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企业名称)
××××年××月××日 目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适用范围 2基本情况 2.1企业概况 2.2危险目标 3组织机构 3.1人员组成 3.2主要职责 3.2.1企业负责人 3.2.2值班负责人 3.2.3当班负责人 3.2.4当班员工 4事故报警 5应急处置 5.1自行处置 5.2救助处置 6保障措施 6.1通讯保障 6.2器材保障 6.3知识保障 附件:
1、本单位员工联系电话
2、报警电话
3、人员救治办法
4、事故处理方案
5、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
6、氨基本知识
冷库企业液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制订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生产过程中突发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处理。2基本情况 2.1企业概况
说明:介绍企业始建时间、发展过程和至今情况;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环境和气候情况;人员数量、男女员工人数、生产班次及人员配备;工艺流程、设备数量、介质主要特点和危险性等。2.2危险目标
根据冷库制冷系统及液氨储罐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和设备检验报告等,确定以下危险目标(具体位置见附件×)。
一号目标:×××,存在×××事故危险。二号目标:×××,存在×××事故危险。三号目标:×××,存在×××事故危险。„„
3组织机构 3.1人员组成
事故应急处理由企业负责人、值班负责人、当班负责人和当班员工组成。3.2主要职责 3.2.1企业负责人
(1)指挥事故应急处理,确定在场员工每人职责,担负营救、抢修、维持秩序、后勤服务等工作。
(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3)划定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4)必要时,向110报警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应急救援,并协助有关部门应急救援工作。(5)决定其它重大应急救援事项。3.2.2值班负责人
(1)协助企业负责人工作。
(2)企业负责人不在时,代行企业负责人职责。3.2.3当班负责人
(1)事故发生后,查明原因,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等处理可处理的事项。(2)迅速向值班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报告。(3)接受企业负责人指令。3.2.4当班员工
(1)事故发生后,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等处理可处理的事项。(2)迅速向当班负责人或值班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报告。(3)服从分配、积极负责、不得逃避。4事故报警
企业内任何人一旦掌握安全事故征兆或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应迅速向上一级或最高负责人报告;必要时,企业负责人向110报警,并应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当地政府、安监、公安、质监、环保等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事件的基本情况。报告内容: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发生事故的地点和时间(年、月、日、时、分);发生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以及涉及范围;发生事故的设备名称、类别、性质、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5应急处置 5.1自行处置
5.1.1根据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当班员工、当班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按照制定的不同事故处理方案组织开展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消除事故,并及时报告和报警。
5.1.2因抢救人员、控制事故、消除事故、恢复生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5.2救助处置
难以控制和消除事故,由外部单位、政府部门赶到并组织开展处理时,企业负责人及员工应积极配合;报告事故发生情况、自行处置情况、目前情况等。6保障措施 6.1通讯保障
当班员工、当班负责人、值班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单位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并确保通讯设备完好和联络通畅。当联系电话号码发生变更时,应互相通报。公示报警电话和应报告部门名称。6.2器材保障
配备必要人员救治、防毒、堵漏、灭火等事故用品和器材。6.3知识保障
接受和自行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人员救治和事故处置能力。附件:
1、本单位员工联系电话
2、报警电话
3、人员救治办法
4、事故处理方案
5、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
6、氨基本知识
附件1:
本单位员工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职务 手机 住宅电话 1
附件2: 报警电话
名称 电话 备注 公安 110
医疗卫生 120 ×××应急处
×××安监部门
×××质监部门
×××环保部门
附件3:
人员救治办法
一、现场营救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营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护衣、橡皮手套。
2、将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风处,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
二、中毒急救
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松开,保持中毒者呼吸畅通,注意中毒者神态,呼吸状况,循环系统的功能及心跳变化,同时用2%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柠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应让其吸入1-2%柠檬酸溶液的蒸汽,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严禁饮水。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三、沾氨处理
1、眼:切勿揉搓,可翻开眼皮用流动水或2%硼酸水冲洗眼并迅速开闭眼睛,使水充满全眼。
2、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内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3、对于皮肤,应脱掉沾有氨的衣、裤,用水和2%硼酸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
经过以上处治的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四、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同时可以用针灸扎穴进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冲。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钟60-7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附件4:
