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浅论晋商商业诚信的现代意义(5篇可选)

浅论晋商商业诚信的现代意义(5篇可选)



第一篇:浅论晋商商业诚信的现代意义

课题名称

浅论晋商商业诚信的现代意义

课 题 人:许靖宣

指导 老师:孙晓瑜 老师

二零一四年二月

浅论晋商商业诚信的现代意义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理念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 它是现代经济伦理对企业的必然要求, 是市场良性运行的客观需要, 决定了企业战略的竞争力。诚信己经成为现代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任何背离或忽视诚信的行为都将难以被今天的社会所接受。山西晋商,早在明清时期,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雄踞湖商、徽商、粤商等十大商帮之首,长期执掌内外贸易之牛耳,盛极一时,以雄财善贾而饮誉海内外,在中外经济史上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在其五百年的经营史上,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商业奇迹。自明代初始就己经跻身于中国商帮之首的晋商,之所以能一直独领风骚数百年,除了他们勇于探索、勤奋努力、善于创新之外,仍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承担起了应付的社会责任。那么,晋商创造如此辉煌的主要秘诀是什么呢?那就是诚信经营。诚信是晋商的价值核心,也是晋商的商魂。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与诚信经营紧密相连。失去诚信一切无从谈起,拥有了诚信,就拥有了市场制胜的法宝。因此,把诚信或失信作为研究课题,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晋商诚信产生的历史原因,分析了其特点;同时针对现代社会存在的诚信缺失的典型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建立具有晋商 “义利并重, 义利统一”、“售货无诀窍, 信誉第一条” 的特点诚信制度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晋商;商业诚信;晋商文化;晋商历史;现代意义

一、晋商诚信观产生的历史及特点

明清时期的晋商,是国内最大的商帮之一,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大商人集团。晋商的活动区域遍及全国各地,并把足迹伸到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时称“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山西号称海内最高”。晋商何以创出这般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营活动以诚信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铸就了晋商的辉煌。

晋商弘扬传统文化中义利相通的观念,在山西形成重商、崇商之风。清雍正皇帝认为,山西人的社会定位序列与别的地方不同,是第一经商、第二务农、第三行伍、第四入士。晋商在精神支柱上崇奉关公。关公被誉为具有“义薄云天”、“信义昭著”、“言必忠信”、“信必笃敬”等传统美德,历代皇帝屡屡加封,成为尊奉的“武圣”。晋商不仅在店铺和家中供奉关公,而且在各地的山西商人会馆中修殿供奉关公。他们以关公的“义”来团结同仁,摒弃“见利忘义”的不良动机;以关公的“信”来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顾主,摒弃欺诈、伪劣等行为。自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商人队伍的壮大、商业竞争的激烈,在全国先后出现了山西、徽州、陕西、宁波、山东、广东、福建、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角逐市场,晋商靠诚信的法宝而称强制胜,立于不败之地。晋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创新,具体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以义取,讲求生财有道

晋商是行大义而取巨资的有战略眼光的商人群体,从国家拥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需求出发,抓商机,占市场。晋商不仅进行长途贩运,同时在各地开设店铺,以至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之说。明朝政权从长城开始设立军镇,驻扎80万军队,为了征集军粮而推行了中制,即用粮换盐引,就可获得售盐贩盐的专卖权。晋商以靠边境的地理优势,领先占领。北方和西北的边镇多住着山西的商人,粮和盐的生意晋商都做,甚至连两浙、两淮的盐也大部分由山西商人来经营。到清代,晋商顺应当时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形势,一举成为旅蒙商主力军。

(二)群体共赢,讲求互惠互利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的力量,这是商业竞争的需要。“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山西商人形成了一个地域性商帮,同舟共济。群体联合才能以集团性优势在竞争中显示实力,合作共利才能有自身之利。晋商和其他大商帮之间也体现了良好的互利共赢关系,被赞誉为“虽未经国家法律之规定,而守范围、重信用、敦品行,此其所长也”。在国内各重要城市建立的山西会馆,是地方性同乡组织。“本互相而谋福利”,对促进晋商群体尚信守规、维护同乡和同行商人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互信相与,讲求联合协作

晋商不会随随便便建立“相与”这样的关系,一旦建立,则有始有终。祁县乔家建立的“复”字商号,对已经建立起的“相与”这种关系的商号,都会给予支持,业务方便,对方一旦有了经营困难,就会及时慷慨解囊。这种“柑与”与如今的联营协作有类似之处。“复”字号的这种办法,使其在同行中树立很高的威信,影响广大,很多商号都以能以“复”字号“相与”关系为荣,自然“复”字号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四)信誉第一,讲求诚实守信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商业谚语:“生意没有回头客,东家伙计都挨饿”;“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以讲诚信著称的商人所在皆是。史载盂县商人张炽昌,“贸易关东,与人然诺,坚如金石”。

(五)首创票号,讲求强抓机遇

晋商首创的票号,是信用制度的产物。到清代,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城镇工商业自有资本不足,有求于借贷以扩大经营资本。在北方又兴起一种具有保险职能的镖局。随之,专营汇兑业务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便应运而生。帐局只经营存放款业务而不经营汇兑,埠际问货款清算,依赖运送现银。晋商资本积累雄厚,商号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为商业中的汇兑行业业开展提供了便利;晋商社会诚信度高,经营汇兑业客户充分信任。到极盛时,山西票号发展成了39家,在国内建立分号的城镇增长到70个,并在日本、朝鲜也建立了分号。

