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第一篇: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一、都市农业与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内涵

(一)都市农业定义及功能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提出来的。但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从而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体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通常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三生功能”,即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将这三项基本功能表述为:a、经济功能即生产性功能,主要指产品上满足都市市民的消费需求,通过为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收入。b、社会功能即生活性功能,主要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以及观光、休闲等场所的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c、生态功能,主要指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和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概念、与旅游农业的关系及作用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在都市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开发都市农业的各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不仅使都市旅游的开发趋向丰富与新颖,而且通过旅游开发为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从而日益成为旅游业与农业不可缺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也构成了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渐趋成熟。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中国,都市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但随着经济的进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近几年也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市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在观光农业、市民农业、庄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北京明确要把京郊农业建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其中体闲观光为一大功能;深圳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观光农业旅游已初步建立规模市场;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观光农庄,庄园经济正在兴起。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是由于它有以下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高产高效的目标

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农业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城郊型农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一直被认为是个弱质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就要求农业改变面貌,实现转轨变型,向二、三产业延伸,扩大经营范围,提高附加值。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以旅游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2、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已成为“柏油沙漠”、“水泥丛林”的所在,城市生活空间越变越狭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气质量越来越差,各种污染使得城市居民更加向往乡村恬静悠闲的自然环境,则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

3、有利于城乡相融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是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城乡的差异,而产生乡村向城市、城市向农村互动的文化交流特征。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这种城乡间文化、环境的强烈反差,使得旅游业向郊区农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一)缺乏有序管理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集都市农业与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产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农业和旅游业。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游客素质均未真正到位,特别是小型的农园情况比较突出,经营效果还不理想,例如市民农园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盈余分配、权力义务分担等问题尚未理顺。而且管理者缺乏专业训练,往往懂农业的不热悉旅游业,反之亦然。在全局上由于缺乏对这类项目的发展给予科学引导和严格的控制,使得区域资源缺乏整合、产业同构竞争、布局无序混乱,这不仅影响项目本身开发的经济效益,也未能充分发挥此类旅游项目应有的综合功能和效应,不利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和环境,隐藏并极易引发城市资源和环境危机,危及城市化向现代化、高层次健康持续发展。

(二)特色不浓,品牌不强

现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品牌项目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项目内涵浅薄,缺乏个性和深度,缺乏科学的策划和创意。②项目规模偏小,产业链短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生产,而且各区域间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未有形成更大品牌和规模效应。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往往是当地的农民,当他们意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可以作为“摇钱树”时,便按自己的理解或者干脆照搬别人的模式,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阵,这些投资者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此外,各项目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未有从形成区域整体形象和旅游网络建设的高度上提升吸引力和扩大辐射范围,实施品牌营销,因而项目也就失去竞争优势,难于持续发展。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但目前大部分农家乐、田间采摘和田间美食等项目,未能充分发掘当地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并使之有机融入产品之中,很多项目没有鲜明的文化主题,立意和层次都不高。此外,由于开发速度过快,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项目的开发,把市民农业园搞得与人造乐园雷同,有的项目甚至搞成“小而全”的大杂烩。在城乡融和,文化碰撞中,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更大,城市化倾向明显。

(四)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以观光农园、森林公园、旅游农庄这三种类型为主,其中,许多旅游项目未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现代化等多种功能资源和优势条件开发旅游产品,项目的科技含量低,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农业旅游水平,农业旅游季节性瓶顶也未能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初衷。

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一)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1、观光型农业旅游

观光型农业旅游是目前发展较成熟的旅游方式,它是发展精耕细作、集约经营、高产新奇的现代农业旅游形式,具有观光、食用、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在发展传统型农业旅游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高科技园区及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增加观光型农业旅游的新品种。

2、参与型农业旅游

参与型农业旅游可重点发展市民农庄。这种方式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它是以开发商集中开发,经营管理为主。游客可购买庄园内相应果林、园地或某种作物,自己耕作。最大特点是可以实行社会多渠道、小规模融资,将旅游者纳入旅游投资开发和管理的责任人范围,从而吸引投资,并有利于提高游客重游率。

