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梦想合伙人影评5篇

梦想合伙人影评5篇



第一篇:梦想合伙人影评

《梦想合伙人》——三个失败女人的创业之路

这世界上有三种感情,亲情、爱情、合伙人。梦想合伙人是合伙人中的比较好的合作,正如影片中那样想法、时尚、管理,彼此融合,才能成就梦想。

开篇就介绍了一个失败的女人-卢珍溪的失败美国之路。和中国合伙人里面的孟晓骏一样,卢珍溪的美国之路一样悲情,孟晓骏的悲情在于英雄的怀才不遇,而卢珍溪这是爱情的失败、事业的重挫、名誉的受损。三重打击下的卢珍溪是我所欣赏的,没有情绪化地厌世、没有抱怨、把委屈放进心里,高兴地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只有在妈妈的墓前,放肆痛哭。随后,重新进入城市,为后续人生规划,争取。

顾巧音给人的感觉就是时尚、美女,甚至会想说花瓶。可是后来剧情的发展,看得出来这个人绝对不是停留在我们最初的看法。首先,我觉得我应该从她身上需要学习的词是包装。从小学起,我所接受的教育是质朴,即使穿着最破旧的衣服也要穿干净。这句话有错吗?没有错,只有自身的洁净,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但是后面还需要做好的就是包装,我觉得包装不是强装土豪,不是欺骗,而是在力所能及之内,配备相关资源去融入你想融入的圈子,获得你想要的知识,进而提升自己。很多影视中,都可以看出,主人公在进入更高一层时,首先将过去丑的包装换掉,变成更美的自己。

文青,女强人,出场排场很大。MBA开课后带着保镖上班,现在想想,后续的婚姻失败,母女分别,表面风光与内心失意凸显特别严重。这个人获得过成功,过往的经历也是非常闪耀的,在职场上或者创业过程中应该都会是很好地指路人。

三个如此不同的人却成为了梦想合伙人,三个人相同的想法,却各自片面,拼在一起,却是完美。确实需要感谢本片的孟晓骏教授,为防跳跃,称之为孟教授吧。他真的是一个很好地老师,我相信遇到这样的大咖作为老师应该是今生有幸吧。条件是有了,三个人的创业还缺少机遇,于是本片戏剧性的一幕,三个女人知道彼此的缺点,拥有了共同的敌人,也拥有对同一个事业共同的愿景,梦想合作开始达成。

说真的,当影片一直播放到将近80分钟吧,他们一直是一个比较顺的状态,我当时就在想,这都快结束了,怎么可能会一直怎么顺呢?果然,一个巨大危机袭来。物极必反一直是我所相信的,于是就有了喜怒不形于色的自我告诫。这次危机有一点像多米诺的骨牌,从自身的机制漏洞到后面的创业者黑历史被挖,都再将这个企业拖入一个黑洞,越沉越深。后续影片的处理,让我有一点点遗憾,因为后续太过于强调卢珍溪的处理方式,危机处理像是一笔带过,这也许是影片与商业的区别吧。但有一点,我是这么认为的,当全面溃败时,卢珍溪选择亲自送快递到客户手中,虽然是为了后续情节的发展,但是我觉得也许是寻找初心。

最后的成功我不太想去回想,最后纳斯达克上市,女主角走入完美人生。这是预想中结果,意料之外又是期望之中的是卢珍溪和牛俊诚的结合,孟教授纵然完美,可他终究是偶像,是良师,却不是良缘,也许和他在一起会走向更大的成功,可最后成功后,我们需要获得什么?而牛俊诚却是最温暖的存在,虽然他所追求的是稳定、踏实,但是那只是基于关心女主考虑的,并未阻碍女主的发展,竭尽所能地帮助女主获得更大的成功,彼此成长,互相成就,这是最令人羡慕的爱情吧。

第二篇:向梦想致敬---《中国合伙人》影评

向梦想致敬

--------《中国合伙人》影评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成东青如是说。梦想即是人们在梦里所大胆的想象,不一定会实现,是一个美好的期望。有梦想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它便是人生活的动力!梦都是美的,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

作为一名九五后,电影里面的青春,校园,一切对于我都是陌生的,但是却能够莫名的让人与之产生共鸣。

《中国合伙人》仿佛充满着魔力,它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仿佛可以令人深思,它充满青春、友谊、爱情、梦想的力量。而最让人触动的更是电影里面传达出的——为梦想而奋斗。

成东青,一个农村青年,高考失败两次,才考上燕京大学,起初企图通过知识不回到农村去,但是现实的挫折让他失去了老师的职位,面临回到农村种田和债务的困境,愤而崛起,坚持自己的梦想,成就了一个从36块钱到身价63亿的成功者。他告诉我梦想是用来坚持的!