事故处理方案
一、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断压缩机电源,马上关闭排气阀,吸气阀(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阀)如正在加油,应及时关闭加油阀。
2、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员发现压缩机漏氨时立即停机并根据自己所处位置,在关闭事故机时顺便将就近运行的机器断电。
3、如漏氨事故较大,无法靠近事故机,应到室外停机,停机后立即关闭所有油氨分离器进气阀及与事故机吸气相连的低压桶出气阀。
4、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
5、在处理事故时,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注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
二、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桶、中冷、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气器、低压贮液桶等。
(一)油氨分离器漏氨
油氨分离器漏氨后,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阀、进气阀、供液阀、放油阀及关闭冷凝器进气阀,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
(二)冷凝器漏氨(立式、卧式、蒸发式冷凝器)
冷凝器漏氨后,如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所有高压桶均压阀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压、放空气器阀,然后关闭冷凝器的进气阀、出液阀。工艺允许时可以对事故冷凝器进行减压。
(三)高压贮液桶漏氨
高压贮液桶漏氨后,立即关闭高压贮液桶的进液阀、均液阀、出液阀、放油阀及其它关联阀门。如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迅速切断压缩机电源,在条件及环境允许时,立即开启与低压容器相联的阀门进行减压、排液、尽量减少氨液外泄损失,当高压贮液桶压力与低压压力一致时,应及时关闭减压排液阀门。
(四)中间冷却器漏氨
中间冷却器漏氨后,当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该机电源,关闭压缩机的一级排气阀、二级吸气阀及与其它设备相通的阀门,同时开启放油阀进行排液放油减压。
(五)低压贮液桶漏氨 低压贮液桶漏氨后,当系统压缩机处于运行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关闭压缩机吸气阀,同时关闭低压贮液桶的进气、出气、均液、放油及其它关联阀门,开启氨泵进液、出液阀及氨泵,将低压贮液桶内氨液送至库房蒸发器内,待低压贮液桶内无液后关闭氨泵进液阀。
(六)排液桶漏氨
排液桶漏氨(在冲霜、加压、排液、放油工作中)时,应立即关闭排液桶的所有与其它设备相连阀门,根据排液桶的液位多少进行处理。如液量较少,开启减压阀进行减压;如液量较多时,应尽快将桶内液体排空,减少氨的外泄量。
(七)集油器漏氨
集油器漏氨时,或在放油过程中,都应立即关闭集油器的进油和减压阀。
(八)放空气器漏氨
放空气器漏氨,应立即关闭混合气体进气阀、供液阀、回流阀、蒸发回气阀。
(九)设备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
设备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液时,当上、下侧弹子失灵,应立即关闭批示器上、下侧的弹子角阀,尽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
(十)氨瓶漏氨
氨瓶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氨瓶必须每二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使用12年应报废。如发现瓶壁有裂纹、严重腐蚀、凹陷、鼓包、变形等缺陷以及未经定期检验,应禁止使用。在加氨的过程中漏氨,应立即关闭氨瓶出液阀,加氨站的加氨阀,用水淋浇漏氨部位,迅速将氨瓶推离加氨现场。
三、蒸发器漏氨
库内蒸发器漏氨包括冷风机、墙排管、顶排管等,处理原则: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回气阀、热氨阀、排液阀、并及时将蒸发器内氨液排空。
如在冲霜过程中,应立即关闭冲霜热氨阀、关闭排液阀、开启回气阀进行减压。如在库房降温过程中,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氨泵系统停止运行。
确定漏氨部位,可做临时性处理,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紧固,减少氨的外泄量。并开启排风扇强制通风,尽量减少库房的氨浓度。
清除蒸发器内氨,在条件、环境允许情况下,可采取适当的压力,用热氨冲霜的方法,将蒸发器内氨液排回排液桶,减少氨液损失和库房空气污染。
四、阀门漏氨
发现氨阀门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并用堵阀门泄漏专用器具进行堵漏。如容器上的阀门漏氨,应关闭泄漏阀前最近的阀门,关闭容器的进液、进气等阀门。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在处理泄漏事故时,应开启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
五、管道漏氨
如发现管道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的控制阀门,切断氨液的来源。并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封堵漏口和裂纹,然后对事故部位抽空。
六、加氨装置漏氨(加氨站)
在加氨过程中,加氨装置漏氨,应迅速关闭加氨装置最近的阀门和氨瓶的出液阀。
七、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如容器设备漏氨,在容器内氨液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将容器内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内或排放掉。氨液的排放分为系统内排放和向系统外排放。向系统内的排放:一般应采取设备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将漏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压力较低的容器内。
向系统外的排放,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减少事故设备的氨液外泄,避免伤亡事故发生,将氨液通过串联设备放油管与耐压胶皮管放入水池中,以保证安全。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气时,要注意阀门不要开的过大、过猛、防止胶管连接处脱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附件5:
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
一、配备医疗用品
2%硼酸水、1-2%柠檬酸溶液、0.5%柠檬酸水或食醋等
二、配备事故处理器材
防毒面具(自给正压式呼吸器、过滤式)、橡皮手套、防护靴、防静电服装; 竹签、木塞、铅塞、铁丝、专用管卡、专用堵阀漏器具、橡胶垫、密封用具等; 手锤、钳子、扳手等。
灭火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器材。附件6: 氨基本知识
一、氨的特性