3、体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观光向体闲度假转换的阶段,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4、设施农业旅游

设施农业旅游是指工厂化的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像工业在车间生产那样,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为保障,避开气候、季节的影响,能够稳产高产。这类旅游项目既符合城市用地紧张、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实际,又可做到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可主要开展观光、科普、购物等旅游活动。

5、青少年农学游

城市青少年缺乏农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已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重视。农业旅游是寓教于乐的较好方式。青少年农学游可以使青少年在感受田园风光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耕作的方式,增加他们相应的农业知识,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6、农业博物馆旅游

农业博物馆旅游是指选择和集中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生活、典故、古村落等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和农业景观材料,采用现代手法加以集中展示,供游客参观、考察、学习、研究,可集中办一个大型综合性农业博物馆,也可以依托相关特色农园或典型古村落配套专项农业旅游博物馆。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建议

1、以农为本,树立大旅游观念

农业旅游涉及农民扶贫和增收问题,因此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必须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观光农业已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以农为本是投入少、回收快、返贫率低的旅游扶贫和增收之路。此外,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加之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需要各行业的合作与协调,所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要树立大旅游意识,加强行业合作。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旅游中,要加强对都市农业用地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城市的污染直接破坏了都市农业的生态环境;城市的无序扩张,更是占用了城区和郊区宝贵的农业用地,而这恰恰又是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因此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必须针对都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树立生态观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好其中的水源、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防止城市建设对耕地的无序占用,建立良性循环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顺利进行与健康发展。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

规划是指导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绝对不能削弱政府的主导地位,搞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还是要靠政府的规划和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力量,尽快做好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摸清资源家底,结合城市发展,合理交排布局,划定保护和开发区域,明确开发的重点和主题,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践,改变盲目开发、随意布局、竞争无序的混乱状况,树立把农业旅游新兴产业变成新型产业的观念,科学运用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一体化理念,使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地衔接。

4、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城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淳朴的乡情民俗。所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要重点突出文化的乡土性和景观的乡野化。在进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贵的地方性特色农业文化内涵,突出农业高科技,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高科技、户外农业生态风景与室内农业博览园、农业生产与深加工、农业生态文明与城市工业文明在城市独特地域上有机地融合,要充分依托城市的各种优势,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实现综合效益。

5、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开发中要注意突出专业化、个性化、精品化,不要搞小而全的“大杂烩”,要形成区域内部项目优势互补的产品结构,从地域上、主题上、文化上整合景观群组,打造更大品牌,实施品牌营销,以整体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者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很多根本不懂旅游,往往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另外,有些懂旅游的从业人员又不懂农业。则应当充分利用各地区现有大专院校及举办各种培训班,培养中高级人才,培养农业旅游的策划规划人员、景区开发管理人员、导游和酒店服务人员,特别要重视对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升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第二篇: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假日里有限的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休闲、旅游空间,加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发展需要,许多城市纷纷利用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建设城郊型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用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概念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市农业资源开始与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联姻”,国外有关都市旅游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形成了大都市旅游圈的地域模式理论,如美国学者Gunn提出了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研究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状区域的旅游功能和特点,并对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作了探索。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教授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202_年,周晓芳等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旅游模式,即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的新型旅游方式”。“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都市(或城市)”,二是“创意农业(不是笼统的乡村)”,三是“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 “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域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活动。

二、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类型与客源细分

(一)按结构分,都市休闲农业大体可以分为:

1.休闲种植业即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旅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

2.休闲林业指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场、林果园、绿色

造型公园等。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发挥其旅游功能和观光价值。

3.休闲牧业指具有休闲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观光和参与牧业生活的兴趣和乐趣。

4.休闲渔业指利用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

5.休闲副业包括与农业有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都可以作为观光副业项目进行开发。

