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教育名家班主任论坛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感悟
xxxx小学 xxx 此次在平顶山市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震动,可以说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收获丰厚。这次学习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全国优秀班主任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重新定位了班主任的职责,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次学习是一次里程碑,与会的六位专家用诙谐幽默,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各自做班主任的经验与感悟,可以说他们的思想非常切合我们基层班主任的实际,因此我非常注意记录他们的思想,参加了两天的会议,我用圆珠笔做记录。为了听课,我早早来到会场,抢好位置,短短的两天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不停地对照专家,反思自己,我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那就是向大家看齐,向专家看齐!
根据专家们的讲课,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八项素质。
一、班主任要有幽默感
丁榕老师的报告充满了幽默感,她平时与学生相处时一定很会运用幽默,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能学会运用幽默解决问题,轻轻一句幽默的话语就能让我的工作化险为夷,我们班主任也能够将管理融入人情,融入真诚,做到春风吹人,句句暖人心,处处播撒智慧。林肯说:“幽默是一种润肤膏,它使我避免了许多摩擦和痛苦。”
二、班主任要有爱生智慧 班主任的爱生智慧应该体现在爱学生,爱教育上,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爱能生智,有爱生慧。
三、班主任要善于反思自己
王文英老师的班主任在管理中要辩证地看自己的学生,换一个角度就会多一份快乐,怎么样才能做到辩证地看待学生,其实也很简单,只有做到善于反思自己的人,才能做到辩证看待自己的工作。理由很简单,反思过去,是为了今天的工作,反思今天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反思让我们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埋怨。其实我们的工作也很美丽。我们痛并快乐着!
四、班主任要懂点心理学
郑丹娜老师讲的班主任要积极看待自己,阳光地看待工作,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班主任懂心理学,可以让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起来,化解了内心的灰色情绪,就能减少很多生活中的摩擦。第二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教育学生,懂学生心理的老师能够笼住学生,能够让学生围在自己身边,于是师生之间的好关系等于很多的教育。
五、班主任要注重工作中的细节
丁老师今年已经68岁了,在漫长的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用创造了许多教育奇迹,最让我们感动也是丁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注意到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满含情感的教育细节能够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心灵按摩师,让我们看到学生心花怒放地美好景象。丁老师作完报告,掌声雷动,无数老师用到台上同丁老师合影,无数老师簇拥着丁老师,我向丁老师说明了用意,这位古稀老人,回头冲我笑笑说:“请等我一会儿!”这就是一个暖人心窝的细节,丁老师用细心对待陌生人,对待学生她一定会在细节上创造奇迹,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一些细节,让我们工作完美起来。
六、班主任要学会创新
桂贤娣老师在报告中讲的是爱与责任其实,听完我觉得他在告诉我们要在工作中走创新之路,当今的学生不好管,老方法已经过时了,班主任需要探索工作的新思路,工作要提前要切入学生的要害,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只要我们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轻松对待我们的工作,工作轻松了,我们的心态就会阳光,所谓的阳光心态每一天,幸福开心一辈子,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要做研究型的班主任,走创新之路。
七、班主任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王老师做了35年的教育工作,她说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成功来源于自己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她说孩子在小学要看兴趣,在初中要看心理,到高中要看成人化教育,每个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不一样,一些特殊时期,要尤其注意提前预防,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不然我们不懂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按自己的意愿行事,鲁莽地管理学生,学生反感,效果也不会好。她说教育的关键是预防与引导,预防的好问题少,引导的好,效果好!“教在学校育在家庭”家校形成合力效果才能好。
八、班主任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张国宏是《德育报》的总编。他用班主任工作其实也很诗意,来诠释我们的工作,非常到位,讲得也很中肯。班主任工作的诗意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上,我们从容、平和、耐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八小时之内工作,八小时之外求发展,求学习,勤读书,享受教育,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善于做案例研究,善于记录班主任工作中的小事,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爱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道路体现在我们平时的研究与学习中,只要我们坚持用研究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去工作,我们的工作真的能够做出诗意。
总之,这次报告会就像一颗火种,引爆了我们内心的心灵能量,让我们充满信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力争向大家,向教育名家看齐。
第二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康晓君
2014年3月日
17赴郑州学习心得
3月14日至3月16日,我有幸与我校10名领导及教师随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领导赴郑州大学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3期“新课标”暨当代名家教学艺培训会,这次教育名家论坛,分别由徐长青领导的天津团队、黄爱华领导的江苏团队、柏继明领导的北京团队、这三种团队分别带来了他们的“简约教学”,“大问题教学”、“游戏教学”模式及教学思想。
3天的学习短暂而紧张,我却从中收获了很多。名师教学可谓“清新而深遂,灵动而扎实。”他们从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组织教学,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整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所上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彰显了名师风范,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停的赞叹声,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以徐长青老师的课堂为例,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感。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水到渠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在徐长青老师所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上,我欣赏到了徐老师高超的导入艺术,他在课前以“魔术”吸引学生兴趣,所谓的魔术,就是就地取材的“撕纸”,这个让学生好奇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二、唤起已有的经验—“顺水推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能否撕出2010片、2011片、2012片?学生初次接触会对这样的问题觉得无从下手老师讲解这样的问题也会觉得头疼,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可是学生总是不能理解。徐老师讲的这节课让我也获益良多,徐老师善于让学生运用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反应很快就知道学生的就近发展还在哪,然后利用就近发展还拓展新知识,也就是他讲的“回头看”,“知难而退”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提炼,使学生零散的感性认识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而这种学习体验过程在我看来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更珍贵,它会影响学生对其他事物的思考,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生活积累财富。