二、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

尽管诚信晋商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诚信的美丽故事,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都宛若一个商人,讲求利益为上,在他们看来不讲道德诚信才能赚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违反诚信的事件。

(一)“红心鸭蛋”事件 “红心鸭蛋”事件是十年前一度引发全国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腌制鸭蛋过程中商家在蛋鸭吃的饲料里添加“红药”,产下红心鸭蛋。“红药”的主要成分是工业染料“苏丹红ⅠⅤ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ⅠⅤ号列为三类致癌物。“苏丹”是一类能溶于醇和酯的染料的一个商品牌号,色泽包括黄、橙、红、蓝、紫、绿、棕、黑等色谱。由于能用于溶剂着色,国内称作油溶性染料。苏丹染料的主要用作石蜡及其制品溶剂以及溶剂石油制品的着色。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河北石家庄等地蛋鸭饲养者把用于工业生产的苏丹红昧着良心掺进了饲料之中,在获得既得利益的同时将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于不顾。

(二)“瘦肉精”事件

“瘦肉精”事件是发生在双汇以及主要的肉类加工企业之中的食品安全诚信问题,无疑又给本已令人不安的食品市场蒙上了一层冰霜。为了迎合现在消费者的健康观念,不少人在买肉的时候都会选择瘦肉而不选肥肉的倾向,“瘦肉型”猪肉非常受欢迎。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确实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出现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会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和温县等地,部分养猪户生猪饲养过程中违禁使用瘦肉精。

(三)“注水肉”事件

202_年4月8日,国家工商总局的一则质量监测公告在北京市场上激起不小波澜。公告显示北京京客隆、华普、超市发、美廉美、长安商场超市及全特优细菜中心牛街清真超市等6家知名超市被检查出销售“注水肉”。从监测情况看注水肉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样品水分含量达到80%以上。而北京市的6组不合格肉类样品全部为水分超标。

(四)“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 ”事件

南京冠生园的月饼危机起于公司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从1993年开始回收卖不完的月饼来年再用。这种陈馅月饼也引起了一些老职工的反感,但吴震中(企业老总)在管理中采用高压式管理对不顺从者一律下岗处置。南京冠生园的危机管理给整个行业带来诚信危机,引起全行业的共愤。南京冠生园经理吴某还说出“此类以旧冒新,是本行业的一种普通现象”的话是极其不负责的,给国内几十家冠以“冠生园”企业名称的食品企业带来了恶劣影响,最终导致南京冠生园倒闭告终。

(五)“地沟油”事件

地沟油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由于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地沟油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痛、胃癌和肠癌 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等症状。“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六)“毒胶囊”事件

202_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像上海毒馒头,三鹿奶粉,毒大米,郭美美事件,以及大学生农民工打工上当、拖欠工资的事件屡屡发生,无不折射出中国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道德的严重缺失。

三、晋商诚信的现代意义

诚信是一个民族的立世之本。晋商诚信给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道德诚信是企业的基础。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沉淀,在晋商的经营活动中兼有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双重作用。但是,这种商业伦理道德是建立在“人治”社会根基之上的,并且靠的是商家的道德自律。而建立在这样根基上的诚信是不够稳固的,如果道德的社会根基一旦颠覆,那么必然给晋商带来灾难,这也是晋商之所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更加需要诚实守信和诚信经营。

其次,法律规范是保障。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一方面需要市场主体的自律行为,另一 方面也需要其他机制的强制行为。在信用、经济、法律三者之间,信用是经济的基础,法律法规是信用的保障。

晋商五百年的兴衰史告诉我们,诚信固然可贵,但只有与法律结合,才能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诚信是道德规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经济资源、是经济正常运行的支撑点。如果让造假售假、商业欺诈、坑蒙拐骗、恶意逃废债务、合同违约等信用关系紊乱现象滋生蔓延,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会毒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公德。

因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高度的自觉性,切实加快具有“诚信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建设,努力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现代企业体系。

第二篇:中国传统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 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德目之一。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历代先贤对它的阐述和强调也不绝于世,他们主张,“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左传·禧公二十五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贞观政要·诚信》),“君子不保,惟在于诚信”(《旧唐书·魏征传》)。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诚信”逐渐侵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先秦开始,“诚信”作为一种道德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信念为诸子百家所认同。在他们看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国之大纲。”因此,中国古代的贤能圣哲都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否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后世漫长的文明历程中,诚信成为所有正直诚实、进取勇敢的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支撑点,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个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而且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深层道德意识,成为中国人立身兴国的根本。【关键字】诚信;传统;现代;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体系,自思、孟为代表的第二代儒家学派从本体的角度对诚信做了阐述之后,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道德要求,而且被看作是立物、立事、立人、立身之本,是一种道德精神,也是人的道德品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思维路径。真实无妄之谓诚,言而有实之谓信,诚为信之本,信为诚之用。信不仅是一种言语或者承诺的真实,更是本心之真,本性之真。它不是求信于人,不是求人所信,而是尽己、即尽言、尽心和尽性。并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鞭策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人。那么,“诚信”体系也被一代代的文人学士所阐述、发展。

