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之雾霾形成原因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www.feisuxs/hainan/ 海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之雾霾形成原因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A.根本点 B.基本点 C.前提 D.基本立足点 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监察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人民检察院
3.下列生活现象用分子的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干表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葡萄酿成酒表明分子的各类发生了变化 C.酒精溶于水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D.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烈日下爆裂,表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海南事业单位考试资料、海南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www.feisuxs/hainan/ 4.歌曲《童年》中有句歌词“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反映了()。
A.时间具有客观性 B.时间具有一维性 C.时间是绝对的 D.时间是有限的 5.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我国将全面实施()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覆盖。A.全民养老 B.全民社保 C.全民医保 D.全民参保
6.职业道德的定义简单讲就是人的行为应该怎么样和不应该怎么样的问题。()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烈日下爆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加速了分子的运动,导致空气的体积增大。故选D。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因为时间不可逆,不能用金钱衡量和弥补,即时间具有一维性。故本题答案为B。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故本题答案为D。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 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 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故本题说法错 误。
本文来源: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海南事业单位考试资料、海南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www.feisuxs/hainan/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海南事业单位考试资料、海南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第二篇:雾霾天气形成原因
题目
班级
学院
姓名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危害及治理 级通信2班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王鹏钰 学号 1110200223
202_ 年 6 月 3 日 11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危害及治理
【摘 要】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但是雾和霾有着不同的意思。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 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关键词】雾霾;环境危害;大气污染 1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
入秋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雾霾频发。雾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主要有几种因素。第一,冷空气势力弱易出现大雾,近地面相对湿度比较大,风力比较小,夜间的辐射降温幅度也比较大,容易使得空气达到饱和凝结。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第二,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其中汽车尾气、燃煤排放是主要污染源。特别是在北方冬季取暖期间更易出现雾霾天气。第三,水平方向静风现象。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第四,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从而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2 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颗粒物PM2.5 和PM10 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主要污染物。雾霾天气的主要控制指标为PM2.5 微粒直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粒径2.5 微米以下的粉尘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3 雾霾天气的防护和治理 3.1 雾霾天气的防护措施
(1)避免雾天晨练。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随着呼吸的加深,雾中的有害物质会被吸入呼吸道,从而危害健康。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2)尽量减少外出。当遇到浓雾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对于过敏性哮喘的人来说更重要,口罩可以防止一些尘螨等过敏源进入鼻腔,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以 免发病;并加强自我监察,注意身体的感受和反应,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4)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5)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 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3.2 雾霾天气的治理措施 3.2.1 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
(1)强制要求所有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煤化工装置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在现有大部分独立火电厂已安装脱硫设施的基础上,将 进一步要求所有独立火电厂、自建火电厂、燃煤锅炉以及煤化工装置
尽快安装脱硫设施。同时,还将要求所有大型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及煤化工装置安装脱硝和除尘设施。
(2)加快出台火力发电、炼焦、建材、燃煤锅炉等燃煤设施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增设污染物排放指标,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同 时,通过在线监测大力加强污染物达标排放检查。
(3)加强脱硫脱硝和除尘等环保设施运行检查,确保相关环保设 施正常运行,起到应有作用。3.2.2 加机动车污染治理
(1)是严格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车用油品的行为。
(2)加快新车排放标机动车排放标准,鼓励有条件地区提前实施 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大幅降低新入市汽车尾气排放。未达到国 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辆不得生产、销售。202_ 年前全面淘汰黄标 车。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降低城市道路拥挤,降低尾气排放。3.2.3 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工作
(1)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必须作为,切实担负起严格的环保监管职 能,特别是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密切监管。
(2)是修订环保法规相关处罚条款,大幅提高惩罚力度,彻底改变过去环保处罚无关痛痒的局面。对于敢于违反相关环保法规的行为,果断加大惩罚力度,大幅提高其违法成本,使其不敢再犯,直至取消经 营资质或追究刑事责任。
(3)是狠抓环保大案、要案、典型案例。深深刺激和触动违规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企业的神经,促使其加快环保治理设施的建设,努力实现达标排放。
(4)是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场所扬尘。如,施工现场必须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市区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杜绝现场搅 拌混凝土和砂浆等。
(5)是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推行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切实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减少道路开挖面积,缩短裸露时间;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减少裸露地面;所有城市渣土运输车辆实施密闭运输等。
综上,减少或消除雾霾天气,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4 结论
据《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 个在中国,全国500 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 个。今年秋天雾霾天气尤其严重。在应对雾霾天气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环保执法监管等方面工作力度加大,重污染情况下的应急方案不断出台;另一方面,是信息公开力度增强,如实而及时地向公众公开了PM2.5 等监测数据,提醒公众空气污染的危害,唤起全社会对污染治理的重视和行动,带来了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新觉醒。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使之成为制度创新、观念更新的重要推动力。【参考文献】
[1]成都气象学院.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2_. [3]段再明.解析山西雾霾天气的成因[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_,42. [4]黄仲涛,耿建铭.工业催化[M].2 版.202_,8.