氨又称氨气(液氨),分子式为NH3,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具有毒性。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8MPa。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900体积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弱酸性。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鸣性气体,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下限为15.7%,爆炸上限为27.4%,引燃温度为651℃。
二、氨的危害
氨挥发性大,刺激性强烈。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组织坏死。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因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究迫、谵妄、昏迷、休克等。皮肤接触液氨会引起化学性灼伤,使皮肤生疮糜烂。液氨溅入眼内可引起冻伤、冻僵,并变为苍白色。
第二篇: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环境,防止突发性化学泄漏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公司基本情况:占地26亩,生产中使用塑料原料、酒精及助焊剂、废酸和工业片碱等化学用品,公司左面、右面和后面各有一工厂,公司前面公路通道。2 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a.公司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化学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领导。b.生产计划部长任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助工作。c.管理者代表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d.办公室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及事故处置工作。
e.义务消防队负责灭火。
3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公司使用的塑料原料、无水乙醇及助焊剂、废酸、片碱和油料等化学用品原料,可能因管理不当或储存过程中引起其泄漏,可能对大气和土壤造成较严重危害,涉及到社会影响,因此确定该种化学原料为主要危险目标。4救援队伍的职责及分工
⑴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本公司各类重大化学事故的处置任务。
⑵组织机构:见消防抢救队名单
⑶职责及分工。
a.队长负责总体指挥协调;b.车间操作人员处置生产装置停机。
c.生产计划部具体实施设备补漏及抢救方案。
d.消防队人员迅速将泄漏的化学品用抹布吸干,放入密闭容器存贮。e.事故较大,不能控制局势时,办公室应迅速报警。
5其他人员用沙土筑围堤以防扩散造成污染,回收残液。
6以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实践演习,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确实做到可行有效。
7本规定自202_年12月10日起开始实施。
第三篇:车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导语: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当前公司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降本增效活动,身为一线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最好的降本增效。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车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事故类型:泄露
1)关于生产车间泄露危害程度分析
A泄漏原因:由于反应釜罐及甲醇储罐体产生蚀孔、焊接部位脱落、法兰连接处螺栓松动、法兰连接片老化、破损、接合管断裂、卸料口与卸料管接合不当或操作失误、违规操作等造成物料泄露。
可能发生的时间:每天
危害后果:企业使用的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扩散流失、易造成火灾,污染环境危害极大。若发生泄露,会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2)应急处置原则
A 组织原则:企业“火灾爆炸救援预案”,实行统一凌达统一指挥,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一般服从重点的基本原则。
B协调原则:企业预防跑。冒、滴、漏工作,必须与整个企业各部门协调一致,防跑。冒、滴、漏应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权威性,能集中调动各部门力量相互配合实施抢险。
C重视发生灾害的程度:企业使用的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扩散流失,易造成火灾、环境污染,危害极大,应保护重点,防止扩大事故。
D预案使用范围和启动条件:本预案使用与跑、冒、滴、漏抢险,凡企业工艺装置、储存设备发生跑、冒、滴、漏本预案开始启动。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华丰化工有限公司建立了火灾爆炸应急救援的组织和指挥系统。以主要分责任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建应急救援组织,张敬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张辉。负责防跑、冒、滴、漏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指挥和组织实施救援工作。
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见下:
2指挥机构及职责
a为了加强处置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公司成立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安全科、办公室、生产车间、锅炉车间、财务科
b指挥部职责:火灾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现场进行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审查现场实施泄露事故救援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分工实施救援工作。
c根据公司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总指挥):张敬
副副组长(副总指挥):张辉
救援组:白庆龙、治安组:杨经绘
通讯组:王瑞峰
医疗救护组:曹文芹
后勤保障组:、朱学谦、何兴
该公司十分注意安全生产的管理,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组织机构职责
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公司抢险小组成员及全体与昂实施抢险应急预案。
副组长:负责协调、后勤保障工作,组长不在是代替组长职责。救援组:负责关闭相关闸阀,服从组长的统一指挥开展堵漏、回收,实施抢险工作;对发生事故周边危险距离内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及时疏散及清理,负责抢救受伤人员离开危险场所。并切断电源。
通讯组:根据灾情向有关部门报警(消防119,救护120,治安110,交通事故122),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治安组:疏散厂区内车辆和无关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后勤组: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
