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
盘县第一中学 曹平
202_年7月12日到15日,盘县第一中学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同志踏上红军长征之路,学习参观考察,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12日一大早,我们踏上红色旅程。经过5个多小时,到达贵阳息烽,参观完息烽集中营,马不停蹄奔赴革命圣地遵义。13日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下午抵达赤水市,14日参观四渡赤水渡口。15日开始返程,至此结束整个学习考察过程。
四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在几天的旅程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重要的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
一、瞻仰烈士,缅怀情思
红色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息烽集中营。息烽集中营旧址在息烽县朗乡,占地几十亩,是抗日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军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消,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人,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走进集中营,我看到那道带有电网的高大院墙,一排排坚实的牢房,俯视着集中营每一个角落的岗楼,无不显示出当年这所集中营的森严和恐怖。这里的监牢也被以仁义忠信和平等美好的字词配以斋字而命名,如忠斋、仁斋、义斋„„,多美妙的名字啊!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山民们曾看到老虎藏身其中,因当地称老虎为猫,所以叫猫洞。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于是改名为“妙洞”,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解放后当地政府挖掘了几次,累累的白骨每次让施工人员痛苦不已,无法继续挖掘。听到讲解员讲到“披麻戴孝”的这种刑法时,我们的眼前呈现一副血淋淋的场面,刽子手们用辣椒和辛辣物品涂抹在已打得皮开肉绽的革命者身 上,再用纱布紧紧缠绕抛置于烈日曝晒,过了多天后,当纱布与肉长在一起时再一层层剥开„„讲解员讲着,我们却无法再看下去,听下去,因为我们的心脏不能承受其他残酷刑罚的描述。我们不禁要扣问:在自由和信仰面前去选择怎样的路。我们知道没有信仰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可没有自由的人生呢?不愿去想,望着林间或浓或淡的雾气,心突然紧的不能再紧,呼吸有点困难,一直生活在太平盛世,充分享受自由和阳光的我们无法承受这种压抑,随着那人流向前走,向前走。
义斋是关押女犯人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停留了许久,因为这里曾关押过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本是只知道糖是甜的,天空是蓝的,生活是快乐的年龄,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主义,他要的只是自由快乐的成长岁月。这样他都不曾满足„„
走出集中营回头看,“青山葱葱,绿水泱泱”,大伙不禁为这秀丽景色感叹,同样也无法与刚才所听、所见之事放在一起。广场中一组革命人物雕塑令人震撼,有五指微曲、掌心向天,有紧握拳头的,还有匍匐于地,身上筋脉根根突起,望着前方,对自由充满企盼,对信仰的坚定。
光荣的共产党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为了老百姓,即使是献出生命也毫无畏惧。让我们年轻一辈永远铭记用生命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老一辈革命者,永远铭记他们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美好明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二、革命圣地,转折之城
遵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天生就有秀绝天下的山水景色;也是我儿时珍藏在记忆深处向往的圣地,她和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一起走进我的心灵深处。202_年7月13日,我终于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地方---遵义。
走近遵义会议纪念馆门前,“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前,令人不由地肃然起敬。这是一座青瓦红丹柱、灰砖白缝墙的建筑群,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既遵义会议)就在这所---柏辉章的私宅二楼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里古朴的桌椅和挂在墙上的照片,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伟大一刻:1935年1月,一群身穿灰布军装,头戴八角军帽的政治领袖和军队将领们在这里举行了那个著名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在革命危急的紧要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从而赢得了长征的胜利。在陈列馆里有许多当时的文物:枪炮子弹、军用品、油印的党章宣言、桌上的马灯、墙上的斗笠和小米袋,每一件文物和图片都在向人们讲述半个世纪前的故事,令人感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握住那根渡江时用过的粗麻绳,仿佛听到了飞夺泸定桥那激战的枪声,看到了强渡乌江时勇士们那前仆后继的身影,嗅到了马蹄声碎的娄山关头那弥漫着的硝烟„„。在一面画满领袖人物的墙壁上,印有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未来!看着这一切,视线渐渐模糊,心潮涌起澎湃的敬仰和信念。
在会址旁边,有一处高而宽的壁,上面镌刻着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仰头伫立,在欣赏毛主席苍劲洒脱的书法艺术和大气恢弘的诗词意境中,再一次感受伟人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怀。
苏维埃银行旧址的院子里塑有中华苏维埃银行第一任行长毛泽民和林伯渠的雕像,墙壁上贴着当年苏区发行的各种钱币,院落显得古老而深邃。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则是整个纪念馆风景最美的一个。它位于一个四合院里,旁边有一天主教堂,整体别致。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天主教堂召开红军干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同志在大会上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