第三篇:北京雾霾形成原因
北京雾霾形成原因
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科学探索来源:新华网
综合媒体12月30日报道,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据介绍,科研人员对202_年至202_年不同季节在北京城区采集的121对特氟龙和石英膜PM2.5样品进行分析,获取了北京四个季节PM2.5的质量浓度、29种元素、9种离子和8个组分有机碳无机碳等资料,探讨了不同季节影响北京PM2.5的主要贡献源。
研究显示,沙尘天气常对春季气溶胶有重要影响,而在秋冬季节,来自建设工地的浮尘和街道的再悬浮尘是土壤尘的主要来源。燃煤源在冬季贡献最大,生物质燃烧源贡献春、秋季较高,冬、夏季较低。工业污染源贡献在夏秋季节较高。硫酸盐、硝酸盐等组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在夏季和春季的贡献最高。
研究表明,对于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六类主要组分来说,北京的南部地区是来源可能性最高的区域。来自北京南部的气流常携带较高浓度的二次无机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西北向的气团则含有较多的土壤尘和含碳气溶胶。北京发生雾霾时,来自南向的气流会使二次无机气溶胶的浓度变得很大,这可能与高湿度的云雾中较强的非均相反应以及较强的光化学反应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将燃煤、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三个来源合并起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成为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周边省份快速发展的工业生产会带来跨境传输的污染。治理北京本地空气污染,不仅需要改善能源结构,还需要区域联合防治。
这一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上。参加研究的还包括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第四篇:浅析雾霾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浅析雾霾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摘要:雾和霾是本质上不同的自然现象。雾-霾的成因主要受气候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因素主要有静稳天气、降水情况以及逆温层;人为因素主要有气溶胶、雾霾自身影响以及二次气溶胶。雾-霾对人类健康、交通、电力和农业都有一定的危害。
关键词:雾霾;区别;成因;危害
一、引言
雾-霾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202_年,“雾霾”成为关键词;202_年,柴静拍摄《穹顶之下》调查雾霾真相,引发争议。种种事件都将雾-霾推向风口浪尖,人人谈霾变色,报道层出不穷。这时就有人会问:既然是自然天气现象,为何当今社会的雾-霾情况如此严重,过去难道就没有雾-霾么?事实上,雾-霾是人为因素导致的颗粒物质排放加上特殊的天气系统所共同导致的。过去并非没有雾-霾,只不过污染物质排放量较少,雾-霾发生的频率以及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而当今我国主要城市的雾-霾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雾-霾发生频率增大的主要原因。
二、雾和霾的区别
雾和霾原本只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自然天气现象。雾是由大量3-100μm的水滴或冰晶微粒组成的乳白色悬浮体,而霾则是由0.01-10μm极细微的气溶胶粒子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导致空气普遍浑浊的现象。它们的存在都会影响视程。根据“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规定(行标QX/T113-202_),在能见度小于10km的情况下,当相对湿度低于80%时定义为霾;超过95%时为雾;介于80%和95%之间的是雾-霾混合,需要根据细颗粒物浓度或地面观测规范作进一步界定。[1]
三、雾-霾的成因
(一)大气条件
1、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静稳天气多
静稳天气是指当大范围近地面大气层持续或超过24小时出现气压场较均匀、静风或风速较小的天气。在静稳天气条件下,湍流受到抑制,低空中的水汽和颗粒物不易扩散,极易形成雾霾天气。静稳天气在秋冬季更易出现。202_年1月的雾-霾情况就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而导致静稳天气偏多,为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1月份,西北利亚地区冷高压异常偏弱,北半球西风指数较常年明显偏大,表明高空西风分量较强,环流比较平直,纬向型环流较弱,不利于引导极地冷空气进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值较常年偏小1~5hpa(百帕),处于弱气压梯度区,地面风速不大,垂直和水平方向扰动小,静风和小风天气多,形成持续静稳天气。[2]
2、降水条件变化
在降雨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空气中含水量较多的大气与空气中的颗粒凝结在一起,形成雨滴。在降雨的过程中,雨水能够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质进行冲刷,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我国自1961-202_年,大气降水的日数在逐渐减少,平均每十年约减少4d。降水天数的减少,说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与大气的凝结减少,雨水的冲刷日数也相应的变少,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加大了雾-霾天气的发生[3]。