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先哲共同信守的道德原则,是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春秋末期,鉴于奴隶制礼坏乐崩,诸侯蜂起,巧诈风行,所谓“春秋无义战”的局面,道家老子率先倡言“信德”。他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诚信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美德,不是华美的词语;天下缺乏诚信,就由于当权者的不诚信。因而他主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儒家创世人孔子更是

底!一身都空了。”

王安石进一步阐发了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观点:“信者,性也。言近于信,则极天下之至顺。故言之信者不美。”“言之美,则不能近于性矣,故美言不信。”(王按时《老子注》,转引自彭耜纂集的《道德真经集注》)

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天华,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反思,感到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已不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信德规范也必须被赋予新的内容,比如商业上的“诚实无欺,人人信得过”,这样才能给予这一道德规范以新的活力。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传统的道德规范加以改造,赋予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内容,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一整套道德规范。关于“诚信”,他认为“中国古时对于邻国和对于朋友,都是讲信用的。依我看来,就诚信这一方面的道德,中国人实在比外国人好的多。”(《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他把诚信规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加以肯定和颂扬。

二、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从一般语义上讲,诚的本意是真实无妄,诚实不欺。“诚者,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信的本意为“人言”,“人言为信”,他强调的是不欺不诈,遵守诺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诚信”二字皆有诚实、守信、不欺的意思。“诚则信矣,信则诚矣”具体来说,诚信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一)诚信是道德修养的关键

诚信被认为是人们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不仅在古代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准绳。《礼记·大学》云:“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宋代周敦颐更将诚看作“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也正如朱熹所说,在《大学》所列的“八条目”中,“诚意乃恶与善之关”,只有“过此一关,方是人不是

(四)诚信是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正如二程所说的:“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无往而不得。”这是因为,只有出于诚,才能激起巨大的兴趣、激情,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才能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毅力。正如曾国藩所说的“有至诚之心,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矣”。所以只有讲求诚信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得以成功。

三、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辉煌成就的背后却隐藏着进一步发展的危机即社会信用的倒退和缺失,它成为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绊脚石。纵观历史,作为具有几千年悠久文化精髓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诚信传统。那么,诚信作为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的传统德目有着深刻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一)人无诚信则不立

人无诚信无以立足,行事则无以通达;人诚信则可以立足,行事则可以通达。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往往把无诚信之人斥作“非人”,而加以鄙视和谴责。中国古代先哲认为,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志,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孟子则把修养诚信看作是做人应走的正道,“思诚者”是“人之道也”古人云:“口惠而实不至,怨缁及其身。”不讲实话,不收信诺,就会有灾祸。王安石则断言:“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道德支柱,无此便无以立足。朱熹把忠诚、讲信义看作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无此就谈不上做人之道。“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墨子也强调,人说话必须守信用,言行一致,说到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信而不行也”。刘昼把讲信用看作是人行动的基础和根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所以说,行而无信,则无以立。

(二)家无诚信不和睦

之民襁父负其子而至矣。”唐朝吴兢说:“君子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反之,则后患无穷。正如荀悦所说,“行诈于官,而矜实于民”,“怨之本也”,“谓理之源斯绝矣”。傅玄也说:“夫以上接下,而以不信随之,是以日夜见灾也。周幽以诡锋灭国,齐襄以瓜时致杀,非其显乎!故祸莫大于无信。”他以周幽王、齐襄公因诈伪失信而国破人亡的史实,指出了统治者不以身作则讲诚信的危害、祸患。总之,立诚信,取信于民,国家政权就会稳定、强国、发展,否则就会衰亡以致灭亡。这条经验或者说是历史规律是值得重视的,它是今日人民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建设仍具有借鉴、启迪价值。

四、现代诚信思想的培养

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诚信缺失的治理和加强诚信建设也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整治。对于诚信思想的培养不仅是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国家从教育走向法制化的必经途径。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方向进行培养:

(一)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公民信用观念和意识

治理我国诚信缺失固然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为主,但法律手段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法律的制定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对于很多的领域很难做出明确的规定等等。道德教育是对心理动机的自律性约束,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能够起到“法制”不能起的作用。即使在“法治”发挥作用的领域,道德教育业有利于推动法治的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治理我国诚信缺失的过程中,应该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将传统道德中的诚信思想继承、改造和发展,使之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并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通过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信用观念和意识,使诚信道德深入民心。

(二)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建立诚信企业

[2]谢名家.信用现代化的生命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_ [3]荆惠民.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 [4]赵辉.儒家诚信思想及现代意义.[J].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202_ [5]宋连利.传统诚信及当代意义.[J].天津.天津理工学院人文社会学院.202_ [6]赵士辉.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J].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2_ [7]徐柏才.诚信道德的历史渊源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2_

ChineseTraditional Spirit of Honesty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Student:MaJicheng

