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新闻人必读的书籍

新闻人必读的书籍



第一篇:新闻人必读的书籍

新闻人必读的书籍

A.专业类(100种)

一、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2.《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3.《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5。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83。5.《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1998。6.《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1980。7.《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8.《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9.《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弥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10.《论自由》,[英]约翰.米尔,商务印书馆,1959。11.《新闻文存》,徐宝璜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12.《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13.《宏观新闻学》,刘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4.《新闻传播学》,黄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15.《新闻学新论》,孙旭培,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6.《新闻原理的思考》,梁衡,人民出版社,1996。17.《新闻论争三十年》,甘惜分,新华出版社,1988。18.《主体与喉舌》,童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9.《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20.《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21.《当代新闻学》,[法]贝尔纳.瓦耶纳,新华出版社,1986。22.《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二、历史

1.《中国报学史》,戈公振,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2.《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4.《中国电视史》,郭镇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胡太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6.《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徐培汀、裘正义,重庆出版社,1994。7.《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8.《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9.《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徐铸成,三联书店,1986。10.《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

11.《天下风云一报人——索尔兹伯里采访回忆录》,[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12.《普里策传》,[美]斯旺伯格,新华出版社,1983。

13.《路透其人和路透社》,[日]仓田保雄,新华出版社,1980。

14.《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15.《无冕之王》,[美]哈尔伯斯坦,新华出版社,1986。16.《权利的媒介》,[美]赫伯特.阿特休尔,华夏出版社,1989。17.《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美]卡特利奇,新华出版社,1985。18.《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张允若、高宁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三、业务

1.《怎样当好新闻记者》,[美]杰克.海敦,新华出版社,1986。

简介:典型的美国式新闻学著作,没有什么大道理,都是一些具体的、实际的东西,然而,确实很有用,很实用。

2.《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南振中,新华出版社,1985。

简介:作者是我国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现任新华社总编辑,本书是他几十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之谈。

3.《风云人物采访记》,[意]法拉奇,新华出版社,1988。

简介:法拉奇是位蜚声世界的名记者,以采访政要、提问犀利而著称。“生子当如孙仲谋”,新一代记者应有如此风范。

4.《好新闻的后面——编辑耕耘录》,郑兴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5.《记者生涯——现代美国新闻业务漫谈》,[美]钱塞勒等,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6.《美国电视明星》,[美]芭芭拉.马图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7.《全能记者必备》,[美]朱立安.哈瑞斯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8.《现代新闻评论学》,胡文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9.《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10.《报纸编辑学》,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不要这样写——对百篇新闻写法的商榷》,郑兴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2.《对外传播初探》,段连城,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13.《新闻写作教程》,[美]密苏里新闻学院编,新华出版社,1986。14.《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四、传播

1.《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2.《舆论传播》,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简介:舆论研究方面的一部大作,在国内外都堪称高水平。3.《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

4.《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

简介:一部令人瞩目也令人犯晕的奇书,不管赞成,还是反对,你都不得不面对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骇世惊俗的思想,如媒介即信息。

5.《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等,华夏出版社,1989。

6.《媒介社会学》,[英]巴特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简介:探讨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视角。本书即提供了一种样板。

7.《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1。

8.《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 美]切特罗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简介:莫尔斯是19世纪中叶发明电报的人,麦克卢汉是20世纪中叶以一系列“奇谈怪论”骇世惊俗的人,本书即论述一个世纪中美国大众传播的演变及意义。9.《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咏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1996。10.《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简介:以模式的形式而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囊括其中,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所以,必须具备相当的传播学理论基础才能看得明白。

1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简介: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传播学教材,值得仔细研读。

12.《说服学——攻心的学问》,龚文庠,东方出版社,1994。13.《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胡钰,新华出版社,2000。14.《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崔保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对日本新兴的信息社会理论做了详细的介绍,可以开阔眼界。15.《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简介:本书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传播学教材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译介的最好的一部传播学原著。

16.《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7.《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

简介:传播学批判学派,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其中,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是批判学 派的一大分支,而本书对这一分支做了详尽的论述。

18.《大众文化与传媒》,路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简介:对批判学派的另一大分支即文化研究,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虽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深入浅出,思想宏博,是部难能可贵的佳作。

