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加西亚的信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這本書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看分量和一本故事会差不多,每个人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能看完它。而就这么一本看是不起眼的小册子,却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考验,成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 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学习了《致加西亚的信》后,多天来一直在深深地思考。书中提到的“敬业、忠诚、勤奋”等理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去努力实现。我们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应更需要一种“敬业、忠诚、勤奋”精神,不需要人监督、强迫,自觉而且出色地完成任务。它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在全球经济大衰退的时候,怎么才能使自己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罗文给了我们答案。<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有很多的值得学习的东西在里面,我们只是看到了一点点的东西,那只是冰山的一角,很多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去研读,去品位。努力去作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其实三个问题就是:贾厂长这么管理企业肯定不是一名优秀的高层管理者,怎么才能做好一位高层管理者?
作一位好的高层管理者理要做到:
1、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
2、选好人用好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责任心+悟性=成功
责任心:
1、认真、诚信。
2、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管起。
3、具有创新意识。
4、求胜欲望非常强烈等。
悟性:
1、有自动、自发的能力。
2、善于分析、判断、推理和应变的能力等。
二、工作方法
1、作为一名最高管理者,首先要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淡化权利。
2、权利尽量能“分散管”的分散管,能“公开化 ”的公开管,要严格自律,千万不要大权独揽,以权谋私。
3、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监督体系,能有效得对最高管理者和其他管理者进行制约和控制。
三、在日常管理中
1、要多学习和掌握管理公司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成为管理公司的全才。
2、最高管理者要盯住你的下属,并能及时指出下属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在工作中有一种紧迫感。
3、处理和决策公司突发事件。
4、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再造工作等。
本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深思,案例中反映的“贾厂长的无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所处理事务的繁杂,那种事必躬亲的管理者决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且不说其因繁琐的管理事务所受的“疲战”之苦,严重者则可能因只顾小事而贻误了组织重大事情决策的良机,而且这种“老黄牛式耕耘”给组织所带来的回报未必如人所愿。
本案例主要涉及管理者角色、领导艺术与方式、组织结构的运行(主要是授权、集权与分权)等方面内容,分析此案例,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管理者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进一步领会领导艺术和方式对组织心理气氛及士气的影响,以及组织如何得以有效运行等有关方面的教学内容。
现结合案例中的思考题作如下分析:
1.贾厂长是一个好人,但你认为贾厂长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吗?
贾厂长的确是一个好人,但可以明确讲,他不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而是一位“假厂长”。因为他将本属于其部下完成的工作都“事必躬亲”地亲自做了,而本应属于他去思考、解决的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却几乎都丢在了一边,原因是他再没有时间去做只有他应该做的工作,这就是贾厂长的无奈!
对照领导艺术具体分析如下:
(1)授权艺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抓组织的全局性、方向性及与目标有关的重大方针等问题,其他的凡下属可做的事,应授权下属去做,并且一经授权,就不要再去插手,即要坚持“例外原则”和“授权原则”。然而,贾厂长几乎大事小事都包揽无余,结果既累坏了自己,又使下级憋气,直接影响到良好的组织心理气氛和高昂士气的形成,企业还谈何活力?!
(2)沟通艺术,管理者要善于及时了解被管理者的反应、感受,即开展双向沟通交流。本案例中的贾厂长整天被繁杂的事务所“淹没”,哪还有时间和精力与下属沟通呢?
(3)用人艺术,管理者不能孤军奋战,而应取得下属的合作和支持,要善于调动下属,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自己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从贾厂长推行的成本管理中可见,职工我行我素,没有形成企业的向心力。优秀的管理者在用人方面要坚持“用人不疑”,只有这样,被管理者才会以实际行动表示你对他的信任,使其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其工作动力。然而,案例中的贾厂长却过于“用人多疑”。
2.内陆银行总裁大卫·拜伦一直坚守这样一句格言:“一是决不让自己超量工作,二是授权他人然后就完全忘掉这回事。”你认为这句格言对贾厂长有何启示?
