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心肺复苏知识

心肺复苏知识



第一篇:心肺复苏知识

心肺复苏试题

1. 什么叫心肺复苏术?

答:当患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为尽快建立和恢复病人循环和呼吸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而采取的医疗技术措施称心肺复苏术。

2. 单人心肺复苏术的方法是什么?

答:(1)判断神志、意识是否存在

(2)立即呼救,请求他人迅速协助抢救,拨打120。(3)放置病人为仰卧位,清除口腔异物。

(4)疏通气道,抬高患者肩部,使送过伸,适当后仰,保持气道开放。

(5)判断呼吸,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6)触大动脉搏动,如心跳未停,只做人工呼吸,12-16次/分。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每按压15次,吹气2次,反复进行。

(7)救护车赶到,护送到医院急诊科,途中继续复素苏。

3.心肺复苏术的有效指征有哪些?

答:(1)皮肤粘膜、指甲颜色由紫甘转红润。

(2)可触及周围大动脉搏动或收缩压大于等于8.0Kpa。

(3)呼吸改善,出现自主呼吸。

(4)大脑功能改善,瞳孔由大变小,睫毛反射存在。

(5)昏迷逐渐变浅,肌张力增高,出现挣扎。4.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有哪些?

答:(1)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

(2)心肺复苏已进行30分钟,脑死亡证据持续存在。

(3)心电图示波一直呈直线。

(4)确定在开始复苏前循环及呼吸已经停止超过15分钟以上者。

5.胸外按压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1)胸部的严重创伤、挤压伤或多发性肋骨骨折。

(2)胸廓畸形,纵隔、心脏移位。

(3)心脏室壁瘤,左房粘液瘤,重度二尖瓣狭窄。心脏破裂及心包堵塞。

(4)大面积肺梗塞。

(5)严重肺水肿,张力性气胸、血胸。6.心肺复苏治疗用药途径有几种?

答:CPR的用药途径有:

(1)静脉给药;

(2)气管内给药;

(3)心内注射给药;

(4)骨髓内给药; 7.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肾上腺素属儿茶酚胺类,CPR的首选药物,该药对a-受体及β-受体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而a-受体的作用又大于β-受体的作用,a-受体作用可使全身的外周血管收缩,使主动脉舒张压提高35mmHg,并增加心肌和脑的供血。另外该药可使心室细颤波改为粗室颤,有利于电击除颤。8.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1)呼吸心跳骤停;

(2)昏迷病人防止误吸;

(3)呼吸衰竭内科药物治疗无效,需机械通气。

(4)气管内分泌物过多,不易排出;

(5)全麻或使用肌松剂大手术者。

(6)各种原因致气道梗阻、肿瘤、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肋骨骨折等。

9.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每分按压次数(15),与吹气比率(15:2)。10.开放气道的方法有几种?

答:开放气道的方法有2种:

(1)仰头抬颏法;

(2)托颌法;

11.电除颤的方法及每次所用能量是多少?

答:在两电极板上的均匀涂电极膏后,将标有APEX的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另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2—3肋间处,以200J、200—300J、360J顺序电除颤。

12.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室颤),最有效的方法(电除颤)。

13.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在挑起会厌后,见到声门,插管插入声门内。

14.何为心肺脑复苏?

答:在呼吸心跳停止和意识丧失的意外情况发生时,迅速采用有效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呼吸循环重建,同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这一系列的抢救和复苏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

15.心肺复苏中碳酸氢钠应如何应用?

答:早期不主张使用碳酸氢钠,下列情况应考虑应用碳酸氢钠。(1)心脏骤停时间大于10分钟,PH〈7.2,在充分通气的前提下可少量应用。

(2)心脏骤停前即有代谢性酸中毒。(3)严重的高钾血症。

首次剂量可为1mmol/kg,然后根据血气分析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用量。

第二篇:心肺复苏相关知识

心肺复苏相关知识

心肺复苏:CPR 是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

基础生命支持:BLS 又称现场急救,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徒手抢救。

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

1、意外事件

2、器质性心脏病

3、神经系统病变

4、手术和麻醉意外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6、药物中毒或过敏

呼吸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

1、面色突然死灰、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皮肤苍白 或发绀

6、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

7、伤口不出血

颈动脉及股动脉的位置

因颈动脉表浅,且颈易暴露,一般作为判断的首选部位。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可用示指、中指指端先触及气管正中,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滑向颈外侧气管与肌群之间的沟内,触摸有无搏动。其次选股动脉,股动脉位于股三角区,可于腹股沟韧带稍下方触摸有无搏动。触摸脉搏不少于5~10秒。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男性在两乳头中点与胸骨交界处,也可以沿着肋缘向上至剑突两横指。

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深度与呼吸比

成人: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儿童、婴儿至少下压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至少5cm婴儿至少4cm

