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优秀大学生人物采访

优秀大学生人物采访



第一篇:优秀大学生人物采访

“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访2013届会展校友胡昊

(传媒党员之家 新闻部 实践部)

由宋璐宏,江翀和杨敏贞为成员的小组是此次走访的小分队之一,他们走访的是2013届会展校友胡昊。因为这次采访的时间是周末,学长换下了平日的西装,穿上了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就像还是在学校里读书的学生一样,顿时拉近了同学们和学长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一开始他们担心的那种陌生感,而学长独有的讲话语调也让他们莫名的心安。在与学长像朋友一样闲聊的过程中,学长有条理的回答,丰富的见识,沉稳笃定的眼神让组员们感到了他的踏实干事和认真生活,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胡昊学长是会展的佼佼者,讲到他在会展收获的东西,他有着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叹的个人履历:德纳杯浙江省会展策划大赛一等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三届会展策划大赛一等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业三等奖学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科竞赛二等奖学金;牵头创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会展协会并担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会展协会会长一职,期间带领协会成员撰写“2012杭州大学生自行车文化节暨世界无车日宣传活动”及“杭州会展精英培育004计划”项目策划并执行等。他在杭州城市会展研究发展中心的实习期间,也参与了多项活动和策划,如2010年9月参加西湖国际博览会造势活动,负责现场管理;2010年10月参加第三届中国会展城市高峰论坛组委会工作,负责迎接嘉宾及代表和论坛内场管理;2010年10月30日参加“礼仪2010”全国大学生礼仪大赛浙江赛区复赛工作,负责现场管理工作;2011年7月—9月18日杭州城市会展研究中心实习等。

也正是丰富的实习经验让他从一次次的实战中获得提高,使得现在的他,没有应届生毕业找工作的焦虑,顺利成为杭州城市会展研究发展中心的一名职员。虽然工作很辛苦,工资并不高,但是他热爱会展,热爱生活,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这份工作他觉得很值得。同时学长也聊到了就业这个问题,他就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说就业压力的确大,现实也很残酷。不过我们学校对学生就业情况关注较多,相应的帮助也多,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找到了一家实习单位或者已经成为正式员工;有的回家乡,有的选择在大城市里打拼。刚开始时,大家的工资并没有很高,但是每个人都很珍惜拥有工作的机会,他也不例外。

其实胡昊学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踏实诚恳工作,热心开朗生活。会展专业的男生很稀有,而脚踏实地的男生更加稀有,胡昊学长算是其中一个。每一件交给他的事都努力做到最好,也不会计较付出多或少,在团队中总是默默干实事而从不张扬的一个人。在大三的时候牵头建立了会展协会,担任第一届会长,新协会的初建,其中的困难外人不知,但他还是坚持把它做好。工作上他孜孜不倦,认真负责,在会展中心做了3年的学生助理,老师们都很喜欢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而生活中的他还有着大男孩的爽朗笑容,更是烧得一手好菜。小组中的杨敏贞同学提到曾经在一个比赛结束后去他家庆祝,一桌的菜都是他准备的。他更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从不铺张浪费。胡昊学长很热心,杨敏贞作为他的学妹,有问题请教时他总是热心讲解,在负责会展的活动时也总是帮助别人。他就是这样一个暖人心的人。

他长得普通,家境普通,但他却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天空!虽然他刚毕业,刚参加工作,成为党员也没有几年,称不上是“老党员”,但是正是像他这样的年轻的党员们,用他们年轻的心去描绘一个年轻的党,一个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我们的党。让我们看到在新时代下,那面鲜红的党旗飘扬的年轻的中国梦!

第二篇:人物采访稿优秀

人物采访稿优秀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物采访稿优秀范文,欢迎阅读。

人物采访稿优秀范文1 w记者:cs

采访对象:wny

时间:20xx年x月x日

地点:博识楼

初见魏老师,满脸的微笑,一种莫名的亲切,忙碌的身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有为,很具亲和力,很有职责心的美女团老总。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节选自《水手》。

采访伊始,魏老师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感人而温馨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去年十月,已大四的人文学院学生杨文成,怀揣着为学院争荣誉的信念,特地从实习单位赶回来参加校运动会男子4*100米的田径项目。比赛如火如荼,异常激烈,但意外不幸发生,杨文成在与下一棒同学接力的时候,不留意滑落了接力棒,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跑道上。在场所有的同学都不禁心悸,悲伤的氛围弥撒在大家的身边。学生会的同学匆忙赶上前帮他清理伤口。危难之际,“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无需多言,魏老师带领啦啦队哼唱的一段《水手》足以把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到一齐。

紧之后的另一个项目中,简单清理伤口的杨文成重整旗鼓率领人文学院的运动员们展现了人文学院的特色开场仪式,运动员们分两排排成“小飞机”队型飞奔入场。

“其实那一刻我们会发现,输赢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大家那种危难之际的相互陪伴,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像家一样的温馨。”魏老师发自内心的宣言。