“决不让自己超量工作”指的是不超越自己职权范围而行事,而干自己应干的份内事。据此,贾厂长应先明确自己是最高管理者,其职责和任务是对全厂实行统一指挥、协调和综合控制,并作出高层决策及对重大事情进行处理,如人事安排、企业发展方向及战略等;然后,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干好这些大事。
“授权他人然后就完全忘掉这回事”指的是把下属能干的事授权下属去干后,就不要再干涉。贾厂长应充分相信下属有能力做好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应将类似生活、生产例行检查等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交给下属去做。
3.你认为一名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作为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其主要工作是抓企业的重大问题,如企业发展方向、战略,生产经营中的突发问题,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等问题,一句话,主要是抓部下解决不了或无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企业的长足发展。
第二篇: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这本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验,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细细品来,这本书对我今后的工作能否成功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首先“人无信则不立”。上级命令的结果是下级的坚决服从,背后却是上级的绝对信任,他们的信任来自于对他的品质肯定也是对他能力的间接认可,是他平素的品行为他赢得了这次机会,罗文凭这坚强的意志,历尽艰险,不负重望地完成了任务,这正是他的所立之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的,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了,的确,不守诚信能很难为他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其次,“一勤天下无难事”。罗文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使命困难重重,但却没有挑三拣四,推诿扯皮什么,甚至没有问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仅仅是职责所在吗,这更是他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精神的体现,态度已经决定了一切,这是他成功的最大砝吗。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扪心自问我们对工作的态度,我们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呢,我们都是企业发展环节中的一个元素,我们每个员工的态度和努力关系着整个企业机体的良性运转,要积极树立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我们的责任心,敬业爱岗,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关系着企业荣雀。我们是否考虑也象罗文那样敬业,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累经验,为自己赢得一个又一个为加西亚送信的机会,逐步完善自己呢,一个人的经历往往成就一个人的能力,今天的认真与执着就是我们明天腾飞的支点。的确,一盎司的忠诚等于一磅的智慧,对于一个企业尤为如此。员工的忠诚态度责任心可以促进技改技措的实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避免技术流失断层,甚至培养竞争对手等,还有利于团结一致,在商业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但我们培养,要求员工的忠诚度,敬业爱岗的精神,企业也要给予其相关的待遇,多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鼓励其积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坚固的堡垒总是最先从内部瓦解的,适当得引入竞争机制,使整个企业的每个细胞活跃起来,整个企业才有生机,以人为本,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给加西亚送信的人,这也是我们企业管理者经营企业应该思考借鉴的地方。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致加西亚的信》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第三篇: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成事先成人,成人诚为先。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诚。记得有位哲人对用人做了三种判断:德才兼备之人,可重用之;有德无才之人,可用之;无才无德之人,绝不可用。可见,忠诚是衡量一个人品行好坏的重要标志,忠诚的人才是可靠的,才是可以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忠诚意味着敬业,敬业意味着追求卓越、意味着奉献。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宪法、忠诚于领导、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个集体要想取得发展,要有忠诚有能力的成员,而成员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集体所提供的平台作为依托。当积极性和能力被埋没、被误解时,请不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因为,最重要的事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诚实诚信更加可贵。以诚实对待领导,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培养我们宽阔的胸襟,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
态度决定一切,对待工作除了忠诚,更离不开敬业。如果工作态度不端正,就会对工作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以至于自己总是在一个水平上来回波动,不自我省思,而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责任心。要成为一个能够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靠的是一种执着的精神和追求,是一种专注的态度,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人必须有种高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缺少了这种精神,就会整天萎靡不振、无所事事、毫无作为。因此,在工作中要坚守执着,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一丝不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树立精益求精、誓争一流的标准要求;树立大胆工作、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敬业精神离不开服从,服从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服从的魅力无所不在。军人对于命令需要服从,机关对于政策需要服从,学生对于老师需要服从,法律面前人人需要服从。执行领导下达的命令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完成任务,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需要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对于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的完成任务,要有一种成功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去做每一件事。停止抱怨,喜欢抱怨的人没有立足之地的,喜欢抱怨说明缺乏一种信念,而这种信念正是成功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心态,否则烦恼忧愁就是心灵的杀手。服从不但是军人的天职,这些美德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这些美德不仅仅适用于军人,更适用于每一个成功的集体。
“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就是罗文,一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这就是“忠诚”、“敬业”、“服从”的完美结合。省思自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是否也能象罗文那样敬业,那样勤奋,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累经验,为自己赢得一个又一个为加西亚送信的机会。虽然不能做到每一个人都是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然而却需要这样的精神来鼓舞和激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忠诚于要做的每一件事,不断的完善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罗文”。
让我们一起把信送给加西亚吧!
