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李淑梅 给孩子一缕鼓励的阳光——教育叙事

李淑梅 给孩子一缕鼓励的阳光——教育叙事



第一篇:李淑梅 给孩子一缕鼓励的阳光——教育叙事

给孩子一缕鼓励的阳光

大连金州新区金石滩小学

李淑梅

今年,我接手一年级语、数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开学的时候,有位家长送来了一位小姑娘,孩子文文静静的,年龄是班级最小的一个,只见她站在班级门口,任凭我和他父亲怎样劝说,她说什么也不肯进去,她父亲说:“这孩子胆子小,不爱说话。明天我让她妈妈来送。”就这样,开学第一天,她没有踏进教室半步就走了。第二天早上,我刚下班车,她妈妈领着她,走到我面前,说:“李老师,您费心了。”我马上不失热情的牵起她的小手,说:“呀,逗逗来了,老师很喜欢你,同学也都想认识你呢,跟老师走吧。”她静静地看着我,这回并没有表现出怯懦、躲闪的意思。我随机又说:“逗逗这样爱上学,走,老师要给逗逗一朵小红花。”她就这样成了我的一名学生。

上课提问时,她也从不举手回答问题。非常简单的问题,指名让她说,她还能够站起来回答,稍微难一点的题,连站都不肯站起来。但是我从不批评她,她已经很胆小了,能够鼓足勇气踏进这个教室,已经很进步了,也许正因为这样,时间久了,她认为我是可以信任的吧,有一次下课的时候,她居然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也想出去玩。”哦,是个好机会,我指着黑板上的音节说:“你把这个音节拼出来,我就让你出去玩。”她马上说出来了,看来,她不是不会,而是胆子太小了。之后我发现,她做在本子上的题是对的。观察之后,我下决心改变她——因为,我发现,她不是不会说,也不是不会做,而是在她害怕,她心里有着尚未解开的结。

我利用课余时间找逗逗谈话,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并有意识地为她提供机会。一次语文课,我出示了一个要新学的三拼音节,在我的再三眼神鼓励和动作暗示之后,她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声音又轻又低:“g-u-a,gua” 我欣喜过望,同学们也楞了。她终于可以主动举手发言了,机会不容错过,我在班上表扬她说:“你看人家逗逗多能干啊,老师还没教呢,她都会读,还能主动举手发言,比原先进步多了,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她笑了,笑得天真而又舒心。从那以后,她举手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

有了第一次,不愁第二次,查逗逗--这个胆子太小的孩子,奇迹般的发生了变化,变得积极了,主动了,可爱极了。我想,不要小瞧一句鼓励的话语,它有时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改变孩子的一切。

班级还有一个孩子——昊,上课的时候,他不时的拿起水瓶子喝水,时不时的把脚拿到凳子上,还有一次上课的时候,他把上衣全脱了。下课了,我问他为什么脱衣服,他说:“老师,我热。”哦,热,居然能够上课的时候光着上身。自习的时候,我让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帮助这个拼读掌握不够好的昊,我清楚地看到,昊居然闭上眼睛,躺在了桌子上,装着睡着了,这个上课捣乱,学习又跟不上的孩子,难道是个智力有问题的孩子?我摸不清底细了,我很疑惑。但是,还是不要一下子就给孩子下定论吧。我不批评他,仍旧耐心得做些善意的提醒。我发现,他很亲近我。有一次下课的时候,不少孩子围在我身边和我聊天。他居然一手搂着我,一手摸着我的肚子,仿佛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我拉起他的手,问他:“你喜欢我吗?”他点点头,我说:“我也很喜欢你,你既然喜欢我,那你能听我的话吗?”他又点点头。我笑了,“那就从下节课上课开始吧,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坐姿端正,认真听我讲课,我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上课的铃声响了,他乐颠颠的跑回去了,我格外注意他,我发现,他确实比平日努力,坐得也比以前端正了,我不失时机得表扬了他,说来也怪,从那以后,昊在我的事前约定,然后不断鼓励下,像变了个人似的,坐姿端正了,回答问题积极,学习上也懂得上进了。看着学生的变化,我想: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他脱胎换骨呢?这就是相信,这就是鼓励。

由此可见,学生的变化源于鼓励,教学中不能缺少鼓励。人的思维能力若面团,鼓励犹如酵母。离开了鼓励的思维如死水一潭,思维中加入鼓励成分,就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学生的能力存在个别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采取不同的鼓励方法。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所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虽然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不管个性如何复杂,鼓励对学生的成长,终究起着巨大的作用。