对于历届团学干部干事,魏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而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感谢的源泉正是来自这种家的温馨。“坚持你们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好保护身体。”魏老师给出了最贴心的寄语。

以文学专业为主的人文学院把特色团学工作建设得有声有色。

特色一,人文学院一向坚持与社团合作。挂号人文学院的社团有枫华诗社,国学社。每年三月份人文学院会协同枫华诗社举行一个原创诗歌大赛,每年的五月份会携国学社组织一个国学论活动,今年可能还会与云南省博物馆合作。

特色二,从前年开始每年举办一个摄影大赛。前年是以运动会为主题,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人文学院把原创诗歌大赛与摄影大赛结合起来以“昆院春景”为主题,活动宗旨能够概

括为“逐美”,具体包含三方面“审美,读美,发现美”。在颁奖时,学院评委们还特地加上一个“创造美”。

特色三,每年的九月份人文学院会联合《尔言》举办一个征文大赛。这个活动的主题对象是每年入校的的新生。曾以“且听风吟,我的大学”为主题,同学们参与用心性很高,并且获奖作品的质量也很高。魏老师表示,她准备将这些高质量的获奖作品广泛投稿,比如投向《昆明学院·锐青年》。

特色四,举办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活动。魏老师从事团学工作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茶艺等民俗文化,所以人文学院还会透过举办一些特色的有关民俗文化之类的活动来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民俗文化。魏老师说,去年举办了一个云南非物质文化展览,学院的学生穿上民族服饰演绎了众多民族特色舞蹈,让大家对这种非物质文化有了更形象的了解。今年计划开展一个民间竞技的比赛,比如踢毽子,打陀螺之类的,就是期望大家透过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学到更多有关民俗的知识。

特色五,“寻迹”活动。活动紧扣历史专业的特色,以丰富搞笑的方式,带动大家的学习用心性,更好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能够言传也。——《庄子》

很难想象,魏老师在自己的大学生涯里没有参与过任何类似的团学工作,但却在如今的大学团学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能干的团学干部。魏老师平易近人,谦和可爱,她会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她的经历,除了应对面的交流方式,还会用学生热衷的微博与大家进行互动。正如《庄子》所言,除了言传,魏老师更多的是身教,以身作则。魏老师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学生尽心尽责的态度,着实感染了我们,也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团学干部。幸福何也?幸福百味也。

有人说“世界上最年青的职业就是老师,因为总是和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在一齐,能让心灵永葆青春”。

我认为,老师是幸福的。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特意请魏老师定义了一下“幸福”,她道“幸福是百味,当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毋庸置疑,魏老师是幸福的,她的团队是幸福的,让我们祝愿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辉煌的业绩!

人物采访稿优秀范文2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应对一切。她不仅仅在感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持续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应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最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推荐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就这样,完美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用心的心态所感动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十分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超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就应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能够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谈到为什么选取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职责。”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期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取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取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取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状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持续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都要微笑着应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取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就应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第三篇:人物采访

风吹莲动芳香溢

身边总是有许多人许多事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她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辛酸,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微笑,他们的认真,无处不带给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人,也许她不漂亮;也许她并不可爱;也许她并不聪明,然而她的善良和坚强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希望通过采访刘国莲同学,让更多大学生体会

采访对象:刘国莲

采访时间:周四下午

采访地点:教室

采访方式:面对面访谈、电话交流、走访

节目环节设置: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主持人发表节目开场白——对主人公的介绍,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面对面访谈——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采访同学(对主人公的评价)——再次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回到现场(面对面访谈)——最后的提问——感谢主人公接受采访,主持人表希望

第一环节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大屏幕播放视频 第二环节主持人站在讲台中间说开场白(道具:2张椅子、1张桌子、2瓶矿泉水)主持人:

第三环节主持人对主人公的简单介绍、并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双方说话的时候着的,面对观众)

主持人:她,来自湛江的小姑娘,09年来到了我们的河职院,就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已是一位大二的师姐了,在她的生活成长里有着许多经历。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刘国莲出场,跟大家一同分享她的故事。(主人公进场后,主持人与国连握手,表示欢迎)刘国连:很开心今天能······(发表心情)

第四环节面对面访谈(主持人引导主人公就坐,并且并排坐下)时长;3分钟方式;一问一答式

主持人:国连在学校给身边同学的感觉好像一直都是挺忙碌的,那你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忙,还是忙其他的?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你加入里面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刘:······

主持人:那待遇方面如何?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的工作,会辛苦么?一星期工作多少个小时?

刘:······

主持人:你在里面收获了什么?

刘:······

第五环节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大屏幕播放,大家一同观看主持人:下面我们通过VCR来了解国连的生活状况和工作场景。

第六环节采访身边的同学(他们对国连的了解,主持人坐着原位,采访台下的同学——时长2分钟)

主持人:**同学你好,你喜欢国连吗?觉得国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同学:······

主持人她在班上的学习表现怎么样?成绩如何?