医疗救护组:协助救援组救治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e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①领导小组实施应急工作的指挥任务,执行上级部门有关知识要求,组织公司应急抢险预案的实施。
②协调各班组的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安全保卫、物资救援等工作。
4)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2预警行动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甲醇储罐等特种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有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检验报告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整改完成前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敢为操作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保证巡检质量,按规定对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尽心定期试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现象。
岗位操作工在巡检中发现安全保护专装置失灵情况,及时上报单位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根据情况确定能否继续运行,并迅速通知维修工及时修复。
3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值班人员报告,并以最快速度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
① 事故发生单位、发生事故部位
② 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伤害程度、设计范围
③ 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判断
④ 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抢险情况
第四篇:液氧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液态氧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目的
液态氧储罐是有一定危险的承压设备。为了确保液态氧储罐安全运行,提高现场应急处理液态氧设备故障的能力,迅速、妥善的处理好液态氧储罐泄漏应急事故,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液态氧储罐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如下:
2事故特征
液态氧储罐泄漏事故,是指液态氧储罐由于年久失修或者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发生破裂,使压力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的事故:是物质由某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能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应急组织与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制氧厂成立液态氧储罐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作为我厂应急处置事故的最高决策机构。
总指挥:韩泽锋 副总指挥:侯守权
成员:崔文成,邢秋亮,吴连芳,李凤发 3.2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3.2.1分析液态氧储罐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制定批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3.2.2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制定、修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完善人、财、物保障体系,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3.2.3突发液态氧储罐泄露事故后,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统一部署、指挥协调应急救援行动,发布应急救援启动和恢复命令。
3.2.4负责应急救援装备和资金的筹措使用,为液态氧储罐泄露事故应急处置体构必要的物力、财力和技术保障。
3.2.5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2.6配合事故调查处理,落实应急整改措施,及时向上级安全应急部门报告事故的应急处置情况,并总结应急工作经验。
3.3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3.3.1总指挥是处理液态氧储罐泄露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副总指挥的协助下,制定事故的处置计划。
3.3.2在发生液态氧储罐泄露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组织人员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上级安全及特种设备应急部门发出求援请求,事后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3.3指挥部各成员应在总指挥、副总指挥的领导的开展工作统一服从指挥。3.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
3.4.1现场指挥组:主要负责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故。3.4.2抢险抢修组:负责抢险抢修指挥协调。3.4.3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4应急处置
4.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4.1.1事故报告
(1)液态氧储罐泄露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型及现场情况,立即向事故处理值班室0335-7022044汇报
(2)值班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自救。发生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上报,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 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 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应急抢救方案、措施和进展情况,必要时附事故现场图。
4.1.2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汇报后,启动一级响应,立即组织现场自救并参照有关标准,迅速作出判断,确定报警和相应应急救援级别。如事故较小,不足以启动救援预案,则发出“预警”报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如事故较大,预计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报警,向上级公司及政府部门汇报,并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即启动二级响应程序。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按照应急救援人员通讯录,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抢险救援人员,与基层科室和车间密切配合处理。