第二篇:教育故事二----鼓励是一缕阳光

鼓励是一缕阳光

东胜区正东学校四一班班主任 丁华华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 寒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吹啊吹,可是风越大,天气越冷,行人就把衣裳裹得越紧;轮到太阳,它不慌不忙地播撒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了外衣……教育何尝不是这样,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只有重视情感交流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故事要从一个小男孩的身上说起,他叫辛昊阳,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善言表,更不爱出头露面,漠视学校里的一切活动。课堂上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唯一的表现方式就是哭!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上进行跳绳测试,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只跳了两个,回来就开始哭,直到放学回家还是哭,父母其原因,他也不说。还有一次,和同桌闹了别扭,同桌在他书上乱画了几笔,他又开始哭,放学妈妈把他接上后,他一直哭到家,甚至连晚饭都不吃坐在一边一个劲的苦,妈妈面对如此情况没有办法,等爸爸下班回来,起初问他,他还是只哭不说,直到爸爸对他动了武力,他才开口说了原因。在他妈妈和我交流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第二天下课后,我找辛昊阳谈话,尽量用亲切的语气跟他交流,想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辛昊阳一句话都不说,一双惊恐的眼睛,时时怯懦地躲闪着,偶尔点点头。于是,我又跟家长联系,了解他在家的表现,得知他只与特别熟悉的同龄小朋友有说有笑,与其他人,特别是大人也从不开口。我觉得作为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应该试着去改变他,因为我发现,他不是不会说,也不是不会做,而是他胆怯,他不自信。我抓住他只跟同龄人交流的特点,交待班上其他同学:课间做游戏时把辛昊阳也叫上,多与他聊天,让他与同学们打成一片,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孩子们很有爱心,照我的话做了。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辛昊阳刚开始很腼腆,不愿跟大家玩。同学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让他参与活动,渐渐地他与同学相处融洽了。为鼓励他大胆回答问题,树立他的学习自信心,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为他提供机会,先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使他慢慢找到自信心,慢慢的,再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回答难一些的问题,在这其中,一定不能吝啬老师的称赞、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开始和同学们说话了,和家长交流了,更和我们老师谈心了!今天的辛昊阳同学,再也不是那个只知道哭鼻子的孩子了,今天的他绅士风度中还不乏幽默感。这是那天足球赛后,他把苏文智同学的眼睛一戴,脖子一缩,嘴巴一嘟,走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像不像韩红?在场的同学和我看了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于是我拿起相机拍下了这难忘的一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所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虽然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不管个性如何复杂,鼓励对孩子的成长,终究起着巨大的作用。

第三篇:给学生一缕阳光

给 学 生 一 缕 阳 光

经济管理部赵力

【个案】

一个星期四下午的体育活动课,我班学生魏某反映,上周星期二的下午快上课时,他抱着一个篮球从操场往班里跑,这时,我班学生王某在走廊拦住了他,说球是他的。由于魏某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对情况不了解,听说后就把球给了王某。但现在球已经被弄破了。经他打听才知道,这只篮球是同班同学刘某向另一个班张某借的。因为球已经坏了,所以张某把矛头对准了刘某,把刘某的篮球拿走了。刘某气不过,开始向魏某索要星期二给他的篮球。魏某了解情况后,也很是委屈。于是向我反映,希望班主任能帮助他把这件事解决。

我在了解事件的前后经过后,于是我就把王某找了出来并来到办公室。王某来到办公室后,我就向他寻问事件的情况。谁知,王某态度相当蛮横,说话的口气显示一股火药味,根本不承认有过这样的事的发生,并且不停地斜看魏某,似乎要记住这个人,随时要报复他。

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个案分析】

1、王某为什么态度这样的不端正?说话的语气为什么这样的强硬?他为什么不承认错误?是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抑或是魏某所说的的确有问题?„„总总猜测,个个疑惑让人不解与困惑。

2、“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应具备的观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我们要站在较高的高度,从从的心理出发,相信他们,因为这个年龄正处于一种反抗或要求独立的朦胧期。时刻 1

提醒自己“学生是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过错或暂时的抵触情绪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学生可以给机会改正的;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要用真诚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让彼此情感上融洽起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调动了主观因素,学生是可以和任何人沟通的。

3、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象王某这样子的学生,他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别人对他的尊重和关怀是最重要的:理解、体谅和支持是我应该给予他的和唯一能给的。同时我相信:他现在的状态可能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或关心造成的。