Tutor:MiaoZifeng

【 abstract 】 hones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oral ite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As early as in ancient times, our ancestors deep understanding to its significance and value.All previous dynasties sages emphasis on it and also in the world, they argue, the letter is a treasure, also, the people of his also(zuo, jubilee male 25 years), “the outline of honest, the countries”(“ dynasty dignitaries, good faith ”), “a gentleman, but lies in the good faith”(“ old tang book • Wei Zhengchuan ”).After entering the class society, the “good faith” gradually into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Starting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he “integrity” as a kind of moral thoughts, ideas, feelings, will, faith for their exponents.In their view, “honesty, and the way of heaven;honesty of, the way of people also.” “The good faith, the outline.” Therefore, the ancient Chinese sage all staff claims “and is never late in keeping an appointment”, otherwise, “people without a letter, also.What is he good for?” In the later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the good faith for all honest, enterprising and brave in conducting, the support of Chinese people has become each member of the family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all abide by the code of ethics, and into the deep eth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be Chinese foundation and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第三篇:现代商业复习材料

1.2.3.4.5.一般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活动是流通。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的企业类型是有限责任公司。专家预测法属于定量预测的方法。商业战略由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5中基本要素。必须从商业企业的内外环境、内部结构、组织实施、传播媒介等方面综合考虑的商业企业形象设计的原则是以公众为核心的原则。

6.7.8.9.以市场需求为依据,通过商品货币交换得到商品的经济活动称为商品采购。营业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00% 是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商品销售的形式有封闭式售货、敞开式售货、自选式售货。在物流过程中,对商品进行不改变其性质和使用价值,只改变其外部形态的简单加工、处理等作业的流程,称为商品流通加工。

10.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1.资本运营与产品运营的区别为经营的体制条件要求不同、经营的导向不同、经营的策略不同。

12.通过经济指标数量上的比较来提示经济指标数量关系和数额差异的财务分析方法是比较法。

13.按发行主体不同,债券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4种类型。

14.已达成买卖协议而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实际交割的各类商品是期货。

15.按事物“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规律,先确定好在各登记在总数中的比例的绩效考核方法是强制分布法。

16.被定义为具有自动信息识别及信息处理能力的销售时点管理系统是POS。

17.将企业按照职能的不同划分成若干部门,每一个部门由企业最高层领导直接管理的组织结构系统模式是直线职能制结构。

18.人们相互交换产品或服务活动的过程称为交换。

19.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

20.信仰不属于现代商业环境的宏观环境因素。

21.在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供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费用支出,尽可能提高效益属于市场调查的经济性原则。

22.EOS是电子订货系统。

23.包括采购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三个基本子系统的物流系统是批发业物流。

24.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时期(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报表是资产负债表。

25.对组织的管理风格与传统会发生重大影响的人力资源计划阶段是预测阶段。

26.将员工按照总体工作情况从最好到最差进行排序的绩效考核方法是

27.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是商品。

28.企业流程再造的关键是体系再造。

29.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5人以上为发起人,其中必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30.商业企业战略控制的要素: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绩效评价。

31.按配送组织的不同划分

32.在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 规模适当化、运送及时化、库存合理化、系统集成化、效益最大化五个要求。

33.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三种方法。

34.现代商业企业按所有制分类分为公有制商业企业、非公有制商业企业两类。

35.市场调查的原则有: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时间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36.商业客体

37.根据成本类型的性质不同,成本预测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分析法、回顾分析法、高低点发、工程研究法。

38.具有自动信息识别及信息处理能力的销售时点管理系统是POS,将批发、零售商场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刻

通过通信网络传送给总公司、批发商、供货商、制造商的系统是EOS。

39.有限责任公司是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组成的。各个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公司

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保证出资者不至于因公司破产而弄的倾家荡产,使公司可以筹到更多的资金。

40.生产资料又称生活用品,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需求的商品。

41.资本运营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其内容十分广泛,生产经营、资产重组都应包括在内。资本运营是作为与产品

经营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提出并加以使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资本运营是指对企业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谋求实现在风险和盈利能力之间的特定平衡,从而实现企业最大限度资本增值的一系列运作活动。

42.工作绩效就是任务和目标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对员工个人而言,工作绩效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

状况的评价。

43.现代商业企业是具有人力、财力、物力等物质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企业精神、职工积极性、企业应变能力

等精神生产力和协调的公共关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地经营商品流通,以满足消费需要、协调生态关系、取得利润为目的的市场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

44.市场预测是依据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凭经验并应用一定的预测技术,对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预计、测算和判断。得到

符合逻辑的结论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45.商品经营决策的定义及分类?

商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是指企业在组织商品流通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经营活动的重大问题,如确定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范围,以及进、销、运、存、价格、服务的合理组织等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

分类:1.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2.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3.单一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46.项目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项目投资是对特定项目进行的一种长期投资行为。它主要有以新增生产经营能力为目的而新建的项目投资和以恢复或改善原有生产经营能力为目的的更新改造项目投资两大类。

特点:1.投资规模较大,投资收回时间较长2.投资风险较大3.项目投资的次数较少4.项目投资决策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投资程序

47.员工培训的流程:1.培训需要的确定。2.培训目标的设置。3.培训计划的拟定4.培训活动的实施。5.总结评估

48.市场调查应遵循的原则?