天虽下着小雨,但我们紧紧跟随着导游,轻轻地穿梭在遵义会议旧址的石板路上,又参观了中央警备团旧址、毛泽东衣物陈列馆以及博古旧居。在有限的时间里走遍每一处沉淀着历史的角落,回廊里、天井中、旧居外,我们急着摄影留念,想把更多的历史资料带给更多的人瞻仰体味,我们更急着将这一段恢弘的史诗牢记下来永不忘记。
走出纪念馆,导游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回荡: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改写了中国革命的史诗,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从民族危亡到国泰民安,遵义见证着七十多载巨变沧桑。
历史画卷与今日祥和交汇,毛主席那段气势磅礴的壮丽诗篇七言律诗“七律·长征”又在耳际回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
离开遵义会议遗址,循着红军曾经行过的路,再行两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黔北第一咽喉要道——娄山关。娄山关又称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 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古称天险,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兵家必争之地。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忆秦娥•娄山关》不仅由内到外形象地描写了当年红军两战娄山关的场景,更是表达了毛泽东重掌军事指挥权后挥斥方遒的气魄。海拔1300多米的战场遗址上,红军当年激战时留下的战壕依然保存完整,似乎在向我们述说着那段光辉的岁月。就在这里,红军曾两次挥洒热血,就在这里,红军曾两次书写胜利史,而就是这里,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那些曾经战斗在这里的战士们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用血肉之躯改变了中国红军的命运。清冽的风吹走了云贵高原的薄雾,阳光洒在战壕里投射出历史的阴影。长征精神就在这温暖的阳光中,在我辈怀着对先烈的敬仰之情中延续下去。
四、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红军在沿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 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话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尾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四渡赤水充分表现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艺术,通过四次渡过赤水河,将蒋介石的队伍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将工农红军带出了包围圈,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五、珍惜现在,努力工作
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抚今追昔,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安定祥和的生活来之不易。我由衷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当前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他们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深切的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4天,却使我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长征”之行,是精神和灵魂的洗礼。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以最高的热情,最高的效率,切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202_年7月16日
第二篇:红色之旅
D1、韶山接团,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领袖诞生地——毛泽东同志的故居(约40分钟)。毛氏家史展览馆(约30分钟),瞻仰伟大领袖毛泽东广场:毛泽东铜像(约30分钟)住韶山 D2、参观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约90分钟,10元/人电瓶车费自理):1966年6月17-28D3早餐后乘车赴井冈山风景区——茨坪镇(约50分钟),游著名的【黄洋界哨口】,毛泽东曾在此写下:“---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需看---”的佳句(约50分钟),全国唯一的竹林博物馆—【百竹园】(约15分钟)、【井冈山造币厂】(约15分钟),参观【小井红军医院】(约20分钟),游览飞叠五潭十八瀑——【五龙潭瀑布群】(索道费用自理往返62元/人)(约2小时),参观井冈山最神奇地——【大井毛泽东、朱德旧居】(约60分钟),参观井冈山【领袖峰】(1小时),逛同志哥土特产超市(30分钟)住井冈山 D4早餐后瞻仰【北山烈士陵园】(由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井冈山碑林、井冈山雕塑园、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组成)、远眺最值钱山峰——【五指峰】(10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约80分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约60分钟),【茨坪旧居】(约20分钟),逛友澜竹碳生活馆(约30分钟)。中餐后乘车赴庐山!住庐山/九江D5早餐后乘车赴世界文化遗址、世界地质公园——庐山(约2小时)。游碧波荡漾、形如提琴的如琴湖、天桥、谈判台旧址、锦绣谷、险峰、仙人洞、御碑亭(约为2.5小时)。三宝树景区(约为1.5小时)三宝树、庐山恋取景地——黄龙潭、西游记水帘洞外景拍摄地——乌龙潭。游览美庐别墅(25元/人自理,45分钟)参观 “芦林一号别墅”现为庐山博物馆(约为30分钟)、庐山明珠—芦林湖、含鄱口。购物店:竹纤维店(约40分钟)住庐山 D6早餐后游览三叠泉大瀑布(约为3小时,自费往返缆车80元/人)细品素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庐山神韵。参观千年学府,中国四大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洞书院(约为40分钟),中餐后返程。购物点:特产店(40分钟)。