**同学:······

主持人:你认为她身上有没有特别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

**同学:······

第七环节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

主持人:单单靠班上同学采访,我觉得不足以让大家了解更真实的国连,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国连在工作及生活上,大家对他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VCR内容:外景记者采访

1、采访对象一:工作伙伴(图书馆)

记者:你们平时在图书馆的工作大都是做些什么的呢?

同事:······

记者:跟国连一起工作,感觉她在工作方面表现如何?

同事:······

2、采访对象二:舍友(在宿舍)

记者:大家都知道国连是个朴素大方的姑娘,然后她在生活上也挺节俭节约,作为舍友,你应该比较了解,能不能透露一下你知道的呢?

舍友:······

记者:大家在一起那么久了,国连她有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印象深刻的?

舍友:······

记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缺点,那你知道国连通常会犯什么小毛病吗?能不能爆个料? 舍友······

最后舍友和工作伙伴:对国连的祝福

主持人:好,我们大家也一同为国连祝福,掌声。

第八环节回到访谈现场:(面对面访谈、一问一答式,时长;3分钟)

主持人:每次大家见到你,你脸上永远都是挂满微笑的,那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故事跟大家分享的,感动亦或是悲伤的?

刘:·····

主持人:当初是因为什么而感动或者悲伤呢?

刘:……….主持人:从大家的采访和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国连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学生,那一学期来,家里大概汇给你多少生活费?

刘:······

主持人:在校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你平时有做其他的兼职吗? 刘:······

主持人:假设你明天给中了五百万现金大奖,你会将这些钱花在什么地方呢?

刘:······

主持人:那在成长历程中,你觉得谁对你的影响是最多的,有特别的崇拜对象吗? 刘:······

第九环节最后的提问(时长;3分钟)

主持人: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你觉得在大学这2年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刘:······

主持人:作为大学生,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之上,你觉得自己跟别人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哪里?

刘:······

主持人: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是如何去理解的?

刘······

主持人: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有怎样的打算?

刘:······

最后主持人:希望你的梦想会实现,并且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你所希望的工作。很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国连,感谢国连。希望她在以后的路上,越走越平坦。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第四篇:人物采访稿

今生我无悔,此行我无怨

——对海宁中学化学老师周学工的专访

初次和周学工老师见面是在2012年10月18日我们班级开展的校外团日活动:“走进海宁中学——采访党员老师”。作为宣传委员的我代表班级来到周学工老师的办公室采访周老师。周老师很热情,一见面就请我入座,并且很客气地端来一杯茶给我喝。周老师面带微笑,非常亲切。他戴着一副典型的教师眼镜,衣着朴素简洁,给人一个忙碌、年轻有为,具有亲和力,富有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周老师的办公室很简单并且整齐,一张书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化学教参资料以及关于时事政治的书籍和报刊。

周老师在大学时代,一直品学兼优,不仅仅是班级的团支书,也是系里的团干部,还是学生会主席。周老师说,为了起到一个带头表率作用,所以早早地加入了共产党,时刻做好敢为人先的带头作用,包括发生任何事情,作为党员的他要先站出来承担责任。从那次见面起,我就非常敬佩周学工老师。

不久,我又特地找机会和周老师交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周老师。周学工老师被评为“感动潮乡十佳老师”之一,其颁奖词是:舍小家更是为了大家,在妻子怀孕时,毅然赴西藏支教,选择了困难和挑战。雪域高原的磨练,提高了自己,也帮助了藏族学生和老师。你的爱心加勤奋,为西藏和江南架起一座爱的天桥。2006年6月,得知市里要选派一名化学老师参加浙江省第三批援藏教师队伍,前往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支教的消息后,周学工老师没多考虑,毅然报了名。周老师告诉我,支教只是他大学时的一个梦想,一开始有人对他说,用自己的身体去冒险是一件非常傻的事情。因为去西藏支教是非常艰苦的,最大的困难是身体适应不了高原气候。当时,周老师的妻子刘永梅一开始是不同意他去西藏支教的。一是自己怀孕了,需要照顾,不想和丈夫分开;二是担心西藏气候恶劣,他的身体会不适应。但刘永梅最终还是拗不过丈夫的援藏决心。

对于周老师来说,这短暂的一年支教路是一段宝贵的回忆,是这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后来,为了纪念这段美好的回忆,周老师和妻子把女儿取名为之熙,就是支援西藏的谐音。

艰苦的支教工作和恶劣的气候环境并没有吓倒他,他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可爱、淳朴的藏族学生,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我将永远记在心里。今生我不悔,此行我无怨。”

第五篇:人物采访稿

微笑“医”路

心灵羁绊

---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面对一切。她不仅在爱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保持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面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终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建议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这样,美好的爱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积极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非常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择!”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责任。”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

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希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择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择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择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情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保持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择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应该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