6.休闲生态农业建立农林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多彩的绿色保健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进行生态教育的场所,形成林果粮间作、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等农业生态景观。另外,有学者把观光农业分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休闲农场、森林旅游、民宿农庄、民俗旅游等类型。

(二)按内涵分,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传统型观光农业 由于许多农业活动不为城市人所知.因此,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农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会吸引相当多的城市人。如吸引游人到农村钓鱼,是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但要办出各自的特色。墨西哥市郊的农村每逢干塘捕鱼期,都会吸引许多城市人下塘和村民一起拉网捕鱼;而在印度海滨,人们坐在水中的木桩上钓鱼;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很多是对外开放的,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酒,亲身体验酿酒的乐趣,而且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带走自己酿好的酒,其情趣与在城市里买酒自然不同。这些葡萄园和酿酒作坊的旅游收入往往高出它们的葡萄和葡萄酒的销售收入。

2.休闲型观光农业这种农业以供都市人休闲为主,它的基本特点是利用郊区的地理优势和城市的工业优势,在城市的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分散的农、林、鱼、菜等生产基地,既为游客提供一部分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又保留一部分农业生态圈,以改善城市的生态和休闲环境。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楼顶、空地种植花草、果树、蔬菜等作物。一般说来,在这些地方,农作物的生长以动物粪便、绿肥等有机肥料施肥,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化肥。意大利某市郊有一个蔬菜生产基地,每逢周末,许多家庭便驱车前来游玩。人们采下新鲜的蔬菜在自搭的灶台上煮,吃完后还可以把这些贴有“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带回家慢慢享受。

3.科技型观光农业这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的观光农业:日本东京郊区有一座蔬菜工厂,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蔬菜,从空中悬吊的到地面栽培的,浇水、施肥都由电脑控制,吸引众多游人前往参观并现场购买。美国某市郊建有一处微生物工厂,专门用石油废渣年产1万t单细胞蛋白(相当于用6万hm2耕地栽种大豆的蛋白质产量),游览的人可以品尝用这种蛋白质制成的食品的口味,科技型观光农业的类型和内涵都非常丰富,随着高新技术和生物工程日益渗入农业,科技型观光农业会越来越吸引人。

4.奇异型观光农业这是利用各地自有或引进的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而建立观光型农业,主要用以满足人们寻求离奇的心理。以色列北部一个地处沙漠的村庄,利用当地独有的沙果(一种极耐旱的水果)发展观光农业:游客可以在那里吃沙果、做沙疗(一种把身子埋在热沙里治疗风湿病的方法),一个几百人的村子每年要接待20多万名游客,其旅游收入远远在农业之上。

(三)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细分

1.银发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在世界刚刚进入21世纪之后不久,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然而这对企业来说,却意味着一个藏金蕴银的大市场。这个市场被称为“银发市场”。我国70%的老年人有出游愿望,其中17%的老人经济比较宽裕,出游意愿强烈。年轻人也想尽孝心,花钱让父母外出旅游。可以说,“银发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正逐步成为休闲旅游市场的基石,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2.都市白领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中间阶层的崛起和壮大,使白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他们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均处于社会中间层次,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稳定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生活领域引领消费潮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提供全天开机上班,不停地加班与不确定的上下班时间,24小时不关门的服务业,让白领的作息与工时经常“错时”,其工作强度和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工作不能懈怠,健康更不能不要,于是,都市白领找到了解压方式——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并且越来越青睐这种新兴的休闲方式。抛去iPad,亲近自然,修身养性,孕育了休闲旅游的一片新“蓝海”。

3.城市学生科教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将创意农业园区当作一个教育学生的大课堂、一部百科全书,使学生从中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进步的历史、了解城乡关系,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适合城市学生这种修学需要的旅游项目,寓教于体验、寓教于审美、寓教于娱乐,是创意农业旅游开发值得探讨的问题。