D7早餐后乘车赴红安,日:主席在滴水洞秘而不宣的隐居了11天.中餐后乘车赴井冈山住井冈山
第三篇: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在我党90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让广大干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政治素养,6月5日—6月12日单位组织我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韶山冲、井冈山、南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些地方,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
首先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冲。我在感受今日韶山绿树环绕、山青水绿的怡人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今日韶山人民对毛主席的敬爱与怀念。当看到笼罩在蒙蒙细雨中的主席那高达10.1米、手握文稿、双眼直视远方的铜像时,我仿佛听到了那句激荡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话语,感受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壮怀激烈,正是因为主席有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激情,才能使亿万农民翻身得解放,而韶山又是主席的故乡,所以韶山的人民已经把毛主席当成神来供奉和朝拜。因此才有1993年12月6日毛泽东铜像落成后,山上杜鹃花开,鲜艳喜人;天上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日月同辉的奇异景象。
第二站,我们到达了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我们追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当年走过的足迹,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感受着他们的崇高精神,我们看到了朱老总用过的枪;来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黄洋界,好象听到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消遁”;我们看到了设备简陋的兵工厂和造币厂、红军野战医院的地铺和担架„„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红军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红米饭、南瓜汤”的日子,忍受严寒酷暑,保卫着红色政权。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我们见到的诸多面孔,多数人殒命于战场,但是他们前仆后继,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革命前辈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如毛主席所言:“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
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们由衷地赞颂那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无惧无畏、冲锋陷阵的革命先烈们的大无畏的精神!
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刻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石碑前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井冈山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最后一站是南昌。在南昌,我们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还有江西大旅社即后来周恩来、林伯渠等人准备发动武装暴动的决策地。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该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当看到矗立于巨大的军旗前的步枪时,我突然感受到了毛主席的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豪言壮志,那把直立于军旗的前的步枪标志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从历史书上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的中国的大环境下,要发动武装起义的艰巨性,而中共党人成功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还是成功了。
红色之旅虽然短暂,但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法想象和无法感觉到的,特别是对江泽民总书记概括的井冈山精神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加倍珍惜。
铭记历史,畅想未来,铭记当年艰辛而光荣的历史,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继续努力。同时要怀着感恩的心,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先辈们用血泪换来的,光明到来之前的曲折苦累,先辈们已替我们承受,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是更应该珍惜的。
第四篇: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XX年XX月XX日,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怀着对革命先烈的万分崇敬,我们在单位党组织的组织下踏上了红色之旅。本次红色之旅以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西柏坡为重心,途径济南、曲阜、泰安、石家庄等。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我们的第一站是山东省省会——济南。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这些泉,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誉称72名泉。本次红色之旅,我们有幸一睹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72名泉之首——趵突泉的风采。趵突泉分为三股,清而至绿,争相喷涌,昼夜不息,让人感觉永远那么纯洁,那么活泼,永不疲乏,永不退缩。这就是大自然的伟大!