五、广电

1.《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简介:在中国新闻学的最高奖——吴玉章新闻奖里,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广播电视方面的获奖图书。把这本书读烂了,电视行当的那些名堂也就基本明白了。2.《开拍啦》,[英]哈里斯.华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

3.《电视与社会》,[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六、作品

1.《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2.《新闻通讯选评》,汤世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外国新闻通讯选评》,黎信等编著,长征出版社,1985。

简介:上面三部新闻作品集,收录了中外古今几乎所有新闻报道的名篇佳作,即使没有学过多少新闻传播理论,看看这些作品,照葫芦画瓢也能收到“取法乎上,可得其中”的效果。

4.《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

简介:新闻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一个记者一生中能有这么一部作品就可以不朽了。5.《邵飘萍选集》,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6.《中外广播作品选析》,程道才主编,新华出版社,1989。7.《消息选评》,复旦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8.《通讯选评》,复旦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9《梁厚甫通讯评论选》,东山编,新华出版社,1985。10.《经历》,韬奋,三联书店,1979。

简介:邹韬奋先生在新闻史上如奇峰秀拔,令后人高山仰止,以他名字命名的韬奋新闻奖,与范长江新闻奖并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两大最高奖。本书是他新闻作品的精华。

七、其他

1.《新闻职业道德》,董炜,新华出版社,1996。

简介:一部研究新闻职业道德的博士论文,代表目前国内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因此,被中宣部和中国记协列为新闻工作者的必读材料。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简介: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闻新秩序,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奋争。这份驰名世界的研究报告,就是这场努力与奋争的一个里程碑。3.《孤独的狂欢》,吴伯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新闻侵权与诉讼》,孙旭培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

5.《新闻法规政策须知》,中宣部新闻局等编,学习出版社,1994。

6.《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李希光、刘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简介:国际传播研究方面一部力作,见解独到,思想犀利,材料翔实,发人深省。7.《媒体轰炸与洗脑》,李希光、刘康,江苏人民出版社。

8.《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王君超,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简介:在国外,媒介批评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我国目前对此问题还比较隔膜。本书作者 以此为题所做的这篇博士论文,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值得关注。

八、工具

1.《新闻学大词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方汉奇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3.《中国新闻年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4.《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北京广播学院编。

5.《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6.《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冯健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

九、报刊 1. 新华文摘 2.读书

3.天涯:天涯既是地理上的边缘状态,也是思想上的超越姿态,惟其超越,方能有旁观者清的明白。4. 电视研究

5. 中国记者:中国记者不能不读《中国记者》。6. 新闻战线

7.新闻大学: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学院刊物。8. 现代传播

9.国际新闻界:有关外国新闻传播的权威刊物,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

11.新闻与传播研究:国内最高级别的专业学术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

1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广播电视领域的权威刊物,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13.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 14.中华新闻报:中国记协机关报。

15.中国新闻出版报:新闻出版署的机关报。

16.中华读书报:思想界、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大报,为读书人文化人所必读。B.博通类(100种)

一、经典

1.《共产党宣言》

2.《国家与革命》 3.《毛泽东著作选读》 4.《邓小平文选》 5.《鲁迅选集》

二、哲学

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如果觉得“爽”,不妨再看看作者的学术自传《三松堂自序》 2.《西方哲学史》罗素:作为大哲学家,作者1950年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匪夷所思吗? 看完这部《西方哲学史》,就清楚了。

3.《理想的冲突》宾克莱:可与《西方哲学史》媲美的一部续集,罗素写到20世纪初,宾克

莱接着写到20世纪末。

4.《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 5.《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三、名著

1.《希罗多德历史》:西方的“《史记》”,内容广博,趣味盎然。

2.《唐吉珂德》塞万提斯,杨绛译:西班牙人说,第一次读了会笑,第二次读了会哭,第三

次读了会思。

3.《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4.《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西方新闻界的一出活剧。

5.《一千零一夜》:一部魅力永存的世界名著,阿拉伯人民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四、国史

1.《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十年磨一剑,所以出手不凡,有的观点虽然

值得商榷,但确实发人深思。

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近代史大家的传世之作。

3.《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独特而有趣的历史著作,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知名。可以参