3、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通常大气对流层内的气温是随高度呈递减速关系。但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空气下沉、辐射冷却、空中热气流流向地面、近地层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这种现象称为逆温。逆温的类型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湍流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和地形逆温。
(1)辐射逆温
因地面强烈辐射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与地面接近的气层冷却降温最强烈,而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因此使低层大气产生逆温现象。
辐射逆温较多出现在冬季。冬季夜间漫长,晴天风小机会多,地面夜间的辐射降温明显,大气低空容易出现“逆温层”,空气的水平、垂直方向交换流通能力变弱,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被限制在浅层大气中,并逐渐集聚成霾,导致空气污染。
(2)下沉逆温
因整层空气下沉,绝热增温,当气层下沉到某一高度时,气层顶部的气温高于底部,而形成的逆温。下沉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其特点是范围大,逆温层厚度大,逆温持续时间长,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这种逆温因为有时像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3)湍流逆温
因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逆温称为湍流逆温。(4)平流逆温
由于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而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最大,气温降低最强烈,上层降温缓慢,从而形成逆温。
在逆温层以下,空气冷却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从而形成雾,再加上无法释放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物,于是近地表形成了雾-霾。202_年4月24日,郑州遇“平流雾”黑色污染带,连续2小时重度污染就是由平流逆温导致的。
(5)锋面逆温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便形成逆温。
但冷锋或暖锋过境时,空气水平运动显著,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可以驱散雾-霾。但准静止锋出现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形成锋面逆温,易导致雾-霾的出现。
(6)地形逆温
多发生在山谷或盆地。夜晚山坡上降温快,冷空气沿斜坡流入低谷和盆地,使原来的较暖的空气受挤抬升,出现的温度倒置现象。
202_年10月,济南频频出现的雾-霾天就是地形逆温导致的。济南地形中间低四周高,容易出现“逆温”现象。同时,城区南部背靠山脉,冬季时自北吹来的风被山体挡回来,加剧了热岛效应,也不利于污染空气扩散。这些因素成为雾-霾帮凶。
Figure 1 202_郑州雾霾统计表
从上表中郑州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霾的产生与高空逆温层有直接关系。形成霾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逆温层,然而霾和逆温层不存在必然关系。有逆温层存在不一定会有雾-霾形成,雾-霾还会和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排放有关[4]。
(二)人为因素
1、大气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形成雾霾
我国大气气溶胶浓度在世界范围来说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催生雾霾天气的形成。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主要包括沙尘、碳(有机碳和黑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海盐等六大类[5]。我国各地大气气溶胶有不同的时空分布特点。冬季北方地区燃煤采暖、春秋季农村地区秸秆焚烧都会造成碳气溶胶的浓度明显增加;春季,西部地区受沙尘天气影响,以沙尘气溶胶为主。我国华北地区工业相对比较发达,排放的二氧化硫较多,由于气温高可加速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所以夏季华北地区硫酸盐气溶胶浓度较其他季节和地区都高。因城市汽车使用量大大高于农村,所以城市中硝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浓度大大高于农村[5]。
2、雾霾天气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加剧雾霾发展
大气中污染物和雾霾相互影响和作用,其主要媒介是气溶胶。雾霾中污染物的加入显著改变了气溶胶浓度,可促进水汽凝结,形成更多的云雾滴,水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又有利于雾区的抬升和扩展;另一方面,云雾滴和气溶胶的增加将更多的太阳辐射反射、散射回大气中,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地面气温下降,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加,造成每日正常排放和转化的气溶胶粒子更易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能见度进一步降低。由此可见,气溶胶的增多通过影响近地面层动力和热力场,对雾霾的发展起正反馈作用[2]。