济南除了趵突泉,还有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大明湖。大明湖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胜古迹争辉。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碧波之上,画舫穿行,小舟荡波。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绿荫之间,曲廊秀桥、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趣无穷。各处游客云集,指点观赏,欢声笑语,一派繁华景胜,好似北国江南。在我的心目中,大明湖公园比颐和园没有多大逊色。大明湖的美景赏不完,大明湖的古迹品不尽。遗憾的是时光如梭,我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大明湖的美就匆匆离开了······
万世文章主历代帝王师
我们的第二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在这里,我们游览了孔庙、孔府以及孔林。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
朝祭祀孔子的庙宇,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孔府也称圣府,是孔子的后代子孙们——衍圣公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曲阜“三孔”体现了历代君王,历届大臣,历朝百姓对孔子的尊敬。孔子的大部分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仍是真理,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体会。有空的时候翻翻《论语》,品品孔子,一定会受益匪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的第三站是泰安。泰安也因泰山而得名,从古语“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中来,寓意“国泰民安”。到了这里,自然一定要去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的我国的“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泰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山,更是一座文化山、精神山。泰山的美有霸气的一面。它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同时,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无限风光在险峰,也许在泰山的某个角落还藏着我们未曾见过的美景。当然,作为一座文化山,泰山有历代刻石2500余处,堪称中国书法第一山!秦统一以来12位皇帝举行泰山封禅祭拜大典,以历朝有百代帝王各种级别参拜!由此可见,泰山在我国的精神文化领域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人生如登山!若不亲自攀登怎知泰山之古?怎知祖先之精神!就像当年汉武帝八登泰山,发出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尊谓泰山:“泰山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千百里;泰山高耸入云兮,不知几千万仞”。来到泰山,心花怒放;来过泰山,获益良多。
千军万马指挥若定三大战役运筹帷幄
我们的第四站终于到了本次旅游的重点、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中国中央旧址。它给人的感觉,除了简陋还是简陋。破旧的房子加上破旧的家具,当时的艰苦可想而知。但是,就是在这里,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党指挥军队,打败了装备精良,条件优越的国民党。之后,我们还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了解了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两年时间里西柏坡发生的一系列历史大事。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纪念馆内的电报墙。电报墙上用事实说得非常清楚:十个月不到,在西柏坡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发了197封电报,就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几百万军队。这胜利是坚持的胜利,是勇气的胜利,更是民心的胜利。
在了解了西柏坡之后,我觉得移驻西柏坡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要知道延安是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多年的根据地,放弃需要多么大的决心。非有大智慧大胸怀的人是做不出这撤离的决断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毛主席正是一位高瞻远瞩有着大局观念的伟人。至此,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对党的热爱有多了一分。
说到西柏坡,西柏坡精神自然是少不了的。西柏坡精神于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西柏坡的故事很多,给我的教育很深刻。走进西柏坡就是走进六十多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它的名字,镶嵌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丰碑中,镌刻在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游过了西柏坡,本次红色之旅有接近了尾声。在西柏坡之后,我们还游览了赵州桥及隆兴寺。它们展现了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让生为一个中国人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五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红色之旅的意义却是很深远的。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品味了祖国的古今文化,体会了老一辈革命者的艰苦,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确了作为一个年青团员的奋斗目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业,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做到: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实践“三个代表”,提高政治素质,在思想行为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各项工作。
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为党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而尽一份力,真正起到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五篇:红色之旅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10月1日到2日,我校组织党校学员到盐淮地区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考察活动。
走进盐淮,如同走进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这片土地上,浓郁的文化韵味就在每一个角落幽幽散发。在弥漫着历史气息的街区驻足,所有的回忆,所有的怀念,所有的景仰,都在眼前一一泛起。
新世军纪念馆,通过丰富的资料、图片、照片和文物,向我们再现了叶挺、陈毅、刘少奇等人领导的新四军坚持镇守华中敌后、浴血奋战的艰苦斗争历程。我们跟随着馆内讲解员,回顾了新四军发展的历史,重温了当年那段艰苦而卓越的战争岁月。当讲解员讲到新四军第四师的历史时,我们骄傲地说,四师是我校的共建单位。我们将在党校中学习的知识和馆内的照片、遗物相对照,更增加了对彭雪枫将军的崇敬。彭雪枫将军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他不畏艰苦,克己为人,廉洁奉公,爱护军队,爱护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周恩来总理的故居和纪念馆的参观让总理的形象在我们脑中愈见明晰。周总理是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已远去,离开我们好远,好久!只留下那些他生前的物品孤独地躺在那博物馆冷冷的柜台里;只留下那些质朴照片在供人们凭吊;只留下他的塑像仍温和地注视着他的人民。但他又未曾离去,他离我们很近、很近,他留下了他伟大的人格在世间永远激励着我们,流芳千古,辉映日月。
红色之旅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