“掉在水里不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你只有拼命的向前游。” 我也身处校园,也有偌大的图书馆,成东青以自己变成近视为代价背下整本牛津字典,而我也没有苦逼的熬夜背过英语单词,因为整日被各种事情缠身而叫苦叫累。成东青说过中国考生最擅长的就是考试,美国人很难想象一个中国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而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他说的就是他自己,一个历经艰辛最后成功的年轻人。电影里的人物在前往梦想的道路中不断遭遇现实的打击,但是却没有让他们退缩,他们就像鹅卵石,流水只是磨平了他们棱角,变得越来越光滑。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但是当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时,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将被他们改变。青春不仅是只有爱情和友情,还有坚持梦想的热血。我还没有经历过他们那样的岁月,他们的青春没有遗憾。这步电影让我看到了梦想的力量,它的青春活力,真诚励志实实在在的触动着我们,让我不得不为他们致敬。

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也许会打磨你的棱角,但是希望我们可以记住陈冬青的话“如果额头终将刻上邹纹,你只能做到邹纹不要刻在你心上”。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我们一个方向,一个目的。如果只把梦想当做梦,那么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没有什么亮点。梦想使人伟大,人的伟大就是把梦想作为目标来执着的追求!

学通记者站 肖榕副部:欧阳萍萍

第三篇:中国合伙人影评

拿着《中国合伙人》的电影票,在前台领了一份当天的报纸,撇了一眼,上面正上演本土著名民营企业江氏兄弟桥香园“中国散伙人”的戏码,身为企业创始人的三兄弟为利益对簿公堂,母亲劝大家有事回家好商量。这个和电影的内容挺搭配,虽然有点儿反讽的意味,可是“散伙”是当下生活的每天内容。

《中国合伙人》根据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王强、徐小平创业故事为蓝本,电影中三兄弟合伙其利断金,完美追梦达到人生价值,把一群需要获得心灵鸡汤,想去创业的屌丝励志得鸡血满怀。现实里真实的结尾是,新东方三驾马车,其实上演的是“中国散伙人”。俞、徐、王三国演义,各玩各的。

又在想一个问题吧?为什么中国人,夫妻也好,患难兄弟也罢,只能一起吃苦,不能打下江山。同享福共荣华,百年契阔。为什么中国出不了百年品牌、跨国大企业?嗯,其实留心一看,《中国合伙人》用“散伙”的背后故事解决这个疑问。

大体说来,中国人满口“诚信”却是最缺乏商业社会契约精神的民族,而且又异常保守压抑,对权利、金钱、女色、名望垂涎三尺,还必须在人前人后保持适当的清高正义,背后又不断耍小聪明,搞权谋之计“掺沙子、扔石头、挖墙脚”,通过打倒对手满足这些欲求。

同吃苦共患难时,大家一无所有,都是梁山上的108将,肝脑涂地也就留个碗口大的疤,等名、权、财全有了,互相的提防、算计就有了,分歧产生时,厚黑学就派上用场,至此人人都是岳不群。

我们的价值观在哪里?励志片的“励”,不是鼓励解放个性、追求自由、寻找心灵,而是鼓励人们去赚钱、发财,“钱”这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衡量主角励志与否的圭臬。邓超美国梦失败后,想赢回自尊的方式就是发财,然后拿钱去砸他们。这得多么自卑和自傲,又恨美国梦,又处处以美国梦为标准妄自菲薄。

这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赵又廷美国梦破裂后,拿着钱回来找初恋希望复合是一种德性,因此他们都是失败者。因此这些电影背后的宣扬的还是成功学的甜蜜毒药,和机场候机室书店电视屏幕上声嘶力竭贩卖成功学教材的人是一类东西。我们的电影不是励志,是“励钱”。

题外话,喜欢的励志片几乎都是讲Loser,成功学毒药面前,国片最缺励大多数一辈子不能发大财娶大美女、住大房子的“失败者”们的志,去平凡生活里感觉希望和幸福。喜欢《喜剧之王》(中)《心灵捕手》《阳光小美女》《幸福之钟》(日)《艾德·伍德》《摔跤王》《跳出我天地》《人造天堂》(日)《自虐的诗》……

关于“散伙”的心酸,其实《中国合伙人》的导演陈可辛应该更有体会,不说1990年代在香港组建UFO的陈芝麻烂谷子了,几年前在《十月围城》前后,和保利博纳的于冬由于创作理念等原因,“人人电影”散伙的过程,让他一肚子苦水难言。黄建新、于冬、陈可辛的三角,几乎只剩自己在维持梦想。