3、二次气溶胶对雾霾的贡献
气溶胶按照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气溶胶和二次气溶胶。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源排入大气中,其中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气溶胶通过化学反应和气粒转化过程,形成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新的比较稳定的颗粒,即二次气溶胶。研究表明,二次气溶胶对PM2.5和有机气溶胶浓度的平均贡献分别为30-77%和44-71%;发现二次有机气溶胶SOA(主要指大气中各种化学反应形成的有机物)平均占27%的PM2.5质量浓度,二次无机气溶胶SIA(主要由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无机成分组成)平均占31%的PM2.5质量浓度,二者具有相近的贡献度。
四、雾-霾的危害
雾-霆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能够带来巨大的危害,经过相关的检测检定表明二雾霆中含有多类有害成分,其毒素成分有二十类之多,例如二酸、碱、盐、酚等等,甚至含有一些病毒、杆菌、球菌等物质而且这些有毒物质的含量勇在几十倍以上具体来看,雾-霆天气能够对人类、对社会造成以下几大危害:
(一)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在人呼吸时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伤害,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哮喘发作,出现心律失常诱发心脏病等。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有大量污染物,气压低,对心血管病人影响较大,常常使其急性发作。如雾较大,空气水汽含量高,户外运动时人体不容易排汗,从而出现血压升高、胸闷等症状。
3、雾-霾天气降低近地面层紫外线,增强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加大传染病的传播。
4、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VD合成量少,影响钙的吸收,严重的甚至导致儿童生长减慢、婴儿出现佝偻病等。
5、影响心理健康。持续大雾天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影响,一般大雾天人会感觉沉闷、压抑,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气压低,人会出现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
(二)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出现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即便是飞机,也不能在雾-霾天气下冒然起降。
(三)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雾-霾还是输电网路的“神秘破坏者”。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含有多种化学腐蚀剂,容易导致输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出现断电雾、跳闸现象。
(四)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由于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日光照射时间不足,农作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储备减少,导致农作物延迟开花,生长不良,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空气中带有细菌、病菌,极易引起农作物(生病)。
参考文献
[1]廖晓农,张小玲,王迎春等.北京地区冬夏季持续性雾.霾发生的环境气象条件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 202_(6):202_-202_.[2]孙瑾,缪宇鹏,张建忠.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J].《中国应急管理》, 202_(1).[3]谷祥文,周立清.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雾霾变化趋势[J].《南方农业》, 202_(8):193-194.[4]冯静.高空逆温层与郑州地区雾霆天气[J].《河南科技》, 202_(3):180-181.[5]张小曳.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2_,22(1):12-16.[6]Ru-Jin Huang,YanlinZhang,CarloBozzetti.High secondary aerosol contribution to particulate pollution during haze events in China [J].Nature, 202_.
第五篇: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近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天气笼罩,那么雾霾天气形成原因是什么?事实上,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只是都没近段时间波及范围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专家指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雾霾天气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环保专家表示,通常在北方地区冬天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