4.1.3现场指挥
发生事故后,有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人员进行自救互救工作。当采取应急自救处置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或出现人员伤亡时,应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总预案。
4.1.4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
(2)应急处置结束后,单位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专业人员对应急进行总结评审。
4.1.5后期处置
(1)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事故后期的损失评估和生产秩序恢复。(2)善后处理部门负责事故后其的善后赔偿、影响消除。(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事故后期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4.2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4.2.1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救人优先的原则:现场工作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首先进行自救,然后进行救助他人:
(2)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乏味的原则:(3)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4)利于恢复医疗工作的原则。4.2.2处置措施
(1)首先在泄漏区50米以外设置警戒装置,非抢险救护人员严禁靠近。
(2)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分工,制氧厂安全科长任现场指挥,抢险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对抢险人员做防冻处理,携带抢险工具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与液态氧储罐泄露有关的所有阀门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准备干粉等灭火器随时准备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事故蔓延。
(3)医疗事故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将吸入高浓度氧氧中毒人员迅速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护,冻伤及骨折危重人员立即分别进行表面创口处理、包扎、固定、心肺复苏等院前救护措施,后立即转送至就近医疗单位进行抢救。
(4)由制氧厂运行工段长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的疏散,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统一安排,保障抢险通道的畅通,杜绝次生事故的发生。
(5)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抢险人员要与消防人员密切配合,不要站立在着火点的下风侧,避免吸入烟气晕倒。
(6)发生室内火灾,进行扑救前,应先打开门窗。灭火时还应佩戴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险。
(7)事故发生后,制氧厂应急救援指挥部召开事故分析会,及时查找事故原因,总结教训,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4.3信息报告和处置
4.3.1设立事故报告接警专用电话,设在值班室,号码为0335-7022044,明确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电话。
4.3.2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总值班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发生事故设备的名称、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类型和经过:(3)影响范围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由于延误抢救和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6)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7)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进展情况:(8)需报告的其他事项等。
5、培训与演练
5.1应急抢险救护人员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器具。5.2应采购国家指定的专业厂家生产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验验收关,并按规定使用。5.3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及措施要有针对性、使用性和可操作性,事前要经过演练。
5.4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个人安全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5.5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处置方案的宣传、贯彻、学习和演练,演练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方案的适用性和抢险人员的能力进行评审。
5.6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组织人员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制 氧 厂 202_-9-28
第五篇:自来水厂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自来水公司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能及时、有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县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在本公司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适用本预案。1.3现状
我公司自来水生产使用液氯进行消毒,经济有效,在自来水行业普遍使用。氯气属第2.3类剧毒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泄漏、爆炸的可能性。我公司目前使用的是液态氯,采用钢瓶装,每瓶净重1吨,共储用1瓶。投氯室安装有报警装置和氯气泄漏应急水幕喷淋装置。
1.4氯气的特性
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高毒,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氯气的密度是空气的2.48倍,本品不燃,但可助燃。
1.5预警分级
结合我公司氯气使用量小的实际,根据氯气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泄漏事故和重大泄漏事故两级。一般泄漏事故是指我公司能够自行处理、未出现人员伤亡和未危及周围群众安全的情况;重大泄漏事故是指出现有人员伤亡或危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