答:1.准确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时间性原则。4.适用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49.商品经营决策的定义及分类?

商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是指企业在组织商品流通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经营活动的重大问题,如确定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范围,以及进、销、运、存、价格、服务的合理组织等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

分类:1.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2.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3.单一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50.资本运作的作用:1.资本运营有利于资金进入企业 2.资本运营有利于较低降低企业扩大再生产规模的成本3.资本运

营有利于企业迅速转型转业4.资本运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5.资本运营有利于维护所有者权益6.资本运营有利于维护债权人权益

51.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统一原则2.工作协调原则

3.管理宽度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52.绩效考核的意义:

1.控制意义。对组织来说,通过绩效考核为各项人事管理提供了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并依据考核结果决定晋升、奖惩、调配等。这样会使企业形成事事按标准办事的风气,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按计划进行。对员工来说,这是一种控制手段,可以使员工牢记工作职责,养成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自觉性。

2.激励意义。绩效考核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起到激励、监督和导向的作用。通过绩效考核,无论对成绩突出者还是落后者都会起到鞭策他们尽心尽责完成组织所给任务的作用。

3.开发意义。绩效考核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考核结果显示的不足之处便是员工的培训需求。管理者可以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标。同时,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各方面的情况有详尽的了解,根据员工的长处和特点决定培养方向和使用办法,充分发挥员工长处,促进个人发展。

4.沟通意义。绩效考核后,管理者把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员工,听取他们的申诉和看法,这就提供了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机会,有利于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解决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53.现在商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系统模式,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所适用的企业?

1.直线职能制结构。将企业按照职能的不同划分成若干部门,每一个部门由企业最高层领导直接管理。

优点:结构简单,清晰;权责关系明确,沟通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缺点:对领导人的专业知识要求极强;高度集权难以发挥灵活性。

它适用于产品单一,市场稳定的中小型企业。

2.事业部制结构,又称“斯隆模型”。特点是企业的二级机构是按产品或区域成立的专业化部门;实行分权化管理;事业部是一个利润责任中心,各事业部都要自负盈亏。

优点: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摆脱了烦琐的日常事务,集中精力抓战略决策;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全面的管理人才。

缺点:机构冗余,负荷较重;各部门之间接触较少。

适用于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广,市场变换较快的大型企业。

3.矩阵形组织结构。它既有按直线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

优点:灵活性强,易于将各有专长的人员结合起来完成任务,加强了组织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

缺点:小组是临时性的、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双重领导。

它适用于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开发,投资项目规划等集中性短期任务。

4.子公司制分权结构。它是一种较事业部制结构更为彻底的分权结构。其特点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是资产上的连结关系;子公司与事业部不同,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优点:母公司无法承担子公司的债务责任,降低了责任风险;加强了子公司的责任感和经营积极性。

缺点:母公司不能对子公司直接发挥影响力;母子公司相互间的业务往来需双重纳税。

适用于跨行业的多种经营的大型商业集团公司。

第四篇:三十六计现代意义

36计虽然是铁器时代的斗争智慧,但在今时今日的应用地位却并不比古时低多少。战场上硝烟弥漫,鲜血迸溅;商场上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被迫接受着一系列的挑战,甚至还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陷阱与欺骗,那么,将自己培养成智慧的,敏感的,成熟的,能熟练运用计谋的“诸葛亮”式的人物,学习好“三十六计”,并将“三十六计”转用于现实生活中,就成为我们在闲暇之余的必修功课了。

不论是大到国家的政治、军事,还是小到个人的家庭、事业,36计都有其充足的用武之地。所以,无论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我们都应该熟练掌握着36计,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事业更成功!

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们,要灵活地运用36计来为维护国家的利益而服务。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不是36计熏陶出来的国家,但同样将36计运用得灵活自如,比如说,202_年,美国为了使其攻打伊拉克师出有名,硬是“无中生有”,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名正言顺地联合其他国家将有损其国家利益的萨达姆政权推翻了。虽然这是将36计用在了“不道德”的地方,但不可否认,“无中生有”这一计确实是在这一次美伊战争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作为商人,你应该知道,“商场就是战场,买卖就是用兵”!如果你想纵横商海,做个时代的弄潮儿;你想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就必须深谋远虑,用兵如神,而熟用36计无疑会让你如虎添翼,进退自如。中国有名的“健力宝”集团就曾很高明地使用过一招“借尸还魂”:“健力宝”经营者们鉴于他们的产品属于国内首创的运动员保健型饮料,所以从健力宝呱呱坠地之日始,就很有远见地选定了体育作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突破口。产品研制成功不久便被摆上了亚运足联的会议桌上,顿时引起中外体育界的关注,为进军奥运会打下了牢固的信誉基础。果然,在第23届奥运会上,健力宝与中国健儿不负重望,大扬国威,因而使“中国魔水”的桂冠与净光锃亮的奖牌结伴凯旋!“健力宝”借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企业实力,无疑是“借尸还魂”这一计的用法标本。

作为个人,36计不再是诸葛亮用兵治国的锦囊妙计,而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为人处世的法宝了!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曾专注地捧着《36计》这本书读过,但我们对36计却耳熟能详,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将其中的某一计应用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了。比如小时候,因为调皮闯下了祸,我们会二话不说先溜为上,这岂不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最佳典范?再比如说,犯了错要受父母责罚时,我们则会用“苦肉计”来让自己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而“笑里藏刀”、“指桑骂槐”、“顺手牵羊”、“浑水摸鱼”等等,相信这些招数不用别人特意地教导,我们从小就可以将其运用自如了吧?