4.任何转化的过程必须,教育得法,不断跟踪,以期从根本上的转化。

【究其根源】

王某曾在上学期的某节课上,与任课教师发生过冲突。当时因为他态度十分恶劣,受到学校德育处处分。并且他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其行为也表现出相当的简单,有时是粗暴。

【解决方法的探究】

以暴制暴,不先以理说服是解决的前提。

王某的状态,如果简单地用讲道理的方式与他进行沟通,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他的语气与语调让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难以接受。更让人担心的是,脾气倔强的王某会不会真的对魏某进行报复?种种迹象要求我必须当机立断,针对王某的不正常行为进行十分严厉的批评。以一种凛然的正气压倒王某身上的邪气。

以理服人,关心与正义结合是关键。

在前提到位的条件下,我十分理智地认识到,问题的最终解决绝不是对学生大声的批评或呵斥就能完成的。学生,尤其对那些心灵

上曾受过创伤的学生,他们表现出的是表面的强硬,但内心和正常人是完全一样,甚至更需要别人真情的呵护与关怀。这应是心与心的交流。此时,应明确并且肯定地告诉他,真正的事实不会因为你承认或不承认就可了事,因为证人(且是随时叫的)的证词如果完全一样,那么,就是再不承认也得承认。同时,应让王某明白,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隐瞒事实真相的人,除了要完全负责任外,其行为也必然会遭人不齿,因为那样的人是一个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人,而一个不敢对自己行为承担后果的人,历来遭到人们轻视。

查明事实,让事实来说话是核心。

迅速调查有关当事人,让见过或玩过篮球的学生来办公室说明每个细节的来龙去脉。这样的结果,可以彻底消除王某的侥幸心理,为解决问题铺平道路。

仁爱为本,给学生一缕阳光。

随着整个形势的不断深入,我不断地用一种慈善的眼光来关注王某,这种眼神中,要让王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关心与鼓励,让久违的一缕阳光洒向他隐匿多时的朴实的心田。给他以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要相信,以人为本,尊重关爱他人的结果,必然会结出累累的让人意料不到的果实。

【案例的结果】

王某的态度终于开始转变,他答应对此事完全负责,要求买一个新篮球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但,作为教师,这样的结果是不能贸然高兴的。请思考:篮球的损坏的责任是否都是王某一人的过失呢?魏某把球交给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学生,且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就没有责任吗?再说刘某,篮球丢了几天,而自己却也像一个没

事人一样,直到张某发现球在别人手里且已损坏才去追查,又说明了什么呢?概言之,他们都缺乏一颗责任心!如果他们不能从中得到应该得到的教育和教训,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这件事也仅仅仍是浮在表面的解决。因此,他们二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最终结果是,王某负主要责任,刘某和魏某负次要责任。

这件事对王某的教育的深远影响,远远超过了他负的责任所带来的经济处罚。

【案例的启示】

本教育案例中,王某受到了一次可能让他终生也不会忘记的教育。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沉思。它再次让人想起“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只是想说的是,教会学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把它看成只是文化课上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和技能,更应把它看成思想的转变与良好的品德的形成!仔细想想,在教书与育人中,育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要和最终完成的使命。愿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多给学生带去阳光与微笑,春风化雨,滋润每一个学生心田,让他们的身心品行与知识共成长!

第四篇:教育叙事 请多鼓励孩子

教育叙事

请多鼓励孩子

作者:孙应芳

利辛县直幼儿园

请多鼓励孩子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自信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给孩子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之中。

一位种地的母亲说: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啥长啥,那么,幼儿教师就是这片地上的育花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把教室环境打扮的整洁美丽,更重要的是去装扮幼儿美好的心灵,一个充满鼓励的环境,一个宽容个性的环境,就是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春天。在中班的一次美术课上,为了激励孩子,我把孩子们画得好的画儿贴在“好孩子”园地里,当时我正贴画听到几个小朋友在叽叽喳喳的说:“嘻嘻!她画的是什么呀,也想贴墙上去。”“唉呀!难看死了,怎么能贴墙上呢?”我回过头看见“小雨”正拿着画挤在角落里,她手里的画确实不怎么样,只涂了几个小黑点。我知道小雨智力一直不太好,平时胆子比较小,上课从不举手,这次她能画上几个小圆点并勇敢的站在孩子们中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能让她在小朋友鄙视的目光中丧失她那仅有的那点自尊自信吗?不,不能,我连忙走向她,这时小雨紧紧地抱着自己的画,眼里噙满了泪水。我俯下身轻轻擦去她 脸上的泪水,柔声说“小雨,你虽然没有其他小朋友画得好,但比你上次画得好多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会画得更好,来,老师帮你贴上去。”小雨看到自己的画贴上了墙,不好意思的笑了。从此我更多地关注着小雨,给她以更多的鼓励,小雨现在不但画画进步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老师耐心的帮助,巧妙的引导,鼓励的话语会带给孩子们神奇的效应,小的方面来说,也许你的一声鼓励会使孩子一天都兴奋不已,大的方面来说,也许你一句鼓励的话语会使一个小朋友终身受益,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