观其自传、同样独特而有趣《黄河青山》。

4.《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作者是《纽约时报》名记者,20世纪80年代以

七旬高龄走了一趟长征路,写了这部百读不厌的“故事”。

5.《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看来看去,好像还是这部中国通史最有意思。

五、典籍

1.《古诗源》沈德潜:中华文明的精神与精华,似乎尽在其中。一开始假如看不出名堂,那

么可以先读读当代诗人周涛的名作《读〈古诗源〉记》。

2.《史记选》王伯祥:大学生不读《史记》,就像雄鹰没有飞上蓝天,永远无法懂得那种辽阔与壮美。

3.《庄子浅注》曹础基:无论用什么标准,庄子都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高标出世,雄视千古。

4.《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美,永远让人觉得痛彻心扉。

5.《世说新语校笺》徐震谔:魏晋风流,是中华民族精神历程上的一个辉煌高峰,而《世说新语》就是其间的一个结晶。

六、经济 1.《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作者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先后执教于世界多所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啃下他的这本大部头,经济学的东西就懂得差不多了。2.《经济学原理》曼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本书专为大学生而写,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3.《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一部影响深远的大作。4.《企业之魂》吉尔德 5.《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

七、社会

1.《乡土中国》费孝通: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传世之作,以少少许而胜多多许,耐人寻味。2.《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了解国情与民情的一部不可不读的书。3.《代价论》郑也夫

4.《现代社会学理论》沃特斯 5.《社会研究方法》巴比

八、世界

1.《世界史纲》H.G.韦尔斯:以作家之笔而写历史,自然是涉笔成趣,摇曳生姿。

2.《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史家的功底、哲人的眼光与文人的

才气,构成了这部全球通史的基调。

3.《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 4.《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出色的研究,正如芭芭拉.塔 奇曼的《八月炮火》是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优秀的著作一样。

5.《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纯以故事的形式而全面展现了现代美国的社会面貌和精神变迁,所以,虽然中文版看上去煌煌四大本,但是读起来却只嫌其短而不嫌其长。

九、科学

1.《科学史》丹皮尔:不仅描绘科学的发展历史,更揭示了科学在人类历史与社会生活中的

意义与作用。

2.《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3.《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4.《数:科学的语言——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字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丹齐克:人类的精神创造分为抽象与形象两大领域,如果说形象方面的王后是诗歌,那么,抽象方面的国王自然就是数学。本书谈的不是数学的演算,而是数学的思维。5.《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十、美学

1.《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华精神世界的一次美的巡礼,美的历程。

2.《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二卷:清流般明澈的思想,神话般迷人的意境,春风般轻盈的文笔。

3.《意境》宗白华:如诗如梦,如幻如化。4.《美育书简》席勒

5.《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

十一、政治

1.《政治科学》罗金斯等

2.《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逸舟 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透视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政治军事格局,一石激起千层浪。

4.《领导人》尼克松:美国人为人处世虽然小气,拿着鸡毛(水门事件)当令箭,但这位政治家及其作品却颇显大气。5.《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十二、心理

1.《精神分析引论》弗罗伊德 2.《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3.《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4.《性心理学》蔼理士:译者潘光旦先生是老清华的骄傲,他的这部译著就像他自己写的,读来自然、朴实而明白,毫无当下众多译著佶屈聱牙不知所云的毛病,另外,他那些挥洒自如的注释也是内涵丰富,应接不暇。5.《心理学与文学》荣格

十三、传记

1.《傅译传记五种》

2.《爱因斯坦——生.死.不朽》库兹涅佐夫 3.《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健东 4.《呼兰河传》萧红

5.《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撰述

十四、语言

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2.《语言与社会生活》陈原 3.《语文常谈》吕叔湘

4.《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5.《语言论》萨丕尔

十五、艺术

1.《论音乐的美》汉斯立克: 2.《艺术哲学》丹纳 3.《如是我闻》辛丰年 4.《西方美术史话》迟轲

5.《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十六、未来

1.《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2.《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3.《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来》奥辛廷斯基 4.《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丹尼尔.贝尔 5.《大趋势》奈斯比特

十七、赏析

1.《宋诗选注》钱钟书:大家就是大家,即使做普通的事情也显得与众不同,如这部古代诗

歌选在汗牛充栋的同类作品里,就仿佛奇峰凸立,俊秀异常。不用说它的那篇洋洋洒洒的前 言了,就是每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注解,都使人为之刮目相看。