第四篇: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
———下班铃声响起后
这本书虽然不是很长,但真算得上是字字珠玑,每句话都浅显易懂,但每句话都蕴含着很多道理,引发人的思考。读完这本书后,自己觉得全文在讨论如何寻找和如何做一个可以作为信使的人。这是一个大的方面,接下来我想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这里面有我非常喜欢并且思考很深的一句话“当下班铃声响起后,仍然坚持工作的好像只有老板”。现实中是不是这样呢?这个就很明显了吧,从我自己的看来,下班铃声响后,除非有被强迫加班的人,要不就只有老板和可以作为“送信”的人在工作了。这像是一条定律,我觉得在当下老板就可以试一下,以此来判断一下到底是那几个员工在真心真意的为公司做事。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留下来处理工作的人都是好员工,但至少可以说明,留下来的都是敬业的员工。也许在平常的工作中做的不是很出色,但是他们的心始终是向公司靠拢的。相反,可能有些业绩很好的员工,态度不是很好,总是不肯多做一点事情,这样的员工在我看来,公司是需要他们的,但是他们是不能被委以重任的。就让他们在中下阶层混吧,免得辜负他们那么好的业务能力。而前面所说的那些业绩也许不是很好,但很敬业,办事很实在的,是可以被委以重任的。能力没有,不怕!可以学习。但是办事的踏实的心没有,可能就要用半辈子的时间去学习了。书中提到过这样一点,“多做一点点不是自己吃亏了,而是给自己多了一份 向上爬的机会。我们不能是仅仅为了薪水而去做任务式的工作,或许我们该看到薪水背后更多的东西。”不可否认,爱财是每个人的天性。说实话,如果我工作了,很有可能就是为了钱而工作。但是现在我要站在一个精神的角度,去谈论这个问题。薪水只是衡量我们工作能力的一个标准之一,我们可以追求更高的薪水以此来显示我们更高的能力,这是无可厚非的。除此之外,我们的职位也是衡量我们能力的一个标准,每个人都渴望爬的更高。这两者,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加有意义。前者我们是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后者则是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薪水高并不意味着职位高,很多高风险的职业薪水是很高的,可是他们的地位却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也许有人问,职位高薪水就一定高吗?当然不是。我想问一句,人挣钱是为了什么?养家糊口?这是基本的。在我看来,挣钱是为了出人头地,是为了然别人看得起自己。如果你的职位高了,即使薪水不是很高(但我相信足可以养家糊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已经有了地位,你不会被人看不起,你挣钱后的目的,提前达到了,不好吗?所以,我认为一个人为提升自己的职位而工作比为薪水而工作更加明智。
那又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职位呢?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信使”呢?这就要说到我前面提到的,每天多做一点点。其实以前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可能比较幼稚的缘故吧,总是喜欢偷懒,不愿意多干一点点事情。但是,由于阅历的慢慢增长,我自己在不断地理解这一点。确实,多做一点,不是你吃亏了,而是你沾光了。就像我在开始所说,下班铃声响起后,哪怕你在多干半个小时,相信你的老板会看在眼里的。每个人都喜欢真诚实在的人,看到有员工肯为自己的公司如此尽心竭力的工作,他一定非常欣慰,同样,他会记住你的。也许有的老板不会明确的表现出他对你的肯定,但是你自己心里一定要明白,付出与回报总是成正比的。你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也没有关系,只是时间未到罢了。书中说,“如果你的努力没有被你的老板看在眼里,没有关系,在这其中你获得的经验和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一样会让你以后的人生受益无穷。.”个人认为是这样。现实里不比理想状态下的社会,不是每个老板都是深明大义的人。在国企,很有可能有多的让人难以接受的明争暗斗,上级压制下级,这都是确实存在的。他可以压制你的职位,压制你的薪水,但是有一点使他无法压制你的,那就是你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得的有价值的经验。有一天,当你是在忍受不了这种斗争而决定跳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要感谢你以前的可恶的上司,他让你做得很多额外的工作,让你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经验财富。书中说,“当你越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你的工作的时候,你就会从你的工作里收获的更多。”所以,不管你的上级怎么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同时尽可能的做多一点事情,而且把所有的事做得漂漂亮亮的,这也许是你对他最大的报复——在他给你的工作里带走最多的经验,最大的价值。
“敬业是有责任心的表现”。是啊,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你又怎能期待他能够帮你把事情做好呢(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不够作为信使去给加西亚送信的)。现实里,有很多有才华的穷光蛋。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责任心。说个很实在的例子,我自己。我老是觉得自己很有才,但是,在社团和学生会混的都不好。为什么啊,后来我自己反省,因为我懒,其实也就是没责任心,不愿多干一点事,做事总是把它当做任务一样的去完成,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负责人,我都不会提拔我这样一个人。读了这一段,我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敬业是受上级赏识的根本,图有才华,是很难有作为的。
“身在其中,就不要去抨击它”。平时总会听到一些埋怨学院,学校的话,其实自己也曾这样,现在想想确实很愚蠢。学校不好你还来上?学院整体的风气不好,难道只有你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你是那九天之外盛放的莲花不是人间烟火?都不是吧。抱怨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旦现实不如意,抱怨就随之而出。其实,多一点换位,就会少一点抱怨。一切都是因为互不理解。处处抱怨上司,为什么我们不考虑一下自身的因素呢?我们就是十全十美,一点错也没有吗?站在老板的角度想一下,你如果是老板会怎么做,很有可能你的做法会比你现在的老板的做法更招人恨。理解体谅老板,老板会记住的,就跟力是相互的一样,你懂得为他考虑,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你也考虑一下,不过前提是你要让他知道你为他考虑了。