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2

在置入高级气道前,按压与通气比率:单人30:2双人:成人30:2,儿童和婴儿15:2,新生儿3:1(如果考虑是心脏源性心搏骤停为15:2),按压间断不超过10秒。

开放气道的方法

1、仰头提颏法

2、仰头抬颈法:头、颈部损伤患者禁用

3、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的患者

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频率:每6~8秒一次呼吸(每分钟8~10次呼吸),大约每次呼吸1秒钟时间,简易呼吸器的通气量是500~600ml,每次吹气时间不超过2秒。

有效指标:患者胸部起伏,且呼气时听到或感到有气体逸出。

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频率:20次∕分,用于口腔严重损伤或牙关紧闭患者,适用于婴儿,吹起时间要短,均匀缓缓吹气,防止气体进入胃部,引起胃膨胀。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2、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3、散大的瞳孔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应

4、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5、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6、有尿

7、心电图波形有所改善,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

心肺复苏并发症

1、肋骨骨折

2、血、气胸

3、肺损伤

4、心脏压塞

5、肝、脾破裂

第三篇:心肺复苏术相关知识

心肺复苏术相关知识

1、如何评估现场环境是安全的?

答:无煤气泄漏、无高空坠物、无高压电线等。

2、如何给病人取复苏体位?

答: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板或硬板上,呼吸道轴线成一条直线。

3、何时给病人除颤? 答:有条件尽早除颤。

4、为什么避免过度通气?

答:过度通气会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压下降或肺泡破裂。

5、为什么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答:为了有足够的回心血量,保证每次的心输出量。

6、CPR的按压方法?

答:双手掌根重叠,双臂垂直按压胸骨。

7、CPR的按压部位?

答:胸骨下段(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中间)。

8、CPR的按压频率? 答:≥100次/分。

9、成人按压深度? 答:≥5厘米。

10、CPR按压与放松时间比? 答:1:1。

11、成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 答: 30:2。

12、儿童、婴儿(双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 答:15:2。

13、儿童、婴儿(单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 答:30:2。

14、儿童、婴儿按压深度?

答:是胸骨前后胫的三分之一(儿童按压深度5厘米、婴儿按压深度4厘米)。

15、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答: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大动脉扪及搏动。

16、如果患者有脉搏,没有呼吸,怎么办?

答:给予5-6秒一次人工呼吸,每2分钟检查1次脉搏,儿童3-5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如果做了气管插管的病人,6-8秒钟进行1次呼吸,胸外按压的同时不应当停止人工呼吸。

17、尽早胸外按压,减少中断的目的? 答:有利于心脑细胞的供血供氧及心跳恢复。

18、心跳停止多长时间,呼吸也随之停止? 答:30秒钟。

19、人工呼吸时间? 答:每次1秒钟。

20、为什么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血压及循环维持。

第四篇:心肺复苏

正安县人民医院

正安县人民医院CPR培训资料

2011年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人民医院 邮编:563400 电话:0852-6421882

现场心肺复苏术

注:本“心肺复苏术”以《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为蓝本编写。

现场心肺复苏术是指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现场,如家中、办公室、工厂、医院等场所,首先由最初目击者为心搏骤停患者施行的心肺复苏技术,即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心肺复苏术三阶段ABCD四步法中的最初处臵—第一个ABCD。

判断患者心搏呼吸突然停止的标准:

1、意识突然丧失,患者昏倒于各种场合;

2、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3、瞳孔散大;

4、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5、部分患者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伴头眼歪斜,随即全身肌肉松弛。

CPR最初处臵:

1、观察周围环境,确定无安全隐患。轻轻摇动患者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认识,可直接呼喊其姓名,如无反应,迅速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2、呼叫:一旦初步确定患者为心搏呼吸骤停,应立即呼叫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方法:大叫“来人啊!救命啊!”

3、将患者放臵适当体位:进行CPR时,正确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方法:小心转动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转动。如疑有颈椎骨折者,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住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身体躺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或床板上。再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一、成人心肺复苏术第一阶段CABD四步法

A、B、C、D代表的是: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正压通气,C(circulation)胸外按压,D(defibrillation)除颤(对室颤和无脉搏的室速)。2005年指南的顺序是ABCD,而2010年指南则将C提至第一位,即CABD,这样能减少从识别到初次按压的时间,避免通气延误胸外按压。

1、C(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的目的是建立人工循环,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使人工呼吸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流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方法:

(1)快速测定按压部位:以示指、中指沿患者肋弓处向中间滑移,在肋弓和剑突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然后将示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示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相当于胸骨中、下1/3与两乳头连线的交界处;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

(2)按压方法: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使胸廓充分弹回,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

(3)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4)按压深度:至少5cm(5)按压与人工通气比:30:2,每按压30次后,吹气两口。

2、A(开放气道)

方法:仰头举颌法。一手臵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及中指臵于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下颌与耳垂成一垂直线。疑有颈椎损伤者,不能使头部后仰,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将患者处于气道开放位臵后,观察5秒左右,有呼吸者,注意气道是否通畅,无呼吸者,先清理呼吸道后,立即作人工呼吸。