没有契约精神,就是不讲规则,不尊重既成的双赢的价值观,一开始可以凭兄弟感情、血缘关系,一起做事,到最后抑或分赃不公,抑或权利被削弱不甘心被架空等,随时可以反水、谩骂、戕伐。契约即合同,碍于面子,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亲属之间,你好意思事先立下规矩、分配明细再做事吗?《中国合伙人》里的三兄弟的分歧,貌似是价值观的分歧,实际上还是对权利驾驭野心不能达成造成的折腾。

同《中国合伙人》一样,也还是三个男人“合伙”的故事,陈可辛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投名状》里,三兄弟反目的暗黑故事,愚忠、反水、腹黑、阴谋论通通上演,大家逼上梁山时,一穷二白,只剩烂命一条,生存是共同的诉求,所以必须抱团,等到功勋降临,私心自然而然的膨胀到脑血。谁都以为自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结果大家都是输家。

《中国合伙人》三个男人的故事,有分歧更有兄弟情,励志是大

众喜爱的糖浆药水。邓超是精英分子代表,雅痞锐利,敢尝试;黄晓明是农村出身草根屌丝代表,务实偏保守,稳扎稳打;佟大为是嬉皮士,看透一切有游戏态度,大是大非不含糊,是黄晓明和邓超的润滑剂。

这正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次模拟,即大到国家,小到单位、家庭,任何一个集体都必须有三种人,改革派、保守派,和中间派做和事老。佟大为饰演的王阳是中间派,看似与世无争,但是必须做好沟通两者的关系,属于管家兼保姆角色,因此他最累。片中有个细节,邓超和黄晓明出现矛盾后,佟大为一会儿和邓打乒乓,一会儿和黄接发球,“乒乓球外交”桥梁作用一览无遗。

电影对时代风貌还原显然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到位,三个人的表演是最大惊喜,一口英语杠杠的,特别是晓明,自信满满,不再二气冲天了。片子里有屌丝精英罗永浩的原形,不过要自己去仔细认证。本片结尾的“幻灯片”有些遗憾,真是有点儿“闹太套”了,太永垂不朽了。

这一次,黄晓明有点脱胎换骨了,让人忘记他的帅记住他的耿直。当他在讲台上拿自己的失败开涮,裤袋上别着的钥匙扣闪亮着80年代城乡青年的务实。以前老家乡镇中学有个校长,腰上也别钥匙,梦想是骑着摩托去县城,结果没事现实,半道折了腿。黄晓明让我想起

了他,不过他实现了梦想,可以大把撒钱,到处去讲授成功学。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嬉皮士,多数60后在80年代触到嬉皮士的皮,却被强制性的浅尝辄止,要么犬儒,要么投降。佟大为在《中国合伙人》饰演的王阳就是在为60后的青春做注脚,长发飘飘喜欢诗歌,醉心恋爱痴迷文艺,当他剪掉长发的那一刻,一个时代结束,90年代来了,去下海吧,大家来发财。

发财之后,干吗?马上散伙,学八戒哥哥马上分行李、原路返回,各回各家,各抱各媳妇,各玩各的。

第四篇:中国合伙人影评

属于你我的“中国梦”

——《中国合伙人》赏析

“梦想是什么?”

“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旋风里,在这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潮流中,许多人已变得圆滑隐忍,在社会的某个角落为了生计而埋头苦干,心中那个最初的梦想早已被残酷的生活和现实消磨得不见踪影。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合伙人》出现了,带着同样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故事,在这个有些迷茫的时代,唤醒每个人心底最初的梦想,那个属于你我的“中国梦”。

“中国梦”,这个看似有些遥远的词自提出之日起,便引发了诸多的讨论。《中国合伙人》的出现,以电影的形式呈现了关于“中国梦”的具体可感的故事,让人们对于“中国梦”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说,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梦”在世界传播最大的功臣,那么《中国合伙人》也承担起了向国人甚至世界普及“中国梦”这一概念的角色。

影片以中国人的“美国梦”为背景,讲述了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大变革背景下,成东青、王阳和孟晓俊三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创立了“新梦想”培训学校,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的过程也正是“中国梦”从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各个性格鲜明,都有着自己的梦想。