书中讲到了拖延这个坏毛病的问题。说实话,我觉得书上提到的很多问题,我自身都存在,或许这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吧,也就是这本书畅销的原因吧,它太实际了。拖延事情是因为惰性,明日何其多,如果一再把手头的工作往后推,后果就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比如不想洗衣服,攒啊攒啊,堆成小山了,吃苦的还不是自己吗。早晚都要干的事,千万不要拖,你一时的懒惰可能换来的是不短时间的痛苦。早早的把该做的做了吧,否则任由这样下去,懒惰就会吞噬你的意志,让你颓废。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一个懒懒的员工,他是雇佣你来为他的公司的发展做事的,不是请你来养着的。勤快一点,事情提前做完,就是在为自己争取机会上进。如果还是不改拖延的毛病,被解雇是迟早的命运。
想要作为一个合格的“信使”,我们都必须要像罗文一样,不讲废话,只干实事。接到任务,立刻就去执行,而不是再向老板说这说那。“作为送信人,一个合格的送信人,我们其他的能力可以不够高,但是送信的能力一定要是最棒的,这样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也就是会多样不如精一样。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有失准确。虽然说,精一样的,比那些泛众爱而一样也不精的好找工作,但是这只是对于找工作而言。如果对于生活来说,不考虑工作问题,什么都会的比那些只精一样的,生存能力要更强,因为本身自己就属于那种啥都会干点,但是啥都不是最好的。未来社会需要的时综合性的人才,即使某些领域对于专业人才有特殊倾向,但是大的环境下还是说要什么都得学。做一个送信的人,他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必须要具备。可能他说的能力全部包括了我说的各方面能力,尽管我认为要会很多的东西,但绝不是否认精通一样东西的人。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像丁俊晖,别的可能不好,但是打台球是最好的。我所认为的是,你如果只精一样,那么你要保证你要是最精的!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奠定你在单一领域内的霸主地位。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体会还是相当多的。它非常贴近自身的实际情况,所以在看的过程中感受的更多的是乐趣而非乏味。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更加客观的去看待自己了。它教会我的是更加务实的态度,不仅仅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送信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
第五篇: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虽然是一本其貌不扬的书,但却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畅销的读物之一。他已成为一种敬业、勤奋、忠诚的象征,“罗文”更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优秀员工的榜样典范。在思想多元、价值体系多变的今天,我们的管理者、经营者一直在苦苦寻找“送信者”,而我们每一个人是否也要扪心自问,我可以成为那个“送信者”吗?我可以成为“罗文中尉”吗?
敬业、勤奋、忠诚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做好工作,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敬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习惯。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面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所从事的专业,只有牢固树立起这种敬业精神,才有可能做得更出色。
我们也应该学习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却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漠不关心、偷懒被动、没有良心的员工不太离谱而日增白发。如果没有这份努力和心血,那些员工将挨饿和无家可归。贫穷是不好的,贫苦是不值得推介的,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梦者、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者一样。只有懂得勤奋而默默耕耘的人,才能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成功始终属于有准备的人。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能力大小,有所为,有进步,哪怕不成功也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愉悦与快乐。所以,一个人如果把成功做分母,勤奋做分子,那么成功的大小就取决于勤奋的多少,分子越大,概率越高。当然,付出了也不一定就能成功,但不付出,肯定是不会成功的。懂得勤奋并坚持的人是最难能可贵的,罗文之所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就是因为他做到了坚持,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并且靠他的睿智与胆魄,坚持到底,最终取得了成功。现实生活中想要干好一件事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坚持下来,持之以恒的人并不多。得别人有建树,喜欢妒忌,说三道四,心胸狭隘,懒惰成性,什么事情都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写日记是最好的练笔方法,写一篇也很容易做到,但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人就凤毛麟角了;再则,大家也知道跑步锻炼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最好,最廉价的健康术,可跑
一、两次也易如反掌,但能长年累月坚持下来的就少之又少。所以我们缺 少的不是机会,是勤奋与坚持。有的人,自己不勤奋却靠等,从来不积极、不主动,自认为工作越少越好,报酬越多越好,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功?而且,这些人还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总习惯于找借口开脱,认为是自己运气不佳,领导不公平,人际关系等等,殊不知,是惰性与妒忌束缚了手脚,制约了智慧。我们要知道勇者无畏,聪明来自勤奋的道理。罗文在遇敌包围时,完全有理由选择放弃,但他没有,而是坚定信心,坚持到底,所以他成功了。一般说来,成功人士的公式,大多都是:智慧+勤奋+机遇=成功!因此,勤奋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我们要铭记《致加西亚的信》!
重庆和泓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品质部:唐元平
202_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