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燃煤管理交接班制度
燃料管理制度汇编
燃料管理交接班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燃料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燃料管理部整体工作效率,规范燃料管理交接班,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料管理交接班工作。
第二章 交班内容
第三条 交班人员在交班前30分钟做好日志、各种台帐以及上级领导指示、命令等记录。
第四条 交班人员全面检查记录表单准确无误,字迹清楚、工整,并在表单上签字。
第五条 交班人员检查本班工作是否完成,异常分析及处理,并为下一班做好准备工作。
第六条 交班人员对所管辖设备全面检查一次,将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分别记入各种记录薄内。
第七条 交班人员检查本岗位的工器具完好、齐全,存放妥当,所管辖卫生符合要求。
第八条 交班人员主动向接班人员介绍煤场煤种的存放位置,采样设备(火车、汽车)的运行情况。
第九条 交班人员要主动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本班全部工作情况,并耐心解答接班人提出的问题。
第十条 交班后,班长主持班后会,分析总结本班的工作情况。第十一条 检查交班中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燃料管理制度汇编
第三章 接班内容
第十二条 接班人员必须提前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由班长组织进行一次碰头会,了解班组人员精神状态及到位情况;听取交班班长介绍运行情况,然后班组人员进行接班检查。
第十三条 接班人员在接班前应做到,详细查阅值班日志,各种记录薄、交待等情况。
第十四条 检查工器具完整齐全,如有丢失损坏,必须立即向交班人员提出并要求记入日志。
第十五条 检查所管辖区域照明是否完好,室内无人职守时电源是否切断,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 了解煤场及采样设备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措施,了解上级指示和有关注意事项。
第十七条 接班人员正点接班前5分钟在指定地点,由班长组织碰头会,听取接班人员汇报检查情况,班长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当班预计工作内容及安全事项交底。
第四章 交接班
第十八条 在交清接明的基础上,交班、接班人员正点办理交接手续,严格履行签字程序,接班人员同意接班应先签字,然后交班者签字后,方可离开现场。
第十九条 接班人员未接班前,交班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发生一切后果由交班人员负责。
第二十条 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应继续值班,并向燃料管理部高级管理员汇报。
燃料管理制度汇编
第二十一条 各岗位在交班时必须得到班长的命令,统一交接班;接班后,主动向班长汇报采样及煤场情况,并接受班长的工作安排。
第二十二条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时不能交接班
1、煤场还有未采样、未卸的煤车。
2、上级有关命令未记录或记录不清。
3、交班重要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记录不清楚、不齐全时,应重新记录、补齐后方可进行交接班。
4、接班人员班前饮酒、患重病或精神状态不正常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班人员应及时向燃料管理部高级管理员汇报,找人替班后方可进行交接班。
5、岗位卫生未达到要求。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料管理部负责起草并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交接班制度
动力车间交接班规定
1、设备运行岗位统一规定交接班时间:接班人员提前到岗进行接班前预检。
2、严肃履行岗位交接班程序,认真执行“五交”、“五不接”和“上下班责任的划分原则”要求。对因接班检查不认真、交接不严格而发生的事故,由接班者负责。接班者在交接班记录上全部签完字后即视为正式接班。
3、班长要待全部岗位按程序交接完方可离去,有问题要及时协调,有必要的要上报车间主管乃至上报经理。
4、装置处于事故状态下原则上不允许交接班,待事故处理完后再进行交接班,如果问题经接班人员确认无任何疑问,可以交班。
5、接班人员不能按时到岗,交班者不能下班。
6、未参加交接班会的接班人员按迟到处理。7,发生事故后,交班者离岗后参加班后事故分析会。
一、班前预检
1、班长和操作工必须提前进行接班前预检。
2、预检内容
(1)查看上班操作现场、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
(2)检查仪表运行情况和工艺控制参数。
(3)检查设备运行和备用状况。
(4)检查防冻和跑冒滴漏情况。
(5)预检中发现问题在交接班会上报告班长。
二、交接班会
1、各班班长准时召集本班人员集中点名。本班人员缺席的应在交接班记录上注明原因。
2、交班班长向全体接班人员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内容大致如下:
(1)开停车及现场检修进展情况。
(2)装置负荷、化学药品投放以及收付料情况。
(3)其他车间用户协调情况。
(4)动静设备运转完好、备用情况。
(5)事故状态及处理情况。
(6)控制仪表及联锁投用或旁路情况。
(7)下一班运行应注意的事项。
以上情况除口头介绍外,还应在记录中有书面的记录,内容应完整无误。
3、接班人员向交班班长提出预检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
4、接班班长布置本班工作任务、操作要点之安全事项等。
5、其他上级下达指令、传达信息等工作安排情况。
三、岗位面对面交接;