鼓励孩子的方式有许多,它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教育活动中。来园接待孩子时我常常用搂一搂、抱一抱孩子给他们一亲切感,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常常给她以拥抱,这种亲切的举动常常胜过千言万语。班里有个小男孩,父母离异,从来不与别的孩子相处,也不多说话,有一天我把他抱在怀里轻声地与他交流,开始说什么他也不吭声,后来他才勉强说了句“我妈妈不要我了,因为我笨。”从他那凄凉的话语中我觉出这个孩子多么需要温暖,需要鼓励啊!我紧紧地把他搂在了怀里。从此以后,我每天故意找他,没事就拉一拉他的手,抱一抱他,一段时间后,这个孩子好像改变了模样,变得愉快而友好。从此以后我对拥抱的魔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在想,这样的鼓励就像春天里的细雨,无声地滋润着幼苗,直到它们长出了新叶开出了小花。老师们,家长们,拥抱孩子 吧,用这种无声的鼓励去感化孩子那稚嫩的心田,让每一朵花儿都开得最美!

反思:

做为一名普通平凡的幼儿教师,我们能给予孩子什么呢?我们只能把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声鼓励的话语,播洒进孩子的心田。本文记录了我工作中的两件平凡的小事,阐述了“语言的鼓励”和“拥抱的鼓励”给孩子们带来的神奇效应,从而呼吁老师、家长们不要吝啬自己鼓励的语言,特别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哪怕你看见的效应只是一点点芽苞苞,但在你的关注下它会长成万紫千红的春天。

第五篇:一缕阳光给这个女孩带来了鼓励

一缕阳光给这个女孩带来了鼓励

在一条人来人往的街上,有一间理发店。理发店里有两个理发师和一个学徒。

两个理发师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而小学徒呢,理发师都不教她理发,只是有时叫她帮客人洗洗头,拿毛巾。除了这些,小学徒什么也不会做。终于有一天,两个理发师再也忍不住了,就说:“老板,我们要加薪!”老板大声说:“哎,店里头这几天生意不怎么好,哪来的钱来给你们加薪呀。啊!”两个理发师异口同声的说:“那我们不干了!”脱下围巾,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这以后,老板娘除了亲自上阵还加速培训学徒,教她理发。但也不知什么时候,那些老顾客再也不来店里理发了。老板娘脸如黑锅,对小学徒处处不满意。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

一天,小学徒趁老板娘没注意,偷偷的溜出去了。忽然,一缕阳光迎面而来,直射到小学徒的脸上。小学徒伸出双手,把阳光“捉住”了。她昂起头,望着那灿烂的让光。似乎望见了她的爸爸妈妈在天上为她默默地祈祷;似乎望见了外公外婆对她微笑;似乎望见了„„不知哪来的勇气,小学徒心里想道:只要我认真的工作,终有一天也可以出人头地,辉煌再起!她谢谢刚才那缕阳光,因为就是那缕阳光,给她带来了勇气,给她带来了鼓励。

小学徒回到店里。不久,店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指名要让小学徒给他理发。小学徒呆宠若惊。她想起了那一缕让光,心中便鼓起了勇气,给客人理发。这是她第一次给客人理发,心中难免有一些紧张。老板娘也在旁边提示„„理完发了,客人往镜子上一照,漂亮极了!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小学徒真棒!小学徒很开心,没想到第一次给客人理发就受到表扬。

从这以后,理发店不再是冷冷清清的了,又恢复了以前的那种红红火火。小学徒也不再犹柔寡断,现在的她是一个信心十足的她,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她。是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们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一个人去操控,不需要任何一个人去限制。一缕让光也可以给这个女孩带来了鼓励。

四年级:朱碧霞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