因为36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36计,领悟36计智慧的精髓,灵活地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来为我们保驾护航、消灾解难!

第五篇:儒家思想现代意义

儒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其中的“仁治”、“正已”、“人和”等管理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重新理解儒学、准确阐释儒学对于我们当前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儒家与法家、道家管理思想的比较

(一)法家管理思想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商鞅、慎到和韩非子等。法家思想主要是克礼贵法。法家反对儒家所谓的礼教,认为儒家主张礼教实质目的是为了固化等级制度,并认为礼教最终导致贵族阶层的权力世袭和腐败重生。法家认可人的好恶之私心,认为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法家认为民之好利对于国家治理是一件好事,因此法家强调法制,通过法制的建设来定分止争,即通过对民众财产的认可来实现恒产者有恒心的社会状态。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进一步强调把“法”“术”和“势”相结合以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巩固。商鞅亦提出不要因循守旧的思想,强调“不法古,不循今”的改革主张。由此可见,法家强调外在的管理和控制,而儒家强调内在的修身和自省。

(二)道家管理思想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等人。道家强调道法自然,提倡人应该顺应自然,实行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存理念。道家反对对名利的追逐,强调至虚守静。道家认为好的君王应该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达到无不为。道家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鱼,大道至简是治理的最好方式。因此道家强调对自然的效法,自然体现了事物的本质规律,自然而然实质上就是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态度,对人民和君主来讲都应该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道家同时强调管理的艺术,认为“大音希声、大象希形”(《老子·道德经》)[1]

二、儒家管理思想简述,这种思想其实就是大智若愚的处世哲学。这种思想与儒家所倡导的克已复礼的入世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道家强调超世,儒家强调入世。道家的管理智慧在于率性而出、返朴归真。而儒家强调因循社会的变化而主动的调整和克制。前者强调从个体的本性出发来形成社会管理的模式,而后者强调要因循社会的变迁来完善个体教养的修齐。

(一)仁治的管理智慧儒学博大精深,儒学所谓的“儒”即指有学问的关心人类幸福的人。儒学亲仁爱、倡和谐,要达到孝悌信仁、无度不丈夫。儒家主张“仁者爱人”认为“仁”即人与人相处的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

对于如何实行仁政,孔子认为要举群贤之力,不耻下问。“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哉!”(《孟子·梁惠王下》)并且儒家认为仁者对“上”人要忠,对“中”人要恕,对“下”人要慈。忠诚、宽恕和慈爱的主张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十分有益。因此儒家的仁治并非人治,前者强调自身的修身和养性,后者强调对人治理上的专制和独裁。孔子进一步提出“仁政”说,并主张“宽猛相济”,可见孔子并非认为在治国策略上只采取“仁政”而彻底否定“法治”。儒家思想虽然与法家所谓“尊礼重法”和道家“道法自然”有所不同,但也并非完全的对立和不容,儒家更强调“仁者不忧”和“仁者忧道”,突出个人的“克已复礼”和“见义忘利”,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尚的人格要求和自我管理。

[3]孟子强调领导者要德才兼备,要对贤者充分的放权,这也是施行仁政的一种方法。孟子进而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指出君王要善于倾听多数人的谏言,“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3]

(二)正已的管理原则由此可见,儒家的仁政思想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非常具体和深刻的,它清楚明白的指出君子实行仁政时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并强调君子“选贤与能”时要察之慎行,这对于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选人用人机制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2]政就是“正”,所谓政治家的责任就是领导社会行正事、走正道。政治的要求,就是“正己而正人”,自己先保持端正,然后才可正人,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和作为宗教家的甘地等人以感化的教育来转移社会风气,也可以说是“政者正也”的典范。帅之以正,这是孔子的定义,也是千古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名言。季康子是一个当权的人,所以孔子对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要管理者带着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下面自然就风清气正了,这是偏重于为政,偏重于领导而言的。中国古代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即是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因而指出“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2],这都是强调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下属,管理者正则下属正,管理者不正则下属不正。孔子因此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礼记·大学》)[4]。孔子在这里所谓的絜矩之道就是规范人的日常行为的尺度。儒家实际是强调君子要正已和仁恕,对待周遭的上下级关系,儒家主张“子所恶,勿恶于人。”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也,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3]

儒家认为正已的关键在于“修身”。孔子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孟子在这里指出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众支持之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可能会违反它;而良好的教育,百姓则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由此可见,君王行仁政,要通过善教和仁声来实现,而君王如何赢得声望,则必然需要通过“正已”来实现。[4] 孔子进而指出修身贵在“诚”。孔子说“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礼记·中庸》)[4]孔子进而认为能够天生真诚的人是圣人。孔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礼记·中庸》)[4]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强调通过修身来做到正已,而如何修身,最重要的是明善和诚身。当今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管理者都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只有通过个人的行为来示范,才能最终通过声望的魅力来实现最佳的管理状态和良好的组织氛围。这也就实现了儒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2]

