。

这样孩子们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整理。

词语整理,但是落实到记忆这件事情上,我总是同情他们学习很辛苦。

这样才导致了很多该掌握的词语句子古诗都出现了不该出现的掉字,错字的现象。

或许是我的不刻苦影响了学生,也或许是我的喜欢用脑不喜欢用手影响了学生。

在复习期间,我只是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单元与话题紧扣密切的课文进行复习整理,对于不是很重要的课文,我几乎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学生就更是不会去关注它们了。

例如:《处处皆学问》一文,大纲中还特意提到了文中的说明方法,我自以为是的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应该不需要掌握说明方法,于是断章取义地连《海底世界》一文中的说明方法也没有和学生们一起温故而知新。

大意失荆州呀!这一道题目导致了我们班人均少两分。

悲剧呀!难怪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会勤奋的真正含义。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检测对象和基本情况:

总人数:71人;考试人数:71人;优秀率:31人 43.6%;良好率:32人 45%;合格率:8人 11.38%;平均分:87.1

二、命题的依据和特点:

本次测试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的综合性考查。

本次测试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音、形、义,试题类型做到全、新、活,突出了对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的考查,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三、存在问题:

综观3个班的期中质量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

1、部分学生书写少美观,行款不够整齐,错别字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训练、指导尚不够深入,学生书写习惯还有待纠正。

2、学生对已经积累的语言、词汇不能灵活地运用。

3、对所学的近义词和词语搭配掌握得较不牢固;

4、阅读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工作:

1、抓实课堂35分钟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词义,在语境中灵活运用。

2、课后抓紧时间给学生复习巩固,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具体生动;更要进一步研究教会学生修改习作,尽量不写错别字和病句。

3、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词汇。

4、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做完后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第四篇:期末三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范文模版)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期末数学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但是学生做的并不是很好,优秀率仅为20%,及格率是81%。

二、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六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填一填。(共30分)出错率最高的是第1题关于可能性的判断,“小乌龟在陆地上玩耍。()如果今天是儿童节,那么明天会下雪。()”学生缺乏生活常识,导致错误。其次是第3题,“☆÷◇﹦5……6,◇最小是(),这时☆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余数<除数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知识,造成填写错误。再次是第7题单位换算题,“200米+800米﹦()千米,600毫米﹦()厘米”,学生不注意单位,填写200米+800米﹦(1000)千米的人较多,还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二题:判一判。(共5分)出错最多的是第1和2题:“把一张纸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和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主要是学生不细心读题,对概念模糊造成判断错误。

第三题:选一选(5分)。出错最多的是第5题,学生不认真读句子,对生活知识的缺乏导致选择错误。

第四题:画一画(共5分).该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作图不规范,忘写单位上。另外,少数学生不能按要求涂出这个长方形的1/2.第四题:算一算(共25分)

1、直接写得数:80%学生得满分,其他学生多是做错一道题,极个别错两道。

2、竖式计算50%的同学得满分。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数位没有对齐,计算结果有余数的,在横式上写答案时不写余数,计算完没有写结果,写结果时抄错数。

第七题:解决问题(共30分)第1、2题正确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是粗心。第3题,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没有看清,数字代错了,导致列式计算错误。其次,学生不能按要求进行估算。第4题,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计算错误。

三、改进措施: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落实到位堂堂清。

3、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4、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5、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

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期末数学质量分析

大兆街道中心学校

第五篇:三年级期末数学质量分析

2015-2016学 三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旧集小学 夏燕妮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能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等各方面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尤其侧重了学生行为习惯和各种能力的测查,如审题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等,是一份细致、难易适中、紧扣课标的好试题。

二、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试卷共有六道大题,第一题:填空。第二题:选择。第三题:判断。第四题:计算。第五题:列式计算。第六题:解决问题。

2.试卷的特点

①突出基础内容。

本次期末试卷检测,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试卷题量适中,内容紧扣了本册教材的内容,是一份高水平的试卷。

②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口算、填空、选择、判断、计算、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③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角度,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张试卷含盖了我们三年级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突出,难点也比较分明。解决实际问题。共6小题,出卷者精心安排,结合教材突出了基本点,但有一定的难点。总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这也是这张试卷在出卷时的一个重要的意图。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情况总体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可是仍有个别学生,对于反复强调的基本知识都掌握不好,估计跟学生上课时的学习习惯有关。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用竖式计算。

这部分内容兼顾到了三年级以来所学的所有运算。从整体来看,学生已经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出卷者的意图也就达到了。总的来说学生全对的还是大多数,只有个别学生有错。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加强竖式计算方法的指导,并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正确的计算。

填空。

这部分可以说是常规题目,它包括的内容是整张试卷中知识点最多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填空部分包括9小题,其中第6题的错误率比较高。

错因分析:本小题是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头猪大约重130()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一块手帕的面积约是4()一列火车长约()。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概念的本质,做到认真分析区分后再做答,处理分析问题上较为随意。当然,这也与我平时针对这方面的练习较少有关,也是我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解决问题做的还是可以的。这几种题型对于学生来讲并不算难,只要仔细分析,问题很容易解决的。而且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出现很多次。可是从本次考试来看,暴露出问题很大,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混淆,这是我所没想到的。还有个别学生对于简单的计算都掌握不好,导致结果错误白白失分,看来计算教学也得继续加强。

四、思考与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今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认真细心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检查等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口算,笔算,属于最基础性的题目,每天拿出5-6分钟的时间练口算。

3.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避免学的比较死。

4.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及时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数学。

5.应加强学校、家长、教师学生间的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到真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