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大学物理期末复习题

大学物理期末复习题



第一篇:大学物理期末复习题

质量M=4×10kg的氢气(看作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某一容器的下半部而与外界平衡。

4如图所示,活塞的厚度和质量可忽略。现将Q=2×10J的热量缓慢地传给气体,使气体逐渐膨胀。求氢气最后的压强、温度和体积。(活塞外大气处于标准状态)。-3

活塞H2 m4103kg5pp1.01310Pa,2mol解:已知氢气的摩尔数为,103M210kg/molT273k

V1RT1p144.8103m3

假如氢气在吸热过程中,始终是等压过程,设吸热完毕后氢气的体积为V′,温度为T′。由QpCp(TT1)

2104得TTT273616k

Cp1(1RR)12(51)8.3122VQpQpRTP028.316160.101m32V1 51.01310所以氢气先等压膨胀到2V1,再等体升温。

等压膨胀过程:V22V1244.810m8.9610m,T23323V2T12T546k V15Q1Cp(T2T1)2(RR)(T2T1)1.59104J

2氢气等体升压过程:Q2QQ14.1210J

3Q2CV(T3T2)T3Q2T2645k CVp3T3p21.2105Pa T2

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yAcos2(tx/),而另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负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y2Acos2(tx/)求:

(1)x/4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2)x/4处介质质点的速度表达。解:二列平面简谐波在x/4处引起的振动的方程分别为

11y1Acos2(t)y2Acos2(t)

44设x/4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为yAcos(2t),则

AA2(2A)24A2cos()A

22arctanAsin(/2)2Asin(/2)

Acos(/2)2Acos(/2)2所以,x/4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为yAcos(2t2)

x/4处介质质点的速度表达为v

dy2Asin(2t)。dt2

第二篇:《大学物理I》期中复习题

西北工业大学期中复习题

3.质点作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a=bt(b是常数),当t =0时,v=v0 , x=x0 ,则t时刻质点位置为:

11v0t2bt3; 26

1B.xx0v0tbt3 6

1C

.xx0v0t2bt3 6

1D.xx0v0tbt3。6A.xx0

4.A、B两船都以2m/s的速率匀速行驶,且A船沿x轴正向运动,B船沿y

轴正向运动。则B船相对于A船的速度(以m/s为单位)为:

A.2i2j;B.2i2j;

C.2i2j;D.2i2j。

5.如图所示,质点m在竖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

动,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则关于质点

受作用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A.合外力的功为零; 第5题图

第三篇:期末复习题

这是期末复习题: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计24分)1. 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我国近代的一次禁毒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第一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公车上

2.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

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

A.林则徐B.李鸿章C.张之洞D.左宗棠

3.当我们观看“焦点访谈”的时候,能够联想到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是

()

A.《新青年》B.《新民晚报》C.《申报》D.《新华日报》

4.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共产党人任教官B.重视军事教育

C.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D.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5.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主要是因为80年

前的这天发生了

()

A.九一八事变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6.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

命根据地

7.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

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

8.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

9.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

建在何地合适()

A.南京B.连云港C.济南D.徐州

10.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四部电影中,有错误的是

()

A.《大决战》B.《挺进大别山 》 C.《血战台儿庄》 D.《渡江侦查记》

11.“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

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

盗是()

A.英德联军B.德法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

12.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A.左宗棠——江南制造总局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 复——发起公车上书D.张 謇——创办大生纱厂

13.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

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14.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

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B.西安事变之后

()

C.卢沟桥事变之后D.中共七大之后

15.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

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

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渡江战役()

16.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

真实目的是:

①为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 ②欺骗人民,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到共产党身

上()

③积极争取国内和平④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

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

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选择题答案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二、非选择题。(36分,共3题,每题12分)

18.(本题12分)主题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学习主题,通

过搜集、整理、分析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A. 民报B.江南制造总局C.新青年(青年杂志)D.康有为

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________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 _______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___________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空格中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4分)

(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

过程具有什么特点?(1分)

(4)有人认为:历史上每一次思想的形成都会引起重大的社会变革。想一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遭失败?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3分)

19.(本题12分)主题重走长征路

步骤一: 了解长征历程

材料一: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材料一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

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3个)(3分)

(2)回忆所学知识,请你完成如下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图:

①遵义②大渡河腊子口③。(3分)步骤二:体验长征胜利

(3)“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环节?(1分)长征胜利有什么

意义?(1分)

步骤三:感悟长征精神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至少回答出两点)(2分)想一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将怎样落实长征精神?(2分)

20.(本题12分)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参观日本的和平展馆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材料四: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4)根据材料三,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地参观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作出哪些努力?(3分)

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1.A2.D3.C4.C5.B6.A7.B8.C9.D10.C

11.C12.D13.A14.C15.B16.A17.B

二、非选择题。(36分,共3题,每题12分)

18.(1)BDAC(4分)

(2)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三民主义或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

(4分)

(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由学习器物学习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等。即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分)

(4)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2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分)

19.(1)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的恶劣、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少数民族的阻挠、缺少粮食给养或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3分,任一点得1分)

(2)瑞金、金沙江、吴起镇(或陕甘革命根据地)(3分)

(3)会宁会师(或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意义: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表明中国共产党或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2分)

(4)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为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2分,任一点得1分)热爱祖国,不怕困难,勇于拼博;努力学习,为正义事业英勇奋斗。(2分,任一点得1分)

20.(1)九一八事变 ; 卢沟桥事变 ; 南京大屠杀(3分)

(2)影响:鼓舞(激发、调动)了中国人民抗日热情(斗志)。(2分)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全民族团结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分)

(4)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势力仍存等。影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使中日关系、日本和亚洲其他邻国的关系恶化。(2分)

(5)和平友好是主流(1分)日本必须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应正视历史,诚心悔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国应勿忘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两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合作;坚决反击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等。(2分,任一点得1分)

第四篇:2006级大学物理I期末考试题

2006级大学物理(I)期末试卷A卷

学院: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序号:_____________日期:2007 年6月24日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0686)

某人骑自行车以速率v向西行驶,今有风以相同速率从北偏东30°方向吹来,试问人感到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A)北偏东30°.(B)南偏东30°.

(C)北偏西30°.(D)西偏南30°.[]

2.(本题3分)(0338)

质量为m的物体自空中落下,它除受重力外,还受到一个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的作用,比例系数为k,k为正值常量.该下落物体的收尾速度(即最后物体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将是(A)mg

k.(B)g2k.(C)gk.(D)

3.(本题3分)(0048)gk.[] 水平地面上放一物体A,它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现加一恒力F如图所示.欲使物体A有最大加速度,则恒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应满足

(A)sin=.(B)cos=.

(C)tg=.(D)ctg=. []

4.(本题3分)(0660)

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速度由0增加到v,在时间t2内速度由v增加到2 v,设F在t1内作的功是W1,冲量是I1,在t2内作的功是W2,冲量是I2.那么,(A)W1 = W2,I2 > I1.(B)W1 = W2,I2 < I1.

(C)W1 < W2,I2 = I1.(D)W1 > W2,I2 = I1.[]

5.(本题3分)(4014)

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 有如下关系:

(A)和都相等.(B)相等,而不相等.

(C)相等,而不相等.(D)和都不相等.[]

6.(本题3分)(4586)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是:从初态(V0,T0)开始,先经绝热膨胀使其体积增大1倍,再经等体升温回复到初态温度T0,最后经等温过程使其体积回复为V0,则气体在此循环过程中.

(A)对外作的净功为正值.(B)对外作的净功为负值.

(C)内能增加了.(D)从外界净吸的热量为正值.[]

7.(本题3分)(5185)

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子的振动.若其速度~

时间(v~t)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

(A)/6.(B)/3.(C)/2.(D)2/3.)(E)5/6.[] 1v2-

8.(本题3分)(3087)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动能最大,势能最大.(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

9.(本题3分)(3162)

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3,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

(A)1.5.(B)1.5  n.

(C)1.5 n.(D)3.[]

10.(本题3分)(5325)

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慢慢地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

(A)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B)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

(C)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D)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E)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二、填空题(共30分)

11.(本题3分)(0735)

二质点的质量各为m1,m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缩短到b时,它们之间万有引力所

做的功为____________.