(三)人和的管理境界的管理目标。儒家强调入世,认为个体要学会与社会大众的和谐共处。人和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3]孟子进而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儒家管理思想的有关内容,对于历史,我们要传承.正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等经典思想一样,儒家学说的管理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追求人的存在的完善发展和推进有道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人类始终在求索和践履的一个关于如何管理自身的永恒问题.正是在对这一问题的自我主动认识和实践中,人类由远古走向现代文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由于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更新递进的社会活动,因而关于这一问题的理想答案,既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形成,也不可能一经形成而不再变化,它将随着人类的生存而存在,并将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更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这一问题认识实践的丰富智慧的结晶.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对此具有很深的认识.从儒家文化的内容特征上看,还是从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看,都可以说,儒家文化实际上是关于如何管理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学说.儒家的管理哲学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它构筑了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用.由于儒家的理论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对其中一些主要的管理思想进行一些分析.我们可以把儒家的管理思想分为这么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管什么?儒家的回答是“治人”;其次是谁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劳心者治人”;最后是怎样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和为贵”.对这三个方面儒家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儒家有一句话很能反映这个哲学.“天地之性人为贵”.所以贵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根本观念.在儒家看来,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是万物之灵.这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人看成社会的最重要的财富有关,那时是以人口的多少来反映国家的强弱.所以在儒家看来,一切的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既然是管理人,那么就要对人进行分析.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的本性看,人是可以使之成为善良人的,至于人的不善不能归于他的本性,这是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使他的善良的天性被掩盖起来了.另外,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去追求善,则善就会丢掉,而表现出来的是恶.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为儒家的“礼”而服务的,在于为实现国家的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所以,管理者们,必须对一般的老百姓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化和管理,这样才能使之从善,才能把国家管理好.儒家对于人性的假设,从理论的深度来说,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偏重于道德.从管理的对象来说,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是着重于整个国家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道德的研究,而且是偏重于如何管好管理者的理论.至于恶的来源,儒家的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来源于天生的,而改变人的本性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努力.儒家在对人性的假设方面和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相当多的见解,认为人性的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解决,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一个人最高的奋斗目标是做圣人,并提出向此目标奋斗的途径.尤其是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和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义,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礼和义,儒学理论都有较多论述,当群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和谐,使之达到良好的组织运行.荀子认为:人们生来就有无穷的要求和欲望,有欲望而不能满足,则不能不去追求,追求而没有一定的限度,则不能不引起争夺,一有争夺就会引起混乱,一有混乱就会导致贫穷.国家的管理者为了制止这种混乱的局面,就要制定礼和义,划分等级,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从而使人们的欲望不至于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资也不至于因为人的欲望而用尽.这就是儒家对于由谁来管理和通过什么管理的要旨.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的内容有这样几点:首先就是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能称上仁,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弟子时,在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回答,第一次回答是“仁者爱人”,第二次回答是“仁者先难而后获”,第三次则更为具体了:“居恭处,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和推行“仁政”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他认为:凡事以民生安定为第一位,这是实行王道政治的第一步,只有人民生活安定了,社会才会稳定.王道上位者本身具备“德”,再将“德”推广,教导每个老百姓的方式,也就是说与国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管理模式.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在孔子看来,管理者要讲求道德,以之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这样自己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在儒家看来,要治理一个国家,只要集中精力制定和带头实行好的道德规范,就足以把国家治理好了.孟子还具体说明了德治是使王道得到较好管理效果的原因:恃仗实力来使人服从,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的实力本身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儒家的管理思想就是通过德治的力量使人心悦诚服,这样,天下无不心服地归顺于王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主要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管理的.在儒家看来,道德教化是一个国家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要想使一种政治措施能迅速地推行,管理者就要以身作则;要想使广大人民迅速地归附,这种归附是心悦诚服的,那么管理者就要道之以德才行.但是儒家并不是不讲外在的管理规则,他们用的是“礼”,即所谓的“齐之以礼”.我们知道“礼”实际上是社会各种活动的一项规则,是社会的一种控制手段,其本质是在于规范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这是一种外在控制,但是儒家的礼的外在的控制和西方的控制是有所不同的.总之,儒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的终极目标,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为管理的前提条件,对人的内外控制,以德而使之转化为诚服的臣民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法来施行管理的.儒家的学说,从来没有提到效率和发展生产,这就给中国几千年的生产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作为一个指导全国的文化体系却不能提高生产力,这不能不说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悲剧.虽然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但儒学依然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为后代所赏识,尽管在中国极度动荡的历史时期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却未能抹杀其光辉,尤其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一直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世界的东方以至于整个世界.其中既有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样也有着封建的糟粕.无论它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它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孔子讲“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首先可以诠释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原因,同时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来讲,孔子认为“和”是和谐与统一的意思。“同”是相同和一致的意思。和是抽象的,同是具体的;和是本质的,同是表象的;和是共性的,同是个性的。君子相“和”首先在于承认差异和矛盾,没有差异、矛盾和不同,事物就无法发展和进步。