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德育渗透计划
综合实践德育渗透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础方式,以学生个体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它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课程的学习,“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真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教师应努力挖掘其中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教学中渗透德育。
具体措施:
1、依托教材内容,激发爱国教育。
作为教师,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发掘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谢和使命感谢去发奋学习,积极进取。
2、依托课堂教学,培养道德素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能进一步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
3、实验前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分工,然后再开始动手实验,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不但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更主要的是学生学会了与人平等合作,坦诚的共处。学会了正确看待自己,也正确看待别人。
第二篇:综合实践课德育渗透教案
综合实践课德育渗透教案
鸡东四中
孙丽红
活动主题 :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发现生活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情况,了解都有那些行会使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我们应该去保护地球,热爱自己的家园。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2)考察本地区周围环境的现状,被污染情况.3)调查农民今年的收成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按自然村分成几组。
(一)保护地球
教师播放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谈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当今正为环境问题所困扰。为了让我们的地球免遭破坏,周边的环境更加美好,我们这次综合实践课的主题设为保护地球,爱护家园。本次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
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由于近年来工业化的崛起,人们大肆地乱砍乱伐,使得这颗美丽的球体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图片。
生:播放资料树木被砍伐后,沙漠化严重,沙漠吞噬了大量的耕地。
生:播放水土流失后,河水泛滥,淹没了农田和房舍。
生:播放沙尘暴肆虐的短片
生:播放酸雨危害树木,房舍的短片
生:播放虫灾的短片
生:介绍旱灾以及因为旱灾今年农民们的预计收成。
师:看了这些资料让我们痛心不已,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灾难的产生的呢?你的身边有这样破坏生态平衡的实例吗?
各个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因为人们的没有节制的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生:因为工厂没有处理带有污染的气体,造成了酸雨。像我们身边的汽车、摩托车排出来的尾气,都是具有污染的气体。
生:人们毫无节制地捕杀鸟类,破坏了食物链,也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会出现蝗灾,一些虫灾等。
生:近些年由于人们大量地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出现了温室效应,气候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骤寒骤冷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师: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生:不能,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容身。那么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只能靠自己。
(二)爱护家园。
师:要想让地球免遭破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保护周边的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师播放现今环境保护情况。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想怎样保护环境呢?各小组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每一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师巡视指导,也可以做他们的参谋。
交流、全班讨论。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师: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严重的污染,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家园。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请保护环境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的,我认为选材比较合理: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爱护家园。整节课学生通过调查分析、讨论、交流,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讨论中让学生“动”起来,从嘴、眼、手、脑都一起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的课改新思想。在交流与总结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就这次活动来说,还存在着主要的问题是:
1、如何调动、保持每一位学生持久的参与热情。
2、在最后的一个活动中,对于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时,过多地注重了方案的提出,而忽略了可执行性的评价。这是教学活动的美中不足。
第三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大场镇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从生活中选择活动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能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从事生活。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融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它是整体的、开放的。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
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人物评选”揭晓,评选出刘翔等10名人物和中国女排。在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串串感人的事迹,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以坚强不屈的精神挺起民族的脊梁;他们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开学初,四年级开展《走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各班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布置在中队之家,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走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或由各班老师讲述,或是年级学生集中在电教馆观看,让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孩子。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在孩子们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浪花,他们用稚嫩的笔写下发自内心的“声音”。故事感动了孩子,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
学科整合 承前启后
自去年学习了《春联》一课,学生对对联充满兴趣,加上春节联 欢晚会上的文化大餐——各省新春使者送春联,愈发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以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自然诞生。五(3)班以春晚的春联为学习内容,向全校展示了《赏汉语奇葩,游锦绣中华》综合实践活动,在对联中学生领略九州风采,了解中国各地的地域特色或风土人情,同时学生品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对联的无穷奥妙,学生学会将单联配成对并会挂联,初步尝试了写对联。通过这项活动,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联,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集部策划 班级个性
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时,集部老师共同出谋划策,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同时,每班根据班级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或细化、或调整、或补充。如上文中提及的以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五(3)班主要以赏春晚春联为主内容。五(1)、五(2)两班开展了《趣话对联》五(4)、五(5)两班开展了对联擂台赛„„这样,让集体和个人的智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下学期,我们继续努力。
第四篇:6下《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总结
六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
德育
尚 渗透兰小
总结 学
六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
德 育 渗 透 总 结
德育是始终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为了在今后飞《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结合本学期的工作做一简要总结。
● 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中使道德教育和生活与实践紧密联系。克服道德教育中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的倾向,防止了德教育中唯知识化的弊端。● 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的,它面对的是具有整体性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应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质。● 让学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问题解决”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要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强调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冲突,克服利用虚拟道德
教育情景进行道德教育的倾向。
● 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单一的学科知识系统的局限,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做事,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行为改善。
●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善于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在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德育体验,强调大道理和小细节结合、强调感悟和践行结合。
这只是本人在工作中的初步认识,为了更好的在这门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倍加努力,争取将德育工作更好的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五篇: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总结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从生活中选择活动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能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从事生活。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融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它是整体的、开放的。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
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人物评选”揭晓,评选出刘翔等10名人物和中国女排。在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串串感人的事迹,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以坚强不屈的精神挺起民族的脊梁;他们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开学初,四年级开展《走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各班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布置在中队之家,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走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或由各班老师讲述,或是年级学生集中在电教馆观看,让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孩子。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在孩子们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浪花,他们用稚嫩的笔写下发自内心的“声音”。故事感动了孩子,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
学科整合 承前启后
自去年学习了《春联》一课,学生对对联充满兴趣,加上春节联
欢晚会上的文化大餐——各省新春使者送春联,愈发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以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自然诞生。四(3)班以春晚的春联为学习内容,向全校展示了《赏汉语奇葩,游锦绣中华》综合实践活动,在对联中学生领略九州风采,了解中国各地的地域特色或风土人情,同时学生品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对联的无穷奥妙,学生学会将单联配成对并会挂联,初步尝试了写对联。通过这项活动,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联,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集部策划 班级个性
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时,集部老师共同出谋划策,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同时,每班根据班级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或细化、或调整、或补充。如上文中提及的以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四
(3)班主要以赏春晚春联为主内容。四(1)、四(2)两班开展了《趣话对联》四(4)、四(5)两班开展了对联擂台赛„„这样,让集体和个人的智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下学期,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