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第一篇: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无论什么样的班级,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钟越 男 10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自卑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家长基本不关注,不教育。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不讲卫生”,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利用闪光点改正不足

这样的学生不是你一次简单的说教就能改正的,即使一次说服了,也会固态复萌。这样的学生需要你冷静、有耐心,你要跟踪了解、研究他的心理,再制定因人而异具体有效的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老师,及时肯定表扬学困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求知欲,为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成功的信念,达到学习上的成功。这就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成功教学。钟越从小喜欢看课外书,他的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因为不懂得科学分配时间,做事拖拉,以至迟交缺交作业现象非常严重,学习成绩也一直停滞不前。在平时的聊天中,我会肯定钟越热爱看课外书的好习惯,并经常和他就看书中遇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讨论。但我也会提醒钟越,如果他能更好地分配时间,处理好学习与课外拓展的关系,他会更加受益。我还跟他有约定:如果他能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要求做了,家长和老师都有奖励。一开始,钟越坚持了一个星期,只在自由活动时才看课外书,并按时交作业,刚好遇上了数学测验,因为在课堂上认真听了,所以他考了从没得过的80分,我们都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初尝甜头的他开始意识到了认真听课学习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慢慢改正自己的坏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钟越的老毛病并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改正过来,经常出现反复的现象。我不得不一再提醒自己一定要有耐心,如果我也跟着他反复,那么前期的工作将会前功尽弃。我坚持给予他辅导,疏导他的思想、纠正他的行为,并经常主动与他的家长联系,共商对策。前所未有的进步,换来了前所未有的鼓励。

四、辅导效果与评价

一年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钟越变活泼了,脸上的微笑多了,和同学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钟越活泼的身影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钟越的转变可真大啊!”

五、辅导后记

“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让我们摒弃对学困生的偏见,多给学困生一些爱心,让爱心唤醒学困生的心灵,让爱心点燃学困生的希望之火,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

第二篇: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

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

无论什么样的班级,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四(3)班 罗胜海 男 10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自卑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家长基本不关注,不教育。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不讲卫生”,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利用闪光点改正不足

这样的学生不是你一次简单的说教就能改正的,即使一次说服了,也会固态复萌。这样的学生需要你冷静、有耐心,你要跟踪了解、研究他的心理,再制定因人而异具体有效的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老师,及时肯定表扬学困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求知欲,为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成功的信念,达到学习上的成功。这就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成功教学。

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是会从“问题学生”的行列中走出来的。因此,我想方设法开导他,引导他,使他尽快走出“问题学生”这一行列。

1.改进其学习方法,帮助其克服懒惰贪玩的习惯。

鉴于他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就帮助他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等,见到他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肯定、鼓励,使之坚持不懈,逐渐克服懒惰贪玩的习惯。

2.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不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后进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老毛病并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改正过来,经常出现反复的现象。我不得不一再提醒自己一定要有耐心,如果我也跟着他反复,那么前期的工作将会前功尽弃。我坚持给予他辅导,疏导他的思想、纠正他的行为,并经常主动与他的家长联系,共商对策。前所未有的进步,换来了前所未有的鼓励。

四、辅导效果与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具体教育转化工作,现在的他,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有了信心,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五、辅导后记

“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让我们摒弃对学困生的偏见,多给学困生一些爱心,让爱心唤醒学困生的心灵,让爱心点燃学困生的希望之火,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

第三篇: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案例: 学生姓名:廖同学 性别:男

主要问题:该同学身上存在多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有

1、不爱学习,平时作业都是抄同学的,厌学情绪较重,到初二下学期基本都不听课,晚上玩游戏,上课趴着睡觉。

2、不遵守校规校纪,不尊重老师,对于老师的教育不仅不接受,甚至出言不逊。还会欺负弱小的同学,班级的同学都躲着他。

3、在家里与家长的关系更僵,妈妈的话根本不听,父亲平时太宠,根本管不了,有时还会对家长暴力相向,没有是非观和道德底线。

4、爱享受,爱攀比。不断的向家长索要东西,比如电动车、名牌手机等,要求一旦不能满足就吵、闹。

5、纠帮结派,和年段其他班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玩在一起。

原因分析:上初中,学习的科目从原来的两科,增加到8科,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想凭小聪明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学习成绩会急剧滑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加重。家长的溺爱,纵容,使该同学无所畏惧,目无纪律。

家庭状况:虽然家长都是干部,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家庭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父母双方在教育观点上存在分歧,导致教育的失败。学校采取的措施: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经常找孩子做思想工作,同时,建议家长给孩子换个新的境,避免孩子再跟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玩在一起。学生现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但仍需努力。

第四篇: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任何班级中都有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的存在又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李乐 男 20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聪明、机灵,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和逃课,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由于父母在外工作和生活上无人约束,使他十分散漫、消极,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经常旷课”,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无所谓的心理。同时,使他对同学产生了排斥心理,对老师的正确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赏识教育策略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信,消除了抵触情绪,愿意接受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

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尽力。

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彻底改变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现在仍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的能力较弱,对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但只要我们老师尊重学生,多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必然会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他会坚强、有知识、身心健康的人才。

第五篇:一个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案例

一个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案例

我们班有一个刘阳的小女孩,天天都不完成作业。也不喜欢说话,更不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玩。我也耐心的与她沟通过,但是都没有效果。我是又气又急。有一次,她又连续一周没有完成作业,于是我对她大声说道:“明天叫你的爸妈来一趟学校。”第二天只见她自己背着书包来了,我心想:一定是孩子撒谎回家没有说实话。于是到了第一节下课,我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严厉地说道:“你家长呢?”孩子小声的说:“她们有事来不了。”听了这句话我火冒三丈,对她斥责了一番。孩子委屈的留下了泪水,什么也没有说。看见他哭了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我心想:家长不负责不能怨孩子,明天我还是去她家一趟吧!第二天放学后,我便与她一起来到了她的家里,看见华刘阳的爸爸妈妈用手对我比划着,我感到了从小到大没有感受到的尴尬,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原来他们是聋哑人。我终于明白了孩子为什么完成不了作业?为什么家长没有到学校来?临走时,我在我们交谈的纸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们的乖女儿在学校很听话,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你们放心吧!孩子以后就交给我了!从此,我每天在学校帮助刘阳在课余时间把作业完成,让她明白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课上总是提问她,并表扬她。课下我总是领她和同学一起做游戏,慢慢的孩子有了些自信,不在像以前不爱说话。经过一段时间她回家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而且完成的特别好。看到孩子的进步我的心里也有了一些安慰。那一学期我都在努力着,就想在她的的脸上多看到一点微笑。渐渐地孩子的笑容多了,也愿意与同学在一起玩了。有一天中午,她悄悄地来到了办公室,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大大的苹果,和一张纸条。我刚想说话她却转身跑掉了!我打开纸条,上面工工整整的写道:老师谢谢你!那时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甜。既然孩子喜欢这种沟通方式,不如我也给他回个条吧!我写道:能让老师做你会说话的朋友吗?其实,在农村学校,有很多家庭有问题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应该还有家的温暖,家人的关爱。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