2.《宋词赏析》沈祖棼:如果说《宋诗选注》以才学著称,那么《宋词赏析》就以才情闻名。作者是位纯粹的诗人,也是位知名的学者,与国学大师程千帆先生伉俪情深,传为佳话。可惜,一代才人后来竟葬身于车轮。3.《艺海拾贝》秦牧 4.《经典常谈》朱自清

5.《金蔷薇》帕乌斯托夫斯基

十八、散文

1.《清洁的精神》张承志 2.《周涛散文》

3.《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 4.《文化苦旅》余秋雨

5.《燕山夜话》马南村(邓拓)

十九、小说

1.《边城》沈从文 2.《白鹿原》陈忠实

3.《好兵帅克历险记》哈谢克 4.《德里纳河上的桥》安德里奇 5.《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二十、文化

1.《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本尼迪克特 2.《民俗学丛话》乌丙安 3.《美国文化批评集》赵一凡 4.《中国方术考》(续考)李零

5.《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泰勒

第二篇:必读书籍

必读书籍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经济学原理》 阿弗里德·马歇尔(英国1842—1924)

《财富的分配》 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1847—1938)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1883—1946)《价值与资本》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1904—1989)《人力资本投资》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美国1902—1998)《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1958—)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约翰·迈占(美国1912—1987)

《股票作手回忆录》 爱德温·李费佛(美国1877—1940)《怎样选择成长股》 菲利普·A·费雪(美国1908—2004)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德国1906—1999)《伟大的博弈》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1944—)

《经理人员的职能》 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个性与组织》 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

《如何选样领导模式》 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

《企业再造》 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古罗马121-180)

《人生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1561-1626)

《菜根谭》 洪应明(中国·明代生卒年不详)

《傅雷家书》傅雷(中国1908-1966)

《致加西亚的信》

《古海荒漠》

第三篇:新闻人的“豹子胆”

新闻人的“豹子胆” 作者:游宇明 2012年09月20日

越是没落的时代越是充满种种吊诡之处,就说晚清吧,一方面政治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官员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另一方面其时的报刊又非常胆大,不时发表让人血脉贲张的文字。

1911年初创刊于武汉的《大江报》就是一份胆气冲天的报纸。1911年7月26日,《大江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评,作者是奇谈(黄侃)。文章不长,抄录如后:“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为。然犹上下醉梦,不知死期之将至。长日如年,昏沉虚度,软痈一朵,人人病夫。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行见人人欢戴而不自知耳。和平改革既为事理所必无,次之则为无规则之大乱,予人民以深痛巨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乱者,实今日救中国之妙药也。呜呼!爱国之志士乎?救国之健儿乎!和平已无可望矣!国危如是,男儿死耳,好自为之,毋令黄祖呼佞而已。”

黄侃的评论意思非常明白:清政府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唯有“极烈之改革”(实际上就是革命)才能改变危局。文章刊出后,湖北当局极为惊慌,8月1日,他们以“宗旨不纯,立意嚣张”,“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查封大江报馆,“永禁发行”,逮捕《大江报》主事者詹大壮、何海鸣。

湖北当政者“留意”《大江报》已不是一日两日,《大江报》是由《大江白话报》改造而来的,它一问世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批判色彩。比如它抨击清政府的军官“视兵士如奴隶,动辄以鞭挞从事”,镇统“吞蚀军费百万有奇”,标统、协统“花天酒地,广置姬妾”;它讽刺主张将铁路路权收归国有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奉命接收商办铁路的总督端方、参与出卖路权的郑孝胥等人,号召民众进行抵制;它指斥清廷颁发的宪法大纲是“摧抑民气之怪物”,主张进行激烈革命„„湖北当政者早就想“收拾”它一下,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真是天遂“官”愿了。

《大江报》没有向污浊的强权低头。刘青松《天朝的天窗》一书载:报馆被封第二天,《大江报》同人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寻求声援,电文曰:“各报馆鉴:敝报昨夕被封禁、拘总理,乞申公论”。在法庭上,报社负责人詹大悲尽显英雄本色,他说:“国民长梦不醒,非大乱不足以警觉,望治情殷,故出此忿激之语”。对“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他这样批驳:“试问政府近年外交,均用和平手段,如片马永租外人,丧权辱国,莫此为甚,反美其名词曰和平解决!”他又责问法官,“试问立宪的诏旨是和平而来,抑是因乱而来?”法庭执意追查《大乱者中国之妙药也》的作者,詹大悲说:“此稿经我过目,不能问作稿之人„„一切责任均归我负。”

