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2012疟疾宣传日--疟疾预防知识

2012疟疾宣传日--疟疾预防知识



第一篇:2012疟疾宣传日--疟疾预防知识

疟 疾 防 治 知 识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目前,我国主要是以输入性为主。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若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二、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安徽等地区。到上述国际国内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检查。

四、“三热”病人是指哪三种病人?疟疾最简单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是什么?

“三热”病人是指疟疾病人、疑似疟疾病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疾的最简单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血液涂片(薄片或者厚片)染色查找疟原虫。

还可进行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郴州市卫生局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虫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六、如何治疗疟疾?

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再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和复方青蒿素片等进行治疗;重症恶性疟患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七、我国有哪些消除疟疾相关政策?

2010年5月,卫生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通过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加大疟疾病例发现力度,同时,对可能发生传播的疟疾疫点进行疫点处置。目前,中央财政补助疟疾项目对发热病人血检的开展予以一定的补助,在所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可领取到免费抗疟药品。

郴州市计划在2018年要在全市范围内消除疟疾。

八、医务人员要重视疟疾的监测。

1.对从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等各国,云南、海南、安徽中北部等地区返回,且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要警惕疟疾。

2.发现疟疾病例要依法报告。

3.对于确诊的疟疾病例,如无疟疾药品,应当尽快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协调解决。

九、我国将每年的4月26日确定为疟疾宣传日。

发热病人要血检,防治疟疾早发现

根治疟疾要规范,全程服药最关键

郴州市卫生局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篇:疟疾宣传日(定稿)

4.26“全国疟疾日”

2010年宣传主题------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一、背景

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和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疟疾流行国家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估计每年有3.5-5亿人感染疟疾病,超过110万人因疟疾死亡,疟疾流行主要分布在非洲(59%)、亚洲(38%)、美洲(3%)。《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在全球消除疟疾危害。我国政府决定在2010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全国80%的病例分布在云南、江苏、浙江、四川、河南、甘肃6省,洛阳市近三年疟疾发病人员主要分布在14个县(市、区)的39个乡镇,这些病人多数是从云南等疫区省份及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非洲返回的外出务工人员,其中3/4来自境外感染。

疟疾可防可治不可怕,如果您感染了疟疾,请及时到各地卫生院、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

(第二版内容)

二、疟疾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患疟疾的病人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经蚊子(按蚊)叮咬而传播的重要寄生虫病。

疟疾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如发病时间较长,可出现脾肿大、贫血等。如果感染恶性疟,又未及时诊治,可出现高热、昏迷,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遏制蚊虫孳生,消除疟疾隐患

预防做在前头

把疟疾消除在源头

(第三个版面内容)

三、疟原虫的生活史

人疟原虫生活史,以人(中间宿主)和雌性按蚊(终宿主)做宿主,并经历世代交替。1.感染过程 按蚊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血液侵入肝细胞。2.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

在肝细胞内,子孢子→滋养体→裂体增殖→红外期裂殖体→裂殖子(约12000个)→肝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出→血窦,一部分裂殖子被吞噬,一部分则侵入红细胞内发育。

3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 在蚊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即配子生殖期和无性生殖,即孢子增殖期发育成子孢子

病人要血检,防治疟疾早发现

根治疟疾要规范

全程服药最关键

(第四版内容)

四、如何预防疟疾?

一是及时发现并根治疟疾现症病人,防止病人被可以传播疟疾的按蚊叮咬后再将疟原虫传播给健康人;二是灭蚊,消灭按蚊幼虫及其孳生场所,合理使用杀虫剂灭蚊,滞留喷洒或浸泡蚊帐;三是自我防护,改变户外露宿习惯,合理使用蚊帐,居室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香,驱蚊器和涂抹防护油膏等。

疟疾可防可治不可怕,如果您感染了疟疾,请及时到卫生院、县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

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宣

第三篇: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横梁中心小学:三(2)班

杨可荣

辅 导 教 师:

杨红芹

每晚七点,我们一家都会准时观看CCTV-1频道的新闻联播。有一天,我从新闻中得知:“非洲国家刚果(金)宣布,政府决定从6月3日开始在全国开展主题为‘消灭疟疾’的预防运动,以减少5岁以下儿童疟疾患病死亡率”。看到这则消息,让我对这种疾病既感到很好奇又感到害怕和恐惧。好奇是想知道疟疾是怎样引起和传播的,其症状如何?害怕和恐惧是因为这种疾病竟然可以致人丧命。