4.外国游客创意农业旅游市场

大众旅游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旅游兴趣正在分化,这是旅游走向成熟的标志。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对传统的旅游方式以及对城市观光的兴趣,开始被更为差异化的旅游需求所代替。因此,面对来自旅游城市的外国游客所进行的创意农业旅游市场开发,是改变现代城市文化单一浅薄,增强城市的综合旅游吸引力,丰富旅游者旅游经历,,提高旅游创汇能力的重要举措。

三、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发展前景与展望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是随着城市化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满足城市人们各种需要的现代农业。因此,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收入水平,决定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发展方向和水平。

根据中国国情,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刚刚解决,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因此,休闲创意农业的发展应坚持生产鲜活农副产品、观光休闲、改善生态环境三功能相结合,根据区位特点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形式、规模和布局,建设绿色无污染型、观光休闲型和生态环境型的现代农业。

首先,要正确处理发展都市休闲创意农业与农产品正常生产的关系,既不能设想把整个郊区都开发成观光休闲农业区,因而忽视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也不能借口只满足城市对食品的需求,而不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绿色农业。要从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合理安排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其次,要注意发展都市农业与全市、各县区发展旅游业密切结合,以旅游业发展带动都市农业发展,以休闲农业促进旅游业发展。三要以都市休闲创意农业为主,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城市与郊区结合。要把开发农业和保护农业结合起来,防止把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演变成娱乐性开发性行为。四要加强政府对发展都市农业的领导。特别要加深认识郊区发展农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认识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及其综合效益。五要全面规划,确保重点。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在全市郊区或一个区域内全面规划,选准重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对开发项目要注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使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具有丰富内容和长期的旅游吸引力。通过一个总体规划,合理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季节的品种,尽量延长可观赏期。规划中要正确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同时要把都市农业规划与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规划结合起来。六要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都市休闲创意农业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充满绿色、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同地区、不同项目,需要有不同的目标市场。要根据旅游客源市场,确定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和规模。积极发展市场农业和创汇农业。七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广开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要在稳定现有农业投入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投入的比重。除农民自筹和政府扶持外,还可以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吸引外资等形式广开财源。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除生产性投资外,对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工程,也应加大投资力度。其次科技投入,以高科技武装农业,重点实施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绿色工程,形成都市农业科技配套工程。建设高科技园区、高科技设施、高科技产品、高市场占有率。最后,需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加强科学管理,实行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政策。政府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对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倾斜。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有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展望

未来,都市休闲创意农业势必发展成为一项很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

第三篇:乡村旅游规划创新开发模式:都市农庄

乡村旅游规划创新开发模式:都市农庄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

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乡村旅游怎样才能突破原有的旧模式开拓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从游客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行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都市农庄就是一种很好的乡村旅游规划创新开发模式。

近日,昆明市布局“都市农庄”的大手笔举措备受关注。前不久召开的都市农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昆明全市在“十二五”期间将打造100个都市休闲农庄,今年启动建设20个,休闲农业产值以每年10%递增。《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也随即出台。作为新概念的都市农庄是否会成为新的土地经济模式,一时间引起热议。

概念释义:

都市农庄是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农村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以民俗文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为主线,达到一定规模,并具有生产、加工、经营、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的农业企业形态。

如何合理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都市庄园,现结合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都市农庄示范性案例--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进行注解。

发展核心:现代农业

“都市农庄”的首要任务是改变粗放、单一的耕作方式,其发展核心是现代农业,首要任务是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农庄区域内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发展方向

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以有机旅游为主题的一次都市农庄规划设计,地点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的炮台镇长岭村,柏岚村以西,沈大高速西约2公里处。整个项目地以田园风光为主。共有土地约41.9公顷,土地性质为一般农田地块北高南低,土地平坦,最大高差约2米。

目前项目地中种植各类果树和农作物,并进行有机种植土壤的培养工作,坚持以有机种植为核心、以休闲生活方式为主题,打造以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小型会议接待为功能的都市有机休闲农场。

重点依托:生态林业

在农庄规划范围内安排一定比例的耕地或山坡地,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依托当地林果资源或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林果,深入挖掘经济林果的潜在价