接到通电,全国其他报刊群情激愤,上海《时报》《神州日报》《白话日报》等发表专论,力挺《大江报》。《民立报》则两次发表于右任的文章,指出“《大江报》之在武汉,所谓有声有色者也。乃官场既封禁其报,又严拿其主笔。噫嘻!‘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我为之哭!”9月2日,《武汉白话新报》发表《大江报被封一月之哀辞》,对《大江报》表示支持。包括报界公会在内的汉口众多团体则举行各种集会,表达对《大江报》的同情和对湖北当政者的愤慨。极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当局的态度发生改变,他们原似对詹大悲等人“从重置典”,后来只好从轻判处罚金800元。

晚清政权如此凶残,当年的新闻从业者为何敢义无反顾地与当政者对抗?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败的专制王朝,发展到1911年那个时候,既丧失了政权的合法性,也丧失了起码的号召力,不仅老百姓对这个政权特别绝望,一些有点见识的官员也不再听命于它,这从庚子事变时的“东南互保”和辛亥革命时的各省独立即可看出来。报纸是舆论的急先锋,其从业者对当时的人心世态非常了解。他们知道即使自己跟当政者对着干,当政者也不敢将他们怎么样,权力的无耻迫害行为太多,只会激起公众更多的不满,从而将政权一步推向火山口。

专制下新闻人的“豹子胆”,不可能由体制本身去催生,只会产生于它的缝隙中。

第四篇:大学生 必读书籍推荐

一、大学规划、励志、人物传记类

1、《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

2、《曾国藩家书》

3、《人性的弱点》,卡耐基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5、《情商:它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丹尼尔·戈尔曼

6、《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斯蒂芬•柯维

7、《乞丐囡仔》,赖东进

8、《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卡尔•纽坡特

9、《大学生与现代社会》,朱永新

10、《回归大学之道》,德雷克•博克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12、《谁动了我的奶酪》,斯宾塞·约翰逊

13、《未来之路》,比尔 盖茨

14、《唤醒心中的巨人》,安东尼.罗宾斯

15、《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阿兰•拉金

16、《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

17、《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

18、《我的奋斗》,希特勒

19、《曾国藩传》

20、《毛泽东传》

21、《胡雪岩全传》

22、《拿破仑传》

23、《林肯传》

24、《丘吉尔传》

25、《罗斯福传》

二、政治、军事、法律、经济、历史类

26、《君王论》,马基雅维利

27、《理想国》,柏拉图

28、《乌托邦》,莫尔

29、《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30、《正义论》,罗尔斯

31、《第三次浪潮》,阿尔温·托夫勒

32、《政治科学》,迈克尔·罗斯金

33、《货币战争》,宋鸿兵

34、《孙子兵法》

35、《宽容》,房龙

36、《知识经济》,达尔·尼夫

37、《经济学》,萨谬尔森

38、《国富论》,亚当·斯密

39、《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40、《资本论》,马克思

41、《中国经济》 林毅夫

4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43、《世界史纲》,威尔斯

44、《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45、《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46、《美国与中国》,费正清

47、《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杨天石

48、《历史研究》,汤因比

三、哲学、人文、文学、艺术、科普类

49、《思想录》,帕斯卡尔著

50、《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5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52、《小逻辑》 黑格尔

53、《权力意志》,尼采

54、《存在与虚无》,让·保罗·萨特

55、《西方哲学史》,罗素

56、《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丹尼尔·贝尔

57、《培根随笔集》

58、四书五经

59、《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余世存

60、《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61、《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

62、《灵魂的事》,史铁生

63、《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64、《苏菲的选择》,威廉·斯泰龙

65、《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马尔库塞

66、《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马克·佩恩,金尼·扎莱纳

6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68、《基度山伯爵》,大仲马

69、《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70、《悲惨世界》,雨果

71、《母亲》,高尔基

72《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73、《老人与海》,海明威

74、《肖申克的救赎》

75、《等待戈多》,贝克特

76、《四世同堂》,老舍

77、《鲁迅文集》

78、《三国演义》,罗贯中

79、《京华烟云》,林语堂

80、《围城》,钱钟书

81、《海子诗选》

82、《平凡的世界》,路遥

83、《把梦留住》

84、《美的历程》,李泽厚

85、《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86、《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87、《回忆未来》,埃利希·冯·丹尼青