三、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权利—“海纳百川”,在我们平时上课中,我们总是有意成无意的在向学生透露我们心中正确的答案,使学生总是按着老师设想的去做,没有自己的看法,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答案的对错,他总是在鼓励同学们,即使答案不同,只是告诉同学们那是因为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索的快乐、学习的自信。而我们大多数老师习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学生的行为,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这就造了教育的偏差和对学生的误导,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接受多元共存,真正做到“海纳百川”。
除了徐长青老师,我还听了其它12节高质量的观摩课,每个老师给人的感觉都是浑身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洋溢着灿烂与热情,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及课堂的生成,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爱,循循善诱,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短短的3天,我收获了很多,我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教学课,让学生在教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康晓君 2014年3月17日
第三篇:全国教育名家班主任论坛--之感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感悟
此次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震动,可以说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这次学习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全国优秀班主任的差距,与会的专家用诙谐幽默,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各自做班主任的经验与感悟,短短的半天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不停地对照专家,反思自己,我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那就是向大家看齐,向专家看齐!
根据专家的讲课,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班主任要有爱生智慧
班主任的爱生智慧应该体现在爱学生,爱教育上,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爱能生智,有爱生慧。
二、班主任要善于反思自己
王文英老师的班主任在管理中要辩证地看自己的学生,换一个角度就会多一份快乐,怎么样才能做到辩证地看待学生,其实也很简单,只有做到善于反思自己的人,才能做到辩证看待自己的工作。理由很简单,反思过去,是为了今天的工作,反思今天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反思让我们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埋怨。其实我们的工作也很美丽。我们痛并快乐着!
三、班主任要懂点心理学
郑丹娜老师讲的班主任要积极看待自己,阳光地看待工作,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班主任懂心理学,可以让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起来,化解了内心的灰色情绪,就能减少很多生活中的摩擦。第二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教育学生,懂学生心理的老师能够笼住学生,能够让学生围在自己身边,于是师生之间的好关系等于很多的教育。
四、班主任要注重工作中的细节
丁老师今年已经68岁了,在漫长的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用创造了许多教育奇迹,最让我们感动也是丁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注意到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满含情感的教育细节能够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心灵按摩师,让我们看到学生心花怒放地美好景象。丁老师作完报告,掌声雷动,无数老师用到台上同丁老师合影,无数老师簇拥着丁老师,我向丁老师说明了用意,这位古稀老人,回头冲我笑笑说:“请等我一会儿!”这就是一个暖人心窝的细节,丁老师用细心对待陌生人,对待学生她一定会在细节上创造奇迹,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一些细节,让我们工作完美起来。
五、班主任要学会创新
桂贤娣老师在报告中讲的是爱与责任其实,听完我觉得他在告诉我们要在工作中走创新之路,当今的学生不好管,老方法已经过时了,班主任需要探索工作的新思路,工作要提前要切入学生的要害,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只要我们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轻松对待我们的工作,工作轻松了,我们的心态就会阳光,所谓的阳光心态每一天,幸福开心一辈子,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要做研究型的班主任,走创新之路。
六班主任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张国宏是《德育报》的总编。他用班主任工作其实也很诗意,来诠释我们的工作,非常到位,讲得也很中肯。班主任工作的诗意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上,我们从容、平和、耐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八小时之内工作,八小时之外求发展,求学习,勤读书,享受教育,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善于做案例研究,善于记录班主任工作中的小事,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爱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道路体现在我们平时的研究与学习中,只要我们坚持用研究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去工作,我们的工作真的能够做出诗意。
总之,这次报告会就像一颗火种,引爆了我们内心的心灵能量,让我们充满信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力争向大家,向教育名家看齐。
第四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一个人要是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就,那就得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不断地进步。此次郑州之行,其实是一次学习之旅,聆听大师教诲,接受先进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次学习真如醍醐灌顶,让我豁然开朗,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升。
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弄懂了语文究竟教什么。以前总是在教教材里面的内容,只是局限于文本之内,讲解一些文本里面有的内容,恰恰忽视了文本中所存在的语文的内涵。这次讲座中的几位大师都只是利用教材,用教材去教语文的内涵。比如,王崧舟老师的以朗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书声中去感受地籁的美妙,天籁的境界。张雪伟老师则以句子训练入手,让学生去感受德国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雪野老师则是一比喻句入手,让学生用他们自己异于常人的想想来进行童诗的创作。各位名师都是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利用这个工具来启发学生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回想我的课堂,知识片面的利用文本,讲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却总是忽略了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其实作者所使用的方法正是我们语文课上所应该教授的。