第二天,我来到了学校,开始认真阅读宣传栏里面的有关疟疾方面的知识。我首先看到的是《疟疾的传播途径》,宣传材料指出:“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疟原虫存在于按蚊体中,当它吸吮人血时,就将唾液内的一种叫子孢子的疟原虫注入被吮吸者的皮下。这些子孢子很快随血液或淋巴液侵入肝细胞,在肝内增殖分裂,经过1周左右,一部分从肝细胞转入红细胞,一部分继续在肝细胞内增殖分裂。进入红细胞的疟原虫又在发育分裂,破坏红细胞包膜进入血浆。当雌按蚊吸吮人血时,又把病人体中的疟原虫吸入蚊子的胃内,而后穿过蚊子胃壁继续发育分裂增殖后,存在于蚊子的唾液腺内,当蚊子再次吸人血时,又感染给人体,这样反复传播而使疟疾流行。所以,疟疾病是由蚊传播的。” 然后,我开始认真阅读《疟疾发病的症状》:“疟疾开始时可先有精神疲乏、微热、四肢和背部酸痛。经过半个月左右而进入急性发作,这时病人首先感觉到怕冷,全身发抖,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而快速,恶心、呕吐。约经半小时左右,体温上升到40℃或更高,这时面色转红,全身发热,头痛,脉搏搏动得很有力,但全身、四肢酸痛。再经数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脉搏恢复正常或稍慢,全身感到轻快,但极疲乏。这样一次发作以后,根据疟原虫种类不同,它们的分裂期也不同,有的隔1天发作叫间日疟,有的3天发作1次叫三日疟。有的是恶性疟原虫,有的是卵圆形疟原虫,发作周期不一定。因为疟疾每发作一次可以破坏大量的红细胞,所以很快会引起贫血,次数太多了,脾脏也会肿大。还有的疟原虫进入脑内,会引起高热、谵语、昏迷、抽筋等脑症状,叫脑型疟疾。这些都会使患者健康蒙受影响,以至威胁生命。” 看到这些知识,我对疟疾有了基本的了解。但为了掌握疟疾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我又找到几个同学一块咨询了授课教师。杨老师告诉我们:“人感染疟疾始于蚊子叮咬。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所以,我们平时要清除污水,对蚊子出没地方要经常喷洒杀虫气雾剂。晚上睡觉时要放好蚊帐,这样就可以减少感染机会。”讲到这里,杨老师停了下来,她对我们说:“你们是不是还想知道得了疟疾以后如何医治哪?记住: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必须到正规医院医治,千万不能到一些无证经营的小诊所,那样会贻误病情。”可能看到我们很害怕的神态,她顿了顿又说:“这种疾病没有什么好怕的,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我们这儿有没有这种疾病呢?”我又问到。杨老师摸着我的头说:“你真是个刨根问底的学生。解放前,我们这里是疟疾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大预防治疗力度,我们这里曾一度消失。但近几年,我们这里疟疾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啊。”

虽然以前也听部分老师介绍了这种疾病的有关知识,但都没有杨老师讲解的如此详细和亲切。以前我总认为疟疾离我们很远很远,今天我才知道这种疾病就在我们身边。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全社会的和谐发展,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了解疟疾知识,掌握预防措施,减少感染机会,增强人民体质。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这种疾病恶魔就一定会远离人间!

第四篇:预防疟疾知识竞赛

预防疟疾知识竞赛

为了了解全校师生对疟疾知识的掌握情况,我校于九月的第三周开展了预防疟疾知识竞赛,要求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期中,一、二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带领学习,三年级以上学生参与此次活动。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测试题。通过测试,全校100%的教师掌握所测试知识,98%的学生掌握所测试知识。

下金厂小学

2011年9月12日

第五篇:预防疟疾知识宣传资料

预防疟疾知识宣传资料

消除疟疾危害 促进和谐发展

——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消除疟疾,人人参与”

一、蚊虫叮人传播疟疾

疟疾俗称“大摆子”、“大脾寒”蚊子叮了疟疾病人后,再叮健康人,就把病人的疟原虫传给了健康人,从而使健康人得病。(蚊虫叮

疟疾传)

二、疟疾的症状是先发冷后发热

得了疟疾,典型的症状是定期发作,开始时发冷,往往要盖几条被子,接着发高烧,发热后,病人大出汗,体温渐退浑身乏力,嗜睡,直至下一次发作。(先发冷

后发热)

三、得了疟疾要相信科学及时求医

疟疾病人会出现贫血,脾、肝肿大,严重损害健康。特别是恶性疟疾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发病后不少人 往往不去就医,贻误了病情。因此,得了疟疾一定要及早去找医生看病。采血镜检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信科学

看医生)

四、服足八天药、彻底清除病根

医生对疟疾病人,必须进行正规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疟疾应服用不同的药物和药量。要根治疟疾就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及时服药并服足规定的药量,切勿随意服服停停。(服足药

除病根)

五、防蚊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

蚊子叮吸人血是传染疟疾的主要途径,所以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疟疾病人,防蚊叮咬是最方便、最有效的预防疟疾传染的好办法,晚上睡觉应使用蚊帐,用有药水泡过的蚊帐更好。上山下田劳作时,应在裸露的身体部位涂上防蚊药水。(挂药帐

防蚊叮)

六、齐动手、搞防治、保健康、奔小康

屋内喷洒药水杀灭蚊虫,屋外排除积水,疏通沟渠防治蚊虫孳生。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方法。

防治疟疾,保护健康是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灭蚊虫

防传病)

河口二中校医室(宣)

2012年4月26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79835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