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最新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热门15篇)

最新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热门15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应该安排得合理有序,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教案的编写和使用要灵活运用,适应教学环境和学生的需求。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篇一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练习3中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2、现在请同学们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不重复。

3、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检阅了一番,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莫高窟》也是一处名胜古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脉络:

1、《中国名胜词典》上这样介绍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现存石窟492洞,里面保存着彩塑多尊。保存的壁画有4.5万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排列起来,能有20多公里长。19发现的藏经洞里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这段介绍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介绍了什么?

3、默读课文,把这段介绍里的每句话与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4、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5、你觉得《中国名胜词典》上对莫高窟的介绍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个好?

(点评:引入《中国名胜词典》对莫高窟的介绍,并与课文作比较,让学生明白一个介绍得简要,一个介绍得具体。进一步懂得根据不同的文本要求写出不同的对莫高窟的介绍。)。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段与词典上的介绍有哪些不同?

3、为什么写莫高窟用“她”而不用“它”?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2、朗读词语。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2、学做小导游,在做小导游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2、        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

(点评:听写关键词语并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    讲读第二段:

1、        指名读第二段。

2、        你觉得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点面结合)。

3、        读读写“面”上的句子。

4、        读读写“点”上的句子。

5、        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请用“有……有……还有……”说说彩塑的神态。你发现书上的问题了吗?(“力士”后面不应该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

6、        背诵第二段。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如:有什么特点?怎么建成的?为什么而建?等。)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过渡: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三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结合资料,个人汇报:

指导朗读,你知道绕我们学校走一圈多少米吗?算一算,绕金字塔走一圈相当于绕学校走几圈?)。

(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乡约有四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小结:这一小节中罗列了许多数据,也把金字塔与其他事物作了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3、引读第3节。思考:分析这些数据,通过这样的比较,再加上具体形象的描述,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交流。(宏伟、精巧;智慧、勤劳;奴隶、剥削)。

4、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很大,。

学生汇报:

生1: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看他们--(介绍书上的方法,边读边用画图来表示;)。

生2: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生3:请看,这是我画的建造金字塔的场面,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图画)。

学生汇报:

生1:“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明白了它历史悠久,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生2:这又与 课文的开头呼应,理解了它所以“傲对碧空”!

生3:我想对埃及人民说:你们是伟大的,令人崇敬的!

四、课后练笔: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14、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我身边的小能人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1、晴朗的夜空,远眺皎洁的月亮或闪烁的星星,产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感受。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教学重点:激活储备,引发学生奇特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教学准备: 小黑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