值,建设集林果生产和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林业产业示范基地。

以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的多彩有机种植区为例。本着实现农业效益增值的目标,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精心规划出多彩有机种植区,以种植有机果蔬为主,分为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两个部分,形成小型的种植配套设施,如灌溉水井、有机肥料袋、农作物工具等等。其中包括:

1、彩虹田园

主要指有机种植区域以及项目地其它的种植片区。通过种植颜色,区块划分等手段,形成一个五颜六色,视觉、感官效果良好的区域。其中,有机种植区主要用土地租赁的方式,出租给有兴趣种植的游客,出租期一般为一年,农场负责提供种子、肥料和工具,收获的果实可以客人自行带走,也可以由农场收购。

2、鲜果乐园

特指项目中的水果种植区。各类种类丰富,变化多样的种植,一年四季的水果采摘,打造一个真正的水果乐园。鲜果乐园中的水果一部分让游客提供采摘,另一部分供给有机超市。同时,果园内形成类型丰富的各式节点,供游人休憩。

效益增值:休闲旅游

都市农庄必须依托农庄特殊的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设施及农业文明成果,开发满足市民需求的特色休闲旅游项目。

1、能是有机体验馆

游客服务中心,主要以一组特色建筑构成,其主要的功能是,游客接待、集散,小部分住宿,健康体检以及有机产品体检、有机食品超市。同时,该部分设置小型的会议服务中心,供小型会议使用。

2、有机生态餐厅

有机生态餐厅,顾名思义,是一个以有机食品为原材料烹制食品的餐厅,建筑形式可采取温室的形式,以解决北方冬天经营问题。同时,项目地中的温室大棚冬天种植的蔬菜水果也可以供应生态餐厅的经营。

3、DIY工坊体验聚落

为满足游客的体验类活动需求,打造一组以工坊体验为主的聚落,形成如鲜榨坊(果汁压榨、果酒酿造),糕点坊,东北特色坊(豆油、豆腐、酸菜、咸菜等等),木工坊,布艺坊,住宿体验坊(东北风格、木屋风格等)等等。在能是工坊中所制作出的产品,一律贴上“能是”的商标。

4、休闲吧聚落

体现了一种“吧文化”,是一种集合了书吧,茶吧,酒吧,咖啡吧等等形态的集合体,有户外的,有室内的,如夏天可以形成滨水的散落酒吧群,利用简易的装置打造休闲类活动;冬天可以利用室内北方的暖炕、炉火等等元素形成东北文化的吧聚落。是一种灵活的,多形态,可移动的休闲聚落形式。

5、木屋别墅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农场会员区域打造的各种个性化的木屋别墅,配备各类功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项目

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对农村开展土地整理的契机,按照村镇建设上山的原则,在都市农庄规划区域的山坡地范围内,建设配套的服务项目。

私家农场经营模式探析

在项目的区块中,私家农场作为项目的后续开发部分,是项目的高端区域和核心亮点,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旨在将其打造为高端、私密、个性化的私人农场,每一个面积大概在5亩左右,真正圆很多人的农场梦。在该区域中,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提出了四大模式,四大亮点,有别于其它的农场经营样式。从配置产品到建筑类型,从销售方式再到服务模式,都形成“能是”的经营样式。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针对都市农庄的研究与实践,为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开拓了更广阔的思路,也为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项目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四篇: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

****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局

****位于广西东南部,土地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全境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历届****委、市政府和勤劳的****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着****,发展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水稻高产之乡的美誉。****重视休闲旅游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早,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休闲旅游农业的档次不高,知名度低,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探索和实践。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进行了休闲旅游农业的实践探索,十多年来,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休闲旅游农业园区资产投资总额达****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达****万元,年营业收入***万元,实现利润****万元。主要发展形式有:

1、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建设。结合生态农业和生态家园建设,以沼气池为纽带,实施农村“五改十化”,美化村容村貎,在此基础上,发展一些与旅游配套的农业生产。比较成功的如*****,该村从1999年开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全村沼气池入户率达到90.3%,同时,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进行村级道路硬化,全村18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道路硬。几年间,****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此后,结合农村旅游开发,农业部门引导进行休闲旅游农业的探索,先后建设80多亩的休闲果园,30多亩的休闲垂钓鱼塘,20多亩的无公害野菜,100多亩的提子采摘园、10多亩的草莓采摘园以及冬油菜花、冬潮菜、冬萝卜等生产。202_年该村获得了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的称号。目前,每年到该村来的游客约**万人,旅游收入***

1万多元。

2、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先后在****镇才旺村、****镇中灵村、****镇*村等地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其中***镇**村示范园以优质瓜菜大棚种植示范为主,****镇中灵示范园主要是从台湾引进四季竹、番石榴、甜杨桃等示范种植,****甘村示范园一开始种植黑美人西瓜等优质瓜果,后来进行秀珍姑等食用菌生产,以上这些后来都由于生产效益不理想,后续投入资金不足而停止建设。202_年,由个体老板在****镇甘村投资建设了绿满地优质提子生产示范园,该示范园规划面积202_多亩,现已种植南方优质提子500多亩,进行了园区道路、农田基础设施等建设,同时,正在陆续建设餐饮、烧烤、休闲等功能区。202_年,该示范园农产品销售收入达400多万元,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3、农产品采摘园建设。比较固定的有***村的提子园和****提子园,此外,一些农民在城郊、旅游景点旁边种植草莓等,供市民休闲游玩采摘。

二、****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做法

1、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对一些有基础的镇村,市镇两级政府都进行积极的引导,如***村生态旅游示范村的建设中,市委宣传部、*****镇政府和市旅游局等积极帮助该村搞好旅游规划,市农业、交通、水利、能源、建设等部门也从各个方面给予物质和技术上的扶持,从而加快了该村旅游开发建设的进程。

2、财政引导,增加投入。对一些潜力和示范带动意义的产业,*****安排一定的资金进行适当的扶持,如在******观光示范园建设中,一开始投资老板还有些犹豫,市农业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政府进行适当扶持,得到政府的采纳,当年市财政就扶持了建设资金****万元,政府的支持激励了老板的信心,当年便建成观光园200多亩,几年来,带动全市种植提子面积达5000多亩。

3、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以个体老板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为主,如*****观光园个体老板投入了1000多万元,而且目前还在不断的增

加投放完善相关设施,展现出了很好的前景。而以前一引起政府主导的示范园建设,大多由于后续投放资金不足而停止建设。

三、存在问题

1、产业缺乏统一规划。市对休闲旅游农业没有统一的规划,只能是见子打子搞建设,在项目建设上随意性强,很多经营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规模偏小。如以前的草莓采摘园在丛义、中灵、勾漏都是种植一样的品种,现在罗政村提子观光园和绿满地的提子观光园在品种上也有很大的雷同。

2、参与休闲旅游农业开发的人员素质不高。一些投资者原来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得休闲旅游农业的开发档次不高。

3、对休闲旅游农业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存在模糊认识,没有与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和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上没在思路,没有行动。

4、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目前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大都是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土地、房产等不能抵押,融资困难,影响产业发展。

四、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的研究、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切实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考虑,充分发挥休闲旅游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休闲旅游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要重视科学规划。要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地区特点,依托当地资源条件、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发展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功能定位与开发,要坚持突出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科教功能和载体功能。

3、要优化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加强领导和服务,要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

4、注重优势企业、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的培育。提高休闲旅游农业的影响力,关键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要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休闲旅游农业的产业基础,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通过培育品牌产品,带动种养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附件2: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调查表

第五篇: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云南梯田旅游开发

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题目:看云南省元阳县因地制宜

开发“梯田观光”