12.(本题3分)(0173)

湖面上有一小船静止不动,船上有一打渔人质量为60 kg.如果他在船上向船头走了 4.0米,但相对于湖底只移动了 3.0米,(水对船的阻力略去不计),则

小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题3分)(4666)

f(v)代表平均

速率,v为一固定的速率区间,则速率在 到 +

v范围内的分子数占分子总数的百分率随气体的温度

升高而

__________(增加、降低或保持不变).

14.(本题3分)(4563)

设容器内盛有质量为M1和质量为M2的两种不同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并

处于平衡态,其内能均为E.则此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之比为.

x(cm)

15.(本题3分)(3032)

已知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两

简谐振动的最大速率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16.(本题3分)(3034)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x1的相位比x

2的相位超前_______.

17.(本题3分)(3318)

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y2.0102cos15xcos1500t(SI).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__.

18.(本题3分)(3190)

一个平凸透镜的顶点和一平板玻璃接触,用单色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测得中央暗斑外第k个暗环半径为r1.现将透镜和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换成某种液体(其折射率小于玻璃的折射率),第k个暗环的半径变为r2,由此

可知该液体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题3分)(3731)

波长为=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 cm的平面衍射

光栅上,可能观察到光谱线的最高级次为第________________级.

20.(本题3分)(3640)

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i0从第一种介质(折射率为n1)入射到第二种介质(折射率为n2)内,则tg i0

=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0780)

两个匀质圆盘,一大一小,同轴地粘结在一起,构成一个组合轮.小

圆盘的半径为r,质量为m;大圆盘的半径r=2r,质量 m=2m.组合轮可绕通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光滑水平固定轴O转动,对O轴的转

2动惯量J=9mr / 2.两圆盘边缘上分别绕有轻质细绳,细绳下端各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A和B,如图所示.这一系统从静止开始运动,绳与盘无相

对滑动,绳的长度不变.已知r = 10 cm.求:(1)组合轮的角加速度;

(2)当物体A上升h=40 cm时,组合轮的角速度.

22.(本题10分)(4104)p(Pa)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循环过

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TA=300 K,求

300(1)气体在状态B、C的温度;(2)各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2 0 0(3)经过整个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100(各过程吸热的代数和).V(m)213

23.(本题10分)(3158)

在均匀介质中,有两列余弦波沿Ox轴传播,波动表达式分别为

y1Acos[2(tx/)] 与 y22Acos[2(tx/)],试求Ox轴上合振幅最

大与合振幅最小的那些点的位置.

24.(本题10分)(3530)

-一衍射光栅,每厘米200条透光缝,每条透光缝宽为a=2×103 cm,在光栅后放一焦距

-f=1 m的凸透镜,现以=600 nm(1 nm=109 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求:

(1)透光缝a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亮纹)?

第五篇:期末复习题阅读

期末复习题——阅读短文

①暑假里,爸爸带我乘飞机去旅(lǚ)游。我在飞机上,透(tòu)过机窗,看到了蓝天,看到了白云,飞机越飞越高,飞得比白云还高。

下了飞机,我们乘上旅游车,来到山脚,发现早来的人已经开始爬山了。我和爸爸也赶紧去爬山。我们爬到半山上,看到了一群猴子。小猴看到我们,跑过来,伸(shēn)出手,向我们要东西吃。我们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山下小路上的人很小很小,都变成了一个矮人国了,真有趣!我喜欢旅游。

1、短文共有()节,第二节有()句话。

2、“我”在飞机上,透过机窗看见了()和()。“我们”在()看到早来的人已经开始()了。“我们”在()看到了一群()。

“我们”在()往下看,看到山下的人很小很小,都变成了一个()。

②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______节。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________,小马的汗在_______,小狗的汗在_______,小花猫和_______的汗都在_______。

③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辩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句话。

2、段文写了猫的()、()、()和()。

3、用“——”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②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③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④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

中午,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

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的又叫又跳。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风停了,雨停了,屋顶修好了。

公鸡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泥浆的兔子、鸭子、公鸡脸红了。1、这个故事有()个自然段。

2、用直线划出兔子、鸭子帮助公鸡修屋顶的句子。

3、公鸡脸红了是因为(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⑴公鸡很生气⑵公鸡很着急⑶公鸡难为情了

乌 鸦 兄 弟

⑤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结果,窝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一开始,这个洞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乌鸦为什么会冻僵?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文中描写寒冷冬天的句子用“——”划出来。

4、你想对这两只乌鸦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