1.6应急处理的主要任务 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危害源,维护救援现场秩序,对事故的危害进行监察、处理,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1.7工作原则
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的原则,坚持把保障人生安全为要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其它危害。
2.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领导机构
公司设立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 员:
2.2领导小组机构职责
(1)统一指挥、领导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启动重大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出救援决策。
(2)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态势,对救援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3)在必要时,向上级请示启动更高一级救援预案和向本级批准本预案的终止。
2.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公司办公室担任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危险化学品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
2.4指挥中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预案编制和修订的起草工作;
(2)接到报告后,迅速派出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组织、调动应急队伍,配置人员和资源,协调处理事故,控制事故蔓延;
(3)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掌握现场态势,收集信息,组织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2.5应急抢险的主要部门及职责 净水厂负责抢险现场设备、器具的操作使用; 用水所、安装部负责现场抢险的实施; 仓管部负责应急材料、器具的提供;
办公室负责协调、信息的收集和对外联络工作; 工会、各办事处协助抢险的实施和其它协调工作。
3、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氯气泄漏事故预警、报告、处置机制,在县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履行各部门职责,团结协作,高效运转,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处置工作。3.1预警机制
对于氯气的安全使用,要切实加强日常的操作管理,及时掌握氯气的使用和设备设施运行等情况,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加强巡查和认真记录,出现非正常情况提前预警,逐级汇报。
3.2报告制度
(1)情况报告
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必须保持信息畅通,遇突发事件,立即响应;确定事件真实状况后准确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并对事故进展情况定期续报;确保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2)、报告主要内容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简要经过、影响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抢救的相关部门等。
(3)、终止程序
由上级有关部门或应急领导机构根据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程序。
3.3信息发布
对供水中的突发事件,要根据其类别和性质由县政府决定发布范围及形式。发布信息要注意最大限度稳定群众的恐慌心理,避免社会震荡。
3.4事故的预防(1)加强对液氯使用的安全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严禁无证操作,液氯的进库、领用、使用必须按规定严格登记,加强岗位巡查,密切注意氯气的使用状况,控制氯瓶剩余氯量,严禁将瓶内液氯全部用完。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任何违反操作规程行为。搬运氯瓶要小心轻放,不能让氯瓶胡乱滚动,更不能让氯瓶从车上直接滚下。严禁以硬物敲击氯瓶。
(3)储存液氯瓶的库房不得混存其它货物,确保通风设备完好。保持库房内干燥整洁,空气流通,走道通畅。
(4)设置防毒面罩2—3套,确保面罩完好;保持石灰池液位,保证水幕喷淋装置完好。应备有“解毒糖浆”或片糖、尖形竹签、维修工具等,以应急用。
3.5应急处置
一般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由扬帆供水公司实施,重特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由县政府应急机构统一指挥。
(1)一般性的泄漏,监控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应立即查明原因,属输氯管线泄漏,立即关闭氯瓶出口阀或针形阀(佩戴防毒面罩);属氯气瓶泄漏,能够用竹签等嵌塞的可用竹签嵌塞处理,不能嵌塞的,立即启动应急水幕装置,用大量的自来水喷淋,同时将氯钢瓶推进水池(石灰池)中。
(2)氯气大量泄漏,立即启动应急水幕装置,采用大量自来水喷淋,同时将氯钢瓶推进水池(石灰池)中,开启自来水喷淋器冲淋,排散剩余气体。
(3)遇氯气钢瓶发生爆炸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水幕喷淋装置,用大量自来水喷淋、冲洗,同时开启室内抽风装置,排散剩余气体。必要时,请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支援。
(4)如发生人员受伤,迅速将受伤人员移离到上风方向,尽量远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15分钟,同时拨打120急救,送医院就医。如受伤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5)受到轻微感染者,可饮解毒糖浆进行解毒。
(6)氯气泄漏情况特别严重,影响到周围环境时,请示上级应急部门,组织疏散周围群众和物资转移。(7)在以上应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机构和上级应急组织。
4、应急保障措施
为切实保障氯气泄漏事故得到妥善处置,各参与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全力支持。
扬帆供水公司要配备健全的防氯气泄漏应急物资、器具,一旦发生险情,所有应急设施能及时投入作用。
5、宣传及培训
为确保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水厂要在平时结合自身的工作,加强宣传和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并要在日常操作中有针对性地培训应急技能,每年有至少1次的应急演练。
6、奖惩
在氯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对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事件责任人和遇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造成重大损失及严重后果的当事人、责任人将给予处分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其它
氯气事故应急电话: 5553510 5553720