其次,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些位名师的课堂都有一个明确的主线。犹如一篇美文,一条线索贯穿其中,让人读之酣畅淋漓。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能达到老师预想的效果。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活动而活动。其中有一位名师说:“在你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要先想一下你做这个活动到底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话那你设计它干嘛。”这句话打动了我,当我回想起自己的课堂中的一些活动时,不仅有一些汗然,原来自己曾经做过那么多的无用功。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课堂的每一分钟,每一个活动能够有它存在的意义。这也提醒我在进行自己的课堂设计的时候,要先想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有什么帮助。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效率不断的提高。
在这次学习中,还有让我为之仰慕的就是这些名师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一篇篇文章让我们如痴如醉,一首首诗歌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诗歌盛行的年代。赵志祥老师的《渔歌子》让我们感受了一位寄情于山水的悠闲的人,他的《江雪》让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一片苍茫的世界中遗世独立。戴建荣老师的《击壤歌》与《诗经》让我们感受到了秦风古韵。我想这有赖于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都有赖于他们能够沉下心来研究语文,都有赖于他们对于语文的那一份热爱及对学生的那一份负责。能在这个繁华热闹的社会里,沉下心来研究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应该是他们能够成为大师的原因吧。如果我们能沉下心来研究语文,研究教学,终究我们能成为未来的他们。
有一次次的学习,加上一次次的总结,才有一次次的提高,这样的学习机会不多,只有每次对学习的内容做一个总结,整理整理收获的东西,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当中,才能不断的接近那些优秀的人。可能我做不了最优秀的人,但是我一定要做一个最努力的人,让自己不断前进,越来越接近那些名师。希望还能有下次的学习机会吧。
第五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华龙区石化路第一小学:彭军波
2016年4月14-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市体育馆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五届魅力课堂暨名师工作室导向培训会的数学学科专场。本次培训会邀请了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特级教师徐长青等9位全国数学名家,同时也吸引了全省几千名数学老师前来听讲学习,场面异常火爆。我有幸亲临会场,目睹了名师的风采,受益匪浅。
名师们现场展示的有概念课、复习课、活动课、数学游戏课等不同类型的课,但不管什么类型的课他们都有娴熟驾驭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精简准确的数学语言,课堂生成的教育机智,时时出现的精彩,都赢得了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是那么的自然、大方、可爱、聪明,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积极发言,这才是学生真正的课堂!生动的课例结束后,每位名师再次通过精彩的讲座传达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人生。吴正宪讲数学课堂应该有问题串生成,罗明亮的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张齐华的数学课堂的“新常态”都值得每位数学老师去思考,去斟酌领悟。
有人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就只会模仿老师的思路做老师的题目,从没做过自己的题目(问题)„„于是,我们成了不会发现某问题的人,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人说,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太希望老师把问题提出来、解题思路说出来、答案写出来„„自己只要轻松地听着、记忆着、抄写着(复印着),课后回忆着、模仿着、机械套用着„„于是,我们成了机器人!的确,这样的课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连十几年的课堂学习都是这样,专注力再高的人也会枯燥,创新力再强的人也会懒于思考、变得懈怠。试想这样的教育真的很可怕,作为老师的我们又怎么担当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听了付永平老师“走向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通道”的讲座,觉得课堂上我们除了给孩子知识和成绩,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爱,因为孩子阳光个性的培养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付老师讲的“章前导图”一课,确实是遵循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孩子去做,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孩子。八年级的学生从一道简单的三角形问题,在付老师的鼓舞引导下,孩子们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答,由易到难,一直挖掘到九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层层问题设计编排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教材,并说出编排的依据。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思考同教材编写专家如出一辙,可见孩子们的学习潜能有多大,孩子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多强,作为一个对孩子未来发展负责人的老师来说,难道不该为孩子的睿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把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吗?
参会的教育名家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四步曲”的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老师;追求简约而灵动的课堂,努力做一名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的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罗鸣亮老师;教学风格“清新而深邃,灵动而扎实”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余颖校长;主张无痕教育,课堂教学风格稳健厚实的徐斌校长;追求数学教学“常态化”的张齐华老师;教学感情真挚、面部表情丰富、语言幽默、课堂激情四射的徐长青老师;还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用语亲切、知识渊博、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强震球老师等。
教育名家们通过现场示范课、主题报告及与现场老师互动展现了名家们课堂教学扎实的基本功和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教育名家们利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简单易用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课堂语言魅力令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佩服不已。三千多人的会场时而宁静、聆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掌声雷动„„
虽然培训会时间不长,却令我们每一位到场的老师受益匪浅。回来的路上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几天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真实地感受到:我们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世纪学生的学习、交流、成长,我们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把寻找答案转变为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能做的老师坚决不做,学生能讲的老师坚决不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意识到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重要的是策略,比策略重要的是思想!” “新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智慧,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获得体会、积累经验、注意事项等等时刻萦绕在学生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