1、交接操作记录,由交班班组操作工将本班所有记录收集完毕后经接班班组确认无误并签字后放入记录收集柜。电气操作工交接变电室记录,水气操作工交接水气设备记录。接班班组可以对记录情况提出异议,同样问题长期出现而交班班组不改正的超过三次可以上报主管处。
2、交接工艺控制参数。电气工艺控制参数由电气操作人员交接,水气设备工艺参数由水气操作人员交接。
3、交接仪表和设备运行情况。电气仪表和设备应由电气操作人员负责,水气仪表和设备应由水气操作人员负责。
4、交接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的重要部位,由班长负责交接。
5、交接工艺流程等的变更,由班长负责交接。
6、交接岗位工器具(包括步话机,手电等)以及钥匙情况,由电气操作人员负责交接。
7、交接现场消防器材,由班长负责交接。
8、交接卫生,由班长负责交接。
9,维修问题由班长交接。对于由于特殊原因没有立即维修的项目,应及时上报主管甚至经理。
以上八项经双方确认无误后,接班者签字,上班人员撤离。在对口交接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有疑问的,应当场向本班班长提出,在得到明确答复后,应将内容记录至本班记录中,由本班班长签字确认。
四、五交
1、工艺、设备及仪表运行情况。
2、运行和生产出现的异常及事故情况。
3、安全情况及防护灭火器材保管使用情况。
4、各岗位卫生、设备卫生及跑、冒、滴、漏情况。
5、上级有关指示和规定,其他部门协调问题。
五、接班人员应认真执行五不接
1、运行出现异常现象,情况不明不接。
2、运行处于事故情况下不接。
3、备用机组情况不清楚不接。
4、卫生不合格不接。
5、岗位设施丢失,损坏情况不明不接。
六、上下班责任的划分
1、交接班双方签字后,生产及其他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2、上班故意愚弄下班,接班后所发生的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3、上班有明显的错误操作,接班时未发现,交接班双方均有责任。
4,本班问题需要下一班帮助处理的,内容需要在交接班记录上书明,并由交接班班长口头交接,并说明原因。接班班长如有异议,可以向主管提出异议。
第三篇: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
为保证各班次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中餐厅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如下决定:
一、班次遗留问题的交接。、对未能完成的遗留问题,上班次应负主要责任。、下班次应了解遗留问题的迄今执行情况。、遗留问题的交接应作书面记录,并注明原因。、自交接后,下班应对未完成的遗留工作负责。、各班次应完全明确对上级交界的任何事宜不得遗留和延误。6、所有遗留问题的交接仅限于管理人员之间。
二、员工出勤情况的交接。、员工上岗实行二次签到制度,(按本岗位着装要求,整理好工服,到达或离开岗位必须在规定的记录本上签名)。、不准请人代签或借故忘记签到,严禁签到后上岗不出力。3、签到本限于主管控制。、员工因故中途离岗,早退亦必须签到,记录在案。、员工因事调换班次,需经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批准,方可准于调换。、各岗位请假制度必须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若应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时,必须无条件服从,加班加点支领加班津贴或补休钟点,并报部门批准。、工作到点后,必须由领班知会其下班,不得催促下班。、在营业时间内,员工如需要上洗手间或喝水等私事,必须知会本区域的领班,领班必须知会主管或其它区域的领班。
三、营业状况的交接
交接时,下班后庆以上班次的营业的作出检查和交接:、了解订餐情况及VIP 的情况。、检查VIP 订餐后的准备工作。、明确VIP 专人服务的人员安排,(限于主管以下管理人员控制)。4、检查营业用品,设施的完好情况。、交接时,对贵重物品的清点。、了解本区域就餐客人的个人资料。
第四篇: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
一、凡实行二班一运转的岗位,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两班交接时,对本班进出水情况、工艺状况、设备运行状况、现场卫生、工器具及上级布置任务要用口头或用文字交待清楚,特殊情况还须特殊交待。
三、两班交接时,接班者未到,交班者不得离岗;迟到或旷工者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对交接班中发生的问题,如设备发生故障等,应双方留下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交接班。
四、两班交接时,如交接不清,隐瞒隐患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受影响者,由交班人承担责任。
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第五篇: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
一、凡实行三班二运转的岗位,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接班者应提前1 5分钟到岗,认真听取交接班情况。
三、两班交接时,对本班进出水情况、工艺状况、设备运行状况、现场卫生、工器具及上级布置任务要用口头或用文字交待清楚,特殊情况还须特殊交待。
四、两班交接时,接班者来到,交班者不得离岗(迟到或旷工者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对交接班中发生的问题,如设备发生故障等,应双方留下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交接班。
五、交班时必须两班班长共同巡视厂区一次,确认各工艺、设备、卫生状况,明确生产情况、异常情况后方签字交班。
六、两班交接时,如交接不清,隐瞒隐患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受影响者,由交班人承担责任。
七、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