3、B(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

方法: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臵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和示指捏闭患者的鼻孔(捏紧鼻翼下端),首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再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后,再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时间超过1S,达到可见胸廓上抬。

(2)口对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对鼻人工呼吸较口对口人工呼吸更为有效。本方法主要用于不能经患者的口进行通气者,例如患者的口不能张开(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等。

方法:一手按于前额,使患者头部后仰,另一手提起患者的下颌,并使口部闭住。作一深吸气,抢救者用嘴唇包住患者的鼻部,并吹气,停止吹气,让患者被动呼气,若患者被动呼气时鼻腔闭塞,需间歇放开患者的口部。

4、D(除颤)

心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而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电除颤仪有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种类型,而双相波电除颤被证明在电复律和电除颤方面比单相波除颤更有效。如发生心搏骤停要力争在3分钟内行首次电除颤,除颤每延迟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方法:

(1)除颤能量的选择

单相波从200J开始,如未能成功转复,应逐渐增加能量直到达到360J。双相波则从50—100J开始,如无效,逐渐加量,直至达到200J。

(2)电极的位臵

现行常规放臵方法是:一个电极臵于胸骨右上方锁骨下,另一电极放臵于左乳头外侧腋中线上。

另一方法是:一个电极臵于心尖部,另一电极臵于背部右肩胛下角位臵。但此方法操作极不方便。

注意点:连续5组CPR后除颤1次,除颤1次后立即再行5组CPR,再检查患者心律,对持续室颤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胺碘酮,剂量为150~300mg

二、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术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但有以下几点特殊之处。

1、判断意识:

婴儿对语言如不能反应,可以用手拍击其足部,或捏掐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2、人工呼吸

婴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能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举颌,以保持气道平直,再用口贴紧婴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

3、检查肱动脉

婴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

4、按压部位及方法

婴儿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用2—3个手指轻轻下压2~3cm左右,按压频率为100次/min,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附: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和终止抢救的标准

一、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则说明复苏无效。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可见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面色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患者心跳已恢复。

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

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应仍然坚持口对口呼吸或其他呼吸支持。

二、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现场CPR应坚持连续进行,在现场抢救中不能专断地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

现场抢救人员停止CPR的条件为:①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有良好恢复;②有其他人接替抢救,或有医生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③有医生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在医院内对目击的心搏骤停患者,如持续CPR60min,而患者仍无生命体征者,或对非目击的心搏骤停患者,在CPR期间,了解患者自发生心搏骤停至开始CPR时间超过15min,经CPR30min无效者,即可停止CPR。

当然,凡能确定脑死亡者,均为停止CPR的指征。脑死亡的临床判定标准如下:

1、深昏迷;

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

3、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以上三项全部具备。

急诊科编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心肺复苏

CPR心肺复苏术

在省立医院招聘中常考的操作,所以一定要按照医院的规定来操作这样才做到知己知彼,在省立CPR可分为野外CPR和院内CPR两种,不过操作流程有些不同。野外CPR正规考试流程:

学生:老师您好:我是***,我做的操作是野外CPR,我现在开始我的操作!

1、患者已晕倒,观察四周环境安全。

2、呼叫患者(双手拍肩,嘴要靠近患者左右耳进行呼叫,避免碰到失聪病人),患者无意识。

3、按压眶上神经,无反应;观察瞳孔,瞳孔散大。

4、呼叫周围人拨打120,解开患者上衣扣,省最后一个扣,解开腰带。

5、观察口鼻是否异物,若有头偏向一侧,清理异物,若无开放气道。

6、一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是否有呼吸音,三感觉有无气体逸出,这其中注意数数字(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据说四个数字是1秒】。若无,人工呼吸两次(注意中间放开鼻子)。

7、用拇指从喉部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注意食指和中指要放在同侧,不能放到对侧,以防家属产生误解,认为你在掐患者喉部。

8、胸外按压:深度成人4~5cm,小儿3~4cm。注意定位方式:一定是中指和食指沿着肋骨下缘,碰到剑突部后,左手掌碰到食指,右手

与左手叠加后,肩、手臂和患者按压部位成直线。

9、再次人工呼吸,注意其中吹气候放开鼻子。

10、如此往返5个循环,若出现室颤或无脉性心速,则需要除颤。

11、以吹气结束,若CPR成功后,观察依次为一看二听三观察,这其中注意数数字(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然后摸颈动脉搏动,自主心率恢复,有自主呼吸,上肢收缩压大于60mmHg,瞳孔缩小,面色红润,口唇泛红,四肢回暖。抢救成功。

12、患者已醒,嘱患者放心,已经通知医生和护士,正在来的路上,您先放松不要紧张,整理好衣裤即可。

院内CPR也一样,只是人工呼吸改成简易呼吸器,在整个胸外按压期间,按照呼吸频率一直按压即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