摘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融合了农业的旅游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云南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高原农业大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推进云南农业多功能开发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优化云南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云南声讨环境;有利于拓展云南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云南农旅互动发展;有利于加快云南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推动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简单分析了云南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农业资源开发和元阳哈尼梯田。

关键词: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

我国是个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具有十分突出的开发利用价值,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既承担着供养全世界22%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稳定农副产品市场的重任,又是第二、第三产业赖以发展的劳动力、资金和原料的重要来源,而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资源开发仅局限于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转变,迫切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城市居民回归绿色自然,欣赏田园风光、到乡村休闲度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融合农业和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坏人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云南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云南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云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区。云南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1.观光休闲型: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多依树景区、麻栗寨坝达景区、芭蕉岭景区;民族风情型:菁口哈尼民俗旅游村景区;特色专题型:坝达梯田日出,老虎嘴梯田的黄昏。2.云南省生态农庄观光型:奇瓜异果科技园;昆明富民养生旅游区;特色农艺展示园:呈贡斗南花卉、罗平油菜花海;珍禽异兽养殖园:版纳景洪市、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元阳哈尼梯田就是云南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成功典例。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2_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哈尼梯田是元阳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哈尼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元阳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元阳哈尼梯田所拥有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保护价值等已经引起中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哈尼梯田独特的魅力,其实更多地在于它跨越时空的多重价值展示。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生态、绿色、环保旅游产业”。在旅游业开发中,强化生态、绿色、环保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元阳旅游产业。如餐饮,以地域土特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景区巴士或步行、马车、自行车等方式解决景区交通问题,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土特产品的开发,需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动植物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开展生态、绿色、环保旅游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它还能带动建筑、交通、餐饮、娱乐、通讯、商业的同步发展,可以使梯田农民从中获益。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原生态景观”。哈尼梯田开发的前提是科学的规划,哈尼梯田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以哈尼梯田为主要景观的元阳旅游业。梯田旅游设施建设,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梯田景观的同时,要把新建设施的现代文明成果有机融入到梯田自然的景观中,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抓好梯田旅游开发的经营管理,让元阳哈尼梯田更加放射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光彩。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哈尼梯田文化”。元阳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境内梯田、云海景观壮丽,独具特色。文化无疆界,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哈尼梯田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民族风情浓郁,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十月年”,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苗族“采花山”,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绚丽多彩。梯田与它的主人哈尼族世代相处、和谐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习惯。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衍生知名品牌”。元阳叫得响的品牌是“哈尼梯田”,因为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叫杨·拉玛的法国摄影师或单身或携带新婚妻子几次踏进哈尼梯田,他将哈尼人称为“大山的雕刻者”、将哈尼梯田誉为“新的世界奇观”,并将所拍摄的哈尼梯田作品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山岭的雕塑家》和哈尼梯田名片在38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发行,呈现在世人面前,哈尼梯田被法国报刊评为“1993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哈尼梯田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来,在中央、省、州、县新闻媒体和游客的不断宣传展示下,元阳哈尼梯田逐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通过争取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让世界更加了解梯田、接触梯田,使哈尼梯田真正成为名副其实、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知名品牌”。

哈尼梯田开发突出打造“文明和谐社会”。促进元阳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打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打造文明和谐区域社会环境:一是元阳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需要拥有一种诚信务实、开放兼容的精神状态。深刻认识哈尼梯田是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让梯田主人重拾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尊,树立作为梯田耕耘者和拥有者的自豪感、幸福感。二是营造一个秩序井然、治安优良的安定环境。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主导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规范好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营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让中外投资者和宾客来到舒心、住下安心、离开放心。三是造就卫生健康、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约束、行政管理、舆论监督、道德规范等手段,多管齐下,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树立法制理念法律意识和文明道德观念。

元阳哈尼梯田,在开发农业资源的时候,因地制宜,保持特色,做到了合理可持续开发,为云南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孙伟东,金华锋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_年

2.杨文洪 浅谈云南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 云南农业

3.元阳党校课题组 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问题探究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红河探索编辑部

202_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27091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