孟晓俊是这三个人中最具“改革”意识的人,他想要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对于他来说,去美国成了他家的传统,成了他的命中注定,当然也自然成了他的梦想。当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拿到签证,怀着雄心壮志前往美国的时候,他曾放出豪言,“我再也不回来了。”可事实上,真正到了美国的孟晓俊才发现,原来美国并不是他想象中实现梦想的圣地,相反,他满腹才华无处可施,所谓志向抱负更是不知从何实现,为了生计,他甚至不得不去饭店当了服务员。也正是因为他在美国不得志的经历,让他在回国加入成东青的培训学校之后,在谈到“新梦想”上市的时候,那么坚持。有了在美国那段不受重视,甚至没有尊严的生活之后,孟晓俊更加明白上市对“新梦想”的意义,他之所以为了“新梦想”那么努力,不是因为他想赚钱买名车豪宅,不是因为他想要得到多少股份,是因为自己的尊严,民族的尊严,他想让美国看到中国的崛起。这才是孟晓俊真正的梦想,也是属于你我的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关于王阳,他是三个人中最文艺、最浪漫的一个。他没有孟晓俊的雄心,也没有成东青的执着。他也曾经跟所有人一样想要去美国,却也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女人放弃了签证,他也为了“新梦想”付出很多努力和心血,却在很多次孟晓俊和成东青为了“新梦想”的问题打得要死要活的时候,只是在一旁淡然的劝架。或许他曾经幻想过以后浪漫唯美的生活,但在经过现实打磨之后,他比谁都更加清醒和淡定,他追求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取一个不那么漂亮却很会做饭的妻子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王阳的梦想正是普通的中国人民的梦想,舒适、安逸、平淡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

最后说到成东青,他是三个人中最执着、老实的一个,他的故事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的实现过程。成东青在农村出生,忠厚老实的同时也是一身傻里傻气。他用了三年时间,靠着母亲借来的钱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在大家都争相想去美国的时候,他却只是想去天安门;他蹩脚的英语发音被嘲笑是以前学过日语;尽管读完了800本书,可签证仍然被拒;就算后来当了老师,上课也是不温不火,没有人愿意听;好不容易追到了喜欢的女孩子,也以分手告终。面对着生活给他的连番打击,成东青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灰心丧气,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只能放手一搏,凭借自己的踏实执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人生的巅峰。他农村出生,从来就没有孟晓俊那样的远大抱负,他所想的就是还上自己上学家里欠下的钱,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正

是许多跟成东青有相同处境的中国人的梦想,成东青最后的成功也向我们昭示了梦想实现的可能性,激励着我们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正如成东青和他的合伙人,正如影片最后出现的杨澜、马云等各界有名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实现着一个个小小的“中国梦”,正是这一个个“中国梦”的实现改变了中国,让中国得以发展。中国合伙人只是十三亿中国人的缩影,他们的梦想也正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第五篇:《中国合伙人影评》

《中国合伙人》是以新东方三驾马车为原型,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个大学生的青春史和创业史,青春、梦想、励志、热血、奋斗充斥着整个影片。

在当下这个年代“青春”这个词显得特别敏感,尤其是对于我们80后,因为青春就是我们即将或已经失去,而且是一去不返的东西,但每个80后对“青春”这个词的解释又是不尽相同的。什么是青春?有人说青春就是热血,有人说青春就是逃课、早恋,有人说青春就是无怨无悔„„答案无穷无尽,事实上青春就是On the road。

“梦想”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同样的刺眼,有的人梦想成真,有的人还在为梦想坚持,还有的人已经放下梦想,甘愿平庸的生活,当有人把曾经的梦想从箱底翻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晒的时候,我想你一定被刺得睁不开眼,甚至会流眼泪。在当下这个时代,很多人已经在生活折磨下,已经变得都住全无,梦想不再,这一切全被我们忽视了,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悄悄的流逝,其实,这就是我们失去的青春。而当这样一部电影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仿佛有了种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电影散场了,我们又回到各自的生活,又变得麻木。就像前几天刚过去的高考,每年都有上亿的人关注高考,各种发微博、发心情,各种转发,其实他们关注的不是高考,而是在高考这个特殊的时候,记念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其实相对来讲,我更喜欢电影的前半部分,那才是三个主人公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再牛逼的时候也比不上一起二逼的岁月。

我时常会约朋友去大学校园打球,他们会说累,不想动,会说加班没时间,让我听出老茧的理由。这些时候我仍然会一个人去打球,不是我工作比他们轻松,也不是我比他们更喜欢篮球,更不是我比他们觉悟高,懂得去锻炼身体,而是我想在麻木的生活中寻回一点点的热血青春。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这是影片中我喜欢的一句旁白,言简意赅,却是心里的一声叹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