88、《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丹尼尔•j•布尔斯廷

89、《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波普尔

90、《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

91、《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戈登•弗雷

92、《宇宙波澜--科学与人类前途的自省》,f j戴森

93、《科学发现的逻辑》,波普尔

第五篇:中学生必读书籍

中学生必读书籍

20部必读的心理励志经典

第1部 《富兰克林》 第2部 《依靠自我》 第3部 《自己拯救自己》 第4部 《伟大的励志书》 第5部 《致加西亚的信》

第6部 《巴比伦富翁的秘密》 第7部 《思考致富》 第8部 《一生的计划》 第9部 《积极思考的力量》 第10部 《人人都能成功》

第11部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第12部 《与你在颠峰相会》 第13部 《人性的弱点》 第14部 《唤醒心中的巨人》 第15部 《攻心为上》

第16部 《谁动了我的奶酪》

第17部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第18部 《平地而起》

第19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20部 《邮差弗雷德》 30部必读的科普经典 《几何原本》 《天体运行论》 《心血运动论》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自然史》 《物种起源》 《昆虫记》 《人类的故事》 《鸟与文学》

《所罗门王的指环》 《菌儿自传》 《趣味地球化学》 《寂静的春天》 《从一到无穷大》 《双螺旋》

《黑猩猩在召唤》 《物候学》

《细胞生命的礼赞》 《自私的基因》

20部必读的谋略经典 第1部 《道德经》 第2部 《鬼谷子》 第3部 《管子》 第4部 《论语》 第5部 《孙子兵法》 第6部 《荀子》 第7部 《韩非子》 第8部 《战国策》 第9部 《人物志》 第10部 《贞观政要》 第11部 《反经》 第12部 《资治通鉴》 第13部 《三国演义》 第14部 《菜根谭》 第15部 《智囊》 第16部 《三十六计》 第17部 《曾国藩家书》 第18部 《厚黑学》 第19部 《君主论》 第20部 《战争论》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第1部 《忏悔录》 第2部 《贝多芬传》 第3部 《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

第4部 《巴尔扎克传》 第5部 《我生活的故事》第6部 《约翰逊传》 第7部 《萨特传》

第8部 《我的爱,我的自由》

第9部 《居里夫人传》 第10部 《罗素自传》 第11部 《罗曼·罗兰传》第12部 《我妹妹与我》 第13部 《甘地自传》 第14部 《真爱让我如此幸福》

第15部 《卡夫卡传》 第16部 《牛犊顶橡树》

《啊哈!灵机一动》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古海荒漠》

《混沌:开创新科学》 《时间简史》 《皇帝新脑》

《西方科学的起源》 《魔鬼出没的世界> 《万物简史》 《数字化生存》 《生命的未来》

第17部 《从文自传》 第18部 《拿破仑传》 第19部 《富兰克林自传》 第20部 《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 第21部 《荣格的生活与工作》 第22部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第23部 《苏东坡传》 第24部 《杰克·韦尔奇自传》

第25部 《巴赫传》

第26部 《华盛顿全传》 第27部 《我毕生的故事》 第28部 《房龙传》

第29部 《无尽的探索》 第30部 《卓别林自传》

20部必读的修身处世经典

第1部 《道德经》 老子(中国·先秦生卒年不详)第2部 《圣经》 基督教经典

第3部 《论语》 孔子(中国·春秋公元前55l-前479)第4部 《孟子》 孟子(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第5部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古罗马121-180)第6部 《荀子》 荀子(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30-前230)第7部 《庄子》 庄子(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第8部 《道德箴言录》 拉罗什福科(法国1613-1680)第9部 《颜氏家训》 颜之推(中国·南北朝531-591)第10部 《人生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1561-1626)第11部 《家范》司马光(中国 ·北宋1019-1086)

第12部 《智慧书》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西班牙1601-1658)第13部 《世范》 袁采(中国·南宋?-1195)

第14部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唁兰克林(美国1706-1790)第15部 《小窗幽记》 陈继儒(中国·明代1558-1639)第16部 《蒙田随笔》 蒙田(法国1533-1592)

第17部 《菜根谭》 洪应明(中国·明代生卒年不详)第18部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中国清代1811-1872)第19部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美国1888-1955)第20部 《傅雷家书》傅雷(中国1908-1966)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