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和包容差异才能求“和”存异、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可见儒家强调人和,更高的境界是追求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追求那种表象上的相同,这也是当今社会人类共存的基本法则和行为规范。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实际上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最佳诠释。现代管理强调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如何实现最佳的人际管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儒家强调的“和而不同”对于现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管理过程中对于具体事件的把握需要有求同存异的精神,特别是企业运营之中允许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所谓百花齐放的态势的同时又强调人和,对于现代管理十分有益。它不仅能够保证群策群力作用的实现,同时又能够保证企业整体的稳定与和谐。现代管理的每一个个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的工作者都有必要学习这种管理文化,这对于组织长期稳定的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西学东渐以来,我们加大了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学习和借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儒学因其被质疑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倍受责难。改革开放后,人们重新开始学习儒学、研究儒学,因为儒学毕竟是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化血脉和管理智慧。我们有必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重习儒家思想、吸收儒家管理思想的精华,对于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重视人的因素。现在世界上的各种管理学说,无不强调以人为本,人本思想恰恰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孔子以及儒家的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要搞好管理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主要包括:“民为贵”的人本论思想,“举贤才”的人才管理思想等。《礼记·中庸》所谓“为政在人”,就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孔子“仁”的学说,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重视人的理论基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2] 这里君子是统治者、管理者,小人则是被统治者、管理对象。孔子主张爱小人,并且以君子之道教育小人,就是为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君子的役使,也就是愿意为了实现管理的组织目标而努力。同时,他又强调“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3] 也就是说要选拔政治的人,罢黜***的人,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服从,也能管理好国家。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强调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得民”,而得民的根本要义是“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4] 同时又说“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5] 把是否重用贤能之时提到了决定国家存亡的高度。而他在用人问题上的反对论资排辈的观点则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荀子则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辟的阐述了人与法的关系。“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便,足以乱矣。”[6] 也就是说,制定法律仅仅是治理的开始,关键是要用贤能的人来执行,君子是制定法、执行法的根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制定良好的管理条例,管理规则仅仅是有效管理的第一步,而真正要想要管理好,甚至能弥补管理规则中的某些缺陷的,却在于管理人才的运用。先秦儒家思想的这些观点都说明了重视人的因素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要得到管理对象的支持;二是管理工作要依靠人才来办好。[7]儒家思想的这一个特点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此后历代贤能的君主都注重用贤能来管理国家,而此后的科举制也正是基于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不论出身贫寒富贵,只看重个人才能的选管制度作为中国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很多其它的国家。其次是重视管理中领导的作用。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领导者要对被领导者起表率作用。不论是国君还是庶民都要从自我“修身”做起,因为领导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 同时,孔子还把领导者自身的品质和行为对群众的影响比喻为风和草的关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9] 也就是说风往东吹,草必往东倒;风往西吹,草必往西道。下面的风气不正,原因是从上面来的。充分强调了领导者的良好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其二,领导者要宽以待人、取信于民。孔子强调领导者要“无求备于一人”,要“赦小过”。认为以宽容态度对待被领导者,容易得到他们的拥护,即“宽以得众”。孟子则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以民为贵作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中心,以得民心作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原则,认为只有得到了民心,才能真正得到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更好的维持其正常的管理。其三,领导者主要应该做好领导工作,而不要包揽具体工作。孔子认为,担负全局的领导、指挥工作的领导者和担任各种具体工作的工作者必须有所分工,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各司其职。重视领导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又一个主要观点,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其中的很多观点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再次管理必须着眼于长期的战略目标。所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0] 这里,“大事”指长期的战略目标,“无欲速,无见小利”则告诫我们不要急功近利。这是因为,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还要具备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蹴而就。如果我们不着眼于长期的战略目标而一味的只重视眼前的一些小利,缺乏 耐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但会达不到预定的长期战略目标,而且还会招致重大的挫折,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必须要着眼于长期战略目标,不可一味急功近利,这是一条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它不仅对国民经济管理使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同样适用。最后,管理必须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11],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荀子的“上不失天时,下布失地利,中得人和,则百事不废。”[12]这些思想都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管理思想中,如何使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和谐,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关系和谐了,则各项工作都可以顺利开展了,关系不和谐,则不仅无法达到有效的效果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甚至连正常的管理工作都无法完成。传统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几乎每个朝代的统治者无论在行政还是经济军事管理中都借鉴了其中的很多思想。继秦始皇以严酷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失败后,诸葛亮吸取了秦汉以来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选中了孔子“礼义”治国思想作为治国的基本理论。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议事制度,并开科取士。辅助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革的先驱者耶律楚材更是大张旗鼓的提出了“以儒治国”的思想。此后到宋元明清,我国管理思想的内容直至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直到我国近代,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有相当大的社会基础,***实业家都把儒家伦理思想引入企业管理中来。天津东亚公司的宋斐卿在公司大楼的山墙上高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个大字,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儒家的以自我管理来达到全系统管理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很多其它的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就是很好的证明。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儒家管理思想不仅是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渊源,另一方面,它对今天的现代管理也有重大的影响。它的以人为本,重视人才,重视领导,着眼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以及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的一些进步思想在今天仍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